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陀的启示读后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开普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陀的启示读后 释开普
  罗睺罗先生(以下简称“作者”)所著的“佛陀的启示”一书,主要是介绍“四圣谛”,四圣谛中又特重发挥“道谛”;是以本书是难得的一部“灭苦之道”!
  本书共有八章,不过八章之前,尚有张澄基博士的序言,以及“佛陀传略”。
  由于篇幅所限,张博士的序言略而不论,至于“佛陀传略”,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他放弃了传统的宗教和它们的修炼方法,自己别辟蹊径。”(“佛陀的启示”第一页──以下凡引本书,只注页数)
  因为乔答摩的另辟蹊径,所以就有了即将介绍的“四圣谛”。由于四圣谛之提出,又和佛教的宗教态度有关,是以:
  第一章是讨论“佛教的宗教态度”。
  佛教的宗教态度约有八点:
  (一) 人本的
  “佛是唯一不以非人自居的导师,他自承只是一个单纯的人类”(第三页)
  (二) 自力的
  “人应当自作归依,还有谁可以作他的皈依呢?”(同上)
  (三) 自由的
  “在大般涅槃经中,佛说他从不想到约束僧伽(和合僧团)他也不要僧伽依赖他。”(第四页)
  (四) 实证的
  “……迦摩罗人呀!只有在你自己确知某事是不善、错误、邪恶的时候,你才可以革除他们……而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第六页)
  (五) 宽容的
  佛陀成功地降伏了耆那教主的在家大护法为皈依弟子,可是佛要求他继续恭敬供养他以前的宗教导师们,并无乘胜追击,排除异己。(参阅第八页)
  (六) 实惠的
  佛的教法对一切人都有实际旳利益,只要听者肯依教奉行。作者举了一个不认识佛陀的人,在佛的悉心教导下证果的经证。(参阅第十一至十五页
  (七) 超越的
  “……比丘们啊!我所说的法也好像木筏一样,是用来济渡的,不是为了负荷(巴利文原字义作执取)的。比丘们啊!你们懂得我的教诫犹如木筏,就当明白好的东西(法)尚应舍弃,何况不好的东西(非法)呢?”(第二二页)
  (八) 务实的
  “佛对于讨论不必要的形上学方面的问题不感兴趣”(第二三页)
  “我(佛陀)为什么不为你们说(那些法)呢?因为它们没有用处……不能导人至涅槃。”(同上)
  巴利文中部经第六三Cula Malunkya Sutta与汉译中阿含第二二一箭喻经都是说明佛陀务实态度的好经证!
  第二章是“四圣谛”
  作者首先简介四圣谛,之后展开以“苦谛”为中心的讨论。
  “四圣谛是:
  (一) 苦谛。
  (二) 集谛:苦之生起或苦之根源。
  (三) 灭谛:苦之止息
  (四) 道谛: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第二八至二九页)
  第一圣谛──苦谛
  苦谛不宜译成:“The Noble Truth of Suffering.”,那是会使人以为佛教是悲观的;实际上,佛教即非悲观,也非乐观,而是“如实观”!
  巴利文里的“苦”Dukkha 一字虽然含有苦难的意义在内,但是它还包括如“缺陷”、“无常”、“空”、“无实”等更深的哲学意义。
  佛陀承认三界有其相对性的欲乐与禅悦,可是在佛陀的如实观察中,却察觉它们都是无常、苦、变易不居的。因此苦谛中的“苦”并非狭义的苦难,而是“无常即是苦”(参阅第二九至三一页)
  作者强调:……这不是一个悲观乐观的问题。要想完全而客观地去了解人生,不可不计及生活中的乐趣,痛苦忧伤,以及从两者得解脱的三个不同方面。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参阅第三一至三二页)
  “苦”可分为三种,分别是“苦苦”、“坏苦”、“行苦”。这里有必要强调“行苦”(由因缘和合生起的苦),作者认为它“是第一圣谛中最重要最具哲理的一面”。(第三四页)
  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生起的。我们的“我”也不例外,“只是经常在变动著的物质与精神的力量或能力的综合”而已。“这种组合可以分成五类,或称五蕴。佛说:“简言之,这五类能执著的组合体(五取蕴)就是苦。””(第三四页)
  为何五蕴本身即是苦呢?我想是因为五蕴乃缘生故,而缘生的事物是无常的,无常即是苦,是以五蕴是苦。作者后来说:“这五蕴都是无常的,不停地变迁著的。凡是无常的,即是苦,这就是佛说:“简单地说,五取蕴即是苦”的真实义蕴。”(第四二页)看来我并未会错意。不过作者似乎并未清楚界定“五蕴”与“五取蕴”之间的差异。杂阿含经卷第四(一0三)经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参阅“佛光大藏经”之阿含藏──杂阿含经一(第一八三页)
  简单说来,或可引用杂阿含经卷第四(一0四)经:“……佛告比丘:“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同上)
  由此可知,若于五阴有欲贪,即为五受阴(亦即五取蕴,二者乃异译同义)。
  本章对于五蕴有非常清楚的阐释,而且有力的驳斥了一般人所妄执的“自我”、灵魂”、“个我”。由于本书字字珠玑,立论谨严,唯有亲自读者,方知其妙。
  作者也提出了长老歌与长老尼歌来证明见苦谛者,是充满平安与快乐的,因为“佛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也必见到苦的生起,也必见到苦的止息,也必见到导至苦的止息之道。””(第四五至四六页)
  第三章是“第二圣谛:集谛──苦之生起”
  苦之生起或根源是“渴爱”。而此“渴爱”却非最初因,“因为按佛法说,一切都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这苦之根源的渴(爱),也是依其他的条件而生起的。这条件就是受,而受又依触而生起,辗转相依,即构成所谓十二缘起。”(第四九页)
  “渴(爱)”是最明显,最直接的原因。“渴(爱)”一词,不仅是对欲乐、财富等的贪执,也包括对观点、理论、信仰等的贪求与执著。而渴(爱)的核心就是从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参阅第五十页)
  而此“渴(爱)”如何能产生来世与后有?作者认为“我们必须对业与再生的理论有若干概念。”(第五一页)
  “物质的身体不再活动的时候,能并不随之消失。它继续形成另外一种形态,就是我们叫做另一生命的东西。”(第五六页)
  “因为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所以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从这一刹那度到另一刹那。……也就没有任何恒常不变的东西可以从今生投向他生。生命只是刹那变化而相续不断的一个糸列。”(同上)
  “只要求生、求存的“渴(爱)”存在一天,生死相续的轮回就将不停的流转。只有以智慧照见实相、真理、涅槃,将它的动力“渴(爱)切断了,这轮回才会停止转动。”(第五七页)
  近来流通在华人佛教圈子的一本南传佛教著作对于轮回再生持有另类看法。该大德为了强调“缘起”在生活中当下有助于消除烦恼,而强调“缘起没有贯通三世”(请参阅“生活中的缘起”──佛使比丘著)。这未免有点“矫枉过正”!有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参考印顺导师在“谈入世与佛学”一文中的相关看法:“又如“生死流转”与“涅槃解脱”,一向是佛教界的根本论题,以无异论。佛陀的出家成佛,佛弟子的随佛出家,都无非为了生死(流转)的解脱。说到生死解脱,如后代的部分佛教,著重在“后世”、“他方”,当然是不尽然的;佛法是著重现生体证的(不能证入,当然留待以后了)。修证,是以无限流转的生死苦迫为前提的;面对这一事实(苦),而求其彻底解脱,所以修行求证。现生的体证,在自觉自证中,“不受后有”,“作苦边际”,也就是生死流转的事实,自觉的已告解决。这原是佛教界共明的事理,但深受唯物思想侵袭的现代人心,对生死流转(以及流转)的解脱,不易引发真切的信仰,也就更说不上修证。于是有人解说“不受后有”为:“有”是现实生命(迷)态,“不受后有”是不再如以往的迷惑态了。这一下,可又合了部分的现代人心,于是这种解说,被看作根本佛教的意义。可以说修、说悟、说不动心、说解脱自在,却不用肯信,不用解说──使人困惑难明的生死流转。张澄基教授告诉我:受美国学界注意的铃木大拙博士,大宏禅学,却不承认生死流转。这正是现代学者,同一意向与同一手法。把佛法解脱观,局限在现实身心去解说,而抛弃无限生死的究竟解脱论。无怪乎看到“长阿含经”中,批评外道的“现法涅槃论”,论断为后起之说。这正因为自己已堕入现代化的“断见论”,现代化的“现法涅槃论”了!佛法的根本意义,最上一乘,真的就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的。从释尊以来,出家的圣者们,都是不惜一切牺牲,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坚苦卓绝的,死生以之的,不悟不休的修行下去。这样的精进修行,为了什么?是为了现生几十年,几年间的有限苦迫,而求得余生的有限自在吗?牺牲一切而求取余生的有限自在,未免太愚痴了吧!佛教古圣的修证,是不同“现法涅槃论”者所见的!(妙云集下编之七──“无诤之辩”第二四二页至二四三页)
  总之,把十二缘起中的“识”实体化,当作“灵魂”,不免有“常见”之过(这就是佛使比丘所大力抨击的)。为了对治常见,而大力否定生死流转,则难免有“断见”之失;依我看来,还是“不常不断的缘起中道”最好!
  第四章是“第三圣谛:灭谛──苦的止息”
  “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回答一个游行者“什么是涅槃的问题时,他的答覆与佛所作无为法的界说一般无二:“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第六一页)
  “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同上)
  “生死相续的止息,就是涅槃。”(同上)
  第五章是“第四圣谛:道谛”
  事实上,第六章“无我论”与第七章“修习:心智的培育”依然是道谛的进一步发挥。
  “道谛”就是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道。此道是非苦非乐的中道,此道能够“产生知、见,导致宁静、内证、正觉、涅槃”(第七三页)。此道即是一般所知的“八正道”。此八正道可依戒、定、慧三学归类:
  (一) 正见
  (二) 正思
  (三) 正语
  (四) 正业
  (五) 正命
  (六) 正勤
  (七) 正念
  (八) 正定
  (参阅第七三至七四页)
  “戒学是建立在对一切众生普遍爱护、慈悲摄持的广大观念之上的。”(第七四页)因此,正语(正直的言语)、正业(端正的行为)、正命(正当的职业)是以“增进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和谐快乐为目的的”(第七六页)
  这里试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人只是强调“定共戒”是否可以?亦即不必太在乎外在戒条的约束,最重要是时时摄念在业处(如将注意力集中于观照呼吸的自然出入,或念佛号等),便能远离种种恶,戒律自是不持自持了。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可有点“冒险”呢!试想若行者以此为借口,以放纵情欲,结果此心一放,如脱缰之马时,一旦用功,便会发觉心猿意马,难以集中(因接受制造太多“资讯”,未经“过滤”之故)。而且由于戒体不净,时时会有追悔之热恼,无法继续当下用功。是以作者强调“这种道德的行为是所有精神方面的高度成就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精神生活的开展如果没有这道德的基础,是不可能达到的。”(第七六页)
  定学是心智的锻炼。其内容有断恶修善的正勤,四念处之正念(第七章会再讨论),与舍离五盖的正定。总之,其基本修法是先把精神集中起来,使不散乱,后又保持念念分明,以利“观照”。(参阅第七六至七八页)
  慧学之内容有正见(对事物的如实知见,且直窥最终实相的最高智慧)、正思(舍己、护生,非暴力的思惟) (参阅第七九页)
  由此可知,此“道”是一条通过道德、理性与精神的完美化而走向体证最终实相、圆满自在、快乐与和平的途径。(第八0页)
  第六章是“无我论”
  “无我”之主张是佛教与他教的最大不同处。我们通常了解的“诸行无常”与“涅槃寂静”是他教亦有的对现实界之透视与对理想界的追寻。唯独“诸法无我”是佛教的独到处。一直到今天,这个智慧的主张依然站得住脚,足见乔答摩真是人间的觉者──佛陀,
  一般宗教大都主张“在人身中有一个恒常不变亘古长存的绝对实体。这实体就是那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背后不变的实质。”(第八二页)作者提醒我们“这种的观念叫做“我见”。(同上)
  “佛教是独一无二不承认这灵魂、自我或神我的存在者”(同上),由此可知,佛教所无的正是此“我”。作者特别强调“根据佛的教诫,我见是虚妄的邪信,与真实绝不相侔。它只能产生“我”“我的”之类有害的思想……世间一切邪恶不善法无一不可溯源到这一邪见。”(第八二至八三页)
  “我见”是因何生起的?作者说:“为了自存,人类想出灵魂(神我)不灭的主意,俾得亘古长存。”(第八三页)。可是此“我”的概念毕竟是虚妄不实的。何以见得?这可要追溯至乔答摩佛陀的如实观,佛陀以客观如实的科学态度返观五蕴(即身心)时所自然获得的结论──就是五蕴无我。“将五蕴予以分析审察,找不到在它们幕后另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我、神我、或自我的长住不变的实质。”(第八五页)
  如果欲将此“无我正见”予以理论与实践的说明,那可用两个方法,一是分析法,一是合成法。分析法是把五蕴个别予以分析,最终得出无我的结论。合成法则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缘起理则,当下可知五蕴是无我的。因为“根据缘起论,世间没有一件事物是绝对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由条件构成的),相对的,互为依存的。”(同上)
  由上可知,一切都是相对、互存的,绝对的“我”那里可得?
  第七章是“修习:心智的培育”。
  “无我论”是行者经修习、培育与发展心智后所自然获得的结论。因此,并非如哲学家单凭理性所推演出来的概念游戏。诸法无我,五蕴无我不但是真理,且是灭苦的真理。佛教的整个重点就是在“灭苦”,而灭苦就在于如何修习灭苦之道,而灭苦之道就在于“心智的培育”。
  “修习有两种。一种是发展注意力使能集中,所谓心一境性(亦称奢摩他、三摩地、止等)……另一种的修习,叫做毗婆舍那(观),深刻的察照万物的本性,以导致心灵的完全解脱,而证入最终的真理、涅槃。这才是主要的佛教的修习方法,佛教的心智培育法。它是根据观察、警觉、洞照与忆念而作的一种分析法。”(第一一二至一一三页)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简略交待此最重要的内容如下:
  (一) 修习依据:念住经(巴利文长部第二十二经或中部第十经,其中长部
  第二十二经之内容可参考“原始佛典选译”一书第四章的“四念住”──慧炬出版社)
  (二) 修习内容:(A)关于身体的(包括“忆念出入息法”,注意身体的一切
  动作与现象)。
  (B)关于感觉与感受。
  (C)关于心智(亦即心的整体状态)
  (D)关于各种道德的与理性的课题(法),亦即心中的思想及观念。
  四者即是著名的“四念处”。
  (三) 修习重点:念念分明,忆持不忘,并须注意观察。
  而且态度不是批评裁判,只是单纯的观察,而没有“我在做”的错觉。
  (四) 修习结果:离苦得乐。(参阅第一一0至一二三页)
  本章对于修习的内容有较详细的说明,不过有关修习由过来人(亦即有丰
  富修习四念处经验,而且被公认可以指导初学的老师)传授,会比较事半功倍。
  第八章是佛的教诫与今日世界
  由于本书多数内容重在发挥道谛,作者大概是怕读者会误会佛教是自利的、厌世的,意即与今日世界无关之宗教。作者在此举了不少经证,强有力的肯定了佛的教诫与今日世界不单是关系的,且是息息相关。换言之,佛的教诫是即世间,住世间且救世间的!(参阅第一二四至一四三页)
  本书是难得的一部“灭苦之道”,本文仅是我的读后感,决非精华所在。本书必须亲自读过,才能知其深入浅出的精彩!
  本文参考书目
  (一)佛陀的启示──罗睺罗化普乐著 顾法严译
  佛教青年协会敬印
  (二)佛光大藏经──阿含藏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
  (三)无诤之辩──印顺导师
  正闻出版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