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土宗在我国的传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净土宗是我国大乘佛教八宗之一,意指念佛求生净土之宗。净土是指没有垢染,清净、平等、庄严的国土,指以菩提智慧修成的清净处所,为佛、菩萨居住之处。净土信仰自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佛教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展开,这与净土宗诸高僧大德们的弘扬密不可分。

  净土信仰于后汉时传入我国。随着净土经典的译出,净土信仰在我国慢慢传播开来。东晋时开辟的净土宗风,对净土信仰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以慧远对净土的弘扬最为有力,被尊为净土宗的初祖。慧远是弥陀信仰的实践者、组织者和传播者,曾于庐山盛传净土法门,结成白莲社,与同道诸贤同修净土,在般若芸薹精舍的无量寿佛前共同发愿,愿共往西方,由此开创了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的修行之风。至此以后,净土信仰逐渐流行起来,阿弥陀佛像也逐渐被塑造建立。在当时,慧远曾力图调和佛教与儒家之间的矛盾,并融合玄学、儒学,为以后佛教的中国化开辟了道路。

  北魏时期,《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尘偈》译出,昙鸾作了注解;再加上他论述了关于 《十住毗婆沙论》中的易行道以及有关自力他力的思想,使得净土宗的诸多含义逐渐得到揭示,并使净土信仰的影响得到进一步扩展:其一,提倡称名念佛。慧远时期盛行的念佛求生净土,主要是在禅定中念佛,观想念佛,即通过在心中念佛的形式求生净土。从昙鸾开始,强调持名念佛,也就是通过口中念佛,使自己摆脱三昧而独立。这一改革,使念佛法门更为简易,也更易操作。其二,昙鸾阐述了有关自力与他力的思想。在他看来,当时的世界已经是五浊恶世,众生几乎不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度脱苦海,而需依靠佛、菩萨的愿力才能得到解脱,以此进一步弘扬了净土信仰。其三,昙鸾论述了难行道与易行道。进一步发展了龙树有关难行道与易行道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引入净土信仰,使行易行之道的念佛净土宗在佛教中具有了独树一帜的品格,从而把净土信仰的优越之处大大向前推进了。至此以后,很多高僧大德都弘扬净土,有关净土经典研究的着述非常多。当时很多其他学派的大师们,也大都兼弘净土法门,倾向于弥陀净土信仰,使得净土信仰逐渐为各宗派所共认。

  尔后,经道绰至善导,集净土宗之大成。道绰每日口念阿弥陀佛号7万遍,讲《观无量寿经》近200遍,以净土法门度化有缘之人,劝人抛除杂念,虔心念佛,往生净土。追随他的人不计其数。他的弟子善导(或为善道)在长安弘扬佛法,尤其致力于众生的修持。在慧远时代,净土的信仰者主要是知识阶层和求道贤士;善导则认为,三辈九品皆是凡夫俗子,通过佛的愿力都可以得到往生,如果只是依靠自身的修行,即使是圣者也不能见佛。善导通过这种方式来普及净土信仰,致使一时“皈依者如市”,以致于后人称“善导可嗟今已往,化来老少皆归向”,由此可见他的净土思想对佛教的发展与传播所产生的影响。

  由于昙鸾、道绰、善导等大师的极力弘扬,佛教内部逐渐出现了诸宗多修净土法门的局面。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等诸宗大师多有热心于修净土者,例如天台宗的慈云遵式大师写下多部有关净土念佛忏仪的着作,并在浙江宝云寺召集僧俗专修净土。

  南宋以后,净土风行天下;清朝更出现了“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盛况,净土信仰遍及全国。自民国以来,印光大师、慈舟大师等人力倡净土信仰,遂在苏州灵岩山建净土道场,似有净土中兴的景象。时至今日,佛门修持者大都禅净双修,净土信仰在佛教中的普及,更显现出了它在我国佛教中砥柱性的影响。

  但是应该看到,就佛教而言,观众生苦,发大菩提心,深心信愿念佛,得生极乐国土,目的是要见佛闻法,具备一定的福德智慧,再回到这世界(娑婆世界)上来,广度众生,做菩萨行,满菩萨愿。所以,往生西方净土不是最终目的,奉诸善行、广度众生、自利利他才是更为重要的,而这正是大乘佛教的真正精神。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