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认真笃实 始终如一——记王永平居士的处事与为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夏金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认真笃实 始终如一——记王永平居士的处事与为人
  ◎夏金华
  --------------------------------------------------------------------------------
  在为王永平居士举行追悼会的那一天,人们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赶到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由于人数太多,迟到的人只能站在外面的走廊上。他们中除了其家属及生前友好之外,绝大多数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有著共同的信仰,并或多或少与他有过一定的交往,或虽未曾谋面,但敬仰其为人,故而顶著料峭的寒风,自发地前来。其次是社会贤达,大厅两边都有他们所送的花篮。有的还来自于海外。当然,也有政府官员。大家默默地伫立著,当哀乐响起的时候,人群中分明传来了悲痛的抽泣声,并逐渐扩大。他们怀著沉痛的心情,向这位为佛教默默奉献了一生的长老三鞠躬,与他作永久的告别。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本是追悼会上例行的一句套话,听过之后,也就算了,本不必太认真。但若稍加分析,对于离开这个世界的许多人来说,却也有“实至名归”与“盛名之下,事实难副”的分别。这么说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王老居士“实至名归”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应当包括两项内容:
  一,他为人处事的风格。
  二,其身后影响的存在。
  事实上,第一项内容最为重要,将直接关系到第二项内容的存在与否,以及存续时间的长短。不过,这里排除了时代因缘的急剧变革等意外因素。从过去的历史看,仅以佛教界为例,既有著作等身的精英高僧永垂不朽,同样也存在纯以自身行为活在人们心中的大师,前者如智者、澄观等辈,后者如近代印光上人,即是范例。而今,他写给一般信徒的片纸只言,均已成为人们收藏的“绝品”。因而,在他圆寂之后,能有《印光大师文钞》的行世。由此可见,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是可以模范世人,并垂千古的。我们今天谈王老居士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的事迹,其意义即在于此。
  王老居士出身寒门,因为时代的原因,少有读书的机会。但他认真钻研,未曾放松过自己。早年跟随震华上人,深受其影响。上人幼时贫病,但矢志进取,终于有成。且行事踏实,从不苟且。这种精神形成了后来王老居士行事笃实、全力以赴的风格。
  建国后,因形势需要,王老居士得到去立信会计学校夜校的学习机会。由于课程繁重,要求严格,加上原有的文化水准低,困难超乎想像。同去的另外三人均中途退出,他硬著头皮上,知难而进,不怕苦,不嫌累,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后来,为所在寺院建立帐簿,记录收支平衡,担任“司库”一职。他性情耿介,按规则办事,一丝不
  苟,深得常住上下的信任。
  文化大革命开始,王老居士等人均被不同程度地批斗,受到人格污辱。后下放到上海静安寺印花品厂“劳动改造”。他本来就是苦出身,并不害怕劳动,一如既往,认真干活,从不偷懒,短暂的适应之后,便赢得全厂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前后七年,年年获得先进称号。
  改革开放之后,他住在静安寺附近,我每天看见他七点准时到庙里来,用膳后,去龙华寺上班。数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文革期间,龙华寺划给龙华园林管理处。他们投入一百多万经费改造。现在,政府落实宗教政策,要求归还龙华寺。面对这样的局面,作为参与谈判的龙华寺首席代表的王永平来说,谈判的艰难,可想而知。开始园林管理处拒绝归还,龙华寺也没有钱进行补偿。后来,上海市政府高层领导亲自批示,园林管理处被迫让步,但在补偿问题上僵局依旧。经过锲而不舍的艰苦周旋,终于达成一致,即分成三步走:先由原先龙华寺的门票收入全归园林管理处,逐步过渡到龙华寺与对方一边一半,再由各分一半过渡到园林管理处仅收三分之一,最后,全部如数归还给龙华寺,与园林管理处完全脱。这种“双赢”的做法,成为以后上海佛教界妥善处理庙产归还事件的有效范本。这除了王老居士永不放弃的精神之外,还有处事的大智慧。对于佛教
  的贡献,不言而喻。
  由于王老居士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既取得了成绩,也体现了他的人品,从而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那么多人自发来参加他的追悼会就是有力的证明。不仅如此,他还总是为人设身处地,尤为难能。记得去年一月,他因直肠癌动手术后,在龙华寺休养。我去看他,除了感谢与聊天之外,他一再嘱咐我不要转告任何人,因为大家都忙于工作,随便麻烦别人不好。其实,人在病中心理上是很需要他人的安慰的,何况是在一个人的晚年。而他一事当前,先替别人著想,在世风日下的现代社会,的确非常稀有。
  然而,也许正因为他处事为人的难得,所以能获得众多人士的敬重。一个人惟有在他去世之后,依然时时被人想起、提到和觉得遗憾,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了。我相信王老居士的事功和人品足以做到这一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