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肇论》略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秉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肇论》是佛教典籍一部名著,乃后秦僧肇所作,包括他所著四论。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并在四论之前作了一篇《宗本义》对四论即一心实相之义加以会通,故取名为宗本义。今试略释,就正于方家。
  先释《宗本义》先出原文,次予略释。
  “宗本义”
  宗者,崇尚义,四论所崇尚,本者,谓根本。何者为本?即实相之一心之义为根本也。即是说,四论所述,虽行文不同,亦各述此一心之义而已。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
  此五种名,义即一心,不出事理两种诠释,依次解释:先释本无,缘会之事法,缘会之前,是不存在的。所以说它“本无”。(但非断灭空)本无即是无相,无相之相,即是实相,离一切虚幻之相,最为真实,故名实相。即此实相,即是诸法之实性,故名法性。此法性即是真空之理,故又名性空。真空之理,不能独立显现,须假缘起之事法方显。故又名缘会。 “一义耳”
  此五种名,不出事理两法,后一事也,前四理也。事理不二,唯是一心,故名“一义耳”。楞严经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也。
  “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
  此句是说无论色法、心法(此指六识妄心)皆是因缘会集而得生起也。 “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
  既然因缘会遇而生,则因缘不具时,则无有生。若因缘遇会,得生起诸法,缘离则复归消灭耳。
  “如其真有,有则无灭。”
  此句是说,因缘生法,当体即空,若法是实有,应无有灭。今法既随缘离而灭,可知非是真有。中观说:“法若实有,则不应无。”
  “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
  既现有之法,但缘会而生,当体即空,非缘灭而后方空,缘生即是性空,故清凉云:“缘生无性,当体即真。”真即是真空也。
  “性空故,故曰法性。”
  缘生之法性空故,故曰法性。
  “法性如是,故曰实相。”
  法性如是者,如是,即是指诸法空相也。空无相故,故名实相。
  “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
  此句是说,缘会之法,当体原空,如镜中像,本来如是,非作意推之方无,故称此实相为“本无”也。
  “言不有不无者”
  此两句是说,实相之法不落空有两边,不有,即是空,不无,即是有。 “不如(同也)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
  一切诸见,不出有无二种。由有见故,执常。于无见故,则生邪、断二种执见。一邪见。谓拨无因果,无有三世因果等。二断见。谓唯有现在,不信未来。如人死归于断灭之见等。
  “若以(以,执也)有为有(常也),则以无为无(断也)。”
  此句是说,若执有为有,(即是常见)则必定执无为无。(即是断见)何以故?断常二见相因而起,若起常见,另一面必生断见故。
  “夫不存(存犹取也)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是谓)虽观有而无所取相。”
  夫,语助词。此存字作取字解,谓缘起诸法虽空,不可拨有取无以观。否则成断灭相矣。若能即有观空,则可谓知实相法矣。是谓虽观有而不执其相矣。 “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
  法相者,即是实相也,实相之相,既非有无,何有相状?且从无住上,姑说无相之相。圣人之心者,能观之心,双照有无,皆可名为圣人,即可住于无所住矣。
  “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
  通教所被三乘之机,同以观“性空”而得道果。性空者何?谓诸法实相也。亦如三兽渡河,涉分深浅,岂有异水哉!
  “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其异者,便为邪观。”
  能观诸法实相,即是正观。若异观者(谓迷实相而观)便为邪观。是以大智度论云:“除实相外,馀皆魔事。”
  “设二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
  假如藏教二乘,但见无常,不见于常,迷却性空,实相之理,则是颠倒也。
  “是以三乘观法无异,但心有大小为差耳。”
  三乘所观性空之理,虽然无异,而悲智之心有殊,上根之士,悲智双运,中下之流,有智无悲,故发心有大小差别耳。
  “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
  梵语沤和,此云方便。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今一念中具足,堪以方便利物,故称大慧也。
  “见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形,犹显也。)证,沤和功也。”
  由见诸法实相,名为般若。虽见诸法实相,而能不显取证涅槃,(二乘涅槃)有方便慧之功也。故《净名》云:“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以无悲之智,醉寂灭酒,堕无为坑故。
  “适(往也)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
  此句是说,菩萨往化众生,全仗方便善巧,而不被尘劳所染累者,以有般若为先导故也。尘劳,谓五欲尘境,染累,指生死过患。《净名》云:“无慧方便缚”。度生若无慧方便,便堕爱见网,没有相林故。
  “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而未始(暂也)迷虚,故常处(居也)有而不染。不厌(弃也)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
  涅槃为空,生死为有。承前所言,般若之实智观空,方便之权智涉有。以二智双融故,虽涉生死津未尝迷于真空,故处有而不染尘劳。以能不弃有而观真空,故虽观空而不证涅槃。
  “是谓一念之力,权慧具矣。一念之力权慧具矣。”
  一念,极言时间之促。谓一念之心力,方便之权智与般若之实智具足矣。重复言之,叹权实二智之妙也。
  “好思,历然可解。”
  好思者,望善思之也。以上所说,道理历历分明,可以领解也。
  “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
  梵语泥洹,义翻圆寂。尽谛,即灭谛也。结尽者,结谓结使,亦兼诸业,即是集谛,结尽,谓断尽结使,全句是说,所谓泥洹或灭谛者,直是结使断尽而已。
  “则生死永灭,故谓尽耳。”
  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分段,界内凡夫众生所断,变易,界外圣人所断。今二种生死永灭,三障之惑业结使永离,故说尽耳。
  “无复别有一尽尔。”
  上说结使断尽,方证泥洹。恐不得意者,谓结使断尽别有一尽结使处,故告以涅槃之体,无有住处,即是尽烦恼处。夫三德秘藏,是大涅槃。但因翻三障得名。惑能障于般若,惑尽而般若明。业能障于解脱,业亡而解脱朗。苦能障于法身,苦谢而法身显。故三障尽处,即是三德秘藏,岂别有尽处耶。
  物不迁论第一
  物即缘会诸法,谓染净依正、古今寒暑等,不迁,即性空实相。以一切缘生之法,本性即空,空即实相,实相不迁故,物物皆不迁也。论者,决择性相之称也。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互)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
  夫(读音无,句首助词,为下议论张本)生存死亡,正报交谢,寒来暑往,四时迭迁。谓万物有迁变流动,世人常情之所见也。 “余则谓不然。”
  我之所见,则不如此。盖论主明悟一乘实相,欲导引常情,故总斥之。
  “何者?”
  何以故?欲明物不迁理,故总徵之。
  “《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
  此引《放光般若》为证,彼经七卷中云:“诸法不动摇故,诸法亦不去,亦不来。”
  “寻夫不动之作,岂释(舍也)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寻究经文不迁之旨,岂可离前境之动,别求于静。必求静于前境诸动相上。动即迁流,静即不迁。境之理性,无有形相,即是真谛。境之事相,有形可睹,即是俗谛。真谛是理性,故静。俗谛是事法,故动。以二谛相即故,岂可离前境俗谛之动相,别求真谛之静相哉!必欲求真谛理性之不迁,须于迁流之事法上求得。故虽见迁流之动相,而体会不迁的理性常在。能于不离迁流之动相上,体会不迁流理性常在,故真谛不迁理性虽然常在,亦不离迁流之动相。如离波动相无水湿性故。
  “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
  如此可知,迁流动之动相与不迁之静性,在前境上融会一体,何尝有异!悟之者,即圆成实性,惑之者,即偏计所执,故不同耳。
  “缘(因也)使真言滞于兢(争)辩,宗(理也)途屈于好异。”
  因而使了义真实之言教,(指动静无二,迁即不迁)人多不悟,迷滞于争辩。一乘宗途不迁之理,屈而不伸于好申异见之俦。
  “所以静躁(动)之极,未易言也。”
  所以静(不迁)动(迁流)之至理,由于兢辩者众,好异者多,故难言之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故,迷性而莫返。(归也)逆俗故,言淡而无味。”
  何者,徵问也。真,不迁之性,谓谈不迁之理性,则逆于俗情。若顺俗,唯说迁流,则有违于真性。违真性故,迷失本性而不归。若说迁与不迁无二之理,则又逆于世俗常情,法不契机,反谓淡而无味。老子云:“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击也)掌而弗(不)顾。”
  此承前谈真则违俗而来,谓中下之士,莫由得益也。中人之机,闻谈不迁之理,疑而莫决,若存若亡。(谓疑信参半)下士闻之,则拍手大笑,不顾而去。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
  近,谓眼前事物,寓不迁之理,(谓真俗圆融)而难于知晓者,其唯物性常住乎!《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然不能自已,(止也)聊复寄真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试论之曰。”
  虽然,不迁之理难言,为遣中下之士或疑或笑迷情,不能自止,聊复通过真心而论动(迁流)静(不迁)之关系,岂曰必然如某所说,试论之耳。末句论主谦辞。
  “《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论》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知方。”
  此双引经论以立不迁之宗。《道行般若经》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者,诸法即物,本即根本。物因缘集而有,根本无所从来。缘离而去,去亦无所至处。以心性竖穷横遍,心外无法,故无来去相。《中观论》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知方”者,方谓去处,彼指物也。前句约俗谛说,观物有去处幻相,次句约真谛说,谓去者(亦指物)不知其去处。,《净名》云:“菩萨不来相而来,不去相而去。”不来相、不去相,约真谛说,而来而去,约俗谛说。
  “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经论均作如斯说,皆不离动(迁流相)而求静,(不迁)换言之,即是从有动相之俗谛上观察无动相之真谛。以是而知一切依正诸法不迁,(如镜现像)皎然明白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
  迷惑之人,所谓物有迁流相者,以为从前之物不至于现今,故认为物是迁流而非静止状态。(静即不迁)我之所谓物之不迁者,亦以为从前之物唯住昔,不至于今,故认为物不迁而非流动。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前二句是说,惑人认为物是流动相而非静止者,因昔物不来于今,故谓动。后二句是说,智者认为物是不迁而非流动者,以今物唯住于今,不往于昔,故谓静。
  “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
  如此看来,所造诣(缘)之境,何尝有异,但见解迷悟不同耳。夫同见昔物不至今,今物不去昔,而有迁、不迁之异,惑者任情逆性故谓塞。悟者任智顺物故谓通。
  “苟得其道,复何滞者。”
  苟悟不迁之道,去塞就通,有何滞哉!
  “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
  伤夫!论主叹辞。嗟伤世人为无始以来迷情所惑久矣。
  “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
  首句总叹世人眼对物不迁而不觉。次二句正责其迷情之相,既知昔物不来于今,悟昔物不迁也。却计度今物而可迁(往,即迁也。)后二句正示物不迁。昔物既不来于今,今物何能有所往。(谓亦不能迁于未来也)
  “何则(徵也)求(索也)向(昔也)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求也)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何则,徵起。下明物不迁所以,探索昔物在于昔时,昔时未曾无。(譬如如童子之时,肤腠润泽。)求昔物于现今,于今未曾有。(譬如衰老之年,形色枯槁,失童子肤色润泽。)于今未曾有,(如老年失去童子肤色润泽)以明昔物不迁来今。于昔未尝无,(如童子肤色润泽)故知物不迁去。
  “复(反也)而求今,今亦不往。”
  以今例古,探索今物,今物亦住于今,无所往也。(相有各住古今之义,性则不迁。会相归性,性常相亦常,故法华云:法住法位,世间相常。常即不迁也。
  “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此二句总结物不迁意。谓昔物自住昔,不迁今物以至昔。今物自住今,不变昔物以来今。 “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
  此引孔子语作证,仲尼,孔子字。回,颜子名。孔子说,回天资颖敏,时时有新见解,交臂之顷,已非旧时所见。论主引此说明,(人之童髦)变化密移,新新非旧,既唯见新,新不至故。(其性)岂有迁耶!
  “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
  如此,总结上文,则物之不迁,无往来相明矣。既无往返相之丝毫迹象,(朕,预兆也)更有何物而可迁动乎哉!
  “然则旋岚偃(仆)岳而常静,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经也)而不周。”
  列举四事以明不迁。旋岚,猛风也。偃,倒也。岳,大山。劫坏之时,猛风吹倒大山,风无吹偃大山之心,山无被风吹倒之想。故曰常静。百江千河,兢注入海,各各无争流入海之念,故曰不流。野马,尘埃也。尘埃因风鼓动而飘扬,尘不作想,故曰不动。日月循环,昼夜经天,各无循环经天之心,故曰不周。以四事各无自性故也。
  “复何怪哉!”
  前之八物,(谓猛风、大山、江河、大海、尘埃、风动、日月、天空)即动而静,出自佛经圣言,复又何惑哉!
  “噫!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于川流。”
  噫,心不平叹恨声。有人疑云:若今若昔,物不迁者,何故经中常说,人命无常,速于川流哉!
  “是以声闻悟非(无)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苟万动而非化(迁),岂寻化以阶(进)道。”
  初二句是说,声闻觉悟无常以证道果,缘觉觉悟十二因缘之理,缘会则有、缘离则无而证中乘妙道。后二句反问道:若云万物都不迁。则彼声闻、缘觉岂能禀无常之教而证道果耶!
  “复寻圣言,微隐难测。若动若静,似去而留。”
  此答前无常之难。谓反复寻究圣人无常之教言,对机施教,微妙隐密,难可测知。盖权实二法互融,对二乘人虽谈无常之教,亦密显真常(不迁)之理。不可一向作无常解也。若动、似去,是约事相权说,若静、而留,是约理性实说。
  “可以神会,难以事求。”
  动(迁)静(不迁)之理幽微,只可神而明之,妙识佛意,难以从事相上求取也,
  “是以言去不必去,闲(防也)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解也)人之所谓(执也)往耳。岂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耶。”
  此几句是说,应该透过文字相而得求真理。是以经说无常,不必说物定迁去,但是防凡夫之人著常之想。经说常住,未必说物定不迁,但是解二乘之人无常之执耳。岂可闻说无常,便谓万物迁去。闻说常住,便计万化常留耶。
  “故成具云:菩萨处计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来处。”
  双引经论,各证常与无常。《成具经》菩萨为破众生常计,而说无常之教,《大智度论》说诸法不动,无来去处,以解除人之实有往来想。皆对治悉檀。非第一义也。 “斯皆导达(悟也)群方,(品也)两言一会,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经论所说,斯皆为引悟群品立言。而经说去,论言住,在文实异。然经之本意在破常,物不必去。论之本意在显真,物不必留。所以说二言一会。岂曰文不同而乖其中道极致乎哉!
  “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
  是以言常(即不迁)而不住,称去(即非常)而不迁,约理性说,不迁,故虽往(动)而常静。约事相说,不住,故虽静而常往(动)。末四句是会通性相不二,迁即不迁:虽静不离常往,故往而不迁。虽往不离常静,故静而不留(不留即是迁)
  “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
  此引《庄子》、《论语》之文。《庄子》大宗师曰:“夫藏舟于壑, 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而昧者不知。”此寓言也,以譬造化之力,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广,未尝不负之而走也。《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新新不住,往者过、来者续,无一刻停止,如斯流水。二书皆言物迁,却又如何会通?
  “斯皆感往物难留,岂曰排(遣)今而可往。”
  二书皆感往物难留至今,非是说今物可以遣去。可知即迁而不迁之旨矣。
  “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
  孔子儒家圣人,庄子达观贤者,贤圣所见所得,与常人不同,不可随文作无常之解。 “何者(徵也)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年)一质(体),徒(虚)知年往,不觉形随。”
  何以故?常人以为少时壮年同一身体,即至百龄,亦同此一质。凡情浅见,徒知年去,不知形亦随变,少壮既殊,百龄形异。惟执一体,岂真同哉!
  “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邻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西域梵志,十五游学,三十归娶,五十入山,今言出家,即入山修仙也。此梵志五十入山,白髮复归,邻人以常情问之曰:昔人尚在耶!梵志以邻居见今人而问昔人,答之曰:但似昔人,岂今日之我,即是昔日之我哉!谓今日白髮,非昔时朱颜。邻人皆惊愕,不解其说。以答为非。
  “所谓有力负之而趋,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
  负之而趋,犹如说老少形变,造化主负之而去,昧者不知,犹邻人闻梵志所言而愕然。其事类同,故云其斯之谓欤。
  “是以如来因群情之所滞,则(准)方(正也)言以辨惑。乘(凭也)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异者,其唯圣言乎。故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虽复千途异唱,而会归同致矣。”
  是故如来观机施教,据众生之所迷滞,准正法之言以解其惑。依一真法界空有不二之真心,说若大若小或权或实之教法。虽所说万殊,似乖而不可异者,其唯中道之圣言乎。故谈真谛则有不迁之谓,示俗谛则有流动之说。(有相之物,不能常住故)虽复法门千途异说,同会归于真俗不二圆融中道之极致。
  “而徵(求)文者,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聆(听)流动者,而谓今物可至昔。”
  而随文求义之士,闻真常之说,则谓昔物不迁至今。听无常之教,而谓今物可流至昔。此皆泥文之士,不达圆音之失也。
  “既曰古今,而欲迁之者何也。”
  既然古今各住,不能互指,不迁之宗旨已明,却欲迁之者何故,岂非迷也。
  “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性各住于一世。”
  据上所说,是以言(三世)迁流,不必迁,古今常存,以其不动故(谓三际不可得也)。说万物流动,不必定流,谓知不从今流至于古,以其不来故(谓无往来之相)。不来下四句,结成不迁。不来,谓物无往来相,故不奔驰于古今。不动,谓世无迁流相,故世性各住于自一世。由此可知,古今之相,随性各住自位,皆不迁也。
  “然则群籍殊文,百家异说,苟得其会,岂殊文之能惑哉!”
  群籍,谓三藏圣教,百家,指内、外典,前二句举教异。谓三藏圣教经文不同,内外典文各异其说。后二句明文异旨同。就是说,苟得融会动与静、迁与不迁性相不二之旨,则文字表述之不同,岂能惑我哉!
  “是以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然则去住虽殊,其致一也。”
  前四句是说,凡情与圆人见解不同。凡情一法偏解,(或空或有)圆人一法双了。(空有等观)后二句是说,迁与不迁其相虽殊,其常住之理一致也。
  “故经云正言似反,谁当信者,斯言有由矣。”
  言正言似反者,如上面四句所说,凡情与圆人所见相反,正言难令人相信,此言由来久矣。
  “何者,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
  首句徵也。执迁之人,求古于今,见今无古,谓为迁流。圆悟之士,求今于古,见古无今,知其不去。(不去即不迁)
  “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
  这几句是说,今古之物,若能互相至,则亦应今古互有其物。即古有今物,今有古物。
  “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物也)各性住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
  前四句承上说,今无古物,可知古物不来今。古无今物,可知今物不往古。后四句,结成不迁之旨。若古今之物互不迁往。则知事物各性住一世,更有何物而可迁谢也。(事物各性住,密显真谛也。)
  “然则四象(四时也)风驰,璇玑(北斗二星名)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
  既知事物各性住一世,更有何物而可去来。则四时运转,疾如风驰。璇玑二星,绕天象转,一昼夜周天,可谓速如电卷。苟得不迁之旨,四时运转如旋风,璇玑运转如电速,一昼夜而周天,虽速如此,亦无转移之相可得也。
  “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坚也)。”
  以不迁故,所以如来化他因行,功流万世而常存。(此因行不迁)成道果德,经百劫而法身常住。(此果德不迁)
  “成山假就于始篑(土笼),修(长)途托至于初步。”
  此二句仍喻因果俱不迁。成山之土,全仗成就于第一筐土,积而成山。始篑土与终篑土不异,(始篑喻因,终篑喻果)长途之行,全托起始于第一步,终至所往。始步与终步不异。(始步喻因,终步喻果)因果俱不迁,仿佛似之。
  “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迁。不迁故,则湛然明矣。”
  佛果一证永得,以功业不可朽故也。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因行,由因克果,其揆一也,亦不化去。不化故,不迁。不迁故,则真性湛然不动明矣。
  “故经云: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信其言也。”
  三灾者,水火风三灾,弥纶者,周遍包罗之义。三灾虽酷,不能烂坏于虚空,亦犹三灾虽坏一切,不能毁坏契真之因行。湛然,不迁貌。末句,谓其言决可信也。
  “何者?(徵问因行)果不俱(兼也)因,因(由也)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
  首句徵问因行。得果之时与修因之时不同,故曰因不俱果。以由因感果,故曰因因至果。由因感果,故昔因不灭。因行自在昔,故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不迁之理明矣。
  “复何惑于去留,踟踌于动静之间哉”
  惑,不明也。踟蹰,将进将退之貌,疑也。综上所说,不迁之义甚明,更有何疑于即去留动静之事相上有不迁之理哉!(不迁即中道之理)
  “然则乾坤倒覆,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
  无谓,莫说也,倒覆,崩堕也,天地崩堕,洪流滔天,亦缘集之法,虽有崩堕之状,滔天之貌,以缘起性空故,莫说其实有动相也。
  “苟能契神于即物,斯不远而可知矣。”
  苟能会心于缘生之物,达性空之理,斯则即动而静,触事而真,物虽在前,不迁之理,皎然可知矣。
  不真空论第二
  一切诸法,无有自性,仗缘而起,起而非真,如幻如化,当体即空。又云:万物非真,假号久矣。皆明其不真也。缘起故有,非无也。(俗谛)从缘故空,非有也。(真谛)空有不二,中道之旨,于斯可会。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向也)有物之宗极者也。”
  夫,句首助词,为下论议张本。至,至极无上曰至。虚,非有非无,非一非异,非思议所及曰虚。无生者,谓缘集之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也。万象森罗,虽有其象,其性本空,双照并存,盖是中道般若妙观之所归趣,亦乃缘起万有所宗至极之性也。
  “自非圣明特(独)达,何能契神(智)于有无之间(中也)哉!”
  此反显之辞,若非圣人独特之智,焉能契会于有无之间中道也。
  “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
  至人,谓无上士。承上所言,是以如来实智内通,观真谛之理,于无穷物象中,而无所障碍。耳听声而不惑,目视色而不迷。不为声色之所制御。(牵制、调使)
  “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万物,即声色等。自虚,谓缘生之物无性也。累,谓 劳累。神明,即真如妙性。全句承上意而说,岂非达其万物缘集性空,故物不能劳累其真如妙性也。
  “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
  承上所说,物不能累其神明,以是之故,圣人依凭真心而得一真之理顺,则于物上无滞,处处通达实相。一气,语借道家,喻一性也。后二句,谓谛审一气之性以观万化,(万化,即万象)则凡所对,无不顺性而契合。
  “无滞而不通,故能混(融也)杂致(得)淳,所遇而顺适故,则触物而一(中也)。”
  承前无滞而不通,故得会归中道。杂,即俗谛。淳,即真谛,能融会杂相之俗谛,而契淳一无相之真谛,则凡所对,无不头头合道,则触物皆是中道也。
  “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如此,承前所言,混杂致淳,(融万象归一真),则万象虽殊,以其无自性,故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万象唯是假象。象非真象故,则虽有其假象而非真象矣。
  “然则物我同根,是非一气(体也),潜微幽隐,殆非群情之所尽。”
  物,即境也,我即心也。同根,谓心境相收,如木同根。是非者,亦即真俗也。真俗不二,故一体。潜密微妙,幽深隐奥,谓真俗一体之理深奥,殆非众情所能尽解也。
  “故顷尔(近也)谈论,至于虚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适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众论兢作,而性莫同焉。”
  近时谈论,至于物虚宗旨,每多异见。以不同之见解而欲趣乎共识,还有何语言而可同哉!是故众论兢作,各逞己见。见既有异,六家七宗,性理之辩,莫能趋同。
  “何则?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
  何则,问其莫同之故。心无者,据梁传,晋僧道恒作《无心论》宣扬但心无于万物,故云无心于万物。而执心外有万物,故云万物未尝无。
  “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此二句评论,无心论者,由于主张但无心万物,所得在于神静。执心外有万物,所失在于不知物虚。(当体即空)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
  即色者,东晋支道林作《即色游玄论》彼谓青黄等相,色不自色,人自名为青黄等耳。若不计著,虽有青黄等皆空耳。故云虽色而非色。(非色即空)
  “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计也)色而后为色哉!”
  此论主破斥之辞。谓凡质碍之色,缘会而生,心虽不计,色法自在,岂待人心计彼有青黄等,然后才作青黄色耶!
  “此直(但也)语色不自色,未领(解也)色之非色也。”
  论主云:此但谓色不自名其色。未解色相当体即空耳。
  “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服也)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亦无。”
  本无者,东晋竺法汰作《本无论》,崇尚于无,凡所发言,皆宾服于无,以经论中有双非(非有非无)之说。汰公以为非有者,非排斥了有,是说此有即是无。非无者,是说彼无亦无耳。
  “寻夫立文之本旨者,直(正)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尔。”
  论主以为经论立非有非无之本意者,正以诸法仗缘会而有,缘起性空,非真实有,故云非有。又:以诸法缘起故有,非一向无,故云非无耳。
  “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物也)实(性也)即物之情(解也)哉。”
  何必者,斥彼谬计。彼谓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但好无之戏论,岂是顺物达性,即物见中(道)之解也。
  “夫以(依也)物物(后物字作名解)于物,则所物而可物。”
  谓若依物相立名,随名取物。则凡是所名之物,皆可称为物。此二句妄计名相俱有。 “以物(名)物(相)非物故,虽物(名)而非物。” 以物名名,名相非物故,虽有其名,而非是物。意思是说,所名之物,但依他起,元无自性,况名依相有,岂有实体。 “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名不即物而履(行)真(实)。” 初句是说物不在于名中,以名不是物。犹如唤火,不烧其口。次句是说名不在于物中,以物非是名。犹如见物,不识其名。 “然则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岂曰文言之能辨哉。” 真谛离文字相、言说相,非名言可说,以名相本空故,岂文言能辨说哉! “然不能杜默,聊复厝(置)言以拟之。试论之曰。” 真理仗言而显,亦不能杜口默然。聊复置辞比拟真谛而试论之。 “摩诃衍论云:诸法亦非有相,亦非无相。中观云:诸法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 诸法,统摄一切法。引《大智度论》、《中论》二论,证诸法非有非空,即是中道。第一真谛者,即中道第一义谛也。 “寻夫不有不无者,岂谓涤除万物,杜塞视听,寂寥虚豁,然后为真谛者乎。” 探究二论之言,所谓不有不无者,岂是说排除万物,闭目塞耳,别取虚豁之顽空而为真谛乎。 “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 诚以不离物而观性,顺性则通,故物相不能为逆。不离幻伪之相而显真谛,故真性常在而不易。 “性莫之易,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 前四句是说,真性常在而不易,不变随缘,故虽无而有。物相不能为逆,随缘不变,故虽有而无。后四句释成。(真谛)虽有而无相,故曰非有。(万物)虽无性而有幻相,所谓非无。非有非无,第一义谛也。 “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 如此而言,则非无物也,(有其相故)物非真物,(无自性故)既然物非真物,真物假名皆不立,故云于何而可物也。 “故经云:色之性空,非色败空。” 故经文常说,色之本性自空,非色败坏消灭而后空。 “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即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 圣人之观物,从物象上达色即是空,不同二乘析色以求空。夫析色归空,岂真能通达实相哉! “是以寝疾有不真之谈,超日有即虚之称。” 双引二经证成前义。一《净名经》,问疾品:维摩诘以疾而卧,独寝一床。又曰:菩萨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非真非有,即中道也)二《超日月三昧经》:不有受,不保命,四大虚也。四大色法,虚即是空。(色空相即,乃中道也。) “然则三藏殊文,统之者一也。” 如此,则三藏之文虽有不同,其旨归一也。 “故《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 成得,有也。无成无得,空也。真谛离相,故无成无得。俗谛具法,故有成有得。 “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 住俗有得,而非真得,故是伪号。依真无得,无得而得,故是真名。后四句释成,称真名故,(得真谛名)虽真而非有。称伪号故,虽伪而非无。(非无即有相) “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也。” 此二句会归一致。言真谛故,故非有。言有假相故,(即俗谛)故非无。非有,非无,二语非一。非有,即真空,非无,即妙有,原一中道,二理未始殊也。 “故经云:真谛俗谛谓有异耶?答曰:无异也。” 引经典常说,真谛、俗谛,圆融不二。故答无异也。 “此经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 真谛以明空,俗谛以明有。真俗似分,然而真俗同体,,岂以谛二而观物有二哉。 “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无不夷(平)迹(相)。” 前二句说,万物皆具非有非无两重性。所以不有,即空。所以不无,即有。次四句摄非有、非无,融入中道。又次四句仍说,真空妙有。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即是真空。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即是妙有。末二句结归,若有不即真,宛有其相。(妙有)若无不夷迹,不等灭迹,才言其空也。(真空) “然则有无称异,其致一也。” 说有道无,称虽有二,其旨一也。 “故童子叹曰: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璎珞经》云:转法轮者,亦非有转,亦非无转。是谓转无所转。” 引《净名》、《缨珞》二经,依言说相,以显中道。童子叹曰,即《净名经》长者子宝积叹佛偈中语,意谓如来说法,与实相相应,有说无说皆双绝也。欲言其有,有非真有。欲言其无,缘会则形。既有无双绝,何故说一切法?答云法非有无,以俗谛因缘故诸物生也。《璎珞经》云:转法轮者,亦明转与不转,皆双绝也。言亦非有转,真谛也。亦非无转,俗谛也。转与不转不二,是谓转无所转,即真俗双融之中道也。 “此乃众经之微言也。” 诸经皆以非有非无,融归中道,乃圣人之微密言也。 “何者?谓物无耶,则邪见非惑。谓物有耶,则常见为得。 承上非有非无,乃众经微言,何以故?若计物是无,则外道断见,应非是惑。若计物是有,则外道常见,反是有得矣。(有得谓有理) “以物非无,故邪见为惑。以物非有,故常见不得。” 正以物非无,(有其幻相)故断见是惑。以物非有,(当体即空)故常见不得。(不得其理) “然则非有非无者,信真谛之谈也。” 此二句谓说法非有非无者,方是中道第一义谛之谈也。 “故《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无。” 引《道行》为证,心为诸法之本,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约不变著眼,故不有。约随缘而观,故不无。故云“心亦不有亦不无。” “故中观云: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 再引《中论》作证,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故不有。即是真谛。缘起之法,不无假象。(亦名为假名)故不无。即是俗谛。 “寻理即其然矣。” 推寻诸法非有非无之理,实乃如是。 “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 初句双徵有无。正显诸法从缘。谓诸法若真有,缘前亦合有,不待缘集而后有。譬如太虚,缘会亦空,不待缘离而后空也。又譬如真空,缘会亦空,不待缘离而后空也。 “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真有矣。” 前二句明诸法待缘而后有,故非真。反显真心则常住。缘会之法,有非真有,当体即空,虽有,不可谓之真有矣。 “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此几句明缘起不无。若真无,则如太虚、真空,凝湛不动,方可谓之无。万物则不如是,万物若真无,则不应能缘起,能缘起则非无。正以其能缘起,故不无也。 “故《摩诃衍论》云: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一切无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有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 大论中有此义,而无此文。总明一切诸法,不有不无。初二句谓诸法从缘起,故不无。(不无即有)次二句谓诸法从缘起,缘起性空,故不有。(不有即空)后四句以有无二法对辨,明不有不无。一切诸法,过去已灭,未来未生,故无。现在缘集而生,故有。一切诸法,因缘离散而灭,故无。 “寻此有无之言,岂直反论而已哉!若应有,即是有,不应言无。若应无,即是无,不应言有。” 寻思此有无之说,自然如是,岂但是有无相反之说耶!若是有者,定应是有,不应是无。若是无者,定应是无,不应言有。 “言有,是为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辩非有。此事一称二,其文似有不同。苟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 言有,(缘起相假)是为假有。外道堕空,借有以明非无。凡夫执有,借无(缘起性空)以辩非有。缘起事一,称则有二,或说空,或道有,其文似有不同,苟能领会空有不二(不二即同)之旨,则真空妙有,圆融中道,无异而不同。 “然则万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 然则如上所言,万法以缘起性空故,所以不有。不可执为实有。另一方面,万法以有缘起之相,所以不无,不可执为但空。(否定有相) “何则?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 何则,进一步申述其义。诸法,若欲定言其有,但缘会而起,有非真生。(假象而已)若欲定言其无,事象宛形,如何说无。有假象故,不即无。缘假非真故,非实有。后二句结归题义,如此则不真空义,显于此矣。 “故《放光》云: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 彼经云:佛告须菩提,名字者不真,假号为名。谓譬如幻化成一人,似有其人。但幻化耳,非真人也。证成前义,诸法假号不真。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 以名呼物,物非是名,(随人立名,本无定准)故无当名之实。又将物取名,名亦非物,故无得物之功。如谈水不濡唇,言秽不污口。由是可知,物无当名之实,但是幻化,故是非物。名无得物之功,但是假号,故云非名。 “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 一切诸法,不出名与实,名实互不相当,则名实二亡,既名实二亡,万物安在哉! “故中观云:物无彼此,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 《中论》云:诸法实相,无有此彼。而人不解,起彼此见。如二人相向,彼此互执也。 “此彼莫定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然则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无。” 可知彼此互指,无有一定之名,柰何惑者必然而执我定名此,彼定名彼。然则名相原空,彼此之名,从初本无,惑者不解,从初执为有。 “既悟彼此之非有,而何物可有(执)哉!。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 既然知彼此之名非定有,复有何物可执有定名哉!后二句结成经义。(放光云:诸法假号不真) “是以《成具》立强名之文,园林托指马之况。” 成具经云:是法无所有,强立其名。园林即漆园。在曹州,庄周曾为漆园吏,故以园代名。《庄子》齐物云: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指谓手指。马谓波罗塞戏棋子。古天竺波罗塞戏,又称双陆戏,古印度兵之组织,有象兵、马兵、车兵、步兵等。此游戏即拟此决胜负,颇似我国象棋。次句是说,若以己所指为是,他所指为。他亦以自指为是,人指为非。互相是非,则欲定其名,岂有定准哉!同例,亦如二人对弈,各以己马(棋子)为是(胜势),对方之马为非(劣势)。互相是非,则马之是非(孰胜孰劣)定名亦岂有定准哉! “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 如此,指上文,则内典《成具》立强名,外典《庄子》喻指马,咸言假名无实,是非无主(定),深远之言(旨),何所而不在焉。 “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 所以圣人观万物皆如而不变,(常住)达妄想即正智而无碍者,以其万物本自如如,不假观物空而后空也。 “故经云:甚奇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 引经言,奇哉世尊,为世垂训。有是真空之有。故不动真际(即真谛),为诸法立处(俗谛)。空是妙有之空,非是离真空而别有俗谛。立处即真空也。 “然则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若如是,则如如不迁之道岂离人远哉,触目万事(指名相之物)皆是真谛。圣者之智岂离人远哉,体事相之物,缘起性空,即是圣智。(般若) 《肇论》略释卷上终《肇论》是佛教典籍一部名著,乃后秦僧肇所作,包括他所著四论。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并在四论之前作了一篇《宗本义》对四论即一心实相之义加以会通,故取名为宗本义。今试略释,就正于方家。
  先释《宗本义》先出原文,次予略释。
  “宗本义”
  宗者,崇尚义,四论所崇尚,本者,谓根本。何者为本?即实相之一心之义为根本也。即是说,四论所述,虽行文不同,亦各述此一心之义而已。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
  此五种名,义即一心,不出事理两种诠释,依次解释:先释本无,缘会之事法,缘会之前,是不存在的。所以说它“本无”。(但非断灭空)本无即是无相,无相之相,即是实相,离一切虚幻之相,最为真实,故名实相。即此实相,即是诸法之实性,故名法性。此法性即是真空之理,故又名性空。真空之理,不能独立显现,须假缘起之事法方显。故又名缘会。 “一义耳”
  此五种名,不出事理两法,后一事也,前四理也。事理不二,唯是一心,故名“一义耳”。楞严经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也。
  “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
  此句是说无论色法、心法(此指六识妄心)皆是因缘会集而得生起也。 “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
  既然因缘会遇而生,则因缘不具时,则无有生。若因缘遇会,得生起诸法,缘离则复归消灭耳。
  “如其真有,有则无灭。”
  此句是说,因缘生法,当体即空,若法是实有,应无有灭。今法既随缘离而灭,可知非是真有。中观说:“法若实有,则不应无。”
  “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
  既现有之法,但缘会而生,当体即空,非缘灭而后方空,缘生即是性空,故清凉云:“缘生无性,当体即真。”真即是真空也。
  “性空故,故曰法性。”
  缘生之法性空故,故曰法性。
  “法性如是,故曰实相。”
  法性如是者,如是,即是指诸法空相也。空无相故,故名实相。
  “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
  此句是说,缘会之法,当体原空,如镜中像,本来如是,非作意推之方无,故称此实相为“本无”也。
  “言不有不无者”
  此两句是说,实相之法不落空有两边,不有,即是空,不无,即是有。 “不如(同也)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
  一切诸见,不出有无二种。由有见故,执常。于无见故,则生邪、断二种执见。一邪见。谓拨无因果,无有三世因果等。二断见。谓唯有现在,不信未来。如人死归于断灭之见等。
  “若以(以,执也)有为有(常也),则以无为无(断也)。”
  此句是说,若执有为有,(即是常见)则必定执无为无。(即是断见)何以故?断常二见相因而起,若起常见,另一面必生断见故。
  “夫不存(存犹取也)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是谓)虽观有而无所取相。”
  夫,语助词。此存字作取字解,谓缘起诸法虽空,不可拨有取无以观。否则成断灭相矣。若能即有观空,则可谓知实相法矣。是谓虽观有而不执其相矣。 “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
  法相者,即是实相也,实相之相,既非有无,何有相状?且从无住上,姑说无相之相。圣人之心者,能观之心,双照有无,皆可名为圣人,即可住于无所住矣。
  “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
  通教所被三乘之机,同以观“性空”而得道果。性空者何?谓诸法实相也。亦如三兽渡河,涉分深浅,岂有异水哉!
  “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其异者,便为邪观。”
  能观诸法实相,即是正观。若异观者(谓迷实相而观)便为邪观。是以大智度论云:“除实相外,馀皆魔事。”
  “设二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
  假如藏教二乘,但见无常,不见于常,迷却性空,实相之理,则是颠倒也。
  “是以三乘观法无异,但心有大小为差耳。”
  三乘所观性空之理,虽然无异,而悲智之心有殊,上根之士,悲智双运,中下之流,有智无悲,故发心有大小差别耳。
  “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
  梵语沤和,此云方便。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今一念中具足,堪以方便利物,故称大慧也。
  “见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形,犹显也。)证,沤和功也。”
  由见诸法实相,名为般若。虽见诸法实相,而能不显取证涅槃,(二乘涅槃)有方便慧之功也。故《净名》云:“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以无悲之智,醉寂灭酒,堕无为坑故。
  “适(往也)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
  此句是说,菩萨往化众生,全仗方便善巧,而不被尘劳所染累者,以有般若为先导故也。尘劳,谓五欲尘境,染累,指生死过患。《净名》云:“无慧方便缚”。度生若无慧方便,便堕爱见网,没有相林故。
  “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而未始(暂也)迷虚,故常处(居也)有而不染。不厌(弃也)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
  涅槃为空,生死为有。承前所言,般若之实智观空,方便之权智涉有。以二智双融故,虽涉生死津未尝迷于真空,故处有而不染尘劳。以能不弃有而观真空,故虽观空而不证涅槃。
  “是谓一念之力,权慧具矣。一念之力权慧具矣。”
  一念,极言时间之促。谓一念之心力,方便之权智与般若之实智具足矣。重复言之,叹权实二智之妙也。
  “好思,历然可解。”
  好思者,望善思之也。以上所说,道理历历分明,可以领解也。
  “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
  梵语泥洹,义翻圆寂。尽谛,即灭谛也。结尽者,结谓结使,亦兼诸业,即是集谛,结尽,谓断尽结使,全句是说,所谓泥洹或灭谛者,直是结使断尽而已。
  “则生死永灭,故谓尽耳。”
  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分段,界内凡夫众生所断,变易,界外圣人所断。今二种生死永灭,三障之惑业结使永离,故说尽耳。
  “无复别有一尽尔。”
  上说结使断尽,方证泥洹。恐不得意者,谓结使断尽别有一尽结使处,故告以涅槃之体,无有住处,即是尽烦恼处。夫三德秘藏,是大涅槃。但因翻三障得名。惑能障于般若,惑尽而般若明。业能障于解脱,业亡而解脱朗。苦能障于法身,苦谢而法身显。故三障尽处,即是三德秘藏,岂别有尽处耶。
  物不迁论第一
  物即缘会诸法,谓染净依正、古今寒暑等,不迁,即性空实相。以一切缘生之法,本性即空,空即实相,实相不迁故,物物皆不迁也。论者,决择性相之称也。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互)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
  夫(读音无,句首助词,为下议论张本)生存死亡,正报交谢,寒来暑往,四时迭迁。谓万物有迁变流动,世人常情之所见也。 “余则谓不然。”
  我之所见,则不如此。盖论主明悟一乘实相,欲导引常情,故总斥之。
  “何者?”
  何以故?欲明物不迁理,故总徵之。
  “《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
  此引《放光般若》为证,彼经七卷中云:“诸法不动摇故,诸法亦不去,亦不来。”
  “寻夫不动之作,岂释(舍也)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寻究经文不迁之旨,岂可离前境之动,别求于静。必求静于前境诸动相上。动即迁流,静即不迁。境之理性,无有形相,即是真谛。境之事相,有形可睹,即是俗谛。真谛是理性,故静。俗谛是事法,故动。以二谛相即故,岂可离前境俗谛之动相,别求真谛之静相哉!必欲求真谛理性之不迁,须于迁流之事法上求得。故虽见迁流之动相,而体会不迁的理性常在。能于不离迁流之动相上,体会不迁流理性常在,故真谛不迁理性虽然常在,亦不离迁流之动相。如离波动相无水湿性故。
  “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
  如此可知,迁流动之动相与不迁之静性,在前境上融会一体,何尝有异!悟之者,即圆成实性,惑之者,即偏计所执,故不同耳。
  “缘(因也)使真言滞于兢(争)辩,宗(理也)途屈于好异。”
  因而使了义真实之言教,(指动静无二,迁即不迁)人多不悟,迷滞于争辩。一乘宗途不迁之理,屈而不伸于好申异见之俦。
  “所以静躁(动)之极,未易言也。”
  所以静(不迁)动(迁流)之至理,由于兢辩者众,好异者多,故难言之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故,迷性而莫返。(归也)逆俗故,言淡而无味。”
  何者,徵问也。真,不迁之性,谓谈不迁之理性,则逆于俗情。若顺俗,唯说迁流,则有违于真性。违真性故,迷失本性而不归。若说迁与不迁无二之理,则又逆于世俗常情,法不契机,反谓淡而无味。老子云:“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击也)掌而弗(不)顾。”
  此承前谈真则违俗而来,谓中下之士,莫由得益也。中人之机,闻谈不迁之理,疑而莫决,若存若亡。(谓疑信参半)下士闻之,则拍手大笑,不顾而去。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
  近,谓眼前事物,寓不迁之理,(谓真俗圆融)而难于知晓者,其唯物性常住乎!《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然不能自已,(止也)聊复寄真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试论之曰。”
  虽然,不迁之理难言,为遣中下之士或疑或笑迷情,不能自止,聊复通过真心而论动(迁流)静(不迁)之关系,岂曰必然如某所说,试论之耳。末句论主谦辞。
  “《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论》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知方。”
  此双引经论以立不迁之宗。《道行般若经》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者,诸法即物,本即根本。物因缘集而有,根本无所从来。缘离而去,去亦无所至处。以心性竖穷横遍,心外无法,故无来去相。《中观论》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知方”者,方谓去处,彼指物也。前句约俗谛说,观物有去处幻相,次句约真谛说,谓去者(亦指物)不知其去处。,《净名》云:“菩萨不来相而来,不去相而去。”不来相、不去相,约真谛说,而来而去,约俗谛说。
  “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经论均作如斯说,皆不离动(迁流相)而求静,(不迁)换言之,即是从有动相之俗谛上观察无动相之真谛。以是而知一切依正诸法不迁,(如镜现像)皎然明白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
  迷惑之人,所谓物有迁流相者,以为从前之物不至于现今,故认为物是迁流而非静止状态。(静即不迁)我之所谓物之不迁者,亦以为从前之物唯住昔,不至于今,故认为物不迁而非流动。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前二句是说,惑人认为物是流动相而非静止者,因昔物不来于今,故谓动。后二句是说,智者认为物是不迁而非流动者,以今物唯住于今,不往于昔,故谓静。
  “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
  如此看来,所造诣(缘)之境,何尝有异,但见解迷悟不同耳。夫同见昔物不至今,今物不去昔,而有迁、不迁之异,惑者任情逆性故谓塞。悟者任智顺物故谓通。
  “苟得其道,复何滞者。”
  苟悟不迁之道,去塞就通,有何滞哉!
  “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
  伤夫!论主叹辞。嗟伤世人为无始以来迷情所惑久矣。
  “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
  首句总叹世人眼对物不迁而不觉。次二句正责其迷情之相,既知昔物不来于今,悟昔物不迁也。却计度今物而可迁(往,即迁也。)后二句正示物不迁。昔物既不来于今,今物何能有所往。(谓亦不能迁于未来也)
  “何则(徵也)求(索也)向(昔也)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求也)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何则,徵起。下明物不迁所以,探索昔物在于昔时,昔时未曾无。(譬如如童子之时,肤腠润泽。)求昔物于现今,于今未曾有。(譬如衰老之年,形色枯槁,失童子肤色润泽。)于今未曾有,(如老年失去童子肤色润泽)以明昔物不迁来今。于昔未尝无,(如童子肤色润泽)故知物不迁去。
  “复(反也)而求今,今亦不往。”
  以今例古,探索今物,今物亦住于今,无所往也。(相有各住古今之义,性则不迁。会相归性,性常相亦常,故法华云:法住法位,世间相常。常即不迁也。
  “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此二句总结物不迁意。谓昔物自住昔,不迁今物以至昔。今物自住今,不变昔物以来今。 “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
  此引孔子语作证,仲尼,孔子字。回,颜子名。孔子说,回天资颖敏,时时有新见解,交臂之顷,已非旧时所见。论主引此说明,(人之童髦)变化密移,新新非旧,既唯见新,新不至故。(其性)岂有迁耶!
  “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
  如此,总结上文,则物之不迁,无往来相明矣。既无往返相之丝毫迹象,(朕,预兆也)更有何物而可迁动乎哉!
  “然则旋岚偃(仆)岳而常静,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经也)而不周。”
  列举四事以明不迁。旋岚,猛风也。偃,倒也。岳,大山。劫坏之时,猛风吹倒大山,风无吹偃大山之心,山无被风吹倒之想。故曰常静。百江千河,兢注入海,各各无争流入海之念,故曰不流。野马,尘埃也。尘埃因风鼓动而飘扬,尘不作想,故曰不动。日月循环,昼夜经天,各无循环经天之心,故曰不周。以四事各无自性故也。
  “复何怪哉!”
  前之八物,(谓猛风、大山、江河、大海、尘埃、风动、日月、天空)即动而静,出自佛经圣言,复又何惑哉!
  “噫!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于川流。”
  噫,心不平叹恨声。有人疑云:若今若昔,物不迁者,何故经中常说,人命无常,速于川流哉!
  “是以声闻悟非(无)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苟万动而非化(迁),岂寻化以阶(进)道。”
  初二句是说,声闻觉悟无常以证道果,缘觉觉悟十二因缘之理,缘会则有、缘离则无而证中乘妙道。后二句反问道:若云万物都不迁。则彼声闻、缘觉岂能禀无常之教而证道果耶!
  “复寻圣言,微隐难测。若动若静,似去而留。”
  此答前无常之难。谓反复寻究圣人无常之教言,对机施教,微妙隐密,难可测知。盖权实二法互融,对二乘人虽谈无常之教,亦密显真常(不迁)之理。不可一向作无常解也。若动、似去,是约事相权说,若静、而留,是约理性实说。
  “可以神会,难以事求。”
  动(迁)静(不迁)之理幽微,只可神而明之,妙识佛意,难以从事相上求取也,
  “是以言去不必去,闲(防也)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解也)人之所谓(执也)往耳。岂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耶。”
  此几句是说,应该透过文字相而得求真理。是以经说无常,不必说物定迁去,但是防凡夫之人著常之想。经说常住,未必说物定不迁,但是解二乘之人无常之执耳。岂可闻说无常,便谓万物迁去。闻说常住,便计万化常留耶。
  “故成具云:菩萨处计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来处。”
  双引经论,各证常与无常。《成具经》菩萨为破众生常计,而说无常之教,《大智度论》说诸法不动,无来去处,以解除人之实有往来想。皆对治悉檀。非第一义也。 “斯皆导达(悟也)群方,(品也)两言一会,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经论所说,斯皆为引悟群品立言。而经说去,论言住,在文实异。然经之本意在破常,物不必去。论之本意在显真,物不必留。所以说二言一会。岂曰文不同而乖其中道极致乎哉!
  “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
  是以言常(即不迁)而不住,称去(即非常)而不迁,约理性说,不迁,故虽往(动)而常静。约事相说,不住,故虽静而常往(动)。末四句是会通性相不二,迁即不迁:虽静不离常往,故往而不迁。虽往不离常静,故静而不留(不留即是迁)
  “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
  此引《庄子》、《论语》之文。《庄子》大宗师曰:“夫藏舟于壑, 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而昧者不知。”此寓言也,以譬造化之力,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广,未尝不负之而走也。《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新新不住,往者过、来者续,无一刻停止,如斯流水。二书皆言物迁,却又如何会通?
  “斯皆感往物难留,岂曰排(遣)今而可往。”
  二书皆感往物难留至今,非是说今物可以遣去。可知即迁而不迁之旨矣。
  “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
  孔子儒家圣人,庄子达观贤者,贤圣所见所得,与常人不同,不可随文作无常之解。 “何者(徵也)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年)一质(体),徒(虚)知年往,不觉形随。”
  何以故?常人以为少时壮年同一身体,即至百龄,亦同此一质。凡情浅见,徒知年去,不知形亦随变,少壮既殊,百龄形异。惟执一体,岂真同哉!
  “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邻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西域梵志,十五游学,三十归娶,五十入山,今言出家,即入山修仙也。此梵志五十入山,白髮复归,邻人以常情问之曰:昔人尚在耶!梵志以邻居见今人而问昔人,答之曰:但似昔人,岂今日之我,即是昔日之我哉!谓今日白髮,非昔时朱颜。邻人皆惊愕,不解其说。以答为非。
  “所谓有力负之而趋,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
  负之而趋,犹如说老少形变,造化主负之而去,昧者不知,犹邻人闻梵志所言而愕然。其事类同,故云其斯之谓欤。
  “是以如来因群情之所滞,则(准)方(正也)言以辨惑。乘(凭也)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异者,其唯圣言乎。故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虽复千途异唱,而会归同致矣。”
  是故如来观机施教,据众生之所迷滞,准正法之言以解其惑。依一真法界空有不二之真心,说若大若小或权或实之教法。虽所说万殊,似乖而不可异者,其唯中道之圣言乎。故谈真谛则有不迁之谓,示俗谛则有流动之说。(有相之物,不能常住故)虽复法门千途异说,同会归于真俗不二圆融中道之极致。
  “而徵(求)文者,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聆(听)流动者,而谓今物可至昔。”
  而随文求义之士,闻真常之说,则谓昔物不迁至今。听无常之教,而谓今物可流至昔。此皆泥文之士,不达圆音之失也。
  “既曰古今,而欲迁之者何也。”
  既然古今各住,不能互指,不迁之宗旨已明,却欲迁之者何故,岂非迷也。
  “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性各住于一世。”
  据上所说,是以言(三世)迁流,不必迁,古今常存,以其不动故(谓三际不可得也)。说万物流动,不必定流,谓知不从今流至于古,以其不来故(谓无往来之相)。不来下四句,结成不迁。不来,谓物无往来相,故不奔驰于古今。不动,谓世无迁流相,故世性各住于自一世。由此可知,古今之相,随性各住自位,皆不迁也。
  “然则群籍殊文,百家异说,苟得其会,岂殊文之能惑哉!”
  群籍,谓三藏圣教,百家,指内、外典,前二句举教异。谓三藏圣教经文不同,内外典文各异其说。后二句明文异旨同。就是说,苟得融会动与静、迁与不迁性相不二之旨,则文字表述之不同,岂能惑我哉!
  “是以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然则去住虽殊,其致一也。”
  前四句是说,凡情与圆人见解不同。凡情一法偏解,(或空或有)圆人一法双了。(空有等观)后二句是说,迁与不迁其相虽殊,其常住之理一致也。
  “故经云正言似反,谁当信者,斯言有由矣。”
  言正言似反者,如上面四句所说,凡情与圆人所见相反,正言难令人相信,此言由来久矣。
  “何者,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
  首句徵也。执迁之人,求古于今,见今无古,谓为迁流。圆悟之士,求今于古,见古无今,知其不去。(不去即不迁)
  “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
  这几句是说,今古之物,若能互相至,则亦应今古互有其物。即古有今物,今有古物。
  “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物也)各性住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
  前四句承上说,今无古物,可知古物不来今。古无今物,可知今物不往古。后四句,结成不迁之旨。若古今之物互不迁往。则知事物各性住一世,更有何物而可迁谢也。(事物各性住,密显真谛也。)
  “然则四象(四时也)风驰,璇玑(北斗二星名)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
  既知事物各性住一世,更有何物而可去来。则四时运转,疾如风驰。璇玑二星,绕天象转,一昼夜周天,可谓速如电卷。苟得不迁之旨,四时运转如旋风,璇玑运转如电速,一昼夜而周天,虽速如此,亦无转移之相可得也。
  “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坚也)。”
  以不迁故,所以如来化他因行,功流万世而常存。(此因行不迁)成道果德,经百劫而法身常住。(此果德不迁)
  “成山假就于始篑(土笼),修(长)途托至于初步。”
  此二句仍喻因果俱不迁。成山之土,全仗成就于第一筐土,积而成山。始篑土与终篑土不异,(始篑喻因,终篑喻果)长途之行,全托起始于第一步,终至所往。始步与终步不异。(始步喻因,终步喻果)因果俱不迁,仿佛似之。
  “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迁。不迁故,则湛然明矣。”
  佛果一证永得,以功业不可朽故也。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因行,由因克果,其揆一也,亦不化去。不化故,不迁。不迁故,则真性湛然不动明矣。
  “故经云: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信其言也。”
  三灾者,水火风三灾,弥纶者,周遍包罗之义。三灾虽酷,不能烂坏于虚空,亦犹三灾虽坏一切,不能毁坏契真之因行。湛然,不迁貌。末句,谓其言决可信也。
  “何者?(徵问因行)果不俱(兼也)因,因(由也)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
  首句徵问因行。得果之时与修因之时不同,故曰因不俱果。以由因感果,故曰因因至果。由因感果,故昔因不灭。因行自在昔,故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不迁之理明矣。
  “复何惑于去留,踟踌于动静之间哉”
  惑,不明也。踟蹰,将进将退之貌,疑也。综上所说,不迁之义甚明,更有何疑于即去留动静之事相上有不迁之理哉!(不迁即中道之理)
  “然则乾坤倒覆,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
  无谓,莫说也,倒覆,崩堕也,天地崩堕,洪流滔天,亦缘集之法,虽有崩堕之状,滔天之貌,以缘起性空故,莫说其实有动相也。
  “苟能契神于即物,斯不远而可知矣。”
  苟能会心于缘生之物,达性空之理,斯则即动而静,触事而真,物虽在前,不迁之理,皎然可知矣。
  不真空论第二
  一切诸法,无有自性,仗缘而起,起而非真,如幻如化,当体即空。又云:万物非真,假号久矣。皆明其不真也。缘起故有,非无也。(俗谛)从缘故空,非有也。(真谛)空有不二,中道之旨,于斯可会。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向也)有物之宗极者也。”
  夫,句首助词,为下论议张本。至,至极无上曰至。虚,非有非无,非一非异,非思议所及曰虚。无生者,谓缘集之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也。万象森罗,虽有其象,其性本空,双照并存,盖是中道般若妙观之所归趣,亦乃缘起万有所宗至极之性也。
  “自非圣明特(独)达,何能契神(智)于有无之间(中也)哉!”
  此反显之辞,若非圣人独特之智,焉能契会于有无之间中道也。
  “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
  至人,谓无上士。承上所言,是以如来实智内通,观真谛之理,于无穷物象中,而无所障碍。耳听声而不惑,目视色而不迷。不为声色之所制御。(牵制、调使)
  “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万物,即声色等。自虚,谓缘生之物无性也。累,谓 劳累。神明,即真如妙性。全句承上意而说,岂非达其万物缘集性空,故物不能劳累其真如妙性也。
  “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
  承上所说,物不能累其神明,以是之故,圣人依凭真心而得一真之理顺,则于物上无滞,处处通达实相。一气,语借道家,喻一性也。后二句,谓谛审一气之性以观万化,(万化,即万象)则凡所对,无不顺性而契合。
  “无滞而不通,故能混(融也)杂致(得)淳,所遇而顺适故,则触物而一(中也)。”
  承前无滞而不通,故得会归中道。杂,即俗谛。淳,即真谛,能融会杂相之俗谛,而契淳一无相之真谛,则凡所对,无不头头合道,则触物皆是中道也。
  “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如此,承前所言,混杂致淳,(融万象归一真),则万象虽殊,以其无自性,故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万象唯是假象。象非真象故,则虽有其假象而非真象矣。
  “然则物我同根,是非一气(体也),潜微幽隐,殆非群情之所尽。”
  物,即境也,我即心也。同根,谓心境相收,如木同根。是非者,亦即真俗也。真俗不二,故一体。潜密微妙,幽深隐奥,谓真俗一体之理深奥,殆非众情所能尽解也。
  “故顷尔(近也)谈论,至于虚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适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众论兢作,而性莫同焉。”
  近时谈论,至于物虚宗旨,每多异见。以不同之见解而欲趣乎共识,还有何语言而可同哉!是故众论兢作,各逞己见。见既有异,六家七宗,性理之辩,莫能趋同。
  “何则?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
  何则,问其莫同之故。心无者,据梁传,晋僧道恒作《无心论》宣扬但心无于万物,故云无心于万物。而执心外有万物,故云万物未尝无。
  “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此二句评论,无心论者,由于主张但无心万物,所得在于神静。执心外有万物,所失在于不知物虚。(当体即空)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
  即色者,东晋支道林作《即色游玄论》彼谓青黄等相,色不自色,人自名为青黄等耳。若不计著,虽有青黄等皆空耳。故云虽色而非色。(非色即空)
  “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计也)色而后为色哉!”
  此论主破斥之辞。谓凡质碍之色,缘会而生,心虽不计,色法自在,岂待人心计彼有青黄等,然后才作青黄色耶!
  “此直(但也)语色不自色,未领(解也)色之非色也。”
  论主云:此但谓色不自名其色。未解色相当体即空耳。
  “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服也)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亦无。”
  本无者,东晋竺法汰作《本无论》,崇尚于无,凡所发言,皆宾服于无,以经论中有双非(非有非无)之说。汰公以为非有者,非排斥了有,是说此有即是无。非无者,是说彼无亦无耳。
  “寻夫立文之本旨者,直(正)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尔。”
  论主以为经论立非有非无之本意者,正以诸法仗缘会而有,缘起性空,非真实有,故云非有。又:以诸法缘起故有,非一向无,故云非无耳。
  “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物也)实(性也)即物之情(解也)哉。”
  何必者,斥彼谬计。彼谓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但好无之戏论,岂是顺物达性,即物见中(道)之解也。
  “夫以(依也)物物(后物字作名解)于物,则所物而可物。”
  谓若依物相立名,随名取物。则凡是所名之物,皆可称为物。此二句妄计名相俱有。 “以物(名)物(相)非物故,虽物(名)而非物。” 以物名名,名相非物故,虽有其名,而非是物。意思是说,所名之物,但依他起,元无自性,况名依相有,岂有实体。 “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名不即物而履(行)真(实)。” 初句是说物不在于名中,以名不是物。犹如唤火,不烧其口。次句是说名不在于物中,以物非是名。犹如见物,不识其名。 “然则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岂曰文言之能辨哉。” 真谛离文字相、言说相,非名言可说,以名相本空故,岂文言能辨说哉! “然不能杜默,聊复厝(置)言以拟之。试论之曰。” 真理仗言而显,亦不能杜口默然。聊复置辞比拟真谛而试论之。 “摩诃衍论云:诸法亦非有相,亦非无相。中观云:诸法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 诸法,统摄一切法。引《大智度论》、《中论》二论,证诸法非有非空,即是中道。第一真谛者,即中道第一义谛也。 “寻夫不有不无者,岂谓涤除万物,杜塞视听,寂寥虚豁,然后为真谛者乎。” 探究二论之言,所谓不有不无者,岂是说排除万物,闭目塞耳,别取虚豁之顽空而为真谛乎。 “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 诚以不离物而观性,顺性则通,故物相不能为逆。不离幻伪之相而显真谛,故真性常在而不易。 “性莫之易,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 前四句是说,真性常在而不易,不变随缘,故虽无而有。物相不能为逆,随缘不变,故虽有而无。后四句释成。(真谛)虽有而无相,故曰非有。(万物)虽无性而有幻相,所谓非无。非有非无,第一义谛也。 “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 如此而言,则非无物也,(有其相故)物非真物,(无自性故)既然物非真物,真物假名皆不立,故云于何而可物也。 “故经云:色之性空,非色败空。” 故经文常说,色之本性自空,非色败坏消灭而后空。 “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即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 圣人之观物,从物象上达色即是空,不同二乘析色以求空。夫析色归空,岂真能通达实相哉! “是以寝疾有不真之谈,超日有即虚之称。” 双引二经证成前义。一《净名经》,问疾品:维摩诘以疾而卧,独寝一床。又曰:菩萨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非真非有,即中道也)二《超日月三昧经》:不有受,不保命,四大虚也。四大色法,虚即是空。(色空相即,乃中道也。) “然则三藏殊文,统之者一也。” 如此,则三藏之文虽有不同,其旨归一也。 “故《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 成得,有也。无成无得,空也。真谛离相,故无成无得。俗谛具法,故有成有得。 “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 住俗有得,而非真得,故是伪号。依真无得,无得而得,故是真名。后四句释成,称真名故,(得真谛名)虽真而非有。称伪号故,虽伪而非无。(非无即有相) “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也。” 此二句会归一致。言真谛故,故非有。言有假相故,(即俗谛)故非无。非有,非无,二语非一。非有,即真空,非无,即妙有,原一中道,二理未始殊也。 “故经云:真谛俗谛谓有异耶?答曰:无异也。” 引经典常说,真谛、俗谛,圆融不二。故答无异也。 “此经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 真谛以明空,俗谛以明有。真俗似分,然而真俗同体,,岂以谛二而观物有二哉。 “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无不夷(平)迹(相)。” 前二句说,万物皆具非有非无两重性。所以不有,即空。所以不无,即有。次四句摄非有、非无,融入中道。又次四句仍说,真空妙有。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即是真空。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即是妙有。末二句结归,若有不即真,宛有其相。(妙有)若无不夷迹,不等灭迹,才言其空也。(真空) “然则有无称异,其致一也。” 说有道无,称虽有二,其旨一也。 “故童子叹曰: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璎珞经》云:转法轮者,亦非有转,亦非无转。是谓转无所转。” 引《净名》、《缨珞》二经,依言说相,以显中道。童子叹曰,即《净名经》长者子宝积叹佛偈中语,意谓如来说法,与实相相应,有说无说皆双绝也。欲言其有,有非真有。欲言其无,缘会则形。既有无双绝,何故说一切法?答云法非有无,以俗谛因缘故诸物生也。《璎珞经》云:转法轮者,亦明转与不转,皆双绝也。言亦非有转,真谛也。亦非无转,俗谛也。转与不转不二,是谓转无所转,即真俗双融之中道也。 “此乃众经之微言也。” 诸经皆以非有非无,融归中道,乃圣人之微密言也。 “何者?谓物无耶,则邪见非惑。谓物有耶,则常见为得。 承上非有非无,乃众经微言,何以故?若计物是无,则外道断见,应非是惑。若计物是有,则外道常见,反是有得矣。(有得谓有理) “以物非无,故邪见为惑。以物非有,故常见不得。” 正以物非无,(有其幻相)故断见是惑。以物非有,(当体即空)故常见不得。(不得其理) “然则非有非无者,信真谛之谈也。” 此二句谓说法非有非无者,方是中道第一义谛之谈也。 “故《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无。” 引《道行》为证,心为诸法之本,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约不变著眼,故不有。约随缘而观,故不无。故云“心亦不有亦不无。” “故中观云: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 再引《中论》作证,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故不有。即是真谛。缘起之法,不无假象。(亦名为假名)故不无。即是俗谛。 “寻理即其然矣。” 推寻诸法非有非无之理,实乃如是。 “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 初句双徵有无。正显诸法从缘。谓诸法若真有,缘前亦合有,不待缘集而后有。譬如太虚,缘会亦空,不待缘离而后空也。又譬如真空,缘会亦空,不待缘离而后空也。 “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真有矣。” 前二句明诸法待缘而后有,故非真。反显真心则常住。缘会之法,有非真有,当体即空,虽有,不可谓之真有矣。 “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此几句明缘起不无。若真无,则如太虚、真空,凝湛不动,方可谓之无。万物则不如是,万物若真无,则不应能缘起,能缘起则非无。正以其能缘起,故不无也。 “故《摩诃衍论》云: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一切无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有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 大论中有此义,而无此文。总明一切诸法,不有不无。初二句谓诸法从缘起,故不无。(不无即有)次二句谓诸法从缘起,缘起性空,故不有。(不有即空)后四句以有无二法对辨,明不有不无。一切诸法,过去已灭,未来未生,故无。现在缘集而生,故有。一切诸法,因缘离散而灭,故无。 “寻此有无之言,岂直反论而已哉!若应有,即是有,不应言无。若应无,即是无,不应言有。” 寻思此有无之说,自然如是,岂但是有无相反之说耶!若是有者,定应是有,不应是无。若是无者,定应是无,不应言有。 “言有,是为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辩非有。此事一称二,其文似有不同。苟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 言有,(缘起相假)是为假有。外道堕空,借有以明非无。凡夫执有,借无(缘起性空)以辩非有。缘起事一,称则有二,或说空,或道有,其文似有不同,苟能领会空有不二(不二即同)之旨,则真空妙有,圆融中道,无异而不同。 “然则万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 然则如上所言,万法以缘起性空故,所以不有。不可执为实有。另一方面,万法以有缘起之相,所以不无,不可执为但空。(否定有相) “何则?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 何则,进一步申述其义。诸法,若欲定言其有,但缘会而起,有非真生。(假象而已)若欲定言其无,事象宛形,如何说无。有假象故,不即无。缘假非真故,非实有。后二句结归题义,如此则不真空义,显于此矣。 “故《放光》云: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 彼经云:佛告须菩提,名字者不真,假号为名。谓譬如幻化成一人,似有其人。但幻化耳,非真人也。证成前义,诸法假号不真。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 以名呼物,物非是名,(随人立名,本无定准)故无当名之实。又将物取名,名亦非物,故无得物之功。如谈水不濡唇,言秽不污口。由是可知,物无当名之实,但是幻化,故是非物。名无得物之功,但是假号,故云非名。 “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 一切诸法,不出名与实,名实互不相当,则名实二亡,既名实二亡,万物安在哉! “故中观云:物无彼此,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 《中论》云:诸法实相,无有此彼。而人不解,起彼此见。如二人相向,彼此互执也。 “此彼莫定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然则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无。” 可知彼此互指,无有一定之名,柰何惑者必然而执我定名此,彼定名彼。然则名相原空,彼此之名,从初本无,惑者不解,从初执为有。 “既悟彼此之非有,而何物可有(执)哉!。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 既然知彼此之名非定有,复有何物可执有定名哉!后二句结成经义。(放光云:诸法假号不真) “是以《成具》立强名之文,园林托指马之况。” 成具经云:是法无所有,强立其名。园林即漆园。在曹州,庄周曾为漆园吏,故以园代名。《庄子》齐物云: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指谓手指。马谓波罗塞戏棋子。古天竺波罗塞戏,又称双陆戏,古印度兵之组织,有象兵、马兵、车兵、步兵等。此游戏即拟此决胜负,颇似我国象棋。次句是说,若以己所指为是,他所指为。他亦以自指为是,人指为非。互相是非,则欲定其名,岂有定准哉!同例,亦如二人对弈,各以己马(棋子)为是(胜势),对方之马为非(劣势)。互相是非,则马之是非(孰胜孰劣)定名亦岂有定准哉! “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 如此,指上文,则内典《成具》立强名,外典《庄子》喻指马,咸言假名无实,是非无主(定),深远之言(旨),何所而不在焉。 “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 所以圣人观万物皆如而不变,(常住)达妄想即正智而无碍者,以其万物本自如如,不假观物空而后空也。 “故经云:甚奇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 引经言,奇哉世尊,为世垂训。有是真空之有。故不动真际(即真谛),为诸法立处(俗谛)。空是妙有之空,非是离真空而别有俗谛。立处即真空也。 “然则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若如是,则如如不迁之道岂离人远哉,触目万事(指名相之物)皆是真谛。圣者之智岂离人远哉,体事相之物,缘起性空,即是圣智。(般若) 《肇论》略释卷上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