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抄(四)
★日本 贞庆撰
明本抄第十
有法自相下
共许有性。同异性能有义。两常极微合。有色有漏。如空有声。有一实因破文。有一实因所有摄子孙微欤。和合句有无实。因亦不遍。有法有性宽狭。不相关豫(因意许有无。)有一实等三因互成三宗哉。能违自他共。三种有性。
子岛上纲受贞松房成三有各别旨毕。此义幽微后学必信之可祕可祕(云云)先德祕决谁不依学。此义意云。实等当体之上有不无义。彼不无依彼能有之性。师主意此性必与所有别体也。弟子虽许其性还属所有法体(为言)
问。实等及不无有中。以何为有性之所有。答。以实德业为所有体。体既所有。是故具不无义(为言)
问。子岛御意。以不无有为大有之所有为功能。今何以三句体为所有耶。答。实等有二性。同异性是别性也。实等之为实等依同异性也。大有是总性也。实等不无依大有性也。若为实德业等各别性。具各别名义之边。为实等体之日。不无义自分。与实等成别体。若此不无即见实等。还即一物也。若无体者。岂为实等哉。方知不无。而实等也。实等而不无也。此二义中。实等云门门当表体。不无云门似体上别义。所以分为别体。实共无违。
问。若尔不无有定与大有别哉。答。不尔。其不无者性即大有也。以用归性即是大有性也。重意云。实等上不有无分。不正实等。是贯通诸法之有性也。彼宗凡云有物既大有性。此名何有不无有哉。
问。此义不尔。大有者是令法不无之性也。依能得名。非有性体是有云义。皆有大有令体非无云等是也。今何以不无即为大有义耶。答。此难甚不可也。有性有义但表他义者。有性是何物哉。彼萨婆多生等四相。生是生而有法令法能生。法体生还是能相之生也。外道余乘所立多以如此。况同异性为各别性。同异自是实故能为实性。乃至同异是业故业句依其性为业句。同异只令实等为实等自非实等者。岂为各别真实之性哉。
问。同异若为实等。与三句有何异。故疏云。能同异故。实德业三(文)虽令他同异未云即实等。如此文上下非一。岂以未定义为大有例耶。答。同异是实德等各别性也。性岂非相之实体哉。彼胜论声性即同异性。为耳所闻法。同相得声名。可知同异本是声也。譬如大乘真如色心等各别实性故。体自是色心等。诚实性故名唯识者。非只依主释。若论理识真如自是识也。胜鬘云自性清净心者此意也。以佛法而推外宗。若尔声性是声体也。有性岂非有体哉。但依大有令实等有者。相性各别论之门也。有义暂属所有法。依能有性实等有不无体。如佛法性用别论门。若以用归体。实等不无义还成大有体。如佛法摄相归性门。胜论宗义自本有此二门。若夫不无定与大有别体者。宁以他法名呼大有体耶。设又虽尔非言陈不无有时。岂亡大有体哉。仙人初说有实等之时。未开其真实性。譬如佛呼色心等法未显其真如实性。若说大有了时。摄义归体。不无即实等也。如大乘摄假从实。以苦无常等义。即为色心等体。若以实等体归大有性还属总性。犹如以依他为空无我等共相真理。
问。若尔弟子即实有又为不无性耶。答。尔也。弟子意云。实等法其性自是可有。其性有故是不无也。不待他有性。于一法自根本实性是能有也。依性其自体如此不无是所有也。重意云不无是体上义也。犹如大乘苦无常等共相。其真实是实等当体性也。如色心等自性。以体义浅深门暂为能有所有。若对师主宗犹是不许有性之意也。弟子宗似大乘摄假从实门欤。而大乘犹不许能有所有义欤。
已上年来之间久加愚推。虽外道法门犹是法性之一门也。数论胜论皆是大权萨埵也(经说)一世愚人乍执我法。自不谈我法义。自不案立者。不能改邪归正为其引接先探愚夫妄执之源。立种种异论。设虽导他都无实义。犹可堕妄语。方知权人世论必自法性出(是一)二者为显佛法德故立外道义。六师与舍利弗论义。数论转救陈那难等是也(是二)若不知他宗时不能难屈。遍觉三藏为与小乘一师论义。令外道讲彼论等也(是三)瑜伽唯识等盛训释外宗。理门正理等专显示过相。可知大圣依慈悲智惠之二门。令愚夫入正道之方便也。不悟此旨之人。多以因明等谓无益事。佛子所望又非无由矣。
已上先年二卷私记指示中记之。
今云。实等五句虽云不无之不名有。如纂要。
问。不无者是有义也。遮表虽殊所诠不替。如何纂家分二义耶。答。师主宗大有是自有也。实德业依大有虽不无不自功力。不有根本。不有实性。故于本性有与有名。所有功能不云有也。是其宗计也。
问。若尔如何有法言陈共计不无正名有性耶。答。不无即有故。且云有亦无过。但分本末轻重具明之时。云不无不名有(纂要意)
问。若尔实等不无即是大有欤。答。云尔有其理(如往日记。)但此义聊似过。实等处令许不无义。此即大有之所有之功能也(为言)
问。若尔于有言训样如何。答。一云所有有云也。能有有云也。此义虽巧能寻本书俱是不无也。不无者当体有云事也。非以有他物为自名。重意云有自有物虽令他有。立名之方只自不无义也。若如前义者。纂要须以其训释为二差别。而实等虽云不无不名有。大有名有以之为二殊义。所有正得有名者。何烦只云不无不名有哉。但前义又会可云。能缘所缘俱虽缘言所诠能缘云缘所缘必加所言不直云缘。如此能有呼有。所有不云有也(已上)
今犹责云。共许不无有者。自具不无义也。不所有云训。又大有同云不无之性。训释不分二也。
问。同异性以不无义不名有耶。答。纂要不许之。不能有故也。若如实等不无亦名有不遮之。故云有一实等。随文非大有之所有故。犹不同实等。大有之名或时流至实等上不无处故。若又以本夺之留大有不留实等。同异性无此义。非大有之所有故也。
问。纂要牒他救云。实等大有有不无之义。得名有。同异非有有不无不名有(云云)此救意同。今义势。既是他师意也何为正义。答。能破云。亦应实由有有体不无。彼非有有应非有(云云)意云。汝若云实等大有之所有故名有。同异非大有之所有故不名有者。若尔实等。大有之所有故其体不无也。同异非有所有故应非体不无(为言。子岛云。应非有(者)有字可训读云云。)自义偏于大有与有名。实等及同异俱不云有。其体同。不无也。而彼转救者。实等同异体同不无。有义异故。正义相例有义。体不无。又应异责也。纂前后偏于大有立有名嫌余也。但于不无分或时实等呼有名同异不与其名也(然此后重无强用欤。)
修学房云。共许有性离即离二别有其体。谓实德业当体不无。即是世间云色有心有之有无之有也。于此师弟共许有无之有。师主云别有大有能令实等非无。弟子云实等性即能有实等令自本非无。即离二有。即是能有。不无有非其能有。唯目所有实等当体不无义。故别有其体也。若师主意云大有之外无余有者。实等当体不无。即是所有。岂是大有耶。亦如说有能同异性有能和合。其有之言更非大有。同异和合非大有有故。故纂要云。虽体不名有。而体不无之义共许。今取此不无之义。共许为有(云云)若属实离者。岂共许耶。然言能非无性及能有于一实故者。不无之有。虽非能有。假言能有故。疏引有色喻。云此色体上有其色义(云云)以色体上有色义。名为有色。非自体能有自体名有色。亦非有名法能有色。意云。若望大有即是所有。由大有令非无。而非无有故。若约不无之有分能所有者。不无之义名能有。不无之体名所有。是乃所有之中。假立能所有之名也。如子孙微名有二多实。岂即离二有能有哉。
本云。实等上不无之义名共许有。实等即体名即实有。故疏述即实有。云实德业性不无即是能有。释共许有。云实德业上能有非无性。又即实有属一一法体。无能有一一实之义。共许有一一法上共义。有能有一一实之义。故疏云。是故于因。无随一过。有一实故(云云)以此可为口传。
大有同异名有一实事。
子岛记里书云。邑云。问。大有名有可言有一实。同异不名有。何得言俱能有于一一实。答。大有同异俱是实德业性。一一实等有此性故。设同异性亦能令彼实等有同有异故。此二性俱能有于一一实也(云云)周记及灯钞云。同异名有者。非约体有名有。据能同异实等故得有名也(文)
记里书有末学之标者。清水里书也。无标词者。若是上纲后日自书加给欤。余德记多有其例。
注释云。问同异不能令实等有故。有实等因不可转彼耶。答令体非无令体同异。大有同异功能虽别。然同名能有是即彼宗计。谓彼意云。此之二法自体不无能为实等三法之性。故名不无有一实等。故纂要云。问若以同异。虽体不无○同异亦尔。故因遍转。问何以知彼能为性耶。答胜论宗中所立声性是同异句。声是德句。以之准知。彼体实有亦为彼性。于此分所。取能性者名为能有。即同异等。取所性者名为所有。即实德业。故此二法功能虽别能为彼性。其义皆同(文)
同异性能有义颇难辨。如一因违三处记之。又同异性实等各别性云事。以声性所闻性可知之者。年来暗推也。今披注释。全同愚案也。
两常极微合生第三子微事。
寻云。父母微外别生第三子微欤。将父母二微合名子微欤。若如先者。既同佛法许生灭无常。何法印非印门之时。云外道教不说诸行无常故名非印耶。又明灯钞云。已合之时即名为子。非谓已合外别有所生第三之子○望未合时名为第三○(文)
若二微合名子微者。疏既云生第三子微。知别生云事。况若不别生者。此师无常者。隐显无常欤。设云尔者。既同声显论师。何云所作性故对声显论随一不成耶。今云。父母生子孙者。或二微合为子无别体。或能生二微外别有所生体。二义异也(义演寺)今且存别体义疏云两常极微合生第三子微○初三三合生第七子。七七合生第十五子。别不生者。何云生耶。和合名生者。其体岂无常耶。若以离名无常者。合离是转变无常也。岂同数论哉(三)若不别生者。何云第三子哉。若以已合位为数者。岂实义哉(四)如是展转生一大地者。后后实生长故也。若与本无异者。父母亦有质碍。与大地同欤(五)
问。别更生第三子微者。何云不越因量哉。所生子微其量可越父母微量故也。答。彼宗有本计有末计。本计意者。不越因量者。所生子微与父母随一微量等。而子微与量德中大量合故。其体离非粗。而似粗色。故色根之所取也。本父母微不与粗德合故。非色根所取也(量德有五其中微量大量异也。大量云粗德)故论云。若谓果色量德合故。非粗似粗色根能取(文)彼师意子微量乍云等父母随一微量。而又名粗色。故论主破之云。又所生果不越因量。应如极微不名粗色(文)
问。其所生果色与父母本微。在粗处所耶。答。不尔。所生子微。涉入父母。遍在自因处也。故唯识疏云。以量既等即一处住。体相涉入名处无别。
问。若尔其量既与随一微等。若涉入父微了者。应不遍在母微处。答。子微量虽等一微。一时中一体子微遍相入本二微也。非一方遍父一方入母。全体皆涉入父微。全体皆摄在母因也。此事难知故。末计子微一异与父母二微等云也。
问。以何知。本末二计异云事。答。唯识疏。释若谓果色。遍在自因。因非一故。可名粗者。之转计。云谓彼救言。前言果色等于因量。谁谓所生。一色之果。唯与一箇。极微量等。今云等者。等如二箇。父母极微。遍在二因之中。因既有二。果等于彼。故可名粗以此文知也。
问。成大地时。以前子微等即为一分欤。将能生次第灭了。以后所生为增广大地欤。答。父母以后诸微。生已皆不灭。全成大地也。
问。若尔何云无常耶。答。展转所生色者。坏劫等时体实灭故也。本微散住其体不灭。故云常也。
论一段文。并破顺世及胜论。仍任彼论疏文。成胜宗之孙微了。彼疏具解。广可勘见。
如佛法言有色有漏事。
子岛引周记云。有色之有配因。大有有配宗有法。有色有者。色体之上有质破义。属着于色色有碍。故名为有色等(云云)
问。宗因亦是共许有也。何别用有漏喻耶。况此文明因有。共许不无之义。何忽引宗大有喻耶。以有漏喻喻大有。有何由来耶。
答。子岛释云。此文为显因无随一不成之由。乘便更引喻。释有性及有一实等义也(已上)次宗有云大有者。初为五顶说彼不信之有性。今释彼先说有句也。不云以之为有法言陈也。有法有法。言共许。意举大有。其大有以有漏为喻(为言)
问。引有色喻之意。色体能有色义欤。为当色义能有色体欤。若如前者。不无有义能有实等如有色言者。色义能有色体也。不尔法喻颇不相似。亦如空有声声体是所有。若如后者。疏云此色体上有其色义文答。子岛云。有一实有德业者。以实等体非无名有一实等非有别能有故名有一实等。譬如有佛法中有色之法。自有色义故名有色。非有别能有有色义故名为有色(为言已上。)依此记者。色体有色义。不无有有实等体虽异。所有之外无能有义同。故为喻也。
如空有声事。
子岛云。问。引有色喻足显共许有。何更重引岂非无用。答。无妨。为显一法引一喻。或为显一法引多喻。是圣教之例也。或说者之意略或作者之言势。如地法花经中。引譬如月诸星中王等十种喻上。明法花经之殊胜。最胜王经中。云如来。舍利白如珂雪□物头花等天。引种种喻显一法。岂是无用耶(文)
寻云。引已所见之边令知未所见之边。是引喻显法之义也。若尔唯以有色喻。可显有一实有。何重引有声喻耶。若强引多喻者。为显大有亦可引数喻。况显扬论无着菩萨。释青色观门犹如乌莫迦花。或如婆罗疧染青色衣之文。云于一处说二譬喻者。此显俱生和合二种色故(文)明知于一法上虽引多喻。各可显一法上之别义云事。若一法上一义者。引种种喻似烦哉。所引法花经十种喻。非同显一义。所月天子为众星王。显诸经中最为照明之义。须弥山为诸山王。喻诸经中最为其上之旨。余喻准可知之。今显有无之有。烦引多喻。岂非繁重哉。今云。
有一实等因破文事。
子岛云。问。若尔有一实等破文如何。答。前后殊也。若约初为弟子说训者。可读有一实有德业。是令领解之词也。若约为因训者可读有于一实故有于德业故是成宗之词也。
问。如后训者。既为有别能有。岂顺五顶意耶。答。初说有实等之时。师弟共许毕。后云有于一实故等上之时师主存有大有有于一实等上。弟子存不无有有一实等故。是共许悉顺两意耳(此是愚推向师可问之云云。)
明诠记有三训。一云有一实有德业(云云)以疏云有无有为证。一云有一实有德业。疏云能有于一一实故(云云)以之为证。一云有一实有德业(云云)初后训者违能有于一一实之文(云云)可见正文。
故菩提院因明疏文集。有十箇破文。可见之。
今云。子岛训能□理。又顺疏等。明诠同之。尤可依凭。而近来大堂破文云。有一实故(云云)东大寺竖者训云有一实故(云云)二训稍虽殊大都同之。是非未辨。凡和国破文多随词势流下向上。而有一实之实字。不加训词返于上字。颇非常例。然而若训读上字之时希有其例。至上下俱音而无训者。忽向上字未曾见之。世举用之。定中古可信之人。决判此旨欤。仍辄难改可寻其由绪。
有一实因所有可摄子孙微哉。
文轨疏有二释。一云。大有同异含粗微。名有二实有多实含常散微名有一实。二云。大有同异能有诸实。纵有子孙粗微亦名有一实(云云)疏主御意同初释也。以何知者。见疏文胜论六句束为四类。无实有一实有二实有多实也。其中有一实者取四类中第二类也。既以有子孙微名有二多实。何又名有一实哉。疏下文云。亦欲显九实一一皆有。故云有一实(文)九实中四大。唯是父母常极微也。依之明诠释云。父母极微及空时等五。云一一实(云云)
问。有性者举诸实句上能非无性。言非实者摄诸实句。若一实言不摄子孙者。此因不遍二多实能有有性。故有两俱不成失。又以何因可成二多实能有性离实义耶。答。实德业能有有性。其体是一也。非是三句别别而有。是故因遍有法有性。具初相。无因不遍之失。
问。有一实因不摄子孙微者。作相违决定云。有性应实宗有二多实故因。如子孙微喻。答有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有二多实因。同喻子孙微。遍有。异品同异性有。德业和合等非有。故有此失也。
仁平四年春比。长者左相府殿下因明御谈义之次。人人云云不同之间。后日有御问。祖师上纲有勘进之事(收不收二义。并注进之。)今取一义大意记之。音石子岛楞严等意也。惠晓法印久被存此义(云云)
子岛云。次文云。大有同异名有一实。俱能有于一一实故(云云)此释四类中第二类。名有一实之所以上也。言一一实者九实也。可知之。问大有同异既含常散四大。及含空等五。何故不名有多实耶。答此所含中实。自守各不相含。是九箇一。既不相摄故不名多也(然亦名有多实等。其由尤胜也。)
此释有一实因所有一实。九实也。即常散四大及空等也(云云)仍知不摄子孙微也。注释二云。今私二义解有一实。一云大有同异于九实体。一一能有名有一实。虽此亦能有二多实。我有一实岂不共用故。偏说也○二云更下简别皆名一实。由是总别一一体故(备师同之。)取捨任意。今且依初(文。初解尤广可见之。)
有无实因三过事。
疏云。若言有无实者。和合句义亦名无实。若有彼无实。犯两俱不成。实等能有上无有无实故。其喻亦犯能立不成。因亦不遍。乍似唯能有于实句之无实故。亦欲显九实一一皆有。故云一实。能有一一实故(文)
一两俱不成。
子岛记云。谓无实之类有十二。地等九实及德业和合也。今若因无实者。总乍十二被举。而有性唯有十一无实。不有和合无实。无实言下被含和合无实。此和合无实有性不有。故立敌共许一分因遍有法有性。故有两俱不成也(文)
本寻云。和合句亦名有无实以不。若言名者。和合句体非无能和合性。有法共许能非无性有和合句。有无实故因。有和合句能非无有无实。宗因关预岂有两俱不成耶。况若名有无实者。亦可名有一实。其体能非无和合一一实故。何云有一实因为第六句耶。若不名者。和合句既非无法。亦能和合性。故能非无其体无实。岂不得有无实之名耶。况作非有缘性。实等五句也。有性言陈之下。既带作非有缘性。其体无实有性之名被带。何不云有无实耶。若不名有无实者。何云和合句转有无因故有两俱不成耶。
今云。试会二义共可立。然而先可云和合句当体不名有无实。胜论宗以大有名能有。能有实德业故。有无实等义。大有专具之实等三句之不无真实性。是大有故也。但同异性又名有无实。实等无实各别性也。令实等同异故。此有虽非大有之有。能有之类故名有彼此法。而于和合句者。虽实等三令和合。非实等性。许法真实性彼宗意不过别总二性。若尔和合句何有实等哉。重意云实等大有为性。故体实有也。同异为性故。为各各法。有无之词偏属法体。体者性也。别总性既以二穷。和合具彼别总性。而有法体。彼此相望。令和合不相离。此义尤疏。法体有分全不关和合句。是以和合句。自体有无及二释。既离所和合无别体之一释犹有之。岂得能有名哉。设计有体义。不及大有同异之旨推而可知。仍和合句具有无实义云事。全无之。不可异求。但有无实故因付过之时。令转和合句者。和合句体只名无实。其上不无有有和合句无实故。有无实故因所有通和合句(为言)有法有性不有和合句故。和合句上不无有有无实义。不遍有性。有两俱不成云也。而今就和合体问有无实义之中。以彼文为难。全不相当。次作非有缘性体。取实等五句。旁以无定量。先本书之中未示作非有缘性体。子岛一传虽有取实等。五句三句又未定。设取和合句。名有性故收之云事未定也。设假虽收有性类。只是自体不无故有体云事也。犹如实等。今所问者。既有他法故。如大有等可名能有云趣也。为作非有缘性体岂此门哉。所难之旨一一不当。
寻云。
二能立不成。
记云。谓同喻同异性。亦不有和合无实故不成有无实因一分。故有能立不成也。
三狭因失。
记云。谓有性宽有十一无实。而为立非实宗用有无实因之时。唯取有实句无实之义为因。不取有德业无实之义。故有性似唯有实句无实。不有德业无实。故有宗宽因狭失(为言)故周记云。因亦不遍者。若言有无实故为因。似唯有实句之无实。不含德业故。乍似唯能等者。若言有无实。为言大有唯能有于实句之无实。相似为言不能有德业上无实。故不言无实也(为言)
问。何故有无实因下。不阙德业无实。答。非实宗之时。不用有德业因。准之可知。若犹关者即有不定。谓若如同异性。有无实故。有性非是实。若如实句有无实故。有性亦是实也(是一分不定也实句有德业无实故具如断也。)
问。尔此依狭因。可有何失。答。可有两俱不成。谓有性有实德业无实。而有无实故因。唯遍有实句无实之义上。不遍有德业无实之义止上。故立敌不许此因。故有两俱不成也。
问。若尔与前与两俱不成有何别耶。答。前是依宗狭因宽。所出来两俱不成也。后是依宗宽因狭。所出来两俱不成也。故尤别也(此因亦不遍之义。古德嗷ㄆ。今记愚见也。不可异求之。)
清水付四难。
初难云。如此义者。若尔有一实之因可狭。何者有性者。实德业之上有性也。而有一实因。偏实上不无有也。故有一实之因。只遍有性之有实之上。不遍有德业之上。故可有两俱不成耶。若许尔者甚可笑。
试会云。仙人立三比量之时。用有一实等各别因。虽为外宗能违因明。义解之所至莫不巧妙(矣)是故疏主取彼因。嫌有无实等余因。校量德失就本斥余之日。于有无实故因付两俱不成能立不成。是则有无实者。有十二无实其义甚广。而有法有性唯有十一无实。不有和合无实。故有宽因狭宗过。是两俱不成也。因宽喻狭亦有过。即能立不成也。以宽因对宗对喻。宽狭不等为过。义势返同。其次下文。因亦不遍等(云云)未指过名实义难知。诸师是故异端非一。但子岛上纲御意者。是亦两俱不成也。但狭因宽宗为失。与前大异。此意有法有性。三句能有。有无实因。且非实宗时可限实句能有。故宗宽因狭。能何知者。以下文。乍似唯能。有于实句。之无实故文是其狭因之相也。两俱之名前后虽等。过相宽狭不相前过。若更勘别过者。何不标其名耶。知俱两俱不成也。又今以不遍为失。不遍者狭因不遍宽宗之义也。异前门之旨旁以可知。是故上纲深探疏旨。但清水初难诚以难遁。然而疏主徵有无实故因之本意者。只对有一实等因。欲显其长短。设难会难遮。此因犹不如三因能立三宗之故也。至其一一过者。未必至极真实欤。重意云。先十二无实甚广。有法有性不有和合句无实。是根本之失也。有一实等因实无此失。宽狭不均之因。不及宗因关豫因故。先招一过之因。剩又付翻前之狭因宽宗失。从太宽起翻至太狭。诚徵破之余势也。子岛御意。未必为至极过欤。乍似唯能之乍字。且也暂也。既此因时限实句无实之义。犹以假说未定也。况乎以之为由所付之过。何必真实。而清水律德处实责之。责旨难极。若依子岛御本意者。不以为重难欤。
第二难云。又元立三量本意。非实之量。有法有性偏约实句者也。而今有性广被三句。似妄本意。
会云。三量有法宽狭难测。设实虽狭。今犹有性体同而无二故。且令亘三句。对因徵宽狭。有法先举未立非实宗故。任体令宽。因是说非实言了后举之故。须应狭宗限实句能有。是皆强斥因非之志也。
第三难云。又下文中。亦欲显九实等者。是则捨无常之因。取有一实之因之词也。若捨狭存宽者。有一实之因。亦可关有德业之义欤。若许尔者天爱非余。
会云。见疏次第。问中何以无实二实多实不为因耶(云云)疏主答之。于彼三因次第付过了。总诘云。亦欲显。九实一一。皆有故。云有一实。能有一一实故(文)所诘只显有一实因之意。所对非近限有无实因狭因过。清水御难。恐妄文起尽强斥他非欤。设又虽对狭因。于有一实因者。只释显其意无宽狭不等失(为言)
第四难云。又因亦不遍云者又两俱不成者。疏文可云二两俱。而不云也。何末代学者指过相哉。
会云。此难恐不当。上付两俱失了。下文同类过故别不指其名。恐亦字有深意。宗因不均之中。非只前过。又有过失。是显重叠之志也。
清水自义云。今案因亦不遍者不别失也。有无实因之名宽体狭言也等(云云)
今云。义势甚巧也。诚为法将。但因亦不遍者。殊标因名返显所不遍之处非因。而如此御传者。名义皆在因中。何不云义不遍汎云因亦不遍哉。而偏入此门得疏旨故。不受子岛传。加四箇难欤。二义通塞披疏可悉。
松室私记云。○后过意。有法有性。有无实二实多实有性。而因云有无实时。不遍一分有二实有多实有性。故有一分两俱不成过。故疏云。乍似唯能。有于实句。之无实故(云云)即邑记周后记意甚好也○。
平备明诠隆光观理仁觉延义等大意同之。然于其中稍有同异。可思之。
寻云。此义难思。若以有二多实为因之时。不遍父母极微等无实。故可有因不遍之失。何疏中不出之耶。又有一实因。能有父母微等九箇一一实。不遍子微二实孙微多实故。因亦不遍。加之立所说有性非四大种许除四大体非无故之时。有法有性广取实句一切能有有性。因取四大外能非无义。立有性非实有一实故之时。有性亘三句能有唯以实句能有之义为因。此等亦可有因不遍之失耶。
本云。此义唐朝智周记略记。邑法师道献师。本朝平备明诠等诸德多分义也。以部党之多知义道之至。故可存此传也。凡父母极微二二合名子微。三三合等名孙微。皆是父母极微成坚出来也。故从本极微亦名四大种。由此亦名无实也。一因违三量所说有性非四大种云宗。以子孙微虽为异品。以除四大之言简子孙微。故无不定过(云云)故云有无实之时。实虽摄二多实。分四类之时。无实限父母极微。故有无实因。乍见似不遍二多实等。故此因不遍妙言。有二多实等因无此漤。故不为例也。不知此旨人。前难叵难。可思之。
守朝记云。有二说。谓一云因亦不遍者。重释能立不成谓同异性不能同异于和合性。和合句亦不能和合于同异性。故有能立不成也○一云因亦不遍者。不共不定。是松室五师传(文)
广述二传意。恐繁略之。可见文集。三量差互两俱不成义。
三量差互两俱不成义。
一室已讲里书云。因亦不遍者。宽因狭宗过也。前以和合句无实。出两俱不成了。次假以非实为宗时。有法有性狭有实句无实。而有无实故因。德业无实言中被举也。故此德业无实因。不遍有法有性。故云因亦不遍也。乍似唯能等者。述不遍故也。若非德等宗时。以此德等无实为因者。可有宽因狭宗过也。此假相过也。是两俱不成也(文)
三量殊两俱不成之义者。本是一室寿庆圣人之传也。计之北戒坛良撰拟讲。受学于彼已讲欤。
本云。重案疏文。若言有无实者。和合句义亦名无实。若有彼无实。犯两俱不成。乃至。因亦不遍(云云)偏简和合无实。令有德业无实了。因亦不遍(云云)故知德业无实。不遍实句能有有性。实句无实不遍德业能有有性。故云因亦不遍也。疏云乍似唯能等者。有法有性。虽通三句能有有性。以非实能别见有法有性。乍似唯限实句无实。故云因亦不遍(为言)
寻云。乍似唯能等者。有无实因。乍见似唯有实句无实云也。非云有法有性似唯限实句能有有性。尤不□文势。
六因不齐犹豫不成义。
菩提院上纲云。有无实因。言与义差互也。如其言者互德业无实。无实宽摄十二故。寻其义者似唯有实句无实。三因各别立三宗故。是故言生因言了因。亘实等三句无实。义生因义了因。局实句无实。智生因智了因。一分亘三句(起言生言了二因故。)一分限实句(起义生义了故。)六因不均。敌证生犹预。为如言生因为三句因。为如义生因为实句因。六因不齐而生疑惑之时。忽以此因立非实宗故。遂犯犹预不成过也。
今云。有无实故因不遍宗喻。故云因亦不遍也。上以摄和合句之宽因。望有法付两俱不成。约同喻付能立不成了。因亦不遍(文)此文因狭举实句无实。宗喻宽通三句无实。故望宗望喻其因不遍。故亦犯两俱能立二不成失也。重案疏意。上勘宽因失。和合句义亦名无实者。出其所余。下显狭因过。乍似唯能有于实句者。示所不足。上始举过故正表两俱不能立名。下以别义付前二过故略名显义。若前外别失者。必可云何过。若又偏同一过者定可显其意。况越同两俱一过者文言颇违越。近属能立一边者义道亦阙减。方知两过共举。二门悉尽云事。又亘宗喻无所简故。对上总置亦言。宽狭二门殊故对前云不遍也。随思道理。任因言广收十二无实。望宗义似狭限实句无实。宽狭共有其过。故前后出之也。乍似唯能有于实句之无实故(文)狭因旨分明也。
往年有此愚推。窃记而投置之。而故重信大僧都。遂研学业之时乞立此义。乍惮许之。其后大堂粗有用之欤(云云)
有性非实量有法有性宽狭事。
本寻云。立非实宗之时所举有法有性。别限实句上能非无性欤。为当总举三句上能非无性欤。若限实句者。有性其体一也。何不总举耶。依之疏上文云。有性有法。非实者法。合名为宗。此言有性。仙人五顶。两所共许。实德业上。能非无性(云云)况太贤云。初比量中有性有法。非实者法。合名为宗。此言有性。师资共许。实德业上。非无之义(云云)此等文意。非实宗时。以三句上能非无性为有法云也。若云总举三句上有性者。若立德业上能非无性非实句者。岂非一分立已成过耶。况有一实因。不遍德业上能非无性。有因不遍之失。是故义断云。故知各成三句之上不无之有。为三比量。显有离三(文)
本云。子岛先德。元兴寺俊贞已讲等。非实宗时。三句上能有性以为有法。秋篠僧正。清水上纲。唯以实句能非无性为有法也。
今云。分明难定。但疏云。实德业上。能非无性。故成所别者。文无所简。诚似总举三量有法。随又非实者法合名为宗文之因有此释。仍且可云通三句能有。有性一常也。诸法能有无有别体。所以呼为有性之时。无所残。若广举无大过者。只总可取之。疏即此意欤然而正立非实宗之时。向自句能有。何强对德业能有成非实哉。同喻同异性。诸法各各性故。三句别总各各论其性义。今欲显有性异彼同异云尔。不欲故兼三句能有。设若非实宗之时。不通德业能有者。云有别过亘三句者。可知密欲令通。而本疏断纂无别成此理。然者今通三句者。只有性体自元一物。强无可简别故也。若尔对三宗正见所离。以自句能有为本。今见兼对余句能有。强求其失。非疏本意欤。设许会之者。一分相符非过数。又望一体有性论因宽狭者。是徵有无实因之日。疏主示过数许也。于自余量不可必等之。有一实等因。能□三箇能别故。自元不求过。仍旁无相违。此义虽就广。又强不嫌狭门颇似有相漤。有后学嘲欤。然而子岛释。只任疏不述别由若固执一边者。非彼御本意欤。
断释先所破义(璧公)实句上不无有有德业(云云)此义德业。实句上法故。以实句能有直为德业上能有欤。所述大误。今设三句能有。依体虽一。以实句能有。非可直名德业能有。所破既异正义故。能破又其起异也。今所成者。只体一之门也。乍名三句能有。总非令相漤。况彼师有别故。以实句能有即为德业能有。岂同今义哉。依之能破文。故知各成。三句之上。不无之有。等者。对所有别见之门。自句能有各异也。断主所斥是也。只是欲破汴公三句杂乱义也。今义自元体性总一之故云广举。能有所有相望之故。对实句能有立非实宗。仍义断所述非不许之。
有性有法有一实因不相关豫事。
子岛私记云。问有法有性。有一实因。不相关预。云何不是两俱不成云云。此问意何。答。周记云。此中意显。有性大有名为有法。有一实因。即当体不无之有。立敌俱不许因有宗有法。因法有法既不相关。因既于有法上无。何故不是两俱不成(云云)意云。宗有是大有。因有是不无有。宗因不相关。何非两俱不成耶(为言不依余记也。)问其答何。○次文云。有性有法是实德业之能有性。有一实因能有于一一实故。是宗之法。故无两俱(云云)此答文也。问意何。答实德业上之能有性。立敌共许。以此为有法。此实等上之能有性。云有实等。亦立敌共许。故取实等上之能有性能有实等之义为因。是宗之法。故无两俱不成(为言)
清水难云。问。今就此文所疑者。有法有性是共许也。因有是共许也。先来所成也。然何因。此问之时。有法之有成。大有因有成。共许之有。问此两俱不成耶。甚可奇之。若齐问皆可问共许之有。若等问皆可问大有。然何爱因之有许共许有。憎宗有云大有作此问耶。菩提院上纲云。末学私欲学智周记。聊寻文首尾。前记上文。以有漏喻显宗大有。以有色喻显因不无之有(云云)此则依疏。疏云。名有一实有德业者。亦有无有。非大有也。若是大有。因成随一(云云)若立敌共云宗有为大有者。可有两俱不成。既云随一。明知。立家大有宗因关豫。敌家宗为有无之有。因为大有者。有随一不成云也。乘此文引内法中有色有漏喻。故有漏喻宗大有有色喻因不无有也。引此譬喻显宗因了问有性有法有一实等。是故宗有为大有。因有为不无之有。可有两俱不成云也。今此义申合先师上纲之处。殊有许容怀喜之间。先师归灭。自后经数年。至于仁平三年十二月日。求得守朝已讲私记。加一见之处。清水上纲里书传此义给。其文如下。大喜盈胸求法铭肝而已。
守朝私记浦书云。清范私记云。此问意者。前以有漏喻显大有。以有色喻显共许有。仍此问就此义自来欤。其心可悉之。计之失书之首尾欤。虽然对心如此未有一言之前。如此成时。似无重言失也(云云)
明灯抄云。文问有性有至亦属着义者。此问意云。言显有性是非无义。意许即显大有性也。有一实故其义亦尔。而上文云。有一实有德业之有。如有色言。此即言显有一实之有。有德业之有。是非无义。今以言显有一实之有。及意许有性之有。相对而问故。云不相关豫。答有性有法等者。此答意云。有性之有与有一实之有。皆能有之有。以之相对。而答前问意。虽取彼离实等有。名有一实等。然于言中。不显差别。总立为因。亦不成过。今此但据一实自体非无之义。自他俱许名有一实。故此三因无随一过。故云是宗之法故无两俱。问宗有法有意许差别其义可知。如何因中亦有意许。有一实之有是能有故。亦是非无有故。答因中亦有方便矫立差别之义。如一切皆是无常故因。如前已说(文)
寻云。今抄因有意许者。其义如何。先宗有意许云事。盛所说也。因中分言陈意许论疏等文都无其证。故疏释因喻无义准差别之义。要言所陈。方成因喻。不说亦有。傍义差别(文)上下同之。因既无义准。是则无意许也。次若有意许者。其意许敌者许之哉以否。若云不许者。难为能立因。以共许义为因。能成宗义故也。若云许者。何言不显其义矫置意中耶。况宗中意许。敌者全不许。因设有意许者。定可同宗之不许。答灯抄解释定可有深旨。但未见诚证。今试案此义。言陈意许者表里也。有一实等之词非无表里所谓能有一一实之义。亘不无有及大有。言中未详简别。显实等不无有有实等义也。是师弟共许分也。若偏以之为因者。何能成离实大有体。弟子许不无能有。立即实有性。不许大有性。爰知共许有有一实道理虽有之。为大有不胥顺益建立义。方可知师主取大有能有义为因也。有一实等言不分明。意窃举大有能有。有表里有浅深。浅表显于言陈。深里在于意中。似宗言陈意许。何不许之。但宗是所立也。所诤分四类。尤可分言许。因仅虽有表里。犹共许能立故。为因明门习。不能分言陈意许。因喻之法依总建立。此即依总义势也。仍不如四宗。诸释皆乍存此理。不立言陈意许名目。而偏欲混同又成失表里。是故至于我朝先德。委探义道之日。以为言许。次敌者许不许。又准上会。大有能有义。敌者难许。然而不无有。有实等之分共许了。故举之为言之时。不须徵其下意许。是立因法故也。重案宗因不同。于宗探意许者。源自因过起。欲探因阙后二相。自彼传分别宗言陈意许也。而因是能立也。以何力。分别其因。若夫就因言直徵诘之言下勘意许者。例又于宗直徵言陈意许。于其意许可付不极成失而极成宗依直无分别。设付差别不成过。相违因所带。是自因过起。探也宗不成也。因既非此例。设虽有意许。全不可相例彼。子岛御意不背此义欤。就中有一实等因义。有二破文。其正为因之时。有于一一实云训。窃当大有能有义也。设又虽大有能有。表定共许能有也。若不兼二者。遂不遁难。仍子岛即同今钞欤。有一实等三因各别成非实等三宗事。
本寻云。以有一实等三因。各通成非实非德等三宗耶。若云尔者。疏云非德非业。后二宗法。有法同前。此二因云。有德业故。等(云云)况立有性非实有德业故之时。实句又能有德业故。成不定敌。作法可知。若各别用三因者。十句论中。实句有德业。德业有实句(云云)若尔立实句上不无之有。可用有德业因。亦成德业上不无之有。可用有一实因耶。况见断文。三宗各用三因。依之先德意。依断文有九比量(云云)前记云。此因于前。非实等。一一宗上。皆有三因(文)本云。论中立三宗说三因。此乃三因各别成三宗也。疏云。此量有三。实德业三。各别作故(文)若以三因各成三宗者。何不云九比量耶。故断云。各成三句。不无之有。显有离三(文)然断下文。显设交三句宗因互成者。可有失之义。三因别别成三宗也。
断云。
子岛私记云。
有法自相能违自他共。
仙人所立尤可共比。不无之有师弟共许。宗依既极成。何共比不立之。况正比量虽立自他共。成立大义多用共许作法。劫初仙人能达因明。成立大有性体时。岂不堪立共比量哉。若不为之共比者。以何作法。为共比有法自相耶。其故成有法量必有意许。不尔成直以同喻成有法。若尔背但由法故成其法理。所以必以共许言。举不极成法体也。若许尔者。宗依岂不共许哉。是以疏问若难离实等。于即离二有共付过。答之彼先总说。等者。依言共遮若难离实等问。彼既成立。离实之有等者。定成离实有故。遮若难不离等问也。上文分别相违因自他共。论文所说。皆共比违共(文)解释上下。皆许共比。
问。纂引疏问答了。今谓法师此意言有假叙如是(等云云)意者总说总难假叙答也。实他比量也(为言)答。纂引疏问答。今谓总难等者。疏总说总说答上。强难也。意云设言是虽总。实所指离实欤即实欤。前过尚不遁(为言)重意者。意许即言成言直举离实等故也。次有假叙如是者。疏主释此胜论立量样云。鸺鶹本为遁过如是假矫立。弟子又追其迹。任本量总举有性。意难离实(为言)此意者。比量习与内明有异。其词若共许者。宗依无失。其体设虽不共许。用共许言之时。敌者不愆之。然者大有虽不共许。有共许有。呼有性词之时。弟子许之。师主本存此旨矫立。疏主依其义避过也。不顾此委曲。依实强付过。非因明作法(为言)问此义大背纂。述假叙了。若论弟子(乃至)以破他宗。不要有有法。而为所别。故无宗过。意云疏释遂不遁前难故。是疏主叙一往假说释也。依实义会此难者。本量自比也。能违他比也。故无过(为言)答此难实可然。但疏答偏为假叙一相说者。大似捨禀承大义。尤可奇之。付之见纂文相。法师此意言(为言)此载大师疏主授纂主之口传也。有假叙如是者。胜论师本如是假矫叙事也。不知立量轨式。不可推而难(为言)有假叙如是。文体颇似烦。必可有深意也。重意云。于量虽作成共许。付宗实义是假设门(为言)故。但若论弟子等者。顺问设见离实有。其方自比量也。能违又他比者不为过(为言)此遂可令知之义。此次释显也。此意许时预避言陈过也。
问。所别所依。是言陈过也。意许何恐之哉。爰知纂主如问实举大有。故许言陈有此等过避之也。焉见意许过哉。设尔者有其例难耶。答。若言显过者。岂名有法自相哉。若名者言陈直成有法自相未曾有事也。背理门正理旨如上述。方知此释意许时事也。故下文若对敌论。不唯一过。望彼意许。亦有所别。不极成。因无所依过。如法差别。不唯一故(文)所别能别。差别不成。是陈过付意许也。乍在意许不可恐之。而疏主论文未说之过开出。是以差别相违知有其意许宗。以所别不成等知宗依过。二门相合。意许开此过。其深意趣立者矫立。虽成得自义。其志犹多重开意许。遂显可立自所案不共许法名义。此时遂可有过。置意许之时。犹可避不共许过(为言)今义势又以尔也。彼本作法传。会此言有者文。一义意云。恐言显立时过。意许犹用共许作有缘性词(云云)准彼可知之。若无此委曲者。须只重成前总说总难意。遁纂家自问也。不尔是傍释述一义门之志也。
已上私案立也。后开注释有二释。后释意。以粗细二门。疏主纂主共有二意。付言显粗见无过。付意许委寻犹有过(云云)若似愚案欤。注释上纂主问。付言陈难之。其问。须依疏犹会之。而捨疏似设别义。其疑如上义可得心读欤。但注释不如此烦成。只今疏述言陈一门。是犹假叙之欤。追可案之。疏破他违他。非成诸过释。虽似纂为破于他等释。聊有差别欤。疏先初量不及总说总难意。言陈虽有所别不成。不可痛旨释也。此上依实以共许有会之。彼先总说释也。其上纂犹虽总说。依实大有者。不通遁前过旨问也。此上犹以总说总难意可会之。纂为破于他释。又此上事也付意许释也。
已上先年一案也。
子岛记云。
今案子岛御意。疏答若难离实等问。有二边意。一者彼先总说今亦总难。言同故总无过。二者彼既成立虽离实之有故。今难令有非此有。意别故虽有所别等过不痛。此二答中。前一往答。后真实答。纂主见疏虽容总说总难。遂犹成别说别难。故疏上押犹难之。故纂云。今谓总难离实之有(等文)乍加总言。犹付离实即实出过。是此意也。纂遂会之。虽有所别所依不成。而不为过者。当疏意别答。是遂显实义也。
问。子岛释有假叙如是意何。答。问为假叙。其中疏记纂记其意异也。依疏记者。问中一方为假叙。所谓付离实设难。有用上若先未立等文。付离实捨即实了。设虽离实。可有所别等过故也。即实上难无用也。上既捨了故为言仍今假叙者。于问一方无用也(为言)若依纂记者。二方问皆为假叙。自他比量本不顾所别等过。而今许过。设难故。是假叙问也(为言)
问。今能所违定共也。何以自他比门为实哉。答。有法自相相违中。若以之不为共比者。全应无共比作法。故暂为共。然而本量实举大有。能违又难之。令见共皆方便矫立也。以何知之者。以违三违四为自比量。可知其实义。
清辩比量所别不成真过事。以之可知。
问。清辩量所别过。以何知其真哉。答。以唯识比量可学之。立者豫因置简别。是令知有法差别也。是即言陈直举一之作法者。可有所别不成故。先设二差别为意许也。
问。清辩比量何无有法自相哉。答。因能立故。幻同喻非有故。
以纂故无宗过。可知疏故无诸过。明灯抄等皆同。
明本抄第十
明本抄卷第十一
有法差别下
和合句别体有无。有缘性同。作有缘性等训。作大有缘性有大有能缘欤。作非有缘性体。有法差别能违作法。和合句别体有无事。子岛记云。
今云。先德二义之中。且可存三句外无别体云传。略纂和合句义无别名体释。西明即用此法为其自性释。以为证矣。此意云。实德业三句和合不相离之功能。以为其体。更非有别定法能和合彼。
问。若尔何立别句乎。答。实法上可谈之功能。必开立别名。是内外宗常义也。大乘不相应等皆此类也。经部触数。三和成触故。虽无别体。犹依佛语开为一心所。别名触门假为能和合法。胜宗和合句亦尔。所以可云不即不离。如子岛释。
问。胜宗须属法体之物。实为别体。三句不无为大有等也。和合句何非别性哉。答。于三句有总别二种性。所谓有性及同异性也。此外岂又有余性耶。故不为别体欤。
问。既云一常和合性。实等为体可多。如大乘生住等随法异。又德等无常也。所依既不一而常。无常上假即可无常。而既云常。知有别体云事。答。三句及九实等虽别体。和合不离之义总是一性也。故不各别。如大有性不随实等多。又既总性也。岂随法常无常相分哉。
有性同异有缘性同事。
子岛记云。次文云。有性同异有缘性同诠言各别。故彼不取(云云)此文意何。答。明灯钞云。其大有句。同起诠言诠三为有。同起缘智。缘三为有。同异句义能同异彼实德业三(云云)故云诠言各别故彼不取者。谓但云有缘性。不得云诠言同也。故云不取诠言。以有与同异别故(云云。后解略之。)别推云。其文可云通伏难也难也。有性同异俱为有能缘之性。俱为有能诠之性。何故唯取有缘之性为同品。用宗法中不取有诠之性耶。今通云。有性同异俱为境性。有能缘心实是虽同。有能诠言。彼此各别。有性之上所起诠言。诠有性体同异之上所起诠言。诠同异体。譬如山河俱为境性。有能缘心彼此虽同。有能诠言彼此各别。山上所起诠表山体。河上所起表河体。有性同异亦复如是。故取彼此同有缘之性。为所立。用同品。不取彼此各别诠言也(为言。虽有诸记文意极难得也。)
付记释。寻云。先疏云有缘性同。云诠言各别。如文相者。以同异性为例之门加有言。知大有同异共有能缘义同也(为言)捨不取之门。直云诠言各别。不置有言。知不得直以同异性名言。例同大有性名言(为言)上纲何于有缘性有诠性二义。遮例难耶。答。胜论宗意。有性同异俱具有缘性有诠性义。其中论作有缘性文。有缘义可为宗之旨是虽见。不许有诠性为宗。二义既均。疏主何不释其例难。此疏文专当答彼难之词(上疏亦广解诠缘同义。岂无例难哉。)故上纲探疏意也。
同会例难。亦未遁。大有同异二法相对。诠言殊缘智殊也。亦同有能缘。有能诠何欲同之时。独取有能缘义。捨有诠言义。欲异之时。亦举二法名言诠显殊。不顾二法缘智行相不同哉。答。此疑一往可然。上纲虽察之。诠言各别道理所至。遂其所诠法义可各别。有诠之处似均。自其诠言寻之者。显必可差别。境体有有能缘。义自本无差别。自此门未必显可差别。重意云。诸法名言必表自遮他。若无遮表者。不立名言之本意。于法起心者。有其境。能引心。未必表自遮他。而二门共有齐不齐之中。正欲令同喻之时。付显付胜取有缘性义。有诠性者就差别门故。亦虽有同义边。付显付胜。且置之不取也。坚执文义强致分别。恐不本疏意欤。
作有缘性训事。
作有缘性(明灯抄初释。)作有缘性后释作有缘性(子属训)
以上在疏二卷记。
作有缘性(音石等。)作有缘性(四卷私记。)
作大有有缘性作非大有有缘性训事。
作大有有缘性。
作非大有有缘性(里云有缘读云云。)
作大有有缘性。
作非大有有缘性。
作大有有缘性。
作非大有有缘性。
已上四训在黄私记。
作大有有缘性。
作非大有有缘性。
作大有有缘性。
作非大有有缘性(疏记训也。)
作大有有缘性。
作非大有有缘性(依断道意训之。)
此外可勘余德记。
诸德异说粗如上载。其中子岛疏记断道二说。尤可依用。就中断道旁以□理。至不乐为破文。仰可为龟镜矣。先就乐为。二训稍似殊。实义是同也。有缘性者。有能缘性也。余德中有缘(世良流)者。文章不快之上。不□疏上下文。故疏云。有缘谓境有能缘故(文)此文即显有缘性之义也。既能缘字上。置有字。不可异求。上文云。有诠缘因。云有诠智因皆同也。次不乐为训者。疏私记大有有缘性者乐为也。加非字显异彼乐为。此训偏遮义也。故疏云。作非有缘性者。作非彼意许大有句义有缘之性(文)记意依此文欤。次断道者。非大有者。翻乐为义。其体实德等也。作有缘性者。带言陈义。二等差别等具之。所以此破文显表诠义。凡二等意许者。乐为不乐为二差别。其义相违。必相并相向。彼二差别。俱总言陈下别义故。必可带言陈。其所带言。终词举之。重意云。为大有而有缘性也。为非大有而有缘性也。故疏总释诸差别相违。意中所许名差别。言中所申之别义故(文)是以大作法法差别。必为他用能别下。神我他用假我他用。唯识比量极成色下。定离眼识色非定离眼识色。如此之类以为轨彻。而若遮乐为作大有缘性。仅加非一字者。一不表不乐为自体。二不带言陈。设虽迴显其义。不如直能显。是故以断道可为定量。但疏作非彼意许等文。显作能违之义也。非训释不乐为。重意云。二差别等带言陈中。作能违之时。或非乐为遮诠作。或取不乐为表诠作。顾过失犯不。敌者示作法异也。而今有法差别者。须作遮诠显此义云作非彼意许等也(已上一会释。)况又训可云作非彼意许大有句义有乐之性(文)全无相违。余德种种破文。对此可知其长短也。
重云。作大有有缘生作非大有有缘性文。二差别俱正带言陈云事分明也。二等共初置作字。其下入乐为不乐为体。定知彼此俱带作有缘性字也。若作大有缘性是乐为。总遮之者。不乐为最先可置非字而作字等令致二等上。知有缘性三字。又同带之也。闲可思之。
作大有有缘性者有大有能缘欤。有实等能缘欤事。
子岛私记云。次文云。实德业三和合之时。同起诠言诠三为有。同起缘智缘三为有(云云)此文意云。大有句义与实德业三和合之时。大有起能诠言。诠是实是德是业。即为有三。起能缘智。知是实是德是业。即为有三。诠言即诠三种各别之名。缘智缘智即缘三种各别之体也。次文云。实德业三为因能起。有诠缘因即是大有。大有能有实德业故(云云)此文意云。实德业三为起能诠言及能缘智之因。大有句义为有能诠言及能缘智之因。所以者何。为诠缘实德业。大有能起诠言及缘智故。约起言智实等为因。依大有有实等。即能起诠缘实等之心故。约有诠缘大有为因。是皆境引心之义也。实等为大有成因。大有为心成因。展转如此。
子岛断道云。作大有缘性者。显缘大有心之境性。作非大有缘性者。显缘实等心之境性○(文全文如下钞。)
寻云。见疏私记有实等能缘之名有缘。而断道。大有有自能缘。名有缘性。二处释若是相违义欤。若又遂不违欤。今云二处各主一边。实义全不违。其中疏私记。依疏文。实德业三。起能诠言能缘智。说三为有缘三为有。是大有有实等故也。故自实德业能缘。传而起大有。故疏云。实德业三和合之时。同起诠言。诠三为有。同起缘智。缘三为有。实德业三为因。能起有诠缘智。即是大有。大有能有实德业故(云云)既云诠三云缘三。定三句之能诠能缘也。下云有诠缘四即是大有者。明实等诠缘之因。是大有性也。仍任本书文如此释也。次断道依断文。文云今诤大有。与能缘有心。作境性(云云)文既分明也。故与缘大有心为境性云也。但二处意不相违者。胜宗意。汎尔论诸法不过实德业。其实业法体。能有能同异能和合性。如次为大有同异和合三句。是则以实德业为物体。属彼与彼施能之物。为大有等三句也。所以于法起心而缘。起言而诠云事。大都实德业之诠缘也。于大有同异等者。仙人能寻法玄底。探出法性。虽安立大有等句义。非汎尔有情起心而可别缘。是故实德业上。有诠缘之义也。爰彼诠缘暂实等有之。是假设门也。遂大有有之。实义门也。又大有有其缘智之门中。暂乍名实等能缘等。云大有有之。遂名大有之能缘也。其故者不无之有。大有之所有功能也。虽功能假属实等处。此时实等有能缘也。遂以其不无归能有大有。彼宗意离大有无有云物。故有能缘约大有也。还即大有能缘也。重意云。缘而为有。是有之能缘也。有既大有也。缘岂非大有之能缘哉。以之为至极。仍假实浅深多重有次。实义皆无相违者也。其中本疏。本释作有缘性共许义。以同异性为同喻之时。所有之义释也。是故殊自实等能缘。所传之初释显也。若大有自能缘者。同异性自能缘决定异也。难取此门。设总大有同异有能缘云事虽等。犹不如有实等能缘之义。大有同异相似。子岛述疏意之旨在之。而义断破他师之中。释作大有缘性。是乐为意许也。可异作非有缘性。依之乐为作有缘性。遂当大有自能缘。真实有缘之义。唯限大有不通余法。故作非有缘性之有缘者。实等上假有不无有实等又有能缘云义也。此则当言陈作有缘性。有缘义广亘二等意许之故也。而其共许有缘性义。能寻深责。偏留大有欤。
问。既共许作有缘性言陈下。二等相并。各有其体性。同带其言。既与不乐为相并。如何乐为有义。领诸有义哉。设许尔者。不乐为既无体。非有故也。而作非有缘性既别存。知有缘义不夺之。只大有而有自能缘之边。为乐为许也。以有一向属乐为事。甚似过。答。此难似可尔。但彼宗计。有名义有多重。其中作有缘性为共许义之时。实等。有能缘大有有能缘。同异性又有能缘。是故其言陈下相并二等差别。皆有作有缘性。其时乐为有。只大有有缘义。未及夺他有。立者若方便矫立成乐为了。还见之时。须实德业上有言。即归大有一物。仍今疑难指先重。所成者又后重也。闲可思之。
作非有缘性体。
子岛记云。约作非大有缘性者。诸师之说甚多。或云。即实有也。是依如理记。师主有法差别之时。亦立即实有性也。○三或云。同喻同异性也。○或云。与立者意许别义相违之法也。是依断文。云作有缘性是别义。作非有缘性即义相违之文。为证云也。○或云。或许有也。是依汎尔道理言也。意云。既云作有缘性作非有缘性。各有别体。虽违作有缘性。作非有缘性存(云云)又要有二等方名差别(云云)必以立敌共许法。可为片差别故。以共许实等上能非无有。为作非有缘性体之时。作能违云。有性非作大有有缘性之时。虽被非离实大有。共许之有替处不失言显自相。是以云差别相违。故作非有缘性云共许有。其理穷也(四以之为胜也。)
寻云。作非有缘性以共许有为体之义不可然。凡言陈下带二等意许。是差别相违习也。若尔言陈既共许有性也。乐为不乐为共为其下意许。何不乐为片差别者。还为其共许有哉。如此义者。不乐为下成带乐为。岂不背常作法耶(清水难此意欤。)答。凡共许言陈带二差别。共许分是即不乐为之名义也。依彼片差别共许力。立者立其言时。不犯不极成过。其下狭呼乐为意许也。彼法差别言陈他用者。即共许假我他也。其外岂有不乐为片差别哉。今量亦尔也。有何过哉。重意云。共许言陈见于立者意趣。实只呼不共许乐为宗也。敌者许之依共许片差别也。然而两宗前言未差别。故犹亘二分为总言陈。然者乐为未被破之时为总言。若乐为被非了时。其总言只属不乐为一片也。见其总名言陈。属别名意许。云然不总别遂异。虽含二意许。不乐为方。言陈意许无别体也。
问。共许者。何有作非有缘性耶。答。不无有云事。非正实德业等体。实等上且有不无义也。故以不无假名能有。实等为所有。如云有性有法是实德业之能有性。云有一实因能有于一一实故也。若尔何不云有缘性。其有缘性非大有故。云作非大有有缘性也(不无自得有性名。云有能缘性无过。又假名实等能有。云有实等能缘之性无失。)
一传云。师主暂许即实有性。以之为不乐共许差别者。是三松御传也。此义甚深也。师主立大有之时。弟子难之。实德业性不无。即是能有(文)实等自是不无义。师主谓有其理。仍一往许之也。其上实等本来是有非自力。实等为实等。既依他性。是同异性也。实等非无岂无别性哉。所以即体不无。遂是留于大有也。师主存此旨立比量时。以作大有缘性为乐为。彼暂许作非大有有缘性即实有。分为不乐为(为言)
以上本一义也。
此义一往虽有其谓。无明证文。又背道理。不无且名能有分。不属实等体。是共许有也。若其不无有。实体剋性论者。即大有性也。此二外师主何暂许即实能有哉。仍不可存此传欤。
断道云。问。就有法差别。云作有缘性作非有缘性者。其体云何。答。古德云云不同也。又自虽疏中记。其义不足也。今正谓。作有缘性者。有法差别量能别法宗共许之词也。是则大有及实等体上别义也。此共许词中。有作大有缘性非大有缘性意许别义。其作大有缘性作非大有缘性者。约能缘心之所取境性有二。一大有二实等也。此中大有。是为缘大有心之境性。非缘实等心之境性。为显此义今立有法差别意许量。此则为成大有离实等。实等离大有之义也。故作大有缘性者。显缘大有心之境性。作非大有缘性者。显缘实等心之境性。此二境性中。师主所乐为者。虽存缘大有心之境性。然亦不废有不乐为之缘大有心之境性。故约立者。有要有二等之义。约缘非大有心之境性。亦敌者所许也。是故为差别相违也。故作大有缘性者大有也。作非大有缘性者实德等也。此义深奥。必可祕之(云云)
今云。子岛有二义。祕私记以共许有性为体。此义为穷(云云)而义断道。改疏记释。以实德业为体(云云)今存后义。上纲御案。前后既改故也。
问。实等如何。有作非有缘性义耶。答。为境有能级。性名作有缘性。其中大有非大有殊故。为乐为不乐为也。
问。作有缘性。是有性之下意许也(本作法传如常。虽别作法。望不加非言量。许在有性下。)而以实等名为有性云事。师主全不许之。如何。答。以不无义。属实等之时。师主亦不遮此义。况直不云有性。从作有缘性传置云故无过。
问。何故不存共许有义。答。有缘性者。有自体为境有能缘也。而实等当体不无云事。师弟共许。又以实等为体云事共许。不无有非别体法。何云性耶。设不无有。拟宜为性者。不无自引心哉否。虽缘实等心起。非缘不无心起。何云有缘性哉。
问。若尔大有亦不独有缘。大有与实等合时。心起缘实等为不无。即缘大有云也。彼既名作有缘性。不无有亦可尔。答。境体先取实等。缘之心以大有为因故。云有缘之性。而捨实等独欲云有缘性。不无有无此义。若自实等传欲成此义。还以实等为有缘性之义也。
问。道意取实等五句欤。答。不尔。唯取实等三句也。
问。同异和合即为非大有有能缘。何不为片差别耶。答。同异性虽有缘性。同喻故不取之。和合句假也。不为有缘之性。况子岛御意者。大有与实等三句。能有所有也。欲显所有实等外有能有大有性。大有与实等分为作有作非二差别也。同异和合非大有之所有。何为不乐为差别哉。
问。见春稳记载五传。前四同子岛疏记。第五断道意也。其中取第五实等五句传。是则探子岛之本意。举五传所取捨也。何乍存断道。云实等三句耶。答。春稳记诚尔也。尤可奇之。但道只云实德等。不云五句。春稳所记。恐似过。可思之。
诸德有八义(本钞录之。)
一云。立者所许即实有性三松。二云。取敌者边成即实有性明论。三云。同喻同异性。四云。即义相违(清水律师。)五云。有法有性若望立者为作有缘性。若望敌者作非有缘性(贞朗律师。)六云。离实有性之上别义(松室口决。)七云。共许有性(子岛。周后记中卷云。不无之有名非有有缘性。文。)八云。实等(子岛。春稳云。产等五句同异如上记。)
余德异说犹可勘之。
有法差别能违作法。
子岛记云。作能违云。有性应非作大有有缘性。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如同异性也。寻云。此记云者。作能违云。应非作大有有缘性。若尔可有能别不成。答。记中未释此疑。暗难会通。但清水纲云(法差引里书。)今能违他比量也。仍不顾能别不成。今问云。所违既共比也。能违何他比。重答云。设尔何失(云云)子岛又同此义欤。但此义犹有所恨。论文所说皆共比违共者。大疏所定也。仍能违犹可共比。就之会不成失者。本量乐为。既意许作大有缘性。敌者直非之。不同自成立。又立者意中。矫所意许置故。他难之时。不云汝何举此不极成法也。重意云于。诸量寻见不极成处生徵诘者。多是向立者本量。敌者初诘问也。立者不能遁。其理可尔。今此事。本量上能违故。牒举本意许不为过也。就中设若有法牒不极成法体。能别破之等者。犹可不成。所别宗依不极成而止了故。此能别中云非作大有缘性。能非之处所非也。无自表法之义。故无失也。加之设能别宗依。全皆不极成者。可付失。今其一分也。何总名宗依不成。何况能非所非中。能非言正是宗也。何所非作大有缘性不极成故。于立者宗依可成过失耶。如此相寻。重重皆非重难。
问。法差别能违须遮诠作。能违相分明故。而劳作表诠。是遮诠云非神我用胜之时。可有能别不成故也。彼不成。即所非神我名言佛法忌之故也。与今量遮宗大等无异。彼此相例互可招其难。答。法差别能违虽立表宗。于遮宗者未举别难。其意辄难知。是以差别相违能违。或作遮或作表。自元有二门。疏主为示旁路法差别作表。有法差别作遮欤。况又假我用胜宗。聊无其难。非实我用胜者。一往似能别不成。仍就表置遮。今量若为表立作非大有缘性者。是璧法师意也。断主徵难不许。见其难意。设成不乐为难非乐为(为言)重案之。作有作非。本言陈下相并在之。不相违之义也。若直不破乐为者。能违不穷。虽立不乐为。以其力不及非乐为故也。法差别假我用胜。以胜言力能非神我用胜。二胜相违。全不可相并之故也。仍有法差别表宗。全不成立。若定就遮者。又今作法外。恐不可得也诸德异说。
一云。非性应有作大有有缘性(秋篠子岛等诸德多用之。)
二云。有性应非作有性有缘性(长朗律师松室等。)
今云。此义先师以为禀承义。违三违四作法能证据也。此义意云。只云有性云有缘性者。俱虽共许义。合二是不共许法也。所谓共许有。虽有性无别体故非有缘性。实等虽有缘性未得有性名同异性又同也。当知有性而有缘性之物。唯师主大有性也。仍是为乐为爰宗依付不成之习。忌词愆词。所谓佛法量呼神我。五顶能违举大有等也。而立非作有性有缘性者。虽非大有体。不称大有名。诚是敌者巧方便也私试寻云。疏解四相违。前三相违皆详示能违作法。于有法差别又定可尔。其文即当但遮作大有有缘性文。依之子岛释彼文。于能违作法解其意。自即作能违。应非作大有有缘性(云云)义断云。作有缘性中。意作大有有缘性作非大有有缘性是其差别(文)其旨分明也。何文外诸异端。违三违四作法设虽尔。大作法义依当处释可定之。况就违三违四又有疑。有性者略大言欤。但有性与有缘性合当大有云事。犹未定也。子岛一义以共许有性为作非有缘性体。知共许有性自具有缘性义何必大有哉。
三云。有性应非作有缘性(明诠一义。)
难云。作有缘性义。师弟共许云事。其理必然。解释几许。
不加大字非之者。可有违宗过。自余难不能具举之。
四云。有性应作非有缘性(明诠一义源信。)
五云。有性应作非大有有缘性(守朝已讲。)
以上二义。共作表宗。难非乐为。自元为二等相并。虽立一难破一。其中守朝加大字。其意如何。大有敌者忌之者。可能别不成。若此体不大有故非宗依过者。虽遮作大有缘性何犯不成。不成大有故。
明本抄第十一■明本抄第九(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