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辨中边论》探微(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济群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乙二、空性异名

  所知空性异门云何?颂曰:

  略说空异门,谓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法界等应知。

  论曰:略说空性有此异门,云何应知此异门义?

  异名即不同的名称。空性主要有这么几个不同的名称: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法界等。其实空性并不止这五个名称,这里只是简单地略说,“等”代表还有很多。

  “论曰:略说空性有此异门。”异门指不同的名称。简单地说,空性有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法界这些异门。

  “云何应知此异门义?”怎么知道这些异名的含义呢?因为这些名称的安立各有其特殊的意义。那么,它们是根据哪些特殊意义安立的呢?

  颂曰:

  由无变无倒,相灭圣智境,及诸圣法因,异门义如次。

  论曰:即此中说所知空性,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由相灭义说为无相,此中永绝一切相故。由圣智境义说为胜义性,是最胜智所行义故。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无我等义如理应知。

  “颂曰:由无变无倒,相灭圣智境,及诸圣法因,异门义如次。”本颂对前一颂作了进一步解释。

  “论曰:即此中说所知空性。”空性本来非能非所,无所谓能知所知。为什么又叫所知空性呢?因为空性由根本智所通达,故名“所知空性”。

  “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空性为什么叫真如?因为没有变化的关系。世间任何现象都是生灭变化的,所谓诸行无常。然而真如却不生不灭,恒常如此,既没有进化也不会退化。

  “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空性为什么又叫实际?实际就是真实,与事实真相符合,实际没有颠倒,非颠倒妄识所能认识,必须以真实智慧──——如实智才能通达。反过来说,颠倒的妄识无法缘知空性的真实。

  “由相灭义说为无相,此中永绝一切相故。”空性为什么又叫无相呢?因为在空性中是没有一切差别相的,所以叫无相。另外,在空性观修的过程中,不断灭除无明建立起来的虚妄显现,从而究竟证得无相之理。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讲的相灭不是相的寂灭,这和中观的观点不同。中观讲无相,缘起相寂灭的当下就是无相,就是实相。唯识宗讲无相,把杂染的虚妄相断除之后,才能究竟证得无相之理。

  “由圣智境义说为胜义性,是最胜智所行义故。”空性为什么又叫胜义性?因为胜义性是圣贤的智慧所通达,是无漏智慧所觉知。这不同于凡夫的境界,是妄识所缘的。

  “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空性为什么又叫做法界?界是因的意思,即圣法生起之因。也就是说,无漏智慧是依空性生起的。

  “无我等义如理应知。”空性又可以叫无我性,又可以叫法性。此外,空性还有很多其他别名。

  乙三、空性差别

  云何应知空性差别?颂曰:

  此杂染清净,由有垢无垢。如水界全空,净故许为净。

  论曰:空性差别略有二种。一杂染,二清净。此成染净由分位别,谓有垢位说为杂染,出离垢时说为清净。虽先杂染后成清净,而非转变成无常失。如水界等出离客尘,空净亦然,非性转变。

  空性有几种差别呢?本颂为我们解释了空性的差别。

  “论曰:空性差别略有二种。一杂染,二清净。”空性差别简单说可分为两种,一是杂染,一是清净。对空性差别的说明,许多佛教论典都曾论及。如《成唯识论》讲到七种真如,《百法明门论》讲到六种无为。本论所讲的空性差别比较简单,仅分为杂染和清净两种。

  空性本身是清净的,不应该有差别,这里怎么又冒出两种呢?而且一种是染污的,一种是清净的。这就不太好理解,所以下面进行解释。

  “此成染净由分位别,谓有垢位说为杂染,出离垢时说为清净。”这里把空性分成染位空性和净位空性,原因是“由分位别”,即根据空性处在不同位置而做的区分。空性在有垢位时,称为杂染;出离垢时,说是清净。空性在凡夫阶段,属于有垢位、杂染位。清净的空性被虚妄分别的客尘所覆盖,便以杂染形式显现。一旦将凡夫的妄执息灭,空性自然显现出来。这时的空性,才是“出离垢时说为清净”的空性。

  “虽先杂染后成清净,而非转变成无常失。”空性分为染净两个阶段,因此有些人就会认为,空性原来是杂染的,后来才转变为清净。是不是这样呢?其实也不是。空性永远是清净的,只是在不同情况下,才有染净不同的说法,一是在杂染状态下显现的空性,一是在清净状态下显现的空性。杂染状态下显现的空性在有垢位,是凡夫处于生死流转过程中所认识的空性。有垢位的空性,由于被妄识所缘属于杂染,以虚妄分别的面目出现。而离垢位上的空性属于清净,是圣贤所证得的空性。空性虽然有两种,有杂染位的空性和清净位的空性,有有垢位的空性和离垢位的空性。事实上并不是有两个空性,无论从杂染到清净,还是从有垢到无垢,空性并没有产生本质的变化。为了更便于理解,论中运用几个比喻加以说明。

  “如水界等出离客尘。空净亦然,非性转变。”第一是关于水的比喻。水中若有尘垢就会浑浊,经过滤、消毒之后,水变得清净了。但是,脏水和净水并不是两种东西,并不是由浑浊的水转变为另一种清净的水。只是把客尘过滤出来,水就清净了。空性也是一样,在虚妄分别的状态下所见到的空性是有垢的。如果把虚妄分别中的妄识、妄相去除了,好像水经过过滤一样,所显现的空性就是清净的。第二是关于虚空的比喻。虚空中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乌云遍布。一旦乌云被风吹散,蓝天自然就显现出来。乌云密布的天空,如有垢位的空性;万里无云的晴空,如离垢位的空性。另外还有关于金的比喻。含金砂的矿石中,同时还有很多杂质,经过提炼把杂质去掉,就能得到纯金。矿石中的金,如有垢位的空性;提炼过的金,如离垢位的空性。

  所以,空性只有一种,从杂染到清净,从有垢到无垢,只是过滤、提炼的过程,并不是本质的转变。

  乙四、十六空

  此空差别复有十六,谓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此等略义云何应知?颂曰:

  能食及所食,此依身所住。能见此如理,所求二净空。

  为常益有情,为不舍生死,为善无穷尽,故观此为空。

  为种性清净,为得诸相好,为净诸佛法,故菩萨观空。 

  论曰:能食空者,依内处说即是内空。所食空者,依外处说即是外空。此依身者,谓能所食所依止身,此身空故名内外空。诸器世间说为所住,此相宽广故名为大,所住空故名为大空。能见此者,谓智能见内处等空,空智空故说名空空。如理者谓胜义,即如实行所观真理,此即空故名胜义空。菩萨修行为得二净,即诸有为无为善法,此二空故名有为空及无为空。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空故,名毕竟空。生死长远无初后际,观此空故名无际空,不观为空便速厌舍,为不厌舍此生死故,观此无际生死为空。为所修善至无余依般涅槃位亦无散舍而观空故,名无散空。诸圣种性自体本有非习所成说名本性,菩萨为此速得清净而观空故,名本性空。菩萨为得大士相好而观空故,名为相空。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一切法空。

  本论将空的种类差别分为十六种。《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讲到空的差别,也是分为十六种。关于空的种类差别,《般若经》里讲得特别多,有十六种空、十八种空、二十种空等等。

  上面所列的三颂,主要解释了十六种空中的十四种。一方面解释十四种空的内容是什么,一方面解释为什么要观这些空。

  一、内空:“论曰:能食空者,依内处说即是内空。”什么叫内处?十二处有六内处、六外处。六内处是六根,即能食。平常说受用,如嘴巴能吃东西,是舌根的受用;鼻子闻到香味,是鼻根的受用;眼睛喜欢观赏风景,是眼根的受用;耳朵喜欢聆听音乐,是耳根的受用;也有人喜欢呆在舒适的环境里,是身根的受用;再有人喜欢忆念一些开心往事,是意根的受用。六根能够受用六尘境界,所以名为六内处。内是相对于外所说,外六尘不能受用境界,只有内六根才能受用六境。六处因缘和合,并无实我实法,所以说为内空。

  二、外空:“所食空者,依外处说即是外空。”所食空,依外处说。外处就是六尘,是六根所受用的对象,因而名为所食。六尘也称为外六处,也是因缘和合,并无实我实法,说为外空。

  三、内外空:“此依身者,谓能所食所依止身,此身空故名内外空。”这里的“此”,指能食、所食,也就是六根、六尘所依止的色身生命。根、尘都不能离开五蕴色身,但五蕴色身也是依因缘和合,并无实我实法,因而说为内外空。

  四、大空:“诸器世间说为所住,此相宽广故名为大,所住空故名为大空。”器世间是有情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因而名为所住。器世间非常宽广,小至这个地球,大至整个宇宙。但这宽广的器世间并非像众生执著的那样,是永恒而实在的。事实上,它也是缘起的,所以称为大空。

  五、空空:“能见此者,谓智能见内处等空,空智空故说名空空。”这里的“此”,指前面所说的四种空,即内空、外空、内外空和大空。谁能见到这四种空呢?必须有智慧才能看到,所以说“智能见内处等空”。这种能见到空的智慧,为空智。空智也并非实我实法,所以称为空空。

  六、胜义空:“如理者谓胜义,即如实行所观真理,此即空故名胜义空。”胜义为什么叫如理呢?胜义是最殊胜的境界,是以如实智慧所观照、证得、通达的真理,是由断除实我、实法二执之后所证得的空性,是为胜义空。

  七、有为空,八、无为空:“菩萨修行为得二净,即诸有为无为善法,此二空故名有为空及无为空。”二净,指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清净。菩萨要得有为、无为的善法和有为、无为的清净,如何才能得到呢?菩萨必须观有为、无为是空的,才能得有为、无为的善和有为、无为的清净。如果不能观有为、无为是空,反而对有为、无为法产生妄执,就永远不能证得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清净。

  九、毕竟空:“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空故,名毕竟空。”行菩萨道的人,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任务就是尽未来际地饶益有情众生。而菩萨要饶益众生,就必须观有情空,否则就无法平等饶益有情。所以,菩萨必须观有情空,唯有无我相、人相,才能尽未来际饶益一切有情,这点非常关键。

  十、无际空:“生死长远无初后际,观此空故名无际空。不观为空便速厌舍,为不厌舍此生死故,观此无际生死为空。”生死是没完没了的,菩萨要度的众生也是没完没了的。有些学佛的人把生死看得太实在,对此产生极度的厌离之心,“便速厌舍”。为了使菩萨不厌舍生死,必须观生死为空。如《心经》所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没有无明,也没有老死,生死的当下就是没有生死。既然没有生死,也就不用厌舍生死了。

  十一、无散空:“为所修善至无余依般涅槃位亦无散舍而观空故,名无散空。”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必须修众多善法,积集成佛的资粮。这些善法包括十善,包括一切与成佛相关的法门。但如果把善法看得很实在的话,菩萨就会觉得自己已经修了很多善法,可以不必再修而入涅槃了。所以,菩萨在修善法的同时,应当观善法也是空,所谓观三轮体空。即使到了涅槃位也不会散舍,这叫无散空。无散就是不舍,由观空而不舍善法。

  十二、本性空:“诸圣种性自体本有非习所成说名本性,菩萨为此速得清净而观空故,名本性空。”唯识宗认为,世间万法的生起都需要种子。成就佛果或菩萨、阿罗汉,则需要无漏种子。在唯识宗里,种子又叫种性,是决定行者修行成就、解脱生死、解脱烦恼的潜在功能。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相应的种性,修亿万劫也没有用。因为没有菩萨的种性,就不可能发菩提心;没有声闻的种性,就不可能成就阿罗汉果。唯识宗非常注重种性的作用,认为有情共有五种种性。其中有一种是“无种性”,即没有圣贤的种子,永远不会修行,也不会成佛。除无种性外,还有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和不定种性。种性决定了修行人未来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那么,种性又是从何而来呢?本论告诉我们,“诸圣种性自体本有”,圣人要成就的圣种性本来就有的。如修菩萨道的人本来就具有菩萨种性,并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所以名为本性。菩萨为了使种性快点成熟,就必须观空。只有通过观空,才能遣除妄执、相执,成就圣贤的果位。

  十三、相空:“菩萨为得大士相好而观空故,名为相空。”学佛的人都很仰慕佛菩萨的智慧和慈悲,同时也很敬仰佛菩萨所具备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是虚幻的,学佛的人不可以执著这种相。如果执著这种相,永远不能证得佛的实相和法身。而法身才是佛陀的真身。所以,修行人不应执著佛陀的色身庄严,而应观修相空。正如《金刚经》所说的那样:“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十四、一切法空:“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是从佛陀的一切功德成就上说。力指十力,佛陀功德中有十种非常特殊的力量。无畏指四无畏,佛陀有四种无畏。“等”表示还有很多功德,如十八不共法等。要令这一切功德都能清净,就必须观空。否则,对于佛陀的种种功德产生妄执、相执,永远都不能成就佛陀那样的无尽功德。

  这十四种空,是针对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相执、妄执而说。说空的意义,主要就是为了遣除修行过程中产生的相执和妄执。

  是十四空随别安立,此中何者说名为空?颂曰:

  补特伽罗法,实性俱非有。此无性有性,故别立二空。

  论曰:补特伽罗及法实性俱非有故,名无性空。此无性空非无自性,空以无性为自性故,名无性自性空。于前所说能食空等,为显空相别立二空。此为遮止补特伽罗法增益执,空损减执,如其次第立后二空。

  前面所说的十四种空,主要是为了遣除相执、妄执而差别安立。这里对空的本质再作进一步交待:哪些属于空,哪些属于不空?主要说明两种空,加上前面所说的十四种空,共计十六种空。

  十五、无性空:“论曰:补特伽罗及法实性俱非有故,名无性空。”这里要说的两种空,一是无性空,二是无性自性空。其实这两种,一种是空,一种是有。“补特伽罗”译为数取趣,即有情,“法”指诸法。众生所执著的实我和实法,事实上是没有的,所以说“俱非有故,名无性空”。所谓无性空,指我的实性和法的实性根本没有,客观上根本不存在,只是凡夫的妄执,错误地认为它是有,这就是无性空。

  十六、无性自性空:“此无性空非无自性,空以无性为自性故,名无性自性空。”当我们认识无性空的时候,一方面否定我法二性是没有,另一方面又肯定我空法空的真如是有,这点大家必须注意。因为“空以无性为自性”,二空的真理透过我空法空得以显现,“故名无性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指的是二空的真如之理,是通过无我执性、无法执性来显现。

  “于前所说能食空等,为显空相别立二空。”前面所说的能食空等十四种空,含对治性。为了进一步显示空的道理和空的实质,所以建立这二空。

  “此为遮止补特伽罗法增益执,空损减执,如其次第立后二空。”后面两种空,可以遮止对空有问题的两种错误认识,一是增益执,一是损减执。什么是增益执和损减执呢?如果这个东西本来没有,大家错把它当成是有,就是增益执。如果这个东西本来就有,但大家错把它当做没有,就是损减执。比如本来有五个苹果,大家认为有八个,就是增益执;反过来说,本来有八个苹果,而大家认为只有五个,那就是损减执。

  现在说的这两种空,无性空是为了对治增益执。因为我法二执在客观上本来就不存在,可凡夫因为妄执而认为它存在,这就是增益执。无性自性空是为了对治损减执,因为透过妄执所显现的真理才是真实的存在,即二空真如。但凡夫因为没有智慧而认识不到,从来不觉得它存在,这就是损减执。所以说,这两种空是为了对治这两种执著。

  乙五、空性差别的成立

  如是已显空性差别,此成立义云何应知?颂曰:

  此若无杂染,一切应自脱。此若无清净,功用应无果。

  论曰:若诸法空,未生对治,无客杂染者,一切有情不由功用应自然解脱。若对治已生亦不清净,则应求解脱勤劳无果。

  “论曰:若诸法空,未生对治,无客杂染者,一切有情不由功用应自然解脱。”空性有两种,一是空性的杂染状态,一是空性的清净状态。两种状态在客观上都存在,并非不存在。为什么?在无漏智没有产生对治之前,杂染应该是存在的。假如诸法空性未产生对治前,不承认杂染的存在,则“一切有情不由功用应自然解脱”,那么众生似乎不用修行就自然解脱了。修行的过程就是断染取净,如果没有杂染存在,还修行干什么?但不修行能否解脱呢?显然不能,所以我们应该承认空性存在杂染的状态。

  “若对治已生亦不清净,则应求解脱勤劳无果。”此外,也要承认空性的清净状态。否则,对治道已经生起,无漏智已经开发,如果还不能净化杂染的空性,还不能证得清净的空性,学佛修行就没有结果了。

  如果不承认空性具有被杂染的阶段,大家就不必修行了。本来就解脱了,修行岂不是多此一举?如果不承认空性的清净状态,修上三大阿僧祇劫也是徒劳。永远都是杂染的,修行岂不是没有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承认空性有杂染和清净两种状态。正因为空性有虚妄分别的杂染状态存在,凡夫才始终在生死中流转,才需要通过闻思经教、勤修戒定慧寻求解脱。同时,也因为空性有清净的状态存在,我们才能断染取净,学佛修行才有了结果。

  既尔,颂曰:

  非染非不染,非净非不净。心性本净故,由客尘所染。

  论曰:云何非染非不净?以心性本净故。云何非净非不染?由客尘所染故。是名成立空差别义。

  “非染非不染,非净非不净。心性本净故,由客尘所染。”这是对空性的实质作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清净的空性会有杂染状态呢?

  “论曰:云何非染非不净?以心性本净故。”“非染”到底是清净还是不清净?“非染”意为非染污,当然是清净的。那么“非不净”呢?也还是清净。为什么说非染、非不净?因为是心性本净。心性主要指空性,空性本来清净,所以非染非不净。

  “云何非净非不染?由客尘所染故。”“非净”也就是染污,“非不染”仍然是染污。之所以说空性是染污的,是“非净非不染”,原因是被客尘所染污。就像前面所举的水、虚空、金矿等喻,水中有尘埃,虚空有乌云,金矿有杂质,杂染的空性也是同样。

  “是名成立空性差别义。”成立空性的差别义,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从它的本质说是清净,另一方面从被客尘染污的角度说是杂染。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说空性有差别义。

  此前空义总有二种,谓相安立。相复有二,谓无及有。空性有相,离有、离无、离异、离一以为其相。应知安立即异门等。

  “此前空义总有二种,谓相安立。相复有二,谓无及有。”这是对空性内容所做的总结和归纳。什么是相?相就是空性的体相。怎样去认识呢?“谓无及有”,即从有和无两个方面来认识。

  “空性有相,离有、离无、离异、离一以为其相。”对空性本质的认识,应该离开有边、无边,离开异边、一边,如此才能安立空性的体相。

  “应知安立即异门等。”空性要说的几方面内容包括:空性的安立、空性的差别、空性的异门、空性的不同名称,前面都已经讲过。

  《辨相品》到这里说完了,这是《辨中边论》中最关键的一品。这一品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辨虚妄分别相,二是辨空性。

  辨 障 品 第 二

  “障”是障碍,能使般若智慧不能生起,胜义、涅槃不能证得。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从内在身心到外在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比如愚痴、邪知邪见、烦恼,这是比较突出的障碍。还有因过去生没有培植殊胜因缘所感得的果报,表现在生活中,如有的人想要修行,就可能会生病;或者事务缠身,根本就没有时间;或者环境嘈杂、无法安静等等。而一个人的根性太劣,对修行也有很大影响。当修到一定程度时,往往还会遇到魔障,这些都是修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唯识宗通常说到两种障碍,即烦恼障和所知障。在《辨障品》中,从各个不同角度来阐述障碍的内容和种类,对于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障碍,基本都讲到了,非常全面。

  甲一、五  障

  已辨其相,障今当说。颂曰:

  具分及一分,增盛与平等。于生死取舍,说障二种性。

  论曰:具分障者,谓烦恼障及所知障,于诸菩萨种性法中具为障故。一分障者,谓烦恼障,障声闻等种性法故。增盛障者,谓即彼贪等行。平等障者,谓即彼等分行。取舍生死,能障菩萨种性所得无住涅槃,名于生死有取舍障。如是五障,随其所应,说障菩萨及声闻等二种种性。

  “已辨其相,障今当说。”《辨相品》说了诸法的总相,这一品讲障。本颂讲五障。

  “论曰:具分障者,谓烦恼障及所知障,于诸菩萨种性法中具为障故。”第一种是具分障。具是完整之义,具分障即完整、全面的障碍,包括烦恼障和所知障。具分障能障什么人呢?烦恼障和所知障主要障碍菩萨的修行。那么,是否障碍声闻人呢?说障碍的,错了!说不障碍的,也错了!为什么?因为菩萨的两种障碍中,一种障声闻,一种不障声闻。烦恼障能障碍声闻人,而所知障不障声闻人。所以,菩萨的两种障碍,对声闻人来说又障又不障。

  “一分障者,谓烦恼障,障声闻等种性法故。”第二种是一分障,指具分障中的一分,即烦恼障,主要障碍声闻人。声闻人断除烦恼之后,就能证得涅槃、成就解脱。所以,声闻人只要断除烦恼障就能解脱。至于所知障,因为声闻人不想成佛,不要成就一切智慧,也不要成就差别智,也不需要五明处学。因而所知障对声闻人来说就不存在障碍。比如想到国外定居的人,如果不懂外语,就无法和外界交流信息,这是一种障碍。假如不想到国外定居,终身在乡下小庙里呆着,不懂外语对他来说是障碍吗?肯定不是障碍了。如果不当菩萨,所知障对你来说就不是障碍。如果要当菩萨,就必须成就一切智慧,所知障也就成为障碍了。

  “增盛障者,谓即彼贪等行。”第三种是增盛障,指烦恼障的内容。烦恼的种类很多,最重要的为根本烦恼六种、随烦恼二十种,在此二十六种烦恼中有增盛。什么是增盛?就是说在这些烦恼中,每个人的烦恼有所偏重,其中某一种烦恼的力量特别大,即增盛。大家可以自我观察一下,看看自己在贪、瞋、痴烦恼中,是否有所侧重?大多数的人,烦恼并不是均衡发展的,可能贪心特别重,可能瞋恨心特别重,可能愚痴特别重,可能我慢特别重,可能疑心特别重,也可能嫉妒心特别重,等等。这些偏重也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就叫“增盛”。针对这些问题,修行中也有专门的对治法门。佛陀说的众多法门,每一种都是针对某个特殊烦恼而说。比如多贪众生修不净观,多瞋众生修慈悲观,愚痴众生修因缘观,散乱众生修数息观,多障众生修念佛观等,主要针对增盛的烦恼而修对治。增盛烦恼既障声闻也障菩萨。菩萨出现这种障碍,它就障碍菩萨;声闻出现这种障碍,它就障碍声闻;我们拥有这种心态,它就障碍我们。

  “平等障者,谓即彼等分行。”第四种为平等障。“彼”指前面所说的种种烦恼,“等分行”即平等发展,贪瞋痴的势力都差不多大,叫平等障。

  “取舍生死,能障菩萨种性所得无住涅槃,名于生死有取舍障。”生死取舍障,所障的对象是谁呢?主要是菩萨。对声闻人来说,对于生死问题必须有取有舍,取涅槃而舍生死。对于菩萨来说,菩萨不可以厌离生死,不可以自己证得涅槃,不可以安住于涅槃中享受快乐。所以说,厌离生死、贪著涅槃之乐,对菩萨所得的无住涅槃会形成很大的障碍。无住涅槃即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果厌离生死,贪著涅槃,就不能证得无住涅槃。

  “如是五障,随其所应,说障菩萨及声闻等二种种性。”这五种障既障碍了菩萨种性,也障碍了声闻种性。但其中有所偏重,具分障菩萨,一分障声闻,增盛障、平等障障三乘,取舍生死障重点障菩萨。

  甲二、九 结 障

  复次,颂曰:

  九种烦恼相,谓爱等九结。初二障厌舍,余七障真见。

  谓能障身见,彼事灭道宝。利养恭敬等,远离遍知故。

  论曰:烦恼障相略有九种,谓爱等九种结。爱结障厌,由此于顺境不能厌离故。恚结障舍,由此于违境不能弃舍故。余七结障真见,于七遍知如次障故。谓慢结能障伪身见遍知,修现观时有间无间我慢现起,由此势力彼不断故。无明结能障身见事遍知,由此不知诸取蕴故。见结能障灭谛遍知,由萨迦耶及边执见怖畏灭故,由邪见谤灭故。取结能障道谛遍知,取余法为净故。疑结能障三宝遍知,由此不信受三宝功德故。嫉结能障利养恭敬等遍知,由此不见彼过失故。悭结能障远离遍知,由此贪著资生具故。

  九结障即九种障,主要从烦恼的角度来说,又称九种结。结是烦恼的异名,是系缚的意思。烦恼就像绳索一样,把有情捆在三界中流转生死,不得出离。本论告诉我们:烦恼障简单地说有九种,即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这九种障各障碍什么呢?

  “爱结障厌,由此于顺境不能厌离故。”这是九结中的第一结──爱结障。爱也是一种烦恼,所以叫爱结。爱结能障碍厌,也就是厌离。对喜欢的境界产生爱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愿离开,不愿舍弃。平常所说的依依不舍、留连忘返,都是爱的表现。一个人所爱的东西很多,如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工作事业等等,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可能使我们产生爱著。比如爱自己的家乡,离开时间长了,总想着回去看一看,所谓叶落归根,这就是爱的表现。所以说“于顺境不能厌离故”,爱就是依恋,使我们对喜欢的境界不愿舍弃。

  “恚结障舍,由此于违境不能弃舍故。”第二恚结障。恚是瞋恨心,能障碍弃舍。舍就是舍离、放下。当一个人有了瞋恨心之后,就会耿耿于怀,然后恼羞成怒,怀恨在心,“于违境不能弃舍”。对讨厌的人和事时时刻刻挂在心头,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恚与爱心态虽然不同,但对心境平和所造成的破坏却是一样。瞋恨心的破坏力非常大,“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一个人只有做到无爱无瞋,内心才能保持平静。如果一天到晚非爱即瞋,那就很麻烦,心境绝对不会平静。

  “余七结障真见,于七遍知如次障故。”其余七种烦恼,能障碍真见,障碍有情众生的见地、智慧和认识。七遍知为七种真实的境界,因为被七结障碍之故,使得有情对这些境界不能正确了解。

  “谓慢结能障伪身见遍知,修现观时有间无间我慢现起,由此势力彼不断故。”伪身见是行者在修习止观中出现的身见。“伪身见遍知”为知晓伪身见的能力。许多人在修行过程中由于慢结的关系,少有所得就会生起慢心,神化自我,轻视他人。

  “无明结能障身见事遍知,由此不知诸取蕴故。”第四种是无明结。无明即无知,能够障碍“身见事遍知”。身见就是把色身执著为我,五蕴色身本是无我的,但因为无明结之故,对五蕴就不能正确认识,因此产生身见、我见,把五蕴色身执为实我。

  “见结能障灭谛遍知,由萨迦耶及边执见怖畏灭故,由邪见谤灭故。”第五种是见结。见结指恶见,包括身见、边见、邪见三种。恶见即错误的认识,能障碍我们对涅槃的正确认识,即“障灭谛遍知”。为什么呢?“由萨迦耶及边执见怖畏灭故”。萨迦耶就是身见,边执见包括常见和断见两种。见结者执常或执断,以为涅槃灰身灭智,产生断灭见,于是就害怕并诽谤涅槃。

  “取结能障道谛遍知,取余法为净故。”第六种是取结。取是执取之义,能障碍四谛中的道谛。道谛通常指八正道,要证得涅槃,必须通过道谛来修行。众生因取结的关系,不能按照八正道修行,反而想通过一些歪门邪道来证得涅槃,于是障碍了涅槃解脱。取是见取,仍属于恶见中“见取见”的范畴。

  “疑结能障三宝遍知,由此不信受三宝功德故。”第七种是疑结。疑指怀疑,本身就是一种烦恼。怀疑能障碍对三宝的正确认识,对三宝以及三宝的功德不能相信接受。他们会怀疑三宝是否真实存在?佛陀的慈悲、道德、智慧是不是最高的?皈依三宝是否就是解脱的最佳途径?佛法到底能否使我们解脱烦恼并证得真理?这些怀疑和烦恼,障碍了有情对三宝的认识和信仰。

  “嫉结能障利养恭敬等遍知,由此不见彼过失故。”第八种是嫉结。嫉结即嫉妒,能障碍利养恭敬。利养包括衣服、饮食、卧具等生活中的种种利益。作为出家人本来不能贪著利养,但因为嫉妒的关系,对利养恭敬不能正确认识,看不到追逐利养和恭敬的过失,从而贪著利养恭敬。

  “悭结能障远离遍知,由此贪著资生具故。”第九种是悭结。悭结也就是吝啬、贪婪。有了悭贪之后,对远离贪著的好处就不能正确认识。如果没有贪念,虽然没什么东西,但却过得悠游自在。反之,有了悭贪之后,就希望利养越多越好。有了很多财产,便要防贼盗、防火烧、防水淹,整天提心吊胆。有了很高的地位,便要提防被排挤、被谋夺、被暗算,整天勾心斗角。这样的生活肯定很累、很痛苦。他们看不到远离悭贪的好处,认为有财产、有地位才是快乐的,却不知道心无挂碍才是真正的快乐。

  甲三、修 行 次 第 障

  乙一、三十障

  复有别障能障善等十种净法,其相云何?颂曰:

  无加行非处,不如理不生,不起正思惟,资粮未圆满,

  阙种性善友,心极疲厌性,及阙于正行,鄙恶者同居,

  倒粗重三余,般若未成熟,及本性粗重,懈怠放逸性,

  著有著资财,及心性下劣,不信无胜解,如言而思义,

  轻法重名利,于有情无悲,匮闻及少闻,不修治妙定。

  论曰:如是名为善等法障。

  菩萨从发心到成佛的过程中,既有善根等十种净法的生起,也有无加行等三十种障碍相伴而生。

  三十种障的名称是:无加行、非处加行、不如理加行、不生善法、不起正思惟、资粮未圆满、阙种性、阙善友、心极疲厌性、阙于正行、鄙者同居、恶者同居、颠倒粗重、三余、般若未成熟、本性粗重、懈怠、放逸、著有、著资财、心性下劣、不信、无胜解、如言思义、轻法、重名利、于有情无悲、匮闻、少闻、不修治妙定。

  “论曰:如是名为善等法障。”这里共有三十种障,是善等法的障碍。善等法在下面还要详细介绍,共十种,即善、菩提、摄受、有慧、无乱、无障、回向、不怖、不悭、自在等。这十种善法在修行过程中生起,并因为这些善法的作用,修学佛法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断烦恼、开智慧,成就种种功德。现在被这三十种障所障碍,善等十种法就不能生起。

  乙二、十种净法

  所障善等,其相云何?颂曰:

  善菩提摄受,有慧无乱障。回向不怖悭,自在名善等。

  论曰:如是善等十种净法。

  前面已说三十种障,这里进一步把善等十种净法的名称也罗列出来。

  “所障善等,其相云何?”所障,即被障的十种善法,到底指哪些呢?“论曰:如是善等十种净法。”“如是”即如此这般,每部经的开头都有“如是”二字,意为如此这般的一部经典。这里的“如是”则是指善等十种净法,它们是:善、菩提、摄受、有慧、无乱、无障、回向、不怖、不悭、自在等共十种。

  乙三、依净法辨三十障

  谁有前说几种障耶?颂曰:

  如是善等十,各有前三障。

  论曰:善有三障,一无加行,二非处加行,三不如理加行。菩提有三障,一不生善法,二不起正思惟,三资粮未圆满。发菩提心名为摄受,此有三障,一阙种性,二阙善友,三心极疲厌性。有慧者谓菩萨,于了此性有三种障,一阙正行,二鄙者共住,三恶者共住。此中鄙者谓愚痴类,乐毁坏他名为恶者。无乱有三障,一颠倒粗重,二烦恼等三障中随一有余性,三能成熟解脱慧未成熟性。障断灭名无障,此有三障,一俱生粗重,二懈怠性,三放逸性。回向有三障,令心向余不向无上正等菩提,一贪著诸有,二贪著资财,三心下劣性。不怖有三障,一不信重补特伽罗,二于法无胜解,三如言而思义。不悭有三障,一不尊重正法,二尊重名誉利养恭敬,三于诸有情心无悲悯。自在有三障令不得自在,一匮闻生长能感匮法业故,二少闻,三不修治胜三摩地。

  能障的烦恼为三十种,所障的善法为十种。那么,哪些烦恼障碍了哪些善法呢?“颂曰:如是善等十,各有前三障。”能障有三十种,所障有十种,分配一下,每种善法的生起各有三种障碍。

  “论曰:善有三障,一无加行,二非处加行,三不如理加行。”善有三种障。善,指善根,对于修学佛法非常重要。过去生中曾经种下善根,今生接触佛法之后,才能对佛法产生兴趣和信仰。当然,有了善根还要有善知识的指引,或生在有佛法的地方,这些因缘也很重要。如果仅仅有善根,但却生在没有佛法的国度中,可能只是做一个好人,却不能依照佛法来修行。

  善根的产生有三种障碍。第一种障碍是无加行,也就是不肯亲近善知识,或不肯听闻经教。如果一个人不肯亲近善知识并听闻经教,就不可能种下善根。即使有了善根,如果不肯亲近善知识并听闻经教,善根就不会增长。所以,有善根而无加行也不行。

  第二种障碍是非处加行,即错误的加行。有很多人虽有善根,对佛法很感兴趣,也希望通过学佛解脱烦恼、解脱生死、明心见性。结果却去亲近一些打着佛教旗号的气功师,什么菩提功、法轮功、香功、中功等等。或是一些依附佛法的外道,如清海法门、卢胜彦的“密宗”等等,打的都是佛教的旗号,弘扬的却不是佛陀的正法。如果追随他们去学习,跟随他们去修行,往往是南辕北辙,越是下功夫,离佛道就越远。

  第三种障碍是不如理加行。比如修禅,或者修净土,或者学习经教,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不能按照正常途径或正确方法来修学,就是不如理的加行。因为错误方法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善根的成熟。以上这三种障碍都会影响行者善根的增长和成熟。

  “菩提有三障,一不生善法,二不起正思惟,三资粮未圆满。”第二种善法是菩提。菩提是修学佛法的目标,也是最终要圆满成就的。在修学佛法过程中,要成就菩提,达到这个最高目标,有以下三种障碍。

  第一,不生善法障,即不产生善法。我们修学佛法、成就菩提,必须修习种种善法。从五戒、十善到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凡是趋向佛果的一切行为,或与佛果相应的一切行为皆可称为善法。如果不修善法,菩提之果当然就不能成就。所以,不生善法是菩提的一大障碍。

  第二,不起正思惟障,即不能正确思考。不起正思惟的前提是缺乏正见,缺乏正见的原因是不闻思经教,不亲近善知识,没有正见引导,就不会有正思惟,思想观念必然也是错误的,所作所为就不可能与菩提相应,只能与菩提背道而驰。所以,不起正思惟也属于菩提的一大障碍。

  第三,资粮未圆满障。要成就菩提,先要积聚资粮。比如出门旅行,必须准备干粮、衣物、旅行费用,这样在旅途中才不至于挨饿、受困。军队作战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要任务就是积聚资粮。成佛的资粮主要有两种:一是福德,一是智慧。福智二资粮真正圆满了,那就成佛了。所以,资粮未圆满也属于菩提的障碍。

  “发菩提心名为摄受。此有三障,一阙种性,二阙善友,三心极疲厌性。”第三种善法叫摄受。摄受,就是发菩提心,修学佛法首先要认准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菩提。认准目标之后,还要进一步发菩提心。发心非常重要,学佛的整个过程都不能离开发心。发心决定学佛的目标,决定学佛的成就。假如发出离心,根据出离心去修行,将来就会成就阿罗汉果;假如希求人天福报,根据这种发心来修行,来生就可能继续做人或生天享乐。如果想成佛,就要发菩提心。菩提心为什么叫摄受呢?因为它能摄受一切善法。如果没有菩提心,所修的善法将会成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然转化为福报,但享受完了就没有了。好像银行存款,用完就没有了。如果有菩提心作为基础,所修种种善法将会成为佛果的资粮。比如在家人,计划五年买套房子,再等五年买车。有了这个目标之后,就能把钱积攒起来,准备将来买房、买车,或投资其他事业。如果没有这个目标,赚的钱就会随手花光。发菩提心,积集善法资粮也是这样。所以,依靠菩提心的力量能摄受善法,使善法和功德法财不会散失。

  菩提心的发起有以下三种障碍:

  第一是阙种性障。在唯识宗里,种性指种子。种子是唯识宗特有的思想。唯识宗认为,世间万物的产生都需要种子,成佛同样需要种子。如果想成佛,想发菩提心,就必须有菩萨的种性、成佛的种性,这点非常重要。如果缺乏菩萨和成佛的种性,那么,菩提心根本发不起来。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缺乏悲悯之心,压根就没想到应该去帮助别人,这也和缺乏菩萨种性有关。

  第二是阙善友障,也就是缺乏善知识引导的障碍。想发菩提心,但缺乏善知识的引导,菩提种子不会自动开花结果。所以,有了菩萨种性,缺少善知识的引导也是不行的。

  第三是心极疲厌性障。菩萨在发心过程中,缺乏耐心和长远心,其实也就是慈悲心不够。虽然发心度众生,但麻烦一来,疲厌心就生起了,菩提种子就退失了。因为怕麻烦,发心不能长久。所以,发菩提心不能怕麻烦,否则就无法度众生。耐心非常关键,发菩提心并不很难,如果发一下心就能成佛,那就太容易了。难就难在必须有耐心、长远心,必须尽未来际地发心,直到菩提的福慧资粮圆满,才能成就佛果。如果生起疲厌心,如何积聚福慧资粮呢?福慧不圆满,怎么能成佛呢?所以,心极疲厌是发菩提心的障碍,也是成佛的障碍。

  “有慧者谓菩萨,于了此性有三种障,一阙正行,二鄙者共住,三恶者共住。此中鄙者谓愚痴类,乐毁坏他名为恶者。”第四种善法是有慧。有慧是指菩萨,菩萨为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汉译觉有情,意思是有智慧并能让他人觉悟的有情。

  取得菩萨的资格,有以下三种障碍:

  第一是阙正行障,正行即正道,没有按照菩萨的正道去修行。第二是鄙者共住障,第三是恶者共住障。鄙者与恶者有什么区别呢?鄙者指愚痴的人。你想要成就智慧,可跟你在一起的人都愚不可及,虽然在那种环境中你是最聪明的,但久而久之,你也会越来越愚蠢。所以,除非你有了正见,才能与鄙者共住。如果在没有获得正见之前就终日和没有智慧的人在一起,容易自以为是,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这样还能进步,还能开智慧吗?肯定不行。至于恶者,就是一天到晚想着如何伤害他人的人。菩萨道的修行,首先要参访并亲近善知识,《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记载的善财童子,便是我们修学菩萨道的典范。我们在修行尚未获得相应定力之前,要远离恶者及愚痴者,否则在菩萨道上就很难进步。待自己具备一定能力之后,再发心去度化这些人。而在知见、定力都未形成之前,就和这些恶人及愚痴者相处,势必会受到不良影响。以上是成为菩萨的三种障碍。

  “无乱有三障,一颠倒粗重,二烦恼等三障中随一有余性,三能成熟解脱慧未成熟性。”第五种善法是无乱,在修学过程中属见道位。见道位必须远离颠倒和散乱。凡夫是颠倒的,见道之后才不会颠倒。因为他们已如实认知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是无乱。

  达到无乱的境界,有以下三种障碍:

  第一是颠倒粗重障。平常所说的颠倒,主要指四倒──常乐我净。这四倒是凡夫众生对世界颠倒的认识,本身也属于烦恼,所以称为粗重。这种颠倒的认识是见道的障碍,称为见惑。在见道之前,见惑是最大的障碍。只有见道以后,才能打破见惑。

  第二是烦恼等三障中随一有余性。烦恼的三障为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这三种杂染又称三障,即烦恼障、业障和生障。这三种障中,随便余下一种都属于见道的障碍。

  第三是能成熟解脱慧未成熟性。能成熟解脱的慧是般若智慧,也就是根本智。见道是以根本智亲证宇宙人生的真理,如果根本智没有成就,也就不可能见道。有了根本智之后,才能成就解脱。声闻讲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其中的核心就是慧。所以,持戒修定都是为了成就慧,慧成就了才谈得上解脱、解脱知见。所以,根本智又称为解脱慧。如果解脱慧尚未成熟,想达到无乱的境界是不可能的。

  “障断灭名无障,此有三障,一俱生粗重,二懈怠性,三放逸性。”第六种善法是无障,指修道位。修道位要断除两种障碍——烦恼障和所知障,从而达到无障的境界。在这过程中有三种障碍。由此可见,有情在学佛过程中,每迈开一步都有障碍,而且不是简单的障碍。比如想走正道,想发菩提心,想要干一番佛教事业,魔障就来了。想放逸,想干坏事,反而一切都很顺利,谁也不来障碍你。所以有人说天道不公,实际上并不是天道不公,而是要往上走,好比逆水行舟,难度要大得多。在人生道路上往下滑,好比顺流而下,自然没有什么障碍。

  达到无障的境界,有以下三种障碍:

  第一是俱生粗重障,即俱生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我们知道,粗重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有俱生和分别两种。在见道位时,分别二障已经断除,但俱生二障还在。

  第二是懈怠性障。修道非常艰难,需要精勤努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个比喻说,修行就像一个人与一万个人打架一样。如果不精进,道就修不成,要么你的舟无法逆流而上,要么你被一万个人打死。可见修道是多么地不容易。

  第三是放逸性障,也就是放纵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放纵的结果势必增长自己的烦恼和妄想,就无法与空性相应。克服这三种障碍后,才能进入无障的境界。

  “回向有三障,令心向余不向无上正等菩提,一贪著诸有,二贪著资财,三心下劣性。”第七种善法是回向,把修行所得的一切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回向在学佛中非常重要,修行人每天诵经、念佛、打坐、念诵早晚功课,乃至做每件善事都要回向。回向就是把修得的功德指向某个目标,大乘的发心和修行是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有以下三种障碍,这些障碍会使你把修行的功德回向到其他地方。

  第一是贪著诸有障。“诸有”指三界,对这个世界依依不舍、充满留恋:这世界真美啊!人生真好啊!有没有这种感觉呢?大家似乎都有过这种感觉吧!当我们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难免生起贪著之心,这是回向的障碍。

  第二是贪著资财障。资财指种种资生用品,如房产、家具、钞票、衣物等。因为贪著资财,就想着拥有更多,整天忙于工作赚钱,用于改善生活的环境,添置生活用品。于是过日子就成了人生的一切,而忘记了人生的头等大事应该是成佛度众生。

  第三是心极下劣性障。有些人学佛的目标和志向不高,整天只知求佛菩萨保佑自己平安,却不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就佛果。或者只追求个人解脱,不顾众生疾苦,毫无悲悯之心。这是心极下劣性障。这三种都会障碍成佛的目标。

  “不怖有三障,一不信重补特伽罗,二于法无胜解,三如言而思义。”第八种善法是不怖。不怖即不害怕,人害怕的东西很多,比如人们通常比较怕鬼,不过这里讲的不是怕鬼,而是对甚深佛法产生畏惧。你们信不信有人对佛法会产生惧怕?我碰到过很多这样的人,接触佛法之后觉得佛法很好,但是不敢继续接触。因为他们觉得再接触下去,就不得了了,非出家不可。可真正出家的话,又舍不得放弃多姿多彩的生活,结果对佛法产生畏惧,干脆不再接触佛法。怖畏其实也就是贪著,因为有所贪著的缘故,所以就心存怖畏。做到不怖,有以下三种障碍。

  第一是不信重补特伽罗障。补特伽罗指有情,这里的“重补特伽罗”不是一般的有情,而是一些特殊的有情,如善知识、高僧大德、佛菩萨等等,都是属于“重补特伽罗”。不信重补特伽罗,就不可能对佛法产生正确的认识。前面说到有些人怖畏佛法,就是因为缺乏对善知识的信仰,所以对佛法缺乏深入了解,只认识了一些皮毛,结果产生怖畏的观念。

  第二是于法无胜解障,对甚深佛法缺乏胜解。这种胜解不是一般的理解,而是坚定不移的信仰和理解。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有个过程是胜解行地。资粮位和加行位都属于胜解行地。胜解行地再进一步就是见道,见道之后就不再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了。

  第三是如言而思义障。学习佛法不可以依文解义,否则很难对佛法产生真正的信仰,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所以,研习佛法不容易呵!佛陀说法有四悉檀,即世间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我们必须根据四悉檀来理解佛法。佛法有方便、有真实,有显了说、有密意说。仅仅是依文解义,诸佛菩萨定会大喊“冤枉”,那问题就严重了。

  “不悭有三障,一不尊重正法,二尊重名誉利养恭敬,三于诸有情心无悲悯。”第九种善法是不悭。悭是悭贪、吝啬、小气,不悭即不悭贪、不吝啬、不小气。这里主要是指佛法,学了佛法之后,不要悭贪,要勤布施,把佛法布施给别人。即使对方没完没了地问些鸡毛蒜皮的事,也必须很耐心地为他们解释。所以要做到不悭贪也不容易,因为有以下三种障碍。

  第一是不尊重正法障。如果我们对佛法有足够的尊重和重视,就不会悭贪了。因为尊重法,对住持和弘扬佛法会有很强的责任感。如果具备这样的使命感,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情况下也不会吝法。只要有条件,就能弘扬佛法。佛法的道理这么好,为什么不能得到很好的弘扬?原因就在于对弘法重视得还不够。

  第二是尊重名誉利养恭敬障。这是吝法的另一种方式,看钱说法,有供养就说,没供养就不说。这种人不能白说,看哪里有利养才去说法,这也属于悭法,是障碍弘法的重要因素。

  第三是于诸有情心无悲悯障。对有情没有足够的悲悯心,觉得有情的死活和自己没关系,怕惹麻烦,原因就在于心无悲悯。像诸佛菩萨那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不会怕麻烦。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要惧怕任何麻烦。

  “自在有三障令不得自在,一匮闻生长能感匮法业故,二少闻,三不修治胜三摩地。”第十是自在,指于法自在。学习佛法要做到于法自在,虽然还不能像佛菩萨那样于法自在,但最起码要有能力为信徒解决在修学佛法中存在的一些认识问题。于法自在很不容易,讲起课来这也不懂、那也不懂,讲了半天别人还是听不懂。举行讲座时听众提问,又一问三不知。这都是于法不自在。学佛本来想要自在,结果反而不自在。所以要好好学,否则总会有难堪的时候。要不然就是误导他人,不好意思说自己不会,就开始绕弯,把别人带入迷魂阵去转一圈,听得人云里雾里、不辨东西,这也是于法不自在。学好了才能于法自在,当然,真正于法自在的只有佛陀。自在有以下三种障碍。

  第一是匮闻障,匮即缺乏,匮闻指对佛法缺乏接触。过去生中没有造下接触佛法的因缘,所以今生就缺乏接触佛法的机会。换句话说,今生能生长在有佛法的环境中,能够到佛学院读书,能听闻法师说法,这一切和过去生种下的善因缘很有关系。过去生中没有种下这样的因缘,今生缺乏听闻佛法的因缘,想要学习佛法,没门!现在学习佛法的条件非常好,在“文化大革命”时,想要看经、诵经都很不容易。我小时候在家就开始信佛,当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家人早晚偷偷地做功课,诵经之后赶紧把佛像经书藏起来。有时深更半夜还有人来搜查,那些信徒、居士经常被抓去游行,戴的帽子一尺多高,真是很不容易。我刚上北京读书的时候,中国佛学院的老法师,像正果法师、巨赞法师等都穿在家衣服,我们学生穿大褂。有时到颐和园,走到哪里人们就围观到哪里,还以为是哪里的少数民族。这几年学佛的环境比以前好得多,甚至可以到高校举行佛学讲座,信仰自由正在趋于正常。

  第二是少闻障,也就是听闻得太少。大家在佛学院读了几年书,掌握了佛法的一些皮毛,以及一些支离破碎的名相,但对许多经论还是读不懂,不能理解,这是因为少闻的缘故。所以,佛学院四年毕业以后要继续学习,一门深入地学习,再学上五年或十年,将来不仅能利益佛教,同时也能利益社会。否则,整天无所事事,佛法没学好,修行也不知从何下手,苦苦恼恼地过日子。不要说对佛教、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只怕连自己也救不了。

  第三种不修对治胜三摩地障。修学佛法,除学教以外还要实修,这也是关键所在。因为不修止观,没有禅定的体验,对空性缺乏认识,是不可能做到说法自在的。

  乙四、引“对法”说

  复次,如是诸障于善等十随余义中有十能作,即依彼义应知此名。十能作者,一生起能作,如眼等于眼识等。二安住能作,如四食于有情。三任持能作,谓能任持如器世间于有情世间。四照了能作,如光明于诸色。五变坏能作,如火等于所熟等。六分离能作,如镰等于所断等。七转变能作,如金师等转变金等成镮钏等。八信解能作,如烟等于火等。九显了能作,如因于宗。十至得能作,如圣道等于涅槃等。

  什么叫“对法”呢?大家学过《俱舍论》吗?阿毗达磨就是对法义。这里讲的对法不是指《俱舍论》,而是指《阿毗达磨集论》。《阿毗达磨集论》第三卷中说有十种能作,本论引用这十种能作,目的是帮助解释前面的十种善法,说明这十种善法对于修学佛法的作用非常之大,就像十种能作一样。如果十种能作被障碍,就不能再起任何作用。这十种能作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复次,如是诸障于善等十随余义中有十能作,即依彼义应知此名。”如是就是如此,前面说到有三十种障能障碍十种善法的生起。在其他经论,如《阿毗达磨集论》中,亦有十种能作。根据《阿毗达磨集论》十种能作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善等十法是怎样被三十种障所障碍的。

  “十能作者,一生起能作,如眼等于眼识等。”十能作是什么?生起能作是什么?“眼等”指眼、耳、鼻、舌、身、意,“眼识等”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对六识的生起具有能作的作用。如果没有六根,六识就不能生起。六根能使六识生起,所以是六识的生起能作。

  “二安住能作,如四食于有情。”安住能作就像四食对于有情。我们知道,一切有情皆依食而安住。有情在世间生存的主要食物,包括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食能使有情在世界安住并得以延续,所以叫“安住能作”。

  “三任持能作,谓能任持如器世间于有情世间。”任是担当、担负,持是支持、支撑。有情世间必须靠器世间来担负并支撑。我们生存在地球上,如果没有地球的支撑、担负,人类和所有生物势必不能安住在这个世界。所以,器世间对有情世间有任持的作用,称为“任持能作”。

  “四照了能作,如光明于诸色。”“照了”就像光能照射一样。光对各种物质甚至整个世界具有照了的作用,所以光明是“照了能作”。

  “五变坏能作,如火等于所熟等。”变坏能作的意思是能变坏。就像灶间的火,有了火才能把生米煮成熟饭,把生菜炒成熟菜。这个变坏过程,其实就是煮熟的过程。火对食物来说,具有能熟的作用,所以叫“变坏能作”。

  “六分离能作,如镰等于所断等。”镰是镰刀,是割稻、割麦的工具。镰刀是能割,稻、麦是所断,镰刀对于所割的稻、麦来说具有分离的作用,所以叫“分离能作”。

  “七转变能作,如金师等转变金等成镮等。”金师就是金匠。通过金匠的加工,能把金子制成各式各样的装饰品,如耳环、戒指等。金匠对于金子具有转变的作用,所以称为“转变能作”。

  “八信解能作,如烟等于火等。”信解是使人相信、了解,就像烟对火一样。物品点燃都会冒烟,所以看到烟就可相信有火,就可进一步看到火。烟能使人们对火产生信解的作用,所以叫“信解能作”。

  “九显了能作,如因于宗。”显了,是使某个观念的意义明了、清晰。如因对于宗,这牵涉到因明的问题。因明就是通过一些已了解的现象和概念去证明不了解的现象和概念,通过一些比较熟悉的事例去了解不熟悉的事例,以达到明白、清晰。因对宗具有显了的作用,所以叫“显了能作”。

  “十至得能作,如圣道等于涅槃等。”至得指最终能得到的最高结果、最好收获,就像圣道对于涅槃那样。圣道指八正道,对涅槃来说,八正道就是“至得能作”。

  依如是义故,说颂言:

  能作有十种,谓生住持照,变分离转变,信解显至得。

  如识因食地,灯火镰工巧,烟因圣道等,于识等所作。

  “依如是义故,说颂言:能作有十种,谓生、住、持、照、变、分离、转变、信解、显、至得。如识因、食、地、灯、火、镰、工巧、烟、因、圣道等,于识等所作。”这两颂对前面长行的内容作了总结。

  第一颂,“生”指生起能作,“住”指安住能作,“持”指任持能作,“照”指照了能作,“变”指变坏能作,“分离”指分离能作,“转变”指转变能作,“信解”指信解能作,“显”指显了能作,“至得”指至得能作。

  第二颂进一步说明十种能作。颂中所引的识因、食、地、灯(光)、火、镰、工巧、烟、因、圣道等,这十种所作依前十种能作而有,进一步辅助说明十种能作。这些在前面已详细解释过,如眼是能作,眼识是所作;食是能作,因食而安住是所作;地指器世间,能担负并支撑有情在地球上生存,是能作,有情是所作;灯光是能照,被灯光照射的诸色是所照,等等,所以说“于识等所作”。

  于善等障应知亦然。一生起障,谓于其善,以诸善法应生起故。二安住障,谓于菩提,以大菩提不可动故。三任持障,谓于摄受,以菩提心能任持故。四照了障,谓于有慧,以有慧性应照了故。五变坏障,谓于无乱,转灭迷乱名变坏故。六分离障,谓于无障,此于障离系故。七转变障,谓于回向,以菩提心转变相故。八信解障,谓于不怖,无信解者有怖畏故。九显了障,谓于不悭,于法无悭者为他显了故。十至得障,谓于自在,此是能得自在相故。

  “于善等障应知亦然。”前面所举比喻的例子,引《阿毗达磨集论》中的十种能作,帮助大家对善等十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从菩萨发心到成佛的整个过程,善等十法本来应该生起,但被无加行等三十种障所障碍而不能生起。引对法中的十种能作,就是说明这种道理。

  “一生起障,谓于其善,以诸善法应生起故。”第一是生起障。十种善法中,第一种善法是善根。在学佛过程中,首先要使善根生起。只有在善根产生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对佛法发生兴趣,才有可能进一步接触佛法,才有可能最终学好佛法。如果没有善根,这一切都谈不上。这里所说的是,善法本应生起,但现在被障碍住了,结果不能生起,更不能产生作用。

  “二安住障,谓于菩提,以大菩提不可动故。”第二是安住障。安住什么?安住在无上菩提的目标上,这种信念和目标不可动摇,以此菩提作为学佛的最终目的。但如前面所讲,因为有三种障碍的产生,致使学佛者不能安住于无上菩提,故称“安住障”。

  “三任持障,谓于摄受,以菩提心能任持故。”第三是任持障。任持指摄受,摄受的内容是菩提心。菩提心能摄受善法,任持善法。因为有了菩提心之后,能使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成为佛果的资粮。如果没有菩提心为基础,所修善法都会散失,成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当任持被障碍了,菩提心就不能生起。菩提心本身是能作,本身能够产生作用,就像器世间对有情世间具有任持的作用一样。如果被障碍之后,对有情就不能产生作用,也不能摄受有情世间。

  “四照了障,谓于有慧,以有慧性应照了故。”第四是照了障。照了指有慧,有慧即菩萨。菩萨的智慧能观照宇宙人生的真实,这种作用就像光明对诸色具有照了的作用一样。这种作用一旦被障碍,就失去照了的功用。比如用帷帐把灯光遮住,灯光就失去照射的作用。菩萨的能观智一旦被无明所遮蔽,就失去观照宇宙人生真实的功用,所以称为“照了障”。

  “五变坏障,谓于无乱,转灭迷乱名变坏故。”第五是变坏障,变坏指无乱。无乱主要在见道位,修行见道后能转变迷乱颠倒,才有可能证得真实。证得真实的过程就是变坏的过程,就像火能把生米煮成熟饭,把生菜炒成熟菜一样。见道位实际就是认识上的转变。如果这种转变能力被障碍,就失去了转变认识的作用,所以称为“变坏障”。

  “六分离障,谓于无障,此于障离系故。”第六是分离障,分离指修道位。修道位最终要达到无障的境界。学佛必须克服烦恼障和所知障,将此二障彻底克服,就能达到无障。所以无障的特点是“于障离系故”,也就是从障碍的系缚中解脱出来。解脱就是将烦恼分离,就像以镰刀为工具,将稻谷从稻田中分离出来。如果这种作用被障碍,就不能分离了。

  “七转变障,谓于回向,以菩提心转变相故。”第七是转变障。转变指回向,把一切修行的功德转变为成佛之因,转变为成佛的资粮,转变为佛果功德,这就是回向。它以菩提心为前提,以佛果为目标,也就是“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这种转变就像金师制作金器一样,金子经他加工以后,就会成为精美的装饰品。如果没有这种技能,金子也加工不成装饰品,所以称为“转变障”。

  “八信解障,谓于不怖,无信解者有怖畏故。”第八是信解障。只有对甚深佛法产生坚定不移的信解,才能达到于法不怖的境界。假如说对佛法没有信解,就不能达到不怖。所以说“无信解者有怖畏故”,即没有信解的人会有怖畏。

  “九显了障,谓于不悭,于法无悭者为他显了故。”第九是显了障。显了指不悭,也就是对法不悭贪、不吝啬,能毫不保留地为别人开示并解答疑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果悭法的话,就会觉得这些理论自己好不容易才学懂,怎么能一下子全告诉别人,这么一想就更舍不得说了。不悭才能显了,就如因明学的因与宗一样,通过因才能显宗。如果因被障碍了,宗就不能显现。所以叫“显了障”。

  “十至得障,谓于自在,此是能得自在相故。”第十是至得障。至得指自在,修行要成就的境界就是自在。自在与自由是否一样呢?我们常说“自由自在”,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只不过自在为佛教专用,自由是通常所说。佛教也提倡自由,我们可以给世人讲讲“佛法的自由观”,或“论自由”、“真自由论”,这是个很吸引人的话题。但世人认识的自由很有限,如人权自由、物质条件自由、人际关系自由等。其实,真正的自由应该建立在心灵解脱之上,心灵的枷锁打开了,才能获得自由。一个人只有学好佛法之后,才可能达到最终的自由和解脱。解脱包括心解脱和慧解脱。没有烦恼才能自由,否则就会痛苦、困惑,那还能自由吗?所以,没有迷茫、困惑才能解脱。可见,佛法所讲的自由比世间所讲的自由更彻底。世间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而佛法提倡的自由是真自由,是彻底的自由。至得的最终结果是得到自在,如果被障碍了,就不能得到自在。

  乙五、十种净法的安立次第

  所障十法次第义者,谓有欲证无上菩提,于胜善根先应生起。胜善根力所任持故,必得安住无上菩提。为令善根得增长故,次应发起大菩提心。此菩提心与菩萨性为所依止,如是菩萨由已发起大菩提心及胜善根力所持故,断诸乱倒起无乱倒。由见道中无乱倒故,次于修道断一切障。既断障已,持诸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由回向力所任持故,于深广法便无怖畏。既无怖畏,便于彼法见胜功德,能广为他宣说开示。菩萨如是种种功德力所持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于一切法皆得自在。是名善等十义次第。

  “所障十法次第义者。”了解善等十法的生起次第,才能明了障的内容。

  一、“谓有欲证无上菩提,于胜善根先应生起。”有人想证无上菩提,怎么办呢?首先要种善根,培植福慧资粮。

  二、“胜善根力所任持故,必得安住无上菩提。”既然有胜善根,那就有劣善根与之相对。可见善根还有质量的问题,有些善根的质量好一些,有些善根的质量差一些。如人天乘与声闻乘相比,当然是声闻乘的善根更殊胜。而大菩萨与佛所具备的善根质量也不一样。具备殊胜的善根,才可能安住无上菩提。如果种下的是劣善根,将来就不能安住无上菩提,最多也就是人天乘了。

  三、“为令善根得增长故。”为了使善根得到增长,使善根的力量越来越大,必须发起菩提心。菩提心是善根增长的动力,假如光有善根而没有菩提心,学佛也很难学下去。比如僧团中有些出家人,既然能够学佛并出家修行,可见他们也有善根。但他们的日子却过很不理想,学又学不进去,修行又不能上轨道,整天无所事事,烦恼多,妄想也多,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的善根没有动力,所以善根得不到增长。他们没有发起菩提心,学佛就逐渐失去了目标。什么了脱生死、成就佛道,似乎那么遥远而渺茫,最现实的还是自己的烦恼,一天到晚无故寻仇觅恨。在家人多半很忙碌,不是求学就是工作,倒是不大有时间寻仇觅恨。出家人如果没什么目标,又不学又不修,太多的空闲时间没处打发,烦恼就来了。所以,要想出家生活过得充实,必须老老实实地学习、修行。否则就不要出家,那是自己和自己过意不去,自己和自己闹别扭。出家人烦恼起来比在家人还要厉害,在家人可以找到许多方式去发泄,通过疏导和转移,把烦恼暂且压制下来。出家人呢?尤其是女众,视野不开阔,活动空间太狭窄,烦恼一来真是没治,百分之百地自己承受。所以,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不然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只有在烦恼中煎熬。

  四、“次应发起大菩提心,此菩提心与菩萨性为所依止。”菩提心非常重要,只有在发起菩提心的前提下,才能取得菩萨的资格。我们要想成为菩萨,首先要发起菩提心,然后还要受菩萨戒。如果说菩提心是菩萨性所依止,那么受菩萨戒就是取得菩萨资格的前提。

  五、“如是菩萨由已发起大菩提心及胜善根力所持故,断诸乱倒起无乱倒。”善根的范围非常广泛,所有修行功德都是在培养我们的善根,使我们的善因、菩提因与日俱增,日日增长。这里所说的善根不是一般的善根,而是殊胜的善根力。在这种特别殊胜的善根力量支配下,能断除迷乱、颠倒、困惑,最后成就“无乱倒”。也就是开悟见道,亲证宇宙人生的真实。

  六、“由见道中无乱倒故,次于修道断一切障。”在见道中断除见惑,然后进入修道。在修道位上断除一切障,包括烦恼障和所知障。

  七、“既断障已,持诸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在修道位断除一切障之后要回向,把所有善行指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无上菩提。

  八、“由回向力所任持故,于深广法便无怖畏。”无怖畏就是不害怕。佛法有如大海,又深又广。由于回向的力量所任持,对甚深广大的佛法不会感到害怕。

  九、“既无怖畏,便于彼法见胜功德,能广为他宣说开示。”不害怕之后,才能自信地为他人宣说开示佛法。所以对佛法要有信心,理解之后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自大,也不是自尊心太强。我们要培养自信,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也能正确估计别人的能力,坦然地面对他人。我有我的长处,也有不足的地方;别人有别人的长处,也有不足的地方。以平常心去对待别人、尊重别人,这种气质要培养好。

  十、“菩萨如是种种功德力所持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于一切法皆得自在。”菩萨依靠这些功德力量,能够快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对一切法都能自在,“佛为法王,于法自在”。

  “是名善等十义次第。”善、菩提、摄受、有慧、无乱、无障、回向、不怖、不悭、自在十法,构成了学佛到成佛的整个次第。如果被三十种障所障碍,那么修行就无法一关一关地通过。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学佛到成佛的过程就像从厦门坐火车到北京,中间要经过鹰潭、杭州、上海、南京等许多站点,如果中途轨道出现故障,火车就无法通过。同样,有障碍就影响到修行和成佛,所以必须排除这些障碍。十种善法,对学佛到成佛的整个过程作了总的说明。

  甲四、觉 分 障

  虽善等法,即是觉分、波罗蜜多、诸地功德,而总别异,今应显彼菩提分等诸障差别。颂曰:

  于觉分度地,有别障应知。

  论曰:复于觉分、波罗蜜、多诸地功德各有别障。

  “虽善等法,即是觉分、波罗蜜多、诸地功德,而总别异。”接下来要讲的几个问题,一是“觉分”,二是“波罗蜜多”,三是“诸地”等善法的别障。觉分指三十七菩提分,亦名三十七道品,波罗蜜多为十度,诸地为十地。前面已说对善等十法的障碍,为什么还要讲觉分障、波罗蜜多障和诸地障呢?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文中说“总别异”,即对善等十法是总障,对觉分等是别障,别不离总。故先说总障,后说觉分等别障。

  “今应显彼菩提分等诸障差别。”现在应该解释菩提分、十度、十地等诸障差别。

  “论曰:复于觉分、波罗蜜、多诸地功德各有别障。”除善等十法的障碍之外,又有关于三十七菩提分、十波罗蜜多、十地功德等各种不同的障碍。这些法门及修行过程,在每个阶段和每种状态中都会出现特殊的障碍,称为别障。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有总障和别障。如教学设备不完善、课程开设不合理、法师讲课质量不高等,这些是总障。个人的文化程度太差,或者身体状况不好等,这是别障。在学佛道路上,有很多障碍。《辨中边论》讲这么多的障,就是提醒我们,如果今后在个人修行过程或发心弘法时出现一些障碍,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将此作为锻炼能力的机会,有了障碍,必须学会战胜障碍。如果用这种心态去对待,就能积极地跨越障碍。反之,遇到一些障碍就退心的话,就会一事无成。

  于菩提分有别障者,颂曰:

  于事不善巧,懈怠定减二。不植羸劣性,见粗重过失。

  论曰:于四念住有于诸事不善巧障。于四正断有懈怠障。于四神足有三摩地减二事障,一于圆满欲勤心观随减一故,二于修习八断行中随减一故。于五根有不植圆满顺解脱分胜善根障。于五力有羸劣性障,谓即五根由障所杂有羸劣性。于七等觉支有见过失障,此是见道所显示故。于八圣道支有粗重过失障,此是修道所显示故。

  “于菩提分有别障。”分,是因的意思。菩提分即趣向菩提的因,要想成就菩提,必须修成就菩提的因。三十七菩提分也是佛法修行的要领,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声闻乘所修的法门基本都包含在内。三十七菩提分的生起有种种障碍,称为觉分障。

  一、四念住

  “论曰:于四念住有于诸事不善巧障。”四念住在修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包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佛陀临入灭时,阿难尊者问佛:佛在世时,依佛而住,佛入灭后,依何而住?佛陀告诉他:我入灭后,当依四念处而住。为什么依四念住而住呢?因为四念住所要观照的四种环境,最容易使众生产生颠倒执著,这四种环境是身、受、心、法。

  第一,观身不净。身体污浊不净,却容易被执著为干净、美丽、可爱。人最贪著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女孩子,一天到晚不知要在色身上下多少功夫。观身不净是以智慧观照色身的真实面目,观色身虚假、无常、不净。

  第二,观受是苦。受是一种感觉,包括苦受、乐受、舍受三种。受并不完全是苦,有时感觉还很好。吃了可口的东西苦不苦?沐浴之后苦不苦?打坐之后苦不苦?不苦。那为什么要观受是苦呢?所谓的苦主要指三苦。一是苦苦,根据苦受建立苦苦,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等苦,大家可以感受到。二是坏苦,根据乐受建立坏苦,这是一种不稳定的感受,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而欲望是产生痛苦的根源,因此乐受从本质上来说也是苦。三是行苦,依舍受建立行苦,行苦是无常带来的痛苦。因此要观受是苦,不要贪著乐受。

  第三,观心无常。认识到心念无常,刹那生灭,并非常恒不变。

  第四,观法无我。观一切法因缘所生,无我、无我所。

  凡夫于身、受、心、法上,生起常乐我净四种颠倒,从而导致烦恼痛苦,乃至流转生死。四念处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对治常乐我净四种执著,假如没有闻思经教,缺乏人生正见,不能正确认识身、受、心、法的实质,四念处也就修不起来了。

  二、四正断

  “于四正断有懈怠障。”四正断也称为“四正勤”,是四种应该精进修持的法。四正勤是四种断恶修善的行为,即未生的恶法令不生,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善法令生起,已生的善法令增长。在字面上来说,精进就是勤奋努力。而佛教说的精进、勤奋,有着特定的内涵。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拼命赚钱也属于精进、勤奋。但这不是佛教的精进,不是佛教的勤奋。佛教的精进、勤奋必须和断恶修善联系在一起,和完善人格联系在一起。与精进对立的是懈怠,有了懈怠,精进就不能发起。因此,懈怠是精进的障碍。

  三、四神足

  “于四神足有三摩地减二事障,一于圆满欲勤心观随减一故,二于修习八断行中随减一故。”什么是神足?指能成就三摩地的四法,即欲、勤、心、观。

  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其中,四念住属于慧学,四正勤属于戒学,四神足属于定学。所以,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也就是戒、定、慧的修行。要想达到无漏的境界,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去修行,最后才能从有漏达到无漏。

  “于四神足有三摩地减二事障。”“三摩地”翻译成中文是定、等持。等是平等,是一种内心的平衡。通常,人们的心态总是处在两种状态中而无法平衡。一是掉举,只要有感觉的时候就浮想联翩,要么想这个,要么想那个。如果不打妄想的时候,就该进入昏沉的状态,迷迷糊糊地不清醒。所以,人的心念不是掉举,就是昏沉。昏沉是迷糊,掉举是浮躁,都不是平衡的状态。修定就是要让心保持平衡的状态。

  三摩地的修行,要根据欲、勤、心、观四个步骤。第一是“欲”,是希求的意思,对禅定修行生起强烈希求,对成就智慧、解脱有着无限向往。第二是“勤”,是精进、努力的意思。精进的生起是以欲为基础,随着我们对禅定、智慧、解脱的希求而发起精进,其程度也往往取决于希求的程度。第三是“心”,禅定修行建立在心的基础上,依止心来修习。定者,即“心一境性”,就是通过训练把散乱的心专注在一个境界上。第四是“观”,即保持心观照、觉知的能力,而不是处于无记、昏沉或掉举中。

  修三摩地中有减二事障,也就是说修三摩地要具备这些条件。假如不具备这些条件,对于修禅定来说就是一种障碍。

  “一于圆满欲勤心观随减一故。”修三摩地,必须根据欲勤心观这四种因缘来修。假如缺少一种,比如没有修三摩地的希求,或者修三摩地时不精进,缺少其中之一,都是修三摩地的障碍。

  “二于修习八断行中随减一故。”修行四神足的过程中有八断行,除了欲勤心观以外,还有八种断行。遵循这八种断行,三摩地才能修习成功。那么,这八种断行到底是什么呢?一欲,对禅定生起强烈的希求。二勤,为获得禅定精进不懈。三信,深信禅定能引发无限功德。四轻安,通过努力修习,引发身心轻安。这四种主要对治懈怠。五念,其作用主要是在修定过程中对治忘圣言,忘圣言即忘记应有的正念。六正知,主要对治昏沉和掉举。七思,对治作行,当禅定修到一定程度时,心念已经专一了,心与所缘境已经很相应了,就要把作意的念头渐渐放下,不能再拼命观照,如果这时观照力过强,反而不能进入禅定。八舍,对治不作行,该把念头提起来时就要提起。假如昏沉来了,或者念头太多、妄想纷飞,这时不把正念提起就不对。如果该提的时候不提,不该提的时候总提,禅定肯定修不好。这是八种断行,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会影响禅定修行,都属于四神足的障碍。

  四、五根

  “于五根有不植圆满顺解脱分胜善根障。”根是增上的意思,五根是趣向解脱的五种增上力量。第一信根,对三宝、四谛的如实之理,对涅槃、解脱之道,生起坚固的信心。第二精进根,对信仰目标发起不懈的努力。第三念根,学佛修行要有正念,教理学得多了,大家就会意识到正念在佛法修学中的重要性。学习这么多经论,在佛学院学四年、六年乃至以后专门研究,要树立的就是正见,然后将正见转化为正念,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与人交往或面对种种境界时都能保持正念,这就厉害了。正念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功夫,是一种修行的功夫,要随时观照一下念头,看看自己在想什么。上次和大家讲过,出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和先后,而在于能否“放下”。有没有正念非常关键,如果没有正见和正念,出家一百年也没用。反过来说,刚出家甚至没有出家的人,具备正见并能时时保持正念,就是了不起的功夫。所以要有正念,在正念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正定。

  第四定根、第五慧根,定有很多种,外道也有定,但不是正定,且不一定有智慧。有定的人未必有智慧,这点大家要知道。世上有很多宗教都修定,包括练气功的人,但他们并没有佛法所说的智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不是说智慧自己就能生起,由定到慧也不是水到渠成。在定的状况下,还必须配合正观、正见,如无常观、因缘观,然后才有可能引发无漏智慧。学习经教的目的就是要树立正见,在定的基础上进行观照,然后才能成就智慧。定和慧是相辅相成的,光有定不行,光有慧也不行。

  信、进、念、定、慧五根是顺向解脱分。“解脱分”即解脱之因,想成就解脱就必须修这五种因。五根是顺向解脱的,是趣向解脱的增上力量。假如在修五根的过程中少了一种,就是“不植圆满”。五根中修了四种,但缺乏正念,或缺乏正定、正精进,都属于五根的障碍。所以,五根是完整的组合,缺一不可。只要缺了其中任何一种,就不能成为五根,并且会对解脱构成很不利的影响。

  五、五力

  “于五力有羸劣性障,谓即五根由障所杂有羸劣性。”五根、五力是什么关系呢?五根和五力实际上是同一内容。五力为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但根和力是不一样的,根是增上义,属于增上缘;力则是一种能力。五根和五力还有程度上的不同。五根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就变成五力。也就是说,在五根的阶段,信、进、念、定、慧的力量还很薄弱,但到了五力的阶段,它的力量就很强大了,自己能够独立,能够对治烦恼。比如有了信力之后,能够对治不信;有了精进之后,能够对治懈怠;有了正念之后,能够对治邪念;有了定力之后,能够对治散乱和昏沉;有了慧力之后,能够对治愚痴。可见,五力具有强劲的对治力量。

  从五根进入五力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障碍的关系,其力量很薄弱,就像生病的人一样。人在健康状况下,体力、精力都很旺盛,一旦生病,就会浑身没有气力。那么五力的羸劣性是怎么引起的呢?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羸劣性障呢?原因在于五根被烦恼所染。在修五根的过程中有障碍,修得不圆满,使五根无法转变为五力,这是属于五力的障碍。

  六、七觉支

  “于七等觉支有见过失障,此是见道所显示故。”七觉支是见道位的修行,包括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七觉支中,择法觉支是觉支的体。择法,是以如实的空性慧契入空性。其他的念、精进、喜觉支等,是伴随空性慧生起的作用。修七觉支的过程中有“见过失障”。见指正见,在见上有过失,就是缺乏正见。障碍见道的惑叫“见惑”。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假如知见或认识有问题,正见没能树立起来,肯定不能见道。所以有“见”过失障,因为“此是见道所显示故”。也就是说,七觉支的修行是在见道位。

  七、八正道

  “于八圣道支有粗重过失障,此是修道所显示故。”八正道在修行中非常重要,但以往许多修行人都不太注意。他们认为修行就是念佛,除此之外就是拜佛、诵经、坐禅。其实,整个修学佛法的根本就是八正道,它是一种完整、全面的修行。如果仅仅念佛或者拜佛,这种修行都是不完整的。为什么有很多人修行不能进步?念佛也念不好,坐禅也坐不好,原因就是缺乏系统、科学的修行方法。

  八正道是趣向解脱的不二中道,佛陀称之为古仙人道,过去诸佛都是依八正道成佛,现在诸佛也是依八正道成佛,未来诸佛仍是依八正道成佛。十方三世诸佛都不能离开八正道的修行,可见八正道在修行中的重要意义。

  “于八圣道支有粗重过失障。”粗重过失指俱生烦恼。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八正道的修行是指修道位的修行。修道位的修行中有思惑,就是俱生的烦恼障,它障碍了八正道的修行。

  三十七道品中每一种法门的修行都有各自的障碍。所以,在修行中障碍重重无尽。《西游记》中,唐僧取经途中遇到众多魔障,的确非常形象。从学佛到成佛的过程中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随波逐流,可能不会感受到有魔障。但真正奋发向上的人,真正想修行、想解脱的人,真正想为社会及佛教做点事情的人,随时都会感到魔障的骚扰。不屈的人,正是在魔障中锻炼自己,在困境中造就自己,从而取得非凡的成就。古人说得好:“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