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开悟程度和禅的心灵内涵
佛教是悟出来的宗教。
在净饭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开悟之前,古印度一带流行苦行僧式的修行。悉达多经过六年流浪修行的磨难,体悟到苦行的无明,凭着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终于达到智慧富德圆满的高度,进入宁恒寂静的最安乐境界----涅槃。悉达多也就成了释迦牟尼、佛陀。
佛陀以智慧之眼,发现世间人们苦难的链条是:
触角带来感觉,
感觉带来欲念,
欲念导致假象和虚幻,
假象和虚幻导致迷惑。
迷惑的结果,
为则有生,
生则有衰老死亡。
于是,佛陀开始传道,宣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修行八正道,希望以此来引导世人分辨出因戴有色眼镜而产生的假象和虚幻,证得自己的佛心----本我;抛弃迷惑人心的俗谛,通过不断地修行,擦亮睁开的慧眼,拥抱佛的真谛;从而摆脱生死轮回之苦。
佛陀的开悟之心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他在自我能量的聚积上存在先天不足;在自我和本我的融合中,本我处于强势地位,从而影响佛教进入世俗社会的力度,改造世俗社会、普度众生也只能是一种期望;就连引导寺僧进入涅槃,也感到力不从心。
从佛陀拒绝其姨母----波阇波提和王族其他妇女修行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佛陀的无奈:
用乳汁哺育佛陀长大的净饭国王后波阇波提带领王族许多妇女要求过流浪生活进行修行,被佛陀三次拒绝,后自剪头发,披上袈裟,长途跋涉到舍厘。佛陀欲再度拒绝,阿难陀从中说和,佛陀定下了八条严厉的诫训予以阻止,然王后及女人们全部接受。女人们入了教。佛陀思虑后说:“阿难陀,按照我的修行方法,如果女人们不过流浪生活,此信仰能在这个国度延续千年之久。但是现在看来这种修行和信仰都不会持久太长了。因为我给她们立下了这八条严格的规矩,就像建造了一个水坝,为的是把水关住,但是女人们接受了这个规矩,就说明水并没有关住,所以这个信仰就不会持久了。”
事实果真如此,这个信仰没能在天竺国流传下去,但是它传播到亚州其他各国,信仰者无数,其势也威。
佛陀试图用比丘尼的“八敬法”阻止王后波阇波提和王族其他妇女参入修行,并比喻八条规矩是一个水坝,目的就是把女人们拦在坝外,不让她们实践佛性的修行。他认为,如果女人们参入了,佛教的修行和信仰都不会持久。
佛陀为什么会有这种观念?这与他开悟的程度有关,他还没有认清两性相交的繁衍意义同单纯淫乐之间的区别,因此,把女人视为破坏修行的祸水。
试想,如果涅槃的证得以拒绝女色为先决条件,那么,普度众生就将成为一句空话;人类如果都比照此法修行,不但不能摆脱生死轮回之苦,连轮回的基础都给葬送掉了。
佛教传播到中国后,通过同中国本土文化的嫁接,最后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思想及偶像化佛教。在中国禅宗极盛时期,朝鲜、日本都派僧人来留学求法,禅宗开始向外传播。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禅宗基本思想的重要方面。
禅宗提倡不拘泥于文字,是基于对语言空洞性理解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同时也意味禅者的语言运用未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提倡对其他宗教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是对自身的自以为是;讲究直接契入人的本我之心,以达到自身的觉悟;要求在证悟到自己本性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与本我的重新融合。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认为:“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
文中所涉及到的自我、本我借用了弗洛伊德的概念,但对概念的内涵重新进行了界定。
本我是人类还未同自然产生分别之前的人性本来状态,可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状态。
自我是人类同自然产生分别之后的人性异化状态,是世俗社会普通人的心理状态。
禅宗的修行方式有渐悟和顿悟的分别。西方人将顿悟理解为一种电光石火般瞬息间的直觉,这种理解有一定的道理。
顿悟就是顿时性对本我的体悟,只能说明当下睁开了佛性的智慧之眼,这双眼能睁多长时间,什么时候闭合,都不好说,因此具有相当不稳定的性状。
有禅学者认为顿悟具有“迅速地体悟”、“不依固定修行阶次的体悟”和“不拘时间场合任运于平常生活中的体悟”等三层含义,这种观点回避了顿悟的本质属性。没有渐次修行的基础,顿悟之后如何面对人生和世界是一大难题。
开悟也只是心理状态的质变,悟后如长期生活在本我状态,仍解决不了人生的根本问题,这就需要从本我出发对自我加以改造。如果自我本身不强大,这种改造的结果不能及时达到“空”即“如”的随心所欲状态,因为这时本我和自我的融合如同建在“无米之炊”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空”只能是自“空”,“如”只能是小“如”。
“空”是一切皆空,必须达到空其“空”自身的圆满高度。
“如”是如其本然,既如禅者自身的人本质属性,又如自然界属人的本质,是大“如”。
“空”是心理动力系统。绝对的“空”是禅者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身心,不受外物杂念的困扰。
“如”是思维形式,在摆脱逻辑思维二元对立所产生的假象基础上,全方位直视事物的本质。
“空”即“如”是“空”的心理动力系统同“如”的系统化思维形式融合到一定高度的心理状态,涅槃就是“空”即“如”的高层心理状态。
禅宗可称为证悟本我的简易法门,其公案中的简易程度有时让人难以置信。
如棒喝论:“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回答:全部的感觉在一根头发丝上。这样简单就了结了一段著名的公案,而世俗之人还是一头雾水。
禅宗的“不立文字”是受制于禅者的开悟程度,语言运用能力的结果;是印度佛教同中国文化嫁接后舍其理性思辨成份的一种分化。
禅既是智慧,也是思想,准确地说,是智慧思想。佛陀是禅的智慧思想体系的创始人,后来的继承者中难得有人从整体上超越佛陀的。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充满了智慧之光,还得用《楞伽经》、《金刚经》印心,表明他们在禅的思想体系的构建上没有多少成果,自己不能确认智慧之光是否从智慧思想中发出的。
禅的发展受制于自定的清规戒律。
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法典----《摩奴法典》具有较多自然理性成份,重点在于引导僧人正确修行上,可操作性强。
佛陀制定的比丘尼“八敬法”,后来的“比丘戒条”、“比丘尼戒条”目的是规范僧尼的行为,清除修行中的物欲杂念。很多规矩不符合人性原则。
结果,禅宗思想的传播难以走出寺庙之门,太多的规矩约束了禅宗的思想发展,即使是对寺僧的点化也显得力不从心。
铃木大拙博士认为:“西方的心灵是分析的、分辨的、分别的、归纳的、个体化的、知性的、客观的、科学的、普遍化的、概念化的、图解的、非人性的、墨守法规的、组织化的、应用权力的、自我中心的、倾向于把自己的意志加诸他人之上的;东方人的特点是综合的、整体化的、合一的、不区分的、演绎的、非体系的、独断的、直观的、非推理的、主观的、精神上个体化而社会上是群体心理的。”
他和弗洛姆东西合壁,写了一部《禅与精神分析》,尝试从心理学分析的角度对禅进行诠释。阿部正雄企图用一本《禅与两方思想》为人类找到一所安身之命的精神家园。他们的著作充满了理性思想和禅的智慧,然而,他们只是禅学的研究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禅者,不能主体性地进入禅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注定宏愿难圆。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为西方社会认识禅做出了贡献,也为解释禅的内涵探索了一条心理分析的道路。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