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谈烧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谈烧香


吴晗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总支委员会同志们:
  得信,很高兴,祝贺你们成功!
  因工作忙,迟到今天,才能抽空写回信,乞原谅。
  首先得声明,我对烧香没有研究,只能凭手头一些资料,提供同志们参考。
  一、香的起源,是不是在后汉时期从印度来的,最早的纪载见于何书?
  香这个字很早就有了,如《诗经》:“有佖其香。”但指的是香气,不是后来的烧香。
  烧香看来是在后汉时期从印度传来的,因为从后来纪载看,烧香是佛教的仪式,也叫行香。但《后汉书·楚王英传》和《陶谦传》内关于笮融建立佛寺、佛像、施食的纪载,都没有纪载烧香的事。
  烧香最早的纪载,见于《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注:
  《江表传》:时有道士琅玡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策曰:昔南阳张津为交州刺史,尝着绛帕头,鼓琴烧香,读邪俗道书。
  有人考证张津死在孙策后一年,孙策这一段话是不可信的,这没有什么大关系。总之,在汉建安五年(公元200)以前,东南地区已有烧香的史实了。很明显,这种举动是受佛教影响的。
  也很可能,还有更早的纪载,不过,我没有看到。
  我手头的《法苑珠林》残缺了,请你们再查一下《法苑珠林》香华门,可能会有一些资料。《佛祖统纪》也不妨查看一下。
  二、古典文献、杂记以及文学作品中,关于香的描述,能不能找到对空气、对物品消毒的科学内容。
  和《孙策传》可以印证的是《吴书·士燮传》的纪载:士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交州,今安南),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香,常自数千。
  安南邻近印度,烧香的是胡人。
  关于香的描述,如:
  綦毋潜诗:世界莲花藏,行人香火缘。
  白居易诗:臭帑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寒山诗: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
  元王仲文救孝子曲:前生烧着断头香。
  史书纪载烧香的如:
  《晋书·杜太后传》:桓温之废海西公也,太后方在佛屋烧香。
  《晋书·佛图澄传》:王度疏断,汉人悉不听,诣寺烧香礼拜,以遵典礼。
  《南齐书》:延兴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高宗辄先烧香火,呜咽流涕。
  《魏书·释老志》: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
  行香的仪式:
  姚宽《西溪丛语》:行香起于后魏,及江左齐梁间,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谓之行香。唐文宗朝,省臣奏设斋行香,事无经纪,乃罢。宣宗复释教,仍行其仪。
  《演繁露》:《南史》:王僧达好鹰犬,何尚之设八关斋,集朝士,自行香,次至僧达曰:愿郎且放鹰犬。其谓行香次及僧达者,即释教之行道烧香也。行道烧香者,主斋之人,亲自周行道场之中,以香爇之于炉也。东魏静帝尝设法会,乘辇行香,高欢执炉步从。凡行香者步进前而周匝道场,仍自炷香为礼也。
  香的科学作用是解秽,看来就是空气消毒,如:
  赵彦卫《云麓漫钞》:《遗教经》云:比丘欲食,先烧香呗。案法师行香,定坐而讲,所以解秽流芬也,乃中土行香之始。
  秦嘉《答妇徐淑书》:令种好香四种,各一斤,可以去秽。
  有的神话甚至说烧香可以治疫,使死人复活,如:
  《十洲记》:汉武时,长安大疫,人死日以百数。帝乃试取月氏国神香烧之于城内,死未满三日者活,芳气经三月不歇。
  三、用香作烟雾疗法的记载:
  《世说》:桓车骑时,有陈庄者入武当山学道,所居恒有白烟,香气闻彻。
  确有烟雾,但是不是作为治疗用,那就不清楚了。
  据《演繁露》的纪载,古人烧香,是用香料在炉中燃烧的,不像后代用泥和香料作成细条条的炷香那样。《清异录》也说:
  汴州封禅寺有铁香炉,大容三石,都人目之曰香井。
  由此可见到宋代还是如此。
  以上资料可能不能符合你们的要求,仅供参考。
  敬礼
  吴 晗  4,19
  (原载1961年5月6日《光明日报》,原附有来函,今删——本刊编者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