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寻访法显故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冯巧英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寻访法显故里》
  冯巧英
  法显,东晋高僧,他对中国佛教律学、对佛经翻译、对了解当时西域地理及周边诸国情况,对中国交通史等等方面的重大贡献,见重于世界学界。对法显生平及他在1600多年前涉绝幕、渡重洋、广游西土,忘身求法的精神,我将努力学习典籍,以今人眼作更深入的探索。本文仅就“法显故里”事,谈一点看法,就教于方家。
  八十年代以来对“法显故里”颇多争议。争议的源头,我认为在于中国佛协主编的《中国佛教》第二辑(我持有的是由知识出版社1982年8月第一版,1991年7月第四次印刷本)第44页“法显”条下:“法显,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省襄丘县)人。”关键是括弧中“襄丘县”名。查自古至今,山西没有“襄丘”县。西汉曾置襄陵县,北齐废,隋大业年间又置,中间数移县治,1954年与汾城县合为襄汾县至今。所以1954年以来,“今”山西没有襄丘县,当然古代也不曾有过。另,以“襄”字开头的山西还有“襄垣县”,也是西汉置县,治所于北魏、唐、金数次搬移,但县名未改,从未叫做“襄丘”,且与平阳(临汾)中间隔了太岳山脉,历史上没有发生过隶属关系。
  法显是“平阳武阳人”,最早出自南朝梁僧佑之《出三藏记·法显传》,其后慧皎《高僧传》因其说,后世各书都依此说。僧佑是南朝齐梁时律学大师,道风严谨,又是杰出的佛教文史学家,他与法显都是南朝人。且时代甚近(依推算法显约逝於422年,已入刘宋朝),对法显乡里的记载不致有误。平阳,中华故地,古就有“尧都平阳”的说法。实际上是从三国曹魏正始八年分河东之汾河北十县才置平阳郡。隋大业初改名临汾郡,唐宋以下,平阳、临汾时郡名、时县名改来改去都不离今临汾一带。晋袭秦汉,行政区划为二级,“平阳武阳”平阳当是郡名,武阳应是县名。南朝时黄河以南虽出现过几次“平阳县”的建置,都属于“侨立”,也都随政权更换而“寻即废”了。“武阳”虽然有待查考,但平阳即今临汾,应该是不会有大出入的。
  又,《高僧传·法显传》中有一段记载,有助于我们对法显故里的寻访。《法显传》云:母丧还寺后“尝与同学数十人於田中刈稻,时有饥贼欲夺其谷,诸沙弥悉奔走,唯显独留,语贼曰:若欲谷,随意所取,但君等昔不布施,故致饥贫,今复夺人,恐来世弥甚,贫道予为君忧耳。言讫即还。贼弃谷而去。”这件事使“众僧数百人莫不叹服”。表现了法显的胆识与气度。这段记载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众僧数百人莫不叹服。”表明法显当时出家的寺院很大,至少是在有大寺庙群的地方,他的行为甚有影响,一时传为佳话。二是“刈稻”的记载。据光绪《山西通志》记六之“风土记”之“稻”目下记:《植物名实图考》之山西《旧志》云:“闻喜、临汾、文水产粳糯、太原晋水、赵城霍泉稻田尤饶。其缘滹沱,汾、浍州县及沃泉、滥泉……无不穿地厮渠。而塞外天镇、阳高、大同市亦间引溜灌。惟漳、沁所从来者高,难潴为利。”稻的种植在我国历史悠久,《诗经》、《礼记》中都提到种稻和用稻谷祭祀的事。稻与水有密切的关系,上引《山西通志》中说缘(沿)山西的几条主要河流都有种稻的,唯独漳河和沁水因为沿岸地势陡峭,不容易蓄水,所以难种稻谷。
  据《高僧传》言,法显三岁便“度为沙弥”居家数年“病笃欲死”,“因以送还寺,信宿,便差”。他便不肯回家,“其母欲见之,不得,为立小屋於门外,以拟去来。”从这段记载可见,法显家离他出家寺院不会很远。
  综以上,法显故里应该是在临汾境,离一座比较大的寺院不远,附近有种稻源渊的地方。
  只说弹指一挥间,毕竟苍桑巨变,苦苦追寻法显故里实非易事,但柳宗元《晋问》中总结三晋人民善让、好谋而深、和而不怒、忧思而畏祸、恬以愉有尧之遗风,有这样的故土和人民才养育出法显等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我们寻找法显故里的时候先向这片土地和人民致敬。(作者:太原大学 教授)
  山西临汾法显学术座谈会论文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