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澈见本心(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耀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无业行
  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方名菩萨行,亦名无业行。
  现在所受的种种顺、逆诸境,
  均为过去所造善、恶业所致。
  智者应以没有分别的平等心,
  去接受顺逆诸境。
  也就是说:
  顺境不喜,逆境不忧,一律欣然接受,
  内心自然觉得泰然安稳。
  若能如此,
  虽受诸受,而感觉无所受,方名菩萨行。
  若因顺、逆境诸受,而生爱、憎之心,
  此心即是未来善、恶业因,
  将会结成善、恶之果。
  善业、恶业都是业,都是轮回的业因,
  故六祖坛经曰:
  不思善、不思恶,还汝本来面目。
  慎思之!慎思之!
  为善不欲人知,虽是美德,
  但内心已分别出善与恶,
  将结善业,却种轮回因而不自知。
  智者为善,却不放在心上,
  只认为是顺良知做事,
  不以为是作善事,自然不执著善。
  善之心念,一样有善报,
  但内心不结善业,而能免轮回。
  (因业由心生,心不生则无业。)
  人因有心或无心而犯戒律,
  将结恶业,亦为轮回因。
  智者因有心或无心而犯戒律,
  即悔先罪,决不再犯。
  此犯戒律之心亦不放在心上,
  自然无扰其心。
  虽受恶果,内心仍以无所受而受其受,欣然接受,
  故自然内心无此恶业,终能免轮回。
  (因业由心生,心不生则无业)
  此法名:“无业行”。
  佛为无业人。
  此无业行是殊胜法门,
  一门直入,超越善恶诸法,
  善恶诸法是对治法,非佛法。
  若不解此法者,
  虽已承受其果报,
  但自心仍然生其善恶诸业,故轮回不止。
  佛虽与众生同住于世,
  但佛深知业障本空,
  故其一切行,均为“无业行”。
  七佛通诫偈曰: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其间,“自净其意”即是无业行之法要。
  如何降伏嗔恨心?
  训练“以无所受而受诸受”之法,
  可使嗔怒止于未生时,是为无生法忍。
  若训练不力,而让嗔怒生出时,
  则放开心量,了解原因,
  可令自心与嗔怒的对象互换立场,
  寻求解决之道,此为生灭法。
  如果错误在自己,实在没有嗔怒的理由;
  若错误在对方,更不能有嗔怒,
  因为嗔怒的本身是一种很痛苦的处罚,
  哪有错在别人,却处罚自己的愚人?
  莫怪佛曰:众生愚痴!
  况且当你以嗔怒在处罚自己时,或许对方并不知道,
  对方不知道是最好的,
  如果对方知道了,必定乐翻了天!
  请发挥本能的智慧,也就是没有八风的智慧,
  将会理解:不管如何,只要保持“没有八风的智慧”,
  嗔怒与烦恼皆无任何存在的理由,
  如此必能了悟无生法忍!
  化三世为一际 圆成佛法 不痴等来世
  眼前的一瞬间,已具足过去、现在、未来。因时间不曾间断,也不曾自分为三。
  眼前已飞逝的一瞬间,包括过去未出生前的无数劫,统称为“过去”;而眼前正面临的一瞬间称为“现在”;未来包括身体死亡,及无数劫,称统称为“未来”。
  这三世,其实已在眼前的一瞬间具足了。既已得人身,即知过去已累积了福报。否则,必流落三涂!
  此身是具足过去一切福报、罪报的受身,将接受自业力的赏罚,不管信与不信,都不会例外,就算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不例外。
  人生必有顺、逆诸境,应以“无业行”来欣然接受。若不知此“无业行”,将会承受诸顺逆境后,又留下善恶业因。不管善业恶业都是业,此善恶业因,正是轮回的根本。
  佛是“无业人”,故无轮回。
  若能欣然接受此顺、逆境,自然无扰己心,不为境所累,烦恼无由得生。
  若能了达其理,将显现出不卑不亢,无怨无悔洒脱之心境,其中更无些微勉强或委屈之苦。此达观的心境,是名真修行。
  从正法来看,是没有三世之分的,只是身体的变化而已!自性依然是真常不变的。
  精进的修行者,应发挥智慧来修正自己的观念,此观念,将会使行者增进大智慧,切莫等来世。大乘法中三世了不可得。
  须遣烦恼于未生时,莫待无边的烦恼生出时,才除之不尽,灭之不穷。非但此生断不尽,累劫亦难尽,因烦恼也是无边的!
  以忍无可忍 圆成忍辱波罗密
  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名为忍辱。
  若以坚忍的心态修忍辱波罗密,是很难究竟的,也会很坚苦的,且若无法得到谅解时,将会累积怨恨和委屈。这种忍耐已倍感苦恼,又必须再忍耐,因为自认是修行人。
  若因辱境的不断增加,终至忍受不了,或忍出病来,就算忍住了,也不能圆成忍辱波罗密,因为不可知的未来,辱境是不会断的,与烦恼一样是无边的。千万不要以为,让自己受苦就是修行,这是愚人之行。
  忍辱波罗密的究竟法门,应是“忍无可忍”。
  且莫会错意,“忍无可忍”并不是爆发的前奏,而是想要忍,却发现无事可忍。因为只要把心量扩大,自然无有受辱的感觉。既然无辱可受,何须用忍?
  心量是众生的法宝,可扩大到无边无际,与佛无异。若心量无边,则智慧亦无边,与佛平等无二。
  “心量广大,智慧无边”,是众生本具足的大法器,众生因此“心”而得成佛。
  愚者常觉得自受委屈,或是觉得自己吃很多亏,甚至觉得上天对他不公平,那就是自己心量太狭窄。
  心量狭窄的人,就算是遇到芝麻小事,也会以“忍”来度日,终至苦恼一生。虽勤苦修行,仍是一身尘劳,这是小乘修行法。
  欲修大乘法门者,须发挥智慧,扩大心量,方可成就。若能了悟此理者,忍辱波罗密无修而自然圆成,因众生本性已具足,只因妄想而生执著,缩窄了无边的“心量”法器。
  此法器,展开可弥六合,缩小可入介子,若不执著,即可扩大心量。此扩大心量之正见,必能使之恢复本性,假名为修行,实无可修。
  忍者何人?谁立辱境?深思之!深思之!
  大丈夫自有冲天志 不向如来行处行
  若于佛经中了悟佛法,
  识自本心,见自本心者,是名大丈夫。
  既悟此实性者,即可依此实性建立一切法,
  自然不须向如来行处行,
  故曰:“大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若仍向如来行处行者,是不通达佛法,
  著相(法相)修行,不解如来义故。
  自古悟道者,无一会“向如来行处行”。
  如达摩乃至慧能等六祖,及悟道之古德,
  无一“向如来行处行”者。
  如知月者,无须顺著如来所指的方向方能见月,
  乃能随处见月。
  维摩诘经曰:菩萨行于非道,是名通达佛法。
  解深密经曰:善清净慧!非于诸行如是行时,
  名能通达胜义谛相,或于胜义谛而得作证。
  释放心性
  放任无为,不动用聪明,则万物无贵无贱,
  无爱无憎,无高无低,无取无舍。
  自然心智明朗,无欲无求;
  虽使万物各有其用,
  但非贵非贱,非爱非憎,非高非低,非取非舍。
  万物虽各司其职,而不究其名,不谋其利,
  虽得其名而不言名,虽获其利而不执利,
  故能无所计较。
  不究其名不谋其利,并不代表名利一定不会来,
  只是不以名利为目的,故虽得其名而不言名,
  虽获其利而不执利,自然能无所计较。
  如此,虽日理万机,而能休息万缘,
  能休息万缘,就是释放心性。
  虽言释放,实无释放之有为心,
  乃是一任自然,一抹平怀,契乎平常。
  故虽有所为,而其心性恒处无为,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名真无为。
  不用聪明,心性自然无染,
  无染之智,是名般若。
  虽名般若,但般若无名,不可名之。
  若强名,即属污染。
  若以般若智观之:
  六尘始终清净,
  故自性从来未曾有污染,
  一切染净,如翳幻见幻花,根本不存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若能得般若,自然于五浊中得无染,
  于万法中得自在,恒坐白莲台!
  般若
  般若者,智慧也!不同于有染世之聪明。
  般若是脱离颠倒妄想,归于清净之智慧,
  或曰清净智,或曰佛智,或曰一切种智。
  般若如船,能度一切人,越大苦海,登佛地。
  凡所有行,皆须回向清净般若智。
  也就是说,一切修行皆须以般若为依归。
  如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波罗密,
  皆不能离于般若。
  换句话说,
  若人能行般若波罗密时,一念中已具足六波罗密!
  以无分别受者、施者,所施何物,自然不望其报,
  断爱憎之无相布施(无分别布施 ),而常行布施,
  即是回向般若之布施!
  以是无相心(无分别心)、无漏心、无慢心持戒,
  自然戒无戒相,亦不见是戒,
  顺成清凉、安稳、安静、寂灭此尸罗(戒)四义,
  达最上清净戒,即是回向般若之持戒!
  以无相心、无漏心、无所忍心、无所辱心而行忍辱,
  自然不见是忍辱相,即是回向般若之忍辱!
  以无相心、无漏心而行精进,
  自然不见有精进者及其精进相,
  其心常清净,即是回向般若之精进!
  以无相心、无漏心、无出入心而行禅定,
  自然不见是禅定,
  其心常不乱,即是回向般若之禅定!
  (禅定若无般若是痴定)
  以无相心、无漏心修智慧,
  自然不见是智慧,乃至不见一切法,
  其智慧自然清净至无余,即是回向般若之智!
  “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其间“自净其意”即是回向清净之智(般若)。
  所谓:“一切所行皆须回向萨婆若”,
  萨婆若者,般若波罗密之异名,
  或译为一切智,或佛智,或一切种智。
  故曰:般若是诸佛之母。
  心经曰: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法平等性相如如
  万物万境亘古以来,即循其自然法则,
  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
  从来未因圣人的应世与否,而有所改变,
  因其永恒不变,故名真常之道。
  虽如此,它不自言:
  我成、我住、我坏、我灭,
  我生、我住、我异、我灭,
  我生、我老、我病、我死。
  是诸众生依意识心的取相分别,
  而生爱憎取舍,至此无明从空而生,
  本来真常的“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
  顿时化为无常。
  既无常即生诸苦,得时苦其复失,失时苦其不得,
  故堕入诸苦道,轮回不已!
  仔细思惟,万境万法始终没有改变,
  始终空寂,始终如如,
  不因众生起无明或觉无明,而有所改变,
  故诸法始终平等。
  行者若不明诸法平等而取其差别,
  则心便随诸法转,诸法即成障碍。
  若能于差别中见其平等,
  便见法随心转,则法法契见真如!
  众生于空寂中取相分别,于无生中取其生灭,
  故常在无明中。
  佛说一切法缘生者,意在明其本无生,
  虽缘生亦当缘灭,如空中之云彩,自生亦当自灭!
  于一切时中,世法随缘尽力而为,出世法亦随缘而起。
  虽随缘起而不自以为能起;
  虽随缘灭亦不自以为能灭。
  仅须深悟一切法本无生,今亦无灭,
  境相本自如如,更无执著处可执著,其心自清净。
  此清净性,
  本无去无来,无一无多,无总无别,无增无减,
  但随缘方现来、去、生、灭等相,
  因诸法真常,
  故随缘所现之无常等相,
  是意识心妄作分别所生之幻相,
  就让其自生自灭,自然性相本自如如!
  惟佛为度众生,与众生同立场,
  故曰:诸法无常,无常即苦,
  令众生见苦,得以离苦得乐。
  然诸法若无常,地、火、水、风、木、石应有心,
  有心才会无常,
  则水不一定往低处流;
  火可以选择性的有可烧有不可烧,
  则佛亦应为地、火、水、风、木、石说法,
  令其利万物而不害万物,
  其实不然也,因其无心故,无心则真常。
  如此正是佛说真无常义。
  佛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或于常误认为无常,
  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
  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常 乐 我 净
  ※ 常 ※
  心体本非断,亦勿以常观之;
  心体本非生,亦勿以灭观之;
  心体本非有,亦勿以空观之!
  虽如此,但能应万物,恒常无有变易,
  如此真常不变,妙用无穷是真常义。
  凡夫、二乘,以生灭心,见万法有生有灭、有美有丑、
  有高有低、有苦有乐、有上有下……。
  以欣厌心故,自谓:
  “诸行无常、诸受皆苦”,而生厌离心,
  即以断灭之法对治之,
  是名断灭死常,是颠倒想,故长养无明。
  诸佛菩萨以真常心体(清净心),
  见万法有生有灭、有美有丑、
  有高有低、有苦有乐、有上有下……,
  亘古即然,未曾改变过,恒常不变谓之真常。
  此非本无常修成真常,亦非本真常今变为无常,
  是众生心无常,故不见真常实性!
  ※ 乐 ※
  心体常安隐,用时称心自在,是真乐义!
  此乐非五蕴之乐,故无受者,
  以不动摇常安隐,喻名为乐。
  凡夫、二乘误认“诸行无常、诸受皆苦”,
  欲离境灭苦,离苦得乐,但以此修行所得非真乐。
  诸佛菩萨以清净心,知如是无常是幻。
  既知是幻,不离不灭,如此寂灭为乐。
  心常安隐不动摇,称心自在,是名真乐!
  ※ 我 ※
  心体离四大、六尘衍生出的缘心,
  用时自在无碍,是名真我义。
  真我无我,以“我”解义,
  故“我”亦无名、无相。
  ※ 净 ※
  心体离一切染、净,
  用时穿四大之衣,行六尘之法,无能染者,
  因五蕴皆空,六尘如幻,何有染者,称名为净。
  凡夫、二乘因染求净,不知此染为幻,非实有染,
  故堕落“净、染”的染缸中,幻染又幻净,
  不解净义,故不名为净,
  此“常乐我净”究竟处,即是如来法身。
  凡夫、二乘不解“常乐我净”义,反成四颠倒。
  其义甚深,请善思之!
  知幻即觉 并无渐次
  圆觉经曰: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
  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
  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当知身心与无明、妄念等,皆为虚幻无实,
  既知其是虚幻的,
  就没有离开与不离开、执著与不执著之分别,
  如果不能如是知,就表示不是真的“知幻”,
  或知而未彻,所以才行于方便及渐次。
  若如此者,将永难离诸幻,
  纵有精进修行者,虽自认能尽诸幻,亦将入于断灭。
  故彻知者,“知幻即觉,并无渐次”。
  譬如幻出一只老虎,
  若想离开此虎者,即是不知幻,或知而未彻,
  若彻知幻者,即不受影响,自然不即不离!
  所以,若有离与不离、执与不执之分别者,
  乃知而未彻也!
  知幻就是离,离幻就是觉,不作方便,亦无渐次。
  换句话说:“知幻即觉,并无渐次”。
  如是乃能永离众幻。
  法行与如实修行
  大集经曰:若有比丘,读诵如来十二部经,乐为四众,敷扬演说,思惟其义,是名乐读乃至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观身心乃至境界都息,永离烦恼,其心寂静,我则说之名为法行。
  入楞伽经之集一切佛法品:佛告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有四法得名为大如实修行者,何等为四?一者善知自心现见故;二者远离生、住、灭故;三者善解外法有无故;四者乐修内身证智故。大慧!菩萨成就如是四法,得成就大如实修行者。”
  能观身心乃至境界都息,永离烦恼,其心寂静,我则说之名为法行。善知自心现见故,远离生、住、灭故,解外法有无故,乐修内身证智故。有四法得名为大如实修行者。
  真正如法行者或如实修行者,都是从自心地下手,方能成就。古德云: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应以如法行与如实修行之法义,作为“基础佛法”。否则,没目标的盲行瞎修,终难免成为众魔眷属。古德云:宁可千世不悟,切勿一朝入魔。先让心念有正确的目标后,即可入正修行路。
  虽发大菩提心,而善知心性即是菩提;
  虽赞叹大乘,而善知一切法皆是大乘;
  虽行菩萨道,而知佛、众生等无差别;
  虽行布施,而通达布施平等相;
  虽行持戒,而了知诸法同是戒相;
  虽行忍辱,而知诸法无生、无灭、无尽相;
  虽行精进,而知诸法无发、无行之相;
  虽种种赞叹禅定,而知一切法常定相;
  虽种种赞于智慧,而了知智慧之实性;
  虽说贪欲之过,而不见法有可贪者;
  虽说嗔恚之过,而不见法有可嗔者;
  虽说愚痴之过,而诸法无痴无碍;
  虽示众生堕三恶道怖畏之苦,
  而不得地狱、恶鬼、畜生之相;
  虽行念佛,而善知即心即佛;
  虽求生净土,而善知诸佛净土唯在此心,
  不复他求;
  虽行观行法,以幻除幻,而善知一切法皆如幻;
  虽行一切善法,而能自净其意;
  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食;
  虽行有为法,但解其无为,
  故能具应、报、法三身佛法。
  或观四圣谛,或观四念处,或观八圣道分;
  或观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
  或观七菩提分,均不离此法行。
  诸法无行经云:“佛言: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谛、四念处、八圣道分、五根、七菩提分,我说是人名为已得度者,到于彼岸,出在陆地无畏之处,已离重担,除诸尘垢,是人名为无所有者,无所忧者,无所受者,是名阿罗汉,是名沙门,是名婆罗门,是名比丘。是名澡浴洁净者,是名智者是名解者,是名闻者,是名佛子,是名释子,是名破刺棘者,是名却关键者,是名已度堑者,是名出欲求者,是名开门扇者,是名贤圣胜相者。”
  白话 入禅定与入不退道场
  观念若正确(正知见),则禅定非行住坐卧,亦不离行住坐卧。换句话说,禅定是观念之差别,非行住坐卧之差别。众生的习性(妄想与执著)是一切烦恼之源,习性使心杂乱不能安定,惟正确的观念(正知见)能脱去习性,使心安定,心安定则烦恼不生,心安定则见境心不乱,是名禅定。
  习禅定在四威仪中,以处静室晏坐最为得力,初坐时以“放下万缘”为禅坐之理念,经数周功夫纯熟后,则不拘行住坐卧及任何时间,改以“不放下”为理念,以“不拾起”为标的,也就是说在十二时中能“不拾起”,一切如意与不如意均不放在心中,久而久之如意与不如意,在心中就渐渐平等了,这是观念上的平等。
  “不拾起”自然无须放下,于心境上即是无为法,故能自然自在无碍,但于处理世俗事物,依然如往昔尽力而为,只是观念改变而已,不要改变环境。若能如此,则处处是道场,时时禅定中。这是真正无出定、无入定、无不定时之如来三昧禅。修行至此,因处处是道场故,即名入“不退道场中”,无上佛法必定终能成就。
  如此虽处万法中,能自净其意,自然业不沾身,恒常无业行。是谓“百花(法)丛里过,片叶(业)不沾身”。
  坐禅时须放下一切神通变化之想,否则,是名妄想,不名禅定!
  见地要真
  见地若真,不须学狂子投暗室;
  见地若真,不须舍世避山林寻幽静;
  见地若真,钟鼎山林、十二时中好修行。
  若不能洞澈万法空相,
  不有而幻其有,无生而见其生,
  虽尽力能不住、不著、不执,
  乃是勉强抑制使之无,非彻知其本无,
  如翳眼幻见老虎,而手执猎刀守备者一样的愚痴,
  因见未彻也!
  见地既不真,不但用功费力,而根习犹在,
  纵然可以抑制不懈,亦是法执。
  如楞严经:纵令内守悠闲,亦是法尘分别影事。
  见地若真,则无“住与不住、著与不著、执与不执”,
  因为它是意识分别法尘“如幻”之产物。
  也就是说,既然知其幻,就不会进入幻中分别法尘了,
  所以“住与不住、著与不著、执与不执”,
  都不碍汝清净本性。
  万法不待抑制而彼自无,历久瓜熟而蒂自落。
  自然能洞明一切相有如非有,见如不见。
  虽万象纷纷扰扰,而心朗朗荡荡,
  一切“住与不住、著与不著、执与不执”,
  皆能性相如如,不因“住”而乱,“不住”而定,
  所以能纵横自在。
  万法本如幻,心性本清净,
  直下须承当,见地自然真。
  生死不惑论
  能见闻觉知之性称为本性,
  本性不曾有生灭,时间亦不曾有间断。
  地水火风四大的聚散与环境的变化,
  此种现象称之为生死轮回。
  若从本性来看,生死轮回是幻生相,
  本性不曾有生死轮回。
  唯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见闻觉知触境而生六尘缘影,妄为自心相,
  至此流转于生死中,是名为无明。
  仔细思惟,生死与无明实同为幻生相,非实有。
  故圆觉经曰: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
  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行者了达此事,即名出世间。
  不违世法,亦不为世法所障,
  日理万机,不为世事所囿,日用而平常,
  生而不为生惑,死而不为死苦,
  谈笑于生死之际,游戏于世出世入之间,
  凡不为凡惑,圣不为圣迷,
  身虽在世,心无世出与世入,
  万般皆自在,逍遥于生死之外,即是修行功夫。
  本性不曾有生死,生死与无明皆为眼翳之所见,
  能保任使之不妄认,即名修行。
  古德云:“行不动尘,言不惊众,澹然安闲,常行恭敬,
  始堪保任,于一切违顺境界,心不动摇。”
  诸法空相
  一切烦恼业生、杂染等法,无初、无住、而无实体,
  虽时有所生,与梦幻等,
  因分别梦幻影事,故诸法从中而生。
  以是故,佛于缘生义中,宣说诸法、诸物性空无自性,
  而亦不应于中作无实想,
  若不知诸法为空性,则必生诸法尘(识),
  故诸法虽常现万象,亦应悟其本空性、本无生,
  使心虽有所受而无所著。
  此义甚深!
  若能如理思惟而体悟者,是名大智。
  是故,欲求解脱者,应如实觉了诸法空相,
  虽非即相求空,亦非离相求空,
  因其本空性,非即非离。
  若离相者,是名断灭入空亡;
  若著相者,是心即妄名法缚。
  以是故,无法可取,亦无法可舍,
  若行舍法者,是名法缚,
  堕入取舍中,不识空性义。
  若能如是观诸法者,真能离三毒等烦恼过失,
  得一切如来功德严身,作狮子吼,转大法轮,
  彻见一切法自如如。
  因认得空性故,
  虽随诸相转,而知其无相、无实义,
  亦无所得、无所失。
  故于诸转中不失本心,
  自然常清净、常自在、常解脱!
  万法寂灭 真性显耀
  一切法界都是缘影,缘影空故,本自寂灭。
  万法寂灭故,无遮无障,真性显耀。
  若于万法寂灭中,取寂灭相,则入“沉空守寂”中,
  如乌云遮日面,不见真性显耀。
  真如本性,光明朗净,活活泼泼,随缘自在,
  染净不得,修行不得,舍取不得,无去无来,
  说似一物即不中,惟应物而现形。
  凡夫只见郁郁黄花、青青翠竹,而不见真如本性。
  真如本性若显现,一切时、一切处、一切行无非法身,
  有为、无为、有住、无住皆般若,
  有身、无身本三昧。
  正知见的体悟
  佛并非修六尘以达一尘不染而得成佛,
  而是六尘本非尘,故无尘可染,亦无染、净之名。
  众生误认六尘有染,故时时勤拂拭,意恐惹尘埃!
  一边勤拂拭,一边惹尘埃,
  时净时染,累世难了!
  六祖惠能大师,觉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续了祖师衣钵,故是心本净,非拂拭而净!
  佛心清净,故见六尘清净,
  乃至大千世界一切清净;
  众生依识而生分别,故见六尘不净,
  实为心不净而非有尘可染!
  佛与众生同住此尘境,
  但佛心清净,见此土亦净,故现净土;
  众生因心不净,见此土不净,而现秽土,
  冤枉承受一切苦厄,佛土化为地狱!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
  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坛经)
  自性不生不灭!
  不以四大(身体)的变化为“生、老、病、死”。
  佛并非把四大修成无“生、老、病、死”而得成佛,
  而是本无老死,故亦无老死可尽!
  六尘是众生自心妄生而有,故亦妄生无明;
  佛了知实相,故知本无无明,亦无无明可尽!
  众生过去是佛,现在是佛,未来依然是佛。
  众生因妄想与执著而不敢承担,
  故一切所为均非佛事。
  欲觉悟之心,正等著被觉悟,
  并非另有觉悟之心。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佛性与修行
  佛性本自具足一切功德,实无可修。
  但众生为无明所蒙蔽,不能见得。
  无明者,乃众生之妄想与执著。
  所以所谓修行者,是修妄想与执著之习性。
  故经曰:众生本具如来德性,
  只因妄想与执著,故不能证得。
  觉悟也是觉悟此无明,
  然觉悟者,是觉悟此无明是妄想与执著所幻生的,
  实亦无无明可尽,
  所以心经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既然如此,觉悟此无明者,
  自然能得慧眼净、法眼净、佛眼净。
  得佛眼净故,彻见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本来具足一切功德严身。
  如人处于千年暗室,一朝光明显现,
  彻见室内具足一切众宝,
  原本不见,故不知,但此宝不减,
  如今虽见一切众宝,但此宝亦不增。
  故今见时,不曰得,本具足故;
  迷时亦不失,只是自不见,实无所失。
  故彻悟者,自然具足一切功德。
  自性始终无染著
  众生自性,虽历恒沙劫,未曾有染著,
  因六尘非尘,故自性恒自清净。
  自性本来成佛,现虽幻为众生,
  自性依然是佛,未有减损。
  纵有未信,亦当是佛!
  但自迷幻为众生,积习已深,乍闻之下,诚难取信。
  且一切流传之禅道言语,大多弃本逐末,佛法大伤。
  故正法难传,使识道法者隐而不彰。
  纵有涓涓法水,亦无人悦饮。
  若能依了义经,得决定信,不疑悔,
  契证身心是幻,轮回是误认。
  自性本无生死,
  生死有如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一样自然。
  生时,非自性生,而是四大聚;
  死时,非自性死,而是四大散。
  自然永出轮回,身来身去本不受生死!
  了轮回心,不生轮回见,
  则心清净,自然见一切尘皆清净!
  始知染、净皆为妄见,
  本来清净,何处有尘埃?
  自证、自悟、自成佛道。
  迷者自迷,悟者自悟!
  观察 自性实相
  如来藏、真如、般若、心性、法界、一切种智、
  本来面目等等,都是从各个不同角度,
  来论述自性本体与作用的名称。
  自性并非具体的实存,
  因遍显万物而知其有。
  如风无影无相,见叶动尘扬而知其有。
  它就像一面无框无台的隐形镜子,遍照万物皆能显。
  当下只是纯粹的显现万物而已!
  因它清净无染无杂,
  故可自由无碍的物来显物,物去无影无著。
  因为无影无著故无生,是名法身。
  因为无碍而自在显现于万物,是名化身。
  因为四大聚散,非自性之生灭,
  自性无生无灭,故三世如一,
  清净无染,故光明常在,名为报身。
  具足此三身,发明成清净无染之智,名为般若。
  此无染智入于世谛而不染,称名为清净法界,
  这即是自性的本质,亦即本来面目。
  佛法依自性的本质而开演,称名为“本住法”。
  行者依本住法寻得内证,名为证道,即是觉悟者。
  此过程称为“自身内证法”。
  一切诸觉者,依本住法及自身内证法,
  开演出佛法修持之次第,及各种权实诸法,
  故佛法皆以显自性(或曰见性)为终极目的。
  故六祖曰:依此实性建立一切教门。
  本心(一)
  若不知本心,修行只是徒劳无功!
  离本心而说法,皆为戏论。
  八万四千法门,皆不离此心。
  故达摩西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本心何所在?本心何状态?
  本心不是头脑,更不是心脏,
  头脑心脏,亦如眼耳鼻舌身意,只是身上的器官之一。
  本心无形态,故亦无所在。
  本无名称,为方便授受名之为本心。
  此心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鼻能嗅,在舌知味,
  在身能触,在脑能思考。
  因思考而有分别,因分别而有诸多意识,
  因意识而生六尘,因爱憎取舍故混于六尘中,
  久而成习,忘失本心。
  复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称名为意识心,
  冤枉承受一切苦厄!
  今为学佛陀离此苦,溯回本心,
  复以意识之分别心(有无心、生灭心),
  欲了知本心性,不知此意识心本身即是尘,
  适足以障汝之法眼,故见不得本心。
  如人熟睡时,大脑及六根皆无作用,但本心如常,
  此时没有人能知道它在或不在,它有或无,它生或灭!
  因为正思量时,即是意识心而非本心,
  故六祖曰:见自本心,识自本性,思量即不中用!
  故本心实无文字、言语可形容,
  只能旁敲侧击,使主体自然显出。
  古德寒山禅师曰: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叫我如何说?”
  本心不属有无生灭, 有无生灭即是意识分别之产物。
  若以意识心修行,如认贼为父,终不得成就。
  故六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圆觉经曰: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
  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也就是说:
  应不住一切意识心所生之虚幻境界而生之心,
  方名本心。
  如何安心?如何用功?
  方法众多,但不离一切诸佛所教:
  “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日常中或于道场中,所行诸善,所行诸佛法,
  不与人比较,不以为意,不思其酬,
  乃至不计功德,不卑不亢,自然自在,
  是为自净其意,自然能安心。
  诸恶不作,所行诸法不著,偶有犯过,即忏悔其过,
  仅记取教训,令其不再犯。
  但不入于过去,因为过去已过,不能更改。
  否则徒增罪业,心加痛苦二次伤害,
  且此伤害并不能弥补其过,亦不思其业报,
  因该来则来,欣然接受,若不能释怀,则多修善业。
  过去之事,于现实中了无痕迹,
  不须于心中捕捉,若能知是幻者,
  如此方名真忏悔,是为自净其意,
  自然能安心,是诸佛所教。
  故六祖曰:“不思善,不思恶,还汝本来面目(本心)。”
  如是用功,
  自然本心恒常清净、常安稳、常清凉、常寂灭。
  以无戒而戒,是佛圆满戒,自然无为而足。
  若不能者,自受其苦,虽历恒沙,亦不得解脱,
  因为法尔如此。
  劝请诸行者依大乘法而修
  法本不分三乘,但众生根性利钝有别,
  而众生根性,如何程度为利?如何程度者为钝?
  有时连师父均无法知悉,何况众多无师自通的修行者。
  如何认定自己根性是钝、是利?
  其实当今知识爆发的时代,佛法资讯的畅通,
  佛经的取得相当的容易,已经不是古德所能比的,
  更少有村妇愚夫了。
  所以,一些黄叶止儿啼之法,
  只要稍作了解,即可深入大乘法。
  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耗在声闻、缘觉法之上,
  也无须去区分禅宗、密宗、或净土宗。
  应求总持法,用以真正体认佛法之正知见。
  总持法可于任何一本了义经中悟得,
  如圆觉经、解深密经、诸法无行经……等,
  以经文明示者为是,勿自猜!
  并以得证“实性”,
  此“实性”,即可知悉一切宗派之法要。
  如果以二乘法做为一生的修行,是很危险的,
  至最后会因执法而修!
  此种固执之心,比须弥山还坚固,
  若要转乘菩萨法,
  如欲叫人自取生命一样的困难,
  已如败种故,
  少有能转乘的“回心大阿罗汉”,
  故所有的了义经,均殷勤的规劝学人远离二乘!
  或许有人认为:
  大乘佛经非佛说,而不承认这样的看法。
  现在我们暂不从“佛经”上来讨论,
  而从声闻法与菩萨法来比较,来看何者能圆成佛法?
  声闻法是欲“放下万缘”,使心无杂染之念,
  试想:万缘是从心而起,复加行以放下,
  而万缘是无尽相,故经三大阿只僧劫,仍无法尽放下,
  故不能圆成佛法。
  且“放下”本身即是有为法。
  菩萨法如大圆镜,
  能应万缘而不著,缘去不留影,故“不拾起”。
  以“不拾起”,故无须放下,
  故“心无杂之念”,于中自然圆成佛法。
  且“不拾起”即是无为法,而能应万缘是有为法,
  故于无为中无不为,乃真佛法。
  维摩经:不可思议品第六
  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
  维摩经:佛道品第八
  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曰:“何谓也?”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终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一实境界的实修信解
  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
  从本以来至于现今,乃至于无穷未来,
  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
  犹若虚空,绝待不二,离诸虚妄之相。
  此一真实境界,即是如来法身,亦名众生清净觉地,
  是诸佛如来正因地。
  法本无二,惟修学者有利根与钝根。
  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
  虚妄不实,如梦如幻,决定如所知无有疑虑,
  自然无明烦恼轻微,心少散乱。
  如是等人,即可修习真如实观法,
  以自内证“一实境界”,而悟一切法性。
  若修习真如实观者,
  应思惟心性本无生灭,
  心性本不住见闻觉知,
  心性离一切分别之想。
  观一切法本自空无,本无所有;
  观心性本具足空、无相、无愿三三昧,而自解脱。
  如此修学、思惟、守护、供养其心,
  辗转得离一切障碍,证得“一实境界”。
  钝根修行者,
  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妄不实故。
  认虚为实,染著诸缘,常起无明烦恼,心难调伏。
  故先修学唯心识观,
  应观察一切时、一切处,
  随身口意所作诸业,皆悉唯是心,
  观一切法唯心想生。
  若离心则无一法、无一相而能自见其差别之想,
  当知此一切皆为妄念无实境界。
  如是唯心识观,是最上智慧法门,
  能令其心生勇猛、增信解力、解空性义,
  得发大菩提心,
  不久即可辗转证入“一实境界”。
  从阿含经看圆觉法之性相如如
  性者,在未出生世间以前,我们还没有身体,
  或许只是一无形的灵知种子,不知其名,
  唤为本性或本心!
  及至出生有了身体,此时本性仍是本性,
  只是多了一个身体,并非本性出生了。
  而身体是四大和合而成,终将归还大地,
  此时本性仍是本性,
  只是恢复了原来没有身体的本性,
  并非本性死亡了。
  故本性不生不灭,有身无身一样清净(无染、净之名)。
  本性无形无相,应物而现形,故亦无自性性。
  方便故,称名本性。
  相者,世间事物。
  有成必有坏;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
  故成败、起落、生死,
  自然成了亘古以来,恒常不变的真理。
  既然,心性始终清净,而境相亘古不变,
  此两者应是心不碍境,境不碍心的,性相自如如!
  则此心性来去自如,来如无来,去亦如无去,
  如来亦如去,则此心性应称名为如来!
  曾几何时,此心性执著于相,
  而以身体为自我,使其心堕入了轮回身。
  为保护自我,而生爱成憎坏,爱起憎落,爱生憎死等。
  但境相依然有成必有坏,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
  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其恒常不变的真理。
  此时,因众生堕入轮回,
  而以轮回见,妄见境相如此的无常,
  本来真常的真理,顿时化为无常的诸漏,
  冤枉承受一切苦厄而不自知,
  故无明漏及诸欲漏(烦恼),油然而生。
  若欲恢复清净本性,须观此身如泡沫不能久留。
  此无常诸法是空幻无实体,
  因心不碍境,境不碍心故!
  虽有此身,但心已尽生死。
  虽仍行世法,但梵行已立。
  若此事已办到了,即名不受后有!
  但以此正知见,去除无明漏心及诸欲漏,
  方能恢复如来性。
  无明漏及欲漏本不生,
  但既已妄生则须灭,方能尽生死。(出轮回)
  故阿含经曰:
  “恒自谨慎。未生欲漏便不生,已生欲漏便能使灭;未生有漏便不生,已生有漏便能使灭;未生无明漏便不生,已生无明漏便能使灭。比丘于彼无放逸行,闲静一处,恒自觉知而自游戏,欲有漏心便得解脱,有有漏心、无明有漏心便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
  又: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三三昧,云何为三?空三昧、无愿三昧、无想三昧。彼云何名为空三昧?所谓空者,观一切诸法,皆悉空虚,是谓名为空三昧。彼云何名为无想三昧?所谓无想者,于一切诸法,都无想念,亦不可见,是谓名为无想三昧。云何名为无愿三昧?所谓无愿者,于一切诸法,亦不愿求,是谓名为无愿三昧。”
  “如是,比丘!有不得此三三昧,久在生死,不能自觉寤。如是,诸比丘!当求方便,得此三昧。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若能如实知性相本如如,心不碍境,境不碍心,
  必能入维摩诘经,及一切大乘经典法要,
  进而贯通一切法。
  虽有此身,心已尽生死;
  虽处居家,心不著三界;
  示有妻子,心常修梵行;
  现有眷属,心常乐远离;
  虽服宝饰;心以相好严身;
  虽复饮食,心以禅悦为味;
  若身至博奕处,心则以度人;
  受诸异教,心不毁正信;
  虽明世典,心长乐佛法;
  但若心著相,则难明法意。
  本心(二)
  古月如今无变异,
  历劫今境岂有别,
  来世亦同今时心,
  三世如幻不可得。
  应世未曾离声色,
  声色无性岂碍伊。
  常住世间无世痕,
  本无染著不求净,
  作意修行徒自劳,
  本来无事即如佛,
  岂待万世候弥陀!
  自性的呐喊(一)
  您可曾听到自性的呐喊!
  未有天地先有我,天地坏时我不坏!--自性的呐喊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性的呐喊
  西方阿弥陀佛就是我自性佛!--自性的呐喊
  您每天念阿弥陀佛就是在叫我,
  您却不自知!--自性的呐喊
  我未曾离开过您,您却到处找我!--自性的呐喊
  我未曾生未曾灭,
  而您却堕落生死轮回!--自性的呐喊
  您以四大的败坏为死,以四大的聚合为生,
  其实您本无生死啊!--自性的呐喊
  您本清净,六尘与您无干啊!--自性的呐喊
  不要说您的修行无所得,
  因为您本具足啊!--自性的呐喊
  您到处求法以成佛,
  其实本心是佛啊!--自性的呐喊
  自性的呐喊(二)
  屈居骷髅无人识,
  误认六尘徒拖尸。
  见闻觉知唯我使,
  四大聚合本非生。
  千秋万载我不老,
  身残力竭非我病,
  体散形消不为死,
  天倾地泻我常存。
  千万轮回我不动,
  无内无外弥六合,
  穿墙入壁无能碍,
  天上天下我独尊!
  无尘
  古月依然照今尘,
  历劫何曾异现境,
  来世亦同今时心,
  三世无际本不分。
  四大散聚非死生,
  绝忌讳而任纵横,
  常住世间无世痕,
  应世未曾离色声。
  本无染著不求净,
  作意修行自劳神,
  但有纤毫即是尘。
  众生现众生 觉者悟无生
  【众生现众生】
  妄取四大以为身, 摄受缘影纳为心,
  幻识幻出诸形相, 分别形相爱憎生,
  取舍难顺无常生, 起善造恶六道生,
  染净相缠轮回生, 轮回不止老死生,
  老死将至惧怖生, 或为贪生怕死生,
  或为贪死怕生生, 求生求死颠倒生,
  业业成报烦恼生, 烦恼生成菩提生,
  惑乱生成禅定生, 愚痴生成智慧生,
  犯心生成持戒生, 众生生成佛陀生,
  众生众生是众生。
  【觉者悟无生】
  四大是幻本无生, 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 身心既无罪福空,
  有身无身皆非实, 生老病死本无生。
  既生则享尽天年,不怖于生;
  将死时则无怨无悔,不怖于死。
  坦然不怖生不怖死,
  自然顿出轮回,逍遥于生死之外 。
  虽言生死,实无生亦无死,亦无轮回。
  “生老病死及诸无明”,是因误认四大为我而生,
  实相本无生;实相本离于生灭,
  故无老死亦无老死可尽,无无明亦无无明可尽。
  若悟万法本无生,今亦无灭,
  身来身去本三昧,
  如是人与佛何殊别!
  佛性
  贪憎痴性就是伊,
  戒定慧性也是伊。
  烦恼神识仍是伊,
  念佛所念还是伊。
  禅定解脱无非伊,
  境乱缠缚总是伊。
  能生万法只有伊,
  能灭万法还赖伊。
  伊从未动万法竟,
  还伊清净万事毕。
  出世
  不出世诗 唐 法常
  摧残枯木依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请出世诗 平常人
  佛坛有春枯木生,寄网苦寻郢人心;
  夜深人困犹不顾,深恐正法埋山林。
  诸法无行
  前后际断惟现当下,
  乃能得见三世平等。
  离诸妄念心无所行,
  乃能得见无生法忍。
  诸识不行诸法无作,
  乃能得见诸佛密意。
  知蕴唯名心无散乱,
  乃能得见清净心体。
  金刚心
  诸佛净土,只此一心,
  心体无住,诸欲不生。
  无欲则刚,灵知朗然,
  朗朗荡荡,无荫无遮。
  智慧通达,八风不立,
  性相自如,自在本然。
  心体无依,物我皆如,
  照体独立,四大无我。
  三世自泯,永脱轮回,
  无智无得,能所双绝。
  差别境中,澈见真常,
  权实法中,悟无生忍。
  无拘无束,随缘放旷,
  心量广大,全体包容。
  法我融入于道,无人无我亦无众生,
  无能碍之境,无能遮之妄。
  花开见佛悟无生,金矿体中炼真金;
  如来藏中显如来,不增不减自金刚。
  了心不分别
  分别不分别,意识心作祟,
  虽分别万事,如玩大富翁,
  复喜怒哀乐,顺道在其中。
  如梦幻影事,本非实在性,
  回头看本心,本心无爱憎,
  烦恼如云彩,自结复自散,
  诸事不动心,岂碍如来性!
  但识自本心,分别自不有。
  下手处
  用功不用功,但心莫分别,
  时时不分别,无不用功时。
  修行无有断,心无不定时,
  常处无为中,即是用功处。
  虽言用功处,实无施功时,
  常作有为事,心是无为心,
  虽日理万机,常为清闲汉。
  不识清闲者,浮生空自忙,
  红尘滚滚过,点尘不沾心。
  若问下手处,但用清闲心,
  处处可下手,时时定慧中。
  究竟
  攸云野鹤羡我闲,
  岂识无我心方幽。
  雷电闪光称快速,
  岂知意动刹那至。
  彭祖八百谓长寿,
  岂解无生寿无量。
  心如止水是平静,
  岂料无心名清净。
  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万法常寂心恒清净
  怀让禅师第一世──道一禅师曰:
  “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心,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此,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生,乃可随时著衣吃饭,常养圣胎(佛性),任运过时(日),更有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曰:‘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事理具无碍,当生即不生。’”
  吾人六根所显现之一切境界,无非是心的显现,
  若无心则无一切境界,而于心所生即名为色。
  换句话说,凡所见色皆是见心,
  若没有现色,心虽常照,然却不见心。
  故曰: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心;
  色不自色,因心故见色。
  所以色本身非实存,知色空故,生如无生。
  若了此心,即知万法本无生。事理俱无碍,
  有事无事,万法常寂,其心恒常清净。
  本源清净佛
  希运禅师曰:此心是本源清净佛,人皆有之。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只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果。本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纵使三祇僧劫,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原来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但离却有无之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无凄泊之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你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若不会此意,纵你学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做天魔眷属。
  禅师一语道破佛法心要。
  不论中道观、三假一实观,任何禅观,
  皆不离此本源清净佛,
  乃至净土念佛法门、四念处、因缘法等等,
  离此无门!
  诸佛净土、娑婆、涅槃,同时圆具于此心,
  三世诸佛所示八万四千法门,尽在此心,
  纵说得十二部经,离此心尽为魔说。
  顿悟圆觉 渐修习性
  圆觉之性,众生本具足,实无可修!
  仅以无分别与无执著之无边心量,
  发展出广大的光明智慧。
  无边的心量与广大的光明智慧,
  是众生本具之如来德相,
  以此光明智慧,勘破无始的轮回是枉受的,
  无明更是空花,进而顿悟圆觉真性!
  顿悟圆觉后,尚有长久以来,误认四大为我,
  随生死轮回所累积下来的习性,未能顿断,
  也就是众生的“颠倒想”,一时难以转换成正知见,
  故须渐次修习,使之不复落于妄见,默契圆觉!
  直观解脱之道曰:
  “若不落于妄见,染著习性,
  当下的觉性归于清净无染。”
  既契圆觉,则习性脱落,自性显现!
  须知,无论任何的大乘法、金刚乘,乃至了义法,
  它仍然只是法,并非道。
  法,只为显自性而说的,
  自性若显,则照见万法顿空,佛道方成!
  正道本无法,正法亦非道;
  将法以为道,终生不见道!
  若道与法混淆不清,
  将不自觉的执著于法,而不能见自性。
  故金刚经曰:正法亦应舍。
  当自性显现时,则了知自性本清净,
  因自性清净,则见六尘实非尘,
  无尘可染,亦无染净之名,
  所作所不作,所为所不为,无非清净;
  无一事、无一物、无一法,而非佛法,
  即与佛法相印,为佛所印可!
  至此,能以一切法而作佛法,
  而于此实相上建立一切教门,续佛慧命!
  佛以何因缘立空性义耶?
  心地观经第八发菩提心品曰:“善男子!以何因缘,立空义也?为灭烦恼,从妄心生,而说是空。”“善男子!若执空理为究竟者,空性亦空,执空作病,亦应除遣。何以故?若执空义为究竟者,诸法皆空,无因无果,路伽耶陀(顺世外道,倡极端唯物论),有何差别?”
  所以要真实观“诸法空相”,不可以任何意念,让诸法空。应知诸法本自空寂,不可作意令空,否则是名“空见”,不解空义。如大宝积经曰:“迦叶!真实观者,不以空故,令诸法空;但法性自空。不以无相故,令法无相,但法自无相。不以无愿,令法无愿,但法自无愿。不以无起、无生、无我、无取、无性故,令法无起、无取、无性,但法自无起、无取、无性。如是观者,是名实观。”又:“如是迦叶!一切诸见,唯空能灭,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妄见灭故,则无所执著,烦恼如空中之云彩,自行散去,佛性自然显现。佛性显现是方便说,佛性实未曾有遮显,唯清净法眼(智)能见。
  一切修行法,皆为对治法,应病与药,使济危厄。佛犹良医,经法如药,用疾病故,而有医药,无病则无药。以幻除幻,幻灭觉不动,是真观诸法空相。
  烦恼无实性,依妄念而生,
  若悟空义性,烦恼当自泯,
  烦恼解脱故,法亦本无生。
  法本来无法,佛为解脱众生烦恼故,解说万法空性义,悟后万法同归于无说时,故悟后还同未悟时。
  释迦佛曰: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二祖阿难尊者曰: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
  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如幻三昧
  诸法本无生,若有一法生,即名为幻。
  能洞悉明了而离此幻者,是名得“如幻三昧”。
  知是幻,是名离幻,因知幻即是离。
  幻本无形,既无形则无可离之对象,
  故以无离而离诸幻。
  若不能彻底了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此四相本是幻相,本来不有而幻为有者,
  虽能不著,乃是勉强抑制使之无,
  也就是对有而不执著所致之无,
  非洞悉其本无之绝对无,
  纵使能抑之不懈,亦是法执。
  且纵令一切皆不著,而犹著一菩提,
  或有更甚者,连菩提亦不著,
  便入空亡与断灭,
  只因不能洞彻“如幻三昧”。
  故楞严经曰:
  “纵令内守幽闲,亦是法尘分别影事。”
  若修行者,得深信解,了知一切法悉从缘生,
  以彼诸缘皆非实故,而知一切法皆如幻化,
  乃至知分别一切法,亦皆是幻化之事,
  故不作依止想,由无依止故,即具正见。
  因正见故,得正相应,及正修行。
  如是知己,则得“如幻三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