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处明代周吉祥塔考辨
北京有两处建于明代的周吉祥和尚塔,一处坐落在海淀区北安河乡大觉寺南15公里处的山坡上,称“周云端和尚灵塔”,(图一)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海淀周吉祥塔”),塔南侧假门之上有石质塔铭一块。(图二)另一处坐落在房山区上方山脚下的孤山口村北,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房山周吉祥塔”),塔上正门有石质塔铭一块,上刻楷书:“僧录司左善世钦命掌印第一代住持周吉祥大师塔”,塔前一碑仆地,碑阳朝上,额题篆字为“僧录左善世兼大慈仁并大觉寺住持周吉祥禅师传”(以下简称“碑记”),该“碑记”是研究周吉祥生平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周吉祥是何许人也?为何给他建有两座塔?近年来,一些文章曾有所介绍,但这些文章和资料或比较简单,或有错漏之处。因此,本文拟结合有关石刻资料及有关史料,对有关问题作一些考辨。
一、关于海淀、房山两座周吉祥塔的始建年代
首先看海淀周吉祥塔的始建年代。2002年,海淀区政府投资对该塔进行了修缮。经实地考察,该塔塔铭现仍镶嵌于塔南壁上,上刻楷书“圆□本师僧录司左善世兼大慈仁寺开山第一代住持并大觉堂上周公云端大和尚灵塔”,落款为“孝徒僧录司左觉义兼本寺住持性容弘治五年三月吉日立”。可见,该塔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
再看房山周吉祥塔的始建年代。房山周吉祥塔“碑记”最后有“大明弘治岁在己未季春月吉日□其徒僧录司右……”字样。可见,房山周吉祥塔始建于弘治己未年,即弘治十二年(1499年)。②建造时间上看,房山周吉祥塔比海淀周吉祥塔晚7年。
二、关于周吉祥与孝肃周太后的关系
周吉祥在《明史》中无传,但有记载:
“孝肃有弟吉祥,儿时出游,去为僧,家人莫知所在,孝肃亦若忘之。一夕,梦伽蓝神来,言后弟今在某所,英宗亦同时梦。旦遣小黄门,以梦中言物色,得之报国寺伽蓝殿中,召入见。后且喜且泣,欲爵之不可,厚赐遣还。宪宗立,为建大慈仁寺,赐庄田数百顷。其后,周氏衰落,而慈仁寺庄田久犹存。”③查《明史》,有孝肃周太后传:
“孝肃周太后,英宗妃,宪宗生母也,昌平人。天顺元年封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二十三年四月上徽号曰圣慈仁寿皇太后。孝宗立,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三月崩,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睿皇后,合葬裕陵。”④《明史》中对周太后的父亲、兄弟也有记载:
“周能,字廷举,昌平人。女为英宗妃,生宪宗,是为孝肃皇太后。英宗复位,授能锦衣卫千户,赐赉甚渥。”成化三年(1467年)“赠(周)能(为)庆云侯”;成化十七年(1481年)追赠太傅、宁国公,谥荣靖。
周能另有二子,长子周寿,为周太后之弟,成化三年(1467年)封为庆云伯,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封为庆云侯。次子周,“太后仲弟也”,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封为长宁伯。⑤
据此,孝肃周太后的父亲是周能,周太后有三个弟弟:周寿、周和周吉祥。
《明史》是清代人修撰的,号称“信史”,其言必有据。考之明代著述,亦有此说:
归有光是明代的著名人物,正德元年(1506年)出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隆庆年间曾著有《赠大慈仁寺左方丈住持宇上人序》,距周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去世60多年。文中言之凿凿,认为周吉祥是周太后的亲弟弟:
“大慈仁寺在京城宣武门外西,寺盖孝肃皇后以其弟为僧,故为太后时建此寺。宪宗皇帝两制碑记,顺奉母后之志也。余舍于寺左方丈,见其长老,云祖师名吉祥,姓周氏,为儿时好出游,尝出不复归家,家亦不知其所在。太后自未入宫,师已与其家不相闻,久之去,祝发于大觉寺。然常游行市中,夜即来报国寺伽蓝殿中宿。太后意若忘之。忽夜梦伽蓝神来言,后弟今在某所,英宗亦同时梦,梦觉相与言皆同,即日遣诸小黄门以梦中所见神言求之。至则见师伽蓝殿中,遂拥以行。小黄门白入见,帝后皆喜。后问所以出游及为僧时,为泣下,因曰:何如今日为皇亲耶?吉祥不愿也,复还寺,后不能强,厚赐之。英宗晏驾,太子即位,后为太后,出内藏物建大慈仁寺。”⑥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第一,《明史》记载的周太后与英宗之梦,盖出于此,从此《序》中可以看出,这一传说出自大慈仁寺长老之口,由归有光记录并流传下来。第二,《明史》及其以后的资料所持“周吉祥是周太后的弟弟”之说,盖源于此。
但房山周吉祥塔“碑记”却与《明史》和归有光《序》的说法大相径庭:
“大师云端公,世为顺天之昌平文宁里人。姓周氏,讳吉祥,圣慈仁寿太皇太后之从弟,大保庆云侯寿、长宁伯之从兄也。你讳斌,母郭夫人。”
可见,周吉祥的父亲叫周斌,母亲姓郭,而周太后和周寿、周三人的父亲叫周能;周吉祥并不是周太后的亲弟弟,而是“从弟”,和周太后的两个兄弟周寿、周的关系也说得很清楚,周吉祥是二人的“从兄”。从弟,即堂弟;从兄,即堂兄。
至于周太后和周寿、周的长幼关系,《明史》卷300中讲到,周寿是周能的长子,周太后的弟弟;周是周寿和周太后的弟弟。
这样,根据房山周吉祥塔“碑记”和《明史》,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排定周氏家族有关人的谱系了:
周能——周太后
——周寿(长子,周太后长弟)
——周(次子,周太后次弟)
周斌——周吉祥(太后之堂弟,周寿、周之堂兄)
考察周吉祥与周太后的关系,房山周吉
祥塔的“碑记”是第一手资料,为其徒弟所撰,距周吉祥去世不过数年,当是可信的;而归有光作《序》时,距周吉祥弘治五年(1492年)去世已经70多年,距周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去世也有60多年,时过境迁,难免错漏,而《明史》因袭归有光的观点,则是以讹传讹了。而今天我们再持此说法,则更是一错再错了。
三、关于周吉祥的生卒年
关于周吉祥的生卒年,史无记载。张玉泉、刘景田《周吉祥塔碑及周皇后的传说》一文称,周吉祥“生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二月二日,圆寂于弘治八年(1495年),享年54岁。⑦而据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师生于正统六年(1441年)二月二十三日丑时,……壬子(1492年)春三月二十八日,忽构微□□□□□□□□□□□而逝,据其寿终五十有二,而腊则几四十年矣。”
可见,周吉祥生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阴历二月二十三日丑时,死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三月二十八日,终年51岁,而“碑记”所称周吉祥寿有52岁,当指虚岁。
四、关于周吉祥最初出家为僧的地点
从目前的文章和资料看,周吉祥最初出家的地点有两种说法,一在大觉寺,一在大护国寺。
归有光在《赠大慈仁寺左方丈住持宇上人序》中记述道:
“余舍于寺左方丈,见其长老,云祖师名吉祥,姓周氏,为儿时好出游,尝出不复归家,家亦不知其所在。太后自未入宫,师已与其家不相闻,久之去,祝发于大觉寺。”⑧看来,周吉祥最初在大觉寺出家为僧,是归有光从大慈仁寺长老那里听说并记录下来的。因为《日下旧闻考》收录了这篇《序》,所以,近年来的有关资料和文章也持这种观点。⑨
《北京名胜古迹辞典》“报国寺及顾亭林祠”条中认为周吉祥在报国寺出家:
“报国寺创建于辽,明初塌毁。成化二年(1466年)因周太后之弟吉祥在此出家,重修旧寺,改名慈仁寺,但俗称仍叫报国寺。”⑩
让我们再来看看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碑记”在叙述了童年的周吉祥后写道,周吉祥“礼香山永安寺昙季芳者师之,昙卒,谒讲经淳质庵,一意恭究,□得其秘,遂用充著圆明湛觉,不可言议。乃厌弃繁缛,隐处家山。天顺甲申,圣恩覃延,特授僧录司右觉义;成化丙戌,奉命兼任大慈仁寺;己丑升左觉义;丙申升左讲经;戊戌升右阐教兼住大觉寺,兼管番汉僧;辛丑升右善世;癸卯升左善世。”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周吉祥最初出家是在香山永安寺,即今天位于海淀区香山的香山寺,而不是大觉寺。永安寺始创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名永安寺,元明续有营建,清乾隆时改称香山寺,现只余遗址。(图三、图四)从资料上看,周吉祥和大觉寺直接发生关系,是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周太后出资修缮大觉寺后,(图五)周吉祥升任僧录司右阐教,“兼住大觉寺”,兼任大觉寺的住持。实际上,我们还可以从房山周吉祥塔“碑记”中读出一些蛛丝马迹:
周吉祥在永安寺的师傅昙季芳去世后,过了一段时间,“乃厌弃繁缛,隐处家山。”“家山”,当指其家乡附近的山中。现在,大觉寺周围尚有周家巷、周家坟等地名,相传都与周吉祥和周太后有关。虽然房山周吉祥塔“碑记”中所载“昌平文宁里”之确切位置尚无可考,但当距大觉寺不远。在他“隐处家山”期间,不排除在大觉寺出家或经常在大觉寺出没的可能。同时,他还经常进城,在报国寺中出现。但无论是大觉寺,还是报国寺,都是周吉祥在香山永安寺出家以后的事,其最初出家祝发为僧的地方,应当是房山周吉祥塔“碑记”中所称的香山永安寺,而不是大觉寺。
五、北京有两处周吉祥塔的原因
有人著文认为,位于房山的周吉祥塔是衣冠塔,而位于海淀的周吉祥塔则是墓塔。既然在海淀建了墓塔,为何又到远隔百华里的西南孤山口建衣冠塔呢?该文解释道:房山周吉祥塔所在之地“三面环山,前面为上方山溪水流淌。这块风水宝地在当时是大报国寺的庙产,在此建座衣冠塔(亦为纪念塔)据说为便于上方山一带的和尚拜祭。”我以为,这一观点尚有可议之处。
有什么根据说大慈仁寺在房山拥有庙产?该文没有说明。经查,《孝宗弘治实录》卷130载,明弘治十年(1497)九月庚申,“命以良乡县庄地赐大慈仁寺一百二十顷,昌平县庄地赐大慈仁寺凡一百五十顷。”赐地在前,建塔在后,是说得通的。
今海淀周吉祥塔所在位置在明代属昌平县。既然大慈仁寺在良乡县有庄地,在昌平县也有庄地,那么,大慈仁寺的僧徒除了在房山为周吉祥建塔以外,在昌平再建一座塔,也是说得通的。
从另一方面看,周吉祥既是大慈仁寺的第一代住持,又曾做过大觉寺的住持,大觉寺的僧人在大觉寺附近为他建塔,也是合乎情理的。那么,海淀周吉祥塔到底是大慈仁寺僧人建的,还是大觉寺僧人建的呢?我们还需要寻找更多、更直接的证据。
首先,我们考察此塔所在的庄地属性。据《孝宗弘治实录》卷130载,明弘治十年(1497年)九月庚申,曾以“昌平县庄地赐大慈仁寺凡一百五十顷”,但却没有特指其具体位置,因此,无法据此断定海淀周吉祥塔坐落在大慈仁寺的庄地之上。
今天,大觉寺立有一通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敕谕地产碑”(图六),碑阳载有明宪宗关于大觉寺地产的敕谕。我们可以了解到,宣德十年(1435年)大觉寺获赐庄地在常乐庄、清河、汤山、冷泉等四处,这四处都和海淀周吉祥塔坐落之处无关;成化十五年(1479年)等年,又先后购买了顺天府宛平县、昌平县等处土地共170段,但没有说明具体位置,无法据此断定海淀周吉祥塔坐落在大觉寺的庄地上。看来,我们无法从庄地属性上判断是谁建造了海淀周吉祥塔,只有再找其他途径。
如前所述,海淀周吉祥塔塔铭为“圆□本师僧录司左善世兼大慈仁寺开山第一代住持并大觉堂上周公云端大和尚灵塔”,落款为“孝徒僧录司左觉义兼本寺住持性容弘治五年三月吉日立”。这个“本寺”指的是大慈仁寺还是大觉寺呢?从塔铭分析,我们还看不出主持性容的准确身份。看来,还要对“住持性容”这个人进行一番考察。
如前所述,大觉寺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敕谕地产碑”的碑阳载有明宪宗关于大觉寺地产的敕谕,正德四年(1509年),大觉寺僧人又在此碑的碑阴记录了自明宣德十年(1435年)至成化十五年(1479年)40多年间大觉寺获赐和购买的地产的情况,落款有“□□□□左讲经兼本寺住持性容”字样,显然,这个“性容”肯定是大觉寺的住持而不会是大慈仁寺的住持。
刻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的海淀周吉祥塔塔铭上出现的“住持性容”的身份是“僧录司左觉义”,而刻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大觉寺地产碑碑阴上出现的“住持性容”的身份是“左讲经”。僧录司是明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设左、右善世二人(正六品),左、右阐教二人(从六品),左、右讲经二人(正八品),左、右觉义二人(从八品)。这两个“性容”是不是一个人呢?左觉义为从八品,左讲经为正八品,高于左觉义。虽然我们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两个“性容”是一个人,但推断性容在17年中间,从弘治五年(1492年)的“左觉义”升至正德四年(1509年)的“左讲经”也是可能和合理的。如果这一推断成立的话,那么,海淀周吉祥塔应当是大觉寺僧人为周吉祥建的。当然,这一结论仍尚属推断,有待新材料加以证实。
那么,海淀周吉祥塔是墓塔,葬有周吉祥的遗骸,房山周吉祥塔是衣冠塔(亦为纪念塔)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呢?从海淀周吉祥塔塔铭称其为“灵塔”看,认为该塔为墓塔似乎没有问题。但是,考察房山周吉祥塔“碑记”,记载有周吉祥去世后,“遂用是年夏五月十五日舁于天开□□□□□□□□□焉。”“舁”,音“于”,“共同抬东西”的意思,引申为下葬。由于碑身漫漶,此处缺九字,但“天开”二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位于今天房山的“天开塔”。天开塔创建于辽代,位于房山区岳各庄乡天开村南里许。天开塔创建在前,周吉祥去世在后,二者间当然不会有任何关系。但是与天开村是否有关系呢?亦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塔在梵文中称作Stupa,原意指坟NB027。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们将他的遗体火化,传说其骨殖变为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释迦牟尼的弟子们将这些舍利分为八份,在事关释迦牟尼一生重大转折的八个地方建塔供奉。佛教传入中国后,一些高僧火化后的遗骸(舍利)也多被分送各处建塔,曾任大觉寺住持的明初著名僧人智光就是如此。这一点似可对我们研究两处周吉祥塔的性质以一点启发。周吉祥曾任大慈仁寺和大觉寺两处寺庙的住持,对这两座寺庙的发展都起过重要作用。因此,在他去世后,不排除两处寺庙的弟子们将他的遗骨舍利分别在自己寺庙庄地上建塔以供纪念的可能。当然,这种观点仍然是一种推断。
六、周吉祥生平大事记
根据有关资料,我们可以对周吉祥的生平勾勒出一个简单的轮廓了:
1441年(正统六年) 二月二十三日,周吉祥出生于顺天府昌平县。(《房山周吉祥塔碑记》)英宗正统、天顺年间 周吉祥在香山永安寺出家为僧,“礼香山永安寺昙季芳者师之”,后“隐处家山”。(《房山周吉祥塔碑记》)英宗正统、天顺年间 周太后找到周吉祥,因其不愿为官,“厚赐遣还”。(《明史》卷300,第25册,第7671-7673页。)
1464年(天顺八年) 周吉祥被任命为僧录司右觉义,时年23岁。(《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1466年(成化二年) 五月十五日,周太后出资建慈仁寺完工,并立碑记此事。(《成化二年御制大慈仁寺碑》)(图七)
1466年(成化二年) 命僧录司右觉义周吉祥兼任大慈仁寺第一任住持,时年25岁。(《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1469年(成化五年) 周吉祥被任命为僧录司左觉义,时年28岁。(《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1476年(成化十二年) 周吉祥被任命为僧录司左讲经,时年35岁。(《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1478年(成化十四年) 周太后以“追思曾祖妣之仁,又世居其山之麓”,出资重修大觉寺。九月初一,工程完工,刻碑以记其事。(《成化十四年御制重修大觉寺碑》)
1478年(成化十四年) 周吉祥被任命为僧录司右阐教兼住大觉寺,兼管番汉僧,时年37岁。(《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1479年(成化十五年) 大觉寺买得顺天府宛平县、昌平县等处庄地共三十九顷四十七亩五分。(《弘治十七年大觉寺地产碑》)
1481年(成化十七年) 周吉祥被任命为僧录司右善世,时年40岁。(《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1483年(成化十九年) 周吉祥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时年42岁。(《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1488年(弘治元年) 命周吉祥掌僧录司印,时年47岁。(《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1489年(弘治二年) 四月,寿州知州刘概拆毁寺、观,左善世周吉祥等“乞治概罪,且请令天下诸僧、道司免行拆毁。”礼部覆奏,宜治周吉祥“故违禁例、阻挠新政”之罪。诏令:僧、道私创寺、观,“费耗钱粮者甚多,朝廷累有禁约”,周吉祥“奏扰”,“法当究治,姑贷之。”(《明孝宗实录》卷25;转摘自何孝荣:《明代南京寺院研究》第1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1492年(弘治五年) 三月二十八日,周吉祥去世,终年51岁。(《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1492年(弘治五年) 三月,周吉祥之徒、大觉寺住持性容建造的海淀周吉祥塔落成。(《海淀周吉祥塔塔铭》)
1497年(弘治十年) 九月庚申,“命以良乡县庄地赐大慈仁寺一百二十顷,昌平县庄地赐大慈仁寺凡一百五十顷。”(《孝宗弘治实录》卷130,第3页,13032299;《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二册,第640页。)
1499年(弘治十二年) 房山周吉祥塔落成。(《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七、余 论
周吉祥从一名普通僧人成为明弘治初年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最高官员左善世,同时还兼任两处寺庙的住持,自然是因为孝肃周太后的缘故。此人对于明代历史和北京历史发展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今天尚存的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觉寺、报国寺)和两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海淀“周云端和尚灵塔”、房山“周吉祥塔”)都和他的行迹有关,另外,他还和位于香山的香山寺遗址有关,因此,本文对周吉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考辨。由周吉祥的话题,还可以引申出对孝肃周太后及其家族的考察,以期从一个侧面研究明代外戚问题;或可从另一个角度深化对大觉寺历史的考查和研究。限于篇幅,拟另文探讨。
附:房山周吉祥塔“碑记”录文
碑首篆文:僧录左善世兼大慈仁并大觉寺住持周吉祥禅师传翰林院侍讲承德即经筵官兼修国史青齐武卫撰赐进士及弟嘉议大夫兼翰林院学士国志副主裁知制诰经筵官南阳焦芳书并篆大师云端公,世为顺天之昌平文宁里人。姓周氏,讳吉祥,圣慈仁寿太皇太后之从弟,大保庆云侯寿、长宁伯之从兄也。父讳斌,母郭夫人。师生于正统六年二月二十三日丑时,髫发时即绝荤芳,简澹厚透,迥出物表,礼香山永安寺昙季芳者师之,昙卒,谒讲经淳质庵,一意恭究□得其秘,遂用充著圆明湛觉,不可言议。乃厌弃繁缛,隐处家山。天顺甲申,圣恩覃延,特授僧录司右觉义;成化丙戌,奉命兼住大慈仁寺;己丑升左觉义;丙申升左讲经;戊戌升右阐教兼住大觉寺,兼管番汉僧;辛丑升右善世;癸卯升左善世。宪庙恩泽稠叠,不但笃亲亲之,诚亦惟戒行之高,操履之纯,有是动人都耶。今上弘治戊申,命掌僧录司印。师以门资贵盛率求,所以阴翊王度者,罔不殚力为之,捐囊饭□流至六万余众,始登广菩坛,受具足戒,确志靡移,以坛无庇承大足以阐扬教嘱,遂弃衣资金帛平骑NB058充林盖,传法宝坛。事闻,赐以金缯副之,逾年而就,法众咸仰焉。一日,忽思五台□□□□□□□之特蒙俞允,出内帑、金帛、宝幡异品以充其行,志境毕合,遂见金灯之祥。于时依阳白峪重修□□□□□□□焉,自是归来杜门不出,日诵法华、华严诸典,匠人不废。以壬子春三月二十八日忽构徽□□□□□□□□□□□而逝,据其寿终五十有二,而腊则几四十年矣。遂用是年夏五月十五日舁于天开□□□□□□□□□焉。□乎,自佛教盛于后世,而其徒蓄富后贵,享有玉石,出有舆从,率兴金紫,净卫立师者加□□□□六年矣□出以贵盛,不以骄泰,易其虚□,善蹈□行,奉□隆备不以爱吝□□□□□□□□□□□□□□□□其□定究竟之律是庸峻,用祗园增盛,戚畹可尚矣,夫其徒僧录司右□□□□□□□□□□□□□□□予乞铭,铭曰:浮图之道,以善为实。曰省□□□□□□□□□□□□,不藉耘锄。靡次节秩,老以捧偈,悟惑声怵。有……。大明弘治岁在己未季春月吉日□其徒僧录司右……
(本录文由房山区文委杨亦武先生提供,特致谢意。)
①《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称海淀周吉祥塔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显系有误(参见该书第290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版)。最近出版的《海淀文物》画册因袭了这一说法,应系以讹传讹(参见该书第152页,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②张玉泉、刘景田:《周吉祥塔碑及周皇后的传说》一文(刊于《北京文物报》1999年7月号)称房山周吉祥塔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应系有误。
③《明史》卷300,中华书局版,第25册,第7673页。
④《明史》卷113,中华书局版,第12册,第3518-3519页。
⑤以上均据《明史》卷300,中华书局版,第25册,第7671-7673页。
⑥⑧《震川集》,转引自《日下旧闻考》卷59,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册,第966页。
⑦载于《北京文物报》1997年7月号。
⑨《北京名胜古迹辞典》海淀“周云端(即周吉祥)和尚灵塔”条。
⑩《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第211-212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版。
现大觉寺仍立有明宪宗“成化十四年重修碑”,称“成化戊戌,我圣母皇太后追思曾祖妣之仁,又世居其山之麓,乃矢心重造,特出宫内所贮金帛,市材僦工,凡殿宇、廊庑、楼阁、僧舍、山门,靡不毕具,实奂宝轮,浮于前规,寺额仍旧。”
据房山周吉祥塔“碑记”。
张玉泉、刘景田:《周吉祥塔碑及周皇后的传说》,《北京文物报》1999年7月号。
《孝宗弘治实录》卷130,第3页,13032299;《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二册,第640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
《明史》卷74,中华书局版,第6册,第1817页。
(作者为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
《北京文博》征稿启示
我刊为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文博专业学术性刊物。刊稿范围包括北京地区(兼及北京周边地区)的文物、博物馆、考古、史地民俗、民族宗教、文物收藏与鉴赏等领域的新发现、新观点、新材料。本刊主要栏目:文物工作、博物馆学、北京史地、文物研究、考古与文物、文物保护、文物鉴赏、古代建筑、史籍辨误、区县快讯、资料信息等。为繁荣文博事业,欢迎社会各界赐稿。
来稿字数以8000字以内为宜。来稿请交软盘,并附上打印好的文章一份;附照片、附图要清晰。文章的注释,要求一律放在文后。注释需详细标明:作者、著作(文章)名、卷次、页码、版别等内容。来稿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请勿一稿多投。如果投给我刊的文章半年内未予采纳,作者可自行改投他刊,并通知我刊编辑部。凡投我刊的稿件,编辑有权在不影响文章观点和立意的情况下,对文章进行加工润色。限于本刊人力,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被视为自动接受本刊上述约定,以上条款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刊编辑部。
《北京文博》编辑部敬启
2003年6月5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