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门
唐诗的繁荣,究其原因,不光有自上而下的兴趣喜好,以文取士的激励机制,以文会友的文化传承,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唐诗是一种开放的、大众化的文体,帝王将相,秀才淑女,平民布衣,兼容并包,来者不拒,甚至是参禅悟道的宗教人士,都可以欣然加入。诗僧贾岛,一个半僧半俗的寒酸文人,凭借其独特的诗文佳作,跻身诗林,自成一家。
旧时科举成就的是极少数幸运儿,贾岛起初也是“连败文场,囊箧空甚”,失意之下,“遂为浮屠”,与另一个堂弟无可一起做了和尚,法名无本。即使当了和尚,贾岛仍是身在佛门心在诗,研读不辍。青灯黄卷,晨钟暮鼓,这是一段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将禅味浸入诗中。在贾岛的诗中,不乏渐修顿悟的禅机妙语,夹杂其间,生色许多。若干年后,他的那首《寻隐者不遇》,“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浅浅随意的句子,蕴涵着无穷的诗意禅境。
贾岛不能算是潜心研佛的高僧,却是一个刻苦好学的诗人,做诗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一日骑驴,满街游走,驴走驴的路,他构他的思。贾岛一旦思考起来,便进入了满心皆诗、不见其他、高度自由的境界,哪怕是王公贵人走在前面,也浑然不觉。时值深秋,落叶正黄,“落叶满长安”一吟而出,想了许久,不得对,猛然间灵感勃发,得“秋风吹渭水”一句为对。这一下,可把贾和尚高兴得不行,大约是一拍腿一声喝,连人带驴,冲撞了长安市的行政长官刘栖楚先生的大驾。结果被关了一夜,才放出来。关了一夜,关出了一首名作《忆江上吴处士》,值得。
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贾岛是严肃认真的,以苦吟诗人著称。苦吟二字,直白地说,颇有些书呆子气。不过贾岛比书呆子更甚,诚如他自己所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要是一天不作诗,便觉心中荒芜,宛如废井,可以想见他对于创作是如何的勤勉了。好友王建说他“尽日吟诗坐忍饥”,肚子挨饿不算,有时骑驴出去,只顾着吟诗,驴也不知跑哪儿去了。有一回,还是贾岛,还是骑驴,还是在路上冥思苦想,“鸟宿池边树”,对是对出来了,“僧推月下门”,不过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更好呢?贾和尚神游象外,揣摩半天,也不能定论。结果,驴蹈覆辙,又冲撞了长安市的一位大官。这次冲撞更加合算,冒犯的是当时诗坛领袖韩愈先生。不仅撞出了答案,而且撞出了一段佳话,甚至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和韩愈交朋友,是贾岛不曾奢望的。他的堂弟无可隐居修行,终成高僧,贾岛却被韩愈劝说还了俗,做起了专职诗人。韩愈对他十分器重,将其与孟郊并重,有诗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从此声名大振。有一则经学者考证为失实的佳话,说是唐宣宗某日微服来到贾岛寄身的寺庙,听得楼上吟诵之声,乘兴而来,拿起贾岛的诗稿览读,贾岛上来便夺,还说,瞧您这副鲜衣白胖的样子,这哪里是您看得懂、弄得来的东西呢?宣宗的尴尬可想而知。其实,这段故事是牵强附会于贾岛后来的无故被贬。比起当年孟浩然对唐玄宗说出“不才明主弃”,性质要严重得多了。若真如此,后果远不止如此,可以说明的是,贾岛文心甚深,潜心做诗,而为官一途,基本上是失败的。
在许多人眼里,诗既不能充饥,又不能显耀,只是寂寂于此的日日苦吟。不过,贾岛一首小诗《剑客》开头的“十年磨一剑”一句,倒是与其苦吟形象十分配对。据说每年除夕,他都要将一年的作品放置案上,焚香而拜。他对自己的苦心孤诣是心有赞同的。又听说,贾岛一生贫穷,“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想起现时不少文化名人一年数本著作,如牛浅耕,一日数千字,量大酬高,令人长叹。依我看,不如闲来读读贾岛。
□金鑫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