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学之基本原理与施教方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学之基本原理与施教方便

前  言

  佛学是追求人生觉悟之学,佛法是研修佛陀如何获至大觉大悟之法要,与生起于心中的
求证方法,是名理证。有些人是由佛学的义理研究,而升华至佛法的实践修证,但有些是先
修禅行,从生活实践悟证,如实获得,是名行证。
  佛学浩如烟海的经论,三藏、十二部七千余卷,在量而说,三、五十年不易究穷众理,
如其部派与时代之演变,各家论说(如印度中天的大众部空观思想,与北天的大乘瑜伽派等
);及传至中土,只禅系一门,就五家七宗,往往使人望洋兴叹。(甚至望而却步)佛教义
理经二千余年,聚汇了时代人才之精英,每每既深入一系之钻研,于是启发内在的智慧,因
而开宗立说,阐宏宗旨。如北齐慧文禅师与隋彗思大师,因读大智度论、中论、法华经,至
智者大师的发挥法华三昧而创天台宗等。其实佛典经书何止七、八千卷,若以续藏及现代国
内外之著述,盈盈万卷而有余。难怪“佛教十宗概说”一文曾说,概欲以佛教包恬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谓“其理论大方广圆,在学术上独树一帜。然而,初学的人,每苦其
奥义难窥,救世的伟大精神,未能深入民间……创造和谐庄严的人间净土,殊堪浩叹”!(注1)
  因思佛教的学说和思想,激励的悲情智力,究其基本原则,不外为人解惑开慧,从人的
问题出发,进而探讨人生的秘奥。过去之祖师大德,曾以经年月日的修持薰习,觉性省悟,
拓开生命智慧,自然对自觉觉他之方便施予,开辟方便坦途,让彼此和谐利乐,相生共处,
度过人生的美好岁月,实在是人人可学,处处明言的家常话。


一、佛学思想与精神之般若释义

  佛学是佛陀从生活实践中,内心修证,而语其弟子及一切有缘众生的佛语,亦即是佛教
的教义。而佛陀彻悟心灵的境界,而于日常生活中所显之一切行操,所谓悲智相运,慈悲喜
舍的感人事行,乃属佛陀所显示之精神,在文字上可如此说。其实“精神”二字,怎可代表
佛心佛行的妙法。佛教的历史已历二千五百余载的岁月,经历时代环境之迁移,或会有人怀
疑这是古老的事,陈旧的学说,是否能为时代新奇立异的时势所适宜,佛教人士有肯定的答
案,真理是常新,如日月其明:“光含日月无今古”。
  佛陀圣教为示人开慧解惑,不管采用怎样的方式,都是“时”与“机”的逗教,故孔子
称为圣之时者,佛教称为机教,无非为逗教当机,让人能明了知晓;因而依教奉行,诸恶莫
作,而又兴善兴悲,使社会人群能步入“众善奉行”的和谐世界。因此用适合大众的语词介
绍佛学,那是今日佛学者应注意研究的事。佛陀一生说法,尽管结集为三藏七千余卷,而实
质上不外是说“人”的事,为解决人的问题,而更从人生中探讨“人”的秘奥。我们首先肯
定的作一普遍性的了解佛心佛语,进而细想佛所说的一切,从原始的藏教(小乘)乃至发展
至真空妙义(大义),更进而为妙慧,般若实相的超越时空语言等的绝待境界,一切皆为因
人而说,因事而行的机境。
  因此怎么研究佛学一书,便谓佛学不是只为“研究宇宙实在( Reality)不是论决万有
底本体( Substance)。佛陀原是为“人”的问题而在内心兴起探寻与深思的内在积极的追
究;人,为何易生烦恼,人为何易为外境所动,人,何以不自在,人何以不能自净其意;
心开慧解。进而探讨人生的秘奥,生命的微妙;在于心法的起伏,“心生世界生”,而“心
生之奇妙”,天台宗教义以“一念三千”的世界观(即心物世界的最高原理),而净化于三
千实相(天台的修持主张但观一念心,时时注意自己在想什么)。自觉性智,当体即悟。故
现代学者称为“心物一如,主客一体,知行合一的世界观”(注2)。
  当我们首先承认吾人的人心是具善恶两面,日人曾著天台性具善恶思想论,天台性具善
恶的研究:“与缘起论系统的抉择;这是非常明显的事实……因性具说如所见相对种思想,
是以辨证的思想母胎而产生的,这是他所说的妙法。……一念三千等,则被称为古来天台教
学的独说”。(注3)
  佛学发展在中国二千年,各系宗说繁多,本文只提撷天台性具思想一念三千的哲理,乃
可概说佛学思想大体原则。(因天台学系及其禅观精神皆直承释迦原始化法)。所谓一念三
千的世界观(即心物世界的最高原则)──我们一念的妄心中,具有三千的诸法,即十界(注4)
。各互具十界,成为百界,此百界又各具十如是(注5),上述百界,各具此十如是,成为千如是
,而这千如是,具有国土世间、众生世间、五阴世间的三世间,所以谓之三千世界,即一念
之中,具有三千的法门。那末,有恶心就有地狱,有善心就有天堂,有大慈悲就是佛陀,该
宗直显实相,当体即觉,这就是“一念三千”的哲理。天台学系所论十界一如之开显与归纳
,皆出于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之观法,其根本的思想渊源,是法华经方便品第二所说的十如是。
  般若( Prajna )乃佛法中最主要之法门,也是佛学中最具体的学说。故天台宗系主要
之经论,所谓三经一论(注6),因“般若”是佛法之特点,也是佛法的眼睛。其实吾人处世思惟
最主要是具有明智的心视。般若慧眼:佛学所说的智慧,超于世间智慧。因般若属于妙慧(注7)
,因一般的智慧,只能辨别世间法,也不易超越觉悟到世间法。佛教所谓出世间法,不是消
极逃避,而是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故云世出世法,是佛教中常用的术语。而且般若
观照的功夫,能培养吾人心灵中的净化,而要从净化中生起全体大用的悲情,又云般若繁兴
大用,由于不执二边(不执空、不执有)之中道,与中庸学说有所融通。
  本文所论佛学基本原理以“人”为出发点,在佛学上般若从空至有(空中妙有),唯识
学说从有至空(妙有中空)。般若学系,佛陀说般若二十二年(注8),结集六百余卷。唯识称佛
教学海,所说虽繁,而基本原则是心理教育,故云治心之学。般若属观照,训练心理的冥想
思惟静虑(即禅那 Dhynan ),是思想与精神,凝聚于觉性内明的心境,至此;不属五蕴(注9)
妄想,而是无尘智照之转依,故云性具善恶。可消融我国主性善性恶之说(孟子这性善,荀子
言性恶)。前面所说一念三千之独特性,这是提醒吾人可善可恶,尽在一念中,一念兴善,
则八识田中,播善种子,一念兴恶,则八识田中播恶种子,吾人试看农夫种田播种,也跟著
耘田灌溉,种子自然萌芽生长。佛教中所有戒律规仪、生活行操,修禅、念佛,种种行化,
皆为配合经论中所示之善法滋养。因知般若禅主谛观一念心,时时反照,刻刻观心,此为慧
命开拓,佛教思想与精神实践于生活中。就是佛学基本原理之所在。而种种方便施设也不外
是帮助慧命开拓于平凡的生命中,那真是: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二、从佛学海中航程的基本知识

  佛法基本原则是从“人”的问题而出发,那就当然应为人人可学之道。可是佛学的浩繁
,欲想对佛教有探寻的机会,无论是好奇,或具敬信心,更有的是为解决人生的问题(思想
困扰、或感情的困扰),急求佛学的解答;若具有诚意,而也信知佛为觉者;是人类心灵的
导师。这种信念而看佛经、听经、礼拜、静坐等行仪,可能都有助益,而渐渐获得深入佛慧,
释然于心的种种问题,这在佛教中是常有的现象。假若非从信入,而是以研究的态度,甚或
好奇心的驱使,对佛教学海中的探索,从此岸到达彼岸的航程,与航行中海道等的常识,那
就得另行计划;对整体佛教的学说及其历史的演变与背景,首先须提纲挈领地在“普遍的概
念”与历史的过程,此两种知识得到概观和鸟瞰之后,才可自然顺道地追寻探索,乃至精
深细密的下工夫去研究。因为佛教的学术,完全是一套独特的思想,它虽然不特别标明研究
宇宙底实在( Reality ) 和万有的本体( Substance),但是佛教与人性自觉底彻悟,在
时间与修持积聚到满分的时候,豁然体验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佛陀本身的经验,在迦
耶山六年冥思,而后又到伽耶城菩提树下,三七二十一日的凌晨,仰首天空,由心视明星灿
烁,豁然大悟,觉悟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在那个时候,一念圆明,说出了亘古旷世
的一句新鲜的话“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就是说吾人的心识中,凡夫与圣者就在一念之是否
觉悟。常我们觉性智慧开显就是圣人,佛教说背尘合觉,而我们一念无明,本有的慧光被声
色外境的尘劳遮障,那时是凡夫,是背觉合尘。所以佛教的教化,就是觉性的教化,我们研
究佛学,首先要肯定佛教是自我底教育,心灵觉悟的教化。无论佛教经论,说有说空,种种
方便。而必须了解佛教基本的原理,是为人性尊严的觉性教育。(而不是片段支离或无影响
的认识),如果没有对佛学原理有所认识,那就无法能够了解佛教的真面目。若对佛教整体
原则不能掌握基本的佛理,如何应用于人生社会增加利乐。因为研究佛学,必需要有系统的
认识和普遍的概念,先对整个佛教思想与精神,作鸟瞰的认识,如此对佛教整体思想的体系
,自可一目了然。佛学一切经典,无论属宗教或哲学,皆有所演绎。而且有些经典中,支节
或彼此之间有些出入,如金刚般若说空,弥陀经说有,那是不必怀疑的。佛陀四十九年说教
,一切是机教,对时、地、人所说的教化,根本有一定的原则,但随时观机逗教。所谓观机
逗教,是对种种不同身份,种种不同环境,种种不同心理的众生,只有因机施教,其实佛教
中一种最重要的综合佛陀施教的方针的四悉檀(注10),统括整部佛法之宗旨和原则。


三、认识生存意义和生命实践智慧之学结论

  佛教包括宗教和哲学,但不太划清界说。故也可作一般学说看待。佛学实在是人间的学
说,包括一切生活行为的指导。诸如心灵主宰、生命前后际的招感性,造成此生的祸福贤愚
,这属于宗教的宿业论(不属于哲学)。如十善道经等教人诸恶莫作,及大般若经之启人慧
命,超脱与永恒底宝藏。至于如何能膫解佛说的根本原理;与体会佛典中之枝节分岐的原因
,必需对佛学有一归纳性的认识,是为人解惑开慧的原则上,消溶了一切语文言说。如法华
经譬喻品、信解品等,都以因缘、譬喻、说法之“三周说法”为演绎一部成佛之经,并以“
四悉”释诠。
  佛教历史背景所发生之影响,证明佛教的学说是针对“人生”的问题和人的慧命的拓开
,使人性尊严,人身难得的证知与趣向,是人的生命中所需要的资源和养分。如佛法即平等
法的发展理论,便可征信佛说是为人,而且是人群共处相安之要诀。为肯定认知佛学所说,
以人为原则,则无论大乘小乘皆为方便用。佛陀青少年时代,舍弃王宫,而深山冥思当然自
有其慧悟之开拓及其历史之背景。故一般方便浅说,对于只有信仰而缺乏研究,对大乘佛法
之方便平等未能深识,只依藏教(小乘)之苦集灭道四谛;说无常、苦、空、无我这是以太
子出四城,见生老病死之苦痛,而发心修行,只是原因之一。其实当时之悉达多太子内心之
苦闷,驱使他要独自跌坐,深山思惟之最大威胁他内心平静的,实是当时四姓制社会之不平
等,更证知佛陀悲愿宏深,不只为个人生命所带来的苦痛而发心修行的。


结  论

  佛学浩如烟海,本文叙说佛教是以人为出发点,世界万有,人为中心,而“心”主宰人
的行为、思想(唯识称心王令)。故无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皆以调
服心境,治心为主。故佛学谓心生世界生。佛教以治心之学,而使静觉的思想,善导一切行
操思惟,故原始佛教八正道(注11),亦称基本原理的渊源,由基本原理所发展至种种方便施教的
教化,也不外为人,人的问题解决,社会国家安宁,世界和平,人类福祉。故最基本的方法
,要从“治心”为首要。儒家之天人合一,主敬,中庸第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自
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皆不外治心与救人之道,愿中国哲学发扬治心救人之学,以影响现代人类危机之否极泰来,
有赖于东西哲学高明之士,展开宽度的胸怀,容纳各家精华,开拓人类康宁之大道。
                (第一届世界中国哲学会议于台中东海大学)


注  释


1现代佛教学术丛刊(31),中国佛教的特质与宗派,“佛教十宗概要”,孙藩声著。
2同注1。
3天台性善恶思想论,安藤俊雄著,演培法师中译。
4十界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陀。
5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
 如是报、如是本未究竟。
6天台宗要之法脉,源于三经一论:一、妙法莲华经为宗骨,二、大品般若经为观法,
 三、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智度论为指南。
7般若妙慧,故称般若佛母,唯妙慧妙心而显妙法。
8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9五蕴:色、受、想、行、识。
10四悉檀即一、世界悉檀,二、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谛悉檀。
11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