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六波罗蜜多
说六波罗蜜多 林健雄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佛为弟子宣说诸菩萨行的一部般若经典。经中佛告须菩提:“汝问何等是菩萨摩诃萨摩诃,须菩提!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摩诃。何等六?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发心趣求大乘的菩萨,是以六度做为主要的修行方法,《增一阿含经》序说:
“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别,
人尊说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精进,
禅智慧力如月初,逮度无极观诸法。”
若菩萨习行六波罗蜜,具足福慧资粮,圆满所修,即得证无上正等菩提。
“六波罗蜜”是六种波罗蜜。“波罗蜜”又作波罗蜜多、播啰弥多、梵语Paramita,义译作:到彼岸、度无极、事究竟,或单作度,是菩萨为成佛准备所修的大行。《大智度论》卷十二说:“若能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办,皆言到彼岸。”
所谓六波罗蜜是指:(一)布施波罗蜜;(二)持戒波罗蜜;(三)忍辱波罗蜜;(四)精进波罗蜜;(五)禅定波罗蜜;(六)智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菩萨行六度,布施居首,它不但是仁爱慈悲的表现,也是解脱苦恼的第一步。
菩萨布施,不但以财施众生,使他们身心安乐,更进一步能行法施与无畏施,令一切众生皆能离苦得乐。依《大智度论》说布施波罗蜜能摄六度。这是什么道理呢?以三种布施而言:一.财施:财物可以分成“内财”和“外财”两种。衣食等财物为外财,体力、心力以及生命等为内财。能以此内外财施舍众生,这种财施,为狭义的布施波罗蜜。二.无畏施:令众生离诸怖畏,而持戒与忍辱二者就是在行无畏施。因为若能受持禁戒,洁身自守,就不会侵害他人,妨碍大众,或造成威胁不安。若能以安忍宽容别人,能避免冲突,就不会相杀相夺,造成人间的恐怖,这都是无畏施的实践。三.法施:即精进、禅定、般若三者。以雄健无畏的精进,克服障难,诲人不倦,利人不厌。以禅定力,洞见众生根性,适时给予应机的法药。以般若智慧,明达事理,晓以众生什么是佛法,什么是邪是正。这样六波罗蜜统摄于布施,成为菩萨行的根本了。
止恶修善就是六度中的持戒波罗蜜。持戒,是修行的基础,三无漏学中,戒学居首。基础不稳,工具不备,怎能有所成就?《大智度论》卷十三说:“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度,是不可得;若无戒欲求好果亦复如是。”又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戒法虽多,五戒、十善是下手处。
在佛法中,十善业是彻始彻终的德行。有以增上心持戒的,得生人天而得富乐自在的果报;有以出离心而持戒的,能得证圣果,不再退堕生死;或发菩提心,为利乐有情而持清净的尸罗,这就成为大乘戒,得证无上正等菩提。因此,十善业是人天众生,声闻独觉菩萨的根本依处。《发菩提心经》卷上说:“十善戒为一切善戒根本,断身口意过,能制一切不善之法。”
忍辱波罗蜜为第三度。忍,不但忍辱,还忍苦耐劳,忍可事理。菩萨发大心,行广大难行,度无边众生,学无量佛法,所谓“难行能行”,在实行的过程中,会有种种的考验,如不能安忍,那如何能达到目标呢?如《大智度论》卷十四说:“诸佛菩萨以大悲为本,从悲而出,嗔为灭悲之毒,特不相宜,若坏悲本,何名菩萨?菩萨从何而出?”所以为了度众生,成佛大事,必需修大忍才能完成。
菩萨修此忍力,即能不为一切外来或内在的烦恼所动,与凡人的境地不同。
佛教弟子于一切善法中,勤修不懈,唯依其不同的品类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于五根中,名精进根;根增长名精进力;心能开悟,名精进觉;能到佛道涅槃城,是名正精进。四念处中,能勤系心,是精进分;四正勤,是精进门;四如意足中,欲精进中是精进;六度波罗蜜上,名精进波罗蜜。
精进能普遍策发一切善行,与一切功德相应,因此,《大智度论》卷十五说:“精进法,是一切诸善之根本,能生出一切诸道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乘菩萨道的精进,有其深远的意义。修菩萨行,是以无尽的法界为境的:亲近供养一切佛,闻持修习一切法,庄严一切国土,度脱一切众生……圆满一切功德。其心量的广大,所谓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样的大愿、大行、大果,如果没有无限的精进,是不能成就的。
禅定波罗蜜,在修习成就的菩萨行中,禅定与慧是相应不离的。止观的修习就是定慧的修习。经说止是“心一境性”,“心正安住”。定是“平等持心”的意思,所以止是安心一境而不散乱的。止与观不同,两者有互相助成的作用。修习止观在次第上一般说来是先成就止的,意即是先修禅定。菩萨的修行,若没有定慧,是不能成就的!
大乘禅法的内容,包括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解脱、九次第定及诸三昧,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说:“菩萨住般若波罗蜜,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昧──若声闻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萨三昧,皆行皆入。是菩萨住诸三昧,逆顺出入八背舍、……于是八背舍,逆顺出入九次第定。……依八背舍,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
九次第定,是四禅、四无色定及灭尽定;八背舍就是八解脱。菩萨修习这些禅定,成为菩萨禅波罗蜜的重要内容。
六波罗蜜中最后和最要紧的一个,就是般若波罗蜜。它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和命脉。《大智度论》卷十八说:“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般若波罗蜜于佛法中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
依内容而言,般若可分为: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及三.文字般若。般若的修学次第是听、争、持、读、诵、正忆念、如说行,也就是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从修而向悟入。以三种般若言,文字般若重在安立二谛、抉择空有,于此听闻受持,以闻思慧为主。经如理思惟、筹量分别,摄心观察缘起无自性,即观照般若,以思修慧为主。如得离一切妄想戏论,现觉实相,即实相般若了。总之,其修学方便是依文字而入离文字,由分别而入无分别。
般若为五度眼目,万行为般若所摄持,始能到达究竟佛果,成为波罗蜜。然而,般若也需要万行的庄严,如没有万行助成,般若也即等于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为波罗蜜。所以般若为菩萨行的宗主,而又离不了万行。得到了般若空慧的滋润,菩萨的六度万行,才能臻至圆满完善,菩萨道的实践,才能不断提升,完成上求下化、悲智圆成的大觉大解脱的目标。
参考书目
一.《大智度论》卷十四
二.佛法──解脱的原理 净行编著 善律出版社
三.佛学入门手册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编 台南东山龙山寺护法会出版
四.佛学基本丛书(下册) 前上海佛教学书局编 佛教出版社
五.六波罗蜜的研究 释依日著 佛光出版社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