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正文内容

学佛的感悟与旨趣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6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容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学佛的感悟与旨趣
  容榕
  我们常常都在谈论学佛的问题,但是为什么要学佛?学佛的根本旨趣何在?这些问题却有许多人不甚明了。学佛并不是无《思义、无目的的,而是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能够深刻理解到学佛的根本意义,进而感到非学佛不可。有了这种坚强的信念,才能真正地走向学佛之路,而不会在佛门边缘歇歇脚,或者走入歧途。
  一、缘起向佛
  我常常想,别人是否也和我一样,在认识一个陌生的人或接触一种新生事物的时候,总会有些问题禁下住想问一间。以前我不肯提问题,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听,别人问我是否懂了,我点点头应付过去就完了,以致后来做了一些引人发笑的蠢事。信佛之前我不肯提问题,其原因大概是伯别人笑话我的无知吧。现在我才明白,原来一时的糊涂并不可怕,而不懂装懂以至痴迷。世乎是最可悲、最愚蠢的。就像我现在信佛,我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而有些人却认为他讥笑我信佛才是对的;我觉得信佛是由迷到悟,而有些人却以为我是由悟转迷,甚至以为我的头脑有些不正常,用一种半疑惑、半惊讶的神情问:“你没毛病吧?什么事不顺心?谁招你惹你了?”紧接著便“开导”、“劝慰”一番,拉我“回头”,大有不把我拉回头就没有尽到做朋友、做同事的责任。但是,人们往往是固执的,自己觉得对的事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九牛莫挽,任凭别人怎么拉怎么劝都无济于事。别人劝我“回头”我不接受,我劝别人信佛别人也不听。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是悟者自悟、迷者自迷了。
  说心里话,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现在会信佛。最早听说“佛”这个字眼还是在《西游记》的神话小说里,那时以为如来佛、观世音菩萨、孙悟空等等都是作者笔下杜撰出来的人物,也就没再过多地去想佛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而在我迅速成长的重要年代裹,佛教对我的全部教育就是被千万只脚踏烂的寺门。因为是“四旧”,该烧的都烧了,尼姑、和街都还了俗,我从成人口中得知的佛事也是断断续续的。从此我对宗教一直抱著谨慎的态度,既想知道“那是什么”,又惟恐深受其害。虽然历史早巳翻过了砸“四旧”的一页,可是嵌在心头上的粉尘是最不易除去的,怕影响自己,其实学校对信佛的人也是颇为侧目的,于是把对佛教的向往暂时搁下。后来有了烦恼,自己便开始向往小说中提到的西方极乐世界了。于是就有了一个问题:“世间真的有佛存在吗?真的有极乐世界吗?”虽然不能肯定它们的存在,但还是希望它们存在的好。
  随著年岁的增长,“我是谁?为什么活著?”这些自古以来的人生难题自然困扰了我,尤其在远离童贞,由各种欲望导入更深的红尘生活时,这种困扰就变得日益尖锐和痛楚。而且能够这样不停地叩问自己、反观灵魂的,大概正是不想虚度此生的一种纯乎自然的心理状态吧,由悟而穷究,最后了悟人生,通达彼岸。这种苦求的心态,从屈原到李清照,都在诗词中有过流露。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了几本佛教知识的书,我方知人世还有这样一处洞天,也才知道自己的佛学知识不仅少得可怜,而且是恶法障眼的。从而经常对千百年来宗教情结竟能在人类的血脉中代代相袭,感到由衷的不解,这是非常神秘的力量。看了一些有关佛教知识的小册子后,我也才恍然大悟,原来世间真的有佛、有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并非是子虚乌有凭空捏造的神灵、虚境,释迦佛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确有记载,高僧大德确实能感悟到极乐世界的美妙:时常感到佛法的广大无边在于它适于一切众牛,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宫贵人,在佛国里都会各得其所,佛教的相容实在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是一个敏感的人,尘世的生活需要磨砺,这种敏感达到心灵深处,才能少受伤害。佛使我在一生的迷茫中找到了停泊灵魂的处所,对于一个传统根系较深的人,我更适应这种在中国修炼了千年并渗入中华血液的佛文化。不知道究竟是好奇心的驱使,还是真的与佛有缘,我终于有机会跨进佛的门坎。也许是受到佛陀的感召吧,我不学佛则己,一学佛便对佛——这个对于我来说一直是既神秘又陌生的事物产生了兴趣。从本质上说,佛在你我的身上,佛在你我的心中,只要二日一行按佛经所说去践行,佛时时刻刻都与你我在一起。由此引发了我学佛的信心,开始了信佛、拜佛、学佛的新生活。
  虽然我现在还不太会诵经、拜佛,但已经感觉到了佛法的博大圆融及利益之所在。我不清楚别人信佛之后在行动上和思想上是否有所改变,但就我来说变化很大,至少在思想上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前我做错事后从不以为然,认为做错的事,只要没人发现、没人追究就是万幸。信佛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人的所作所为是有因果业报的,造善业得善报,造恶业遭恶报,善恶业报如影随形,任性不得,放纵不得,丝毫也马虎不得。现在想起过去做了错事之后的那种侥幸心理,真是又好笑又惭愧。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错了事总以为别人不知道,殊不知第一个欺骗的就是自己,人不但经常欺骗自己,更糟糕的是,有时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不但不知悔过,反而还要找些理由为自己开脱、辩护,这也许是社会上的争吵谖骂声日渐增加而不见减少的原因吧!正是由于人们的自私,自以为是,缺少忍辱精神,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和动荡,而佛教恰好是以慈悲为本、忍辱为行的宗教,它教育我们如何慈悲为怀、如何忍辱负重,可以说佛教是最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了。假如人人都能学佛,都能发扬“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的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不会再有争吵声和枪炮声。多一个人信佛、学佛,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片祥和、多一份安宁。有信佛、学佛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祥和与安宁,就会是一片净
  佛教是劝人向善的宗教,“众生平等”是佛的胸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佛对芸芸众生的告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足佛家的宽容,而“在尘不染,随缘不变”更是佛家灵魂的保洁和适应尘世的妙法。至于佛教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更使众生有所为有所不为,它与我们渴求世间安宁的愿望是一致的。佛文化敦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人生。虽然找没有去过占刹,书面知识因没有实际感受而自感欠缺,但是追求做人的理想境界和向往一个自我满意的人,应该是我不懈的功课。佛讲随缘,不求苛刻,所以我纳佛至今从未上香打坐:作为主炊的主妇,也难戒杀生:而为工作之故也无法戒酒。经上说:“勿持空忍”违背本心的刻意营造,并非佛家的意境。能做到守本真心,心中有佛,就是虔诚的修行
  佛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佛,所以我坚信学佛是对的,是明智的人生抉择,绝不像有些人的误解,错误地把佛教当成一种迷信,认为佛教只是那种烧香拜神、求得保佑的宗教。使我不能理解的是,人既然是固执的,经常不肯相信别人所说的话,总要亲自看看,大有一眼见为实一的求是精神,甚至非要试试下可,那么对于佛教又怎么能够只听别人的传闻,而不想亲自去了解和体认它呢?难道也和我一样,只是别人怎么讲自己就怎么听吗?苌至本来不了解的事物还要再加上一些错解,这岂不是也要做出蠢事来吗?痴迷一生一世,甚至到生命终结时还不能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
  二、学佛是对生命的体认
  人从出生至老死,匆匆数十年,终日浑浑噩噩,究竟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谁都没能答覆这一问题,所以只是糊涂地来又糊涂地去,人生就在这糊涂中过去。有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这糊涂的人生:某处有两座耸峻的高山,山下是一条很深长的溪流,两山的中间有一条狭长的小桥连接著,人就在这条桥卜行进。向前山远眺,是云雾弥漫,一片模糊:向后山回瞩,又是烟雾沉沉,不知来路:向下俯视,则是深邃莫测。有的人走上三两步,就掉下小桥,有的人走了一半路程,也不幸掉下去:就是走近对面山边,还是难以幸免落入茫茫的深渊。掉下去究竟去往何处,谁也不知道。这正是茫茫人生的最好写照。有道是:“茫茫生死事难知-碌碌终生何所得?”面对现实人生的迷惘与苦况,人们不禁要问:人生究竟所为何事?有何意义?然而对这—问题,惟有佛法才能完满地解答,也惟有佛法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本方案·
  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生死——死生的无限延续,构成三世流转的生命之流。死了,决不就是毁诚:同样,未生以前,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前一生命的结束(死亡),即是后一生命的开始,犹如秤的一头低下去,另一头便高起来。生命也正是如此,三世相续的生命流,不是不变的永恒,而是不息变化、继往开来的。现有的生命,有时极快乐,有时极痛苦:有时极聪敏,有时极愚痴;有时寿命短促,有时寿长多劫。这种种的差别,只是前生所积集的业因不同。过去的业力,影响到现在,而现在的思想、行为、对人对己的一切活动,都留下新的业力(与过去末尽的业力),等此生结束时,又重新开始另—新的生命。一生又一生,看上去是中断的,但并不从此完结。犹如今晚睡觉,一夜过去,明早再起来一样。所以,佛教的二世业感说,实能诠释人生的真相。穷通、天寿、成败、得失、苦乐、智愚等—切的境遇,都是由于过去或现生的业力所成。下过,业力是可以改进的,从现在向著善的方面去做,前途自然充满无限的光明。
  三世业感说的生命观,建立在无常无我的缘起论的基础上,无论是落大地狱、饿鬼、畜生,还是再现于人间尘世,轮回而不知出路,但终究要在自己身心的改善中来完成解脱。学佛就是要从现实生命中卜恶向善,再进一步修学出世法一一戒、定、慧,对于不彻底的、充满缺陷的生命,作一番彻底的改造,彻底地解除苦痛,把三世流转的生命,净化而成究竟圆满的生命。
  然而,生命的三世流转,一般人都感到难以信受,虽然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有不少记载,证明生前死后的事实,但他们还是会认为传说的不可信。对于这些人,连佛也无可奈何。从前,有人问起前生后生,怀疑三世。佛为他说:例如那边山顶,有一大树,枝叶扶疏,如肯登山,就能看见:若向这边看,向山下望,不依从指示的路径去探求,怎么会见到呢?所以一贯向外驰求的世人,不受指导,不习禅定,不得净智,凭他眼见耳闻的知识,否定三世流转的生命事实,正如聋子否定声音一样。我们学佛,首先要信受这三世流转的生命事实。有了生命无限延续的信念,自能树立光明的人生观,充满活力,而努力于新生命的创造。
  人生,从孩童到老年,无时无刻不在演变之中,虽然是不断地变化,后续不同于前缘,但永远相续著,有它个体的连续性。更进一步说,今生一期旧的生命结束,新的生命又接睡而至。所以,今生若下能做一个好人,不能积集功德,来乍所得的果报也就不堪设想了。换句话说,要想后生比今生更好、更聪慧、更车福,今生就得好好地做人。这前后相续、生灭无常义,可以使我们努力地朝向上向善的目标做去。
  有人说:我下想学佛、成佛,只要做一个好人就够了。这话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若仔细地推敲就不免有些问题。因为如果只想做一个好人,内心就满足而不能自我强化、努力向上,结果每每是仅得其下。正如有些人,能合理地获得钱财和地位,但是往往会利用这些成果,做出种种害人利己的勾当。这都是由于缺乏了人生向上的精神,更没有确定向上的目标所致。学佛,就是要我们向上、向善、向好的方向努力,一中的有情信受三宝,依止三宝而得到度脱。佛法僧三宝是没有染污的、具足功德的,是真正的归依处。求受归依的,应该如落海者的求生一样,恳切忏悔,生恭敬心、清净心。归依的心情是内在的,但也要有形式的归依。所以学佛者必须在归依本师前,长跪合掌,依师长教诲,自誓说:“从今日,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凡发愿受持归依的,哪怕是生死关头,也不能中途变悔;就是说笑,也不可说我不信三宝,或者说我不是三宝弟子。经上说:佛如医师,法如方药,僧伽如看护病者的护士。为了解脱世间的老病、死病、贪瞠痴病,非归依三宝不可。
  归依了三宝,应该以巨诚心来修持、供养。对于佛象(佛塔)、经典、僧众,即使不大庄严、不大清净,也不可轻慢,要一律生尊敬心。供养佛,如礼拜、赞叹、右绕,及供奉香、华、伎乐、灯明、幢、宝盖等庄严具:供养法,如书写、印刻,或者庄严经典,以香华等来供养:供养僧,以衣服、饮食、坐卧具、医药、日用杂物,但必须是佛法所认为是清净的,僧众可以用的,切勿供养不如法的物品。至于最上的供养,没有比依从如来的教法、听从僧众的指导而切实可行的了!
  亲近善七,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是佛法常说的修学次第。归依三宝之后,必须要亲近善知识。由亲步一步地到达那至善的高峰——成佛。
  三、学佛的方法次第与窍要
  学佛的因缘不一,有从信仰而来,有从慈悲而来,有从智慧而来。然而,在学佛的完整过程(信解行证)中,信实是学佛的第一要领。声闻乘中说:“信为能入,戒为能度。”菩萨乘中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又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t切诸善根。” “我法甚深妙,无信云何解?”所以,我们想学佛,想依佛法而得到真实利益,就必须对佛法僧三宝生起深刻的净信,否则就与佛法无缘而漂流于佛门之外。
  三宝是佛法的总纲,归敬三宝是进入佛门的初基。三宝的功德真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但若不能归向三宝,就不能得到,无缘受用,正像不能进入公园的大门去领略林园花木的幽胜一样。所以,发心学佛,首先要归依三宝,以三宝为崇高理想的目标,自己不断地修学,加以佛菩萨慈悲愿力的摄受,使我们身心融化于三宝中,福慧一天天地增长,一天天接近那崇高的目标,
  归依有依托救济的意思,如人落在大海中,随波逐浪,四顾茫茫,在这生死边缘,见到草束浮沤,也会伸手攀援;听到风响鸟鸣,也会大声呼救,求救的心情恳切万分,可说唯有此求生的念头。那时如有船集经过,即应投托该船而得到救济。归依三宝,即在生死大海近善士、听闻正法,即能于三宝、四谛、缘起、圣道等佛法确信不移,而引发趣向的欲求。从多闻正法,深入地去思考观察,才能更深刻地悟解佛法,而得思所成慧。由思考观察,对佛法有了深刻的认识,能照著佛法去修学,见于实行,而做到三业清净,即得修所成慧。由此可知,闻、思、修是修学佛法的初步,是任何修学佛法所必经的路径。然从师而起三慧的修学程式,可能发生流弊,所以释尊又说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作为修学的标准。佛法以正觉的解脱为目标,而这必依闻、思、修而达到;闻慧又要依贤师良友。这三慧的修学,有必然的次第,有应依的标准。这对于正法的修学者,应该重视释尊的指示。
  信愿、慈悲、智慧是学佛的三大窍要,或者说是统摄一切学佛法门的三大纲领。一切法门的修学,都依此而圆成。如古大德所言:“失主则八万法藏若冥夜游,得之则十—一部经如对自日。”
  信愿就是信愿菩提心。由于看到世间的恶劣,目睹众生的苦恼,而深信有究竟圆满的佛果可证:也惟有修证成佛,才能净化世间,拯救—切众生。于是发广大愿,愿尽未来际,上求佛道、化众生。然而,成佛度生的大信心、大志愿主要从大悲中来,经上说· “大悲为根本”、“大悲为上首”、“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义说:“诸佛世尊,以大悲而为体故。”论上说:“佛心者,大慈悲也。”离了慈悲,就没有菩萨,也没有佛。所以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菩萨的心髓,没有慈悲,也就没有佛法,佛法是从慈悲中发挥出来的。
  慈悲与乐,即以世出世间的种种善利,利益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同得快乐、幸福。悲是拔苦,即减轻或根除众生的痛苦。对这苦痛重重的世间而言,拔苦显然更为急需。如一块荒芜的园地,必先将那不良的荆棘杂草除去,然后播下良种,才有用处。众生的烦恼病太多,若不设法去其病根,一切快乐的施予都不会受用。就像一个少年,习气不好,专交坏朋友,每天闲荡胡闹,搞到倾家荡产、衣食无著、为非作恶。你若想救他,单给他金钱资具,使他图得一时的舒适,是不够彻底的,甚至可能弄得更糟。因为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他的性格、习惯还未改过来,就是说他的苦根还没有断除。这时给他好处,于他不会有什么实利。所以,大悲实是拔济众生苦难、解除众生生死的根本。
  智慧是贯穿信愿与慈悲的纽带。离开了智慧,信愿就会变成一种狂热的、充满愚痴与邪见的追求,慈悲就会成为一种祸害,正如经上所云:“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慈悲成祸害”。可见,初学者必须以信愿启发智慧,而后更以智慧助长信心,两者相辅相成,互摄并进,最后达到信智一如,即是真实智慧的成就。慈悲依于智慧而流露出对一切众生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智慧亦依于慈悲而彰显其无碍大用,从而达于悲智交融的平等法界,契于无常无我之寂灭法性。因此修学佛法,必须三者相摄相成,完备修持,始能臻于圆满的境地。
  总之,学佛就是要对生命的三世流转有个明确的认识;生命是一期一期的不断展开,生死未尽,会无限地延续下去。若想得到生命的超越、痛苦的解除,就必须从学佛起步!
  摘自《十方》第廿四卷第二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