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宝积经后感
初读宝积经后感
龚礼柏
小乘典籍提及之菩萨修行,只是指释尊未出家以前,乃至过往生时的生活体 验和经历。而大乘典籍除了包融这种体验外,更将之升华发展,分别而成了两种方向的大乘行持:(一)者乃洞察宇宙生命的实相、本质和醒悟上的心灵学问和哲学,亦即谓中观、唯识、如来藏之学。(二)者即在功能上,包融、利益一一生命皆悉知悉见的觉知的推动学问;亦即发大菩提心、六波罗密、四摄之行。而两者二而为一。故大小乘之别,除在于所证之果位及菩提心的开衍分别外,似乎大乘更重视“菩萨”的阶位行持次第,是成佛所不可或缺的必然。
大多数大乘典籍皆论及菩萨的行持,如‘华严’中的“善财”,‘般若’中的文殊、舍利弗、须菩提……,‘楞伽’的大慧菩萨等等,但不约而同地有关典籍的义理皆高如须弥,不太易读,较少有剖析菩萨修学过程中的细节、技巧的涉及,故不如‘宝积’一系的经典对修行菩萨道有详尽的技巧细节的题及。
承如印顺导师云:‘宝积经’乃一套丛书,……集长短不同义理经典于一炉,故才有积聚之意(大意如此)。而印公又指经中没有强调一种中心思想。这点我却不太苟同,虽则四十九会‘宝积经’,其性质互不呼应,表面上确实没有既定的结论脉络把持,但肯定的是‘宝积经’结集之初,定必是约纪元前后之时,盖因龙树大士的‘中论’与‘大智度论’皆曾引用经中普明菩萨会的文句中可见。龙树是二、三世纪的人,那么‘古宝积’之普明菩萨会定必不迟于当时出现,加上经中强调菩萨行人,乃至声闻缘觉中人持戒的必要,以及引经中至蕴、处、界的观照和人、法我空,高唱甚深中观见地为诸菩萨行处所必具之学所知。此经并非无中心思想,而且更积极地保住小乘中佛陀之原教精神,另一方面又确保戒律的地位与佛陀自内证中之本怀思想。亦正是“龙树”大士当时所处理之教派内部问题,故读‘宝积经’,就如同‘法华’、‘方广’‘大集’一类之早期大乘典籍一样,均看出一种圆融互摄的行持,亦间接突显出菩萨修学中,必要处理的问题,即对一切戒法(无论大小乘)要莫失莫忘;对权宜开显之佛陀教法悉知悉见一一学习,在跟随著经中佛陀对菩萨道教法上之开示修持,才能称得上是一名菩萨。
印顺导师曾提及到,佛陀说法,必有当机者,而迦叶为此经中的主角,目的是──迦叶向有头陀行第一之誉,对习定习戒颇为重视,有严重隐遁倾向(见宝积经讲记p.23),故有后世指其行背弃佛祖精神,本经就是针对重戒重定的比丘说声闻正法同时,亦开示大乘正道。
自问非上根大器,不敢奢望得大果位,但每从大乘善知识教导,满以为自己修学的是大乘学问,而忽略一些生活上乃至修持的细节。如经中云:“菩萨有四法退失智慧(有问往昔哪会认为自己的智慧会退失呢),所谓不尊重法及不敬法师。所受深法,秘不说尽。有乐法者,为作留难,说诸因缘沮坏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日常咱们也许不会不敬法师,但常常自恃清高,对其他同修冷漠骄纵,对经论虽有些微体悟,但从不以此体会与同修分享,反之成了一把“度人”之尺, 自以为是。每读此段经文,则心感惭愧。从此以后发露忏悔,皆从此经开始。
经中又提到:“菩萨有四错谬……不可信人与之同意,……非器众生说甚深法,……乐大乘者为赞小乘,……若行施时,但与持戒,供养善者,不与恶人……。”抚心自问,咱们日常行持中皆常违反以上经教而不知。很多时为了突显自己的学养,对同修乃至信众,说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之偈语(禅宗行人常犯毛病),斥弹与己宗门不相应之行人;满以为作了“大护法”;更甚者对善良人同情有嘉,与犯法恶人常怀嗔恨,却不知大乘最终目的是绝对包融,即使是恶人亦以“非常法”而给予施济、矫枉为正。故每读此段经文,皆深生歉疚。
又经云:“菩萨有四非菩萨而似菩萨。……贪求利养,而不求法。贪求名称,不求福德。贪求自乐,不救众生以灭苦法。”此经文令我想起跟马老师习课之时曾讨论到咱们佛教徒的普遍现像:当见到有众生遇上灾难、不幸或打击,每每认为他们是业报成熟,活该受报……。没错,众生作业而受报,站于严正的理论而言确真实不虚,但大乘行人的怜恤、悲天愍人的情操,就刚才的例子,似乎显得荡然无存、冷漠,自己在安稳富足之时,哪有联想有其他人正受苦恼困扰。别人称赞自己几句,已飘飘然了,哪又记得“黄蜂尾后针”之俗语。正因为我们深信业报,故在改进自身言行之时,亦应感同身受地顾及他人的处境;不一定能给予很大帮助,但至少都寄予一份同情或协助,这并非经教提及才去做,而是基于善与人同的义务,在无私的投入里才得以体认“无我”与绝对的包融和平等。故经中亦相对地说:“能信解空,亦信业报。知一切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深乐涅槃,而游生死。所作行施,皆为众生,不求果报……”此为经言之四真实菩萨。
故结论是:作为大乘行人,菩萨修学之所以为“成佛阶梯”必经之路。正因为能对生命的遭遇有深切的体会,才会真正了解生命之所以显现的本质。作为过来人──跨越过一切苦恼,明解解决法则之人,才能有效地改善现况,迈向喜悦,正因曾艰苦白手兴家的富豪,才能真正了解穷苦一样。在修持过程中,‘宝积经’明显地指出,要直指成佛,除经历出离心及戒律的行持及湛深思想、个人意志的锻练的同时,人生及各众生生活的体验亦不可或缺,正如释尊未成道,还是王子之时,若非出四门游历,尽见生老病死,哪会策励自己修行成佛呢!而姑勿论南传抑或大乘,菩萨道的基本修持,我想亦正基于此,而不同的是果位的得证差异而已,而菩萨修持的次第,不难掌握,而难于在行持的过程中,每项细节中乃至对佛法应用于生活的功用上,不能觉知掌握,在有意无意间,伤害了人也伤害了自己,故我主观认为,对于修行上有细致的抱持的锻练的典籍如‘阿含’、‘宝积’一类的典籍是非读不可,若承如学者而论:“大乘‘般若’系的经典是部派佛教过渡至大乘出现的经典”。那么‘宝积’一系的典籍,我主观地认为是佛教由小乘曲高和寡的态度,过渡至怀抱大乘胸襟,大乘体验的宗教趋向的经典。令佛教再于人间(世间)能保持与一切共存荣的悲情的高尚情操。故有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开现实的宗教,就没有在社会存在的价值,远离民众身心的抚慰及道德成长和建立,任何宗教乃至佛教亦非必然有在世间普及的必要。所以亦策励日后行持,希望能籍此启迪又一次的迈进。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