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弘一法师在厦踪迹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萧春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弘一法师在厦踪迹
  萧春雷
  生活在厦门,只要有心,不难发现法师的踪迹。有些人,年代离得越远,形象越高大,我们越容易从人群中将他们识别出来。那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猛然觉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厦门历史上的英雄时代。1920年,厦门市政会成立,两位喜爱附庸风雅的大富豪林尔嘉与黄奕住任会长副会长,开始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奠定了厦门作为近代城市的基础。
  [被屏蔽广告]
  中山路、思明路、中山公园,我们至今享受那个时代的一些遗产。在文化方面,1921年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凝聚了一批人才,如陈衍、台静农、虞愚等人,1926年设国学院,更将鲁迅、林语堂、顾颉刚、沈兼士等国内顶尖文史学者网罗到这个小岛上。人们了解不多的是,这时也是厦门佛教界的重大改革时代。厦门寺院虽多,原来一向都是子孙寺院,属于某一宗派私产,代代相传。1924年,南普陀住持转逢法师征得各方同意,将南普陀寺献为开放的十方丛林,会泉和尚成为首任方丈。次年寺中创办闽南佛学院,后来又创办佛教养正院。因为这次改革,南普陀才成为迎纳十方高僧大德的丛林禅寺,驰名中外。1927年,当时正在大声疾呼佛教改革的太虚法师接任南普陀方丈和佛学院院长,将禅寺作为他的实验基地。不久,又有弘一法师来到厦门弘律。两位中国佛教界最有声望的顶尖人物不约而同会聚鹭门,讲经传法,也是空前盛事。那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此后的厦门,好像再也没有这么风光过了。“闽南冬暖夏凉,颇适老病之躯”历史有许多偶然。弘一法师原本是要到泰国去的,被陈嘉庚的胞弟陈敬贤介绍到南普陀,就留了下来。他人生的最后14年,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闽南。弘一法师喜欢闽南,是因为南国的气候适宜他的身体。蔡冠洛1933年邀法师返浙,他回信说:“闽南冬暖夏凉,颇适老病之躯。”法师的身体不好,他最初跑去断食,便是因为日本杂志说断食有益于健康,没想到断食却成了他出家的直接原因。法师提倡的律宗,乃是佛教里戒律最严格最繁琐的教派,他一直严格遵守衣不过三和过午不食的教条。衣服不过三件,这就意味着他不能呆在寒冷的北方,有次一个和尚跪请弘一法师去西安讲经,弘一法师无奈,留了一张遗嘱就跟着上了轮船。弟子刘质平看到遗嘱后,知道法师熬不过北方的严寒,忙追赶轮船,从三楼把法师背了回来,两人抱头大哭。读弘一法师的年谱,知道法师的身体也受不了酷暑。他在厦门住着,一到四五月份,就要考虑换个地方避暑,例如去青岛、温州或泉州。他在《南闽十年的梦影》中便说:“到四月,怕天气要热起来,又回到温州去。”另外,他在厦门过年也不多。头两年,他都去南安小雪峰寺度岁,后来又喜欢上了晋江的草庵,在那里度过了三个除夕。这大约与气候无关,他喜欢清静。法师晚年一直来往于厦漳泉各地的寺院,云水行脚,居无定所。我后来才知道,律宗对僧人的居住也有一些要求,说是要常易住处,勿于一处贪着不舍。1929年,他的朋友和学生感到不安,集资为他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造屋三椽,他前后只去住过4次。我整理弘一法师在厦门居留的时间,得知他于1928年至1938年十年间来厦8次,友人林志民统计的结果是他在厦门共呆了差不多43个月。奇怪的是1984年发表的蔡吉堂、吴丹明的文章《弘一法师在厦门》(《厦门文史资料》第6辑)开头便说弘一法师“曾十次到过厦门”。查该文的记述,找不到多出的两次,大约事隔多年,他记忆有误吧。???在妙释寺第一次讲律在厦门,弘一法师住过的寺庙,见诸年谱的,有南普陀、太平岩、妙释寺、万寿岩、日光岩、万石岩等处。按蔡吉堂、吴丹明的回忆,这份名单还应该加上虎溪岩和中岩。寺庙以外,我们还知道他住过鼓浪屿的了闲别墅。这些寺庙,有些已发生了变化,我多方打听,才闹明白。妙释寺原在中山公园东门,已毁。万石岩即万石莲寺,在万石植物园内。万寿岩又称山边岩,俗称一片瓦,在将军祠万寿宾馆里面,现有驻军,未对外开放。妙释寺在弘一法师的生涯中有重要的意义。他一直希望开办一所律学院,宣扬已经失传八百年的南山律宗。1931年,他在慈溪五磊寺时,曾筹办过南山律学院,议事不合,未果。1933年旧历正月二十一,他在妙释寺开讲《四分律含注戒本》。这是他第一次讲律。他说:“此次在本寺讲律,实可谓余宏律之第一步也。”在叙述了自己弘律所遇到的周折后,他说自己再也不想什么大规模的事业,只希望培养出5位精通律仪的比丘,让正法住于世间,他弘律的责任就尽到了。在日光岩闭关半年何丙仲先生带我去日光岩看弘一法师闭关的地方。大概也只有他找得到这地方。穿过寺院的餐厅,登上二楼,一块金字塔形巨石上刻有杭州人俞成和龙溪人黄日纪的诗,石壁上端有三个榫眼。何丙仲说:“三个石眼是架梁的地方,原来这里有一座小木屋,弘公就在这里闭关。”他对法师极其敬仰,口口声声“弘公”。木屋旧址的前面,紧堵着一间会客室。何丙仲说:“这是后来建的,当时弘公闭关的时候,站在这里就看得见鹭江,风景很好。”我们转过会客室,视野豁然开朗,苍山碧海,历历在目;回视日光岩,则雄浑险绝。这些年,我追随法师的踪迹走过一些寺庙,如草庵、净峰寺,都十分清雅优美,很佩服他的眼力。1936年旧历五月,弘一法师带了行李兴致勃勃来到日光岩,准备闭关三年。一到此地,才发现不对,淡淡对同去的高文显说了一句:“木已成舟。”按高文显的回忆,法师嫌环境太吵。“过几天我去造访他,他说下面厨房的工友,很晚还在谈话,他都不能入睡。早上厨子在釜上炒菜以及洗涤的声音,都‘吵’得他心烦,他告诉我用棉花塞住两耳,还是没有办法。……隔壁的烟突,常在他卧室后面冒出浓烟,使‘法师蒙熏’,连白天也不能好好地用心治学。”他还是在这种环境下住了半年。有一天郁达夫突然前来拜访,早已远离俗世的法师,压根儿没听说过这位晚出道的大作家,估计见面也没什么话。郁达夫的诗句“远公说法无多语”,也许没有微言大义,焉知不是贴切的现场写景呢?旧历十二月初六,法师移居南普陀。生活在厦门,只要有心,不难发现法师的踪迹。有些人,年代离得越远,形象越高大,我们越容易从人群中将他们识别出来。日光岩的小木屋毁了,我还是要来到这里,好像法师的气息没有飘散——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亲近前贤了。弘一法师日光岩闭关处遗址萧春雷摄弘一法师在鼓浪屿的背影弘一法师在日光岩。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