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行非坐三昧之教育论
非行非坐三昧之教育论
前 言
“佛法一切教,首重心法,所谓解惑或开慧乃佛陀遗教之最精义和最彻底的心身教育”
所云“解惑”是解开吾人心中之惑想和动乱(如不安宁、胡思乱想),尤以现世环境过度重
视物质而忽略于心灵的安养,社会充斥奇说异端之言行,往往使人容易惑染,尤其是意志未
定之年青人,因此儒家之教人定、静而能安,佛家禅功习定的内学摄养,实是应时施药,救
治良方。
“禅(Ch'an) 是般若,更具般若之体用。中国佛教之禅法,从佛陀即修即行之般若禅
“安那波那”是佛教根本教法,也可说是从基础至发展之重重无尽之修摄,使心理清莹,渐
净渐明,有如明镜,又如止水,照彻内外,言行得失,智断明辨;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良能,
天理良心,可谓道出了佛说的本有佛性 ” (佛陀大觉悟时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然而
人的知识渐长,夹杂而来的善恶二法,若明智不足之人,往往不易辨明是非,一是盲目追求
,甚或见利忘义,见色迷心,于是不择手段。如此,则已非人,人不异禽兽,甚至甚于禽兽
,于今社会亦实令人痛心疾首而已。
三十世纪末叶之时代,知识机智伶俐之人多,故对物质发展科技之精明,无不尽其极。
可是悲情缺乏,意气冲激:“社会失相生之道,人类有自毁之虞”,唯赖宗教、教育、文化
、艺术之薰陶,翼挽狂流于万一,佛教人士对佛学之研究,不只欣赏其深奥妙义,“更应将
佛陀苦修勤练之究明心法世法一切缘起;汇而觉悟缘起性空,应对世间一切,谛观事物短暂
、瞬变之事项;更观不空之悲情的人生大义思想之创拓,务使人生之生活充实而有舍己利人
之趣味滋生,于是乐于接受与训练,从“静观自得”而更进至净化心境,使本有智慧(般若
定慧妙慧)悠然而兴”,是佛法自我教育之心身利乐,一但水到渠成,则人生之转化,生命
升华,非一般人所可想像者。当然,修学之层次与训练精进和恒人是必先有之条件。“文殊
菩隡之‘一行三昧’禅定法门,极之适宜于现代人生活,一面忙于工作,也一面可为自己生
命之升华,生活意义有所调适。不过,当然有层次的进阶,也有方法的修习。故论禅法与行
法之课度三昧功深,应是最究竟,最能使人脱胎换骨,转凡入圣而获得超越的思想和内在的
受用。”
一、禅行极至三昧功深
山鸟不来空寂寂,万松影落碧沉沉;
分明空劫那边事,一度神光照古今。
(憨山禅师山居诗)
人是小宇宙,小宇宙和大宇宙和谐运作,人才有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的活用活受的世界
;“水如不流动,则死水积污,滋生蚊虫,败坏本体。水性能净除垢,但以其不能活流通畅
,则失其本性之净洁清莹”。人之心身亦莫不如是;心灵须有活泼之生机情趣;在活现生机
中,清莹一鉴:
半亩方塘一鉴开 波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
源头活水,心身抒畅,禅师有“得得”之名,故知得得禅师,是源头活水一鉴开。
宇宙林林总总,但不离动静,静是本体,动是现象。所谓“大动原归静”,是理数,也
是机数 “动静调柔,无假语噪”(般若禅碑文),禅人悟知动与静的相辅相成,是生活之
至理,是人生之真谛。文殊之“一行三昧”从一种坚定信念的心法,不为任何外境之扰动,
基本的行法不失不散,功夫因此可成就(即现今一般道场所采用的方法),无论任何一种学
习的训练,皆须有韵律性的调整与调适。禅人在饱经折磨后,心境纯熟,定力坚稳,则“行
三昧”可不必一定要在禅堂,而“坐三昧”亦随顺操作中,不失内在之禅法,即使在众中,
或劳作众务时,仍是与坐在禅堂心境没有两样。这无他,只是肯下工夫,到纯熟时自然成为
自行熟习的常规,既不须特别用力,也不必故意著即,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的。所以环境
之培养,师友之影响,是最重要的条件。因思禅行;“一行三昧”至“非行非坐”三昧之禅
法,若能以浅近适宜于初习之一人,与指导有方之善知识,能融于社会教育有所补充,不只
纯为传授与知识灌输。心理调摄与心理善导,最为重要。因为教育必须心灵养分,正如种子
下于泥土,要吸收养分,才得枝叶繁茂,花果成熟,教育功能,当然不能缺乏于知识或技术
,可是人文思想的素养,有关连到技术人才之本质优异;因此我们便想到,关于宗教(此指
佛教)的调养心性,深入浅出的禅行,能适会初机学者,又不碍于工作,则非行非坐三昧,
似可提倡学习与运用。
现代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之发达,何以仁人之心不振,人为之灾难日增,;所可惜著──则
为目前世界各国之教育(我国亦如是)“未曾顾及到教人的方法”。知识的教育与传授积极
的猛进,技术的工巧惊人的发展,人心务外的追求,失却心灵的安顿与抚慰,“人为物有”
无穷已时,穷奢极侈之炫耀于物欲之贪恋,迷于物欲的深渊,几于无能自拔,更有欲念冲激
于诸多不良诱惑的歪风邪气之出现,尤以意志未定之青年人,站不稳脚,失足丧志,遗憾终
生,有心人难无动乎中耶?于兹非常时期之时代,佛教人士发心研究佛陀遗教之“悲智双运
”与“解惑开慧”之心身教化,呼唤教育界之发心重视青年人之心理状态和注意心身培养,
与用心施设环境之教育,“可否参考禅行培养之摄心“行法”,可否在通识教育中之灌输儒
家易学习之定、静,而至佛家之“净念”禅学,教导青年人如何能学习修摄意识之奔腾如猿如
马的跳跃不止的心意,如何教之反观内视”,令其得知得见自己的内心是怎样的肮脏,行为
表现的动态,那只有学习易入手之“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经此训练之后,“自然
对以为很易知不易学之禅法“一行三昧”不难有意味而用上了功。”以时间与恒心愿力“要
先了解能学习禅法,禅行之心理平静及思想行为之如法,对人对事如理如仪,自然获人际关
系之和谐与互助互爱,人的趣乐是建在和谐与“共事”之和畅,佛教四摄法(布施,爱语、
利行、同事),办事的顺利,效率与成就俱佳,对己对人都有共乐共鸣的旷怀宽度的趣味与
心得。那是能知道我们人生定动的,如地球一样不停在动,但整个宇宙是有不动的本体,故
佛陀参究动静的两面,而发明般若空慧(修定慧的止静)和般若妙慧(修悲智的念众生苦)
,是般若二轮,即定慧与方便慧(菩萨悲情故发方便利乐众生故),赤即能涵盖一代圣教思
想与行践之六度波罗密,是三乘共修的基本法要。”但发大乘菩萨精神之大心大愿,则称: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大行无边的愿力,如观音菩萨、如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这些大行大愿
的菩萨精神,无不修持果满,三昧功深。文殊师利菩萨发无相妙慧之三昧,在经典中称“文
殊三昧”,又称“侍卫无胜智”,就是说文殊菩萨侍佛世尊之近处,卫护佛法具有无边的智
慧力量。
三昧( 梵音Samadhi )旧称三昧或三摩提等字音仿佛相近之多种名字,但我国向习用
“三昧”此名。译义正定、正受、或“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在此种定慧心境至相当纯熟
的正法受用,则有“现法乐住”,就是心境泰然怡清净无垢,心经所谓:“远离颠倒梦想”
的自在法乐。过去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真修实学之过程,无不依此“三昧”正受已,而能入有
情界(即众生所住娑婆世界)调护救度,以利他的悲愿为自我发心之行力愿力。“既已修持
达“三昧”禅境,则无论在什么地方或对任何处境,都能维持心境之平等自然,而且专精观
境,故云:“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作为自性之本职,又“依智为业”(唯识论五),就
是依悲智之心愿为护念一切众生是本身之事业”。故修研佛法(不只研究文字知解)之士,
应知“三昧”之功力深纯与受益,则发欢喜心,寻求学习,依此修习“正定”法中之“住缘
一境,离诸邪乱”,则精神集中,心不胡乱狂想,这对现代教育,对青年人能设法使之能了
解此正法受益于心身之佳趣,方能神精失常病患者也会减少。至有发展对人生善法拓开的慧
命佳境,大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现以缺善心法人多,人为祸害频
临,故禅行“三昧”由浅至深,非不可学习者。
二、自我训练之心身发展
教育之重要,为修身齐家治国之本。尤以佛教之觉性教育乃佛陀从“人”的出发点研究
人的问题,人的烦恼苦痛和许许多多欠解的问题,困扰的问题,乃至产生迷惑祸害杀夺纠纷
的种种人为灾难,都由于人心之失于平衡,欠缺安静的抒怀,形成失去心理的控制,于是形
成社会的不宁,影响经济发展与和祥的道德气氛,因此良好教育,必系于心理正常与导致人
的内外生活的适畅,智慧与能力的增益,可造成人群平稳和乐与幸福的受用。“佛教教育基
于三无漏学之戒、定、慧的修习,和人际关系之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更有四
种最能圆满人生福慧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皆能对人生终身教化的极圆善的伦理
道德,乃至从人而可达到超人的境界。这无数的佛陀遗教之觉性教育,都是针对人类的弱点
,希望吾人能反观内照而“内明”(五明:内明、医方明、因明、声明、工巧明)”获得对
自己行为思想和一切的自觉,对消迷惑与“贪嗔痴”三毒的侵袭和染污,那是佛陀教化的基
本认识。然而一般的社会生活,多少人起领解得到这份觉性教育的如何增益人生社会的向上
与生命的升华。尤其现世的科技知识至上,物质奢侈的追求,和名利竞争的争逐,人欲横流
的世态,虽有豪华生活的供应,但心灵落寞的无奈与空虚,更使感到觉性教育的培养,自我
训练的学习,心身安顿的需求,确是现今物欲横决,人欲横流之慈航,有赖佛法如清凉剂甘
露水遍洒人寰,消除污染而获人心之明净。“明心见性”之自显,是吾人梦寐求之之能觉与
所觉之生命花果;然浇沃般若水的润泽,乃因果相生之至理。
“般若水,‘法雨润人华’(法华经药草喻品)。花果树木,都从根生,法华忏仪中所示
之忏文,是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忏法与行仪,是最直接的训练心身净化的
觉性教育的实践”。这因生的动机和行动从禅定修习之发心,礼忏行仪的运行,又更增加禅
行功深的内力。佛陀遗教的施予和善导,是剖析心所法(心理现象)的活动,将心所法数的
大分为百法五位(有百法明门条列言之),这在训练心身安养之教化中称为(析法),这比
之西方心理学说更为精辟与详尽,亦早于心理学说之出现,为时二千多年,故研究心理学者
也多喜涉猎唯识法相之典籍。佛家之“析法”法相,固然是研究心所法不可缺少的资料,但
“析法”之学说,虽富学术性,而障启悟性之空慧发展,故禅境三昧之修摄属于般若观照与
般若实相(空慧与空不空之妙慧)。佛家各派中应以天台之教观并重,即学说研习与实践禅
行之“析空”与“体空”之般若觉性之体证。
以上所说,或以不易为一般人所易领解,因思方便善导,故说若能觉知空慧正受对心身
利乐与受益应是凡有理智的人都会想参考研究一下。如若真的惑到有兴趣时和也有机缘得人
之指针,“可由定、静(儒定的修己方法),而渐修净明,对心境之调护,初则调相(即习
静坐数息,或系心鼻端,最好有环境教育之助缘)继而调心。于定静境中:“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能得”,觉性的心理教育,就是解惑开慧,而更臻于悟澈心佛无殊,是心
是佛,心外无佛。所谓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如云散长空,月明高照”;孔子云:“吾道一
以贯之”,当代教育家释此“一贯之道,名之曰仁”,并谓仁乃做人的道理……仁为诸德之统
一原理”。孔子的思想,在教育方面的发展,是“以修之道教诲他人,使他人得以从事于修己
”。依孔子之教育,实在与佛陀之教化许多相通之意思。孔子之道“一以贯之”,此贯与“
一行三昧”虽未尽同,但是以“吾道一贯之”是“仁”,即注重道德的实践。这更是令人觉
得儒佛教育思想之精辟。有两种的看法,儒曰仁,佛陀“牟尼”之名,华译曰“能仁”,此
“仁”的解释,虽有不尽同的释义,儒释为“诸道统一原理”,故施教方针,在注重道德的
实践。佛家以“仁”为心法的种子,故培养此仁心仁术的种子,能生善法。而对消恶法之悲
情,以净化的智慧之悲心种子,在八识心田中,浇以般若水,使生命之妙莲,花果同时开发,
同时生长成熟。佛教之教育原理,是以“转识成智”与解惑开慧之教法(依经典戒定慧之教
义)与“行法”融于生活行为之实践中。这方面便有融通之处。惟佛家禅法摄心“一行三
昧”之功行,则儒家并未说及之。
三、从行、坐、半行半坐至非行非坐之法要
文殊师利法王子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如说修学
,然后得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修学此一行三昧禅法,是系心一念(如数息
、念佛、念念相续,是时即无散乱心,可渐得定慧力)。
“一行三昧”之正念现前,不失不散,无论在任何环境或何方行操中,皆能保持,系心
一念(一行三昧)之工夫。所谓四种三昧:行三昧、坐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
(前三种则仍在修习,最后是纯熟工夫)。至此,则行亦禅、坐亦禅,行在坐卧体安然;当
然就是“非行非坐三昧”。故禅师云“运水挑柴无非佛法”。于此二十世纪时代,一切讲实
行经验,而且说“经验就是学问”。更感到佛法中之高明,尤其能以调养心法,灌输到青年
心理教育的感格,活的教育方法,而不只是书本的理论便可解决问题。“非行非坐三昧”的
佛教教育,就是当做任何工作任何地方,都能保持原来学习的一念专精,任何地方都是修摄
智慧与运用智慧之实践场所。若能传播此种心理教育,可培养青年人,正念正业之人生观。
社会没有懒散不羁之无业游民,则社会的治安也有极大的改善。肯定说“一行三昧”发展到
“非行非坐三昧”之心灵教育,极宜推行训练与重视,觉性教育之重要有关人生社会之极大
影响。当然要从浅处和简易处著手而行(但不同于散步的只是闲散的心情)。“行”法的
最初是将眼睛放进去(眼虽张开,但不看著外面任何东西),端端的凝聚于鼻端(系心鼻端
)、身心手足放松、自然自在、没有一点妄想,一切放下、快慢调整得宜,总之自由自在,
心身无挂碍地如风一样的飘送著的行法(禅堂谓“行如风”)是也。最好是在禅堂,但也不
必太执著,只要能找一安静平坦的地方,室内室外均无妨,最重要的是没有杂乱的声音或和
旁人混一起就行了。(若有人共同参加也无碍,但彼此都懂得应如何用功,如何修摄,彼此
不会有障碍)。行的时间愈长愈好,若能如法一切自在是不会觉得累的。(真正修行三昧是
九十天日夜不坐不卧。此不易做到。吾师兄宝灯法师曾修二次,此名为般舟三昧的行法)。
初学的方便,尤其是还在社会工作的一般人士,只有仿效试尝的工夫。不过初时能行二十分
钟,渐渐增加便可领受到“行三昧”的一滴一点的甘露润泽,心身的受益非浅了。“坐三昧
”是指结跏(单盘)或跌跏(双盘)皆可,能坐多久亦不太执著,总是自然为佳。稳坐不动
是修身,心不起杂念是安心。将心“系鼻端”,如能数息(出入息)一至十故清净一念,也
就很容易稳坐如山,身如典石了。这只是方便初学习者的试尝试尝。若真的修“坐三昧”(
那就久坐不起,乃至非大觉大悟誓不起坐,日夜如是稳坐,也名为‘不倒单’,是于夜间也
不倒在床睡),那不是这繁忙社会中的人士可修习的。就是寺院中的僧侣仍有道务、教务缘
务等职事在身,也不易修久坐不起的“坐三昧”。
因此“半行半坐”三昧是现今各道场及学佛园所行者,阳明山腰之莲华学佛园已实行“
半行半坐”的空时修习十八年,至今从未一间断。且台湾也有其他的道场也是会用此行法,
因是最简易而且修习人亦易于学习。
可是能在寺院或佛学机构学习的人还是占社会大众的少数,何况处于此工业时代的生活
,几乎没有人不负有职业和家庭的任务,若要放下工作而专用时间来修行、坐、或半行半坐
的禅行之行法,怕不易为大众的采纳与实行。因此提供了“非行非坐”禅法之方便用功,祈
为许多忙于职务乃至家庭主妇为家务繁忙之人士也能沾受一滴润泽心身的甘露,故提出“非
行非法”三昧之自我教育,期能方便于有心学习者。先从极少的时间学习“行”法、或坐法
,进而将行与坐连起来,则半行半坐的修习(仍不限时间,当然因个己的环境许可而自酌定
之。最好不妨碍本身职事为宜)以便于运用于日常行事众务纷繁中,也能提升内心的曾修习
的禅法,摄心凝神于当本职众务中,可能对所作所担当的职事更为处理得精彩与妥善。(因
专精一念不失不散的精神贯注一己所应当的事务上。)但也须有透过前面所修习的行、坐、
半行半坐的经验,甚至愈成熟愈好的实践工夫。才能真的掌握著文殊师利菩萨般若经中所示
的“一行三昧”(不论任何地方、任何处境,皆能一念凝聚不失不散)的应用,就是四种三
昧中最后的“非行非坐”的三昧定境。
我们本于佛陀遗教的觉性教育,翼有缘人莫以畏难之心视为不可行之事,其实是我们兴
趣心的支持,而可行便不难学习,而兴趣心的支持者,就是首先要了解和真切的认识,甚至
已经试尝禅行实践的行法,即使少许时间都会获得少许的受益,教必须提得起真正修习实践
于行法的专注凝神,获得了经验后的效果,可能便是入门的机缘到达的时后了。
佛学的缘起论,若果有心再于修习的行法中,能参阅此之缘起至论,更能坚定信心,那
以“宝所”(法华经化城品后)在望的行程,使人更发积极的前进了。
四、三昧教法“缘起”善导之心理教育
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起”,俱舍论九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因此为缘能起果
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入缘起,断诸邪见”
,大的经三曰“缘起甚深难可见”,又事务之起因,辅行一之一曰“述此缘起,凡有十意”
,又述事起由来之书名,如显戒论缘起,付法藏缘起,三国佛法传通缘起等。“深入缘起,
断诸邪见”此观缘生事相,待缘起又所缘缘,一切须有深入之“缘起”观法,观“诸法因缘
生,都从因缘灭”,如是谛观空、假,顿悟“中道”如如之境,则一切邪知见皆悉消灭。故
维摩经云尔。
法华经方便品之“佛种从缘起”,故从谛观人性中之佛种,是“如如”,是“如是”,
有稳定性的潜能,有不变不坏之真如自性。因此文殊三昧之“处非处”三昧,是由于“坐三
昧”、“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之行持功力,于是成就了“非行非坐三昧”,到了如
此工夫,则运水挑柴,无非佛法人,最重要是“真”,真心、“诚”,诚意。真心诚意那不
是五蕴之阴入界,而是“无尘智照”般若广照之功。
文殊师利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复有一行
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便速成正觉”。当知“一行三昧”,是经“常动精进,
而不懈怠”。六度波罗蜜中之精进度,是进入甚深禅定之功力。由是功力,是可如法成就,
故经云:“如是次第渐渐修学,则能得入一行三昧”。所谓“一行”就是一味工夫,心无杂
想,专精一致,何时何地,皆能保持内心一种定力功深,因此待人接物“处非处”无限于何
处何人之境遇,皆能如是安稳自在;因其一行不异(无有别想杂心)是专精纯净。故宋朝大
珠禅师云:“心无妄念是禅”,禅行深故,就是三昧境。经云:
譬如曰轮光明遍满,无有灭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其足一切功德,无有缺少。
当然一行三昧,是从精进波罗蜜功果圆成。关于精勤精进,于现时代也有许多奋力勤劳,于
事业于学业的肯用功的人,但于有为法中肯定世法名利,而缺于超脱的精神境界,且亦从未
知晓有“三昧”正定正受之禅悦境之受用自愉,而且益增智慧与心力之充沛,照明内外界之
般若广照之慧光,则为生此世界竟是一种损失!以其“不断凡夫法”故,因而于“世不出世
法”,是劳碌一生,至生命终时,始概叹竟是来空走一场,草草劳人。便终其一生已矣!
般若光赞经(卷第六)三昧品号十六:“有三昧名放光无所,有三时名定意王,有三昧
名善住,有三昧名放光,有三昧名力精进,有三昧名等超,有三昧名分别随顺,有三昧名
入诸语,有三昧名照诸方向……有三昧名离垢灯明……有三昧名身时安祥”
因思,斯世人群,欠缺明灯在前引领,因积垢尘聚(现世处处尘埃污染之社会),也亦因此
而不易身心安祥!
佛法即般若法,般若竟极是禅悦一行三昧。于一行三昧之安祥生活中,行住坐卧,安稳
自在。社会之混乱,人心之放浪与空虚,皆由于不安祥、不自在,动作失调,心意不静,更
可怕的不净秽垢,甚于禽兽,故救世先以治心,佛陀一切法,是治心之法。然而于斯时斯世
,事工为上,何时何地何人能舍去事业到佛门修治心身,极其难事;但若有“处非处”之“
一行三昧”,于“非行非坐三昧”中渐次渐学渐习渐修,仍可有点滴甘露之润枯肠!则倡导
一轻而易举之先习系心鼻端,渐次系缘一念,当可聊作补偿于万一,亦可希有路可循,不难
知源头甘露之可尝,不难缘缘增上,未尝不是一种救济治心之方。
如何才能了明缘起?当观一切无自性,而缘起成事。悟法是缘起,或如来藏缘起,皆由
于有内观心明,始悟得非无有缘,非无缘,而一切皆待缘起成事。不明禅行内观者,只知事
相,而不知事理一如,故内观禅行功深甚深三昧定慧者,悟缘起法,不执事相,不著有为无
为,而顺应缘起之善因而培成善果。亦知不善因必成不善果,因而舍贪求之心,不逐事物不
强求一己之所好,自然趋吉避凶,自在自由人也。
故谓悟缘起,靠明净心之了然,则更知三昧定慧之心法教育,即是使人生在在“趋吉避
凶”,非虚语也。
结 论
三昧正受之法益法乐,是内外教法能深人缘起,悟明世出世法一切不外缘起法,缘生缘
灭本属自然,由此深人了知缘起性空,一切强求不得,一切推委不得,正面承当;人生本应
肩负之众务。而缘起法在启导吾人易于释怀平澹的心境,故有助于颇平静安稳无诸恼乱之困
扰。此得力于内外教法;亦即文字般若与观照般若之功,使心理获致抒畅消极与积极的消长
盈虚,这就是说消极了不良心理的困扰而积极改良与善导心理之正受安乐。因知佛学知识(
如缘起论等)与佛法修摄(三昧正受等)是内外教法的佛化教育。
丁卯、仲秋于阳明山中华岗
(假加州柏克莱大学曰召开第八届国际佛学会议论文)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