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中边论》探究2
《辨中边论》探究2--十六无性自性空
甲二、空相
什么是空相?空所显的实相就是空相,和空性的意思是一样的。是否可以把空相叫作有相?也可以。从空的角度来显,就叫空相;从有的角度来显,就叫有相。因为它是有的实相、空的实相。不过,从空性的特征来看,叫空相比有相更为贴切。空相、有相,其实指的都是圆成实相,也就是真如相,是诸法实相。
总标
如是已显虚妄分别,今次当说所知空性。颂曰:
诸相及异门,义差别成立。应知二空性,略说唯由此。
论曰:应知所取能取空性,略说但由此相等五。
这个颂是总标,首先对空相的内容总体介绍一下。空相到底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呢?一是“诸相”,说明空相的实质是什么;二是“异门”,说明空相有哪些不同的名称;三是“义差别”,说明空相有哪些差别;四是“成立”,说明如何成立空相的差别。“应知二空性,略说唯由此。”现在所要介绍的空相,简单地说,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
“论曰:应知所取能取空性,略说但由此相等五。”所要说明的能取所取空性,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介绍。
乙一、空性者何
所知空性其相云何?颂曰:
无二有无故,非有亦非无,非异亦非一,是说为空相。
论曰:无二谓无所取能取,有无谓有二取之无。此即显空无性为性,故此空相非有非无。云何非有?无二有故,云何非无?有二无故,此显空相非有非无。此空与彼虚妄分别非异非一,若异,应成法性异法,便违正理,如苦等性,若一,则应非净智境,亦非共相,此即显空与妄分别离一异相。
空性到底怎么回事?说到空相、法性、真如,在佛教里往往喜欢用“非”字来说明。因为空相无法正面地介绍,无法直截了当地说,只能采用否定的方式来显示。比如眼前这个录音机,我们可以直接地说这录音机是什么样子。但是空性呢?它不属于凡夫思维所能认识的境界,所以无法直接阐述,只好采用否定的方式,不是这样,不是那样。把我们思维的局限及执著的落脚点一一去除,我们的认识自然接近于空性了。
“论曰:无二谓无所取能取。”什么是无二?即无能取所取。从依他起的层面说,似能取的见分和似所取的相分都是有的,是因缘的假有;可在空性的层面,依他起的一切差别相皆了不可得,所以说它是无。但这里不仅要否定依他起的假相,也要否定我们在依他起相上生起的我执和法执,因为二执纯粹是无中生有。无二,关键就是要否定二取执。
“有无谓有二取之无。”什么是有无?谓有二取之无,二执是没有的。从空性的层面来看,二取也是空的。但空去二执后所显示的空性却是有的,所以叫有无。有无,即有空去二取之后的无。这里的无,指的是空性。空性虽然不是空的,却具有空的特征,因而有时也以空来表述空性。当然,这里所说的空不是相对的空,而是绝对的空。
“此即显空无性为性。”空性是以无性为性。空性具有空的特征,所以空性是以无性为性。空性是要空去我执性、法执性,能执性、所执性,唯有在二执都空去的情况下,就能现量证得空性。
“故此空相非有非无。云何非有?无二有故。”所以说空相非有非无。什么叫非有?它到底是有还是无呢?是无。二有指能取、所取性,此二性是无,此为“无二有故”。
“云何非无?有二无故。”那么,“非无”又是有还是无呢?非无就是有。有什么呢?“有二无故”。二无即空性,也就是空掉能取、所取性之后显示的空性是有的。“此显空相非有非无。”由此显示了空相是非有非无的。
“此空与彼虚妄分别非异非一。”空性与虚妄分别相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它们的关系是“非异”或“非一”,既不能说是两个东西,也不能说是一个东西。为什么?
“若异,应成法性异法,便违正理。”如果说虚妄分别和空性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那么,虚妄分别相和法性就是异法,这是不符合正理的。正理就是真理。
“如苦等性”,这是什么意思呢?苦从何处产生?从五蕴色身上产生。五蕴色身上所产生的痛苦,与五蕴色身是两个东西吗?非也。因为五蕴色身上所产生的痛苦,并没有离开五蕴色身,所以不能说是两个东西。同样,法性也没有离开虚妄分别相,如果说法性与虚妄分别相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则是错误的。
“若一则应非净智境亦非共相。”如果说空性和虚妄分别相是一个东西的话,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第一个不良结果是“应非净智境”,也就是说空性不可以作为清净智慧所缘的境界。因为它是虚妄分别相的染污,怎么可以作为清净智慧所缘的境界呢?第二点是“亦非共相”。共相是事物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一切法共有的,不是哪一种法所特有。比如无常的现象就很普遍,任何一法都是无常,人生无常、桌子无常、房子无常、山川草木无常,一切都是无常。所以无常是一种共相。同样,空性既然作为虚妄分别的共相,那么,法性和虚妄分别相就不应该是一个东西。否则就不能作为共相,作为普遍规律而存在。
“此即显空与妄分别离一异相。”所以,对空性主要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是非有非无,二是非一非异。空性是怎样的?那就是“非有、非无、非一、非异”。
乙二、空性异名
所知空性异门云何?颂曰:
略说空异门,谓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法界等应知。
论曰:略说空性有此异门,云何应知此异门义?
异名即不同的名称,空性主要有这么几个不同的名称: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法界等等。其实空性并不止这五个名称,这里只是简单地略说,“等”代表还有很多。
“论曰:略说空性有此异门。”异门指不同名称。简单地说,空性有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法界这些异门。
“云何应知此异门义?”怎么知道这些异名的含义呢?因为这些名称的安立各有其特殊的意义。那么,它们是根据哪些特殊意义安立的呢?
颂曰:
由无变无倒,相灭圣智境,及诸圣法因,异门义如次。
论曰:即此中说所知空性,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由相灭义说为无相,此中永绝一切相故。由圣智境义说为胜义性,是最胜智所行义故。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无我等义如理应知。
“颂曰:由无变无倒,相灭圣智境,及诸圣法因,异门义如次。”本颂对前一颂作了进一步解释。
“论曰:即此中说所知空性。”空性本来非能非所,无所谓能知所知。为什么又叫所知空性呢?因为空性由根本智所通达,故名“所知空性”。
“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空性为什么叫真如?因为没有变化的关系。世间任何现象都是生灭变化的,所谓诸行无常;然而真如却不生不灭,恒常如此,既没有进化也不会退化。
“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空性为什么又叫实际?实际就是真实,与事实真相符合,实际也是没有颠倒,非颠倒妄识所能认识,必须以真实智慧——如实智才能通达。反过来说,颠倒的妄识无法缘知空性的真实。
“由相灭义说为无相,此中永绝一切相故。”空性为什么又叫无相呢?把一切虚妄之相灭除后,才能证得无相之理。所以,无相就是相灭义。要注意的是,相灭不是相的寂灭,这和中观的观点不同。中观讲无相,缘起相寂灭的当下就是无相,就是实相。唯识宗讲无相,把杂染的虚妄相断除之后才能证得无相之理。所以唯识主张“此中永绝一切相故”,一切差别虚妄相都要灭除,才能证得无相。
“由圣智境义说为胜义性,是最胜智所行义故。”空性为什么又叫胜义性?因为胜义性是圣贤的智慧所通达,是无漏智慧所觉知。这不同于凡夫的境界,是妄识所缘的。
“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空性为什么又叫做法界?界是因的意思,即圣法生起之因。也就是说,无漏智慧是依空性生起的。
“无我等义如理应知。”空性又可以叫无我性,又可以叫法性。此外,空性还有很多其它别名。
乙三、空性差别
云何应知空性差别?颂曰:
此杂染清净,由有垢无垢。如水界全空,净故许为净。
论曰:空性差别略有二种。一杂染,二清净。此成染净由分位别,谓有垢位说为杂染;出离垢时说为清净。虽先杂染后成清净,而非转变成无常失。如水界等出离客尘,空净亦然非性转变。
空性有几种差别呢?本颂为我们解释了空性的差别。
“论曰:空性差别略有二种。一杂染,二清净。”空性差别简单说可分为两种,一是杂染,一是清净。对空性差别的说明,许多佛教论典里都曾谈及。如《成唯识论》讲到七种真如,《百法明门论》讲到六种无为。本论所讲的空性差别比较简单,仅分为杂染和清净两种。
“此成染净由分位别,谓有垢位说为杂染,出离垢时说为清净。”空性本身是清净的,不应该有差别,这里怎么又冒出两种来了呢?而且一种是染污的,一种是清净的。这就不太好理解了,所以下面进行解释。
“此成染净由分位别,谓有垢位说为杂染,出离垢时说为清净。”这里把空性分成染位空性和净位空性,原因是“由分位别”,即根据空性处在不同的位置而作的区分。空性在有垢位时,是杂染的;出离垢时,则是清净的。凡夫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对空性的认识属于什么位置呢?属于有垢位、杂染位,清净的空性被虚妄分别所覆盖。杂染空性的出现形式,就是虚妄分别的现象。一旦将虚妄分别断除之后,空性自然显现出来。这时的空性,才是“出离垢时说为清净”的空性。
“虽先杂染后成清净,而非转变成无常失。”空性是先杂染后清净,因此有些人就会认为,空性原来是杂染的,后来才转变为清净。是不是这样呢?其实也不是。空性永远是清净的,只是显现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是在杂染状态下显现的空性,一是在清净状态下显现的空性。杂染状态下显现的空性在有垢位,是凡夫处于生死流转过程中所认识的空性。有垢位的空性,由于被妄识所缘,属于杂染,以虚妄分别的面目出现。而离垢位上的空性,属于清净,是圣贤所证得的空性。空性虽然有两种,有杂染位的空性和清净位的空性;有有垢位的空性和离垢位的空性。事实上并不是有两个空性,无论从杂染到清净,还是从有垢到无垢,空性并没有产生本质上的变化。为了更便于理解,论中运用几个比喻来加以说明。
“如水界等出离客尘。空净亦然,非性转变。”第一是关于水的比喻。水中若有尘垢就很肮脏,经过滤、消毒之后,水变得清净了。但是,脏水和净水并不是两种东西,并不是由肮脏的水转变为另一种清净的水。只是把客尘过滤出来,水就清净了。空性也是一样,在虚妄分别的状态下所见到的空性是有垢的。如果把虚妄分别中的妄识、妄相去除了,好象水经过过滤一样,所显现的空性就是清净的。第二是关于空的比喻。虚空中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乌云遍布。一旦乌云被风吹散,蓝天自然就显现出来。乌云密布的天空,如有垢位的空性;万里无云的晴空,如离垢位的空性。另外还有关于金的比喻。含金砂的矿石中,同时还有很多杂质,经过提炼把杂质去掉,就能得到纯金。矿石中的金,如有垢位的空性;提炼过的金,如离垢位的空性。
所以,空性只有一种,从杂染到清净,从有垢到无垢,只是过滤、提炼的过程,并不是本质的转变。
乙四、十六空
此空差别复有十六,谓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此等略义云何应知?颂曰:
能食及所食,此依身所住。能见此如理,所求二净空。
为常益有情,为不舍生死,为善无穷尽,故观此为空。
为种性清净,为得诸相好,为净诸佛法,故菩萨观空。
论曰:能食空者,依内处说即是内空。所食空者,依外处说即是外空。此依身者,谓能所食所依止身,此身空故名内外空。诸器世间说为所住,此相宽广故名为大,所住空故名为大空。能见此者,谓智能见内处等空,空智空故说名空空。如理者,谓胜义,即如实行所观真理,此即空故名胜义空。菩萨修行为得二净,即诸有为无为善法,此二空故名有为空及无为空。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空故,名毕竟空。生死长远无初后际,观此空故名无际空,不观为空便速厌舍,为不厌舍此生死故,观此无际生死为空。为所修善至无余依般涅槃位亦无散舍而观空故,名无散空。诸圣种姓自体本有非习所成说名本性,菩萨为此速得清净,而观空故名本性空。菩萨为得大士相好而观空故,名为相空。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一切法空。
本论将空的种类差别分为十六种。《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讲到空的差别,也是分为十六种。关于空的种类差别,《般若经》里讲得特别多,有十六种空、十八种空、二十种空等等。
上面所列的三颂,主要解释了十六种空中的十四种。一方面解释十四种空的内容是什么,一方面解释为什么要观这些空。
一、内空:“论曰:能食空者,依内处说即是内空。”什么叫内处?十二处有六内处、六外处。六内处是六根,即能食。平常说受用,如嘴巴能吃东西,是舌根的受用;鼻子闻到香味,是鼻根的受用;很多人喜欢观赏风景,是眼根的受用;还有人喜欢听音乐,是耳根的受用;也有人喜欢呆在舒适的环境里,是身根的受用;再有人喜欢忆念一些开心往事,是意根的受用。六根能够受用六尘境界,所以名为六内处。内是相对外所说,外六尘不能受用境界,只有内六根才能受用六境。六处因缘和合,并无实我实法,所以说为内空。
二、外空:“所食空者,依外处说即是外空。”所食空,依外处说。外处就是六尘,是六根所受用的对象,因而名为所食。六尘也称为外六处,也是因缘和合,并无实我实法,说为外空。
三、内外空:“此依身者,谓能所食所依止身,此身空故名内外空。”这里的“此”,指能食、所食,也就是六根、六尘所依止的色身生命。根、尘都不能离开五蕴色身,但五蕴色身也是依因缘和合,并无实我实法,因而说为内外空。
四、大空:“诸器世间说为所住,此相宽广故名为大,所住空故名为大空。”器世间是有情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因而名为所住。器世间非常宽广,小至这个地球,大至整个宇宙。但这宽广的器世间并非象众生执著的那样,是永恒而实在的,事实上,它也是缘起的,所以称为大空。
五、空空:“能见此者,谓智能见内处等空,空智空故说名空空。”这里的“此”,指前面所说的四种空,即内空、外空、内外空和大空。谁能见到这四种空呢?必须有智慧才能看到,所以说“智能见内处等空”。这种能见到空的智慧,为空智。空智也并非实我实法,所以称为空空。
六、胜义空:“如理者谓胜义。即如实行所观真理,此即空故名胜义空。”胜义为什么叫如理呢?胜义是最殊胜的境界,是以如实智慧所观照、证得、通达的真理,是由断除实我实法二执之后所证得的空性,是为胜义空。
七、有为空;八、无为空:“菩萨修行为得二净,即诸有为无为善法,此二空故名有为空及无为空。”二净,指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清净。菩萨要得有为、无为的善法和有为、无为的清净,如何才能得到呢?菩萨必须观有为、无为是空的,才能得有为、无为的善和有为、无为的清净。如果不能观有为、无为是空,反而对有为、无为法产生妄执,就永远不能证得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清净。
九、毕竟空:“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空故名毕竟空。”行菩萨道的人,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任务就是尽未来际地饶益有情众生。而菩萨要饶益众生,就必须观有情空,否则就无法平等饶益有情。所以,菩萨必需观有情空,唯有无我相、人相,才能尽未来际饶益一切有情,这点非常关键。
十、无际空:“生死长远无初后际,观此空故名无际空。不观为空便速厌舍,为不厌舍此生死故,观此无际生死为空。”生死是没完没了的,菩萨要度的众生也是没完没了的。有些学佛的人把生死看得太实在了,便对此产生了极度的厌离之心,“便速厌舍”。为了使菩萨不厌舍生死,必须观生死为空。如《心经》所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没有无明,也没有老死,生死的当下就是没有生死。既然没有生死,也就不用厌舍生死了。
十一、无散空:“为所修善至无余依般涅槃位亦无散舍,而观空故名无散空。”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必须修众多善法积集成佛的资粮。这些善法包括十善,包括一切与成佛相关的法门。但如果把善法看得很实在的话,菩萨就会觉得自己已经修了很多善法,就可以不必再修而入涅槃了。所以,菩萨在修善法的同时,应当观善法也是空,所谓观三轮体空。即使到了涅槃位也不会散舍,这叫无散空。无散就是不舍,由观空而不舍善法。
十二、本性空:“诸圣种姓自体本有非习所成说名本性。菩萨为此速得清净,而观空故名本性空。”唯识宗认为,世间万法的生起都需要种子。成就佛果或菩萨、阿罗汉,则需要无漏种子。在唯识宗里,种子又叫种姓,是决定行者成圣贤、解脱生死、解脱烦恼的潜在功能。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相应的种性,修亿万劫也没有用。因为没有菩萨的种性,就不可能发菩提心;没有声闻的种性,就不可能修行成就阿罗汉果。唯识宗非常注重种性的作用,认为有情共有五种种性。其中有一种是“无种性”,即没有圣贤的种子,永远不会修行,也不会成佛。除无种性外,还有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和不定种性。种性决定了修行人未来能取得怎么样的成就。那么,种性又是从何而来呢?本论告诉我们,“诸圣种姓自体本有”,圣人要成就的圣种姓本来就有的,如修菩萨道的人本来就具有菩萨种姓,并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所以名为本性。菩萨为了使种姓快点成熟,就必须观空。只有通过观空,才能遣除妄执、相执,成就圣贤的果位。
十三、相空:“菩萨为得大士相好而观空故,名为相空。”学佛的人都很仰慕佛菩萨的道德和慈悲,同时也很敬仰佛菩萨所具备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是虚幻的,学佛的人不可以执著这种相。如果执著这种相,永远不能证得佛的实相和法身。而法身才是佛陀的真身。所以,修行人不应执著佛陀的色身庄严,而应观修相空。《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十四、一切法空:“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是从佛陀的一切功德成就上来说。力指十力,佛陀的功德中有十种非常特殊的力量。无畏指四无畏,佛陀有四种无畏。“等”表示还有很多功德,如十八不共法等。要令这一切功德都能得到清净,就必须观空。否则,对于佛陀的种种功德产生妄执、相执,永远都不能成就佛陀的无尽功德。
这十四种空,是针对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相执、妄执而说。说空的意义,主要就是为了遣除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产生的相执和妄执。
是十四空随别安立,此中何者说名为空?颂曰:
补特伽罗法,实性俱非有。此无性有性,故别立二空。
论曰:补特伽罗及法实性,俱非有故,名无性空。此无性空非无自性,空以无性为自性,故名无性自性空。于前所说能食空等,为显空相别立二空。此为遮止补特伽罗,法增益执,空损减执,如其次第立后二空。
前面所说的十四种空,主要是为了遣除相执、妄执而差别安立。这里对空的本质再作进一步的交待:哪些属于空,哪些属于不空?主要说明两种空,加上前面所说的十四种空,共计十六种空。
十五、无性空:“论曰:补特伽罗及法实性,俱非有故,名无性空。”这里要说的两种空,一是无性空,二是无性自性空。其实这两种,一种是空,一种是有。“补特伽罗”译为数取趣,即有情,“法”指诸法。众生所执著的实我和实法,事实上是没有的,所以说“俱非有故,名无性空”。所谓无性空,指我的实性和法的实性根本没有,客观上根本不存在,只是凡夫的妄执,错误地认为它是有,这就是无性空。
十六、无性自性空:“此无性空非无自性,空以无性为自性,故名无性自性空。”当我们认识无性空的时候,一方面否定我法性是没有,另一方面又肯定我空法空的真如是有,这点大家必须注意。因为“空以无性为自性”,二空的真理透过我空法空得以显现,“故名无性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指的是二空的真如之理,是通过无我执性、无法执性来显现。
“于前所说能食空等,为显空相别立二空。”前面所说的能食空等十四种空,含对治性。为了进一步显示空的道理和空的实质,所以建立这二空。
“此为遮止补特伽罗,法增益执,空损减执,如其次第立后二空。”后面两种空,可以遮止对空有问题的两种错误认识,一是增益执,一是损减执。什么是增益执和损减执呢?如果这个东西本来没有,大家错把它当成是有,就是增益执。如果这个东西本来就有,但大家错把它当作没有,就是损减执。比如说本来有五个苹果,大家认为有八个,就是增益执;反过来说,本来有八个苹果,而大家认为只有五个,那就是损减执。
现在说的这两种空,无性空是为了对治增益执。因为我法二执在客观上本来就不存在,可凡夫因为妄执而认为它存在,这就是增益执。无性自性空是为了对治损减执,因为透过妄执所显现的真理才是真实的存在,即二空真如。但凡夫因为没有智慧而认识不到,从来不觉得它存在,这就是损减执。所以说,这两种空是为了对治这两种执著。
乙五、空性差别的成立
如是已显空性差别,此成立义云何应知?颂曰:
此若无杂染,一切应自脱。此若无清净,功用应无果。
论曰:若诸法空未生对治无容杂染者,一切有情不由功用应自然解脱。若对治已生亦不清净,则应求解脱勤劳无果。
“论曰:若诸法空,未生对治无容杂染者,一切有情不由功用应自然解脱。”空性有两种,一是空性的杂染状态,一是空性的清净状态。两种状态在客观上都存在,并非不存在。为什么?在无漏智没有产生对治之前,杂染应该是存在的。假如诸法空性未产生对治前,不承认杂染的存在,则“一切有情不由功用应自然解脱”。那么众生不用修行就自然解脱了。修行的过程就是断染取净,如果没有杂染存在,还修行干什么?但不修行能否解脱呢?显然不能,所以我们应该承认空性存在杂染的状态。
“若对治已生亦不清净,则应求解脱勤劳无果。”此外,也要承认空性的清净状态。否则,对治道已生起,无漏智已经开发,如果还不能净化杂染的空性,还不能证得清净的空性,学佛修行就没有结果了。
如果不承认空性的杂染状态,大家就不必修行了。本来就解脱了,修行岂不是多此一举?如果不承认空性的清净状态,修上三大阿僧只劫也是白搭。永远都是杂染的,修行岂不是没有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承认空性有杂染和清净两种状态。正因为空性有虚妄分别的杂染状态存在,凡夫才始终在生死中流转,才需要通过闻思经教、勤修戒定慧寻求解脱;同时,也因为空性有清净的状态存在,凡夫众生才能断染取净,学佛修行才有了结果。
既尔,颂曰:
甲二、空相
什么是空相?空所显的实相就是空相,和空性的意思是一样的。是否可以把空相叫作有相?也可以。从空的角度来显,就叫空相;从有的角度来显,就叫有相。因为它是有的实相、空的实相。不过,从空性的特征来看,叫空相比有相更为贴切。空相、有相,其实指的都是圆成实相,也就是真如相,是诸法实相。
总标
如是已显虚妄分别,今次当说所知空性。颂曰:
诸相及异门,义差别成立。应知二空性,略说唯由此。
论曰:应知所取能取空性,略说但由此相等五。
这个颂是总标,首先对空相的内容总体介绍一下。空相到底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呢?一是“诸相”,说明空相的实质是什么;二是“异门”,说明空相有哪些不同的名称;三是“义差别”,说明空相有哪些差别;四是“成立”,说明如何成立空相的差别。“应知二空性,略说唯由此。”现在所要介绍的空相,简单地说,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
“论曰:应知所取能取空性,略说但由此相等五。”所要说明的能取所取空性,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介绍。
乙一、空性者何
所知空性其相云何?颂曰:
无二有无故,非有亦非无,非异亦非一,是说为空相。
论曰:无二谓无所取能取,有无谓有二取之无。此即显空无性为性,故此空相非有非无。云何非有?无二有故,云何非无?有二无故,此显空相非有非无。此空与彼虚妄分别非异非一,若异,应成法性异法,便违正理,如苦等性,若一,则应非净智境,亦非共相,此即显空与妄分别离一异相。
空性到底怎么回事?说到空相、法性、真如,在佛教里往往喜欢用“非”字来说明。因为空相无法正面地介绍,无法直截了当地说,只能采用否定的方式来显示。比如眼前这个录音机,我们可以直接地说这录音机是什么样子。但是空性呢?它不属于凡夫思维所能认识的境界,所以无法直接阐述,只好采用否定的方式,不是这样,不是那样。把我们思维的局限及执著的落脚点一一去除,我们的认识自然接近于空性了。
“论曰:无二谓无所取能取。”什么是无二?即无能取所取。从依他起的层面说,似能取的见分和似所取的相分都是有的,是因缘的假有;可在空性的层面,依他起的一切差别相皆了不可得,所以说它是无。但这里不仅要否定依他起的假相,也要否定我们在依他起相上生起的我执和法执,因为二执纯粹是无中生有。无二,关键就是要否定二取执。
“有无谓有二取之无。”什么是有无?谓有二取之无,二执是没有的。从空性的层面来看,二取也是空的。但空去二执后所显示的空性却是有的,所以叫有无。有无,即有空去二取之后的无。这里的无,指的是空性。空性虽然不是空的,却具有空的特征,因而有时也以空来表述空性。当然,这里所说的空不是相对的空,而是绝对的空。
“此即显空无性为性。”空性是以无性为性。空性具有空的特征,所以空性是以无性为性。空性是要空去我执性、法执性,能执性、所执性,唯有在二执都空去的情况下,就能现量证得空性。
“故此空相非有非无。云何非有?无二有故。”所以说空相非有非无。什么叫非有?它到底是有还是无呢?是无。二有指能取、所取性,此二性是无,此为“无二有故”。
“云何非无?有二无故。”那么,“非无”又是有还是无呢?非无就是有。有什么呢?“有二无故”。二无即空性,也就是空掉能取、所取性之后显示的空性是有的。“此显空相非有非无。”由此显示了空相是非有非无的。
“此空与彼虚妄分别非异非一。”空性与虚妄分别相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它们的关系是“非异”或“非一”,既不能说是两个东西,也不能说是一个东西。为什么?
“若异,应成法性异法,便违正理。”如果说虚妄分别和空性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那么,虚妄分别相和法性就是异法,这是不符合正理的。正理就是真理。
“如苦等性”,这是什么意思呢?苦从何处产生?从五蕴色身上产生。五蕴色身上所产生的痛苦,与五蕴色身是两个东西吗?非也。因为五蕴色身上所产生的痛苦,并没有离开五蕴色身,所以不能说是两个东西。同样,法性也没有离开虚妄分别相,如果说法性与虚妄分别相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则是错误的。
“若一则应非净智境亦非共相。”如果说空性和虚妄分别相是一个东西的话,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第一个不良结果是“应非净智境”,也就是说空性不可以作为清净智慧所缘的境界。因为它是虚妄分别相的染污,怎么可以作为清净智慧所缘的境界呢?第二点是“亦非共相”。共相是事物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一切法共有的,不是哪一种法所特有。比如无常的现象就很普遍,任何一法都是无常,人生无常、桌子无常、房子无常、山川草木无常,一切都是无常。所以无常是一种共相。同样,空性既然作为虚妄分别的共相,那么,法性和虚妄分别相就不应该是一个东西。否则就不能作为共相,作为普遍规律而存在。
“此即显空与妄分别离一异相。”所以,对空性主要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是非有非无,二是非一非异。空性是怎样的?那就是“非有、非无、非一、非异”。
乙二、空性异名
所知空性异门云何?颂曰:
略说空异门,谓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法界等应知。
论曰:略说空性有此异门,云何应知此异门义?
异名即不同的名称,空性主要有这么几个不同的名称: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法界等等。其实空性并不止这五个名称,这里只是简单地略说,“等”代表还有很多。
“论曰:略说空性有此异门。”异门指不同名称。简单地说,空性有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法界这些异门。
“云何应知此异门义?”怎么知道这些异名的含义呢?因为这些名称的安立各有其特殊的意义。那么,它们是根据哪些特殊意义安立的呢?
颂曰:
由无变无倒,相灭圣智境,及诸圣法因,异门义如次。
论曰:即此中说所知空性,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由相灭义说为无相,此中永绝一切相故。由圣智境义说为胜义性,是最胜智所行义故。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无我等义如理应知。
“颂曰:由无变无倒,相灭圣智境,及诸圣法因,异门义如次。”本颂对前一颂作了进一步解释。
“论曰:即此中说所知空性。”空性本来非能非所,无所谓能知所知。为什么又叫所知空性呢?因为空性由根本智所通达,故名“所知空性”。
“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空性为什么叫真如?因为没有变化的关系。世间任何现象都是生灭变化的,所谓诸行无常;然而真如却不生不灭,恒常如此,既没有进化也不会退化。
“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空性为什么又叫实际?实际就是真实,与事实真相符合,实际也是没有颠倒,非颠倒妄识所能认识,必须以真实智慧——如实智才能通达。反过来说,颠倒的妄识无法缘知空性的真实。
“由相灭义说为无相,此中永绝一切相故。”空性为什么又叫无相呢?把一切虚妄之相灭除后,才能证得无相之理。所以,无相就是相灭义。要注意的是,相灭不是相的寂灭,这和中观的观点不同。中观讲无相,缘起相寂灭的当下就是无相,就是实相。唯识宗讲无相,把杂染的虚妄相断除之后才能证得无相之理。所以唯识主张“此中永绝一切相故”,一切差别虚妄相都要灭除,才能证得无相。
“由圣智境义说为胜义性,是最胜智所行义故。”空性为什么又叫胜义性?因为胜义性是圣贤的智慧所通达,是无漏智慧所觉知。这不同于凡夫的境界,是妄识所缘的。
“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空性为什么又叫做法界?界是因的意思,即圣法生起之因。也就是说,无漏智慧是依空性生起的。
“无我等义如理应知。”空性又可以叫无我性,又可以叫法性。此外,空性还有很多其它别名。
乙三、空性差别
云何应知空性差别?颂曰:
此杂染清净,由有垢无垢。如水界全空,净故许为净。
论曰:空性差别略有二种。一杂染,二清净。此成染净由分位别,谓有垢位说为杂染;出离垢时说为清净。虽先杂染后成清净,而非转变成无常失。如水界等出离客尘,空净亦然非性转变。
空性有几种差别呢?本颂为我们解释了空性的差别。
“论曰:空性差别略有二种。一杂染,二清净。”空性差别简单说可分为两种,一是杂染,一是清净。对空性差别的说明,许多佛教论典里都曾谈及。如《成唯识论》讲到七种真如,《百法明门论》讲到六种无为。本论所讲的空性差别比较简单,仅分为杂染和清净两种。
“此成染净由分位别,谓有垢位说为杂染,出离垢时说为清净。”空性本身是清净的,不应该有差别,这里怎么又冒出两种来了呢?而且一种是染污的,一种是清净的。这就不太好理解了,所以下面进行解释。
“此成染净由分位别,谓有垢位说为杂染,出离垢时说为清净。”这里把空性分成染位空性和净位空性,原因是“由分位别”,即根据空性处在不同的位置而作的区分。空性在有垢位时,是杂染的;出离垢时,则是清净的。凡夫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对空性的认识属于什么位置呢?属于有垢位、杂染位,清净的空性被虚妄分别所覆盖。杂染空性的出现形式,就是虚妄分别的现象。一旦将虚妄分别断除之后,空性自然显现出来。这时的空性,才是“出离垢时说为清净”的空性。
“虽先杂染后成清净,而非转变成无常失。”空性是先杂染后清净,因此有些人就会认为,空性原来是杂染的,后来才转变为清净。是不是这样呢?其实也不是。空性永远是清净的,只是显现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是在杂染状态下显现的空性,一是在清净状态下显现的空性。杂染状态下显现的空性在有垢位,是凡夫处于生死流转过程中所认识的空性。有垢位的空性,由于被妄识所缘,属于杂染,以虚妄分别的面目出现。而离垢位上的空性,属于清净,是圣贤所证得的空性。空性虽然有两种,有杂染位的空性和清净位的空性;有有垢位的空性和离垢位的空性。事实上并不是有两个空性,无论从杂染到清净,还是从有垢到无垢,空性并没有产生本质上的变化。为了更便于理解,论中运用几个比喻来加以说明。
“如水界等出离客尘。空净亦然,非性转变。”第一是关于水的比喻。水中若有尘垢就很肮脏,经过滤、消毒之后,水变得清净了。但是,脏水和净水并不是两种东西,并不是由肮脏的水转变为另一种清净的水。只是把客尘过滤出来,水就清净了。空性也是一样,在虚妄分别的状态下所见到的空性是有垢的。如果把虚妄分别中的妄识、妄相去除了,好象水经过过滤一样,所显现的空性就是清净的。第二是关于空的比喻。虚空中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乌云遍布。一旦乌云被风吹散,蓝天自然就显现出来。乌云密布的天空,如有垢位的空性;万里无云的晴空,如离垢位的空性。另外还有关于金的比喻。含金砂的矿石中,同时还有很多杂质,经过提炼把杂质去掉,就能得到纯金。矿石中的金,如有垢位的空性;提炼过的金,如离垢位的空性。
所以,空性只有一种,从杂染到清净,从有垢到无垢,只是过滤、提炼的过程,并不是本质的转变。
乙四、十六空
此空差别复有十六,谓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此等略义云何应知?颂曰:
能食及所食,此依身所住。能见此如理,所求二净空。
为常益有情,为不舍生死,为善无穷尽,故观此为空。
为种性清净,为得诸相好,为净诸佛法,故菩萨观空。
论曰:能食空者,依内处说即是内空。所食空者,依外处说即是外空。此依身者,谓能所食所依止身,此身空故名内外空。诸器世间说为所住,此相宽广故名为大,所住空故名为大空。能见此者,谓智能见内处等空,空智空故说名空空。如理者,谓胜义,即如实行所观真理,此即空故名胜义空。菩萨修行为得二净,即诸有为无为善法,此二空故名有为空及无为空。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空故,名毕竟空。生死长远无初后际,观此空故名无际空,不观为空便速厌舍,为不厌舍此生死故,观此无际生死为空。为所修善至无余依般涅槃位亦无散舍而观空故,名无散空。诸圣种姓自体本有非习所成说名本性,菩萨为此速得清净,而观空故名本性空。菩萨为得大士相好而观空故,名为相空。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一切法空。
本论将空的种类差别分为十六种。《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讲到空的差别,也是分为十六种。关于空的种类差别,《般若经》里讲得特别多,有十六种空、十八种空、二十种空等等。
上面所列的三颂,主要解释了十六种空中的十四种。一方面解释十四种空的内容是什么,一方面解释为什么要观这些空。
一、内空:“论曰:能食空者,依内处说即是内空。”什么叫内处?十二处有六内处、六外处。六内处是六根,即能食。平常说受用,如嘴巴能吃东西,是舌根的受用;鼻子闻到香味,是鼻根的受用;很多人喜欢观赏风景,是眼根的受用;还有人喜欢听音乐,是耳根的受用;也有人喜欢呆在舒适的环境里,是身根的受用;再有人喜欢忆念一些开心往事,是意根的受用。六根能够受用六尘境界,所以名为六内处。内是相对外所说,外六尘不能受用境界,只有内六根才能受用六境。六处因缘和合,并无实我实法,所以说为内空。
二、外空:“所食空者,依外处说即是外空。”所食空,依外处说。外处就是六尘,是六根所受用的对象,因而名为所食。六尘也称为外六处,也是因缘和合,并无实我实法,说为外空。
三、内外空:“此依身者,谓能所食所依止身,此身空故名内外空。”这里的“此”,指能食、所食,也就是六根、六尘所依止的色身生命。根、尘都不能离开五蕴色身,但五蕴色身也是依因缘和合,并无实我实法,因而说为内外空。
四、大空:“诸器世间说为所住,此相宽广故名为大,所住空故名为大空。”器世间是有情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因而名为所住。器世间非常宽广,小至这个地球,大至整个宇宙。但这宽广的器世间并非象众生执著的那样,是永恒而实在的,事实上,它也是缘起的,所以称为大空。
五、空空:“能见此者,谓智能见内处等空,空智空故说名空空。”这里的“此”,指前面所说的四种空,即内空、外空、内外空和大空。谁能见到这四种空呢?必须有智慧才能看到,所以说“智能见内处等空”。这种能见到空的智慧,为空智。空智也并非实我实法,所以称为空空。
六、胜义空:“如理者谓胜义。即如实行所观真理,此即空故名胜义空。”胜义为什么叫如理呢?胜义是最殊胜的境界,是以如实智慧所观照、证得、通达的真理,是由断除实我实法二执之后所证得的空性,是为胜义空。
七、有为空;八、无为空:“菩萨修行为得二净,即诸有为无为善法,此二空故名有为空及无为空。”二净,指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清净。菩萨要得有为、无为的善法和有为、无为的清净,如何才能得到呢?菩萨必须观有为、无为是空的,才能得有为、无为的善和有为、无为的清净。如果不能观有为、无为是空,反而对有为、无为法产生妄执,就永远不能证得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清净。
九、毕竟空:“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空故名毕竟空。”行菩萨道的人,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任务就是尽未来际地饶益有情众生。而菩萨要饶益众生,就必须观有情空,否则就无法平等饶益有情。所以,菩萨必需观有情空,唯有无我相、人相,才能尽未来际饶益一切有情,这点非常关键。
十、无际空:“生死长远无初后际,观此空故名无际空。不观为空便速厌舍,为不厌舍此生死故,观此无际生死为空。”生死是没完没了的,菩萨要度的众生也是没完没了的。有些学佛的人把生死看得太实在了,便对此产生了极度的厌离之心,“便速厌舍”。为了使菩萨不厌舍生死,必须观生死为空。如《心经》所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没有无明,也没有老死,生死的当下就是没有生死。既然没有生死,也就不用厌舍生死了。
十一、无散空:“为所修善至无余依般涅槃位亦无散舍,而观空故名无散空。”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必须修众多善法积集成佛的资粮。这些善法包括十善,包括一切与成佛相关的法门。但如果把善法看得很实在的话,菩萨就会觉得自己已经修了很多善法,就可以不必再修而入涅槃了。所以,菩萨在修善法的同时,应当观善法也是空,所谓观三轮体空。即使到了涅槃位也不会散舍,这叫无散空。无散就是不舍,由观空而不舍善法。
十二、本性空:“诸圣种姓自体本有非习所成说名本性。菩萨为此速得清净,而观空故名本性空。”唯识宗认为,世间万法的生起都需要种子。成就佛果或菩萨、阿罗汉,则需要无漏种子。在唯识宗里,种子又叫种姓,是决定行者成圣贤、解脱生死、解脱烦恼的潜在功能。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相应的种性,修亿万劫也没有用。因为没有菩萨的种性,就不可能发菩提心;没有声闻的种性,就不可能修行成就阿罗汉果。唯识宗非常注重种性的作用,认为有情共有五种种性。其中有一种是“无种性”,即没有圣贤的种子,永远不会修行,也不会成佛。除无种性外,还有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和不定种性。种性决定了修行人未来能取得怎么样的成就。那么,种性又是从何而来呢?本论告诉我们,“诸圣种姓自体本有”,圣人要成就的圣种姓本来就有的,如修菩萨道的人本来就具有菩萨种姓,并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所以名为本性。菩萨为了使种姓快点成熟,就必须观空。只有通过观空,才能遣除妄执、相执,成就圣贤的果位。
十三、相空:“菩萨为得大士相好而观空故,名为相空。”学佛的人都很仰慕佛菩萨的道德和慈悲,同时也很敬仰佛菩萨所具备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是虚幻的,学佛的人不可以执著这种相。如果执著这种相,永远不能证得佛的实相和法身。而法身才是佛陀的真身。所以,修行人不应执著佛陀的色身庄严,而应观修相空。《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十四、一切法空:“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是从佛陀的一切功德成就上来说。力指十力,佛陀的功德中有十种非常特殊的力量。无畏指四无畏,佛陀有四种无畏。“等”表示还有很多功德,如十八不共法等。要令这一切功德都能得到清净,就必须观空。否则,对于佛陀的种种功德产生妄执、相执,永远都不能成就佛陀的无尽功德。
这十四种空,是针对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相执、妄执而说。说空的意义,主要就是为了遣除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产生的相执和妄执。
是十四空随别安立,此中何者说名为空?颂曰:
补特伽罗法,实性俱非有。此无性有性,故别立二空。
论曰:补特伽罗及法实性,俱非有故,名无性空。此无性空非无自性,空以无性为自性,故名无性自性空。于前所说能食空等,为显空相别立二空。此为遮止补特伽罗,法增益执,空损减执,如其次第立后二空。
前面所说的十四种空,主要是为了遣除相执、妄执而差别安立。这里对空的本质再作进一步的交待:哪些属于空,哪些属于不空?主要说明两种空,加上前面所说的十四种空,共计十六种空。
十五、无性空:“论曰:补特伽罗及法实性,俱非有故,名无性空。”这里要说的两种空,一是无性空,二是无性自性空。其实这两种,一种是空,一种是有。“补特伽罗”译为数取趣,即有情,“法”指诸法。众生所执著的实我和实法,事实上是没有的,所以说“俱非有故,名无性空”。所谓无性空,指我的实性和法的实性根本没有,客观上根本不存在,只是凡夫的妄执,错误地认为它是有,这就是无性空。
十六、无性自性空:“此无性空非无自性,空以无性为自性,故名无性自性空。”当我们认识无性空的时候,一方面否定我法性是没有,另一方面又肯定我空法空的真如是有,这点大家必须注意。因为“空以无性为自性”,二空的真理透过我空法空得以显现,“故名无性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指的是二空的真如之理,是通过无我执性、无法执性来显现。
“于前所说能食空等,为显空相别立二空。”前面所说的能食空等十四种空,含对治性。为了进一步显示空的道理和空的实质,所以建立这二空。
“此为遮止补特伽罗,法增益执,空损减执,如其次第立后二空。”后面两种空,可以遮止对空有问题的两种错误认识,一是增益执,一是损减执。什么是增益执和损减执呢?如果这个东西本来没有,大家错把它当成是有,就是增益执。如果这个东西本来就有,但大家错把它当作没有,就是损减执。比如说本来有五个苹果,大家认为有八个,就是增益执;反过来说,本来有八个苹果,而大家认为只有五个,那就是损减执。
现在说的这两种空,无性空是为了对治增益执。因为我法二执在客观上本来就不存在,可凡夫因为妄执而认为它存在,这就是增益执。无性自性空是为了对治损减执,因为透过妄执所显现的真理才是真实的存在,即二空真如。但凡夫因为没有智慧而认识不到,从来不觉得它存在,这就是损减执。所以说,这两种空是为了对治这两种执著。
乙五、空性差别的成立
如是已显空性差别,此成立义云何应知?颂曰:
此若无杂染,一切应自脱。此若无清净,功用应无果。
论曰:若诸法空未生对治无容杂染者,一切有情不由功用应自然解脱。若对治已生亦不清净,则应求解脱勤劳无果。
“论曰:若诸法空,未生对治无容杂染者,一切有情不由功用应自然解脱。”空性有两种,一是空性的杂染状态,一是空性的清净状态。两种状态在客观上都存在,并非不存在。为什么?在无漏智没有产生对治之前,杂染应该是存在的。假如诸法空性未产生对治前,不承认杂染的存在,则“一切有情不由功用应自然解脱”。那么众生不用修行就自然解脱了。修行的过程就是断染取净,如果没有杂染存在,还修行干什么?但不修行能否解脱呢?显然不能,所以我们应该承认空性存在杂染的状态。
“若对治已生亦不清净,则应求解脱勤劳无果。”此外,也要承认空性的清净状态。否则,对治道已生起,无漏智已经开发,如果还不能净化杂染的空性,还不能证得清净的空性,学佛修行就没有结果了。
如果不承认空性的杂染状态,大家就不必修行了。本来就解脱了,修行岂不是多此一举?如果不承认空性的清净状态,修上三大阿僧只劫也是白搭。永远都是杂染的,修行岂不是没有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承认空性有杂染和清净两种状态。正因为空性有虚妄分别的杂染状态存在,凡夫才始终在生死中流转,才需要通过闻思经教、勤修戒定慧寻求解脱;同时,也因为空性有清净的状态存在,凡夫众生才能断染取净,学佛修行才有了结果。
既尔,颂曰: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