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第二次大转型
佛教与中国第二次大转型
零
中国社会现在处于历史的第二次大转型时期(唐德刚言)。中国第一次大转型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社会从封建宗法制转型到了大一统的皇帝官僚制。第二次大转型从晚清的鸦片战争开始,到今天还没有结束,也许要花费200年的时间。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社会将从皇帝官僚制转型到宪政民主制。
在社会大转型时期,各种思潮总是汹涌出现,第一次转型的诸子百家到独尊儒术;第二次转型中,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无不现身表演。
可以说,如果哪种思想能够在第二次大转型时,最终获得主导地位,这种思想必然会深刻影响甚至主导中国以后数千年的历史。
我们看一下,作为候选之一的佛教思想,在第二次大转型中所起的作用。下面的讨论主要以人物为线索来展开。
一
龚魏林
龚自珍、魏源和林则徐,他们是晚清初年时期锐意变革、开眼看世界的著名人物,其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其光辉的事迹已经铭写在史书之上。他们都是还是虔诚的佛教居士,林则徐随身携带《金刚经》等五种经咒、“震旦佛弟子”是龚自珍的自我称号,魏源受过菩萨戒。大乘佛教不只是出世的一面,还有积极入世的一面。
二
杨仁山
杨仁山,名文会,安徽池州石埭人,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童年由父母订婚,后来其未婚妻出天花毁容,岳父写信说可以退婚,八、九岁的杨文会却说:“订婚在前,出天花在后,不应改变婚约。再者,在人道上,残废人我若不要,则以后她将嫁何人?”。
文会十一岁时,他父亲带他去见曾国藩。文会应答敏捷,曾国藩大为赞赏,说∶“此子天资聪颖,可及早安排他去应试。”文会说∶“我何必在异族人手上去取功名。”曾国藩微笑不语。杨仁山终未考功名。太平天国之乱时,杨仁山曾到曾国藩的军中去过一段时间,后来到杭州为曾筹备后勤,并开始学佛。杨文会去搜集佛经,在江南却遍地难觅,因为太平天国和洋务派张之洞的庙产兴学,使广大的江南佛教损失殆尽,于是开始搜集整理印刷佛经,创办金陵刻经处。太平天国灭后,李鸿章任两江总督,看到南京破败,委任杨仁山主持江宁工程之役,恢复南京。
杨文会曾随清使在英四年,他考察英国政治制度和工业,建议清使上书给给清廷政府。他从日本僧人那里得到许多汉地已经失传的佛教疏注,并且与斯里兰卡的摩诃菩提会合作致力于印度佛教的复兴。
他门下弟子众多:如谭嗣同、桂伯华、李证刚、黎端甫、蒯若木、孙少侯、梅撷芸、欧阳渐、太虚、章太炎等。在佛学造诣上以太虚大师与欧阳渐居士最为出。欧阳渐在金陵刻经处设支那内学院,门下亦是众多:如吕澄、王恩洋、聂耦耕、黄忏华、陈真如、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等。梁启超也在此学习二十余天,因病未能坚持,报书曰:“自怅缘浅,不克久侍。然两旬所受之熏,自信当一生受用不尽。”
杨仁山是近代佛教复兴的启蒙者,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韦尔契教授称之为“中国佛教复兴之父”
三
维新派的谭嗣同与梁启超
谭嗣同是维新派中人格最为人赞扬的一位。性任侠,曾师从大刀王五、通臂猿胡七学习击技剑术。在北京与梁启超相会,一起研究过佛学。后来到南京杨仁山处学习佛法,在那里完成《仁学》。后来为戊戌变法献出生命,“我自横刀向天笑”是其临刑前流传千古的绝唱。
梁启超研究佛学,最早是受康有为的影响,后来来他与谭嗣同交往中一起学习过佛学。戊戌变法失败留亡日本,广泛阅读西方学术著作,主编多种刊物介绍西方学说,鼓吹立宪。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熊希龄组阁,他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时,他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讨伐袁世凯。后来讨伐过张勋复辟,再后来不再参政,从事学术研究。
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梁启超去欧洲考察,回国后宣称欧洲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全力从事教育事业。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他发表《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挑起了反对社会主义的论战。
四
乌目山僧人与栖云和尚
乌目山僧人法号释宗仰。他与章太炎、蔡元培、吴敬恒、蒋智田、蒋维乔、黄炎培等,组织中华教育会,出任第二任会长,并在《苏报》上著文鼓吹革命。
1903年,“苏报案”发,章太炎、邹容下狱。宗仰被通缉于是东渡日本。见到孙中山,一见如故,相恨太晚,孙文特留楼下一室以让其居住,共商大事。其后,他资助孙中山去檀香山。
栖云和尚,俗姓李,是光复会秘密成员,曾留学日本,追随徐锡麟、秋瑾回国,隐伏僧寺进行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期间,华山、(苏)曼殊、栖云等僧人直接参加反清革命,上海玉皇法师组织数百余人的僧军,参加了上海、南京的光复之役。
五
国民党的章太炎与孙眉
章太炎是国民党的最元老级人物,先在《苏报》上鼓吹革命,结识革命家邹容。邹容写《革命军》后,章太炎作序,并向乌目山僧和金天翮等人筹资印刷。
流亡日本时期受了桂伯华的影响开始研究佛学。入狱后潜心研究佛学并对邹容说:“学此可以解三年之忧。”出狱,在东京欢迎会上他发表演讲∶“革命必须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通上彻下,最是可用的。”
他在日本主编民报时,孙文未与他人商量与日本政府秘密达成协议:停办民报,日本给予补偿。孙文携大部补偿款项而去,同盟会内部大哗。章太炎退出同盟会,自行组织光复会任会长。
辛亥年(一九一一年),他回到光复后的上海,主编《大共和日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任枢密顾问。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随孙中山到广州,参加护法,任大元帅府秘书长。五四运动后,他思想保守,反对新文化运动,后脱离国民党,研究学问,不参与政事。
孙眉是孙文的大哥,十八岁到檀香山,开始做田工,后来申请领荒田,开垦田园,逐渐富裕,轻财好施。他信仰佛教,曾阻止过孙中山信基督教。后来兴中会成立,他加入后,变卖家产资助革命,以至于后来生活非常艰难。
六
戴季陶居觉生林森
这三位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国共合作时,参与西山会议,成为国民党右派。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佛教居士。
戴季陶早年在《天铎报》发表文章抨击君主制宪,亡命日本后加入同盟会。他信仰佛教,受家庭影响,自称对释迦教义,若具夙根。
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戴季陶奉孙文的使命,去四川联络川军军阀,实现和平统一。然各军阀心怀各异,任务没有完成。他乘火轮船到宜昌,夜深水静,“顿下决心,投江自尽”。然所幸被下游农民救起,从此更加笃信佛法。
居觉生居士又名居正,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同盟会,任湖北分会负责人。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辛亥岁武昌起义,任湖北军政府顾问兼秘书,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次长。二次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华革命党,任党务部部长。反袁战争时,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历任广州军政府内政部代理总长,中国国民党总务部部长等职。
林森,字子超,性喜佛法。早年加入兴中会,辛亥革命中领导九江起义,劝海军反正。被举为参议院议长。参与二次革命,加入中华革命党,南下护法。因参与西山会议受警告,就去主持中山陵建设。民国二十一年(1932)公选为国民政府主席。
七
陈铭殊
自号真如,十五岁入广西陆军小学,十八岁入南京陆军中学,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时,他随宋教仁去武昌,后参加南京光复。临时政府成立后保送他进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入校之前,到南京金陵刻经处,从宜黄大师欧阳竟无学佛法。
袁世凯称帝时,陈返回广东密谋炸死袁世凯的亲信广东将军龙济光的活动,事败后越狱逃亡。后参与广州政府初次北伐,苦战七昼夜,占领赣州。陈炯明叛变后,他离开粤军又到南京的支那内学院,“从宜黄大师学佛去了。”
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真如任国民革命军铁军第四军李济琛部的第十师师长,参加东江战役。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他的第十师与张发奎的第十二师,击败吴佩孚的主力,占领汀泗桥、贺胜桥,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
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他到福建,与李济琛、徐谦、蒋光鼎等发动闽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任政治委员会主席,为南京国民政府明令革职。抗战胜利後,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务委员。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八
赵夷午与唐生智
赵夷午,名恒惕,为同盟会员。追随蔡锷在广西督练新军。武昌起义,夷午统率新军,拥护广西巡抚宣布独立,率师北伐驰援武昌。
二次革命时,任湘军总指挥,被北洋政府汤芗铭所败,袁世凯对他判刑十年。夷午在狱中读佛经。袁世凯称帝时,赦免出狱。他潜返湖南与北洋军阀激战数载光复湖南。后任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后见部属唐生智有二志,他不忍战事,让唐生智代理省长,自己引退。
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与段祺瑞、屈映光、王一亭、陈元白、韩大载、史量才等人,发起菩提学会。
唐生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参加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法战争和北伐战争等。为人复杂,后来在湘军中脱颖而出,为了控制部队,借用过保定系、哥老会,效果不佳。结识藏传佛教的居士顾伯叙(法号净缘)后,他决定采用喇嘛教维系部众,但他又枪杀过当地的寺僧。
九
屈映光与史量才
屈映光,字文六,早年加入光复会。一九○九年,在上海创办《风雨报》宣传革命。辛亥革命时,参加杭州光复,任兵站司令,后以浙江代表身分,与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
史量才,1912年接办《申报》,任总经理。1916年还清了张謇的股款,摆脱其张謇等影响。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报界企业家。他主张新闻自由,受到蒋介石的威胁,针对蒋百万兵的恐吓,他说他“有百万读者”,后被戴笠暗杀。
民国期间还有段祺瑞、孙传芳、熊希龄等人晚年亦信仰佛法。
十
共产党的瞿秋白
瞿秋白踏上革命道路,“与佛教菩萨行思想的熏习有关”,他说:“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渐渐指导我一光明的路。”《瞿秋白自传》中讲:“我为什么能够走上一条社会主义道路?就因为我是一个大乘佛教的佛教徒!”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大陆获得统治地位,佛教徒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李广良的一篇论述佛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系史的文章中提到,“居士们大致表现出三种不同的认识:第一,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及佛法,王小徐、汤瑛等持有这种观点;第二,对马克思主义与佛学等量齐观,尤智表、苏渊雷等持有这种观点;第三,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佛教思想,创立新的佛学理论体系,以温光熹、陈铭枢等为代表。”
十一
新儒家的梁漱溟
梁漱溟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个佛教徒。长期从事乡村建设理论研究,曾在山东等地从事乡村自治建设,创办了山东邹平研究院,曾写过《拿出家精神来做乡村运动》。
梁漱溟数次直言进谏毛泽东,毛泽东勃然大怒:“蒋介石杀人用枪杆子,梁漱溟是用笔杆子杀人,笔杆子杀人比枪杆子还厉害。”之后梁漱溟1954年春住进北京医院,写下了在佛前顶礼的《发愿文》。
1987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时,梁漱溟即席发言:“我是一个佛教徒,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一个人有今生,有来生,有前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和尚!”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