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三)
第七章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一、大小乘的區別
佛法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以世間法為權假,以出世間法為究竟。出世間法有大小二乘,以小乘為權假,以大乘為究竟。世間法又稱世諦,為迷情所見之世間事象,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男女老幼,色聲香昧等。然而這一切祇有假名,而無實體,故又稱為假諦。出世間法又稱勝諦,為聖者所見真實之理性,於假名之中,有不假者存在。不假曰真,故又稱曰真諦。
乘是運載的意思,乘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可以離苦的此岸,到達樂的彼岸;離煩惱的此岸,到達清涼的彼岸。至於所謂大小乘者,概略言之,小乘譬如腳踏車,用以自載,大乘譬如大汽車,自載兼以載人。小乘行者,為了自度(拔一己之苦)自利(得一己之樂),大乘行者,為了自度度人,自利利人。小乘修觀無常行,對於宇宙萬有,祇說其生滅現象;大乘究竟觀一切法;於生滅現象外,更說明不生不滅的平等真如的本體。小乘修四諦,十二因緣;大乘修六度。小乘但破我執,斷煩惱障;大乘破我法二執,斷煩惱障、所知障;小乘證阿羅漢辟支佛果,大乘證大覺果——佛果。
大小二乘,是出世間法的修持,若概括世間法來說,有所謂五乘佛法;五乘者,是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人天二乘是世間二乘,聲聞、辟支佛、菩薩是出世三乘。出世三乘中聲聞辟支佛是小乘,菩薩是大乘。這五乘佛法,概括了佛法的全貌。
我人要瞭解出世間法,不能不先自世間法說起。所以本文前二章,介紹了萬法因緣生的佛教世界觀,和十二緣起的佛教生命觀。但是,如此解說宇宙和人生,並非佛法的究竟,佛經中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由此可知所謂宇宙人生者,祇是迷情所見,所以進一步要介紹出世間法——覺的境界。
出世間法有大小二乘,現在先自小乘說起。
小乘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根本教法,所以又稱為原始佛教。原始佛教的教理,是三法印,四聖諦,和十二因緣。這裏先自小乘佛法的三法印說起。
二、三法印
三法印,是釋迦牟尼世尊,自人生現實的生老病死問題中,研究其果,推察其因,所觀察出的現實上的真理;這真理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在小乘經典中,判斷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來衡量。
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生住異滅,剎那不住。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這一切,均屬無常。
釋迦世尊於過去因中修行時,帝釋化為羅剎,對釋迦說半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釋迦請說全偈,帝釋曰:「我以人為食,汝能捨身食我,我則為說。」釋迦許之,帝釋復言:「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釋迦聞竟,乃攀登高樹,自投於地。此時羅剎復現為帝釋,自下抱之,頂禮讚歎。
何以釋迦世尊為此半偈竟捨身以求?實因這十六個字括盡了世出世間的一切真理。前半偈是有漏的世間法;下半偈是無漏的出世間法。
宇宙萬有,皆由因緣和合而生。既是因緣所生,自不免有遷流變化。因此,有情的生老病死,萬物的生住異滅,世間的時序流轉,宇宙的成住壞空,這一切都脫不出無常的範圍。
曹孟德短歌行云:「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朝露,是生滅無常;杜子美離亂詩云:「時難年飢世業空,兄弟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骨肉流離,是聚散無常。李太白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宮女如花春滿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由宮女如花到鷓鴣亂飛是世事無常;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燕子,入百姓家,是繁華無常。
再如:「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似雪。」是青春無常;「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是人事無常。「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戎樓空。」是盛衰無常,「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是時序無常。總之,因緣所生法,生滅代謝,遷流不息,原是必然之理。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世間真相,本來如此。
無常,不僅祇是詩詞裏的句子,以科學立場而言,由微塵至世界,由地球至銀河系,都是不停的在流轉變遷。拿人來說,在生理上,毛髮爪甲的代謝,血液淋巴的循環,是無時或止的。時時刻刻有老的細胞死亡,時時刻刻有新的細胞產生,在這不停的生滅變化中,使一個人自幼小變的壯大,壯年者日漸衰老,衰老者終至死亡。在心理上,前念甫滅,後念已生,剎那剎那,不得停生。這顆妄心,終日間因緣攀境,而所礬的境,卻又轉瞬即逝。人的一生像是一幕電影,放映機中的膠片不停的轉,銀幕上的影子也不停的動。前影將逝,後影即顯,後影將逝,再後的影子又接上來。銀幕上一旦現出空白,表示故事告終;心理活動一旦停止,這一期的生命也就即此結束。所以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但是,佛法中的無常,祇是變滅,而不是斷滅。這種變滅是前滅後生,相續不斷。而這種生滅代謝,相續不停的情況,就是人生和宇宙間,一切現象的真理。
其次再說無我。世間萬法,自時間上看,生住異滅。剎那不息,找不出永恆和常住;自空間上看,因緣所生法,賴眾緣和合而有,無真實之萬物,亦無真實之我。
在佛法上說,所謂我,祇是四大——地水火風,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和合體;自科學上說,人是由碳,氮,氫,氧,硫等十五種原素構成的。但不論是四大五蘊,或十五種元素的結合,大體說來,所謂我,不外精神肉體二部分。而我人所執著的,也就是以這個精神肉體結合的假相為我。但是,仔細分析起來,在這個假相中,到底是精神是我呢?還是肉體是我?如果肉體是我,那麼是頭是我?還是腳是我?是肝是我?還是肺是我?若說人的主宰是心(生理學上告訴我們,心臟祇是循環系統中壓啣血液的器官),那麼摘除了頭顱四肢後還成不成為我?若說人的主宰是腦(醫學上謂大腦司記憶,想像,思考,判斷;神經司傳導。然自佛學眼光視之,肉體之腦與神經,有如燈泡電線,祇是工具,若無生死流轉的根本「識」之主宰,則猶如燈泡電線未通電流,是不能發生作用的。)那麼截去四肢和軀幹還成不成為我?
如果說肉體不是我,精神才是我。那麼人的情緒喜怒哀樂,轉變無常。究竟喜時是我?怒時是我?笑時是我?哭時是我?
在人體生理方面來說,由於細胞的新陳代謝——紅血球的壽命祇有數星期,一般細胞幾個月,毛髮爪甲的代謝更為明顯。這樣看來上,三十歲的我,全然不是三歲時的我。在心理方面來說,年青時的我坦白誠懇,熱情慷慨;年老時的我自私慳吝,冷漠保守。這樣看來,究竟那個熱情慷慨的青年是我?還是這個冷漠慳吝的老者是我?
真正的我,祇是我們的真如佛性,但此真如佛性,為妄想執著所遮蓋,就執著這個五蘊假合之相為我。而此五蘊假合之相,不能常住,沒有自體,所以於四大五蘊之中求我,畢竟了不可得。
最後說到涅槃寂靜,涅槃,譯為圓寂,亦譯為滅。大乘義章云:「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譯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
眾生以我執之故,起惑造業,因業受報,所以我執是生死流轉的根本。若無我執,則惑業不起,當下能正覺諸法實相,一切即是寂靜的涅槃。
涅槃是從無常無我的觀察中,深悟法性寂滅,而獲得的解脫。由於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現象,並無任何固定的實體存在,祇是剎那生滅的連續狀態。無常是空,無我也是空,因此,釋尊的根本思想,就是以空為根本而有的緣起觀。三法印也是以空為基礎的。
那麼,空倒底作何解釋?我們再看下一節。
三、空與苦
社會上,許多人都會說幾句「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等佛經上的術語,甚而有些人拿這些術語,當作諷嘲佛教的口頭禪。但是你若問他什麼是四大,什麼是色,什麼是空,恐怕多數人答覆不出來。
在耶穌教的宣傳品上,也常有些:「空,空,空。空,空,空。人生到頭一場空。」一類的句子,玩味他們所說的空,約是指空無所有而言。因此,就難怪有些人說:「人生幾十年,還不是一場空夢,何不看開一些,吃點兒,喝點兒,落得個眼前受用。」這話一傳再傳,人云亦云,結果使社會上產生了多少個落得眼前受用的「達觀人士」,也增加了多少個覺得人生是「空無所有」的悲觀份子。
不錯,佛教是講空的,但佛教的空,決不是空無所有。佛法上說的空,是性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何以見得?我們且看佛經所說。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關於五蘊,本文中曾屢屢談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約相當於物質,受想行識則屬於精神。這些前章中已有介紹,此處不再詳述。此處要說明的,五蘊何以皆空?簡單說來,所謂五蘊,也是因緣所生,而非實有。色從四大和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想分別而有,究竟皆無實體,故曰皆空。
宇宙萬法,皆由因緣和合而生,既由因緣和合而生,其在未生之前本無此物,既滅之後亦無此物。即在其生後滅前,也不過是因緣和合下一時所有的幻相,本無自性可言。比如以桌上的一冊書而言,書是眾緣和合——集著作者,出版者,製紙者,印刷者等若干人力物力而成。有一天,這冊書破損散佚,或火焚成灰,水溺成漿,就叫緣盡而滅。在其生後滅前期間,亦不過是一時「假有」。何以說是假有呢?因為所謂書,無非是個印有字跡的紙本子,若沒有了紙和裝訂的線,還有書的實體可言嗎?
進一步說,紙和線亦非實體,若除去了紙和線中的植物纖維,何嘗還有紙和線的實體?由此看來,所謂書、紙、線、甚至於纖維者,無非都是假名而已。大智度論上有關於假名的比喻說:「諸法性空但名字,因緣和合故有,如山河草木土地州郡城邑名之為國,巷里市陌廬館宮殿名之為都...離是因緣名字則無有法,今除山河土地因緣名字更無國名,除廬里道陌因緣名字更無都名...」
因此看來,所謂國者都者,亦係假名,何有實體?佛經上有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這偈中,指出了佛法上對萬物的假、空、中,三觀。所謂國,所謂都,所謂書,所謂紙,都是假名,稱為假觀。國、都、書、紙,皆以因緣和合而生,本無自性,故皆曰空,這是空觀。但國、都、書、紙,性雖然空,相卻實有,我們不妨稱它為國、都、書、紙,這是中觀。領會了佛法上的假、空、中、三觀的意義,就可知道佛法上說的空,不是沒有,而是叫我們不要執著。能破除了我執和法執,自然就可以達到轉迷成悟,離苦得樂的境界。
佛經中,除了說空外,還常說到苦。那麼,世界上到底有那些苦呢?原來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名娑婆世界,娑婆義為堪忍,意思是我們這個世界裏,充滿了眾苦和煩惱,生活於這個世界裏的眾生,必須安於十惡,忍受三毒及諸痛苦煩惱,才可生存下去。
事實上,三界眾生,所受無非是苦,但因習以為常,不被察覺。有時反以苦為樂,生趣盎然。
苦的種類甚多,智度論上說:「四百四病為身苦,憂愁嫉妒為心苦,合此二者,謂之內苦。外苦亦有二種,一為惡賊虎狼之害,二為風雨寒熱之災,合此二者,謂之外苦。」
說人生之苦說的最具體的,是涅槃經上說的八苦。八苦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類苦,分述如下: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復記憶,事實上,十月胎獄之苦,且不必說,即出生之際,一個六磅八磅重的嬰兒,通過狹窄的陰道,這痛苦已非言語所可形容。脫離母體之後,為外界燠熱或寒冷的空氣所刺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來提去,這對嬰兒細嫩的肌膚而言,其痛苦較皮鞭抽體尤有過之。嬰兒出生後呱呱大哭,實是肉體上的痛苦所引起來的。
二、老苦:唐人詩云:「公道人間惟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老,是任何人無以避免的。韓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賦過人,或攝生有術,到了七十歲八十歲,上述現象總會發生。又何況一般人在勞苦奔波了數十年之後,除了生理機能衰退外,因過去勞苦積累而貽留的腰痠背痛,風濕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至於老之對於女人,則更為殘酷,因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著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齒,傾城傾國到雞皮鶴髮,老態龍鍾,固然使人感慨,但誰又能逃出這個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墮地之日起,就與病結下不解之緣。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潰瘍肺結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壓心臟病。也許有人說,科學進步,新藥日出,祇要有錢,何愁治不好病?其實不然,特效藥固然層出不窮,新的疾病也日有發現,如小兒痲痺症、癌症,在近年來日漸增多。退一步說,即是藥物能治癒身體上的疾患,但由於社會競爭劇烈而致精神緊張焦慮所引起的神經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鬱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豈是藥石所能奏效的?
本來四大假合之身,難免有寒熱失調的時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捱受痛苦,短時間還好受,若長年纏綿病榻,日與藥物為伍,這種痛苦,豈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綱鐵鑄成的機器,其壽命也不過由數年到數十年,一個血肉之軀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漢武求長生之藥,祇留下千古笑柄;道家方士的燒汞鍊丹,也到底仙道無憑。耶穌教在邏輯學上最大的錯誤,就是永生的問題。蓋宇宙萬象,生住異滅,周而復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壞,法爾如是,安有例外?佛經上說,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四千大劫,但報終仍當墮落,不出六道輪迴。
既然如此,則死之於人,也就不足為異了!無奈「壯志未酬身先死」,每一個死者都有他尚未完成的壯志,因之世間就有多少死不暝目之人。同時死前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離,呼吸困難,心裏有千言萬語,一句也說不出來。這時嬌妻稚子,環繞榻前,生離死別,悽慘無比。尤以將死未死之際,這一生所作所為,善善惡惡,一一自腦海映過。對於那些善的,無愧於心的,會感到欣慰寧靜,但對那些惡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將會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這時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獄相現,神識受業力牽引,墮入惡途,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人之痛苦,尚有甚於此者乎?
五、愛別離苦:語云:「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生離死別,人間慘事。青春喪偶,中年殤子,固然悲痛萬分,即使不是死別,或為謀求衣食,或因迫於形勢,與相親相愛的人生離,也將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如父子,近如夫婦,亦難得終生相守,又何況其他呢?萬法無常,愛別離之苦,是誰也無可避免的。
六、怨憎會苦:和愛別離苦相對的,是怨憎會苦。意氣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愛人,恩愛情深的夫婦,或膝下承歡的子女,或生離,或死別,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語言乏昧;或利害衝突,兩不相容的人,偏又聚會在一起。像這些可厭可憎的人,能夠終生不見,豈不眼前清淨?無奈社會上人事問題,繁雜萬端,「不是怨家不聚頭」,在某些形勢下,愈是互相怨恨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隨形,好像再也沒有分散的時候,這豈不使人苦惱萬分?
七、求不得苦:想獲得某一件東西,經濟力量達不到;想謀求某一個位置,僧多粥少謀不到。甲男愛上了乙女,乙女卻屬意於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在工廠或化驗室裏實驗研究,但為了吃飯卻不得不委曲在辦公桌上畫「等因奉此」。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說求不得,即是第一個願望求得了,第二個願望又立即生出來。山谷易滿,人慾難平,誰會感覺出自己一切都滿足了呢?不滿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豈不苦惱?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即是五蘊,五陰集聚成身,如火熾然,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陰熾盛,四大不調,而有疾病之苦。受陰熾盛,領納分別,使諸轉本加極;想陰熾盛,想相追求,而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諸苦。行陰熾盛,起造諸集,又為後來得報之因,且因行而遷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識陰熾盛,起惑造業,三世流轉,而有生死之苦。
總之,娑婆世間,一切莫非是苦。然苦祇是果,並非因,苦之因何在?這在「四聖諦」中有詳盡的解答。
四、四聖諦
釋尊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為五比丘說四聖諦。之後在遊行說法期間,屢屢闡發其義,至涅槃之際,猶殷殷以已否瞭解四聖諦而詢問弟子,由此看來,四聖諦實是佛教的基礎,也是佛法的中心思想。
四聖諦,是苦、集、滅、道,四法。諦是真實不虛之意,此諦為聖者所知,故名四聖諦。
四聖諦括盡世出世間兩重因果——集為因,苦為果,是迷界的因果;道為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釋尊說法,先說苦後說集者,乃欲使眾生,先厭於諸苦的逼迫,追溯諸苦的由來,乃係集所招感,使眾生知苦而斷集;先說滅後說道者,乃欲使眾生,先欣於清淨安樂的滅,追溯滅的原因,乃出於道的修習,使眾生修道而證滅。所謂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是也!
關於苦諦,已如前節所述,然世間之苦,並非偶然而有,致此苦之原因,皆由集之招感。
集是招聚的意思,舊譯作習,有修習、薰習之意。集以業為因,以煩惱為緣,業有身語意三業,煩惱有貪、瞋、癡、慢、疑、見,六大煩惱,其中見又分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合稱十種煩惱,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因煩惱而迷於事迷於理,叫做迷事惑迷理惑,有了惑,就使身語意作不善之業,有惑與業,故有三界輪迴的苦果。這苦集二諦,是迷界的因果,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評判與觀察。
滅是苦滅無餘的意思。滅以已離輪轉生死為相,這是說人們所有的貪愛,永斷無餘,無染無著,寂靜隱沒,也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滅無,而是捨離種種積集,滅卻一切痛苦,解脫三界生死苦惱的勝妙功德的聖者所證的究竟境界。
涅槃的境界,是由修道而證得ll道是通行的意思,以順此道而修,能離輪轉生死而入於涅槃。這種道,以履中庸而求解脫,故名中道,亦曰正道。佛轉法輪時,說八正道,至入涅槃之際,又增為三十七道品,但這祇是廣略之分,內義無別。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內容如下。
五、八正道
不邪謂之正,通達無阻謂之道。正道者,可令眾生苦集永盡,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一、正見:是正當的見解,世間正見如布施持戒;出世正見謂明達苦集滅道四諦理,不為俗見惑見所惑。
二、正思惟:一般人所發的思維,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既見四諦理。當以無漏智慧發動思惟,而使真智增長,斷除迷惑,而證真性。
三、正語:以正當的言語而修口業,離諸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得正語,則口業自淨。
四、正業:梵行清淨,不染三毒,謂之正業。我人起心動意,無非造業。修道須身不造殺盜婬,口不作欺妄語,意不起貪瞋癡,即謂正業。
五、正命:命謂賴以生活的生計,修道者當離五邪命——詐現異相、自說功德、占相吉凶、高聲現威、說得供養——而以正當職業謀取生活。
六、正精進:向出世之方、涅槃之道,努力前進,稱正精進。得正精進者,不從事於徒苦心身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及外道不究竟之法。
七、正念:念從心起,心不離道,惟念真如實相,或功德相好,故稱正念。得正念,則與菩提相應,心無動失。
八、正定:遠離不定,邪定,及有漏禪,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的禪定,謂之正定。得正定,則能正住於理,決定不移。
八正道,又可歸納於戒定慧三無漏學。即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為戒學;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修八正道,為滅諦之因,可達於涅槃。
六、十二因緣觀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除了三法印和四聖諦外,尚有十二緣起論。十二緣起論就是十二因緣觀,在第六章第四節中已有過介紹。但前面介紹的祇是十二緣起的流轉門,尚有後一半還滅門未介紹出來。
所謂十二緣起的流轉門,已如前章所述,謂我人生死流轉,皆不出這十二有支,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支,皆由因緣果,因生故果生。一切有情,三世輪迴,皆不出這十二有支。
十二有支,是生死流轉的根本,若斷絕生死流轉,須於還滅門中覺悟。既知十二因緣,三世因果,皆起於一念無明,然無明性空,無常無我,如是觀之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是修道者出三界的因緣。
十二因緣和四聖諦,皆是以三法印為基礎,以說明宇宙人生的緣起,和世出世間雙重因果。十二因緣亦可攝入四聖諦中,即過去的無明、行二因,和現在的愛、取、有三因,皆是集諦,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果,和未來的生、老死二果,皆是苦諦。若行者感於苦集而修道,因修道而無明滅而至老死滅,便是滅、道二諦了。
第八章 人天乘與大乘佛法
一、五乘佛法的組織
釋迦世尊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普度眾生。惟以眾生根器不同,如果祇說一乘法,將使小根小智之流,不能獲得法益。故說種種權巧方便法門,適應種種根基。佛如大醫王,對眾生種種不同之病源,施以種種不同之法藥而醫治之。這就使佛法中有了世間出世間種種不同的法門,這種種不同的法門,綜略言之,可以五乘佛法概括之。
所謂五乘佛法,是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這五乘的修持和所證的果位如下表所示:
┌人乘:乘五戒以生人中。
├天乘:乘十善以升天道。
五乘佛法┼聲聞乘:乘四諦而證聲聞四果。
├辟支佛乘:乘十二因緣而證辟支佛果。
└菩薩乘:乘六度而證佛果。
以上五乘佛法,人天二乘是世間法;聲聞、辟支佛、菩薩三乘是出世間法。出世三乘中聲聞、辟支佛是小乘,菩薩是大乘。
關於聲聞和辟支佛所修持的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在本文第七章中已有介紹,聲聞乘修四諦,證聲聞四果。聲聞是親聞佛之聲教,徹悟四諦真理,漸次斷見思二惑,因而脫出世間生死苦海者,謂之聲聞。聲聞四果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辟支佛修十二因緣,證辟支佛果。辟支佛譯為緣覺或獨覺,眾生聞佛說十二因緣之理,因而覺悟者,名曰緣覺。若於無佛之世,眾生無從聞法,但因宿世福德因緣故,能於諸法生滅的演變中,悟世間無常,或睹飛花落葉而感悟無常之相,因而豁破無明者,皆名獨覺。
聲聞和緣覺為出世二乘,此外,釋迦世尊為因機說教,廣攝眾生,尚說有人天二乘。人天二乘非究竟法,本不是世尊說法的本懷,但為憐憫眾生,使不墮惡道去受劇苦,才說此保持人身和超升天道的權巧法門。
二、乘五戒以生人中
六道眾生,生死輪迴。六道者,天、人、修羅、畜、鬼、地獄。畜、鬼、地獄為三惡道。惡道有苦無樂。天道樂多苦少,修羅多瞋恚,人道苦多樂少,思求出離,所以六道中適於修行者,惟有人道。然佛經中常說:「人身難得」,意思是,今生以過去的善根福德,獲得人身,但來生是否仍能獲得人身,則以今生的善惡業力以為決定。學佛修道的人,倘能保持人身,縱今生修道無有成就,來生仍可繼績修持,倘一失人身,何時才能脫離惡塗,就很難預料了。所以佛說此守五戒以保人身的方便法門。
欲來生保持人身,今生要遵守幾個條件,這幾個條件就是佛門五戒。
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的。
一、殺生戒: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佛說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說的眾生,不單是指人,而是胎卵濕化四生之屬皆包括在內。因此殺生戒不單是不傷害人的性命,進而亦不得傷害畜生蟲蟻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殺害,並戒殺因殺緣;如漁獵者為直接殺害,而販賣獵具魚網者亦為間接的助殺。
佛於十善業道經中,說不殺生有十種利益,那是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或有人說佛門戒殺,若暴亂侵入,豈不是要伸長脖子等死?其實不然,佛戒以一己私欲而傷害生命,至於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現。大法鼓經載:「譬如波斯匿王,與敵國戰,時彼諸戰士,食丈夫祿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門戒殺無礙於保衛國家。
二、偷盜戒: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污吏的貪污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總之,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的手段攫得的財物,都叫做盜。
佛說不偷盜也有十種利益;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
三、邪婬戒: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婬,在家者祇是戒邪婬。所謂邪婬,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時,非處的交合。此外凡足以為邪婬因緣的如舞榭歌場,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說如離邪行,亦有下數種利益:一、諸根調順。二、永離諠掉。三、世所稱歎。四、妻莫能侵。
四、妄語戒:未見言見,見言不見,虛偽誇張,藉辭掩飾,皆為妄語。妄語不但欺人,抑且自欺。佛說若離妄語,有下列諸種利益:一、口常清淨,優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服。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九、智慧殊勝,無能制服。
五、飲酒戒:有人以為以淨財沽酒而飲,無損於人,為何也列為戒條?殊不知酒能亂性,人間許多罪惡,莫不以酒為媒介。四分律載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智者舉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為害了。
佛門五戒,與我國五常之義相近。五常者,仁義禮智信。而五戒中的不亂殺近於仁,不偷盜近於義,不邪婬近於禮,不妄語近於信,而不飲酒理智清醒,則近於智。儒家以五常為做人的標準,佛門以五戒為未來獲得人身的條件。然而守五戒,祇是消極的戒惡。消極的戒惡不是佛法的究竟義,所以進一步鼓勵人積極的為善。
三、乘十善以升天道
在六道眾生之中,人道雖優於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惟人生濁世,八苦交煎。比較上天道樂多苦少,所以釋迦世尊說此乘十善以升天道的法門。
天的梵名為提婆,含有光明、自然、清淨、妙高之義。佛經中言天的名數有二十八層,分為欲界、色界、無色三界。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
欲界諸天,有男女飲食之欲,宮殿苑囿之好,故稱欲界。色界諸天為離男女飲食之欲的有情所居,惟尚有身相宮殿,故曰色界。無色界諸天無色無物,無身體宮殿國土,惟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
天上光明清淨,樂多苦少,是以世人多希望升天——其他外道也多主張升天,惟升天有升天之條件,那就是行十善。
十善是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不殺、不盜、不婬是身業清淨;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是口業清淨,不貪、不瞋、不癡是意業清淨。身、口、意,三業清淨,謂之十善業道。
關於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四業,已於五戒中述及,不再贅述。不兩舌即不挑撥離間,不惡口即不盛氣辱罵,不綺語即不穢雜戲謔,這三者是由不妄語一戒開展而成的。
至於貪、瞋、癡三者,佛法上稱為三毒,這是一切惡業的根本。蓋內心若無貪、瞋、癡之意念,語言上不至有惡口妄語,行為上亦不至有殺盜婬之惡行也!
貪瞋癡,殺盜婬,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等是十惡,不行此十惡,是為十善。但進一步說,身業不殺不盜不婬,進一步更作放生、布施、淨行。語業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進一步更作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諍語。意業不貪不瞋不癡,進一步更作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這十善才稱圓滿。
五戒是行為上消極的制止為惡,是外在的;十善是心理上積極的自發為善,是內心的。守五戒,行十善,這祇是世間法,雖不墮入三惡道,但並沒有了生死,脫輪迴,所以這是不究竟法。佛法的究竟義,是要眾生了生脫死,超出三界。所以世間法祇是權假,出世間法才是究竟。
出世間法,是修四諦的聲聞乘,修十二因緣的辟支佛乘,和修六度的菩薩乘。
惟聲聞乘和辟支佛乘,雖然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但其目的祇在自度,所謂「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樂」,棄世間苦海中的眾生於不顧,所以佛嘗斥之曰「焦芽敗種」,曰「自了漢」。因此,佛法的究竟意義,是在修六度萬行,捨己為人的大乘菩薩道。
四、發菩提心與四弘誓願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有偈云: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似覓兔角。」
佛法,是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出世在於度己,入世在於度人。出世正所以為入世,入世也所以為出世。因此,佛法的究竟義,是在發菩提心,四弘誓願,行六度萬行的大乘菩薩。
菩薩是梵語的略稱,具足應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覺是覺悟,自覺且又覺他。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是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所以菩薩是上求大覺——成佛;下化有情——度眾。
要行菩薩道,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第一要無我,第二要慈悲。那就是說,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這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家講慈悲不說博愛,慈是予人以樂,悲是拔人以苦。而愛是感情作用,因為既稱愛,就有能愛所愛,既有能所,則有人我,以我為能愛,彼為所愛,有了人我相,此愛就有差別。且愛是相對的,有愛就有憎,因此,佛法上不但不倡導愛,且認為愛是眾生起惑造業的根源之一。而菩薩道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普度眾生的根本,但慈悲並不是以我為中心而出發的,乃建立在眾生平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無我的基礎上。我是眾生的一分,眾生是全體的大我,度人所以為自度,利人也所以為利我,這是慈悲的真義。
娑婆眾生,迷妄執著,背覺合塵,因而起惑造業,因業受報。眾生的迷妄執著,非大慈大悲無以救度,所以世親菩薩說:「菩薩見諸眾生,無名造業,長夜受苦,捨離正法,迷於出路,為是等故,發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救頭燃,一切眾生有苦惱者,我當拔濟,令無有餘。」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對於發菩提心解釋的更為明白,經曰:「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順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發下了上弘下化的菩提心,同時要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古德有解釋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的。一者緣苦諦,見眾生八苦煎迫,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弘願。二者緣集諦,見眾生煩惱重重,而發「煩惱無盡誓願斷」的弘願。三者緣道諦,緣無上正道而發「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弘願。四者緣滅諦,因清淨寂滅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弘願。
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還祗算是發心,尚未實行。必須實際履踐,才能達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所以發願的次一步就是要行六度與四攝。
五、六度與四攝
戒定慧三學,是佛門修持者必修的途徑,而大乘復於戒定慧之外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六度,亦稱六波羅蜜。
波羅蜜是梵語,義為到彼岸。過渡的人須乘舟筏橫越中流以抵彼岸,學佛的人,在生死輪迴的此岸,渡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六波羅蜜就是舟筏,行六波羅蜜,就可度過生死輪迴的苦海,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六波羅蜜的內容如下表:
┌——檀波羅密—┐ ┌——布施┐ ┌——慳貪
├——尸羅波羅密┤ ├——持戒┤ ├——毀犯
├——羼提波羅密┤ ├——忍辱┤ ├——瞋恨
六度┤ ├譯為┤ ├可度┤
├——毘梨波羅密┤ ├——精進┤ ├——懈怠
├——禪那波羅密┤ ├——禪定┤ ├——散亂
└——般若波羅密┘ └——智慧┘ └——愚癡
六度名稱如上表所示,茲再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捨,施捨是多方面的,並不專指錢鈔財物而言。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這就是高度布施的一種,以頭目腦髓,肢節手足作布施的,稱為內施,而以國城妻子,田園財物作布施的,稱曰外施。
布施共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以己資財隨力施與的,叫做財施(包括上述內財外財);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藉,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難於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三輪體空者,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正是金剛經上所稱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本文前節所述:「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祗求慈悲發揚光大,不特沒有望報之心,也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尸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但行大乘菩薩道,不但是消極的戒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淨化身、口、意諸業,因持戒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彌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在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異。但在家菩薩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的。
三、忍辱度,忍辱所以度瞋恨。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凡情最難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則其他諸忍亦較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於窮困病苦之逆境中,忍令頹喪鄙卑之念不生;於富貴順遂之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逆,萬法生滅之常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悔辱戕害順逆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飢渴寒熱創痛諸苦。忍辱是與內心的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我人心頭伺機蠢動,我人若一念不忍,煩惱即在我人心上佔據一方位置了。
四、精進度:精進所以度懈怠。純一無雜曰精,鼓勇直前曰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以純一直進之心,斷妄念,去執著,顯出真如妙心,自度度人,無有退墮。
五、禪定度: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在於度散亂。禪定可分為事理兩種,事定者,依心攝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略言之,禪定是在於心力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自守護六根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之語,老子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癡,是由禪定所證得的,即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這種智慧,並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有漏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這種智慧能照破一切客塵煩惱,顯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於斷煩惱,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證得智慧,就見到我們本來面目了。
修六度,必須相資相行,不可缺一。因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三學俱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布施而不修三學,祗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能忍辱,難調瞋恚之氣;有精進而無諸度,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動終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纔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修菩薩行者,除勤修六度之外,尚須行四攝法,才能深入人群,普度眾生。四攝法者,即是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一、布施攝:要普度眾生,必須要深入人群,與被度的人接近才能達到度人的願望。布施攝,就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二、愛語攝:隨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便於我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三、利行攝: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攝:修菩薩行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之情況下,而度化之。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諸攝,祗是行為上的攝化,行四攝時尚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纔能表裏合一。這四無量心是:
慈無量心:慈是與人以樂之心,普緣無量眾生。
悲無量心:悲是拔人以苦之心,普緣無量眾生。
喜無量心:見人戒惡行善,生歡喜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捨無量心: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乃至以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修菩薩行六度四攝,應三輪體空,不住於相。如金剛經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者的意思是,眾生皆具佛性,得滅度者,實係其本具之佛性顯露,我何能存彼係我所度化之心?後者的意思是,眾生既非我所度化,則更不應執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與被度眾生的智愚高下了。
六、菩薩與佛
上求大覺,下化有情,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稱為菩薩。然而,自初發心行菩薩道,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補佛位之妙覺菩薩,其間果位,共有五十一階之多。這五十一階,各有名稱,此處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盡述,略言之,五十一位,是十住,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後是妙覺菩薩。
十住者,乃安住某處之義,謂以六度萬行為所住之處也。其中由發心住,至灌頂住,共有十位。十信者,乃發心住位中修此十種心也!其中由信心至回向心亦有十位。十行者,謂依六度而作利他之行也:其中由歡喜行至真實行共有十位。十回向者。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之謂也。其中由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至法界無量回向共十果位。十地者,地為萬法所依,又能生長萬物,義謂有為無為與一切功德與所修行,依此令得生長也!其中由極喜地至法雲地共十果位。最後果位是妙覺菩薩。
妙覺者,其義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者。換言之,亦即佛果之無上正覺。妙覺菩薩,即補處之佛也。
學佛修行的人,守五戒,行十善,祗不過是世間法,獲人天小果,不出三界,仍在六道輪迴之內。修四諦,十二因緣,斷見思惑,破我執,斷煩惱障,可證阿羅漢和辟支佛果,但二乘小果,祗知自覺自利,不知救人救世,且也非最高極果。若由此更進一步,內懷修道成佛之願,外行布施利他之行,修六度,行四攝,最後破我法二執,斷見思塵沙二惑,及煩惱所知二障,即達到自覺覺他的菩薩地位,當菩薩位滿,再破盡根本無明,此時大覺已圓,即證佛位。
釋迦世尊一生說法,對於根基淺鈍者及二乘行人,多說苦、空、無常、無我。關於這些,在本文第七章已予介紹。但佛法是使人轉迷成悟,離苦得樂的法門,既然使人離苦得樂,可知學佛的終點,一定有個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境界存在。這個境界,就是大般涅槃所具的常樂我淨四德。
大般涅槃,為梵語摩訶般涅槃那,譯為大入滅息,或大滅度,大圓寂等。大乘義章云:「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為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蘇息故,息何等事,息煩惱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諸行事故。」
證果聖者,入於涅槃,即具常樂我淨四德。常者涅槃之體,恆不變而無生滅,名之為常,又隨緣化用常不絕,名之為常。樂者,涅槃之體,涅滅永安,名之為樂,又運用自在,所為適心,名之為樂。我者,若法是實是真是主是易,性不變易是名為我。淨者,涅槃之體,解脫一切塵垢,名之為淨,又隨化處緣而不污,名之為淨。這就是佛門修行者,自苦、空、無常、無我的凡夫境界,所證得的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聖者境界——佛的境界。
佛者,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佛有十號,曰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天人師、世尊、佛,合為十號。
這樣看來,由凡夫以至證佛果,階位如是之多,佛似乎是高高在上,渺不可期。但反過來說,心佛不二,佛與眾生,原為一體,因有迷悟染淨之分,纔有眾生與佛之別。古德云,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悟的諸佛。而迷與悟,惑與覺,祗在吾人方寸之間。語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從,祗在吾人自己的抉擇了。
第九章 學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一、學佛的目的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是什麼?就是我輩眾生了生死脫輪迴的問題。因此,釋迦牟尼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他的目的,就是在使眾生轉迷成悟,離苦得樂——使眾生同成佛道。而我輩眾生,研究經教,誦經念佛,守五戒十善,實踐六度萬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轉迷成悟,離苦得樂——最後的究竟,希求同成佛道。
轉迷成悟與離苦得樂,話是兩條,而仍是一事。轉迷成悟在於求真理,是屬於解;離苦得樂在於修聖道,是屬於行。但如果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離苦;如果因修道而離苦,自然也可以開悟。所以轉迷成悟與離苦得樂,仍是一體兩面,一個目的。
什麼叫做迷呢?昧於宇宙人生真理的,叫做迷。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而我們習慣於主觀上的妄想執著,誤認幻生幻滅的萬法為常住,五蘊和合的身心為真我。這一切,都叫做迷。
迷有迷於理及迷於事的分別,迷於理的,則執身、邊、邪、戒取、見取等諸見;迷於事的,則起貪、瞋、癡、慢、疑諸惑,這二者,前者謂之見惑,後者謂之思惑,見思二惑,合稱利鈍十使。
身見,是執著五蘊為自身,執身外事物為我所有。邊見,謂我死後,或執斷滅,或執常恆不變,皆為偏見,而非中道。邪見是謗無因果。戒取見是執取非理之戒禁,執為生天受樂之法,作無益勤苦。見取見,是取餘四見一種或多種,執為究竟之理。
貪、瞋、癡三者,本文中屢有述及,不再贅述。慢者,恃己凌他,謂人皆劣於己,己獨勝於人之意。疑者,是於實理實事,猶豫不決之謂。
以上身、邊、邪、戒取、見取諸見,和貪、瞋、癡、慢、疑,,都是迷惑。學佛者欲轉迷成悟,先要斷惑。斷惑才能證真,才能去掉我們心識上的妄想執著,才能顯露出我們的真如本性。
我們的心識上有了迷惑,就要因惑造業。有了業,就要因業受苦。所以迷境也就是苦境。關於苦,有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以及內苦、外苦等,難以盡述,總之,「受即是苦」。所有的一切感受,都可以說是苦。
苦是與生俱來,無以避免。要想離苦,先要消業——使身口意三業戒惡向善——要想消業,先要斷惑。斷惑是轉迷成悟,開悟後就可以離苦得樂。所以,我們學佛的目的,歸根結底說起來,也祇是求得「轉迷成悟,離苦得樂」,最後達成佛的目標。
但要學佛,有學佛的方法和途徑,依此方法途徑來修習的,才能達到學佛的願望,現在,先自學佛的歷程途徑說起。
二、學佛的歷程
學佛要經過四個階段,是「信、解、行、證。」信是信受,我們對於一件事物,若先存下懷疑不信的念頭,根本就不會去研究它。即是研究,但因心識上有著先入為主的懷疑之見,在研究的過程中就難免斷章取義,批評指摘。佛法博大精微,若不先具信心,深入研究,絕難融會其義,獲得利益。所以學佛歷程,起信第一。
其次是解。起信之後,就要瞭解它的內容——佛法何以能使眾生轉迷成悟,又何以能使眾生了生脫死。祇有在正確的瞭解了佛法的內容後,我們所起的信心才會堅定不移。佛經中告訴我們,要「依法不依人」,我們所信奉的,祇是法——真理,不是人,神,或偶像。我們是絕對理智的抉擇,不是盲目感情的衝動。祇有在這種態度下去探求真理,開發智慧,在學佛的過程中才不致動搖信心,發生障礙。
在起信求解之後,再進一步就是「行」。行是實踐,社會上,有些人,他們也承認佛法的博大高深,但承認祇是承認,他並不信受。也有些人日常也看經研教,但他們祇是當作學術來研究鑑賞,可以說是解而不行。這些人,祇算是說食數寶,說了數了之後,與自己仍毫無相干。
學佛,是在明白了佛的教法之後,必須躬行實踐,依法修持,端正行為,澄清妄念,這樣才能明心見性,轉迷成悟,獲得學佛的利益。
學佛最後的一個階段是「證」,在世間法上,我們對於一件事情,具備信心,充分瞭解,且腳踏實地去實踐,最後必可獲得成效。而學佛亦是如此,學佛的人,如果信心堅定,教法透澈,且依法修持,力行不懈,最後在心境上必有所得,這就是「證」。至於所證的境相究竟如何,那是「譬如飲水,冷暖自知。」祇有親自證得者始可領會。
本文由開始到現在,已寫完了八章,這八章中的第一二兩章,緣起及釋疑,是在勸人釋去疑團,以啟信心。由第三章到第八章是使對佛法已起信的人,進一步對佛法的內容有個概略的瞭解,所以把佛教的源起,在華弘傳的概要,以及佛教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大小乘佛法的意義,都作了個概略的介紹。現在再要介紹的,是學佛的第三個階段,「行」的問題。
行是實踐,也是修持。我們在家人學佛如何修持呢?這應先自入道皈依說起。
三、學佛的途徑
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別。出家者,是出離家庭的生活,專修沙門淨行。在家者,是有父母妻子眷屬,及世事營謀勞役,而能兼修佛道者。
家,實在是煩惱的因緣。有了家,就有親屬以累其想,就有名利以動其意,就有世事以紛其心,就有禍患以擾其志。法苑珠林中說:「出家造惡極難,如陸地行船;在家起過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福實難,如陸地行船。船雖是同,由處有異,故遲速不同,修犯難易。是知生死易染,善法難成;早求自度,勵慕出俗。」所以要修道,貴乎出家。
然而,捨親割愛,專修梵行,實在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事。唐太宗曾說:「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將相所易為。」由此可見出家是一件大事,不能輕易的貿然從事。尤其是在今日社會上,各人都有本身的工作和職責,果然能擺脫一切,剃染出俗,固是超格丈夫;但如因環境不許,不脫本身工作崗位而兼修佛道者,也未嘗不是宿世福德因緣成熟之所感召。故法苑珠林中亦說:「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榮親,亦有君子,高慕釋教,遵奉修行,貞仁退讓,廉謹信順,皆是宿種,稟性自然,與道何殊。」就是指在家修道而說的。
在家修道,先要經過入道的手續,才能稱為佛門弟子。所謂入道者,就是皈依三寶,受持五戒。
三皈五戒,是釋迦世尊親口所訂的。演道俗業輕云:「給孤獨氏問言,初學道,始以何志?佛言先習五戒,自歸於三。何謂五戒?一日慈心恩仁,不殺。二曰清廉節用,不盜。三曰貞良鮮潔,不染。四曰篤信性和,不欺。五曰要達自明,不亂。何謂三自歸?一曰歸佛,無上正覺。二曰歸法,以御自心,三曰歸眾,聚眾之中,所受廣大,猶如大海,靡所不包。」
如上所說,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們信仰修學的佛教,是為佛的教法,立此教法的,就是佛——在我們娑婆世間來說,立此教法的,是釋迦牟尼佛。佛所說的教,稱為法——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法的範圍。傳持佛的教法者,稱為僧——僧者「和合眾」之義,眾比丘同居一處,和合無間,同修聖道者,謂之曰僧。此佛、法、僧三者,合稱為三寶。
皈依者,皈是皈投,依是依伏,如子之皈父,如民之依王。把我們的身形壽命,交付給佛,交付給法,交付給僧。就是皈依三寶。
在家修道的人,為什麼要皈依三寶呢?佛在涅槃經中說:「皈依於佛者,是真優婆塞,終不更皈依其餘諸天神;皈依於法者,則離於殺害,終不更皈依外道諸典籍;皈依於僧者,不求諸外道。」
其實佛法僧三者,也就是佛教的全部內容,這三者有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我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修行佛道的基礎。至於五戒,本文中屢有提及,不再贅述。
三皈五戒,都有一定的儀式,那就是在皈依師或授戒師——受過具足戒之比丘的指導下,在佛前項禮宣誓。受過三皈五戒後,才成為正式的佛門弟子——優婆塞或優婆夷。
四、修持的基礎
戒定慧三學,是學佛的基礎,修此三學,可以斷除煩惑,超凡入聖。
何以說此三學是學佛的基礎呢?因為釋迦世尊的根本教法,本是苦集滅道四聖諦——所謂「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者是。修道,修的是八正道,而八正道,則攝於戒定慧三學之內,如下表所示:
正語————┐
正業————┤
├戒學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定學
正定————┘
正見————┐
├慧學
正思惟———┘
戒定慧三學,又稱三無漏學。戒是止惡修善,依戒資定;定是息緣靜慮,依定發慧;慧是破惑證真,依慧成佛。故此三學,實為學佛修道的基礎。茲將此三學再分述如下:
一、戒學:戒一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軌範。我人起心動意,日常活動,不外身口意三業,此三業,可以為善,亦可以為惡。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惡修善。
釋迦世尊曾說十六字偈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是止惡,眾善奉行是修善,自淨其意是斷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我人的根本煩惱,是貪瞋癡三毒,此三毒以意為主,發之於身者為殺生、偷盜、邪婬,發之於口者為妄語、綺語、兩舌、惡口。故佛門基本大戒,首戒殺盜婬妄酒。然而五戒,是消極的外在的戒惡,進一步更要積極的內發的為善。為善,就是把貪、瞋、癡、殺、盜、邪婬、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等十惡,化為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放生、布施、淨行、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諍語十善。
五戒是消極的戒惡,十善是積極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我們在家學佛人所應遵守的。至於出家眾的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條文細密,成為專門學問。以在家人不閱出家律,我們初學佛者可不必研究。
二、定學:定又名禪定,在於治心,修之可免去情慮上的散放,除去精神上的紛亂。
我人身心感受的苦果,是業和煩惑聚集而來的。因此要解脫苦果,先要斷除苦因,苦因的由來,無非是由我們這一顆妄心上發生,試看我人心上的妄念,前念甫滅,後念已生,剎那不停,相續無已。妄念是惑,發之於身口意的意念行為是業。因惑造業,因業受苦,這就是生死流轉的根本,所以修道在於治心——戒是戒身口的惡業,定是治內心的妄念,要依戒而資定,由定而生慧。
禪定的種類頗多,於修持的方法中再行介紹。
三、慧學:慧又名智慧,但這種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辯聰,而是由定力所證得的大智慧,無漏智慧。智慧梵語般若,譯為智慧者,相近之辭也。智慧並不能包括般若之含義。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為妄念遮蔽,如金在礦中,如明鏡蒙塵。礦中之金,本質未損,蒙塵之鏡,光明仍俱,若汰去沙土,拭去塵垢,純金的本質和鏡體的光明,仍然可以顯露出來。正如我們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掃除妄惑,歸於一個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脫落,真心顯露,這就是證得「般若」了。
戒定慧三學,是修道的基礎,不但八正道攝於此三學,即大乘六度亦攝於此三學中,故修道者修此三學,亦即廣行六度也。
┌布施————┐
├持戒————┤
│ ├戒學
├忍辱————┤
六度┤ │
├精進————┘
├禪定————定學
└智慧————慧學
五、修持的方法
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我佛有八萬四千法門,皆是以眾生根器習性的不同,而方便立說。事實上,「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門門皆歸自性,法法都是般若,我們初學佛者對各種法門,本法法平等的觀點,不生門戶勝劣的執見,這樣才會見理圓融,會入不二。
學佛修道,不在法門之多,而在專一深入,在眾多法門中,我們可選一種與自己根性興趣相近的法門,作為日常的行持,等到日久功深,自會有所證得。茲簡單介紹幾種修持的方法如下:
一、參禪:釋迦世尊住世之時,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默契於心,世尊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是禪宗建立之始。梁武帝時,達摩祖師來華,傳衣缽於二祖慧可。至六祖慧能,禪風鼎盛。那時所傳的是直指本心,當下開悟。例如二祖慧可問達摩祖師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祖師曰:「將心來與汝安」,慧可半響云:「覓心了不可得。」祖師曰:「我與汝安心竟」。慧可當下大悟。
再如四祖道信,向三祖僧璨求道曰:「願師慈悲,乞與解脫法門。」三祖曰:「誰縛汝?」道信曰:「無人縛」,三祖曰:「無人縛何求解脫?」道信乃言下大悟。
後世眾生,根機日鈍,心識上妄想紛紜,不能直下見到,後世祖師才教人以參話頭的方法。
所謂參話頭,是把一向妄想紛紜的心念,回轉過來反照參看一句足以使人發生疑情的話頭,極力參究,力求透脫,忽然至一切妄念照破,洞見心性,而立地悟證。正如雍正御選語錄序云:「學者將個無意味語,放在八識田中,奮起根本無明,發大疑情,猛利無間,縱喪身失命,亦不放捨,久而久之,人法空,心境寂,能所亡,情識盡,並此無意味語,一併亡卻,當下百雜紛碎,覿體真純。」
參禪,須有明師指導,個人盲目修鍊,不特恐難有成就,且恐招致魔境,故此處所介者,不過略述其意而已。
二、修密:修密,是口持真言,手結印契,意作妙觀的三密相應法門。此持咒法門,身口意三方面都有一定的規則,每持一咒,用手指結印是為身密;口誦咒文,句句分明,毫無錯誤,是為口密;每一咒,都有佛菩薩的對象,心中觀彼佛菩薩的種子字(以佛菩薩名字的一個字母,代表佛菩薩的本體,曰種子字。)是為意密。如此三密相應,修持者心識上的妄念自可不起。惟密宗修持,例須經阿闍梨(軌範師)親口傳授,方有效力,否則一切徒託空談,難獲行證。
三、觀心:觀心與參禪,都是定學,我人心識之間,妄念相續,剎那不停,俗話說「心猿意馬」,即此之謂。所以我們若用自性來照自心,直下觀察自己的心念,便是伐木斷根的根本辦法。觀心的方法,略言之,就是放下心識上的一切妄想雜念,善惡是非都不去思量,直下靜觀自己的心念,對於幻生幻滅的心念,不去執著,不去遣除,亦不隨其流轉,祇靜心觀察,妄念被自心所照,當下便能湛寂不動,以至自然化於無形。大乘心地觀經說:「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觀心法門,亦須隨明師修習。各宗之止觀法門各有不同,故修習此法者,亦須在明師指導下行之。
四、念佛:念佛是淨土宗的法門,此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是易行門中的易行法。這是晉代慧遠大師在廬山結社開立此宗,中經道綽、善導、永明延壽、袾宏、智旭諸大祖師的倡導,以其口持六字洪名,方法簡單,容易普及,因而學佛者多修此法門。
此念佛法門將於下章中專門介紹,故其修持方法此處從略。六、學佛的過程
學佛,是由起信而求解,由求解而實踐,因實踐而獲證,其實所謂實踐,所謂修持,也就是降伏煩惑,斷除習氣。我們的煩惑習氣,有多生多劫與生俱來者,有此生生後環境薰習者,這些煩惑習氣,大要言之,不外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見取見;及貪、瞋、癡、慢、疑等煩惱。由上述的煩惑習氣,而導致這顆妄心,貪染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造諸惡業。因此,學佛者的修持,也就是斷除煩惑,降伏妄心。但要斷除這多生多劫俱來的習氣,談何容易?聲聞四果,修到阿羅漢的地位,才能斷盡見思二惑,而尚有塵沙惑和根本無明存在,所以「斷惑」實不是一蹴而成的事。
不過,「理可頓悟,事須漸修。」經過長久的修習磨練,終能使真心漸顯,習氣漸消。但修習磨練,在我們在家學佛立場來說,並不全需要遁入深山古寺,與社會隔絕,就可使五欲六塵之念泯滅的。因為煩惑習氣往往是隨人事接觸而發,因此,藉一切順逆的人事境遇而砥礪磨練,也是降伏煩惑的方法之一。
並且,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也並不以解脫一己之苦而滿足,所以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不但是度人,也所以度己。
在修持磨練的過程中,約有下述情形:
我們在未學佛之前,終日間煩惱妄想,以妄為真,實因貪瞋癡三毒遮蔽真心,以致墮入主觀而不自覺。一旦宿世善根成熟,遇善知識開導,皈依佛門,但在初學的時候,往往是信疑參半,精懈不定,同時,我們的煩惑習氣,不對治還罷,對治之下,愈覺得妄念起伏,難以抑制。譬如初修持者,於念佛、止觀、或禪定、持密之際,愈想使一心不亂,愈覺得妄想雜念接踵而來。這並不是我們在修持時妄想雜念特別多,而是在平時,妄心對境攀緣起伏,不為我們覺察罷了。但在這種過程之時,我們祇要精進不懈,時時覺知一切事相的順逆,好惡、是非、愛憎,皆是妄心的虛幻分別,日久之後,定力漸強,慧力日增,煩惑習氣也就日漸銷落,不如往昔的堅固執著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