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论究“有灭涅槃”对印顺导师初期大乘菩萨观之启发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究“有灭涅槃”对印顺导师
  初期大乘菩萨观之启发性
  ─以《杂阿含.351经》“有灭涅槃”之思想为主─
  本文摘录自《印顺导师百岁嵩寿祝寿文集?论文篇》
  福严佛学院研究所三年级 释开仁
  一、 前言
  二、 印顺导师对《杂阿含.351经》的重视
  三、 “有灭涅槃”在契经中的原义
  四、 关于“有灭涅槃”的意义
  (一)论师对《杂阿含.351经》“有灭涅槃”的诠释
  (二)“有灭涅槃”通于凡夫所修
  五、 辨析印顺导师初期大乘菩萨观之根据
  (一)杂阿含.351经》信等五相所引申的问题
  (二)佛法中“顶位”的意义
  (三)印顺导师对“知灭而不证”的定位
  六、 结 语
  一、前 言
  佛法起源于释尊的体证,从释尊一生的教化事迹中,印证了释尊不忍众生苦的理想,完成舍己为人的事实。其中,涅槃更是修行佛法的最终目的。因此,涅槃可说是圣人的境界,由此而脱离三界一切烦恼的系缚。
  既然涅槃是圣人的境界,相对的,也表示这是凡夫无法体验到的经验。然而,具烦恼身的凡夫,难道就无法契入圣出世间的涅槃法了吗?若是这样,我想释尊未成道前,也同样无法契证涅槃。释尊证悟到的涅槃境界,当然是言语所无法表诠的状态,可是悲智圆满的释尊,将自己经历观察缘起法则所获取的经验,井然有序地开演了四十五年的佛法教说,为的就是令众生入佛知见,契证与释尊同样的涅槃境界。
  本文欲探讨的主题,并非是涅槃的涵义,而是想厘清《杂阿含.351经》”[1]中所言“有灭涅槃”的观念。因为在印顺导师的初期大乘菩萨观当中,此经的“有灭涅槃(知见)”给了他颇为重要的启发性,促使他以此“见井水喻”来形容菩萨“忍而不证”的精神。基于此,笔者欲透过契经本身,或是论师们对此经的判摄中,看出印顺导师的用心所在,乃至由此了解此经在正统佛教中的定位与价值。
  二、印顺导师对《杂阿含.351经》的重视
  《杂阿含.351经》有对应的巴利版本,它收在《相应部经典(二)》( 68 )第八〈憍赏弥经〉,本经参与问答的有四位尊者,分别是那罗( )、茂师罗()、殊胜( )及阿难( )。两个版本除参与讨论的角色略有不同之外,经义是一致的。本经主要说明,除了(汉译作“异”)“信、欲、闻、行觉想、见审谛忍”五项条件之外,还有一类被称为有自觉得知见缘起,但虽知见缘起却非得阿罗汉果。 [2]如此的状态,经中用谛观井水而不身触来作形容,也因此,一般亦会以“井水喻”来描述本经要旨。
  印顺导师自称是大乘行者,穷其一生游心法海的目的,无非就是探寻佛法中究竟真实与现实世间的差距,乃至欲透过三藏的义理中,抉择出佛教在发展中所施设的方便和善巧,继而开创出契理又契机的人菩萨行,发扬释尊悲怀人间,由人成佛的精神。也因为秉持著这项理念,印顺导师在晚年的著作中(《空之探究》和《印度佛教思想史》),整理出其理想中有关初期大乘菩萨的模样。《空之探究》在讨论慧解脱和俱解脱之差异后,提出了这项说法:[3]
  众生的根性不一,还有一类人,不是信仰,希欲,听闻,觉想,也不是“见审谛忍”,却有“有灭涅槃”的知见,但不是阿罗汉。如从井中望下去,如实知见水,但还不能尝到水一样。……(略)
  惟有另一类人(绝少数),正知见“有灭涅槃”而不证得阿罗汉的;不入灭尽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见的,正是初期大乘,观一切法空而不证实际的菩萨模样。
  有关上述初期大乘菩萨模样的形容词,笔者可以断定此思想的起源,来自《杂阿含.351 经》。这部契经的具体内容,会在下一章作介绍。其实,印顺导师对此“谛见井水”的譬喻,很早就有留意,因为他认为“忍而不证”的菩萨样貌,正类似此种见到井水却尚未尝到一样,如其于〈谈佛法的宗教经验〉一文中,有说:
  我人自读经,或自听开示而得来的慧,(与一般生得慧不同)就是闻慧。对佛法绝对的真理,豁然启悟,由豁然无碍而得贯通,所谓“大开圆解”。这种解慧,并不是证悟。试举一个比喻:井中有水,已经明白的看到,但不是尝到。对闻所成慧──正见,经里有颂说:“若有于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不堕地狱[4]。[5]
  这里所谈的“见井水喻”,其实就是《杂阿含.351 经》。这部经从上述的这段话看来,它和《杂阿含.788 经》“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同样为印顺导师判定“闻慧”的经证,这是相当有意思的。
  我们不能说印顺导师的菩萨观,但从契经中来,因为这二部契经中并没有阐明菩萨的内容,或许真的犹如印顺导师所言,用此譬喻来描述菩萨的模样,是取其“忍而不证”的能力,这点是值得留意之处。不过,在尚未辨析印顺导师菩萨观的依据时,还是按照传统,先从契经本身,甚至于论师们的注释中,了解这部经的真正内涵。
  三、“有灭涅槃”在契经中的原义
  此部契经,南北传皆有传诵,现将经文的关键处,列出如下:
  (一)《相应部经典(二)》(68)第八〈憍赏弥〉
  【27】
  [6]
  [友,殊胜!除信、除欲、除传说、除行相觉、除见审谛思,我知于此,我见于此,‘有灭即涅槃。’]
  【32- 57】
  [友,那罗陀!除信……我知于此,我见于此,‘此有灭即涅槃。’]
  【58】
  [然则,尊者那罗陀是阿罗汉,是漏尽者。]
  【59】
  [友!‘有灭即涅槃’,我依正慧,如实善见。然则我尚非阿罗汉、漏尽者。]
  【60】
  [友!譬如于旷野之路上有井,然无绳、无罐,时有人为炎热所烧,为炎热所苦,疲劳困惫,干渴此来。彼眺望其井,虽知为水,但身不能触而住。[7]
  【61】
  [友!同此,‘有之灭即涅槃也,’如实以正慧善见,然我尚非阿罗汉、漏尽者。][8]
  (二) 《杂阿含.351经》为了比照方便,以《相应部》的序号及对应文句为准:
  【32-57】
  尊者殊胜语尊者那罗:“有异信乃至异忍(*见审谛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则寂灭、涅槃。”
  【58】 时尊者那罗问尊者殊胜言:“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则寂灭、涅槃者,汝今便是漏尽阿罗汉耶?”
  【59】 尊者殊胜言:“我说有灭则寂灭、涅槃,而非漏尽阿罗汉也。”
  【60】 尊者殊胜语尊者那罗言:“今当说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旷野路边有井,无绳、无罐得取其水。时有行人,热渴所逼,绕井求觅,无绳、无罐,谛观井水,如实知见而不触身。(接下一句)
  【61】 如是我说有灭则寂灭、涅槃,而自不得漏尽阿罗汉。”
  此经的关键词有三:(1)“有灭涅槃()”,(2 )“见审谛思()”,(3)“依正慧如实善见()”。其中,汉译《杂阿含.351经》将 ( 2 ) 译作“见审谛忍”,而 ( 3 ) 若对应汉译则为“如实知见”,与巴利本有些微差异。
  从经中两位尊者的问答过程中,似乎也无法确定此类“非阿罗汉”的形容词,到底是属于什么阶位的修行者?而印顺导师则藉此经义,发挥其初期大乘菩萨的模样,且强调说此类菩萨是“有‘有灭涅槃’知见”的修行者。这里的“有灭涅槃()”,成了印顺导师连结其菩萨特色的关键处,须留意的是:“有(bhava)”是三有的有,而“有灭(bhavanirodha)”即“有”与“灭(nirodha)”的复合词,若再加上后面“涅槃()”一词的话,“即”表示生死的止息灭尽是涅槃;[9]“生死的止息灭尽”与“涅槃”是平列的关系。[10]换句话说,印顺导师认为的菩萨模样,必须要具备此类对“生死止息灭尽即涅槃”的深刻体会,而且深刻到如亲见井水一般,是能触水而不愿触的坚持,因为内在有著悲愿力的鼓动,使其念念众生,不证实际。
  上述的,元亨寺版的汉译用语并不统一,如【27】【32-57】【59】译为“有灭即涅槃”,而【61】则译为“有之灭即涅槃”,这是翻译上的问题,于此不多加辩解。
  除了上述所言的“有灭涅槃”一词,还有“见审谛忍”及“如实知见”二词值得讨论,这里笔者以汉译的用语为讨论对象。
  第一是“见审谛忍()”。在《佛光阿含藏》之《杂阿含.351经》的注脚中,将此解释为“见解、审虑”;[11]而杨郁文先生对此名相,在〈以四部阿含为主综论我与无我〉[12]一文中,则依巴利断句为“见”“审谛”“忍”,解为见、审谛、忍无我正法。日本学者舟桥一哉则解为“见解,思虑,忍可”。 [13]然而,从 “ 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 的原典查证,此字可解作“忍耐错误的见解(forbearance with wrong views)”。[14]笔者以为,巴英辞典作wrong views的解释,是有偏向负面的感觉,可是若就经义来说,它说是在思虑(或静虑)所认可的见解,与舟桥一哉所说相同。
  另外,在《杂阿含.936经》出现了一个相近的用语──“审谛堪忍”,[15]其间是否有关系?不过,“审谛堪忍”在经中的描述乃是初果圣者的功德之一。
  其次,是“如实知见”一词。印顺导师会对此“见井水喻”说为“如实知见”,实源于汉译经文的用词;相对的,与《相应部》相当的用语是,依《汉译南传大藏经》的解释是“依正慧如实善见”,此与云井昭善著《》的解释相当。[16]
  其实,在《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对契经的注释中,对此《杂阿含.351经》的“如实知见”,说为“内圣慧眼自能观见” [17],意即指示入流的圣者知见了。有关瑜伽师对此经之诠说,下面会再谈。
  这里想顺道一提的是觉音论师《清净道论》中与“如实”有关的用语。在第十四章〈说蕴品〉中提到“等引(入定)之人而得如实知见()”[18]。又第十八章〈说见清净品〉说“作如是观者(但见有情为名色)名为如实见()”。[19]由此观之,“见”可通用于 passati 和 dassana,只是 dassana 无现在式的用法,故若涉及到现在式用法时,通常会用passati,两者其实是名异义同,皆有“见到(to see)、了知(know)”等的意思。[20] 另,第十九章〈说度疑清净品〉在解说“法住智 ( )”的诸多定义当中,其中有“如实智( )”的意义。[21]总而言之, “如实知见( )”与“如实智见( )”是不同的。依《清净道论》的定位,确定名色为“如实见”,而建立缘起智(或法住智)为“如实智”。[22]
  另外,在《大毗婆沙论》卷28尊者迦多衍尼子随顺经义解说何谓“厌、离染、解脱及涅槃”时,如此说到:
  根律仪、戒律仪、无悔、欢喜、安乐、等持是修行地,如实智见是见地,厌是薄地,离染是离欲地,解脱是无学地,涅槃是诸地果。[23]
  这里的“如实智见”,论师有的定义为“见地”。换句话说,尊者迦多衍尼子认为有“如实智见”的人就是初果向圣者了。
  不过,经论上的翻译用语,有时两者是互用的,如藤田正浩〈心解脱慧解脱〉
  [24]一文所引用《毗奈耶﹙Vinaya﹚》的道次第看来,“如实知见”一词,也有用来标示。道次第如下:
  律→律仪→无悔恨→喜悦→喜→轻安→乐→三昧→如实知见→厌离→离贪→解脱→解脱智见→无取著涅槃
  如果比照上面《大毗婆沙论》卷 28 尊者迦多衍尼子的“如实智见”,似乎两者相通。然而,若以觉音论师的严谨态度视之,此处的翻译用语值得商榷,因为其强调“知()”和“智()”是不同的意义。不过从云井昭善著的《语佛教典》来看,二词在翻译上确实可以互用。[25]
  印顺导师说此“如实知见”的内容,依契经归类,不外乎善知七处──苦、集、灭、道、味、患、离。而所观察的方法,就是“无常、苦、无我(我所)”了。[26]
  现作一简单归纳,“有灭涅槃”是生死止息灭尽即涅槃的意思,“见审谛忍”是在思虑(或静虑)所认可的见解,而“如实知见”则应依《相应部》的解释为依正慧如实善见。
  四、关于“有灭涅槃”的意义
  (一)论师对《杂阿含.351经》“有灭涅槃”的诠释
  有关此经的注释,论师们也有著墨不少。在优波底沙所著的《解脱道论》卷12中,谈及“果正受”时,有引用此经为佐证,如说:
  问:云何果正受?何故名果正受?谁修谁令起?何故修?云何修?云何作意?彼成就几缘?几缘住?几缘为起?此正受世间耶?出世间耶?
  答:云何果正受者,此沙门果心于泥洹安,此谓果正受。何故果正受者,非善、非不善、非事,[27]出世道果报所成,是故此果正受,阿罗汉及阿那含,于此定作满。
  复有说一切圣人得令起,如毗昙所说:为得须陀洹道,除生名性除,如是一切。
  复(有)说一切圣人成就,于此定作满,唯彼令起。如长老那罗陀说:诸比丘如是长老,于山林井,于彼无绳取水,尔时人来为日所曝,热乏渴爱,彼人见井水知有水,彼不以身触住,如是我长老有灭为泥洹,如实正智善见,我非阿罗汉漏尽。[28]
  [问:]何故令起者?
  答:为现见法乐住令起。如世尊教阿难:是时,阿难!如来不作意,一切诸相唯一受灭,无相心定令起住。是时,阿难!如来身成安隐。
  [问:]云何以令起者?
  答:彼坐禅人入寂寂住,或住或卧乐得果正受。作生灭见所,初观诸行乃至性除智;性除智无间,于泥洹果正受令安。依其禅成修道是,是禅成所作,是名果正受。[29]
  从上述的引文看来,《解说道论》有三个说法,其中优波底沙认为能满分获得“果正受(沙门果心于泥洹安)”的人,只有三果和四果圣者。然而,其后还有第二复说与第三复说,尤其第三复说特引井水喻经,由此可见此论以灭为所缘通一切圣者,非仅止于三、四果圣者。正巧所引的第一说法(唯三、四果具此定),于觉音的《清净道论》有评破之,如〈第二十二 说修慧的功德品〉说:
  有人说:须陀洹及斯陀含亦不入定,唯上二位(阿那含及阿罗汉)入定。他们的理由,是说此等(阿那含及阿罗汉)是定的完成者。可是凡夫亦得于他们自己获得了世间定入定,所以这是没有理由的。[30]
  觉音对此不予表同。在传统上,三、四果被喻为“定的圆满者”,因灭尽定唯具八等至的阿那含及阿罗汉能入。大寺派的正义是:以“灭(涅槃)为所缘”的果等至是通于一切圣者的。
  不过,对于井水喻经的定位,觉音论师于其著作《相应部注》中,明白的诠释“有灭涅槃”为“三果道/向()”圣者所拥有的经验,不通“三果向”以下的圣者,如他在 (简称Spk )说:
  [31]
  此外,关于此经的注解,近人 Bhikku Bodhi 于其现代译语之“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大作中,同样引用觉音论师的解说,如其英注(p.782注202)所说:
  Spk : Clearly seen…with correct wisdom: clearly seen with path wisdom together with insight. I am not an arahant : he indicates this because he stands on the path of nonreturning. But his knowledge that
  Bhikku Bodhi的 “on the path of nonreturning” 就是指三果向。觉音论师将此阶段的智慧明白的指出是(观察智),而Bhikku Bodhi则引出《清净道论》有关此所带出的十九种观察智,也就是得初果后的观察或审察智(reviewing knowledge),觉音《清净道论》说初果至三果各有五种观察智,第四果则但有四种,合为十九种观察智。[32]
  话虽如此,若约《解脱道论》的“复(有)说”来看,则此果正受为“一切圣人成就,于此定作满,唯彼令起。”这让笔者忆起《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对此经之注解,如卷94说:
  诸学见迹,虽于有灭、寂静、涅槃,不随他信,内圣慧眼自能观见,然犹未能于身触证。譬如有人热渴所逼,驰诣深井,虽以肉眼,现见井中离诸尘秽清冷美水,并给水器,而于此水身未触证。如是有学,虽圣慧眼现见所求,后烦恼断,最极寂静,而于此断身未触证。[33]
  瑜伽论主明白的指出这是“有学”的身未触证,和《解脱道论》的第三复说相合,因为《解脱道论》说“一切圣人成就,于此定作满”时引用了井水喻经,所以可以推断其主张:以见灭为通一切圣者。也由此获悉,虽非阿罗汉,但通性除智后一切须陀洹乃至阿那含圣者了。
  欲得“果正受”,《解脱道论》说先要有“性除智无间,于泥洹果正受令安”。[34]换句话说,要引生心住涅槃,则必须要性除智无间才行,性除智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其实,《解脱道论》在讨论果正受时,之前已经交代过性除智的内容了,重点为:
  问:云何义名性除?答:除凡夫法名性除,非凡夫法所除亦名性除,性者是泥洹。复次,种殖泥洹者名性除,如阿毗昙所说。除生名性除,度无生亦名性除。复除生因名性除,度无生无相名性除,于泥洹是初引路,从外起转慧,此性除总语言。[35]
  由此看来,能真正将涅槃种植于心者,起始于性除智。不过,若依森章司于比照《解脱道论》和《清净道论》的相关用语看来,《解脱道论》的“性除智”即是《清净道论》的“种姓智()”。[36]《清净道论》对此“种姓智”有如此的叙述:
  …种姓智。因为这是转入于道之处,既非(属于)行道智见清净,亦非属于智见清净。但是中间的(就清净道而论)无此名称。然因入于观之流故称为观。其次在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的四道智为智见清净。[37]
  由引文得知,种姓智是介于世间与出世间道之间的地位,无所系属,其或可称为非凡非圣的性质。[38]
  假如从觉音的角度来说,凡是到了种姓智的修行者,是无法不取证果位的。[39]也因此,帕奥禅师在《如实知见》一书中,则透露出要行菩萨道的修行者,依十六观智的次第来说,不能超过“行舍智()”,[40]这可能跟《清净道论》对“行舍智”的诠释有关,因为《清净道论》有古师说:“初名欲解脱智,中名审察随观智,后达顶点而名行舍智。”[41]接著又说:“如是证得行舍的善男子的观,是达于顶点而至出起。‘达顶点观’或‘至出起观’,这只是行舍等的三智之名而已。因这(观)到达了顶点最上的状态,所以是‘达顶点(reached its culmination)’。”[42]然而,若相对《解脱道论》的话,则称为“相似智”。[43]
  如果依上述笔者所引述优波底沙的《解脱道论》、弥勒的《瑜伽师地论》、觉音论师的
  来看的话,纵使彼此所持的立场不一,可是对此“有灭涅槃”一词,适用于入圣流的圣者,可说是一致的。
  话又说回来,那印顺导师所言的有“有灭涅槃”知见的菩萨,到底是异生还是圣者呢?我们可以试著从印顺导师对菩萨的描述中,推论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如说:
  悲愿力所持,自知“此是学时,非是证时”。所以不尽烦恼,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为观空而不证空的菩萨。最深彻的,名为无生法忍。阿毗达磨中,忍是无间道;称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证入的意思。[44]
  印顺导师在末句说阿毗达磨中的“忍是无间道”,表示是“知”而不是“证”入的意思。而以菩萨来说,最深彻的则名为“无生法忍”。其实,在阿毗达磨中,“忍是无间道”,“智是解脱道”。所谓无间道,间即碍或隔之义,谓观真智理,不为惑所间碍(隔)。烦恼尚存,于后念得择灭之理,故烦恼与择灭间更无间隔,称无间;由此至涅槃,故称道。简单说,正断烦恼之位为无间道,断后相续所得之智为解脱道。不过,无间道的“忍”,不但有“知”之意,且亦有“断”及“证”之意,如《大毗婆沙论》卷90说:
  无间道能断烦恼,隔烦恼得,令不续故;亦能证灭,引离系得,令正起故。诸解脱道唯名证灭,与离系得,俱现前故。[45]
  由此观之,无间道在阿毗达磨的定义当中,是允许相同解脱道证灭的功能,这点值得留意。回到印顺导师的说法来看,他理想中有“有灭涅槃”知见的菩萨,话虽说“如见井水而未身触”的状态,可是其强调此类“忍而不证”的菩萨,“最深彻的名为无生法忍”,言下之意,或许可以说若获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拥有相似阿毗达磨中无间道的“忍”一样,进入无间道即是获得无漏智,也就是成为圣人了。由此观之,印顺导师认为“最深彻”的菩萨模样,即是入“圣位”的大菩萨了。相反地,若不是“最深彻的忍”的话,会不会还是凡夫菩萨呢?有关于此,下一章有详细论究。
  (二)“有灭涅槃”通于凡夫所修
  这里想顺道一提,就是有关“有灭涅槃”的知见,从上述《杂阿含.351经》的考察看来,似乎不是一般凡夫所能拥有的知见,然而,此类随顺“有灭涅槃”的修行方法,在佛法中是允许通于凡夫的,印顺导师在说明此项修法时,引用了南传《增支部》的两部经,作为佐证。如《增支部》〈十一集,依止品〉说:
  [友阿难!此处,比丘有如是之想:“此乃寂静,此乃殊妙也,谓:一切行之寂止,一切依之定弃、爱尽、离贪、灭尽、涅槃也”。友阿难!若能如是,比丘乃获得如是之三昧,谓:于地无地想,于水无水想……于意所寻亦无想,然有想也。][46]
  印顺导师认为,这类“作意于无相”,就是以涅槃为观想的一种修行方法。这与说一切有部的灭谛四行相──“灭、静、妙、离”相近。涅槃是这样的微妙甚深,没有地水火风等一切想相。所以除遣一切想,获得与涅槃相契应的深定。不依一切而修定,伏一切想,是要以涅槃无相观为方便的。
  再者,印顺导师又引了《增支部》〈十集,功德品〉说:
  [具寿舍利弗,当时,以何为想耶?友!于我“有灭乃涅槃,有灭乃涅槃”之想生起,或想息灭。友!譬如一团火燃烧之时,或焰生,或焰灭。…友!其时,我乃以“有灭乃涅槃,有灭乃涅槃”为想。][47]
  这类“不作意一切相”的方法,同样是以涅槃为观想的一类,导师认为这相同于法藏部的说法。修行者在修习时,要想“有灭涅槃,有灭涅槃”。“有”是生死,生死的止息灭尽是涅槃。“有灭涅槃”的观想,如火焰一样,想生,想灭。想生想灭,生灭不住,如想灭而不生,就契入无相的深定。法藏部等的“见灭谛得道”[48],“无相三摩地能入正性离生”[49],依此经说而论,是相当正确的![50]
  依上述导师的看法──“作意于无相”或“不作意一切相”的修法,其确实是凡夫位所能修习的,这与论师们注解《杂阿含.351经》的“有灭涅槃”不通凡夫的说明,是不一样的。
  除了法藏部之外,分别说部的《舍利弗阿毗昙论》卷16也有提及以涅槃为所缘的“无相定”,如说:
  何谓无相定?除空定。若余定,以圣涅槃为境界,是名无相定。
  复次、无相定,行有相,涅槃无相。行有三相:生、住、灭。涅槃无三相:不生、不住、不灭。如是行有相,涅槃无相。涅槃是寂灭,是舍宅,是救护,是灯明,是依止,是不终没,是归趣,是无燋热,是无忧恼,是无忧悲苦恼,及余诸行。思惟涅槃,得定心住、正住,是名无相定。[51]
  无相定是“以圣涅槃为境界”来修习的定法。有生、住、灭三相,是有为行;涅槃没有三相──不生,不住,不灭,所以思惟涅槃而得定的,称为无相定。其中所说“涅槃无三相”的三相,是有部所说“无十相”[52]中的三相。因此,印度本土的分别说部也是同意“涅槃为所缘”的学说。
  其实,这种体证灭谛的说法,有部的《大毗婆沙论》有记载著与外人详细论究“见灭”的问题,如卷23说:
  颇有于随眠灭身作证,而慧不见彼灭耶?
  答:应作四句。
  (1) 有于随眠灭身作证,而慧不见彼灭:谓诸异生离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染时,所有自地、自品诸随眠灭。若诸圣者苦现观时,见苦所断诸随眠灭;集现观时,见集所断诸随眠灭;道现观时,见道所断诸随眠灭;修道位中,以苦、集、道及世俗智随其所应,离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时,所有自地自品修所断诸随眠灭,若以苦、集、道及世俗智随其所应得果及练根成时,所证已断诸随 眠灭。
  (2) 有慧见彼灭,而身不作证:谓灭现观时,见苦、集、道及修所断诸随眠灭;修道位中,若以灭智离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时,除得果位,随现所观已断、未断诸随眠灭,及余一切异生、圣者不证择灭而见灭时,即彼所见诸随眠灭。
  (3) 有于随眠灭身作证,慧亦见彼灭:谓灭现观时,见灭所断诸随眠灭;修道位中,若以灭智离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时,所证所观诸随眠灭,若以灭智练根成时,所证所观诸随眠灭。
  (4) 有于随眠灭身不作证,慧亦不见彼灭:谓除前相。[53]
  笔者的解读,第( 二 )类:“有慧见彼灭,而身不作证”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状况,论师还说到于“修道位中,若以灭智离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时,除得果位,随现所观已断、未断诸随眠灭,及余一切异生、圣者不证择灭而见灭时,即彼所见诸随眠灭。”先来看这里的异生,为什么连异生亦可有“不证择灭而见灭时,即彼所见诸随眠灭”呢?是这样的,因为“世俗智”是可以缘灭的,[54]且一样可以获得择灭(*有部主张凡夫以世俗道亦可断惑,故可证得择灭)[55] ;这缘灭的范围,非泛指一切,而实是指闻思修的过程中,以十六行相的“灭谛四行相”为所缘境,也就是共相观的灭智四行相,其所得结果,有部认为异生同样获得见灭,只差别有无亲身经验而已。另一方面,若以圣者来说,也许即同于《解脱道论》等修果正受之圣者了,当然其一样是“如见井水”,见灭而不证彼灭。
  不过,还有一点值得留意,就是有关《增支部》〈十一集,依止品〉世尊教授阿难修行无相法门的这部契经,因为前面《解脱道论》在解说“果正受”时,末后有提及类似此契经之经文,如说:
  如世尊教阿难,是时阿难如来不作意,一切诸相唯一受灭,无相心定令起住,是时阿难如来身成安隐。…彼坐禅人入寂寂住,或住或卧乐得果正受。[56]
  这里则明白地看出《解脱道论》以此经为得果正受之佐证。那到底印顺导师与优波底沙之间,谁判断错误呢?其实,无相三昧原来就有深浅的说法,如《大毗婆沙论》卷140说:
  谓无相声,说多种义:或于(1)空三摩地说无相声,如是或于(2)见道,或于(3)不动心解脱,或于(4)非想非非想处,或即于(5)无相三摩地说无相声。[57]
  依深的无相三昧来说,是指阿罗汉的不动心解脱;浅的话,则有退堕的可能。所以,此节所谈的“有灭涅槃”──“作意于无相”或“不作意一切相”的修法,是以无相三摩地的立场来说的。[58]
  五、辨析印顺导师初期大乘菩萨观之根据
  (一)《杂阿含.351经》信等五相所引申的问题
  承接上面的讨论,此章想辨析印顺导师菩萨观之根据,以及考察导师所谈的菩萨(谛见井水),到底是凡夫还是圣人?若依印顺导师引用《杂阿含.351 经》的用语,说此类如见井水般的菩萨并“不是信仰,希欲,听闻,觉想,也不是‘见审谛忍’,却有‘有灭涅槃’的知见,但不是阿罗汉。”
  由于印顺导师用否定句来彰显菩萨没有此五相为特色,故笔者即先从印顺导师的“否定词”来考察其中的讯息。
  其实,印顺导师的“否定词”,根据于契经,如下表所示:
  相应部
  杂阿含经
  瑜伽师地论[59]
  印顺导师
  除信
  异信
  远离信他
  不是信仰
  除欲
  异欲
  远离欣乐行相
  不是希欲
  除传说
  异闻
  远离周遍寻思
  不是听闻
  除行相觉
  异行觉想
  远离随闻所起
  不是觉想
  除见审谛思
  异见审谛忍
  远离见审察忍
  不是见审谛忍
  上面所列出的五个否定词,在经论中有不少相当的字眼,现一一来分析。首先,在《中阿含.86经》〈寿王品.说处经 第十五〉有段话说:
  世尊告曰:阿难!多闻圣弟子,真实因心思念称量善观分别无常、苦、空、非我。彼如是思念、如是称量、如是善观分别,便生忍、生乐、生欲、欲闻、欲念、欲观。阿难!是谓顶法。[60]
  虽然上述的经文出现六个用语,但意义大致相同,且以此说是“顶法”。另外,在《大毗婆沙论》卷6也有相似的看法,如说:
  世尊告阿难陀言:吾今为汝等说顶及顶堕。谓圣弟子,于五取蕴起作有为缘生法中,思量观察,此是无常、苦、空、无我。彼即于如是思量观察时,有忍、有见、有欲乐、有行解、有见审虑忍,如是名为顶。[61]
  由此看来,契经的五相,可能要形容的阶位,就是这个“ 顶位 ”。除此之外,笔者以为,此五相或许与初期大乘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所言的菩萨特色有关,如卷15〈成办品第五十(丹本大事起品)〉有说:
  是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有诸信、忍、净心、深心、欲、解、舍、精进,为深般若波罗蜜所护,乃至一切种智所护。为深般若波罗蜜守护故,乃至一切种智守护故,终不中道衰耗,过声闻、辟支佛地,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62]
  从上文看,菩萨为求无上菩提的缘故,而有诸“信、忍、净心、深心、欲、解、舍、精进”等八相,为深般若波罗蜜所护,乃至一切种智所护,令其长恒保持深观与广行,甚至于超诸二乘诸地,游诸佛国,严土熟生,未来必至无上佛果。换句话说,这是菩萨应具备的关键条件,才有办法顺利通往成佛的境地。然而,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内容看,似乎不易辨识有此诸相的菩萨,到底是圣者还是凡夫?依龙树《大智度论》卷71〈释大事起品第五十〉对此段经文有详细解说:
  【论】释曰:菩萨有二种,一者得诸法实相;二者虽未得实相,于佛道中有信、有忍、有净心、有深心、有欲、有解、有舍、有精进。信者,信罪福业因缘果报,信行六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人虽信佛道思惟筹量心不能忍,是故说有忍。有人虽忍,邪疑未断故心浊不净,是故说有净。有人虽信忍心净而有浅有深,是故说深心。四事因缘故一心欲得无上道不欲余事,是故说有欲。了了决定知无上道为大,世间余事为小,是故说有解。以欲解定心故,舍财及舍诸恶心悭恚等烦恼,是故说舍。为舍故常能精进。有如是等诸功德,若不得般若波罗蜜,若身坏命终时,若恶知识沮坏则失菩萨道,世间功德故受世间果报,然后堕声闻、辟支佛地,不能至无上道。[63]
  龙树说菩萨有二类,以得诸法实相为分水岭。从论文的叙述看,得诸法实相的菩萨,是绝对能通往佛果的。而另一种尚未得诸法实相的菩萨,则为论主尤其关注,论说此类菩萨虽未得诸法实相,于佛道却拥有“信、忍”等八项功德,为一位菩萨应有的基本条件。虽则说此八项功德是即根本又重要,但论主还特别强调的是“般若波罗蜜”,因为倘若缺乏般若方便力,又受恶知识沮坏,则所有的善法将无法导归佛道,反而会因此而受世间果报,或取证二乘果。
  为了方便了解,兹将相关名相比照如下:
  印顺导师 中阿含经 大毗婆沙论 摩诃般若经 大智度论
  信仰
  希欲
  听闻
  觉想
  见审谛忍 生欲、生乐
  欲闻
  生忍 有欲乐
  有行解
  有见审虑忍
  有忍 信
  欲
  解
  忍 有信
  有欲
  有解
  有忍
  欲观
  欲念 有见 精进
  舍
  净心
  深心 有精进
  有舍
  有净心
  有深心
  从上述有关的经论用语看来,在《中阿含经》及《大毗婆沙论》都说这五相是“顶法”,而《大智度论》注释《摩诃般若经》时则将此相似顶法的八相说是未得诸法实相的菩萨样貌,至于要进一步欲得实相者,则必须学习般若波罗蜜了。由此观之,这些内容确实值得深入探讨。在未论究印顺导师的观点时,先来讨论“顶法”的意义。
  (二)佛法中“顶位”的意义
  在龙树的《大智度论》中,获得诸法实相即是得无生法忍,也即是入“菩萨位(或正性离生)”[64],如《大智度论》卷27说:
  菩萨位者,无生法忍是。得此法忍,观一切世间空心,心无所著,住诸法实相中,不复染世间。[65]
  菩萨的无生法忍,若要比对声闻法的阶位,《大智度论》卷75有解释:
  …性地者,声闻人,从暖法乃至世间第一法;于菩萨得顺忍,爱著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水。八人地者,从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五心,于菩萨则是无生法忍,入菩萨位。见地者,初得圣果,所谓须陀洹果;于菩萨则是阿鞞跋致地。[66]
  声闻 菩萨
  性地 暖法至世间第一法 得柔顺忍
  八人地 苦法忍至道比智忍十五心 无生法忍,入菩萨位
  见地 须陀洹果 阿鞞跋致地
  从表中明显看出,无生法忍相当于声闻的见道十五心,也就是如印顺导师所言的“最深彻的忍为无生法忍”。而获得柔顺忍的菩萨,即相当于声闻之四善根。然而,还有一个阶位是介于柔顺忍与无生法忍之间的,那就是笔者接下去欲讨论的“顶位”了。《大智度论》卷41说:
  问曰:是一事,何以故名为顶?名为位?名为不生?答曰:于柔顺忍、无生忍中间所有法,名为顶;住是顶,上直趣佛道,不复畏堕。譬如声闻法中暖、忍中间,名为顶法。……得顶者,智慧安隐,则不畏堕……顶增长坚固,名为菩萨位。入是位中,一切结使,一切魔民,不能动摇,亦名无生法忍。所以者何?异于生故;爱等结使,杂诸善法,名为生。[67]
  在上述引文看来,这个顶位可以说就是未得诸法实相前的关键性阶段,这个阶位与印顺导师所说的“忍而不证”、“学空不证”,或是“有灭涅槃知见”的菩萨观,有相同之处吗?这下面会再论究。其实,龙树也说此类出柔顺法忍,未得无生法忍阶段的菩萨(也就是顶位),虽未得证诸法实相,但已是非常稀有难得了,如《大智度论》卷79所说:
  复次,有菩萨未得无生法忍,未入菩萨位,行般若波罗蜜力故,常思惟筹量,求诸法实相,能信解、忍,通一切法无生相空,虚诳、不坚固。有如是等相诸菩萨摩诃萨,佛称名赞叹。虚诳不实、不坚固者,皆是无常、苦、无我门;一切法空者,即是空门;一切法无生者,即是诸法实相,灭诸观。
  复次,虚诳不实、不坚固,即是无作解脱门;一切法空,即是空解脱门;一切法无生,即是无相解脱门。如是等三种差别。是人出柔顺法忍,未得无生法忍;出凡夫法,未入圣法,而能信受圣法,似得圣法人,是故希有。如佛所称誉阿鞞跋致菩萨,能断二地,得受记;是人为佛所称誉,亦如是。如是相人,虽未得无生法忍,智慧力故,为诸佛称名赞叹。[68]
  此类“出凡夫法,未入圣法,而能信受圣法,似得圣法”的人,就是得三解脱门的菩萨,论中形容是介于“非凡非圣”的位置。又《大智度论》卷27亦说:
  有二种阿鞞跋致:一者得无生忍法,二者虽未得无生忍法,佛知其过去、未来所作因缘,必得作佛,为利益傍人故,为其授记。是菩萨生死肉身结使未断,于诸凡夫中为最第一,是亦名阿鞞跋致相。[69]
  引文中“于诸凡夫中为最第一,是亦名阿鞞跋致相”,似乎与卷79的“非凡非圣”说相近,因为若从未见诸法实相或得无生法忍来说,其确实还是归属于凡夫的阶位,只是凡夫所摄或圣者所摄而已。
  另外,从《大智度论》中有关“顶位”的地方看来,此类“非凡非圣”的菩萨,也许即是“住顶不堕”,或是于“顶(位)增长坚固”的菩萨,如《大智度论》卷27说:
  复次,住顶不堕,是名菩萨法位,如〈学品〉中说。上位菩萨不堕恶趣,不生下贱家,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亦不从顶堕。[70]
  引文说上位的菩萨,从此不堕恶趣、不生下贱家、不堕二乘地,亦不从顶堕。论中所言“顶增长坚固”的情况,并无详加叙述,可是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柔顺忍,内容值得留意,如《大智度论》卷74说:“柔顺忍增长故,断法爱,得无生忍,入菩萨位。”[71]而《大智度论》卷86亦说:“菩萨先住柔顺忍中,学无生,无灭,亦非无生非无灭;离有见,无见,有无见,非有非无见等,灭诸戏论,得无生忍。”[72]从反面来说,若要令柔顺忍增长坚固,则必须“学无生,无灭,亦非无生非无灭;离有见,无见,有无见,非有非无见”等,才能断法爱及灭戏论,达至得无生忍,入菩萨位。
  这里出现的四句论法,在龙树的《大智度论》及《中论》中,皆有相似的文句,如《大智度论》卷1说:“一切实一切非实,及一切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不实,是名诸法之实相。”[73]而《中论》同样也有引用此偈,如卷3〈观法品〉说:“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74]两处的文字只有末句稍有出入,不过,若依照青目释的《中论》长行来看,两偈的意义其实是一致的,如《中论》卷3说:
  云何令人知诸法实相?答曰:诸佛无量方便力,诸法无决定相。为度众生,或说一切实,或说一切不实,或说一切实不实,或说一切非实非不实。……此中于四句无戏论,闻佛说则得道。[75]
  诸佛为诸众生说种种法,目的只为能灭诸戏论,所以任何一切法门,都可称得上是得道的方便。[76]
  有部与《大智度论》谈到顶位时,都有提及“顶堕”的问题,像《大毗婆沙论》卷6说:
  彼于异时,不亲近善士、不听闻正法、不如理作意,于已得世俗信,退没破坏移转亡失,故名顶堕。[77]
  有部论师认为会发生“顶堕”的问题,是因为三项条件:第一是不亲近善士,第二是不听闻正法,而第三是不如理作意,由此故知,欲令修行不退堕,则必要实践四预流支的前三法,如此方能“法随法行”。至于《大智度论》在谈论“顶堕”的问题时,有说:
  问曰:顶法已能不退,何以说乃至忍法?答曰:声闻法中亦说顶堕,摩诃衍亦说顶堕,汝何以故言顶法不堕?有人言:虽顶法不堕,不牢固不能一定故不说。忍是久住,已入正定,虽未得无漏而与无漏同。以随顺苦法,忍故名为忍;未曾见是法故,见便能忍,是故名忍。是人于诸佛圣人为小,于凡夫为大。[78]
  按《大智度论》卷41的立场来说,真正“得顶者”是不畏退堕的,相对的,若会退堕的顶,则可能是未到即退故名为顶堕。而接下去菩萨若能于顶法上增长坚固,则名为菩萨位。虽则《大智度论》卷41说入菩萨位者,亦名得无生法忍,不过,若约上述卷86来说,菩萨不顶堕到得诸法实相前,还有一个位置称为“忍位”(与无生法忍不同),这个忍位论上明白的说“虽未得无漏而与无漏同”,是人“于诸佛圣人为小,于凡夫为大”,所以,住此位置的菩萨,已有能力“久住不退”了。至于其和无生法忍之差异,有必要另行研究。
  关于“顶(muddha),顶堕(),堕顶()”等的问题,日后有因缘再作处理。[79]
  这个“非凡非圣”的阶位,或称为“顶位”,印顺导师在《性空学探源》一书中有说:
  “决定”,就是正性离生(正性离生,古译即为正性决定)。这,有部说是在见道,离惑得无生时的境界。但大众分别说系乃至现在锡兰的铜鍱学者,都不说它是见道的境界,而移置在前面,与三乘共十地的性地意义相近,有似于四加行中的顶位。[80]
  依此来说,印顺导师以为大乘中三乘共十地的“性地”──得柔顺忍(相当于声闻四善根),有相似于有部获得“正性离生”的内容。而部派之中,导师亦认为大众部、分别说部(此处应指上述的铜鍱学者)[81]及成实论师对“正性离生”的界定,更与有部有若干差异,如说:
  法住,也是修行过程中的一个位次,经说“得法住智”;《成实论》说,以闻思慧见诸法的必然理则,叫法住位。从此以后,实际修习禅定,就是决定道。法住道与决定道,二者都是在见道以前的事。有部以见道分凡圣,见道以前都是凡夫;大众分别说系及成实论师等不然,见道后得初果,固然是圣人,见道以前,从闻思修慧得见法住理性,已经不是凡夫,也可以说是无漏的,即初果向的圣者(他们把初果向的时间拉长,不像有部的局在十五心)。所以见法住智得决定道,虽不是见道以后的圣者,但已超过了凡夫,已获证到一种不可更动不可转变不再退堕的无为常住性,这就是法住无为与决定无为。[82]
  此类“法住无为”的说法,导师说相当于有部四加行的“顶位”程度,也就是说拥有相似有部顶位的五相──“有忍、有见、有欲乐、有行解、有见审虑忍”。这在别的部派来说,就是“出凡夫位”的阶段了。[83]
  导师会说大众部、分别说部及成实论师对“法住位”判为“正性离生”的说法,实是有根据的。如《异部宗轮论》记载大众部的主张:“第八地中,亦得久住者”[84],此第八地即是初果向。
  而分别说部的《舍利弗阿毗昙论》亦说:“云何法住智?[1]若智圣有为境界,是名法住智。…[2]复次,法住智,除缘如尔(缘起无为),若余法如尔,非不如尔,非异非异物,常法,实法,法住,法定,非缘(起),是名法住智。”[85]导师认为法住智有二说:[1]同于说一切有部的立场,[2]则为合于“法住无为”的立论。[86]
  至于成实论师的看法,则如《成实论》卷1 所说:“是人在闻、思慧中,正观诸法,心忍欲乐,虽未得空无我智,能生世间似忍法心,自此以来名过凡夫地。” [87]论师以为:如能以多闻因缘智及思惟因缘智,正观诸法,便得似忍法心。意即将闻、思地中所修的四念住、七处善,所得见的诸法必然性──法住智,视为无漏。又《成实论》卷16亦说:“先用顺道思慧,后得现智。如牧象人先观象迹,以比智知在此中,后则现见。行者亦尔,先以忍比知思量泥洹,然后以智现见,故经中说:知者,见者能得漏尽。”[88]这里所谓的“以忍‘比知思量[89]’泥洹”,就是以“相似忍”﹙闻思成就的忍力﹚来“思惟比量”得见涅槃;得相似无漏智,且临近圣道,就因此从“因中说果”的立场而言,它将念处等位说为入“法位﹙圣位﹚”。
  依此可见“正性离生”是有著前后的诤论,不必尽如有部所说在见道位。
  从这里可以知道,上述龙树的性地说,主要是谈“得柔顺忍”的阶段,虽然可对应于大众分别说系及成实论师的“法住无为”,但却没有带出得柔顺忍后,证无生法忍(八人地)前的“顶位”。另外,还有一点导师认为必须留意的是:大乘菩萨的顶位,不同于声闻的四善根,因为顶位在有部被列为四善根的第二位,而大乘的顶位,则解说为登峰造极,所以到达顶,就是入正位──入正性离生了。[90]导师在此处所谈的顶位就是正性离生的看法,笔者以为应该是依于《大智度论》“住顶不堕是菩萨位”的角度而言,与“无生法忍是菩萨位”等的角度不同。
  由此观之,印顺导师所否定的五个用语,就是有部顶位的内容,那到底这类有“有灭涅槃”知见的菩萨,是属于有部顶位之上或是之下的阶位呢?我想,若从“于柔顺忍,无生忍中间所有法名为顶”来说的话,笔者以为应该是在四善根之上才有理。情形或如下图所示:
  此处的判摄,笔者依于“无生法忍是菩萨位”的角度而言。另,在笔者所注意的相关经论中,发现这类“不是──信仰、希欲、听闻、觉想、见审谛忍”的人,是拥有如实正知的人,非指一般的凡夫,明确的说明是漏尽阿罗汉。这如《杂阿含.313经》有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经法,诸比丘崇向,而于经法异信、异欲、异闻、异行思惟、异见审谛忍,正知而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91]
  对于此,《瑜伽师地论》〈摄事分〉的解说是:
  复次,由五种相,当知涅槃是内证法。谓离信故,乃至离见审察忍故,如前应知。谓现法中,于内各别内外增上所生杂染,如实了知有及非有。[92]
  从上述的注解中看出,离此五相乃是涅槃内证法的内涵。倘若回想瑜伽论主注释《杂阿含.351 经》之内容,自能会通此系指圣者所拥有的涅槃经验,差异只在于《杂阿含.313经》指的是四果,而《杂阿含.351经》则指有学。
  从上述的论究中,应该可以理解印顺导师与龙树、般若的立场一致,强调菩萨非但有“信、忍”等八项功德,因为这显不出大乘的根本精髓,反而该重视的是菩萨的“般若方便力”,只是印顺导师承袭契经的用语为有“有灭涅槃”的知见,实质上与《般若经》所言之“涅槃的体悟(不是证入)” [93]应该是一致的才对。
  (三)印顺导师对“知灭而不证”的定位
  印顺导师在民国七十八年写成的《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一书,其中第八章〈解脱道与慈悲心行〉有段与本文探讨的主题有关的叙述,如说:
  “初期大乘”是菩萨道。菩萨道的开展,来自释尊的本生谈;“知灭而不证”(等于无生忍的不证实际)的持行者,可说是给以最有力的动力。菩萨六度、四摄的大行,是在“一切法不生”,“一切法空”,“以无所得为方便”(空慧)而进行的。不离“佛法”的解脱道──般若,只是悲心要强些,多为众生著想,不急求速证而已。[94]
  从这里可以明确的理解导师“知灭而不证”的定位,指的就是“无生忍”。这其实可以呼应《空之探究》所说的菩萨模样,如说:
  惟有另一类人(绝少数),正知见“有灭涅槃”而不证得阿罗汉的;不入灭尽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见的,正是初期大乘,观一切法空而不证实际的菩萨模样。大乘法中,菩萨观空而不证实际,当然是由于智慧深,悲愿切(还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见解,还有“不深摄心系于缘中”;不深入禅定,因为入深定是要堕二乘、证实际的。……正见甚深法的菩萨,从这样的情况下出现。悲愿力所持,自知“此是学时,非是证时”。所以不尽烦恼,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为观空而不证空的菩萨。最深彻的,名为无生法忍。阿毗达磨中,忍是无间道;称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证入的意思。[95]
  从上述这段文看来,导师并非但依《杂阿含.351 经》之经义来开演其初期大乘的菩萨模样,实是揉合了阿含、部派与初期大乘三个时期经论之精髓而成,如早期的《阿含经》,于此确实但以《杂阿含.351经》为依据,不过,若约第二节导师于〈谈佛法的宗教经验〉一文中来看,不可忽略《杂阿含.788经》的深义,另外《杂阿含.347经》(或通称《须深经》)亦有其相对性的比照价值。[96]
  再者,导师对于部派时期的众多异论中,则同情于法救论师之菩萨思想。[97] 而初期大乘时期,导师则引用了《般若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华严经》、《维摩诘经》等。[98]由此观之,导师的菩萨思想,非单纯可以《杂阿含经》来考察所能得知其全貌的。
  大乘的甚深义,从阿含与部派的涅槃而来。但在阿含与部派时期,见法涅槃的阿罗汉,是不受后有的,而菩萨所修的“空性胜解”,直到得无生忍,还是不证实际。基本上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无生法忍得到与涅槃同一内容的深悟(不过通达而不证入)。[99]
  导师认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证入的意思”,主要应该是为了阐明三乘共十地的“八人地”,因为从《大智度论》卷75与有部修行历程的比照看来,此“八人地”相当于有部见道位的“十五心”,只要是处于见道位(或称初果向),就非指初果位,可是,这八人地并非如有部见道位时但有十五个刹那,其或可如“法住无为”思想一般,将初果向的时间拉长。
  然而,笔者有个疑惑就是,导师在《性空学探源》所谈的“法住无为”,“与三乘共十地的性地意义相近”,也“有似于四加行中的顶位”,[100]那这里所指涉的顶位,是否就是有部的顶位呢?如果是的话,则与上述“‘知灭而不证’(等于无生忍的不证实际)”的定义有出入。假如不是的话,笔者以为:这也许是有先后层次的不同,因为之前论述的“住顶不堕”,所指的应该还不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但此时“出凡夫法(柔顺法忍),未入圣法(无生法忍)”的阶位,确实已有超出凡夫的殊胜功德,居于菩萨之“顶位”。继而学习“无生,无灭,亦非无生非无灭”,直至体悟无生法忍。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出柔顺法忍,乃至得无生法忍”所有过程,都极为可能是导师“忍而不证”的涵义,只是其特别强调所谓最深彻的“忍”义,即是“无生法忍”;而如实谛见井水的菩萨,或有“有灭涅槃”知见的菩萨,最深彻的一类,当然就是指契入无生法忍的菩萨了。不过,在未契入无生法忍之前的“住顶”菩萨,应该也有相似的体会才对。“忍而不证”的意思,不是不证悟,只是证悟的是无生法性,却不取证实际。
  顺此笔者想一提导师在《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十章〈向正确的目标迈进〉中的一段话:
  要长在生死中修菩萨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学习,要有一套长在生死而能普利众生的本领。……菩萨这套长在生死而能广利众生的本领,除坚定信愿(菩提心),长养慈悲而外,主要的是胜解空性。……发愿在生死中,常得见佛,常得闻法,世世常行菩萨道,这是初期大乘的共义,也是中观与瑜伽的共义。[101]
  从上述可以知道,一位菩萨若要长期发愿于生死中度化众生,则必要学习一套不退堕的本领,才有办法累积福慧资粮,完成佛道。而这项本领,导师说“除坚定信愿(菩提心),长养慈悲而外,主要的是胜解空性”,且紧接著说这是初期大乘的共义。那这与本文的“涅槃知见”有何关系呢?据笔者所了解,导师末句所谓“中观与瑜伽的共义”,应该如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及弥勒的《瑜伽师地论》所说的是相呼应,如《十住毗婆沙论》卷9说:
  问曰:像菩萨法,云何可舍?答曰:若菩萨应修菩萨初行功德,是则能离像菩萨法。是故菩萨若欲离像菩萨法,如偈说:初行四功德,精勤令得生,生已令增长,增长已当护。何等为四?一者、信解空法,亦信业果报。二者、乐无我法,而于一切众生,生大悲心。三者、心在涅槃,而行在生死。四者、布施为欲成就众生,而不求果报。[102]
  而《瑜伽师地论》卷36则说:
  若能如实了知生死,即无染心流转生死。若于生死不以无常等行深心厌离,即不速疾入般涅槃。若于涅槃不深怖畏,即能圆满涅槃资粮[103]。虽于涅槃见有微妙胜利功德,而不深愿速证涅槃。是诸菩萨于证无上正等菩提有大方便,是大方便依止最胜空性胜解,是故菩萨修习学道所摄最胜空性胜解,名为能证如来妙智广大方便。[104]
  导师在《空之探究》曾说:“依教说,涅槃是三乘共通的,法空性是大乘不共的。如约理说,涅槃与一切法空性是相同的。”[105]由此观之,有“有灭涅槃”的知见,与菩萨行相应于“一切法空性”的性质是一样的,而且这是修习菩萨道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
  六、结 语
  在读印顺导师晚年著作有关初期大乘的菩萨观时,发现印顺导师的思想乃是启发于契经,而开演出不失大乘气度的菩萨模样。我想,从《空之探究》的内容铺陈来看,不难有此发现。如印顺导师说:
  甚深(空)义,慧解脱圣者,没有涅槃智的超越体验,当然不会说。俱解脱圣者,有现法涅槃,但好入深定,或长期在定中,当然也不会去阐扬。惟有有涅槃知见而不证的,在崇尚菩萨道的气运中,求成佛道,利益众生,才会充分的发扬起来(也有适应世间的成分)。[106]
  也因此,笔者感觉说印顺导师的初期大乘菩萨观,是介于其论究的“慧解脱”和“俱解脱”之间,也就是说这类菩萨绝对已经获得“法住智”,可是,却同时拥有“涅槃(智)”的甚深知见,展现出适应时代的气运!
  谈到此,或许我们会质疑印顺导师菩萨思想的架构,因为其立论的根据与古德诸论师的看法相异,尤其对此经的启发和发挥──别于俱解脱和慧解脱的另一类有灭涅槃知见之菩萨!然而,众周所知导师曾编辑《杂阿含经论会编》三大册,不可能会疏忽《瑜伽师地论》对此经的诠释观点。其实,类似的问题笔者亦请问过导师,诸如《杂阿含.788经》“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之修行阶位与定义[107],因这是导师菩萨思想的关键处,不过,当笔者将研究成果亲自秉告导师时,导师看后简单地说:“我对于《杂阿含.788 经》是取之‘不堕恶趣’之正见特色;而《杂阿含.351 经》则用其‘如见井水之忍而不证’的观点。”[108]
  由斯笔者才了解导师并非没留意到契经之注解书,反而善巧地将二经关键之譬喻作结合,为菩萨阐明“不修深细定”、“非见审谛忍”、“不断尽烦恼”、“不取证涅槃”等的殊胜处,同时也为“有灭涅槃知见”及“观空不证空”的菩萨,作漂亮的连接工作!
  【参考书目】
  【注  释】
  [1] 《杂阿含.351经》卷14,大正2,98c~99a。
  [2] 有关经中的五项内容,可参考《中阿含经》卷4《尼干经》,大正1,443c;《长阿含经》卷1《大本经》,大正1,8b。
  [3]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大乘‘般若’与‘阿含经’〉,p.151~153;《印度佛教思想史》,p.94~95;《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54。
  [4] 依《杂阿含.788经》(大正2,204c)此处的“地狱”应订正为“恶趣”。
  [5] 印顺导师《华雨集》(第四册),p.286~287。
  [6] 。元亨寺出版的《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二)》〈因缘相应〉(68)第八〈憍赏弥〉,p.139。另,可参舟桥一哉〈如实智见颠落〉(收录在宫本正尊编《佛教根本真理》),p.184。
  [7]
  [8]
  [大意:“看到井水”表示“不还果看到涅槃”,“受热折磨的人”代表“不还果”,“水罐”则代表“阿罗汉道”。就如受到热所压迫的人看到井水一样,不还果以省察智知:“有如实知阿罗汉道的可能”。但是就如没有水罐的人无法取得井水,以及用身体去碰触水,所以不还果缺乏阿罗汉道,无法安坐及安止于以涅槃为所缘的阿罗汉果等至。]
  [大意:的回答,如果认为a的沉默即表示他是阿罗汉,将可能是一种误解。重点不在于不应该承认那样﹙自己是阿罗汉﹚的称呼,而在于下错判断,因为他错误的以为辨别阿罗汉的特征是如实知缘起及涅槃。而事实上,这种如实知是通于有学及阿罗汉的。区别阿罗汉与有学的不是对于缘起的智慧﹙或其它法则﹚,而是在于他应用这智慧断除一切烦恼,从而证入一种特殊的禅定,﹙注释中称为阿罗汉果等至﹚,在这禅定中,他可以“以身触不死界/甘露界”。48:53所说的“以身触而住”表达了学(sekha)和无学(asekha)的重要分别。见22:109~110及48:2~5,26~27,32~33。]
  [9]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83。
  [10] 《汉译南传大藏经》用“有灭即涅槃”,《杂阿含经》则用“有灭则涅槃”,二者“即”和“则”,在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尚书说》:“即与则同。”(见《汉语大字典》(第一册)p.317);而“则”字有平列关系的意义,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及《荀子.王制》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见《汉语大字典》(第一册)p.340)。
  [11] 《佛光阿含藏》之《杂阿含经》(第二册),p.613。
  [12] 杨郁文〈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中华佛学学报》第2期,p.49。
  [13] 舟桥一哉〈如实智见颠落〉(收录在宫本正尊编《佛教根本真理》),p.184。
  [14]
  [15] 《杂阿含?936经》(大正2,204b)。
  [16] 云井昭善著,p.920。
  [17] 《瑜伽师地论》卷94(大正30,837b)。
  [18] 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404;Buddhaghosa, “Visuddhi-magga”, Pts, p.438。笔者按:叶均将此处的译成“等持”,现依一般的习惯用语改为“等引”。
  [19] 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558;Buddhaghosa, “Visuddhi-magga”, Pts, p.594。笔者按:叶均在此处的翻译为“如实之见”,为了直截了当而省略“之”,直接用“如实见”一词。
  [20] 有关passati一词,请看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447;dassana则看相同字典p.317。
  [21] Buddhaghosa, “Visuddhi-magga”, Pts, p.604~605 ; Bhikkhu BAnamoli,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p.702~703 ; 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568~569。
  [22] 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568:“由无明之缘而有行为缘生,这两者都是缘生,把握此缘的智为法住智。”
  [23] 《大毗婆沙论》卷28(大正27,147c)。
  [24] 藤田正浩〈心解脱慧解脱〉,《印度学教学研究》第42卷,第2号,p.576。
  [25] 云井昭善著,p.735~736。
  [26]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泛说解脱道〉,p.14~18。
  [27] 果等至非善、不善及唯作心,它属异熟心(果报心),《解脱道论》的“事”是Kiriya,词根有“(唯)作”或“事”的意思。
  [28] “The Path of Freedom(Vimuttimagga)”trans.fr. the Chinese by Rev.N.R.M.Ehara, Soma Thera, & Kheminda Thera, p.320~321。
  [29] 《解脱道论》卷12﹙大正32,460c~461a﹚。
  [30] 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655。
  [31] Buddhaghosa, vol.II, p.123。
  [32] p.789~790。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632说:“其次于得果之后,他的心便入于有分。自此既断有分,为观察于道而起意门转向心。此(心)灭时,次第的(起了)观察于道的七速行。于是再入有分,同样的为了观察果等而生起转向等。由于它们的生起,他(一)观察道,(二)观察果,(三)观察已断的烦恼,(四)观察残余的烦恼,(五)观察涅槃。…这是须陀洹圣者的五种观察。这样斯陀含、阿那含亦如须陀洹(各有五种观察)。其次在阿罗汉则无观察残余的烦恼(故只有四观察)。如是一切名为十九种观察;此(数)是最大的限度。因为观察已断(的烦恼)及残余的烦恼,在诸有学是或有或无的。”
  [33] 《瑜伽师地论》卷94(大正30,837b)。
  [34] 《解脱道论》卷12(大正32,461a)。
  [35] 《解脱道论》卷12(大正32,457a)。
  [36] 森章司,p.446。
  [37] 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628。
  [38]
  (注5)。日本学者亦有专文研究种姓一词,详参高崎直道〈GotrabhUとGotrabhUmi〉,收在金仓博士古希记念,p.313~336。
  [39] 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630:“无间相续的随从于此(种姓)智,即生起摧破那未曾摧破的贪蕴、嗔蕴与痴蕴。”
  [40] 帕奥禅师《如实知见》,p.174。
  [41] 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615。
  [42] 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616。
  [43] 森章司,p.446。
  [44]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大乘‘般若’与‘阿含经’〉,p.153。
  [45] 《大毗婆沙论》卷90(大正27,465c11~14)。
  [46]
  [47]
  [48] 《杂阿毗昙心论》卷11(大正28,962a)。
  [49] 《大毗婆沙论》卷185(大正27,927c)。
  [50]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82~285;《空之探究》〈三三昧.三触.三法印〉,p.61~62。
  [51]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16(大正28,633b4~11)。
  [52] 《大毗婆沙论》卷104(大正27,538b27~29):“无相三摩地,此定所缘离十相故,谓离色、声、香、味、触及女、男、三有为相。”
  [53] 《大毗婆沙论》卷23(大正27,115b)。
  [54] 因为“世俗智”能遍缘一切法,如《大毗婆沙论》卷106 (大正27,549a)所说。另,《大毗婆沙论》卷29(大正27,148b)说:“谓修行者,虽加行时,精进勇猛,修习止观二种资粮,若于涅槃不起胜解决定趣证,毕竟不能断诸烦恼、心得解脱。故缘涅槃胜解名界,依此界故,心得解脱。”
  [55] 《大毗婆沙论》卷144(大正27,741c~742a)。
  [56] 《解脱道论》卷12(大正32,461a)。另,参考觉音《清净道论》(简体版),p.723。
  [57] 《大毗婆沙论》卷140(大正27,541b)。
  [58]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无相〉, p.34~44,另外还说有以(1)智果智功德(2)想受灭定(3)无想有情(4)强梁禅等来说无相的意义。另可参考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78~285。
  [59] 《瑜伽师地论》卷90(大正30,811a):“远离信他、欣乐行相、周遍寻思、随闻所起见审察忍,唯自证故,名内所证。此道果法,亦有五相。当知已知如摄异门分分别其相。”此段文,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第四册),p.2676有说:“摄异门分说:越渡惑者,谓于自所证越渡疑者,谓于他所证。非缘于他者,谓于此法内自所证,非但随他听闻等故。非余所引者,谓于大师所有圣教,不为一切外道异论所引夺故。于诸法中得无所畏者,谓于自所证若他诘问无悚惧故。如是一切应知分别内所证相。”
  [60] 《中阿含.86经》(大正1,565c)。
  [61] 《大毗婆沙论》卷6(大正27,26c)。另,同样卷6(大正27,25c7)有说:“云何顶?答:于佛、法、僧生小量信。”
  [62]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5〈成办品第五十(丹本大事起品)〉(大正8,329c~330a)。
  [63] 《大智度论》卷71〈释大事起品第五十〉(大正25,556a)。
  [64] “菩萨位”在《大智度论》中有多种解释,如卷27说:无生法忍是菩萨位,般舟三昧是菩萨位,住顶不堕是菩萨位等,详参(大正25,262a~b)。
  [65] 《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62a20~22)。
  [66] 《大智度论》卷75(大正25,586a3~11)。
  [67] 《大智度论》卷41(大正25,362a)。
  [68] 《大智度论》卷79(大正25,615b)。
  [69] 《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63c)。
  [70] 《大智度论》卷27 (大正25,262b2~4)。
  [71] 《大智度论》卷74 (大正25,580a~b)。
  [72] 《大智度论》卷86(大正25,662b)。
  [73] 《大智度论》卷1(大正25,61b)。
  [74] 《中论》卷3〈观法品〉(大正30,24a)。
  [75] 《中论》卷3(大正30,25a~b)。
  [76] 印顺导师认为这是龙树对佛法的根本立场,详参《《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大智度论》对佛法的根本立场〉,p.45。另,可参印顺导师《中观论颂讲记》,p.57及p.340。
  [77] 《大毗婆沙论》卷6(大正27,27b3~5)。
  [78] 《大智度论》卷86〈释遍学品 第七十四〉(大正25,664b)。
  [79] 相关“顶堕”与“堕顶”之问题,可以参考Edward Conze, “The Large Sutra on Perfect Wisdom”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London,1985, p.95。空理法师〈“顶堕”与“堕顶”初探〉,《福严佛学院 第九届学生论文集》(下册),p.477。
  [80] 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p.220~221。
  [81] 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45)说:“分别说部分出四部:化地部,饮光部,法藏部,赤铜鍱部。这些部派,都是以人名、地名为部名的。赤铜鍱即锡兰岛,赤铜鍱部即被称为南传的佛教。”
  [82] 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p.221。
  [83] 详参拙著〈试论“法住智”思想之开展〉,《福严佛学院 第九届学生论文集》(上册),p.57~79。
  [84] 《异部宗轮论》﹙大正49,15c﹚。
  [85]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9(大正28,591c26~592a4)。
  [86] 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445。
  [87] 《成实论》卷1﹙大正32,245c﹚。
  [88] 《成实论》卷16﹙大正32,371c﹚。
  [89] 《清净道论》(简体版),p.648的用语是“推理而见 (anvayato)”,意谓类比性。
  [90] 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242~243特别引用《大智度论》卷41,(大正25,362a)为佐证。
  [91] 《杂阿含经》卷13(大正2,90b28~c2)。另参见S.35., p.153。
  [92] 《瑜伽师地论》卷92(大正30,825c4~7)。另参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第四册),p.2729、p.2676。
  [93]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64。
  [94] 印顺导师《华雨集》(第四册),p.56~57。
  [95]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152~153。
  [96] 《杂阿含.347经》(大正2,96b);《相应部》(S.12.70.SusIma);汉译南传《相应部》(二)14(p.141)。
  [97]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50~151:“法救的意见,菩萨从发心以来,就不会堕入三恶趣,所以如说菩萨堕三恶趣,那是对于菩萨的诽谤。为什么能不堕恶趣?这是由于菩萨的‘智慧(般若)不可沮坏’。正如《杂阿含经》所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法救非常重视般若的力用,如说:菩萨‘欲广修般罗若故,于灭尽定心不乐入。…此说菩萨未入圣位’。菩萨在凡夫位,重般若而不重深定(等到功德成就,定慧均等──第七地,就进入不退转的圣位),为菩萨修行六波罗蜜多,而以般若为摄导者的明证。这才能三大阿僧祇劫,或无量无数劫,长在生死流转中,修佛道,度众生。如依上座部论师们的见地,重视业力而不重般若与愿力的超胜,时常忧虑堕落,那谁能历劫修习菩萨道呢!”;《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780a)法救说:“菩萨虽伏我见,不怖边际灭,不起深坑想,而欲广修般罗若故,于灭尽定心不乐入,勿令般若有断有碍。”
  [98] (1)《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大正8,568c~569a):“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应观色空,应观受、想、行、识(等一切法)空。应以不散(乱)心观法,无所见亦无所证。…菩萨具足观空,本巳生心(即“本愿”)但观空而不证空:我当学空,今是学时,非是证时,不深摄心系于缘中。…菩萨缘一切众生,系心慈三昧,…过声闻、辟支佛地,住空三昧而不尽漏。须菩提!尔时菩萨行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而不证无相,亦不堕有相。”
  (2)《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大正14,418c):“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
  (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6〈十地品〉(大正9,564b~c):“菩萨得无生法忍,入第八地,入不动地。…住不动地,一切心意识不现在前,乃至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现前,何况当生诸世间心!佛子!是菩萨随顺是地,以本愿力故;又诸佛为现其身,…皆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一切法性,一切法相,有佛无佛常住不异,一切如来不以得此法故说名为佛,声闻、辟支佛亦得此寂灭无分别法。…若诸佛不与菩萨起智慧门者,是菩萨毕竟取于涅槃。”
  (4)《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大正14,549b):“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99]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192。
  [100] 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p.220~221。
  [101] 印顺导师《华雨集》(第四册),p.68~69。
  [102] 《十住毗婆沙论》卷9(大正26,66c13~21)。依龙树《大智度论》来说,或许观点有些微不同,如卷15(大正25,172b15~16)说:“入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槃,二事一故”,又卷19(大正25,198a8~9)说:“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槃”。然而,也有说爱乐涅槃的出处,如卷30(大正25,283a26~28)说:“虽行生死中,而深心乐涅槃;虽住三解脱门观于涅槃,亦不断本愿及善行”。若依此看来,龙树在《大智度论》说明第一义谛或实相时,重视的是“生死即涅槃”的平等超越,这也是其特色所在吧!
  [103] 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声闻地〉中说“涅槃法缘”有十三项,请参考卷21(大正30,396b8~16)。此外,瑜伽师还在菩萨的律仪中,说若不深乐涅槃者,是名违犯菩萨戒,如卷41〈本地分〉(大正30,518b)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忻乐涅槃,应于涅槃而生厌背,于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不应一向心生厌离,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如诸声闻于其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如是菩萨于大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以诸声闻唯为一身证得义利勤修正行,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于有漏事随顺而行,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
  [104] 《瑜伽师地论》卷36(大正30,487b10~17)。
  [105]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146。
  [106]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大乘‘般若’与‘阿含经’〉,p.153。
  [107] 笔者曾撰文探讨此经之深义,发现诸经论对此《杂阿含.788 经》偈颂的诠解出入非常大,详细比照与说明,请参拙著〈《杂阿含.788 经》“正见增上”之思想探究〉,发表于十四届全国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p.数为E1~E23,2003年 9月6日(http://www.hcu.edu.tw/ird/联合论文.htm)。
  [108] 2002年11月13日:厚观法师访问导师录音带,福严佛学院收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