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依不成过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因明学用语。因明三十三过的因十四过之一。指宗上的有法不极成,使因失去所依的过失。所依即宗上有法,因法是有法的“共许法”,因此是能依。立宗时有法如果不极成,能依之因就失去了所依,故称为所依不成。换言之,立宗如有所别不成之过,因必随之而有所依不成之失。如《因明入正理论》云(大正32·11c):“虚空实有,德所依故。对无空论,所依不成。”这是假设胜论对小乘经部立量。胜论以虚空为实有体,属于实句义(胜论“六句义”之首)。胜论认为虚空有六德(六种属性):数、量、别性、合、离、声,故因云“德所依故”。但是小乘经部所说的虚空,却是一切皆无的意思,因而是无体,这样,宗上的有法就不极成,对于因来说,必然有所依不成之失。故《因明入正理论疏》云(大正44·122b):“凡法、有法,必须极成,不更须成,宗方可立;况诸因者,皆是有法宗之法性。标空实有,有法已不成,更复说因,因依于何立?故对无空论,因所依不成。”
所依不成过即近代正理论所说“不正确推理”中的“出事地不实”,“出事地”即宗上有法。因明学认为有法如果不极成,不真实,又怎么能确定其原因与有法间的联系呢?对此,正理派举例说:
空中莲花香,
以似他莲花故。“空中莲花”是不存在的东西,既然如此,这因法就无从证成有法是不是“香”的了。
《因明入正理论疏》按有体、无体,全分、一分和两俱、随一对所依不成作了划分,有其九种,列表如下:
┌───────┬────────────┬────────────┐
│ 过 名│ 举 例 │《因明入正理论疏》的说明│
├───────┼────────────┼────────────┤
│两俱有体全分所│如萨婆多对大乘师立:我常│所依我无(体),能依因有│
│依不成 │住,识所缘故。 │(体) │
├───────┼────────────┼────────────┤
│两俱无体全分所│如数论师对佛弟子立:我实│ │
│依不成 │有,德所依故。 │ │
├───────┼────────────┼────────────┤
│两俱有体一分所│如数论师对大乘者立:我业│此于业有,于我无故。 │
│依不成 │实,有动作故。 │ │
├───────┼────────────┼────────────┤
│他随一有体全分│如数论师对佛弟子立:自性│ │
│所依不成 │有,生死因故。 │ │
├───────┼────────────┼────────────┤
│自随一有体全分│如数论师对大乘者立:藏识│ │
│所依不成 │常,生死因故。 │ │
├───────┼────────────┼────────────┤
│他随一无体全分│如《理门论》举例云:我其│数论虽立,大乘不许,亦如│
│所依不成 │体周遍于一切处,生乐等故│此论者说者是。 │
├───────┼────────────┼────────────┤
│自随一无体全分│如经部师立此论义。 │ │
│所依不成 │ │ │
├───────┼────────────┼────────────┤
│他随一有体一分│如数论师对大乘者立:五大│四大生果,二俱可成;空大│
│所依不成 │常,能生果故。 │生果,大乘不许故。 │
├───────┼────────────┼────────────┤
│自随一有体一分│如大乘者对数论立:五大非│ │
│所依不成 │常,能生果故。 │ │
└───────┴────────────┴────────────┘
上述九种所依不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两俱,计有三种;二是随一,计有六种(其中□自随一为三种,他随一为三种)。在这九种所依不成中,有体有全分、一分之别,无体则只有全分而无一分;所以在两俱中,无“两俱无体一分所依不成”,在随一中,无“他随一无体一分所依不成”和“自随一无体一分所依不成”。为什么在无体中没有一分过呢?《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云(大正44·122c):“若许自他少分,因于宗有,必非一分随一所依不成。”这就是说,如果承认因对于宗上多种有法有部分联系的话,那就是有体一分了。因此在所依不成中,无体因只有全分过而无一分过。(沈剑英)
[参考资料] 《因明义断》;《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五。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