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坝活佛因明讲记(1)
夏坝活佛因明讲记
夏坝活佛讲因明(简要笔记一)
时间:2001年10月20日晚上7-9:30
地点:北京前门西大街135号旁门二层(宣武门教堂东侧第一条胡同第一个门的二层,门面上没门牌号,为找这个旁门耽误了十分钟,没听到开始部分。)
印度六庄严:龙树,无著,圣天,世亲,陈那,法称。
世亲有四个杰出弟子,安慧精于俱舍,功德光精于律学,陈那精于因明,解脱军精于般若,是玄奘的老师,玄奘到达印度十年后,藏王松赞干布的大臣吞弥桑布扎到达印度,他是藏文的创立者。
陈那立誓用正理充分表达佛教义理的精华,写成了《集量论》,他的弟子是自在军,自在军的弟子是法称,法称也是护法的弟子。法称要使因明发扬光大,先学习大小五明,十分有智慧,后学十几年外道因明,于护法处剃度,后在自在军处学因明,第一次听讲,就就明白师父讲的,第二次听讲,就明白因明所有内涵,第三次听讲,师父未讲到的也已经悟到了。师父要他写一部《集量论》的解释。在莲花王时,法称写成《释量论》,然后又写了略本《量决定论》,又写了更略的一本《因明滴点论》,加上四个支分的论,共有因明七论。
学因明,与学其它经论不同,因明的作用,一是学习提高思辨和争辩的能力,需要反复练习。二是了解和正确认识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的规则,比如何为无常的道理等,第二,破斥邪论。原来有一种误解,认为有外道的地方,才需要因明(来破斥外道论),宗喀巴大师说,因明也用来破除疑惑,大倡学习因明。
在藏地,学因明的教材先学“堵扎”(藏文中,堵:摄集;扎:场院),因明要学三年,然后学般若八年,其中每年的冬天要有四十五天继续学习因明,然后再学中观三年,也是每年要有四十五天学习因明,可见因明的重要性。因明是建立在经量部和唯识的基础上的。
一、色体,
真谛,是法存在的本性,俗谛,是法存在的现象,包括有变化的有为法,和不变的无为法。分三部分,色体,识体,非色非识体,汉译叫做不相应行法。
1、外色,宏观的粗物质,指五尘:色、声、香、味、触。
2、内色,微观的细密物质,相当于现在说的神经细胞的机能,就是五根:眼、耳、鼻、舌、身根。
3、能感觉的是根识:眼、耳、鼻、舌、身识。
二、因明上的回答,只用四句话:认可,何故(否定的意思),因不成(论据不正确),不周遍(因果无关,论据与论点不符)。最多作简单几句解释。等对方被逼无奈,问:你是什么道理时,再说自己的道理。
三、性相是名相的定义,事相是名相的例子。性相(藏文:参泥),是法的定义,不是本性(本身)。性相与名相之间的关系,必须存在八周遍。例如,所知,定义是能知,是可以知道的都是所知。必须具备八周遍:
是周遍:是所知,必定是能知;是能知,必定是所知。
非周遍:不是所知,必定不是能知;不是能知,必定不是所知。
有周遍:存在所知的地方,必定存在能知;存在能知的地方,必定存在所知。
无周遍:没有所知的地方,必定没有能知;没有能知的地方,必定没有所知。
(开庆法师问:是与有的区别?)有没有,范围广,不知道这地方有没有这东西。是不是,已经具体到一个东西上了,东西肯定是有了,就是判断它是不是某个特定的东西了。
(慈林居士在黑板上把活佛提到的重要的藏文和汉文词汇写出来,这时写了如下的字:
四正:同正周遍,逆正周遍,顺正周遍,违正周遍。
四倒:同倒周遍,逆倒周遍,顺倒周遍,违倒周遍。)
我提出一个“人”的定义:会说话,会听话,有人的思维方式的人种类型的动物。你们谁来破我这个定义。(没人会破,活佛自己来破)哑巴不会说话,听不见声音,是不是人?植物人没有思维,是不是人?你们来提“人”的定义,我来破。(有人说,人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现在试验证明,大猩猩、蚂蚁等动物也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吗?(又有人提出几种定义,活佛都轻易地就破了。)
只存在智慧的高低,不存在绝对的定义。
存在的定义:正理能知道,或正量所得。
性相与名相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情况:
1、八周遍:是、否、有、无。
2、所知,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为法是所知,无为法是所知,但不能说所知是有为法,应该说所知是无为法。
3、总体和个体的关系:有为法包括色、声、香、味、触、法等。色、声、香、味、触、法等是有为法,有为法不是色、有为法不是声……香、味、触、法等。
宝瓶的定义:大肚,下圆,能装水。(套八周遍)
究竟观察所得本性,是胜义谛;观察所得现象,是世俗谛。
无为法是常恒,定义:不是刹那变化的法。
有为法是无常,定义:是刹那变化的法。
刹那,打一响指的时间,分作65分。这是经量部的说法。中观不承认有最短的时间,只有更短的时间。也不承认有最小的灰尘,只有更小的灰尘。
虚空的定义:没有造作,没有因缘的结合,不起任何作用,无法变化。谁破?
(我说:虚空能容纳东西,有这个作用。)虚空是没有阻碍的意思,“没有阻碍”不能容纳东西。(我问:虚空是不是存在?)是存在。(是存在,就是有。)这个存在,是存在一个没有任何东西的空间。(刚才您说虚空是空间,空间就能容纳东西。)虚空是空,这地方没东西,虚空是空,这地方有东西,虚空还是空,虚空本身没有变化,有没有东西虚空都是空的,所以没有作用。(……)你可以这样破:这个杯子里没水是空,这个杯子里倒上水就是满,空和满的区别是什么?
(有人说,您这是诡辩。)这不是诡辩。诡辩是抓刺儿,比如,藏文里有个词是“米-达巴”,本来是“无常”的意思,可有人把这个词拆开解,“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无”,一个是“人”,“达巴”是“恒常”,他说这个词不是“无常”的意思,而是“人恒常”的意思。这才是诡辩。
常恒有两种,一切现象的常恒,部分现象的常恒。前者如无为法的虚空,虚空的定义:无阻碍,无接触的无遮。“无”和“非(不是)”的区别,无,是彻底否定其存在,非,是只否定不是这种存在。
一切现象的常恒,比如,太空是可知的,所以是存在,但无因无缘,不变,不依因缘而成,永远不变。
部分现象的常恒,比如,瓶里的虚空,也叫个别的永恒,因为瓶是个别,常变化。“瓶里的虚空”这个名字,与瓶有关,“瓶里的虚空”不依赖于瓶,但“瓶里的虚空”这个定义依赖于瓶,瓶没有了,“瓶里的虚空”的说法也就没有了。
总结:讲了几个争论点。
一、所知与有为法、无为法之间的关系?所知既有有为法,又有无为法,本身为何既不是有为法,又不是无为法?有何弱点?
二、人和人的定义,人种类的动物,你规定了人种类,当然是人,这是“狡猾”。破了之后的定义?
三、按我说的瓶的定义,大缸也成瓶了,小壶也成瓶了?
四、八周遍。
五、虚空。
十五年前,我在印度,色拉寺有四千人学习辩论,每天晚上辩经,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东西,你想都想不到的。我们班三十六个人,是个坚强的班,很不服气,我们商量好,明天要收拾上一个班的某个人,今晚大家都不睡觉,查资料,背经论,第二围住那个人就辩,我们有几个人口气很大,专说难听的话,使那个人生气,一生气就乱了,我们几个喜欢看书的,就想办法让他卷入我们的口袋,然后抓住他的弱点辩倒他,这个方法有点“卑鄙”(哈哈)。我们收拾了上一个班之后,又去收拾上上个班,最后收拾上上上个班,只有一个从香城来的比丘我们收拾不了,他不大看书,但思维非常清晰,一个小时之前自己说过的话,记得清清楚楚,提起话头就辩,辩了五六次,最多辩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尴尬得都没话了,一笑了之。我们班经常受表扬,增长智慧非常快,多说,就多想了,就得多找书看,师父讲个方向,自己要翻很多书。
600663 2004-11-06 20:09:08
夏坝活佛讲因明(简要笔记二)
时间:2001年10月26日星期五晚7-10点
地点:宣武门再往南一站,校场口,路东,招商银行806室。
上次讲的当中有两点必须注意。
一是回答问题的四种方式:1、对方提出论点时,回答认可,或者何故。2、当对方讲为什么的时候,有两种回答方式:
一是周遍,或不周遍,就是不完全的意思,你讲的原因不能完全包括你的结论。比如:
对方立论说:声是常恒的,因为是所作故。
这个原因不能包括结论,因为所造作的东西都是有坏灭的,所以要说不周遍。
二,也可以说因不成。比如:
对方立论说:声是常恒,无所作故。
声本来是由各种因缘和合造作出来的,对方却说声不是造作的,所以要答因不成。
一个立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成立一个正确的周遍。如:
声无常,所作故。
一、这时的“声”,是争论的目标,方向,焦点,基本点。必须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二、必须明白属性的反面必须与属性对立。三、必须明白属性的反面必须与因对立。
在因的范畴内必须包含结论。或者说,所争论的结论必须在因的范围之内,是因的必然结论。比如,我说,人的意识决定有来世,因为它是一种能量性的物质。科学证明,能量只可能转移,不可能消失。意识是转化的,也就是说意识是不断更换的,不会消失的。这里对方需要承认两个前提,一、承认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或能量。二、是能量就不会消失。
如果承认现在的意识是昨天的意识演变过来的,那么我的意识在未来也是转移,而不可能消失。胎儿的意识绝不是来自物质,必然是从以前的意识演变而来的,因为它是能量。所以人临终的意识,决不是至此就结束了,必然要转移到下一世。所以,意识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受肉体的影响。
法称在《定量论》里说,胎儿的意识,决定来自前世意识的转变,因为它是有为法,也就是实有的法。意识在每刹那中在无边无尽地变化,所以没有不变的意识,佛教只承认意识的代续,今天的意识是昨天意识的代续,明天的意识是今天意识的代续。
因明是说服人的规则,要选择对手,否则说服不了。所以必须共许几个前提。
一、对方必须明白什么是所作。二、对方必须承认所作是无常。三、对方必须承认声是所作。
在论式后边再加个比喻。
上次讲的里面,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八周遍:是和否,有和无。
上次讲到所知,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为法是所知,无为法也是所知,但所知本身是无为法。其中既有有为法,又有无为法,就必须选择无为法。其中既有有,也有无的,就必然承认有。举个例子,佛是永恒的,还是无常的?(永恒的。)佛难道不是经过无数劫的修行才得到的结果吗?(是。)承认有因果关系,就是有为法。(……)实际上,答佛是永恒,是对的。因为佛有四身(略讲有二身)。
一、本性身,法身,报身,化身。其中本性身是永恒的,后三身是无常的。佛在兜率天时叫百定仙子,已经成佛,为度众生才显现十二相化身成佛,所以大乘不承认菩萨树下才成佛。
二、化身有殊胜化身,比如释迦牟尼从天降生,学习五明,娶亲,出家,苦行,成道,车专法车仑,涅槃等。还有一般化身,比如佛也化身为鸟和象等动物。
三、具有五定的叫报身。(1)报身定有净土。(2)定有大乘初地以上的眷属。(3)只讲大乘法。(4)永不涅槃。(5)定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四、法身是佛的智慧,一切智,或叫遍智。
本性法身,和寂灭法身(是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灭),都是永恒的。世尊不是永恒的,因为是有为法,报身化身是显现的形态。佛不只是人的形象,佛是四身总和的概念,所以是永恒的。
——————————————————
今天讲有为法的性相,也叫实有法。有功效者,都是有为法。辩论时必须站在经量部和唯识的共同立场上才能回答,否则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未经严格考虑随便回答,那就成了讨论感想了,不是辩论了。而攻击者是随便的,拿任何理论攻击都可以,答者就必须站在经量部和唯识的立场上,必须坚持定义,坚持书里的观点。辩论是以有很多联系的理论,来说服别人。我是中观见,但在这里讲因明,就必须站在经量部和唯识的立场上,否则就是禅外谈禅了。所以有人站在哲学、科学、历史学等角度来看佛教理论,那就研究不好,体会不到其中的道理,最终是没有结果的。
有为法分成色、识、不相应行法三种。
色,是形态和表现,这是色体定义。分二种:微观的内色(根)和宏观的外色(境)。
内色,如眼根:是能生自果眼识的不共增上缘中存在的内净色。在眼框里存在,是肉眼看不到的。其余诸根以此类推,比如耳根:是能生自果耳识的不共增上缘中存在的内净色。等等。眼根的作用,是加强眼识的功能,于眼识所在处能照见对象。眼根,用现在的话说,好像是感觉器官的神经细胞,有个比喻,说眼识是客人,眼根是客人所在的房子。
外色,眼识能觉察到的是色,耳识能听见的是声,鼻识能闻到的是香,舌识能尝到的味,身识能触觉到的是触。
色,分别有颜色和形象。颜色主要有红黄兰白四种。
这里就可以练习一个辩论。白马是白色吗?(是。)为什么?(因为毛是白色的。)那你的头发是黑色的,你就是黑人吗?(看起来给人的感觉主要是白色的。)我用卫生纸把这个杯子包起来,这杯子是白色的吗?(这种颜色必须是自己身上长的,不是作上去的。)这个桌子是黄色的吗?它的黄色是自己长的吗?不是作上去的吗?为什么外边是白色就是白色的,里边的血肉不是马吗?所以我可以说马是红色的。我还可以说马是花马。因为白马确实不是白色的,有白色,也有其它颜色,这很难确定清楚。白马不是颜色,是一种动物,名字是根据外边毛的颜色起的,起名是可以随便起的,不需要周遍。白马外表的毛的颜色是白的,白马不是白色,它是意识和肉体的聚合体,不是单独外在的现象。好,闹(辩论)这么一下也挺好。
不相应行体不是色体。虚空是无为法。我来破这个,我问:你站的地方有没有空间?(有。)没有空间你就不能站在那里是吗?(是。)所以空间起到了能让你站在那里的作用是吗?(……)
攻击者可以随便使用任何观点,而回答者必须坚持定义和书里的观点。(有人问:定义是真理吗?)科学说不知道,这对科学来说是很光荣的,它对世界是一层一层地认识,它的目标是发展的。
你们来破虚空是无为法。(我占的空间别人就占不了。)细物质可以,比如电磁波可以通过你的身体。空间是空,没有遮住,没有障碍叫空间。空间没变,自己运动是因为没有物质阻挡。(瓶里装满了水,没有剩余空间,还能倒进水去吗?)不能。(这空间被占了?)没占。因为空间不够了。(瓶可以分上半和下半,两个半瓶比一个半瓶大?)对。(半瓶的空间变小了?)没有。虚空还是全部,你说的空间有大小,只是一半。(装东西的一半瓶子里没空间了?)正因为装了东西,所以是有空间。(还只能装半瓶,而空瓶就可以再装一瓶,为什么不同?)占有了就等于没有了吗?
(有人说,我用《楞严经》的境界破你说的虚空,山河大地是我一念所生,我一念不生时,山河大地在哪里?)这是说,万法是依赖心的显现,能分别的是虚空的概念,所以是有为法。这是唯识的观点,承认有阿赖耶识和末那识,因为经部不承认,中观狮子贤承认,应成派不承认。小乘认为大乘不了义,因明是在小乘基础上定义空间。因明是在经部基础上,加少部分唯识的观点,经部不承认法执,法是实有的,只能用小乘经辩论,因为共许。
认识色的量,意识和所看的对境是没分别的,所以叫做唯识空。三时法车仑解释了不了义,万法皆空,凡是名字都是假立,内心显现是实有的。中观又能破。唯识讲,仙人见水是甘露,鬼见是脓血,所以万法是业力所显。中观说水就是水,不是甘露。多人见一物苦乐不同,物无好坏。承认外境,各有各的特点,立场,用理论破可以,不可以用经论。因为没受过训练,所以产生矛盾。辩论可以使人对理论印象深刻,不会忘记,学因明,就像锋利的刀子,看书可以看出毛病来,写书就可以避免矛盾。
形色,有八种:长短,方圆,高下,平不平。
声,有两种:有执受大种声,和无执受大种声。有执受大种声,是有情发出的声音,自然的声音叫无执受大种声。这里也有可辩论的问题,比如,鼓声为什么算作无执受大种声。
香,分好闻不好闻,气味有浓淡之分。
味,舌头尝到的感觉,分六类:酸甜苦辣咸麻。
触,地水火风,平的硬的叫地,湿的流的叫水,热的烧的叫火,轻的飘的叫风。
开水里头有火吗?(没有。)开水有没有温度?(有。)有温度就是火。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你说呢?)我说先有蛋。(那蛋是谁下的?)谁下的都行,蛋不一定是鸡生的,反正是鸡之前肯定有蛋就是了。(那我们就问: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那我就说先有鸡?(这鸡是哪儿来的?)是从不完全是鸡的某种动物来的。动物也是有演化的。
另一种辩论法是应成之法,是攻击对方的方法。
识体,小乘中观不承认阿赖耶识,不承认第七识。弥勒五论里,大乘庄严经论,专门讲唯识为核心的观点,现观庄严论,讲中观。世亲写俱舍论,弘扬唯识,解脱军接近中观,写25000般若释,胜军戒军佛护自续派,到(另一个)世亲完善,写8000般若释,现观名词解释。到900年前的金洲变成中观了,所以放弃了阿赖耶识,但仍承认末那识,叫自意(藏文:让惹),能观察意识等。
中观百论,圣天说,学佛者有三个标准,一、必须有很好的智慧,学问越高越好。二、有很公正的心,看问题全面。三、强烈的希求,才不会半途而废,否则不会学得很圆满。宗喀巴讲四个条件,对上师恭敬,能认出贪嗔痴三毒一切烦恼,智慧,慈悲,德能。一切教法互不矛盾,教派之争是不对的,佛法都是佛说的,都是需要的,没有好坏的分别。
汉八宗,藏六宗之中,经部,唯识,中观,都是显宗又有密宗,汉地也是,唐密弱了,但痕迹是很多的。弥陀禅是密宗,净土也是密宗。格鲁派是综合派,包括汉译经典,把所有传承集中起来,整理一下,如法的总和。600年前,宗喀巴说,不管小乘大乘,凡是佛说的一切都不可丢下,都可以接纳,有很多教法居士做不到,不是不需要。我绝对不可以丢下任何法,我有传法的责任。
念佛要认识亲近善知识的意义,人身难得,如风吹烛,所以要珍惜,要修道,解信为主。无意不造业,有意逃不掉。得人身又怎样?八苦,十二缘起,明白我们处于什么状态。所以必须有出离心,才能得永久乐。但一切众生是我父母,不能放弃,而必须获得无上正觉才能解救父母众生。所以要发菩提心,慈悲心,修行六度。二禅后修慧开悟,发现万物本相。密宗不是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是换个方式,禅定好一天可供养十万佛,或无数化身去供养,听法,可以迅速积累资粮。
念佛必须舍得才行吧?必须发现六道是苦海才行,所以必须观六道苦的本质,必须知道三世业报,才能有出离心。还必须发菩提心,平等舍,大慈悲。寂天入菩萨行,自他相换法。还要有一定的福德,因为有因果规律,所以必须有次第,修不成,也可以到极乐世界。
单学因明,增加不了智慧,德能,学习用理论说服自他学习佛法,不是为了辩才。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