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净化之觉性教育
般若净化之觉性教育
--论智力与悲情自他两利的贡献
引 言
佛是大医生,能治众生病。曾有人郑重地说:“佛陀是一位大教育家”,这位人类的大
教育家,是先以调治人的心路平坦,心理健康,进而使心灵“思想净化”,有充分的智力,
辨认人生之真正意义,谛视正确的前途,发展大我悲情。切知“众生有病我有病”之大生命
的真义。提升菩萨的“悲知精神”,这与儒家之民胞物与“止于至善”可融通而论。因知“
觉之教育”,不祗是知识之灌输,更要是心灵思想的培养,务期人的心身转化(转识成智)
,所谓脱胎突骨的教化,正如卢梭论直接的德性:“教师不仅要讲解它,谈论它,而且一切
教育的劳力和艺术,应把文化供给心灵,使心灵择此善而固执,非到青年人择此善以为真实
信仰,以此为荣,为此而尽力,则一切教育不应中止。”
一、觉性人华
佛陀之自然教育乃“觉之教育”的过程。“觉之教育”乃人性尊严之大道。是以佛陀教
化众生,要顿悟“本性”;见性在乎“明心”,故佛经为开显人性中“明心见性”之经典。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
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人之本性,如树木之根生,故云“根性”。根性培养,吸养自然之氧素,然后根深蒂
固,枝叶繁茂,花果开敷。人之根本为“仁”(释迦佛名为能仁),含生机发育义,故需培
养得宜。根是活的,能发展繁荣,充满活力。因此“人”需教养,适当之教养,要适应根性
之培养(佛教言根性通三世因果,唯识有“本性住种”与“习所成种”即先天与后天)。花
草树木得之于天地培养,雨露阳光,地润滋养,是亲切的、直接的相融,故人之教育也重在
亲切(一般教育重口耳之教,禅门重以心传心),所谓亲切是从根本教育,以心摄心,以心
感心,心的感通,发生活力的作用,自然生长善法;正如大地之吸养雨润。法华经药草品云
:
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大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人性升华是善法之根生,如树木所得蒙润。佛说法喻“法雨”;“以一味雨,润于人华”(
法华经药草品第五)能接受善法教化之人,必具悲智与净行,撤能实践人生之真义,承当人
生之义务,菩萨之所修所行,功德渐成满分,人华人果,自然成就。
所谓“人华”,是生命繁荣,当然是根固而树茂,人之根性言六根(眼、耳、鼻、舌、
身、意)。六根完具,接受教育自然容易(因根具而能易于培养)。佛教教育重视从人之根
性培养,就六根中言,应最注意那一根性为培养之始?应以“意”根为首要的重视。佛教的
教义,针对“意识”为重心。修研佛法或为施设教化,若能把握“意”根所生起之“尘”“
识”为研修、为寻求、对治法,“是之谓去丈就尺,去尺就寸,去寸就分,可谓伐树得根也
……”(谛闲大师语录)。永嘉证道歌云:“摘叶寻枝我不能”,可知唯有从根培养,可得
实际成就。
现世教育为多重知识,忽视心意善法之培养,究非完人教育,更非成仁教育。于兹人性
脆弱,固本之道,亟宜补救。从教育灌输,根性培养;佛教可说资料丰富,教材具足,意义
深远,浅近之处有如话家常,深远之处,能仁之道,完人教化,从人性自觉悟性;于见、闻
、嗅、尝、觉、知,处处提高自觉。谁无眼、耳、鼻、舌、身、意?谁能不为外境迷惘了六
根,谁就是能自觉之人。(故云现成公案,人人具足)。所谓自觉觉他之至人,根明、意净
,不祗从处境影响之“能”“所”之知觉,而更从根本之自觉性智之本知本觉,皆从根本发
展之觉性,从自然性之自觉发展,人生之路,要走得通,走得远,心境要通畅,则世界之和
平,有待教育而为改善,实具重大之意义与责任。
自觉净化之“觉之教育”,严净心身,这是活的教化。云门禅师云:“人人为十二时辰
所使,老僧使得十二时辰。”禅师话头“作得主么?”要作得主。露露堂堂,活泼明净的心
灵;“妙”,妙就是“活”得圆满,活得光明磊落,活得远大无边,故佛名“无边金炽身”。
我们现在欧处是人的世界,故我们多谈人也间欲想施行佛化的教育,必须注意实行的方法
。所云实行的方法,就是亲切的培养。无时空之间隔,应是生活化的施教。如前所说“如树
之根”,欲想根壮根深,则须水分适当。欲想根固则不动摇,此为定慧之根本佛法;即止观
;止是定,观是慧,“定慧力庄严”。在佛化教育中,般若智慧之修习,如根之得水,故云
般若水。习禅定,是自性根本之定力;如根壮有力,自向土地钻深,故云根深蒂固,花果繁
荣。因此需要环境与方法是成功之条件。
二、净智悲情
何以现代知识发达,而反为对人生意义的寻求不够亲切?因为现世的教育,不太重视心
灵培养,虽然物质经济丰富,但仍感到人生的空虚。其实可以事理并重,不必偏差,庶几可
以减少社会物欲炽燃而引起许多复杂的问题;如偏重物质过于奢侈,贪欲自然增加,反而患
得患失之心忐忑不定,缘虑思索萦心,日劳夜梦,情年犯之增加问题是物欲过于求谋,失掉
心理的平衡,操纵于意识的盲目追求做成失羁之马,佛教重“心”的研究,心的修摄、心的
培养,间接直接影响社会道德之振兴,有心人当重视于此。
佛教之人生意义,是悲智兼融,“摩诃般若”(大智慧)是如一大船,能渡多人,非小
船祗渡自己。弄世需提倡悲智教化“觉之教育”有助世界安宁。身心之教化,尤其重视解惑
开慧的心灵善导,无论中印古代之教育和西方之教育哲理,对“教育爱”、“智慧人”等的
伟论,佛陀都已说到;而且极为详尽,作种种释义之解述,真是婆心无尽,苦口良药,遍于
三藏十二部典藏之中,所谓“调御丈夫”,又“我佛大医王”,作种种的譬比喻,仍不能道其
万一。还有“调心如调弦”,那细微的调练,都是形容吾人意识的燥动;唯有调摄和善,让
心理平衡达到净化的心境。大乘止观谓心海明静时“静心自觉之所证”,不是“用其识情度
量,所能窥测”(大乘止观述记六六页),可知“识情度量”之事理,每起于“根尘相应”
之能所互为,而非“净心自觉”之本知卓见。由于内中未曾培养定慧所生之智力,随意境外
缘之征逐。天台六即佛谓:“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智者善能内明反照,所谓“觉之
教育”,就是如何教导青年对心意之善导,对环境之选择,唯有培养定慧工夫,观察正确,
不浪费心思,务使精力充沛。述记又云:“停波得水,波喻妄想,水喻净心,波停水净。”
水平镜,诸境了然,是以无感乱或想。智力之增长具无畏之大体大用,对自身之幸福国家社
会之贡献,都靠这智力不断增长之积健为雄,无畏精神的自我模造,在佛陀“觉之教育”方
法论已具备甚丰,天台华严两宗之观法,真是尽毕生之力,犹未易穷尽。尤以天台教观,止
观之修持法,及次第法,前方便论,正是佛教心理教育论之大观。
孙国父提倡“心理建设”也可参考唯识之转识与天台止观之旁助,不过心境培养,既非
易事,然亦非难,尽在学者之信心,施教者之耐心,则自然水到渠成。故“十信”(一信心
,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护法心,八回向心,九戒心,十愿心
。)为成就大智大慧五十二阶位中之首具条件。此为求学时代青年之金科玉律。至于施教之
耐力,则以耕田播种之工夫,笔者常自谓愿作一头耕牛。
三、心源善导
天高地敞,觉宇宙之无穷,而人处其中,于是多少人为了这难处的人世间,而发奋而图
强,而誓愿粉身碎骨为的是要处于人海中不被浮沉涌荡,不为艰难折倒,这是中流砥柱。而
代表佛教菩萨精神之观音大士,慈航普渡,更为人海中之宝筏。我们从事教育的同仁,想必
在我们心中,常愿我们的学生做好人,不祗如此,更希彼等做超卓的人,有更苛求的愿望,
希望学生做个超伦绝待,能贡献于社会民族的伟人。那一生的辛劳,也是相当值得而有意义
了。这是唯一的对人与人的共处和谐,就是好好的提倡“觉之教育”。
因此想到净化心灵的“觉之教育”,藉此以产生智力善断与悲情济众之贡献,实是从知
识灌输以外,更须生活的培养。佛经三十七道品的五力(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念力、四定
力、五慧力)。此五力能构成善自解惑而开发智慧,并且定慧力强,时时正念思惟,破除心
身懈怠,成办许多他人所不能为之超卓表现(具此五力已能达到自他两利而贡献人群)。而
佛陀则更具十力无畏之精神,非一般人所能想像之难行能行。其实智力培养之教育,可能在
知识之人,也是在书本知识之以外,而在师生接触之影响,然则老师学生的会合,便是教育
工作之展开。古今中外有关讲论教人的道理,真是十生都读不了,而吾人今日究竟要从那一
种教育宗旨,去找到可帮助我们施教的方针,教导学生。在人生中有创作,有意义,活得如
法安乐,更能使他人也安乐如法,而且使这人世间更光彩。我们佛陀的“净化悲智”,儒家
之“止于至善”,实是肯定的教育宗旨,是根本心源善导的教育。类似接近柯米尼亚斯的所
谓“彻底的教育”,而这“彻底教育”,“净化、悲智”和“止于至善”的教育,可能也接
触到“觉之教育”(亦兼重“爱之教育”)的相辅相成,那绝不祗于书本或口耳之教,而是心
与心联系之教化,则是感格之教导。
结 语
佛教示人平等法,务使人人心平意净,智慧增长。虽然地藏菩萨之大悲大愿,众生未度
尽誓不成佛。而至今地藏菩萨仍然未成佛,显然众生是不易度尽的。拉近一点说,老师是想
教好学生,而学生是不一定全会被教好的。可是,论教育的宗旨,不能因为有些学生不易教
好而灰心而不努力。正如耕牛,不管去年没有收成,今年还是要耕,而不断地耕,因牛就是
要不断负重而耕耘的。
人群社会之福祉,国家民族之发展,皆较具有亲切的同情心和正义的道德律,以维持和
谐安乐的生活,这一切都有赖于教育之培养,人材辈出,实为重要之关键。中国及中国佛教
之前途,更希望情年人之自觉、自律、自爱、信心智力,而维持未来更好而成为我们国家与
佛教发展之理想的实现。
(第二届佛教教育研讨会于阳明山华梵佛学研究所)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