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要抄(下)
明要钞(异本)(有法自相)
问。有性非实量。以何知矫立哉。举有性立非实。非实既遣即实。致即实。立非实之时。宗义既极。可云争法自相之量也。
答。师主立六句。大有句即六句之一。体□□□□□□□□虽许能有之义。以其有即于实等体。知。师弟争大有体有无。若显成此体者。须有法云我有性。能别云应有别体。而有法无简别。令见共许有性。知。有法下。置离实大有性意许。能别云非实令□□□□□□甚隐立者本意。不显于言。知。此能别□□□□立。其矫立者。所谓非实言有表里。里存离实有体也。所别有意许(对言陈名意许。)能别有矫立(有表里名矫立。不名正意许。言陈意许相望名意许故。)凡敌者以立量之支。对前内明门争分齐。见□□□□□□不满足。知量矫立。非矫立。于于矫立。后三相□□□□有□许。
已上又一方问答了。
问。仙人何不立离实有体能别哉。立量之习。实中欲尽义。其中同喻不及之分。置不立。若同喻力可及之分。必能别可立显(若等于同喻之义。能别言虽立之。不可有不极成故。)而离实有体义。同异性既具之。能别如是立者。可胜于非实言。以喻见因。因能具三相。因喻力足能成别有体宗。何置胜立劣。捨显就隐哉。
答。如今难者。仙人本意。以此量若可满足哉否。难云足□显离实大有性名体故。若虽立有体能别。争未穷者。不如立矫立量(矫立得失如下。)
问。以有无能别。成有法体之中。既有正比量。是如是成立于有法之类者。仙人立有体能别。宗义何不满足哉。
答。正比量虽有自他共。以共比为本。共比量中成体。正比量难有。仙人既存此理三支令见共比故。若非矫立者。其量必可犯过。故有法带意许。能别置矫言。
问。无性比量。能别有体量。是大乘所立之正比量也。有法举体。能别立别有体何如。
答。彼皆立敌二家俱佛弟子也。同依学芳教。有法直举共教。所说法体。何有矫立哉。不同师弟两宗未知不许大有体。重意云。举共教说。既成许体故。能别虽争别体。又是争义之类也(有有相量。别可问答也。)问。唯识比量。敌者中摄外道。有法色体可不极成。答。彼举眼所行色。是内外共许之体也。如本质色。实有共许体。不同师弟诤。况彼量矫立作法故。不可为难(清辨比量。一且难决上明之。)
已上一方问答了。
问。有法举体。能别立有无言之量。若云如是成立于有法欤。将留但由法故成其法欤。若云但成立法者。□有体能别。既成立有法体。岂声无常等□□□□成法哉。若不成有法者。其量同喻。对有法哉否。若不对有法者。有性之量。以别有体义。成有法有性。其义又可同。何有性量望有法。勘成异品。有无能别之量。不为过哉。
答。有法举体。能别立有无之量。多是自比量也。所别直举不极成法体。无意许。能别云别有体等。全无矫立。争留能别故。以同喻不能勘成异品。有性量异彼。全非例(不例之义如下。)但别有体量。名如是成立于有法哉否事。可有二门。其中以名为本理门论本明正比量相。故正比量成体。多以有无能别。引敌证智故。而因喻力所及。唯成法。重心云。先以法成法。其义立了。遂住有法体故。如是成立于有法者。自成别假力欤。而敌成有法之量。初重独欲兼体。其义不立故。犯后二相违也(具义如下。)
已上一方问答了。
问。所立名通有法欤。若不通者。何云所立之法。知。所立广通法有法。法狭限能别也。总宗名又以同之。其故者。若限法立宗名者。是别宗非总义故。若又所立名通有法者。争法自相之量。总宗有法。岂得所立名哉。
答。所立之名。广通法有法。其义如一片难。但声无常量等。本争能别故。正争不及有法。然而犹声又得所立名。若偏嫌之者。违诸释文故。(已上一方问答了。)
○今量所立法事。
有性者。言陈也。离实大有性者。意许也。非实者。能别之表也离实有体者。里也。如此有言陈意许表里。名矫立比量。若非矫立者。须自比量立言我所说大有性应有别体。而自他共中。以共比。为本。争法有法之中。法宗穷所立为本意故。师主立共比量。能别非实言处。欲成离实大有性故。先举有法言之时。意许置离实大有性体。能别不言应有别体。用幽非实言。其言里言有性离实有体。其有体者有法所举之有性也(此门望总有性。未及离实大有性。)以何知者。此量不相离性总宗者。有法与非实。互相差别。有性之非实。名所立法(一重)而非实之里。离实有体故。犹是言陈也。以此望有法。名不相离性。所谓有性之离实有体也(二重)爰有性既总宗所摄也。又得所立名。既云宗云所立。立者本意。窃以彼总宗。皆有所争。而同异性望离实有体一分。虽均等望有性异品也。(总合为所立。不及二分。)故勘为有法自相相违。若以有性不摄所立者。宗义何得满足。又何望彼论同异品。本疏问答。义断等释。若不许此义者。恐皆不会两论相违。以何为所诠哉。
问。有法言陈意许义并能别表里义。皆虽有疑□许也。寄不相离性。望有法有性。断同异品之义。甚不可然。今所成所立法者。若所立之法欤。将所立即法欤。于其二义。设虽存何释。此义皆不立。若存所立之法释者。所立设虽摄有性。法是所立之一分也。唯可限离实有体之义。望所立之法。判二品之时。岂以同异性非有性。判为异品哉。若存所立即法义者。其所立者。能别所显。还同前义法分齐。望此可论二品。二义宽狭遂同故。今所成皆非释本意。若失所立宽通法有法故。对二品者。声无常量。岂以声为所立。以瓶望彼。为同喻哉。所立法虽亘四宗。论同异品。皆望其法。理门。正理。本疏断纂。全无异义。若尔今义势大似失因明大纲。答。寻趣大旨可尔。但争法争有法。皆正因明道理也。其量之貌。种种差别也。若偏以法自相定一切者。所立法何亘四宗。后三相违。依何出来。依之可知。于所立法争法之量。所立之法也。争有法之量。所立即法也。是即争之所及有宽狭之故也。是以有性。离实有体之义无所残皆可今量所争。云所立。云宗云所争者。皆是一物也。若所立总宗所摄者。何不对同异品。
问。今总宗皆名法者。何又名有法。勘有法自相相违哉。爰知。正争离实有体义。遂显有性体。理门云但由法故成其法者。初重也。因喻正所及也。如是成立于有法者。第二重也。以所立能别。遂探其义。是有性之有体也(为言)若如今义者。只有初重。不及云资益有法欤。
答。所立有性者。若望立者所乐者。可名法。不相离性故。以有性属有体。皆非实能别处争之故。若守量之处。论遂所留者。可名有法。是故今所立法。于理门论二句。所摄不定也。问。不相离性之时。唯云有性不释离实有性者。是言陈非意许欤。答。不相离性之义。本前陈后说言陈相望。互相差别故。有性总有性也。若为总宗所成了时。顾其有法者。即先所意许离实大有性。能破成立。而有法之时为体举之能别之下。为义争之。义者。不相离也。不相离之时。体先被呼。有体之义在下。意是一物也。问。若尔者。此所立法。初有有法。次下能别。后返留有法欤。答。若论义次第者。设许尔有何过。然而只所立意许。始终在有法。以方便矫能别处争之。实无同喻之物。欲令等同喻之故。如此有委曲。若有法无意许。能别无表里者。通局自在之义。总不可得也。
问。所立即法故。有性名法者。寄能别法名哉否。答。然也。寄非实言欲显故立法名。
又案。一义云。大旨皆如前。但后二相违犹所立法也。互相差别之义。必然故也。是以有性者。在前离实有体者。在后。依此二量言之者。以离实有体名法。如此定所立法义了。其有体之体。即显有性。是立者矫立也。前为总宗之一分。未得法名之物实寄有体处为法欲蒙同喻之力故摄法名。子岛释中。别云有体者。若此意欤。
问。此义犹不遁难。立法名之时。既无残物对何云有法哉。答。总相定置之时。既所立之法义也。不改其门。而有性尚引寄有体处者。是责欲摄法中之志也。法门如此。委曲非无。彼清辨举有为立空之时。又空非有为。然而实是一物也。岂能别云空之时。成非有为。成无有法可难。重意。初且为所别被言有为。后其体即空。有为名体失。如此有性与有体。且有前后为二分。其一分言法。实其有性即有体言体法上无殊物。有何失哉。此量矫立并勘过之样颇得其旨。于所立法。即法有法二义。随人心可用之。此事小事也。努力勿□之。
问。付有性非实量。所立法者。若离实有体义欤。为当及有性体哉。答。所立者。不相离性也。有性与离实有体。不相离。总名所立宗。其中言法者有表里。立者本意欲兼有性。三支显相。非实也。非实里虽离实有体。未及有性。然者付常途言之者。有性不得所立法之名。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者是也。付实义言之者。非只有体。窃兼有性为所立之法故。即此过者是也。若不兼后义者。总难有后二相违。问。所立者通法有法云事。本有二义。设虽用所立之法义。其有法立所立名事。非立量正所立。只对宗依论不相离性之门也。若以总宗所立之名。为此义证者。声无常量总宗声。是所争分哉。彼既不然。知。有法虽摄总宗。全非争故。又不对同品。本不对故。无勘成异品之义。是以以与所立法均等义品。对法论均等。今义若计所立之法者。何以所立二法为故。望有法勘异品哉。答。名总宗之时立宗名。称所立之日。许所争。如难势者似无用。必可有深由。但今所述。又望法判用品。非直望有法。其故者。争能别。争有法事。比量形自本分。正因明道理之中。皆所许来也。其诤有法之量。虽正比量。非无矫立。共矫立者。以所立有法。窃欲属于法。是不相离性之力也。但声无常量等者。本争无常义。声体非争故。不相离性总宗中。仅争法。宗义穷故。不及声体。判二品事。本限无常。所立易成。故所别能别无意许。无矫立。何及异义。师弟举本有有句体。有性非实量。言势隐密。矫立必然故。立者意趣。寄能别法。欲成所别体。不相离性中。争留体。其体岂非所立哉。但法义虽隐。犹欲为法。敌者探其志。勘成异品也。若不许此义者。矫立有何果利哉。
问。争有法争法之量。知元所许也。其中先成法。遂令知有法。非能别处直举有法。理门论为二重说之。其旨明也。然者唯望所立之法。判二品。其法唯属能别。有法定属所别。虽不相离性。所在全不动。以声无常量。可定轨则。设量势异故。矫立量之习。成有法者。自本须不言成所立之法。何寄义于二边。返失二门哉。不相离性之义。全非证。以声量可知也。答。所立法。虽属宗依之处。非正宗依(是一重)其中法自相量。总宗二分。各定属法有法(是一重)矫立量争有法 。其总宗自在。一门属下。一门属上(初在上。次在下后返在上。此初中后者。非时前后。义次第也。)其所属不定故者。在言下。非正言陈之故也。能别须立离实有体。矫立非实者。则其里构通路。为令游行有法意许也。是以离实有体。其体即大有性也。离实大有性体。有体之义。所目也。不思议不相离。若言陈显立别有体者。其言无委曲。其处总宗。唯可留能别。既所言分明故。离实大有性。无由于属之。今量有重重表里。全非相例。但理门云如是成立于有法者。论其至极举之之时。所意许大有性。遂名所立也。以同异性勘成异品之门。少异前重也。虽所立有法。犹令见法。以同喻力欲成之门也。但由法故成其法之分也。若非后重者。此量争。仅限离实有体义了。以何力成有法哉。只是自比量。以有无能别。成一重了幽传。令知有法之分欤。矫立量超彼。以因喻力。法处直欲成有法之故也(已上被留了。)
所立即法释意。
所立者。局通对所成立也。设法。设有法。立者乐所欲立者。皆得所立名。其所立必为法而成之。故云所立法。所立谓宗。法谓能别者。是意也。问。若尔何云总宗中法乎。答。对别宗以总宗言中也。意者。有二门之中。今取此门云中也。不于总宗更有二分。若存此释之时。所立即法也。而成法之量所立者。实属能别故。此义显也。若成有法之量所立。虽是有法。以其有法。犹名所立法。以方便为义。成之令见是法。此门得所立法名也。问。若寄能别立法名者。如何乍置有法。犹名所立法哉。答。前于法处争故。立所立法来之者也。虽有所别。犹名法。若见所别。亦名有法也。
明要钞(异本终)
明要钞卷第四
有法差别作法
本作法义以非实言寻作有缘性意许事。作有缘性意许带有性言哉。
子岛疏记断道同异。明灯抄料简。义断料简。子岛传作有缘性量有法有意许哉。作有缘性事。违三量因简别事。违四量(有法自相有无意许哉。)后二相违并违三违四量意趣不同事。
○有法差别作法。
一云。有性非实量。有法有性下。有有性作有缘性云意许量。其意许量。作有缘性能别之下。带作大有作非大有二差别。望乐为作大有缘性意许宗。同喻同异性。勘成异品。付有法差别相违过也。
二云。无意许量。只有性下。有作有缘性意许。其意许下。重安作大有作非大有意许也。
三云。有法有性下。直带作有作非意许(右人多用此义。)
四云。两重一重义不定也。立者有法有性下。安作有缘性意许。谓直举作大有缘。而作有缘性义。自通作非差别故。其义延及两重也。论意许体只一重也。言贯通故成两重也。
已上本作法。
五云。以有性作有缘性别量。为今作法。能别下意许作大有缘性。遂衔着有法。故成有法自相相违也。
六云。别作法家。犹意许在有法。
七云。意许在两处。其中在有法为本。
八云。在能别为本。
已上别作法。
九云。并用二作法(古人立此义。以仁觉等传为规模。可勘见。)
十云。论用本作法。疏断取别作法(断道传)
今云。本作法两重意许义。禀承之传也。但一重两重不定义为好。别作法多义中。意许在二处。有法为本。当子岛御本志欤。以断道传可得文理耳。算公法花会竖义。令立此义了。诸义大旨如明本记。
本作法义。
寻云。以非实言。难见作有缘性意许。
今云。此有多义。一云以能别言。寻见乐为意许者。别作法家所立之道理也。本作法义异之。只以立者宗计。推知法有法言下意许也。若必以能别言。探得有法下意许者。外人对佛法立量云。我我常无初后故如太虚空(云云)有法我言下。勘随身造业受苦乐我。不随身造业受苦乐我差别。岂以常能别言。知彼差别哉。又我所执我应非是一之量。勘假我实我差别。亦尔也。准之。有性非实量。直有法有性下。勘作有作非意许。有何所违。
二云。以非实言寻知也。非实言带作有缘性义故。成有法下作大有缘性意许也。故子岛依本作法义。释胜论此因既成有性遮非实等而作有缘性文云。先有法自相之时。有性之非实等之时。即显作有缘性义。故云既成有性等也(云云)本院私记。并同学记等。非实言含作有缘性义者。同此意也。
三云。以有性非实一重不相离性宗。知有性下作大有缘性意许也(此义明本广记之。)
今云。不以非实言定探穷有法意许。又非无助成彼之义。胜论本意立有性非实量。成离实有性体及作有缘性别义。能别言能顺彼意许宗。其词包含无所遮故。若不详成故难显作大有缘性意许者。非实仅显离实义。就自相量未及大有体何偏责差别之门哉。可知。能别言以顺乐为为其功。过之求成立义。恐别作法家之加增也。以唯识比量为此义证。不离眼识能别言。焉及色体哉。只有法无有此意许故。能别顺成之(为言)问。有性处必可有作有缘性意许云事。以何知耶。答。不尔乐为不究竟故。问。设此量下。虽不究竟。有何失。答。师主不别立作有缘性量。此量下乐为不究竟者。立者不穷宗义而止。问。别立作有缘性量。可究其义。以何知不立。答。论家中无此证。疏云。仙人既陈三比量。已乃至胜论宗义由此悉行。非实等三量外。不见立作有缘性量。问。疏断许作有缘性作法。可勘处处。答。其为显立者意许。以义推示其作法也。以之返知。师主决定意许作有缘性。其意许岂非实量不带之哉。又以加言量。返知不加言量意许也。
重成云。胜论唯立非实等三比量。不别立作有缘性量。而彼宗义欲成作有缘性别义故。可意许作大有缘性义又必然也。以此二事。寄合责之。有性非实量。有法有性处。有作有缘性意许。以非实能别助成之也。其助成义者。顺而不违之分也。必以能别言。探得意许者。别作法家加增义也(已上意)若乐为不过法宗所成分者。自相量非实宗之所成。仅离实等义。不及大有体。是偏以离实义。为所诤哉。彼既立者所立欲有之分。令有此量中。及大有体。此又可然。非实法宗。显意许不足者。自相差别只同事也。
○作有缘性意许带有性言哉。
相传云。作有缘性意许。有性有义也(云云)
有云。作有缘性有性性言下勘置之。性者法体也。有实体法必有能缘故。其性处有有能缘义。有缘性者是性也。问。胜宗意。大有同异外。全无得性名之法。何性下以实等为片差别耶。答。设虽实等。既有其体性言下岂不带之耶。例如佛法事理为相性时。性偏圆成也。然而指依他体性。亦名为性。事亦性故也。问。声无常量。勘作声有缘性。非作声有缘性意许。带何言哉。
答。有云。有性下义也。问。有性者指有性体。作有缘性者。有能缘之性(为言)其义遥异也。何关带哉。
答。有法差别之时。有性言有能缘性云事曾登见天。其有缘性下。勘二等也。问。此义违疏疏云。彼鸺鶹仙以五顶不信离实德业别有有故(文)如此文者。有法差别之时。有法有性离实有性也。
答。有云。作有缘性作字。有何由哉。有人云。论云作有缘性故。不失其词云尔也。此义尔也。论置作言。亦有何意哉。先疑未除。今推云。有缘性意许。不带有性言陈故。置此词也。意云。有法有性。是有性体也。其体上有有能缘义。仍指有性体。此体作有能缘之物(为言)不直带言故。置作言也。余意许无作言。作声有缘性等。倣于今作有作非意许。一往所勘也。依之。可云有性下作有缘性别义。不带言陈。是名总意许。作大作非大。二差别乍在有性下。带作有缘性言也。总意许望作大作非差别为言也。违三违四可准之。
问。疏云。有性言陈有法自相作有缘性作非有缘性是自相上意许差别(文)作有作非差别。带有性言陈(为言)
答。不尔言陈下有二差别(为言)不云正带言陈也。非实言下。无此二等。对之有性言陈下有之(为言)
两重意许相承虽旧。作字润色未曾有也。意许及二重。尤有其由欤。此义可信。
○子岛疏记断道同异。
一云。道记意同用别作法。疏记并举本别二传。取别作法为自实义道又分明。但至异文者。论指前有法自相作法。云即于前宗。略不举作有缘性量。而敌者进检于立者之意许。作有缘性为能别言。付今过也。疏断显其本意。可有作有缘性量云也。重意。论略就非实量。远示作法。实可有作有缘性量(为言)
二云。两处同云论。本作法疏断。别作法也。道终文明故。既云若依此者唯前有性非实之量也登。用前量为今作法。问。本作法传。付违论失。论作有缘性者。言陈宗也(云云)如何可会。答。论有二趣。用前量为今作法。是正意也。作有缘性即意许作大有缘性也。而以共许词。说作有缘性者。远显别作法能别言陈也。疏主得此意。云此言有者有无之有也。论无此密意者。疏断何忽用别作法。上纲对本作法家都不许作有缘性量。必可有改能别之量。论云作有缘性者。即言陈宗云也。非不存前量为今作法之义也。疏记标别作法义。云必有别量者。必可有改能别别作法。不可唯取本作法(为言)问。记下文云。论云如即此因。作有缘性者。是非作大有缘性。是共许作有缘性也。疏云此言有者有无之有者。释此论文也(已上)作有缘性之言。正说作大有缘性意许。远令知言陈作有缘性者。何嫌作大有缘性哉。明知。子岛御意。偏云言陈作有缘性也。答。不越前违论失。许有别作法之日。论作有缘性共许言陈。非作大有缘性云也。若用前量时。意许作大有缘性也。非作大有缘性者。为异璧公云论作有缘性即作大有缘性之义。言陈作有缘性。非作大有缘性言也。记嫌璧公之旨明见。可勘知文次。
三云。疏记广成前别作法义。道初文亦同。奥文云。然论据立者等者。论据本作法。疏断示别作法(为言)此改二卷传。始立此义也。问。然论据立者。以下述别义云事难信。成别法义了。总结论及疏断意也。何为别意。答。上成唯别作法义毕。可祕而已(文)此结别作法传也。然论以下。改一向别作法义论据本作法(为言)大旨同前得论意。与前别故。安然字也。此解优也者。又结此义既二重有结文。可知别别释也。以此结文。可为至极实义。
三义中以后为好。上纲初密立别作法义以多文理成之。后能案得论疏断本意。论本作法。疏断别作法云也。
寻云。断道安和元年注之(云云)其后经八箇年。至天延三年制二卷记(各奥曰记分明。)断道改二卷传者。时代大相违。答。道先书也。枇文显然故。然论据立者以下二行文。后被书加欤。书籍再治之间。度度副入别义者。常习也。即彼道有例。二卷记以共许有性。为作非有缘性体。而道改之取实等。准之。疏记之后再治道。多被加之别义欤。
此义具如本。于两处同异者。残而不记。今三义岂不为祕决哉。此词过分。可恐可伤。
私记下文云。
依疏见论文。聊简不同。所谓疏上段。依别作法解之。此时论作有缘性。是共许作有缘性也。作非有缘性略大字。又与此相违之所相违。论阙无之。记云。论中阙无作大有缘性之言者。是此意也。疏下段依本作法解。作有缘性者。作大有缘性也。又是当下句所指之所相违体。故付论文。上作有缘性文。及下作非有缘性文。上下阙大字(为言)
依此推者。疏私记同道。论为本作法。又无殊相违。欤。
明灯抄云○何妨大有虽非实等。与其实等法门。是别亦容无体。不能定立大有是有故。前立量虑恐未了。胜论意云。今应成立令义尽理究竟显了。故寄前门言显比量以未了故。是不乐宗。于中前立意内所许差别法门。大有是有。非是同异。以为所乐。则是寄于言显比量。一类宗中。矫立意许第三类宗。于一量中。双成如是两类宗故。故犯相违(文)
寻云。今云未了。云究竟者。若不立作有缘性量者。胜论宗义总不究竟云欤。若又成作大有缘性意许。非实言未了也云欤。若又付有性非实一量。勘有法自相未了也。勘有法差别。知彼宗究竟也云欤。
私云。仙人对弟子。欲成自宗。若唯立非实量者。显自宗义可未究竟(为言)问。以非实量。成有性离实大有性。大有名体能显。胜论宗义悉穷。何云不究竟哉。加之。作有缘性量。自义传仅显体。虽及前量。何剩如此云哉。答。前意许未显其体。后意许大有指名体。有缘性显有体。前意许上更兼有体之义。故灯抄云。亦容无体不能定立大有是有(等文。又案。今云未了者。不云胜论宗义不究竟付成作大有缘性意许。非实言未了也。以作有缘性言。能显彼意许(为言)
又案。付有法差别作法。言陈意许相对。非实言未了也。以作大有缘性意许为究竟(为言)此付本作法所料简也。
已上三义。对子岛御意。同异可思之。但子岛记立理之中。胜论俱义未究竟云事不见欤。以彼推之。第二义无过欤。
断云。
今云。见此问答。以加言量。名有法差别。有二义之中。初义者。以后量望前量立有法名。后义者。直此量处。亦有可名有法之义(为言)
问。初义者。释不加言量也。不后量望前犹名有法。若不尔断中岂不明前作法耶。答。断既付作有缘性量起问。其答文尤付所问。可答加言量有法义。又望字其意分明也。但断虽不释前量事。明后量源之中。前量为有法差别之旨显欤。
○子岛御传。作有缘性量有法。有意许哉否。
今云。后量有法可有二等意许。立者为成有性作大有缘性。所别举有性之时。岂不思此有性作大有缘性也。何况前量有法带二等义。上纲自许之。至后量何可废之哉。若有法无意许者。何为有法差别作法。然成法意成有法者。成何物耶。故知。前量有法必可有意许也。问。一箇量中。二处置同意许。甚不应道理。违三违四量不例。彼者有法意许。与能别意许。其相异故。此者同作大有缘性作非大有缘性差别也。若在有法者。何再安法宗。若能别言陈。带作有作非之义显者。可谓限能别。可非有法意许。答。有性与有缘性。一法体与义也。所别时任本意虽带之。能别详云作有缘性。不可不带。如此二处。重叠举同义之量。其例甚难有。故二等亘二处之例。又难有。何强疑之哉。
问。前在所别。后下能别欤。将一时在二处欤。答。一时在也。具如有法自相所立法中记之。
或可云。此量偏能别下有意许。随胜可论所在故。但以能别成有法。有法自为作大有缘性。若以能违破之。又为作非有缘性。未必所违时二等意许有之问。若尔前后二时不同欤。若尔者前既无意许。后何始出来耶。答。有法若决定不应作有作非者。设虽成能别。其争留能别。可不成有法。而有性本可为有缘性故。能别成毕之时。还见有法。作大有缘性物也。被知也。犹如隐显义。若夫于如此义。强难不许之者。于差别相违。作能违时。如何言陈下。始破乐为。替处不乐为耶。
问。此例犹不例。彼本有二等之时。意先乐为在一边。为之引因喻。敌者作能违之时。彼本有二等之中。不乐为边能被成立。成立之时。不始出来。云替处者。能违有法也。不所违中前后差别。答。二等意许自本虽相并。其言陈实所目之体。前后有异。本量时。立者以真他用。为他言所目。言陈自虽似亘假他。意在窃差别此他者真他也不。假他之故也。而敌者作能违之时。以因喻力。令彼他体即为假他。一言陈虽不改。前后所目既异也。前后虽异。不一向改反。自本彼言陈宜如此之故也。今量又尔。有性本或可作大有缘性。或可作非大有缘性。而能别言陈。分明带其意许故。虽不名正有法差许。义之所至。不可遮之。以不可言量。为例。不可偏夺故也。问。前唯成有缘性。后唯成作非有缘性。一时不相并。何异常例耶。答。云并云不并。俱无失。必为他用之例。如前出之。
○有缘性事。
问。实德业之能诠言。能缘智者。若只诠三缘三欤。将诠缘为有欤。答。或时虽为有。不必尔。以三为境义者。只知实知德等也。心缘境者。何异佛法所说哉。问。若尔何疏。云同起诠言诠三为有同起缘智缘三为有。诠缘共置有言。明知取为有之义。为此量所立也。答。汎尔诠缘。则有所诠所缘。之故也。今寻。有源故。殊云为有也。问。有缘性者。若有实德业之能缘欤。将有大有能缘欤。答。二义前归一也。先付实等诠缘解之。故云诠三缘三。私记云是实是德等。但实等不无。即大有故。能寻其源。还大有之能缘也。问。若尔有同异性能缘。不大有能缘。 为同喻耶。答。直缘大有直缘同异性之能缘虽异。不取彼。今自三句论之。而缘三句之能缘转二境。一转大有。一转同异。所谓为有之方转大有。为实为德等转同异。大有者总有性也。同异者别性。若无大有。实等不可有。既实等有。故有能缘。其实等有者。则大有故。有能缘之因。是大有也。若无同异者。可非是实是德是业。其为实德业之边。同异为因。是以诠三缘三之因者同异也。为有之因大有也。问。若尔如何以同异性为喻。立作有缘性之时。为能同品。不犯所立不成耶。答。彼一往许不无有时似同品。依实论之者。不无有遂归大有。故作有缘性有。成大有之时。不同品。于作有缘能别。有二等意许。立者差别为是作大有缘性。其有者实大有。非大有非有之故也。
问。有缘性者。有缘即性欤。有缘之性欤。答。先名三句能缘。依主故云有缘性。遂是大有之能缘也。有缘即性也。问。如此义者。实等是无法欤。若尔大背彼宗。实即常住真实法。德业又各有功能故。若非无法者。如何偏以三句上所有事。悉归大有同异哉。答。三句非无法。是大有同异之所有也。但今所论者。成立大有句义。以诸有为大有之门也。喻如佛法四出体中。性用别论摄相归性之二门欤。
大有实等合缘之。离大有独缘实等之时无之欤。但于大有者。独有缘之时欤。案立大有法门之时也。可思之。
或可云。实德业三。有诠缘之时也。直有诠缘者三句也。其因故以大有。云有缘之性。同异性亦有此义。其有云分者不及大有。又有缘者。有大有自能缘也。凡实等与大有。和合之时起诠缘。其能诠言能缘智。通转实等及大有上。不各别诠缘之。显论者。只似诠缘实等。以实言之。兼诠缘大有。其有大有之能缘之边为今宗也。
此义中又有一义有缘者缘而为有义也。显心行解也。不境体有能缘之义。
○违三量。
寻云。因云除四大种者。简别言欤。答。尔也。故子岛引周记。不言除四大。便有不定(乃至)为简是过。故因云。除四种(云云)问。明灯抄引疏中卷。以除四大。及有性外。并为同品。之文非四大种既是能别也。岂以能别。作不定过哉。故因除四大之言。显四大外体非无(云云)又太贤师作此量因云许除四大外体非无(云云)又太贤师。作此量因。云许除四大外体非无故。故知非简别言。答。不置除四大言。四大种来可成不定敌。欲简此过故置此言。以周记可为定量。但明灯抄释者。子岛难云。以非四大种为能别。四大种即成异品。而何得云岂取能别作不定过。一切比量作不定。皆如此也。故此抄意。甚难得也(乃至)此难尤有谓。仍且不存之。太贤师云四大之外。亦是简别也。故子岛云。又云四大之外。云除四大。义意无殊。俱简不定之词也(云云)
有人云。今推善殊御意。非四大种能别也。色声等望此为宗同品。以四大种为异品。望是四大种宗同品也。若尔岂作如四大种是四大种。云不定哉。灯抄云。非四大种既有能别岂取能别作不定过者。非四大种能别立返者。即是四大种能别也。四大既能别也。岂以能别即为异品哉(为言)意云。宗喻必可别物。不可以四大种成是四大种宗云也。非云非四大种能别。即见异品四大种无不定过也。举非四大种能别宗。返显是四大种宗也。就灯抄显文者。子岛难势诚似难遁。能探其旨非无深志。不尔善殊岂。不达立破辄则。谬作此释乎。
今寻云。唯识比量能别。立不离眼识。以眼识为同喻。全同此。
有人会愚难云。离不离是体上义也。色不离眼识义。眼识不离眼识义异故也。此指四大种体。如四大种是四大种云。故不同彼比量也。
重难云。此又尔也。大有即四大种。如四大种即四大(为言)焉异离不离哉。
有人会云。不离者二物各别。此不离彼云也。今就即体。彼即可此法。如此法云故。宗喻一物之妨。难遁者也。况唯识比量。宗云不离眼识者。自体分也(为言)相分色不离能反自体(为言)同喻眼识者。见分也。如见分不离自体分。三分虽不离。犹立别分故。异即体宗喻也。
先年。于洛阳梅小路室町之亭。一因违三量沙汰之次。因除四大言简别欤事。旁有不审。予就子岛粗成其意。算公大朋灯抄。子岛之难不留秋篠之御本旨(云云)其间问答多重。广载别纸。今记梗概后学悉之。
有人又云。后见清水里书。子岛释上。问云。与能别法同体之物成谓喻。以其作不定。甚可难也已上。此问意当善珠之释。解释虽幽。同体之物者。是四大种宗。四大种异喻同体云欤。不尔岂非四大种能别四大种异品同体之物乎。
此释诚可尔。难决难决。
○违四量法差别所离实等三句五句事。
不可及异义三句也。所违量共不定事。难义欤。今一义云。勘过事者。敌者进止也(先德传)勘法差别之日。言陈不付过。所诤乐为在意许故。若甚共不定者。又不可付法差别过。言陈既破故。不及求意许过欤。此义势处处记之。
问。若尔何唯勘法差别哉。答。疏主欲示一因通违三之义。何相违因外。显有余过哉。
○有法自相无意许犹可为相违。
一义有此类。三违四量等也。问。后三相违有意许。若无意许者。如何传成有法耶。若云直成者。违两论判同异品之文。答。有法直举不极成法体。能别以有无或非实非四大等言立之时。一重虽成法宗。资益成有法。故乐为留有法。敌者寻其遂所成。勘有法自相也。先望能别判同异二品故。不违两论也。问。设所别举法体。能别立有无等言量。可勘有法自相耶。答。尔也。则局通对所成立自性者。谓我自性法自性。若有若无。是成有法量也。既有如是成立于有法之义。敌者何乍知之。不付有法自相耶。是以子岛御意。有性非实量非实言。非实为一重。离实等有为第二重。是表里也。同异性成其二重。是均等有义也。是仙人量。有性离实有立也。有言即常有无能别。然者虽无意许。何不付之。是以。子岛有性有法无意许。直举大有性。又释能违自他共。所违自比也。能违他比也。以之为实义。言同意别故无诸过者。是也。若尔无意许量。何不付此过耶。
○后二相违并违三违四量意趣不同事。
师主欲成大有句。矫立比量。或直诤即离。或总立六句。别成大有。直诤。即离又有二类。一者总对实等三句立三比量。如有性非实等量。二者就实等三句中别别法门成之。如违三量立非四大种。且举实句中地等四。亦可云非。空时等。望二十四德句五业句。皆一一可立故。违三量同喻云色声等。不取总句也。违四量总建立六句别体旨。显三句之能有所有实等外别有体也。以能别言陈。可知其意。依之可云。非实等三量。对所有实等。成能有义。故唯限三句违四量所离实等之等言有委曲。通局勘矫合违自此而起者也。能可辨之。
贞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以正本书写交点讫。
法印范缘。
元德二年十月二十二日(辰刻)驰毫毕。
本字不分明。以证本可校合之而已。法印大僧都觉(春秋二十五夏□十一。)
正庆元年九月十三日(巳刻)以良算自笔本校合之毕。觉(春秋二十七岁夏□十三。)
观应二年二月十三日夜(戍刻)以御本书写之毕。拟讲显意(春秋四十六。)
三月十五夜于灯下一校了。
明要钞卷第四(终)
明要钞卷第五
立量勘过事。矫立量能别事。成法有法量勘同异品事。唯识比量所诤宗事。意许三重事。
不乐为片差别事。
作非有缘性体。
不乐为必有法上义欤。
违三违四法差别不乐为体。
自比量生敌证智事。
○立量勘过事。
先内明门诤宗义。次敌者徵量意。决诤所留。立者许其义了。后正示过相。量形种种也。大论有二。一诤体。二诤义。诤体又有二。一全不共许如内外道诤神我也。二有许不许二门。立敌共禀。一教。于其所说。诤体有无。如成触生触及有为相也。然诤体。多用有无言为能别。或以方便言有矫成。若以有无言。立自他比。以不极成体。直举有法。无矫立。若以方便言立。有法有意许。如有性非实量也(已上门全不共许。)若承共教。诤体又有二。一用有无言。成触及有为相量等也。二以方便言成唯识比量等也。(清辨比量有无类欤。或方便言欤。可有二义。)但于共教诤体。设虽有有无言。尚还有属义之门。约体者互信故(胜论五顶有性言。犹非共教。有无之有虽似共。遂成毕。其体不共许。可思之。)若成义量。宗依多共许。无矫立义欤。但似诤义。实及体诤者。有矫立欤(已上大意也。)
○矫立量必能别有曲事。
子岛御意。非实言有离实有体义。又设用本作法之时。犹非实之里有作有缘性义(云云有为相有法自相。灯释有曲。此例也)若不然者。勘有法意许无通路。岂直望有法判二品哉。其正意许。窃虽带有法言。以能别寻见之。有法法其词俱不穷。以内外宗对量言势。随义尽不尽。可定矫立有无也。其中若用有无能别之时。大旨法有法。俱无矫立。如触别有体量也。然有为相量。初就常相。见诤在能别言。着法自相比量相违等。设若立者。为避此过云非诤在能别者。其时始知别有体言有曲(如灯释也。)有法勘意许。为有法自相。通途无此别。触别有体量。诤穷于能别言。设敌者虽勘有法意许。不伏其过(就触量法自相比量相违有哉别可论之。)问。依能别曲勘意许者。法差别相违量。必有言陈曲哉。答。必有。所谓若诤在言陈者。可犯相符等也(必为他用作有缘性量等。皆此类也。)
○成法成有法量勘同异品义。
问子岛御意。非实言处。离实有体之义。同品均等有体之有性。非均等者。若非实之意许故。对同异欤。答。尔也。问。若尔。有性非有法意许欤。答。有法意许也。本有法举离实大有性。至能别令知其意。但能别下。显有性离实有体为义。非有性体。有法又离实有体之有性非义。体义虽互不离。法有法义稍异也。问。若然者。能别正所显者。但有体义也。何勘成异品耶。若不捨有性。而令相属故异品者。是不相离性义势欤。若尔声无常量。又可有此过。答。成法量。诤留能别。故虽不离声。以无常义。为正所立。故有同品。成有法量。诤不留能别。及有法义。故无同品。所谓有性之离实有体。皆为诤。然引同喻之时。单令见成非实义。正本意。非实里立有体。自有体传及有性也。问。敌者勘过之时。以何知此量成有法。若能别非实。定有委曲者。其理不尔。于有性成非实了。能违弟子。诤穷能别哉。答。师弟不承共教。大有句既全不共许法体也。若非矫立。分明欲立者。须立自比用有体能别。而共比假不无之有。呼大有性。能别又云非实不云有体。比量言势。不穷内明所立。而令见共比。故有法能别必有委曲责也。若又就此矫立。非实里。作有缘性见时。为有法差别也。问。子岛用本作法之时。能别作有缘性义下。勘二差别欤。若云尔者。岂无作有缘性言陈。勘二差别哉。若所别下有二等者。作有缘性义。既在能别。可同别作法。何阁能别。有法下勘之哉。答。上纲御意。本作法时。有法下勘之欤。凡有法差别二等。自元在有法下。而立作有缘性言之时。其词分明故。意许自兼在能别处。虽然在能别者。非后二相违本轨式。仍本作法时。定可在有法下欤。
自相量意许。自言传求曲探之。差别见有二差别。以不乐为自他相许。有对之物登知也。不乐为言陈也。此敌知分也。若限此分者。可有相符。故决定又可有深乐为知也。
建永二年七月之比。于南都新药师寺但州禅门草菴。对两三同法。奉谈子岛二卷私记之次。得此案了。
○唯识比量所诤宗事。
问。唯识比量。以何为乐为宗耶。答依大疏等。以有法色下非定离眼识色。为乐为欤。问。今量为破外人离心有实境。有法举色。立不离于眼识。不离言遮别体。何剩成有色体哉。离不离二门之中。离者彼此相望显有别体。不离言翻之。既相从门也。岂顺彼意许哉。爰知。此量不争色体。极成眼所行色故也。于其色成不离能缘心之义。破外人离识实境也。答。非定离眼识色者。心中色也。四分殊故不即一心同故不离。非即非离。是中道理也。并遮增益损减。若专成色体者何云不离于眼识。若偏破色体者何有法言陈带而成之。当知。此乐为不同汎尔成体之量又不偏破色体。重意云。外人以为。色对心执心外有别体。大乘唯识宗。遮其增益执。外人闻之。亦谬谓大乘宗。唯有一心。心外无物。眼识所缘。即眼识体。非色非境。今量破二边执也。是故有法意许。为非定离眼识色。色故不无体。不离故不有别体。能别言陈。云不离于眼识。虽破相离。不一向废色处。不离之言。自本不捨二门之义也。但如疑难者。偏诤能别欤。若尔何三藏大师。恐有法差别。因上豫置。自许简别哉。疏主解释。举人所知也。况外人执境为实。其所执实境者。当情现遍计所执无法也。未知心中现依他相分。大乘破之。何不兼三门。眼所行色虽极成。其色之中。本质影像等。亦有种类也(一重)闲可思之(有别愚推。如余处记。今义不同学者偏成体。)
○意许三重事。
言陈下等带二意许(是一重)差别此也非彼(是二重)此乐为遂领言陈(是三重)且如唯识比量。立者意中。许置色言下有定离非定离二差别。差别总言。以为二类。故名差别。意中所许(一重)故名意许。此二类意许相对。差别此也非彼。故名差别。意许取此嫌彼之志。故名意许。差别有能差别所差别。意许有乐为不乐为(二重)此二差别中。取一为乐为。总言关此意许。能诠言虽通彼此。意差别之。属乐为故名差别。意中许总言陈此也非彼。故名意许(三重)譬如一室内有二人。互诤其主(如二等差别)傍人判之。差别此室主此也非彼(是如乐为不乐为。)遂此人领此室(是意属言譬也。)
○不乐为片差别。
一云。即义相违(虽无别体。成乐为宗之时。翻对而来。相违别义。为不乐为差别也。)
二云。敌者所许法。
三云。同喻上义(喻义贯在能别。故为不乐。不取其体。)
四云。以同喻为片差别。
勘二差别之时。且此上同喻。为不乐为。正作能违之时。其义转成有法上义了。故片差别体。又下为同喻也。是又一样也。
五云。取同喻中一法。为片差别。
同喻有多法中。一取分为片差别。余留皆同喻也。同喻有多物量。皆以尔也。
六云。翻前(同喻有多类。一残为同喻余皆为片差别。)
七云。同喻中与有法体类相似为片差别。余同喻也。
八云。真轨辙。必有法上义。不尔差别相违之种也。
九云。必有别体。但不必有法上义。
已上九重。古今义相交。学者之案。恐不出此等义门欤。犹披诸家记。可录异说也。
○大作法有法差别。
作非有缘性。
一云。即实有性(此又有二义。一云。立者所许即实有。三松。二云以敌者边所成即实有性为体。明诠。)
二云。同喻同异性。
三云。即义相违(清水取之。)
四云。有法有性。若望立者。为作有缘性。若望敌者。非有缘性也(药师寺贞朗。)
五云。离实有性上别义(松室口决。)
六云。共许有性(子岛疏记。)
七云。实等五句(春稳)
道云实等无五句词。春稳云实等五句。恐谬得子岛意欤。春稳私记载五传。前四者二卷传在之。第五道意也。道意三句。可云也。同异性是同喻也。其外取实等三句。为不乐为差别也。
违三违四有法差别。作非有性有缘性体。准此可知。唯识比量有法差别。定离眼识色差别有多传。如故僧都问答。并寻思记。
寻云。作非有缘性体。若是实等者。有法有性下。不可勘置之。与非实能别。互相差别。不相离故。
今云。此难尤非也。诸意许必法有法。宗依勘之故也。若不然者。唯识比量能别。既立不离眼识。岂有法下。带定离眼识色片差别耶。又立声屈曲非能诠之时。有法声处。不可有所生屈曲差别。所生屈曲。能诠名等故也。方知极成宗依勘之。不顾不相离性方也。问。法差别胜劣意许。见有法眼等勘之。不尔由何分胜劣耶。答。彼二差别。他用能别下勘之。非见合有法眼等置胜劣言。彼宗许真胜假劣义故也(此事犹可思。)
不乐为必有法上义欤。
不必然。违三违四法差别。以同异和合为片差别。大作法有法差别不乐为意许。实等也(如前)是等皆有法外有其体。凡不乐为总有三类。如明本(已上一案。)更云一切差别相违。皆取有法上义为二差别。不尔非真轨辙。
问。违三违四等如何。答。子岛意者。以同异和合为有性。拟宜有法欤。同异性有一实。和合句有无实故。假名有性。体上不无能有自体故也。然非实等能有之性故。云不能有四大。云不能有实德业也。
若依此义者。胜胜传以卧具外舍宅等为片差别者。犹非也。舍宅等上。假我所用义。非有法眼等上义故也。诸与有法类异之物皆非不乐为。
承元三年五月十日。于笠置寺般若房。案此义了。聊得子岛御意欤。
子岛断记云○问。且第子不云实德业上能有之有有和合无实。云和合句上不无有有和合句无实之人也。故犹可成有无实故因耶。答。此义不然。今言有性者。加和合句上能有之性云有性者。可如所责。然而。立敌本意。只诤实德业三上能有之性别有别无。故只举实德业三上之能有云有性也。不诤同异和合上能有之性别有别无。故非加彼和合上能有之性云有性。故弟子虽云和合句上不无有有和合句。有法加其和合上能有不举。云有和合无实之言。不可遍有法故。犹有无实故因。弟子不成也(此义可祕之。)
准此释。和合上不无有。有和合自体故。是能有之性也。仍得有性名。有性非实量。正有法之体。唯取三句之能有性。不通后二句。然有性言。其义亘彼不无故。横来为不乐为也。问。和合句转有一实因哉。答。不转。若许转者。何云即九句中第六句也哉。(别可有沙汰。)
○违三量法差别。
不能有四大非大种片差别。
一云。即实有性(观理明诠等古德多用此义。)
二云。同喻色声等(隆光律师。)
三云。即义相违(大安寺仁觉僧都等。)
四云。实等五句。
五云。共许有性。
六云。同异和合二句(子岛)
七云。德业同异和合及空时方我意(注释。法务权僧正。)
多传中且取子岛传。同喻有众多法中。取与有法其义相似之法。为不乐为片差别。实等三句。法体也。大有实等能有性也。举之为有法。同异性和合。实等之能同异能和合性也。故取分为不乐为差别也(如明本)或同喻色声等唯德业两句也。以何知者。有性非实量就总句立。今量望实等三句中细分法门立非四大种也。故同喻又取德业两句中色声等细分法也。同异和合不分别法数。何取之哉。问。若尔同异和合二句同异二品不摄欤。岂许第三双非之物哉。答。一例法中有二品不摄之物为第三双非。同异和合总句非细分法。何为今量双非哉。问。余义有何失。答。即实有性义中又有二说。一者敌者所许法。二者立者所许。即实有前义难依敌者所许法立者言中难带(是一)又有法自相所违量可有有法差别过。以即实有可为片差别故(是二)声无常量以敌者所许非识反无常。为不乐为。可付法差别相违过(是三)后义一往有谓遂不立。问。彼传意何。答。师主说实等三句了。陈第四有句。弟子不许立即实有。师主暂许之越说同异性终成离实有性。其中间所许即实有为不乐为差别(为言)问。此理可然。何不用。答。师主中间纵即实有性者非承伏。只止诤论。遂立同异性了。欲成离实有性也。岂为立者所许哉。又有法自相所违可有有法差别过。如先传。又无共证。
即义相违并同喻色声等。传如常难也。实等五句义并注家传。不遁同喻为不乐为之失。
共许有义恐又不尔。疏云。实德业不能非无性故成所别(文)既能有法也。何云不能有四大哉。又有性非实量非意许离实有。言陈不无随亡。准彼非能有四大非四大种乐为宗。共许有性亦随可亡。谁替处言陈哉。
诸义是非殊恐多览。可有用意之。
○违四量法差别。
不能有实德业离实等有法。
一云。和合句子密。二云。共许有。三云。即实有性。四云。即义相违。
亦依子岛。问。何故以和合句不为本量同喻。答。无离实等有性义故。子岛云离所和合无别体故也。问。若尔许非无故之因何得转。答。非都无故。问。若尔如何为不乐为。不乐为者。离实等有性下带言陈。和合句无离实等有性义者难带言。答。上文云。和合句离实等有别性(云云)问。若尔何又不为本量同喻答。
○自比量生敌证智事。
立者所立法门虽敌不许。以自所许法门案立三支之时。敌者又入彼宗义探其三支。立者若于自宗能立三支。非无敌生决智之义也。但非敌者自宗所许义。故非真决智。问。若尔立自比量有何果利。答。且以自所许法门立自比量先令信所立宗义了。又以别道理成立自许法门之时。敌者信彼法门之时。返先所立量生真决智也。譬如证第八识引大乘经。此时小乘任彼所说。且许第八识。然而总不信大乘经佛说义。故说第八识之文非至教。故不为定量也。以七因等成立大乘经佛说义了。于彼所说第八识能生信解。此义可尔。
问。立他比量。立者自悟智生哉。答。入他法门生悟解故。自悟智亦生。不如共自。
陈那菩萨者贤劫之一佛也。于慈尊因明处弘宣既重。望内院待下生之者。谁不结缘乎。爰诸师盛异说太繁。一义之首尾难续。正路之通塞易迷。须仰师说。不可自由。但命世硕德谁无相承。然犹返覆而沥思。未必守其杭至于予者。偏依凭子岛御说。时世遥隔。血脉虽绝。志之所之指南无贰。将来引接深思。机缘之故也。仍普通名事就彼本旨粗加润色。其中前后制作非无参差。还弥可推雅意。予憖迴学窗之昔。素□过人。永就闲居之后。丹底大改因明之事都非涯分。而往日知己邂逅入来之时。合谈自有及法门。若暗推在胸。任口言之。言而去去而忘。殆似空鸟之迹。今年秋比。聊加覆审。老眼病力不堪自记。仍誂算公缀其新旧。合十八卷。分为二部。初十三卷号明本钞。相承本义先后愚案等自他异义广记录之。后五卷者名明要抄。傍论别推同法润色等。明本之残略注载之。遗漏尚多。何足后悔。于时建历壬申岁冬十一月一日。于海住山老宿坊终其篇矣。
沙门释贞庆。
批者以御口笔愚僧记之或消或入前后散散仍后日书改之。良算。
贞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以正本一时书写校点终功了。
弘安元年十有十一日书写毕同日一校毕。执笔释乘信。
(先师故竹林院权别当乘范被校合毕。)
同二·六·十五日以正本校之毕在判。此抄者因明之奥藏立破之渊源也。携于道之辈谁不欣求哉。然而学疏位浅之族不及闻其名字。爰先师两法印(乘范实宽。)者共为一宗之栋梁。同为二明之独步各带此书以为祕决。而予自入学之当初。常随于宽法印(乘范。承传二明之大义之间。于此等重书者。须相传之处彼法印被离一乘院家之刻。予犹为祇候身之际不虑止音信仪之上者。自他本意相毕。其后依附竹林院法印。两三年或读大疏并二卷私记。或不厕余人。校合明本抄。如此连连传习因明奥旨。而弘安七年九月比。上纲卧病席之时。此书有一见志之由。出微望之处。返答云。求法之志尤切也。师资之仪是深之上者。更虽非悭惜之限。年龄犹浅有惮于校仍进置此书于一乘院僧都御房。若至探题位者可。被许一见之由所申置也(云云)其后无程入灭。哀叹难休。于是同八年十月一日。蒙探题仰之间。申入子细于一乘院僧都御房之处。任申置旨无相违。被借下之毕。仍一部五卷。一见之次相语或人令驰笔毕。于戏钻仰日浅。虽惮备探题之重职。稽古时至遂悦见掌中之祕要。是则权现冥助之感应。先人提耳之遗德也。感泪难抑欢喜余身矣。
于时弘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法印权大僧都印宽(年四十四戒三十五。)
弘安十年六月日。以中南院之本重交合毕。云或本者是也。法印权大僧都印宽(生年四十九。)
元德第二之冬子月中旬之天。至鸡鸣走兔毫毕。愿以鸟迹之功。翻考龙花之缘矣。僧正觉(春秋二十五岁。)
正庆元年十月二日(亥刻)以良算自笔本校合之毕。尚可覆审耳(二十七岁)
贞和四年冬对盛晓僧都口决请谈了。现在传授四人之内余人未许可矣。
同五年六月一部一见之次记之耳。
前大僧(正御别四十三)
观应二年三月十三日(巳刻)于花林院御所书写之毕。拟讲显意(四十六岁。)
同十九日夜于宝积院御所一交毕。
明要钞卷第五(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