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菩提道次第简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法尊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提道次第简述》
  法尊法师
  “菩提道次第论”是宗喀巴大师总摄三藏十二部经的要义,循着龙树、无著二大论师的轨道,按“三士道”由浅入深的进程而编成的。“三士道”是任何一种根基的人,从初发心乃至证得无上菩提,中间修学佛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此论内容就是对这些过程的次第、体性和思维修学得方法加以如理阐述。
  亲近善知识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要亲近善知识才能趣入佛法,所以最先说。趣入佛法之后,就要思维有暇圆满的人身难得,才能策励自己,起大精进,修学佛法,所修学的,就是三士道。
  若不能脱离恶趣,就没有修学佛法的机会,更不能出离生死,成大菩提。若对于现世五欲尘(色声香味触的享受)贪求还不能止息,三恶趣的苦还不知怖畏,就更不能厌三界苦,勤求出离,所以最迫切的,也是浅易的,应当先修下士道。修下士道中,若贪着现世五欲,于后世的安乐就不能起猛利希求,于三恶趣苦也就不能生真实怖畏,所以先应思维人身无常,才能怖畏恶趣,由怖畏恶趣,才能至诚地皈依三宝,深信佛说因果道理,止恶扬善,由此才能远离恶趣。
  仅修下士道,虽能生人天善趣,终不能脱三界生死轮回,因此,应进修中士道。先思维生死总别过患,对三界生死生厌离心;进而研求三界生死的起因,是一切烦恼和有漏业,发起断除的决心;真正认识戒定慧三学是断烦恼的惟一方法,精勤修学,由此才能出离三界生死。若自己还不能厌生死苦,如何能发心度脱一切众生?若自己还不能出三界,如何能度一切众生出三界?所以在修上士道之前,必须先修中士道。
  修中士道后,进一步就该想到: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海,只是自己解脱生死,仍不能救度一切众生,为欲救度一切众生,自己必须成就无上佛果。由此发起菩提心,求受菩萨戒,学习六度.成熟自身,修学四摄.成熟有请,就是上士道。
  这三士道,是不论修或不修密乘的人都要修学的,故又称之为“共同道”。为欲迅速圆满福智资粮,在已能修诸共同道的基础上,应进修密乘诸道,即先依善知识受大灌顶,严守三昧耶及诸戒律。若学下三部密,当先修有相瑜伽,后修无相瑜伽,由此能得密宗所说得各种悉地。若修学无上瑜伽部密法,当先学生起次第,后修圆满次第,最后证得大金刚持果,这就是此论结构的大意。
  菩提道次第,是成就无上菩提必须经历的过程。修下士道.不止为自求人天安乐,修中士道.也不止为自求了生死,都是为上士道准备条件,所以都是菩提道的一部分,不过由于缓急、浅深、难易的不同,就不能不分出次第。不仅各大科有一定的次第,就是大科以下的细支,也有一定的次第,不可紊乱。但是,由于修前面各科,就更能引起对后面各科要求学习的心;学习后面各科,又更能促进对前面各科要求西、学习的心,所以三士道又是一个整体,要平等修行,不能偏废。哪一部分缺乏,就应该多修哪一部分,使其平均发展,不是各科孤立地前后无关,而是脉络的贯串,通体灵活的。
  摘自 法尊法师著《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