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部派佛教人寿长短业果之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宗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部派佛教人寿长短业果之探讨

  圆光佛学研究所 释宗平

  圆光新志

  第51期(2000.05)

  页57-64

  --------------------------------------------------------------------------------

  一、问题意识

  在我们的认知中,可能向来以为:人生世间有寿长、寿短之别,乃因过去是否曾造杀生业所招感;然有生而即死,有少壮死,有过百方死等种种差别相。而在《阿含经》也说:“由杀生报故,众生寿命极短。”(注一)或说:“身不杀生,世世长寿,其命无横。”(注二)似乎人寿的长短应该是慈心护生或杀生业所招感。然而部派佛教的论师,曾对杀生业是否招感人寿长短的问题,提出他们不同的意见。论师们指出“人寿长短是善业果”,因为人天属善趣,只要能感招人寿的业果,不论寿长、寿短,均是善业所招;但同时却又说“由杀人寿量短”。究竟能招感人寿长短之业,应决定于善业或杀生业?这语义前后矛盾的说法,应如何解说?又若两者能同时影响人寿长短的情况下,杀生业道(恶业)和善业如何相抗拒,何者能以强者的优势姿态,决定有情寿长或寿短?笔者拟设限以上诸问题,藉由部派论师的辨析,重新理解人寿长短之业果报为何。

  二、《婆沙论》之诸说

  杀生,令他有情受苦,断其生命,未来将招感何种果报?《婆沙论》引经说:“于杀生罪数习广布,当堕地狱、傍生、鬼趣,后生人中,寿量短促。”(注三)造杀生罪业,除了当堕恶趣,又因断人命根,也将招感寿量短促果报,这是必然的一贯理解。然杀罪堕恶趣,是否也因杀罪而招感人寿短促,各论师有如下不同的意见:

  1、有作是说:由此恶业堕诸恶趣,即由此业还来人中,寿量短促,彼经不说有别因故。

  2、复有说者:由杀生加行堕诸恶趣,由杀生根本,后生人中,寿量短促。

  3、复有说者:堕诸恶趣,是杀生异熟果,后生人中,寿量短促,是杀生等流果。

  4、复有说者:由害生命堕诸恶趣,由食彼肉,后生人中,寿量短促。

  5、复有说者:害生命者有二过失,一者生彼非爱苦受,二者断彼所爱寿量。由生彼非爱苦受故,堕诸恶趣;由断彼所爱寿量故,后生人中寿量短促。

  6、尊者世友说曰:人中寿量短者,非杀业异熟果,以人天趣命等八根是异熟者,唯是善业异熟果故。然造业者,昔在人中先造能引人寿量业,次后复造害生命业,此业与前作损害事。前业应受二十年寿,由后损害但受十年,故人寿短促非彼异熟果。(注四)

  《婆沙论》广引六位论师的说法,却没有论断何说为优。不过,诸论师皆认为杀生业以堕诸恶趣为先,后感短寿。但若不再善加分别,又会把招感寿短之业,全部归给杀业。然其中,以第三师的“堕诸恶趣,是杀生异熟果,后生人中,寿量短促,是杀生等流果”和尊者世友的意见,对一般人向来误解人寿短命必直接从杀生业所招感,提出了佛教另一思考角度。

  世友认为,人中寿量短促者,并不是杀业的异熟果所招感;因人天趣命等八根(身根,命根,意根,五受根)是善业报,非不善业报。那么,不论寿长或寿短,此业果应该皆是善果。但为何杀生罪业又能令二十年寿者,渐渐损害寿量至十岁,成减劫人寿之极短?此乃因先前曾经造作能招引人寿量的善业后,又造作杀生罪业,善业与杀生不善业在同时俱有的情况下,杀业将损害能引人寿之善业,令人寿短促。世友这样的解释,可以巧妙沟通了“人寿长短是善业果”和“由杀人寿量短”前后文的矛盾。也就是说,寿短之人,亦曾造作引人寿的善业,后又因造作杀业,因杀业力能损害善业,使人寿短;所以即使寿短,也可说是善业果。

  不过,此处笔者有一疑惑:世友提出“此业与前作损害事”,虽巧妙的连结了“寿短善业招”和“杀人寿短”的矛盾,然而世友所提出“此业与前作损害事”的方式,乃意指杀业将损害能引人寿的善业,令原本即将招感二十人寿者,只感得十年人寿。这明显的表示招感今生寿短的善业,是少善业。因为,以“杀业损害善业”为人寿短促的理由,必然善业与杀生不善业不能共存,又杀业能损减善业,则善业自然渐减成微善。换言之,当有情入胎成“生有”之时,过去的善恶业已决定今生将招感多少人寿,而此人寿即是“杀业损害善业”后,所剩余的善业所感得的寿量。因此笔者才说,依世友的说法,招感寿短的善业,将是少善业;但人天乃善趣,少善业能招感人寿乎?“此业与前作损害事”的解释,仍留有待解之题,这在下面讨论世亲、众贤等论师的见解时,再比对探讨。

  其次,在同时造了善业和杀生的不善业后,为何杀生不善业能以优势的姿态,胜于善业而损减人寿,这在世友的论述中并未说明,然这也是相当值得的探讨的问题!

  三、世亲与众贤的不同意见

  世亲从上述《婆沙论》诸论师的见解中,抉择诸说,加上自家意见,而理出以下结论:

  人中短寿亦善业果,如何可说是杀等流?不言人寿即杀业果,但言由杀人寿量短,应知杀业与人命根作障碍因,令不久住。(注五)

  认为人中寿短是善业果,因此不可说人寿是杀业果;不过,杀业将促使寿量短促,因杀业能给予人命根作障碍因,令有情不久住世间。以上,从人生世间得人寿(不论寿长、寿短),其业果是善,在这点上,世亲的立论是正确的;但又说“由杀人寿量短”,因“杀业与人命根作障碍因”。就其前后说词,众贤认为有矛盾之处,而指出说:

  经主于此作如是释:不言人寿即杀业果,但言由杀人寿量短,应知杀业与人命根作障碍因,令不久住。此所言义,极难了知。若杀为因能招寿短,短名目何法是杀果非寿;譬如金铤,短即是金,寿亦应然,短岂非寿,如何可说寿非杀果。(注六)

  众贤认为,世亲主张“杀人寿量短”,提出的根据是“杀业与人命根作障碍因”,其理由并不充分,所以就前后语义看来有所矛盾。亦即是说,众贤不认同“杀业与人根作障碍因”的理由,才对世亲提出的“人中短寿亦善业果,不言人寿即杀业果”,又“但言杀人寿量短”的说法,提出质问说:“短岂非寿,如何可说寿非杀果”,不论寿长或寿短应该也是杀生业果,怎能说只有寿短才是杀业使然?因为依世亲言意,“寿短”与“人寿”似乎是同而又不同。

  前面世友也出现过同样问题,然而他提出“杀业与善业作损害事”来解释时,面临少善业能招感人寿的难点。这或许是世亲不采世友“损害”方式的原因吧!他另提出“杀业与人命根作障碍因”的方法,这似乎可以回避世友的缺失,但事实上,世亲对此问题并没有加以解释。没有说明先前造下善业后,又造杀业时,善业和恶业如何相抗拒,杀生恶业方能取得优势损减人寿?并且先前已造作的善业又如何?已入过去不起法用?或尚与现在发生联系?这些世亲都没有再做恰当合理的解说。简单的以“杀业与人命根作障碍因”,来解释人寿短促的由来,结果被众贤作了如下的评破:

  既说杀业作命障因,应辩此中命障何谓?若谓命障,即寿不生。(注七)

  世亲直截了当的从既有的异熟果上说明,其最后所犯过失----“若谓命障,即寿不生”,反而比世友更甚。不过,就“杀业与人命根作障碍因”,众贤以杀业所障碍的对象,是正值招感人寿的异熟果,来评破世亲。然世亲的本意又如何?笔者无法得知。但如果杀业将障碍命根延至已感果后,则众贤的诘难,就无法成立。因为“寿”梵语ayus与“命”梵语javita、“命根”同义,所以又称为寿命。而“若谓命障,即寿不生”,也同样能说明寿短的原因,又不违反“人中短寿亦善业果”的教说。

  在《顺正理论》中,众贤不提、也不取世友的说法,他自有独到的见地。至于众贤如何解释?他认为:

  理应释言:不说人寿是杀异熟,但应说言是杀生业近增上果。谓虽人寿是善业招,而由杀生增上力故,令彼相续唯经少时。以欲界中不善胜善,有增上力能伏善故。(注八)

  寿短非杀业异熟果,而是杀业的近增上果。杀业并不以“损害”善业的方式,令人寿短促;也不是以“障碍”命根的方法,令有情寿短,而是以展转增上力,伏按善业。这样的解说,是容许善业与杀生不善业俱存。换言之,即使因杀业而促使寿短,先前造作招感人寿的善业,依然存在并有其影响力----招感人寿。又因为“以欲界中不善胜善,有增上力能伏善故”;杀生不善业的增上力,以强势的姿态,能伏按招感人寿的善业,令相续不断的人寿“唯经少时”,使人寿短促。在此兹将三位论师的诠释方式,列表如下:

  世友以“杀业能损害引人寿的善业”,而世亲则从“杀业障碍命根(异熟果)”;一是“因损害因”,另一是“因障碍果”。众贤则“由杀生增上力故,令彼相续唯经少时”之见解,以“增上力”伏按方法,调和了“寿短善业招”和“杀人寿短”之间的矛盾。

  亦即,人寿短并非少善业,而是杀业使然,虽寿短,但善业并不因杀业而损减,否则如何招感人寿!引人寿的善业和杀生不善业可以同时并存,而且同时发挥其功能;亦即,有众多的善业招感人寿,又有强势的杀业增上力,能伏善业令人寿短促。众贤这样的解释,方能圆满的连结“寿短亦善业招”和“杀业人寿短”之间的缝隙。

  四、再探杀业与人寿长短的关系

  透过上文的辨析后,得知人寿固然是善业所招感,但寿长或寿短的有情差别相,确实决定于有否造作杀业使然。而《阿含经》中,也屡见杀业将招感寿命短促,离杀生将得长寿的劝诫文,例如:

  1、杀生十者:一冤家转多,二见者不喜,三有情惊怖,四恒受苦恼,五常思杀业,六梦见忧苦,七临终悔恨,八寿命短促,九心识愚昧,十死堕地狱。(注九)

  2、若离杀生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必得长寿。(注十)

  《阿含经》中,每分别十不善业道之果报时,除了杀业提到能令寿短之外,其它不善业都没有说明当招感寿短之报。由此可知,虽人寿为善业果,但寿短、寿长之因,不外是杀生业所致。

  十善或十恶业道,每一业道因,皆能招感异熟,等流,增上等三果(注十一) 。为何造一业道能招感三种果报?《俱舍论》解释说:

  此十何缘各招三果?且初杀业于杀他位:令他受苦,断命,失威。谓杀生时,令他受苦故,堕于地狱受苦异熟果;断他命故,来生人中受命短促为等流果;坏他威故,感诸外物鲜少光泽,为增上果。余恶业道,如理应思。(注十二)

  就杀生业而言,有情识的众生,执著五蕴身心为自我,所以正当杀害众生命时,必令其受大剧苦。就令其众生受苦因缘,此恶行将招感堕诸恶趣;此是杀业异熟果。其次,又因截断众生命,令其寿命短促,当来堕诸恶趣后,待过去生善根成熟来生人中时,此杀生增上力能伏招感人寿的善业,使寿量相续中断,唯经少时;此是杀业等流果。再者,又因断众生命,减他势味,将招感外在一切资身之具,光泽鲜少,如外草药等势味或有或无;此是杀业增上果。

  其中,为何寿短是杀业等流果?等流之义是“善生善,不善生不善,无记生无记。”(注十三) 断众生寿命,招感寿短,而说寿短是杀业等流果,这样的解说毕竟与等流之义不合。世亲也说:“非越异熟及增上果,据少相似假说等流”;(注十四)由于行杀业,断有情命根,今生感得寿命短促,虽不完全符合等流义,仍有少分相似,故假说“等流”名。而众贤则解释说:“显增上果中,有最近故,若二俱立增上果名,则不显果有近远别”;(注十五)认为等流果亦可名为近增上果。增上果由能作因感得之果,只要不障碍此法生起的,“彼法”都可名为“此法”的能作因;又能作因对法的生起,又有展转增上生力(注十六)。因此,就“杀生业近增上果”而言,杀生业是人寿短促果报的近增上果,有增上力用能伏招感人寿的善业,令相续不断的寿量唯经少时。而其中,也因欲界中,不善力胜过于善,杀生不善业方有增上势力能伏善。

  五、结语

  藉由论师的解析,可以明确的了解:人生世间,感得当期人寿,其中有寿短、寿长,亦有一般人平均正常寿命者,然不论人寿差别再悬殊,皆由过去众多善业所招。感得人寿之时,善业并不因为即将感得寿短而损减,否则如何招感人寿?人寿有长、短之别,不在于能招引人寿的善业造作的太少,而是决定于是否曾造作杀业或者曾修习护生行。造作杀业者,其杀业有展转增上力,能伏招引人寿的善业,令寿量唯经少时;反之,曾积极修护生行者,依此善力,能助增人寿使之绵长。由此,当吾人了解人寿长短之业果时,勿忘“人中寿短亦善业果”,而以更宽厚的心胸,来对待周遭一切人事,不应只目视到现前不完善的一面。因为能招感人身、得人寿,不论寿长或寿短,乃至无恶不造之人,昔日大家都一样曾努力齐修造作过善业,方能招感人身,得人寿啊!然而,在欲界中,“不善胜善,有增上力能伏善”,欲界之凡人,怎能不慎哉!

  -----------------------------------------------------------------

  注释

  注一:《增一阿含经》大正2.781a

  注二:《佛说戒德香经》大正2.507c

  注三:《大毗婆沙论》大正27.102c-103a

  注四:《大毗婆沙论》大正27.103a

  注五:《俱舍论》大正29.90c

  注六:《顺正理论》大正29.583b

  注七:《顺正理论》大正29.583b

  注八:《顺正理论》大正29.583c

  注九:《分别善恶报应经》大正1.899b

  注十:《杂阿含经》大正2.274b

  注十一:《俱舍论》“十恶业道各招三果,其三者何?异熟,等流,增上别故。”(大正29.90b)

  注十二:《俱舍论》大正29.90c

  注十三:《大毗婆沙论》大正27.629c

  注十四:《俱舍论》大正29.90c

  注十五:《顺正理论》大正29.583b

  注十六:《俱舍论》“增上之果名增上果,唯无障住有何增上?即由无障得增上名,或能作因亦有胜力;如十处界于五识身,诸有情业于器世界,耳等对于眼识生等亦有展转增上生力,闻已便生欣见欲,故此等增上如应当思。”(大正29.35a)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