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分流
在西方中世纪,著名异教徒西马革斯曾经针对基督教会和教父权威对人类精神的垄断提出抗议、他说:"单是循着一条道路前进,绝不可能达到如此伟大的神秘。"确实,一个伟大而神秘的宗教理想境界,本身就包涵着极具弹性的人类思想、精神和情感内涵,对这种伟大神秘目标的理解,肯定不可能有终极的权威,因而追寻这一目标的方式和途径,也肯定就会不止一条。佛家所憧憬的超越境界,无疑是一个伟大的神秘,因此随着佛教的发展,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佛家的具体超越之道也就有所殊途,发生了流变。
1、渐修与顿悟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据传,禅宗五祖弘忍在寻找继承人付法授农时,按照传统的做法,要七百多位门徒各述一偈,看谁真正领会了正法眼藏,掌握了生命超越的方法。众弟子中神秀被公认为学通内外、尊秀无比,因而大家都认为法衣传授非神秀莫属。神秀也自信颇足,率先壁书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读后赞叹:"后代依此修行,亦得胜果。"但言外之意实有末足。另一个干时不起眼的文盲和尚慧能读了神秀的偈后,想了很久冒出一句杂音,"美则美矣,了则未了"。结果受到同门的嘲笑。于是慧能便在神秀写的偈旁和上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木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见后,当众批评此偈"亦末见性",但私下却悄悄将法衣传给了慧能。
这个佛门故事之所以流传深远,广为人知,在于它传达出了佛家内部在超越之道上的分歧,即渐修成佛与顿悟成佛。在佛教的超越之道中,渐修是传统。佛教的传统世界观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的身心都是污秽不堪而又饱含苦难与烦恼的,因此人必须凭借自己的毅力,用戒律来节制自己。与此同时,人还要通过禅定方法,来收心敏性,净化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大觉大悟,成慧成佛。这是二个漫长而极不轻松的渐修成佛过程,许多印度佛经就认为人愚痴甚重,要经历多世修行才能超脱尘羁,开慧成佛。中国佛教受中国文化世俗氛围甚浓的影响,主要吸收了印度大乘佛教关于人类心性中存在佛性的思想,对苦修数世万能证佛没有耐心,对今生证佛更感兴趣,也更有信心。具体就神秀和慧能两人来说,他们都充分肯定人具有开慧成佛的良好主观条件,认为佛法就在人心中。如神秀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景德传灯录》)慧能说:“自心是佛”,"外无一物"(《五灯会元》),因而他们都反对把开慧成佛推向遥不可知的后世。神秀在《观心论》中明确宣称,"超凡证圣,目击非遥,悟在须奥,何须晤首。"在.《大乘无生方便门》中也说:"一念净心,顿超佛地。"这显然是极大地压缩了修行成佛的时间,表明了现世悟佛的信心。然而",为什么慧能虽肯定神秀偈的"美",却认为毕竟"未了"呢?这是因为,神秀偈中所主张的超越之道,依然是一种传统的修行方法,所谓"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要人坚持不懈地坐禅习定。正是由于砷秀的偈得其真髓地描述了传统的修行悟佛方式,所以弘忍评价说·"后代依此修行,亦得胜果"。而事实上,神秀依此方法修行确实也达到丁相当高的佛1"]境界,如张说在《大通禅师碑》中所形容的:"开法大略,则忘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其人也,品均凡圣;其到也,行无先后。趣定之前,万缘皆闭;发慧之后,一切皆如。"但也正由于如此,神秀这种。拂尘看净试的证佛方法并未彻底超越传统的渐修超越之道,神秀的悟在须奥与历世成佛相比只是一种时间量度上的变化而无质的区别。这是慧能批评神秀偈的关键所在。
而慧能的偈,却是将大乘佛教的心性之术、实相无相之学惟向了极端。神秀的偈重在防止心境惹尘埃,以保持心的如来性不受色染。慧能的偈则根本否定了具体身心的真实存在性,同时相应地否定了尘埃的真实存在性,从而彻底清除了抵达佛心、了悟佛性的中间障碍。这样,任何帮助人开慧成佛的中介途径都应该跨越,免去那不胜繁缛的修持功夫,唯一的证佛方法便只有顿悟。所以慧能传给门徒的偈是:"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坛经》)这里要注意,慧能所追求和主张的顿悟与神秀也曾提及的顿悟意思不一样。神秀讲的顿悟是在通过日积月累的坐禅修定,通过种种方便之后的恍然大悟,是以渐修为基础的。而慧能的顿悟却是随机的。慧能从即心即佛的观点出发,认为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人心天生清净,毋须顾虑尘染的障碍,要行即行,要坐就坐,要眠就眠,只须直指本心,明心见性,就能顿悟成佛。这是一种比佛尘看净更直接灵活的顿悟。
神秀与慧能对超越之道的不同理解,在中国禅宗史上一度形成了南顿北渐的对立,这是佛教的超越之道的分歧。而更重要的是,慧能顿悟见性思想的问世,标明了禅宗的正式产生和中国化佛教的真正形成,这又是道的流变,其对人生的意义我们将在后面评述。
2、佛度与自度
在佛教中,成佛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终极目标,是生命的彼岸世界,那么,大是完全靠自己游向这一彼岸呢?还是需要佛船来摆渡?在中国佛教内部,对此也产生了极大的分歧。这就是净土教的佛度与禅宗的自度。
在净土教看来,现实世界苦难深重,人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解脱。同时由于众生生死业重。无明痴念太多,靠自己的力量求得解脱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欲求解脱,最好的途径是先往生西方净土,然后成佛。而要往生西方净土,就必须依靠阿弥陀佛的帮助。具体说来,就是要诚心信仰阿弥陀佛,然后发愿,并口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信徒到西方极乐净土去。这是典型的靠佛度来实现生命超越的方式。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艰难便许多普通百姓深感自身的无力和渺小,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摆脱苦难的命运,因而只能仰望上苍,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祈求于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净土教反映和迎合了这种民众心理,为祈求解脱的众生提供了一条佛船,乘阿弥陀佛所立普渡众生往生净土宏愿的愿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净土宗宣扬佛度相反,禅宗主张自度。禅宗从即心即佛、佛在心中的观点出发,大力宣传"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认为"净秽在心,不在国土",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秽土和净土的区分。如果心净,那么所在之处都是净土。倘若心不净,则所在之处皆是秽土。因此,人们不应该到心外去寻找净土。禅宗著名高僧百丈怀海的弟子希运曾经对到心外求佛的谬误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到心外寻佛就像一个痴人站在山顶上大叫一声,听到响声从谷底传出,就跑到山下去寻找声音。找不到又叫一声,听到山上又发出回响,便又上山去寻。这样反反复复,只是"寻声逐响人,虚生浪死汉"。
既然佛不在心外,净土就在心中,那么就只能依靠自己向内心去寻。所以禅宗在顿悟之外,力倡自度。《六祖坛经》中载有这样一则惠能主张自度的故事,弘忍把衣钵传给惠能之后,怕其他门徒不服害他,所以连夜把他送到九江驿边。上船后,弘忍亲自摇槽。惠能说:请师傅坐,弟子来摇橹。弘忍回答说:应该是我渡你,不可以是你来渡我。惠能说:弟子迷时,须师傅渡,现在我已醒悟,理应自渡。渡名虽一,用处不同。我出生在偏僻之地,口音又不正,蒙师傅教旨传法,今已得悟,应该自性自渡。弘忍听后忙说:如是如是。在这则故事中,惠能借过江自渡来比喻超越成佛应该自渡,而不可一昧依赖佛渡、师渡。后来惠能成为宗师,在对众弟子说法时,更进一步明确强调:靠“常念修行,是愿为渡”,而靠智慧悟解,“自性自渡,是名真渡。”
如果说,净土宗所宣扬的佛度思想,反映了人自身的软弱渺小和对神的依赖心理,那么禅宗强调自度,则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神的怀疑与挑战精神。因而禅宗发展到后期,不仅否定佛度、否定佛在人的生命超越中的作用,甚至连佛本身也加以否定,出现了呵佛骂祖的现象。据《五灯会元》记载,德山宣鉴禅师原来不信服南方禅宗之道,听说南方禅学很盛行,便非常气愤地说:出家人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竟然敢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一定要到南方去捣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在他往南方途经洛阳时,遇一婆子卖饼;他就想向那婆子买个饼当点心。那婆子见德山身上担着一捆东西,便问德山所担何物。德山回答说:“青龙疏钞”。婆子又问:是讲什么经的?德山回答;"金刚经。"婆子就说:我问你一个问题,若答得上,给与点心,若答不上,请到别处去买。《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本来心不可得,不知你要点那个心。德山被问得瞠目结舌,无以为对。婆子就叫他去龙潭学道。后经龙潭多方开导,终于大彻大悟,烧掉所有经疏,进而呵佛骂祖:达摩是个老臊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如此呵佛骂祖,甚至要"逢佛杀佛,逢祖杀祖",表明佛教超越之道的发展已不是要通向神所在的彼岸而是要通向人所在的此岸。
3、出世与人世
是以出世的方法采证佛呢,还是以入世的行为采证佛,这也是佛教超越之道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分歧。
相传释迦牟尼认为,在世俗社会中要实践他所主张的大正道戒律是困难的,因而要求人们出家,脱离现实社会而进入与世相对隔绝的寺院僧团生活。这是佛教最初的出世主张。
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了两种意义的出世超越之道。一种是近山林而远人间,如惠能之前的早期禅宗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在,器中易被扰乱心性,所以提倡杜绝交往独处幽栖,潜形山谷,泯迹人间。其实佛教寺庙很多建在山林清幽之处,也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另一种意义的出世超越之道是往生,即净土宗所主张的有心成佛者先凭借阿弥陀佛的原力,往生净土,然后依靠极乐世界的优越条件,根据往生时品级的不同,渐次成佛。
虽然以出世的方法来追求成佛的主张在佛教中很有影响,并且有不少信徒践履这一方法,但毕竟社会的存在要靠人存在于社会中来维持,绝大多数的社会中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因而客观上佛教信徒是以居家者为众,分布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从事不同的社会职业。因此,为了鼓励在家信徒的信心,坚定他们的信仰,给他们以希望,使追求超越的行为与汝会行为得到妥善的融合,入世求佛的呼声也逐渐高涨。佛经中有一部奇特跑经书,叫《维摩诘经》,经中塑造了--个居士菩萨维摩话的人物形象,并藉维摩诸的口提出入世证佛主张;"不舍道法而行凡夫之行,即可以持佛道而过凡夫俗人一样的生活,干凡人一样的事。"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即菩萨出现于六道之中,是为了摄化众生转入佛道。因而可以不断烦恼大于涅磐之境,在烦恼、诸业中发现佛种,不离生死而住涅磐。这叫烦恼即智慧,生死即涅磐,后来的中国大乘佛教都特此主张。勾主张入世修行相应,维摩诘不持苦行,不需要通过守戒、习禅来践履佛道,而是可以尽情享乐而持佛道。他可以锦衣玉食,歌舞享乐,追逐俗利,甚至可以逛妓院,但他内心是清净的,守持住佛性。这显然比较适合于富贵荣华者的口味。
在中国佛教中,主张入世证佛的主要代表是慧能及由他正式开创的禅宗。在《坛经》中,慧能明确宣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里,慧能通过肯定佛法就在世间,反对远离世间而求解脱,把人的超越追求留在了现实世界。循着慧能的思路,后期禅宗不但淡薄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而且取消了有情物与无情物之间的差别,不但不提倡出世苦修,而且大力宣扬法法是心,尘尘是道,直指便是,运念即乖。主张随缘任远,随机参禅证悟,"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乃至遇锋刃毒药也无不禅,吃饭、拉屎、砍柴、种地、游山、玩水皆可参禅顿悟。如此,禅宗的超越之道与其说是一条指引信徒通往彼岸境界的途径,不如说是一种帮助世人适应人生和命运的现实方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