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因明《佛教逻辑》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和纯粹的逻辑相比,因明除了涉及推理的过程之外,还涉及了大量认识论方面的内容。或者说众多推理过程中的前提,以及结果。这些前提和结果,就构成了因明对主观世界的描绘。

对于佛教——更准确的说应该是陈那、法称一系的佛教——而言,所谓的真实只是一个一个相续的点刹那。任何一个所感知的对象,都是无数刹那的因缘合和。因为这无量无数在实际/现实当中的不可得,所以所谓的真实,不过是一种观念。与此同时,持有相反主张,比如某些小乘派系(?),则认为终极的真实是一种实在...或者到底是观念还是实在,更取决于一种信仰,而和逻辑无关。这一点所持的异见,并不见得影响他们后面得到相同的结论。

因为现实当中,这种终极的真实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就现代而言,这种终极真实或者更适合成为科学家们继续研究的动力。不过对于此外的人们,通常而言的真实,即意味着有效能。这种效能可被理解作一种对某终极实在集合形成的对象的,有限制的体验。

这些体验可分为两个层面,感知的(现观的,通常的现观都是感知级别的,但对于修行者来说,可能达到理性的现观,即瑜伽现量。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元认知的,对认知(过程)的现观),以及认知的。或如陈那所说,量唯有二,谓现与比。现量是肯定的,不可言说的。我们可以无比生动的感受到那种真实,但一旦形于言词,就被限制在了那个言词所约定的含义之中。这个时候,我们就从现量过度到了比量,从一种纯粹的感知,过度到了知性的判断。从这个意义而言,各种言词,不过是划定了一个范围,将此范围之外的东西和当下所欲描绘的感知隔离了起来。从这个角度讲,所有的名言都是否定的,当我们提及A是B的时候,其实所说的是, A不是非B。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某个名言有一种所共许的界定,但每个人对同一个名言的理解,都不会是完全一样的。精确而言,对于A不是非B这样的判断,如果离开了判断的主体,将毫无意义。

事物总处于一定的时空之中,那一个个彼此分离的刹那之所以得以相续,是由于四种缘所起的作用(发展到后来,还在此基础上生发出六因):所缘缘、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从果的角度讲,则有分为等流、士用、增上、离系四种。刹那之间全凭因缘相系,最终成为我们所感知的对象。

如前所说,我们通过将所感知到的和先前的经验区分开来,从而形成对当前的判断,当这种判断得以表现,就形成了名言。在这些名言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到比量,由此构筑着我们的知性世界。

总体而言,法称将这些名言按如下的判断表及其相应的范畴表加以划分:


  • 判断

    • 感觉判断:

      • 数量:极端的单一

      • 质量:肯定-实在

      • 关系:符合

      • 模态:必然性的

    • 比量判断:

      • 数量:共相一般

      • 质量:肯定、否定

      • 关系:综合性的、因果性的,分析、非因果性的
      • 模态:必然性的
  • 名言
    • 个别-专名(名言分别)
    • 种类
    • 可感性质
    • 运动
    • (第二)实体
  • 关系
    • 同一性
    • 因果性


根据同一性或者因果性,名言和名言间的关系得以传递。这种关系传递的过程,也就是推理获取比量的过程。和逻辑相比,因明的推理更近于归纳,首先提出的宗,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结论,在面对了这样的现实(结论)之后,才开始考虑产生这样结论的原因,并由此举出类比,作为喻支。

正确的推理应该满足三个条件: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玄奘归纳的太好了,既直白,又精炼,不需多说。用一种符号的方式来描绘,或者可以是这样的:
f(x)->h(x) <= h(x) <- g(x), g(x)<-f(x)

这里没有使用集合的方式来表达,主要是觉得除了概念划出的范围之外,还应该有更多的意含,所以就使用了函数的形式。

凡不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推理,都是谬误。根据上述的关系的两种类别,按同品和异品之间不共或者不定,可将谬误归结为7类:

同有异有(过宽) 同有异无(正) 同有异分(溢出)
同无异有(矛盾) 同无异无(过狭) 同无异分(矛盾)
同分异有(溢出) 同分异无(正) 同分异分(溢出)

“汉传因明”从玄奘之后对这类谬误的分类多有阐发。这有待于后面的深入了解。不过让人疑惑的是,这里的枚举已然穷尽(?)那些追加的谬误,真的是独特唯一的吗

这两天倒是接触到一本中国佛教逻辑史,不过很是让人遗憾:如书里面所描绘的,汉传因明从玄奘一系之后,几乎就消声匿迹了。因明在汉地确实如此之落拓,还是不过是作者没有找到充分的资料就开始撰写这样宏大的题目,从作者的行文来看,两种原因都有的。

陈那是大师,法称是大师,舍尔巴茨基同样也是大师。可以说正是舍氏的努力,因明和逻辑开始有了真正的对话,两种对相近的问题进行阐述的话语体系,有了互通乃至融合的可能。与此相比,从网路上了解到的汉传因明,则似乎还囿于古老的文言之中自得其所。殆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