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圆通法门释
作者:
在辽阔的大乘佛教文化圈内,佛教圣者中影响最为深广者,莫过于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施予无量众生安全感的观世音菩萨。然而,从来祈祷观音菩萨保佑救度者无数,了解观音菩萨因何成道,并学做观音菩萨者,并没有多少。《楞严经》观音圆通章,记载观音菩萨自我介绍他当初循何路径修行,何以成就有感必应的不思议功德之原理、方法,其意旨,不仅在教人信赖依怙观音菩萨,而且在教人开发自性本具潜能,学做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修证圆通的方法,被选定为最宜于此世界众生修习的法门,历来为禅宗、净土宗等所宗本。这段经文言简意赅,古今诸家注疏不无歧异,初学者往往难以领解。本文特融会诸疏,参以己见,予以解释,以供学做观音、学修观音圆通法门者参考。
一门深入与观音圆通
经载:释迦牟尼佛因侍者阿难遭摩登伽女所摄之难,循循善诱,多方为阿难解析解脱的关键在于体证本来心性之义。阿难及法会大众俱闻十分微尘数佛异口同音告言:
“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众生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无始无明积习,不知六识所分别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皆缘生如幻、唯心所现,而执之为离心实有自体,于是被六尘幻相所粘所缚,盲目地跟着感觉、知觉走,生命能量被六根所起烦恼恶业作无价值、负价值的耗散,迷昧本来清净自在的心地,酿成六道轮回的苦果,如佛所言:“六为贼媒,劫自家宝”。欲求解脱诸苦、出离生死,还必须从六根着手,解除六根门头的无明烦恼之结。释尊以挽巾为六结、又能结为譬喻,说明“六解一亡”的道理。六解一亡的捷径,是从六根中选择一根深入观修,谓之“一门深入”。佛言:
“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解脱。”
于六根中随选一根,内向调伏自心,把心从尘相泥垢的胶粘中拔出来,令其复归于未起妄念、本不生灭的本元真性,使心性本具的智慧光明放射。当智慧放射光明之时,其余五根的粘缚,也自然一齐解脱。文殊菩萨以偈颂概括这一门深入的法要说:
“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意谓六根虽然都起妄动,但离妄归真,最好是先抽掉其中一根发起妄动的机关,使妄念止息,归于寂然不动的本元真心,其时六尘幻相的本来空性便会自然显露。六根共依一个能觉能知之性而有,由六种感知器官的分工,分成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六门因缘所生法,就象一条手巾挽成六个相连的活结。只要一根的妄动止息,六根的妄动也就一齐止息。就象只要解开手巾所挽的一个结,其余诸结也便同时解开,回复手巾的本来面目。六根妄动一旦止息,六尘垢染便当下消亡,呈现出心体圆明净妙的本来面目,这即是明心见性、见道。如果还有烦恼习气未断尽,便是功果尚未圆满的有学位圣人,到烦恼尽净、觉性圆明至极,便人了如来大觉之位。成佛的捷径便是如此。
一门深入,并非如吕澂先生《楞严百伪》所言,为余经所不宣,而是大小乘各种禅入门的通途。如小乘禅二甘露门的数息观,是从摄鼻根入门,不净观是从摄眼根入门,大乘禅的念佛三昧、真如三昧,是从摄意根入门。密乘禅本尊瑜伽虽重三密相应,同时摄身、口、意三根,但也说仅从一密尤口密入门,亦可成佛。从一门入,以一摄六,易于集中心力,是修习止观的捷径。就象打仗,先集中优势兵力攻克敌方薄弱的一翼,是克敌致胜的妙计。
六根乃至十八界,虽然皆可一门深入而达圆通,但六根现行的功用不无圆通与否之别。一门深入,应选择一个最具圆通性、最适合个人根器的根门深入,就其圆通性而返归心源。
为详细阐明此意,佛不自讲说,而命会中诸大菩萨、大阿罗汉,各各汇报自己当初发心修道人三摩地而获圆通的门径,诸圣者一一应命呈说,所入门径各有不同,六根、六尘、六识、六大无所不有,共成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以证明无论从六根、六尘、六识、六大中任何一门入手,向内反观能见闻觉知的常住自性,摆脱向外驰逐六尘境相的妄念之粘着系缚,一条路走到内心深处去,都可趣归心源性海。诸圣各各呈说后,佛评价他们的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门门皆趣解脱之域。然法贵当机,乃命文殊菩萨对二十五圆通法门进行拣选,选出其中最适合阿难及佛灭度后此世界众生的根机,因而是最易成就的法门。
文殊菩萨对二十五圆通法门一一作了评论,认为前二十四种法门,皆未能以现行最具圆通功用的根识为依靠,都不当机,唯有最后一门观世音菩萨所修从耳根证圆通的路子,最为契机。其偈云: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谓音声是这个世界出世的佛说法的载体,众生系从耳门听佛说法而人佛法之门。禅修,也应以耳根为门而深入。“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令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从耳根入门修证圆通,不仅是观音菩萨的成功之路,而且是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包括文殊菩萨自己所人的涅槃之门。未来的学佛人,自应循此门径。偈还说:“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高推观世音菩萨法门最为第一,此外的其它圆通法门,都是仗佛威神法力加持的方便道。可见观音圆通法门是如何契理契机了。
耳根为何“圆通超余者”、“方便易成就”?
所谓“圆通”,意为周遍无碍或圆满通达法性。《三藏法数》释云:“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周遍无碍、超越时空的东西或圆满通达万法体性的智慧,从世间的任何物质现象和学问知识中是无法找到的,宇宙万物,无不在时空中生灭变易,无不有碍,无能周遍;门门科学、种种知识,无不局于一隅,无不在增长翻新。周遍无碍、具超越性智慧的“圆通”,只有到世间最为灵妙之物——人心中去找。然“集起日心”,人心,从现象来看,无非是眼耳鼻舌身意诸根功能的集合体,六根中,眼、鼻、舌、身、意五根,显然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识,因而其功能也决定是生灭无常、有限有碍的,如文殊菩萨偈所说: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眼睛视物,必须借助境物当前、无遮障、有光明等诸缘,任缺一缘便无法形成可以辨知的视觉映象,一层薄窗纸,便可隔断视线,纵目所及,不过八里十里。口舌的味觉功能更多局限,只有把东西放在嘴里,接触舌头,才能辨知其味道。身根的触觉作用也是如此,须得皮肤接触,才能得到有关的冷热软硬等触觉。鼻根的嗅觉功能稍灵敏些,可以隔几米远闻到花香粪臭等气味,但再远些就闻不到了。意识所起的念头,则纷来沓至,此起彼落,有如江河的波浪,没有一刻能停得住。总之,眼、鼻、舌、身、意五根都是有碍、有局限性的,其功用并不圆通。但耳朵的听觉作用则不同,在讲六解一亡之前,佛便以“击钟验常”的教学方法把耳根的闻性本来具圆通性的道理讲得很明白,文殊菩萨更以偈总结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大意谓听觉不受空间方位的限制,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来的声音,都可以同时听到,听觉还能超越障碍物,即使隔着堵墙,也能听到墙那边的声音。大点的声音,就是远在几十里之外,也能听到,据说过去北京大钟寺的钟声,便可远传三五十里。声尘虽然也是依因缘生、生灭不住,动则有声,静则无声,但那能听闻的觉性,并不生灭动静,如佛为阿难击钟一下,令闻其声,钟声消歇,耳际虽无声响,现寂静相,但只是声尘(声波)未来耳边,并非闻性亦随钟声消失,试再击钟一下,还能了了听闻,说明只是声尘在听闻中生灭动静,能闻之性从来未尝生灭,而是不生不灭,常觉不动。即使在梦中,闻性亦未必完全失去作用。佛举例说,有一人酣睡,其家有人在舂米,这人梦中便会听到钟鼓响,醒后方知是杵音,说明其能闻之性并未眠昧。能闻之性既然不生不灭,能超越空间、物质障碍,岂不正是圆通之物?
文殊菩萨偈说:“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众生从来不知自己的能闻之性不生不灭、周遍无碍,而只知道追随生灭无常的声尘,被声尘牵着转,一会儿被好听的软言媚语所诱,一会儿被难听的斥骂之声所恼,被噪音所干扰,整日驰逐不息,眼鼻舌身意五根也莫不如此,被虚幻的色香味触法五尘所粘所缚,终生不得安宁自在,万劫难得出离生死。佛在经中谆谆告诫我们:
“以诸众生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欲图超出生死流转的恶性循环,只有逆转无始以来被色声香味触法牵着转的积习,离生灭变幻的色声等六尘,守住本来真常的觉性,当自性常寂的智慧之光迸现时,根尘识三缘和合而生的妄念烟云便会销落于自性空中,远离了六尘云翳和妄情积垢的遮蔽,能窥见万法真实体相的法眼便会打开,到得那时,成佛与否,都成了剩语。
经中力说耳根圆通,只是说耳根现行的功用,较其余五根更具圆通性,就其圆通功用,修证圆通,犹如就路还家,最易下手,并非说其余五根绝对不具圆通性,不可作圆通之门。经中以空间的四方与时间的三世相乘,说六根最多具一千二百功德,其中眼、鼻、身三根最为有碍,功德不圆,仅具八百功德,耳、舌、意三根各圆具一千二百功德。耳、舌、意三根中,与舌、意二根相比,耳根的功德显然更为圆通。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从最具圆通性的耳根入门观修,脱粘内伏,伏归元真,明见自性,观世音菩萨是成就的典型。经中载他应佛教敕,为阿难及后世众生自述当初发心修道的缘起说:
“忆念往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观世音菩萨发心修道,是在无数恒河沙劫以前,当时出世的佛也叫观世音,表示这位佛陀是从耳门证圆通而特得观听自在。观世音菩萨在观世音古佛那里受三皈依,听佛说法,发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大菩提心,然后按观世音佛的教导,修止观法门。观世音佛教他的修学次第,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与释迦牟尼佛三乘教法皆循闻、思、修的次第一致。闻,谓听闻佛说法,牢记其言句,理解其义理,获得闻慧。佛佛道同,观世音佛所说的法,自当与释迦牟尼佛所说法一味,无非以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一实相印、三学六度等为核心。而观世音菩萨所得的闻慧,尤应以从耳根入门证圆通的原理、方法为精要,一如《楞严经》中释尊为阿难及后世众生所开示者。思,是对所闻的教法深思熟虑,在禅观中抉择其义蕴,深心领悟,获得确认为决定如此的思慧或正见。修,谓以思慧、正见为主导,真履实践,修学三学六度等,获得超越言思的实相般若或修慧,以之断烦恼、入涅槃,所修诸行中,尤以修心修定慧,为证得修慧的直接途径。这是显密诸宗、三乘佛法修学的通途,耳根圆通法门也不能例外。标榜“教外别传”的祖师禅,其实亦不出这一路子,昔日初祖达摩大师,便以“藉教”(得闻思慧)为“悟宗”(明心见性)的前提。至于修禅必备的重要加行持戒,自亦当包括于闻思修中。古人注疏多以“从闻思修”分配以下修证耳根圆通法门的次第,释闻思修的“闻”为反闻自性,这样便忽略了得闻思慧或正见的必要加行,为一重大失误。
观世音古佛教诫的先发菩提心,次得闻思慧,是修定习禅必备的资粮和加行,三乘教典对备足资粮加行至为强调,不具资粮加行而修定,容易起障入魔,不可能见性证果。现在有些人参禅入魔、长参不悟,其根本原因,便是不具真正发心、得闻思慧的加行,仅死抱一句话头以为究竟佛法,不按佛陀开示的正道次第修学,盲修瞎练,只能是自误误人。
观世音古佛所说“入三摩地”之“三摩地”,为梵文Samadnt的音译,意译为定、等持、心一境性,泛指持续专注一善缘而离散乱昏沉的心境。此经中的三摩地,尤二十五圆通法门的三摩地,并非泛指一切定境,多指获证圆通、通达心性而安住不动的定境,具体名“金刚三昧”,为《般若经》等所举百八三昧之一。观音菩萨所入的三摩地,经中具称“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意为从闻性熏修证如幻三昧的金刚三昧。如幻三昧,谓于此定中,能通达一切诸法悉同幻化,因而能起如幻术般的神通变化,《大智度论》谓住如幻三昧中,“能于十方世界变化,遍满其中”。金刚三昧,谓于定中彻证法性,其定力、智慧犹如金刚一样无坚不摧,能断灭一切烦恼,“于诸法无不通达,令诸三昧各得其用。”(《大智度论》)这种三昧一般说为三乘行者功果将圆满时,最后所证穷尽法性、断尽烦恼的三昧,实为《起信论》所说真如三昧、禅宗所说一行三昧、般若三昧圆满彻证时的境界,亦即经中所奉为主题的“首楞严(健行)三昧”。冠以“如幻闻熏闻修”,表示此三昧从耳根入门、以闻性熏修而证圆通,在自在观听及幻化方面的功德特别突出。
耳根圆通的修证次第
观世音菩萨对他当初从耳根入门修证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的次第,亦即观世音佛所教闻思修中“修”的过程,介绍得十分精采扼要,有人分为六步,笔者认为宜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即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最初入门观修,是从“闻”人手,这里的闻,与前面“闻思修”的闻含义有所不同,当为文殊菩萨偈所言“反闻闻自性”的闻。偈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只知听佛说法,记诵佛所说如标月之指的言句,何如按佛所示法去修心,依佛指月之指所指的方向,去听闻自己的能闻之性?这句话中的三个“闻”字,第一个为听闻义,第二个为反闻义,第三个为能闻之性义。偈又说:“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教诫阿难及我等众生,拨转自己倒客为主、只知向外追逐声尘的机关按扭,令其指向内心,用听觉去向内心深处反听能听闻的自性,只有依靠那常住不变的自性,才能成就无上佛果,这是观音圆通法门的基本法则。“十方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十方世界的无量诸佛,都是踏着这条路到达涅槃彼岸的。
反闻闻自性的具体方法,经中未详言,据笔者管窥,当有如下三途:
一、于听到自然音声时向内反闻自性。这大概是观世音菩萨当初所用的方法。反闻闻自性,应在耳根听闻的功用显现——听到音声时,一反从来只知分别音声相、心意循声流转的习惯,反内细细观听那能听闻的自性。据说观世音菩萨当年修行时,是在大海边,听海潮的声音来了又去,乃就此听海潮音时间内反观不来不去的能闻之性。这个功夫任何场所、任何时候都可以做。人在醒觉时,只要不是特别专注于某一点,耳边总有声音,在城市里整天有机动车的轰鸣和汽笛声,想不听见还不那么容易,即使走到深山古刹,在人声俱寂的深夜,也还有鸟啼虫鸣,及风吹水流之声,就是万籁俱寂,只要稍微静下来,便会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心跳声,象箫笛虫鸣似的“心音”,乃至血液流动之声。凡有声音时,都可做反闻功夫,若是利根,回光便可顿悟,钝根人反复用功,真积力久,也终会有心花发明的一天。
二、于自念自听中反闻。这是由耳根入门修止,在止的定心上修观,念佛禅的执持名号和密乘瑜伽的口密(持诵真言),便是循此路径。修观音圆通者,最好持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持诵观世音菩萨的真言如六字大明咒等,祈祷观世音菩萨加持。或持阿弥陀佛名号,或持其它真言亦可,先口念耳听(出声念),一字一句,听得清清楚楚,不会散乱昏沉间杂,摄心渐趋一念,次则转为心念心听(默念),继而转入神念神听(在意识深层默念),到这时便能恒久入定。不少人把这个功夫叫做反闻自性,实际上这还只是系心声尘以修止。须在定心中,向内反观体究能闻的自性是什么,才能算作反闻自性。也可播放唱诵观音名号等的录音,先摄心静听,待心寂定后反照闻性。这样在止的定心上反闻观修,一旦照见自性,较易长久定于所见自性上,进入定慧一体之境,是一条较为稳当的路子。也可用反闻自然音声的方法,止观并行,边念边反闻。若先有反闻自性的作意加行,则只要直下持念佛号、真言,至念而无念时,也往往会获得顿悟,见到自性。若无加行,则虽力极功深,往往住着于世间定境,难得发慧。
三、以特殊方便顿观。可用一引磬或金刚铃,于放舍万念、不住不着中,鸣击一声,专注观听,闻声与反闻同时进行,全身心溶入其深长细微的余音中,当余音声歇之际,抓住那寂然不动的刹那,以正见护持,便可顿见寂然不动的能闻之性。
反闻自性的功夫,虽然是从耳门去闻,实际上主要还是用第六意识去观照。第六意识是修习一切止观的主人翁,具有照了宰御的殊胜功用,反闻自性也不能离了它。经中不说“反观”而言“反闻”者,盖反闻,指第六意识专一与耳识相合,去反闻能闻之性。闻的作用为现量,反闻,意味着这种功夫不是意识纯用概念分别的思维方式去推度穿凿,而是用与耳识相合的意识现量去细心地反照。这种功夫要反反复复、绵绵密密地做,想摆脱无始以来心识与声尘粘合不分的强大惯性力量,把能闻之性从听闻过程中剥离出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勤勤用功,徐徐深入。经中用一个“旋”字来描述这一过程,极为形象。旋,就象把螺丝帽从螺母上旋下来,是要耐心地一圈圈拧旋,不可能一下子拔出来。
做反闻自性的功夫,起初必然杂念纷沓,常把反闻之心打断,用力摄心,散乱昏沉渐渐被降伏,向内反闻的功夫连成片,接成流,如水流连续不断时,便是经中所说的“人流”。此所谓“流”,是连续专注反闻自性之耳俱意识流,而非入圣流、预流果之流,南宋戒环法师《要解》称之为“法流”。人流与宗门参禅功夫中的“打成一片”大略是同一境界。当反闻入流、力极功深之时,便会忽然忘失所分别的声尘相和所反闻的闻性之相,这叫“人流亡所”。宋长水子璿《义疏》》释云:“初观闻性,返照离缘,不随前尘流转起灭,故云入流亡所。”所,与“能”相对待,指所观所闻的对象。“亡”是无意识地、不知不觉地失掉,就象人丢了东西,总是在不知不觉之时。若故意想忘掉、丢掉所观所闻,这故意忘弃之一念,便成了“所”,反而不易忘失。就象人故意丢掉一件不喜欢的东西,心里也还是知道那东西丢在什么地方。人流亡所,须由反闻功力纯熟,自然而臻。而意外的境缘,对打破能所、获得顿悟,往往能起促成作用,如忽然听到一声惊雷等。
能、所互相依待,成一因缘和合法,有如三支芦苇互相支撑而竖立,随去一支,余二即倒。所闻既已忘失,能闻也便失去了依待,于是能、所顿消,一个离因缘和合、不生不灭的本元心地,便会自然豁露,这叫“所入即寂”。“所入”,指所反闻的自性,文殊菩萨偈云:“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能闻的耳识,依所闻的声尘而有,非自然本有,如听到汽笛声的“听到”,不离所听的汽笛声,当旋归本元,摆脱声尘的粘合之时,耳识随声尘而忘失,那被解脱的闻性,自是离名离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正是孤迥迥、赤裸裸的本来心地?不正是离绝名言戏论的诸法实相?只要从耳根一门深入,返归心源,其余五根也就失去了能生起妄想烦恼的无明根株,自然一齐解脱,就象从一条支流上溯到大河的源头时,也就到达了这条河其余支流的源头。
修行者一旦达到此境,便现量见到了从未体认到的真常自性,见到了不同于生灭无常之万象的“常”、“寂”(离生灭去来)。《大日经·住心品》所言破第一重粗妄执而“见寂然界”的所见,盖即如此。见此真常,便能对佛法“涅槃寂静”等义理获得决定的信解,深信依自性必能解脱生死,初步获得诸法无我的空智,亦即经中所说的“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见人无我。
当见真常自性、人无我理之时,并非是一无所闻、一无所知,若一无所闻、一无所知是见性,聋子、白痴岂不常见自性?“所入即寂”的寂,并非死寂,而是息灭烦恼妄动、显发本来空智和自性功用的寂。所入即寂,应是本心寂然不动,而观听自在,昭昭灵灵,声尘虽仍在耳识中来去,乃至听觉更为敏锐,听得到常人听不到的微细声,但声尘不再能牵粘本心,智慧照见“动寂二相了然不生”。动,指声尘来到耳际,静,指无声尘扰动之寂静,有声与无声,都是耳识所了别的境相。“了然不生”,谓明明了了地照见动静二相本来无生、不生,即无生,并非听不到声音及无声音,而是见声尘(包括寂静相)生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处,无一离心自有的实体,如同幻化,也就是以直觉照见动静二相的实相——缘起无自性(无性)。文殊菩萨偈中的“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即是此义。
观音菩萨修证金刚三昧的第二阶段是: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第一阶段虽然旋闻归元,明见自性寂然不动,动静二相皆同幻化,但功夫尚未纯熟,定力尚未坚固,智慧尚未圆满。或者仅是刹那间的顿悟,仅解决了个知见问题;或者虽有定力,能信任所悟,但未达念念不迷,念念见性,还有被境缘所牵、迷失本心之时,必须着力用功,故能闻与所闻的对立尚未打破,意识完全转为智慧。依前所得正见修一行三昧,对治妄念,消融烦恼,正见不提起来时还须用反闻的功夫重新提起,使定力渐渐增长,这叫“如是渐增”。渐增,谓定力的增长、烦恼习气的净除必须渐积,禅门谓之顿悟渐修,经中称“理可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功夫纯熟,昼夜绝大多数时候能保任所悟不失,常恒安住于自性,不须作意做反闻自性的功夫,其时能闻与所闻的二元对立才能打破,即“闻所闻尽。”尽,谓反闻的功夫已做到尽头,不须再做。到达境地,自觉恒常住于一能觉能悟。昭灵不昧的真常心,古人喻为“似镜长明”。若住着于这真常心,于真常心起一丝有见,则不离大我之执,着《金刚经》所说我、人、众生、寿者四我相中的寿者相,误认末那识所执阿赖耶为大我,不得真正见道。只要有个能觉照的分别心在,则必有所觉境相(真常心相)为其依待,不得超出二元对立的因缘生法境界。须连这能觉之心亦不住着,“不住”亦不住着,谓之“尽闻不住”。如此,方能打破能觉所觉的对待,证见本来自性空,名“觉所觉空”。空,谓照见能觉所觉皆无自性,实相、心性超一切二元对待、离一切言思心行。用禅师的话讲,这叫“打破镜来与汝相见”。修行到此,才初步证见诸法实相,得一切智,入见道位,超出世间生灭境界。然所证的智慧尚不究竟,还须继续努力进修,走完修行的第三阶段: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出世出世间。”
第二阶段证空见道后,才真正进入修道位,须以所证的空智(一切智),断灭自心烦恼,涤除第七、八识俱生的烦恼习气种子,断尽思惑;还须以空智为导修菩萨行六度四摄,断尽度人利生中所起的尘沙惑,通达一切济度众生的智慧方便,得道种智。修道位中,仍有能空所空的二元对待未被打破,只要尚有一思惑、尘沙惑未被消融于空智中,便有能空所空在。若住着于空,则不离法执,不显妙用,坠于二乘偏空,不能超越出世间。不住于空,六度万行齐修,修到福智双全,诸惑尽净,空智达到极圆,能空所空的对立被打破时,才破根本无明,超识阴(阿赖耶识所藏法执种习),远离微细生灭,真正寂灭的境界方才现前,其时始证金刚三昧,得无生忍,不仅超出世间生死,而且超出世间的二乘境界。这就是经中所言:“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得无生忍,一般说为七八地菩萨境地,意为安住于诸法本来无生的正智而任运不动,不同于第一阶段的“了然不生”仅仅是明了无生的理而已。
若以宗门的三关配以上三大阶段,则第一阶段可名初关,顿悟见性,此时的悟,依宗密大师的说法,当属解悟;第二阶段可名重关,获得证悟,入三乘圣位;第三阶段可名末后关,拂除悟迹,任运自在,依藏密大手印的见修行果及四瑜伽修证次第,则第一阶段属见,初见光明体;第二阶段属修或定,从专一瑜伽入离戏瑜伽,由资粮、加行位入初地见道位;第三阶段属行与果,从一味瑜伽入无修瑜伽,当八到十二地境界。依相宗的大乘道次第,则第一阶段属资粮位,第二阶段从加行位入见道位,第三阶段从修道位至究竟位。依天台宗六即佛义,则第一阶段属名字即佛,为外凡位;第二阶段从观行即佛至相似即佛,入内凡位;第三阶段属分证即至究竟即佛,从入初住断一分根本无明、证一分佛果功德,至究竟成佛。
又,以上三大阶段,既可作长时渐修证果的次第,又可作一念顿悟见性的次第。若能于一念间反闻自性,打破能闻所闻、能觉所觉、能空所空三层二元对立,则“一镞透三关”,一念顿了,见解齐佛。这即是经中所言“理可顿悟”。但即使悟齐诸佛,也还只是名字即佛,只是悟理,尚须渐修,只有在事上证得三身四智,得到有如观世音菩萨的无碍妙用,才算实际证道,获得圆通。
历三阶段获证圆通的诀要,是以缘起性空的正见为导,逐层打破能闻所闻、能觉所觉、能空所空的二元对待,真正达能所双亡、一真独露。此须以加行所得闻思慧为指导。若不深解“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智亦无得”等般若要领,不以之为诀,难免住着于某种世间定境,误认貌似寂静、实则微细生灭的东西为真常自性,不可能打破能闻所闻、能觉所觉、能空所空三层中一层比一层深细的妄执,证见本来空性,而经中观音菩萨所示修证三摩地的言句,即可奉为禅修的口诀,依之修持,较参看话头公案,更为稳妥。
圆通之果与自性观音
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人金刚三昧,得无生忍后,证得圆通,智慧“十方圆明”,获得超出世间因果界和出世间二乘境界的不可思议的济度一切众生的无障妙用,经中总结为两种殊胜、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两种殊胜是:“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因为证得了十方诸佛所证得的佛心,与十方诸佛同一法身,同一心肝,也就与十方诸佛同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由此大慈大悲力,能自然应无量众生之缘,化现出佛、独觉、声闻、梵王、帝释、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将军、四天王、人王、宰官、婆罗门、僧尼、居士、妇女等三十二种化身(“三十二应”),为众生说法,随其根性欲求,令其获得世间、出世间的种种成就。“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所证真心,无量无边,与十方六道众生同一体性,以众生心为心,与众生心心相连,故能有感皆通,当众生遇危厄急难渴求观音菩萨济度拔救之时,能即时觉知,其婆心慈肠与众生的悲仰依怙之心相应,获得十四种能施予众生无畏的功德,能令至心祈念者即时解脱水、火、刀兵、鬼魔贼难、王难等诸般厄难,远离贪瞋痴,满足生男育女之愿求。四种不可思议无作妙德,是能现众多妙容,或慈或威,具千百万手眼,说一一神咒,能令观念其形其咒的众生获得无畏;能令无量世界的众生敬仰祈念,令其“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满足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愿。
观世音菩萨何以由金刚三昧获得如此不可思议的无碍妙用?经中一一略示其原理,本文不拟一一详释。总而言之,观世音菩萨所证功德,为心性本来具有的圆通功德之实现。其所证心性,超越一切物质、空间、时间之障碍,超越能、所的二元对待,“根境圆融,无对所对”,“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乃能无所不照,无所不知,表相为千眼乃至八万四千清净宝目,示观听无碍。心性超绝一切故,具足一切,具足六根、六识、六尘、六大等一切相用,而又超越六根、六识、六尘、六大等相用。心性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故能随念而转,随意变现,随缘出生世间、出世间的种种相用,现为千手乃至八万四千母陀罗手,表方便多门。由此能以自证无碍妙用、无作妙力加持自心性中的众生,尤当众生具深心祈念观音菩萨慈悲救度的净因时,其渴仰之心与观音菩萨的无缘大悲立即相互感应,契合一致,接受观音菩萨加持的信息渠道畅通无阻,观世音菩萨所证超越世间一切障碍的无碍妙用、无作妙力就得以加持予众生,激发众生心性本具的无碍妙用,从而发现为超越世间物质、时空等障碍的不思议感应。尤其是因观音菩萨从耳门证得圆通,自在观听的妙用最为突出,当众生至心称念表其证德的“观世音”名号时,最易感得菩萨的护念加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确实诚谛不虚,古今感应斑斑,不胜枚举。而称名即得解脱的原理,在于观世音菩萨“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证得观听自在。
观世音菩萨由金刚三昧证得救度众生的无作妙力,乃其修道之初所发菩提心的净因所成熟的胜果。若不先发广大菩提心,虽修耳根圆通法门,也易堕入二乘境界,灰身灭智,开发不出济度众生的无碍妙用,因而也就不能穷彻法性,破尽无明、观世音菩萨所证无作妙用,也必由齐修六度四摄而成就,非仅依三摩地法门。经中“空觉极圆”一语及“修”之一字,即概括了六度四摄的修行。
观世音菩萨所证不思议无碍妙用,乃一切众生自性中所平等具足,人人自性中都有个自在观音,只不过被妄念遮蔽,不得显现而已。深信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和神力,应学习菩萨的榜样,发菩提心,得闻思慧,按观音菩萨所示法则修行,直探心源,开发自性潜具的不思议功德。这是观世音菩萨、诸佛菩萨所深心期望于我等众生者,依法修行,是对观世音菩萨最大的报恩,以此心此行祈念观世音,则与观世音菩萨心心相应,更能感得菩萨的护念加持。
笔者在明白了观世音菩萨修行成就的原理后,深心庆悦,自信学观音菩萨的榜样发心修行,将来必能证得观音菩萨的功德。因感于自己青少年时期寂寞彷徨的痛苦,及生死流转中难逢善友的痛苦,对众生的此类需求和痛苦深生同情,发愿在不太久远的将来,成就“善友菩萨”,能应众生对善友的需求,化种种形,以一个挚友的平等姿态,为其提供安慰、忠告和帮助,使其在人生旅途、生死流转中不感寂寞无依,不迷失方向,直趋究竟安乐的归宿地。愿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护念加持,令笔者和无量学佛众生速满菩提心愿。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自性观世音菩萨!
——1992 年 《法音》 第 10 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