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古到近世的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研究
从中古到近世的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研究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0年
【文章标题】从中古到近世的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研究
【文章作者】胡国柱
【指导教师】陈丰祥 教授
--------------------------------------------------------------------------------
【中文关键词】净土思想
【中文摘要】净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个意境上的问题,关键在于对生命本质的体认,同时这也涉及到生命理想、艺术的文化层次,值得作深入的研析及探讨。然而,在一般人心中,净土不外是佛教的“乐园”、“西方的天堂”、极乐国土或乌托邦等不同形式的“理想国”罢了。
人们对于“净土”一词的了解,尤其是有关它的“处所”方面,含摄甚广。早期的梵文典籍,并不把“净土”当作“处所”,而是“清净国土”的菩萨行为。这个影响力所及的土地,自然包含娑婆世界 的此处。相反的,以阿弥陀佛为中心的传统宗派,却把极乐净土视为远在彼方的超越国土,“从是西方十万亿佛土”,要在人死时才能到达。另一个观点则见于禅宗,把净土视为菩萨的清净心境。密宗则认为净土是生命的心性相用 所表现的秘密庄严的宇宙万象,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此即轮圆具足的真言净土。然而,做为生命理想意境归趣的“净土思想”,不应只是学术上讨论的课题,而是要在生活上深深落实,因此需对这古代的艺术话题作一番现代阐释,使之成为生命对生命跨越时空的密合贴近,进而展现本有的生命情调与个人情怀。
以北美学界为主的西方佛学研究在八○年代以后开始出现方法论的反省与论辩,其方向大抵是由文献学主流朝多元化而发展,然而,也有人担心会因为重方法轻内容易流入浅簿学风。参见林镇国,《空性与现代性》,台北:立绪文化,民88,页172。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格义佛教”》,是就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克服佛教经典中的文字障碍及对义理的探索作一介绍。行文着重指出格义佛教的特色及“有无之辨”与“性空之学”,证明“格义佛教”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同时也从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人如何接受外来的佛教,以及在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促成佛教的中国化。
第四章《唐宋佛教宗派的“净土思想”》,是针对从格义佛教到佛教的中国化所开展出来的唐宋佛教“净土思想”,分析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义理,并透视其中的净土思想,如天台的一念三千思想,华严的无碍法界思想,禅宗的“唯心净土”当下即是思想等。它们都发挥了“净土思想”的极致理趣,以致佛教各派最后或多或少都染上习禅之风,之后又汇归为净土行。因此,本研究也特别提出净土一宗的净土思想,以印证释迦一乘法教,也无非宣扬净土法门。
第五章《《维摩诘经》的“净土思想”与唐宋士大夫的习禅风尚》。在中国佛教史上,“唯心净土”思想的阐扬与流传,是佛教净土观念在中国发生转型的重大标志。“唯心净土”认为众生的本心就是佛国净土,这种思想,显然受了《维摩诘经》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维摩诘经》是公认的中国中古时代流行最为深入广泛的佛教经典之一。在吸引世俗阶层,尤其是贵族士大夫接受大乘佛教的信仰方面,这一经典发挥了持久和关键的作用。以居士面目出现的维摩诘所宣扬的不二义理,是净土宗思想家所面临的最为棘手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就义理的层面而言,《维摩诘经》中“心净即佛土净”的基本立场和净土信仰有着根本的对立,而此经的这一立场也一再被反对净土宗理论的禅宗所支持。然而中古佛教艺术的实例却又显示出《维摩诘经》中的许多场景被当作净土的理想境界来加以理解和宣传。本章的重点在通过对隋唐时代佛教著作,特别是净土思想家著作中对《维摩诘经》理论的阐述的分析来了解《维摩诘经》的理论与净土思想如何在中古佛教体系被相互调和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显现的中国中古佛教之特点和危机。同时本章也将探讨《维摩诘经》在中古佛教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和净土信仰的普遍流行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从而为中国佛教影响的多层面性提供一个左证。这个多层面性的社会现象之一,就是唐宋士大夫的习禅风尚。
第六章《唐密的曼荼罗净土思想》。唐密的曼荼罗净土思想,是笔者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最圆满的思想。此宗有具体的形上学,有存有的现象学,秘密庄严的悉地文化思想。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唐代法门寺塔半璧坍塌,在海内外引起学术界与佛教界的震动。仅余半边的残塔巍然屹立,一时成为奇观(附图四)。为修复新塔,发掘塔基,一九八七年四月三日,终使沉睡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年的唐代地宫重见天日,举世仅存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以及数千李唐皇室供佛的绝代珍宝得以面世。这也是继半坡文化、秦兵马俑之后,人类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在社会政治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科技史、美术史、中外交通史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特别是法门寺地宫以绘画、雕塑结合儒家礼制结坛,供养佛指舍利,聚集为金、胎两部曼荼罗,辐射遍照,为唐朝盛行密教曼荼罗净土思想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铁证。本文针对所讨论的主题,均尽可能以新的理论(new understanding)在佛教文献著作中整理、爬梳,以期能完整呈现“净土思想”的生命情调、终极关怀。末了的余论,则是本文五个专题的综合总结。
--------------------------------------------------------------------------------
【 论文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1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 1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回顾 6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章节架构 10
第二章 净土--生命理想意境之归趣 17
第一节 净土在佛教中的意含及类别 18
第二节 教外的“净土思想” 29
第三节 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 4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格义佛教” 65
第一节 格义佛教的兴起背景 66
第二节“格义之学”对佛教的影响 72
第三节、“格义佛教”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 88
第四章 唐宋佛教宗派的“净土思想” 93
第一节 天台宗的净土思想 93
第二节 华严宗的净土思想 113
第三节 禅宗的净土思想 130
第四节 净土宗的净土思想及其影响 145
第五章 《维摩诘经》的“净土思想”与唐宋士大夫的习禅风尚 167
第一节 《维摩诘经》对“净土思想”的影响 170
第二节 禅宗的“即心净土”和“人间净土”相即不二的理论 177
第三节 “净土思想”的调和与禅宗净土的生命情调 186
第四节 禅宗与唐宋士大夫的艺术思惟 197
第六章 唐密曼荼罗的净土思想 213
第一节 印度密教之兴起与法脉之东传 218
第二节 唐密思想之特质 229
第三节 法门寺地宫重现之历史意义 249
第七章 结论 257
附图 261
征引书目 269
--------------------------------------------------------------------------------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1. 一行,《大日经疏》,新文丰出版公司。
2. 仇兆鳌注,《杜少陵集详注》卷1-3。
3. 太虚,《中国净土宗之演变》;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六五.净土宗史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4. 太虚,《太虚大师选集》,台北:正闻出版社,1987年。
5. 方立天,《佛教哲学》,台北:洪叶文化,1994年。
6. 方立天,《佛教哲学》,台北:洪叶文化,1994年。
7. 方东美,《华严经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
8. 日本.木村泰贤,《小乘佛教思想论》。
9. 日本.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
10. 日本.柳田圣山,《禅的语录1-达摩的语录》,(竺摩书房1988年第7次印刷》。
11. 日本.柳田圣山,《禅的语录2-初期的禅史1》,(竺摩书房1981年第3次印刷)。
12. 日本.柳田圣山着,吴汝钧译,《中国禅思想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13. 日本.铃木大拙所编五本对校,《观心论》,载:《铃木大拙全集》别卷之一附。
14. 月溪法师,《大乘绝对论》,台北:圆明出版社,1995年。
15. 王夫之,《姜斋诗话》。
16. 王弘愿,《密宗纲要》,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81年。
17. 王臣瑞,《伦理学》,初版,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
18. 王保定,《唐摭言》,卷7。
19.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20. 田村芳朗着,释慧岳译,《天台思想》,台北:华宇出版社。
21. 皮朝纲,《禅宗的美学》,台北:丽文出版公司印行,1997年。
22. 石峻等编,《中国佛教资料选编》,大陆: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
23.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大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24. 印光,《净土决疑论》。收录于印光大师文钞集,佛教出版社,1985。
25. 印顺,《中国禅宗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71年。
26. 印顺,《以佛法研究佛法》,收录在妙云集下编之三,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
27. 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
28. 印顺,《佛法概论》。收录于《妙云集》,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
29. 印顺,《妙云集》下编之九《佛教史地考论》,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
30. 印顺,《妙云集中篇二.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
31. 印顺,《净土与禅》,收录在《妙云集》下编之四,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年。
32.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86年。
33. 朱光潜,《谈美》,台北:万卷楼发行,1998年。
34. 朱时恩辑,《居士分灯录》,《续藏经》,第147册。
35.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
36. 伽达玛[H·G·Gadamer]着,吴文勇译,《真理与方法》,台北:南方出版社,1988年4月。
37.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大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8. 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社,1976年。
39. 吴立民.韩金科着《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10月初版。
40. 吴汝钧,《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41. 吴汝钧,《佛教的概念与方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9月。
42. 吴汝钧,《佛教思想大辞典》,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
43. 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9月。
44. 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9月。
45. 吴汝钧,《游戏三昧: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
46. 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台北:博远出版公司,1993年。
47. 吕汝,《中国佛学源流略构》台北:里仁,1985年1月。
48. 吕澄,《印度佛教史略》,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1月。
49. 李世杰,《念佛的哲学》;收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六六.净土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50. 李世杰,《密教哲学大纲》;收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七一.密宗概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51. 李世杰,《净土的分类》;收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六 七.净土思想论集(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52. 李亦园,《知识分子十二讲》,台北:立绪文化,1999年。
53. 李孝本,《中国净土宗史》;收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六五.净土宗史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54. 李志夫,《中印佛学之比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6年。
55. 李杜,《中西哲学思想中的天道与上帝》甲部,第二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11月初版,80年5月第六次印行)。
56. 李炳海,《道家与道家文学》,台北:丽文文化,1994年。
57.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大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58. 贝拉(Robert Bellah)着,王晓山、戴茸译,《德川宗教》,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59. 周庆华,《佛学新视野》,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
60. 林镇国,《空性与现代性》,台北:立绪文化,1999年。
61. 空海,《大唐神都青龙寺故三朝国师灌顶阿阇梨惠果和尚之碑》,(弘法大师全书第一辑)。
62. 空海,《弘法大师杂着八种》,《吽字义》,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年。
63. 空海,《弘法大师杂着八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年。
64. 舍尔巴茨基着,立人译,《大乘佛学:佛教的涅盘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5. 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台北:志文出版社,1991年。
66. 玠宗,《真言宗哲学》;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七一.密宗概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67. 后秦僧肇着,任继愈译,《《不真空》今译》,大陆:人民出版社。
68. 柯林乌(Robin George Collingwood)着,陈明福译,《历史的理念》,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7年10月。
69. 柯普勒斯登着.传佩荣译:《西洋哲学史(一)- 希腊与罗马》,页172。引自空大用书《西洋哲学史》,国立空大印行。
70. 洪修平、吴永和,《禅学与玄学》,台北:扬智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月。
71. 洪修平、吴永和,《禅学与玄学》,台北:扬智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月。
72. 尾祥云着,释圣严译,《密教史》,台北:东初出版社,1992年。
73. 韦伯着,刘援、王予文译,张家锦校阅,《宗教社会学》,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年。
74. 卿希泰着,《中国道教思想史纲》,大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75. 唐·一行记辽·觉苑撰,《大日经疏二十四卷·义释十四卷·义释演密钞十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
76. 唐·法藏,《十二门论》,佛教出版社,1983年。
77. 孙昌武,《诗与禅》,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
78. 孙振青,《康德的批判哲学》,三版,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页70~72。
79. 桑木严翼着,余又荪译,《康德与现代哲学》,三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
80. 望月信亨着,释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台北:慧日讲堂,1974。
81. 望月信亨着、释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台北:慧日讲堂,1974年。
82. 清·彭绍升,《居士传》卷56,《续藏经》第149册。
83. 净住寺沙门海云集,《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教相承传法次第记》、《略叙金刚界大教王师资相传承法次第记》、《金胎两界师资相承》图合一卷;《续藏经》卷95。
84. 许抗生,《魏晋思想史》,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5年1月。
85. 陈俊辉,《祁克果与现代人生》,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7年5月。
86. 陈健民,《曲肱斋华严宗五论集》,台北:文殊印经会,1988年。
87. 陈圣华(彻圣上师),《空海语录唱和》,中华大乘佛学会出版,1996。
88. 陈圣华(彻圣上师),《实相天地》,中华大乘佛学会出版,1994。
89. 麻天禅,《中国禅宗思想发史》,大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90. 傅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
91. 劳思光,《中国哲学史》,香港:友联,1980年11月。
92. 汤用彤着,《隋唐佛教史稿》,大陆:中华书局1982年版。
93. 汤用彤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大陆:中华书局1983年版。
9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未着出版年月]。
9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台北:蓝灯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
96.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大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97. 黄公传,《中国哲学史》,台北:帕米尔书店,1971年。
98. 传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初版。
99. 杨惠南,《吉藏》,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
100. 杨惠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
101. 杨惠南,《佛教思想新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
102. 杨曾文,《日本佛教史》,大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3. 杨曾文校编,《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大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
104. 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台北: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
105. 叶朗,《中国美学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106.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台北:天宇出版社,1988年。
107. 铃木大拙,《通向禅学之路》,大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08. 铃木大拙,《禅与生活》,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09. 演培,《天台四教仪探源》,收录在《演培全集》,新加波:南洋佛学书局,1984年。
110. 福田尧颖,《台密网要》,王世成,《东密台密传承记》;二文皆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七一.密宗概论;七二.密宗教史》,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111. 刘昶着,《人心中的历史一当代西方历史理论述评》,台北:谷风出版社,1989年。
112. 憍桑比,《佛世时印度十六国的政治形势》;收录于张曼涛编《佛教与政治》,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113. 凝然着、鐮田茂雄语译、关世谦中译,《八宗纲要》,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年二版。
114. 钱穆,《中国思想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
115.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4月版。
116. 憨山,《圆觉经直解,金刚经口诀合刊》,台湾:诺那精舍印行,1980年。
117. 蓝吉富,《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10月。
118. 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大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
119. 邝士元,《中国学术思想史》,台北:里仁书局,1991年。
120. 释东初,《中印佛教交通史》,台北:东初出版社,1985年。
121. 释悟光,《佛教真言宗道场庄严要览》,光明寺教理部印行,1979年。
122. 释悟光译述,《密教思想与生活》,台北:皇极出版社,1986年。
123. 释慧岳,《天台教学史》,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79年二版。
124. 饶宗颐,《佛教文学短篇》,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
125. 权田雷斧,《曼荼罗通解》;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利。七四:密宗仪轨与图式》,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126. 龚鹏程,《文学与美学》,台北:业强出版社,1986年4月版。
127. 《近代日本佛学研究的发展》,收于张曼涛编,《现代世界的佛教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128. 《唐故招圣寺大德慧坚禅师铭并序》(原刻存西安碑林)。
129. 《大正新修大藏经》。
130. 《大珠禅师语录》卷下,《中国佛教资料选编》卷2,第4册,页200~201,台北: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
131. 《世说新语》,刘宋·刘文庆,台南:大行出版社,1992年。
132. 《四阿含经》,佛光出版社。
133. 《正统道藏》第二十一册,太平部,(艺文印书馆印行)。
134. 《全唐文》,卷320。钦定全唐文,台北汇文书局出版。
135. 《全唐文》。
136. 《全唐诗》。
137. 《老子新译》,任继愈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38. 《妙法莲华经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
139. 《金刚顶经》,《文殊大藏经·密教部》,文殊出版社,1988年。
140. 《庄子浅注》,曹础基着,中华书局1982年版。
141. 《释摩诃衍论》,佛教出版社,1977年。
142. 《续藏》。
期刊论文
1. Edward Conze着,郭忠生译,《一九六○年代欧洲佛学研究的进展》,《谛观》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期。
2. 方立天,《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与归趣》,《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文集》,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主办,民86年,未出刊。
3. 方立天,《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世界密教研究》第三期,1989年,页1-14。
4. 王铭铭,《中国民间宗教:国外人类学研究综述》,《世界宗教研究》第二期,1996年。
5. 皮朝纲,《禅宗美学漫议》,大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增刊第6期,1993年10月。
6. 江灿腾,《现代中国佛教研究方法学的反省》,《当代》第八十四期。
7. 李杜,《由哲学的了解去说宗教的入世说与出世说》,《哲学与文化》卷二十三,第七期,1996年7月。
8. 李杜,《周濂溪天道说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局限性述评》第二节“简说濂溪之前神性义的天道说”,《华冈文科学报》,第三十一期,民国86年3月。
9. 李杜,《宗教的净土与哲学的净土》,收编于《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论文集》,1997年7月。
10. 李杜,《儒学与儒教》,《第四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稿》,1996年12月。
11. 林镇国,《“空”的思想与虚无主义的超越-西谷启治哲学初探》,《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创刊号。
12. 林镇国,《中国大陆四十年来佛学研究与诠释评述》,《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第三期。
13. 林镇国,《佛教诠释学与洋格义运动》,《当代》第26期。
14. 孙昌武,《论柳宗元的禅思想》,北京《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
15. 郭朋,《从汉僧生活看佛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问题明述之一》,《世界宗教研究》第二期,1990年,页43-47。
16. 陈鼓应主编,(辑刊),《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7. 陈荣灼,《龙树的逻辑》,《鹅湖学志》第三期。
18. 陆扬,《论《维摩诘经》和净土思想在中国中古社会之关系》,《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文集,第二场A组》,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主办,1997年,未出刊。
19. 项退结,《现代存在思想研究》,台北:现代学苑月刊社,1970年12月。
20. 黄心川,《密教的中国化》,《世界密教研究》第二期,1990年,页39-43。
21. 杨惠南,《中观的思想》,觉世杂志17、18期,1979年。
22. 杨惠南,《论前后期佛教对解脱境的看法》,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29期,1980年。
23. 杨惠南,《坛经的作者及其中心思想》,国立编译馆馆刊10卷2期,1981年。
24. 杨耀坤,《汉晋之际佛教发展的思想基础》,《四川大学学报》第三期,1992年,页95-104。
25. 赵克尧,《从观音的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汉唐史论集》,上海:复旦大学,1993年,页79-80。
26. 刘华,《论汉晋时期的佛教》,《中国史研究》第二期,1994年,页129-139。
27. 蔡彦仁,《中国宗教研究-定义、范筹与方法学刍义》,《新史学》第五卷,第四期,1994年12月。
28. 蔡彦仁,《晚近欧美宗教研究方法学评介》,《世界宗教研究》第一期,1991年。
29. 谢世忠,《汉人民间信仰研究的本质、体系与过程理论-英文论述中的几个主要结构论模型》,《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四十三期,1995年12月。
30. 蓝吉富,《当代中国人的佛教研究趋势》,收于蓝吉富主编,《当代中国人的佛教研究》,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31. 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第8篇,《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九龙新亚研究所,1969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