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释妙江大和尚
访谈释妙江大和尚
请您简单的介绍一下您的经历?
我出生在山西阳高县的一个佛化家庭。父亲在我出生不久就出家为僧,后来曾任五台山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据我母亲讲我是她祈求观世音菩萨送来的孩子,在我三岁的时候,母亲就把我送到西要村下的一个名叫黑山洞小庙,随后她就也到了一处庵堂中出家为尼。
我九岁的时候,正好赶上全国自然灾害时期,母亲把我送到了大同市开元寺,后来又辗转到了七佛寺。没有住多久,就又到了大同城外闻名遐迩的云冈石窟,在云冈石窟有幸遇到了藏通和尚,藏通和尚很慈悲,安排我一方面参禅礼佛,一方面学习文化和宗教知识。1966年初我礼藏通法师为师。做了一名小沙弥。文革期间被遣送回家。1981年到五台山普化寺,于寄度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82年到南京栖霞禅寺参加僧伽培训班。84年2月圆满结业,回到五台山。
回来后五台山佛教协会安排我担任南山寺副管家师。一年后,到慈福寺担任当家师。后又到竹林寺当家。1991年到九华山监院执事进修班,回来后被佛协安排任副会长,碧山寺当家。1995年担任碧山寺第五代主持。
您最初是和五台山如何结缘的?
73年,那时还正值文革时期,我们在村里修水库,有一天下午,我和另外一个人,抬着一袋装满水泥的毛口袋走在大坝上,由于走在前面的人不小心没有走稳滑了一个跤,于是把走在后面的我从17米高的坝上甩了下来。坝下面都是烂石块。人掉下去肯定是没命了。在跌下去的瞬间好像失去了知觉,只是看见了一尊100多米高的文殊菩萨。等我明白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坐在了坝底下,垛的几个毛口袋上。过后,我惊出一身汗来。
因为菩萨的慈悲愿护,我才得以平安无事。所以从那个时候起对文殊菩萨和她的道场有了深厚的感情。
文革期间,五台山的一些僧人到了大同的寺院。我从他们的言谈当中更多的了解了那边的情况。从那个时候,我就怀着一个报恩的心,发心日后一定去五台山。
最近“和谐”一词在报刊杂志出现的频率很高。您如何看待“和谐”,这个社会如何才能和谐?
社会是由多个的人组成的,三个人组合起来为“众”所以“和谐”这个词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血缘关系个人组成了家庭,由各个家庭组成了国家,由各个国家组成了世界。目前世界因为资源,环境,宗教,种族等各种利益冲突,各个国家和群体之间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摩擦。
人和人之间有矛盾,是由于每个人都有贪嗔痴的习性,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而造成的。又因为整个人类整体的贪嗔痴,所以人类又和自然界,生物界产生了矛盾。于是他们就会不可避免的报复人类,比如说,人类为了不断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而肆无忌惮的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近年,非典和禽流感流行,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等等这些都是人类严重侵犯自然界的后果。
大到解决世界性冲突,小到解决团体性的矛盾,其根本下手处为解决每个人内心的问题。《维摩经》说: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持地菩萨叙述其因地修行的因缘时说: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由此可见,佛家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实质是解决每个人的贪嗔痴,当每个人的心行得到转变以后,则这个社会的风气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得到改变。
人类和自然界要和谐,人和生物界要和谐,人类社会自己也要和谐。其基本的着力点应该是解决每个人的贪嗔痴,提高每个人的道德素质和修养。不但佛家持这个观点,儒家也是这样认为。儒家经典《大学》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实质就是自我的觉悟,完善和提高,亲民属于觉他,止于至善等于佛家的觉行圆满。“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佛教和儒家的思想在修行的基本层面有很强的共同点。
佛家揭示了矛盾的根源,那就是每个人的自我为中心。所以佛家讲要破除“我执”,《金刚经》上讲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才能达到究竟圆满解脱的境界。只有大家能够不断的抛弃这个小我,扩大自己的心量,多包容,善待自己的朋友,家人,同事,则其心意必能逐渐的变得柔和,获得轻安和快乐。这个社会和世界才能变得和谐。正所谓“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您对下步五台山的弘法有何设想?
由于历史原因,现代社会人,对佛教很严重的误解,佛教的在社会被认同的程度还不够。所以首先,我们在弘法方面发一个长远心,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让没有机缘接触佛教的大众,能够对佛教产生好感,并进一步的了解佛教。这个过程不能急躁,每一种思想的传播和被取得认同,都是一个长期过程。
其次,我们会通过办《清凉世界》杂志和即将开始筹备的五台山佛教网站等平面和网络媒体,来传递佛教信息,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接触到佛教。佛教当中讲:“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我们要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听闻到佛号,了解到佛法。
中国人有句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要多做一些实事,以期对佛法、大众都有利,解决他们存在的身心问题。
再次,要更好的推广佛法,我们会逐渐的搭建弘法的平台,让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参与我们的事业。《大学》当中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我们会不断的提高五台山佛教本身的内涵,然后吸引大众参与佛教事业。我相信藉着五台山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不久的将来五台山佛教必将再放异彩。
现代社会人,忙碌而紧张,您对他们的修学有何指导?
因为现在一般人非常忙碌,我建议每天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来诵心经,佛法一大藏教的精华在般若部,般若部的精华在600卷大般若经,600卷大般若经的精华在这200余字的心经。所以我们每天来虔诚的读诵心经,实质就是抓住了佛法修行的总纲。
如《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奢摩他是止,毗钵舍那是观,毗钵舍那属于般若的范畴。佛果的成就是修习止观的结果。但止是外道和佛教修学的共法。唯有般若是独特的。所以我们有机缘来念诵心经是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成就的结果。希望大家能够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来念诵心经。诵经是否能够获得转化身心的实益唯在“诚敬”二字而已,只有诚经才能业消智朗。通过念诵心经大家一定能够大开智慧。
我们每天早起都会洗手,洗脸。但我们的这个日用的“心”在生活当中被染污了,我们却没有考虑过去洗他。所以我提出一个口号:“洗脸一分钟,洗手一分钟,洗心一分钟”。这个口号的含义就是,我们每天抽出时间来规范我们自己的身口意,检查自己的一天所作所为,进而改善自己的心行。我们自己的心行改变了,则外在的环境会随之改变,佛教讲:一切唯心造呀。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