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见本心问答集(1)
澈见本心问答集
--------------------------------------------------------------------------------
平常人佛法文集第二集
目录
出版缘起
自序
问答篇一
问答篇二
问答篇三
问答篇四
问答篇五
问答篇六
问答篇七
问答篇八
问答篇九
问答篇十
问答篇十一
问答篇十二
问答篇十三
问答篇十四
问答篇十五
问答篇十六
问答篇十七
问答篇十八
问答篇十九
问答篇二十
问答篇二十一
问答篇二十二
问答篇二十三
问答篇二十四
问答篇二十五
问答篇二十六
问答篇二十七
问答篇二十八
问答篇二十九
问答篇三十
问答篇三十一
问答篇三十二
问答篇三十三
问答篇三十四
问答篇三十五
问答篇三十六
问答篇三十七
问答篇三十八
问答篇三十九
问答篇四十
问答篇四十一
问答篇四十二
问答篇四十三
问答篇四十四
问答篇四十五
出版缘起
集录了吴耀宗先生“澈见本心”的发表文之后,继续看了他当时论坛的回应文,总觉得不将之收集成册,实为可惜,因为从回应文中,更可看出他智慧的超凡,佛法体悟之深邃,使人从中获取无量智慧法雨,滋润干涸心灵,故请其再出版“问答集”。
回应文,是应当时网友提问所作的回答,此中,不知对方是谁,没有“学生请问老师”般的礼数,故于中唯呈真诚的回覆,也看出其修行函养与为法弘传之热诚,唯恐对方不明白的善喻善导。吾人看了,感动非常。
此“问答集”中,有非常超凡的见解,有独特的佛法体悟解说,吾人认为可解行者于修行中诸多疑惑,进而提点修行过程之盲。因此,再将之集录成书,希冀能有助修行者之更进,以通透“本心”,顿悟圆觉之境地。
全书共有四百六十三个问答,其间因网友提问非止一人,从中穿插者不少,在阅读之时,或许没有连贯性。有些问题的说明,或许会经过好多题之后,才又得到接续。因此书仅将当时的回应文,依序整理下来,没有特别重新排列组合,大都是当时论坛的原貌,唯将提问者名字删去,以表尊重。然而提问者程度不一,更有不少“非教界人士”,故浅深之问题都有。读者读此书时,也必须配合“澈见本心”之发表文,才更能深入了解作者之本意。
释如莹于松柏岭云居兰若
2004年八月
自序
自《澈见本心》一书出版后,得到诸多鼓励及肯定乃至激赏,有于中会得本心者,有于中获得清净智者,有于中获得世出世入智,进而以世法而做佛法者,有于中得到解脱之智,进而会通佛经者,这是一个真正能受用的佛法,不因工作而不能修行,亦不因修行而不能工作,世法与佛法紧密的结合,这才是如来真实义,所谓离世觅菩提,如兔角石女儿了不可得,因此,《澈见本心问答集》在各方的肯定及护持下,得以迅速出版。
《澈见本心问答集》,是收录众多修行者于《澈见本心》所发表的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及其解说。因不限任何宗派,所以讨论内容很广泛,也很精彩,语气亦有不同;或有言词尖锐、或有温文儒雅;或深、或浅,惟所解说之依据,以不离本心故,皆秉持不卑不亢之心,翼使佛法不失其真,因为不卑不亢是本心本然之状态。因此,于对答中可善见本心本然之自在解脱处。
大道本不离心,只因妄执而生误认,误认“道”已远离,然“道”未曾须臾离也,是故悟道或许只在翻掌间,或许只在瞬目间,所以“觉悟之法”有时觉得无比遥远,有时却觉得若在身边垂手可得,惟因妄执之心“意识心”与本心之差也。若以妄执心学法,所得是缘法,则觉悟之道远在天边,若以直心学法,则觉悟之道不离此心,此心即是。是故,若能以直心观看本问答集,则将会开启自心本有的清净智慧,此清净智慧,将会让您确认一切缘起性空(缘影生、缘影灭,原来只是空幻缘影,何生?何灭?)空何可执?所以,妄执之心将获纾解,自当泯灭,会得本来心。文中或有深邃义理,亦请谛听解说,或许能开展一片清净法界,解脱一切法缚使结,进而贯穿一切经文法义,因为世尊依本住法而说一切经法,而本心即是本觉,即是本住法,任何经典亦不离本住法,是故六祖慧能曰:“说一切法,不离本心。”离本心说法是名相说,非佛所说。
不管聪慧或愚笨,不管身体健全或残缺,不管年少或老迈,我们都有能力开启本心中具足之智慧宝藏,解脱一切烦恼,自由自在与佛陀无异。因为它是我们所应拥有的,只是我们暂时迷失了,所以我们终将借助佛法找回它,就在此生!就在当下!当您觉悟到了佛法,您将发现我们没有选择的,因为法尔如是。
2004年八月 平常人谨书
问答篇一
1、问:佛法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佛法?
答:佛法是为让现世人没烦恼、没恐惧,自由自在的生活著,若为佛法而失去此事,是本末倒置,不如无学。如果现世人能够没烦恼、没恐惧,自由自在的生活著,那佛法是多余的累赘,正当此时,佛法就像浮云遮日面,又失去了光明,因佛法又惹起了知见。
2、问:没有“我”吗?照理说:我是由父母而生。而父母是由其父母而来,“最初的祖先”由“最初的祖先”的父母而来。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时间开始,但一定有个开始吧,所以我的疑问就是:如果没有“我”的存在,那么,我人的身、肉、皮、骨及思想从何而来?
答:佛教是认为:人“有我”的观念太重,会产生“我执”(这是心灵程面的我)。如果每个事、物都加入“我的”,那就局限了自己的心灵空间。例如: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社会;我的宗教;我的信仰。如果离开“我的”时,就认为是别人的,而略显不自在,甚至稍有对立的感觉。换句话说:如果“我执”太重,只要踏出家门,就是别人的。如果去掉“我执”,那地球是我的,任我自由自在的游(当然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那自然就会去爱护这个地球,及其一切事物,其实也默契了耶稣基督的博爱精神。自古以来,圣人所见略同,只是各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各自的徒众。
耶教徒曰:上帝是我的主人;
佛教徒曰:自性是我的主人翁。
耶教徒曰:耶稣是真理真道路;
佛教徒曰:佛法是真理真道。
耶教徒曰:愿耶稣引领我们见上帝;
佛教徒曰:愿佛法引导众生见自性。
佛教有禅坐,耶教也有灵修,许多耶教灵修者,会发现上帝正在我心。
3、问:儒学中的“孝”看的很重,不孝者无法成圣!佛法中“孝”不是必要条件,孝不孝不决定能否成佛!东方文化深受儒学影响,孝字在观念中看的很重,也潜移默化于日常观念中,想讨论的问题是。出家者如何面对“孝”?佛陀当初是否也面对此问题?
答:“孝”不是物质上的东西,它是心里层面的,也就是能使父母感到放心,即是孝道的展现。不一定常在父母身边或给丰富的物质,只要尽人事去做,一通电话,几句关心话语,皆可令父母感到放心、生喜欢心;父母不从,亦不得强出家,应让父母同意始得出家。若父母同意出家,应比让孩子去闯天下、或外出谋生,更能放心。而出家者,亦应如法行,早日得解脱道,回酬父母及回馈社会,使父母与有荣焉,同登彼岸,即是“孝道”的发挥。如莲池大师七笔勾曰: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即是得解脱道,回馈父母。
4、问:佛是无业人,其所指的“无业”,应如何解释?
答:无业是指无业障,佛虽来应世,与众生同住于世,但其了知业障本来空,故一切行皆为“无业行”。生死涅槃皆为幻,何处有轮回?
5、问:永嘉禅师言 :“了即业障本来空”,若业障本空,则如何还能说是“无业”?
答:正如永嘉禅师所言:“了即业障本来空”。若了悟者即知业障本来空,因本来无一物,何处有业障?但据众生的立场而言,有六根、六尘、六识,共十八界,依妄想分别,而有贪、憎、痴三毒,而产生无数善恶业障,故对众生而言,业障非无;对了悟者而言,业障本来空。若众生已了悟,一切法自然消失(包括“无业行”)。故曰: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6、问:物竞天择,优胜劣败,是业力的展现吗?
答:物竞天择,优胜劣败,本是万物亘古不变自然之常理,若视其为无常,乃心之无常,境依然恒常不变,众生若自心分别其优胜劣败,则将生爱、憎、善、恶诸心,业依此而生。佛知此境是真常之理,故不生无常心,而知业性本空,故业无由而生。此境端看观者之心境,因业由心生,病由业生!
7、问:“法忍”,依“大自在实相无量念佛法门”而言,有三深密义:(1)普济慧命││所谓法忍,对法性深切不移之认持,在于成就自他众生不二之慧命。(2)护持法统││如此住持正法,显扬圣教,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3)常乐我净││佛性四德,四无量心……。
答:(1)普济慧命--此法续佛慧命,成就众生无边智慧,自利利他。(2)护持法统--此法将住持正法,显扬圣教,而不碍现行之一切有为法。(3)常乐我净--先以此法自净其意,心净则一切佛土净。
此法为“无为法”,只让人了悟如来真实义--“自净其意”,并不让人做任何有为的修行,况且,绝无碍于任何有为的修行,又无需改变任何环境。若心境成熟时,将解脱一切有为及无为法,而契入如来清净觉地,始知一切有为法,如空幻泡影。
8、问:曾听人说:般若如大火炬,一落文彩,即属染污。既然说了就不对,那佛陀还不是说了。佛法甚深难解,研读“楞伽经”,其中有提到“人无我”及“法无我”,其文义甚深难解,其中又以“法无我”甚难甚难,其中大义,亦模糊不清。“人无我”所提及的范围,应包含一切外境及内识妄想境的不实虚妄,而“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中,更是明白的解说出“法无我”的真义,请进一步分别此人法无我之异同。
答:学佛法须发挥大雄志,若证实无误,则须勇猛的站上去,方可去除旧有不正确之观念,否则也许十年后仍在原地,只增见闻,般若智依然没进展,这是我执太重的人无法自知的。内心不存骄傲或谦虚之分别,因它会左右人的思惟,或执著谦虚、或执著骄傲,这都不能使心清净。
研读“入楞伽经”,应以魏?菩提留支所译之十卷为主,若要课诵,则以楞伽四卷为主。此二种翻译所用之法句大不同,(原梵本是一样)。天竺菩提留支所译之十卷,较详细易懂,也可两者对照研究。
作个“绝学无为闲道人”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自己的执著。人无我、法无我均是自己的执著,故不能解。若能深入自己执著之所在,即可遣散“我执”,而无学、无修、无证自然成。
问答篇二
1、问:“若能用佛法(甘露)洗涤本心(佛),使本心清净”,本心(佛)还要再洗涤,使本心清净,那学佛的目标要“成佛”,佛又变成凡夫了,那学佛做什么?
答:众生之本心清净与佛无异,因众生误认四大为我,而以六尘境所反映入内的影像为我心,久学佛法之众生已知此事,欲学法以恢复本心,但不知佛法真实义,故虽勤修行,仍为法缚,无法解脱,只名“更换缠缚”。前为尘境缚,现为法缚,不能自在。如用法水洗涤本心,而不留半滴法水在内心,本心才能真正的清净,因法本身也是尘。又如用肥皂洗手,洗去污垢后,也要冲掉肥皂擦干双手,才算洗干净,因为肥皂也是污染源。
今有许多久学修行者,不知法就是尘,虽终其一生努力修行,仍是一身尘劳,真让人于心不忍,虽想一一为其解说,但大部份我执已深,执法以为道,委屈了佛性。
正道本无法,正法亦非道;
执法以为道,终生不见道。
2、问:“我执已深,执法以为道,委屈了佛性”是“尘境缚”,还是“法缚”?敬请开示解“我缚”。
答:万里无云天本晴,
宁来乌云转为阴,
心之与尘本无绳,
误认系心于六尘,
经人指点方惊醒,
原来无绳缚我心,
绝尘而去逍遥行。
3、问:就心经而言,念咒有何用处?念经、念咒有何分别?咒是什么呢?
答:“念经文”可解其义;“念咒语”可令己心获大安稳,并降伏其心。咒语是不翻译的梵文,“咒”,可译为“陀罗尼”,是总持之意。如“大悲咒”,可译为“大悲心陀罗尼”。
4、问:“咒”可译为“陀罗尼”,是总持之意,“总持”是什么?
答:虽修一法,但此法可尽通一切法,此法则名总持法,亦名“陀罗尼”。持咒首重自心之平静不杂(勿想持咒之功用),此时,若能使心清净,则六根俱遣,备而无用(非断灭),朗朗自净其意。至此,忧患不能侵,邪气不能袭,自心如“不动明王”,但不作“不动明王”想。
5、问:一般通俗经文那些是了义经?那些是不了义经?
答:了义经是述说佛菩萨之真实境界(谓之实法),但因二乘行者执己见,无法入此境界。普贤行愿品疏云:“华严经广谈法界之旨妙极无二,盖如来出世,首为诸大菩萨说佛菩萨之真实境界,不说二乘方便之法。是故声闻缘觉虽在听次,有如聋聩,寂无所闻。”故世尊再据二乘者之见地,大开方便法,此法不了义(谓之权法)。但多数后世学人,无法分辨何者为了义,何者非了义,故经文皆有明示“了义经”,若非了义经,则不提此事。如:圆觉经、解深密经、诸法无行经……等,皆有明示。也有权、实并存的经典,如华严经、法华经……等。了义经之一真法界本是无法可说的,但无法之法仍是法,故了义经之经文都是很简短的。而非了义经(权法)何止八万四千法门,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亦未能尽说,故经文冗长。
心经实为学佛者须如实知之经典,文短意赅。若能观此经而悟无心者,则可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至佛地位。悟无心者,见闻觉知应正常存在(非断灭)。悟无心者,入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悟无心者,见尘非尘,故无尘可染。悟无心者,与未悟时,一切正常,仅心境无缚无解,无染无净。悟无心者,得知五蕴皆空,本心恒常清净(无染无净曰清净)。
6、问:心经读到无所得就停在那里,是断灭而非悟这怎么办?了义是否还是要从不了义渐修起?一心三观是顿悟法门,如何说?修行次第有还是没有?
答:心经读到无所得处就停在那里,此时的心境是暂断思想,但并不能恒久如此。且此心境时出定、时入定,故名断灭。仔细思量仍为意识心作祟,不能自在。应更求其究竟(可看圆觉经)。真悟是不断思想,念起,知而勿随、勿断,任性逍遥荡荡无著,随缘放旷,方是保任自性清净之功。
了义经可贯通一切非了义经,所谓达其本,其末自至。非了义经是无法通达了义经的,所谓舍本逐末,弃深般若而攀其枝叶,枝叶繁多难寻其本,故须先依了义经,确定不能理解,再求其次第。
一心三观非顿悟法门,是次第法门。顿悟,须先认知彼岸之境界,再发挥一念相应慧与其相应。了义经大都在叙述彼岸之境界(一真法界)。离幻即觉,本无次第,但依根器利钝而有次第。仁者不须求其次第,可直入究竟法。因现今资讯发达,迷信者少。
7、问:是不是真心也要舍去?若把甚深境界也供出去,则舍了执著,也能更进一步境界吗?
答:若从众生境地看佛地(从下而上看),欲舍之心与能舍之心,都是妄想,无心方名真心。若能无心,则无能舍之境界,亦无欲舍之心,故实无可舍方名俱舍。若还有可舍的境界,那一定还有所执,故真心是无可舍的。
若从佛地看众生地(从上而下看),真相实说的话,“真心”本无“舍与不舍”的问题。舍与不舍皆无碍,以真心染不得、亦净不得故,无可取、无可舍。
8、问:怎样才叫做“放下”?
答:放下是不能勉强的,因为勉强本身就是一种执著与放不下。若能自然无为即名“放下”,无可放下方名“放下”。
以前,至某一禅修道场,与一禅修者论述心得(其已禅修二十余年),他教人禅坐,一直以“放下万缘”为禅坐理念,若初学禅者是可以此为标的,这只是暂时的,但若半年以上的禅者,应以“不放下”为理念,而以“不拾起”为标的。也就是说在十二时中能不拾起,一切如意与不如意均不放在心中,久而久之,“如意与不如意”在心中就渐渐平等了。但处理世俗事物依然如往昔,尽人事去做,其结果如意与否,就不须在意了,只是观念改变而已,却不要改变环境。若能如此,则处处是道场,时时禅定中。这是真正无出定与无入定之如来三昧禅,众生若能至此,即名入“不退道场”中,无上佛法必定终能成就。彼禅修者闻此言,叹未曾有甚深法门。
9、问:如何明白自己修学的佛法是正确的呢?
答:修学佛法者,应常看经典,尤其是了义经,因为持经有扶正之功,才不致走偏了,而且这是佛经的重要功能,若求于别人,也不一定正确。且持经可增加自己的信解能力,不致迷失方向。修行一段时日后,若仍怀疑自己修行路的正确性,就表示自己仍未如实知,更应多观了义经,因法会未曾散,正等著您参与。
问答篇三
1、问:“众生本来成佛,现在也是佛,未来依然是佛,佛与众生平等无二。众生误认四大为我,故妄入六道轮回,误认六尘缘影为我心,误认为六尘所染,故妄生烦恼伤本心,其实,众生本心清净,六尘与你无干。”若如是,从此而行,历阶位否?或是直证?两者皆非?或有善巧?无所得者,与未修同?若有所得,所得为何?
答:十地菩萨只是方便说,唯佛地为众生本有之清净地,若能恢复众生本有之清净地,即名直证。并无任何善巧,唯有直心(无意识分别之天真心)。众生本具足佛之一切德性,故悟亦无所得;现误认为众生时,亦无减少佛之一切德性。无奈众生不解如来意,冤枉承受一切苦厄。
2、问:古代大德言:“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此事并非说说就可以算到家了,初步要做到,就像一颗糖溶入面团中后,要将此颗糖从面团中每一个部份还原出来,不容易啊!一步一步都须要修证,不是吗?
答:真心何须修证?六尘本无尘 (见尘非尘即见如来),误认何曾解方便。如莲花虽生于水中,而未曾著水。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著。若能了知众生不是因修六尘以达一尘不染而得成佛,而是本来无尘可染,一切染尘皆为妄见,更无佛、众生可分别,即能当下体识“见尘非尘即见如来。”一切的染尘,只是意识心对外境的反应而生的幻觉(如镜中影),实相是“无尘可染”,一切染尘皆为幻见,故亦无染净之名。一切处,一切物,实“无尘可染”。“无尘可染”,即如慧能大师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究竟无证亦无修。
3、问:“空性”:我无法说出。只能说出肉身是起心动念而已,如人饮水。真要比喻:“空性”如身,余如梦境。我经典读不多,但依圆觉经受持修行,不善法句,多以白话,试问:有何佛或何祖师,死后方成道?如在西方净土,是否可直接成佛我不知。如果可以,是否也要带肉身往西方?
答:若了悟真如之本体,本来寂灭无为而离诸相,此为众生之清净本心,此即名体悟空性,故言“无所得。”即身成佛是指四大未散以前成佛,并非肉身成佛,四大是假,仍须归返大地。
圆觉经,是很易理解的了义经,值得一门深入,此经了义经中最易解的,发挥本能的智慧去贯通此经,并承担经义,终必能了解如来真实义。暂不要看翻译本,若有不解之句,再查看“佛学大辞典”,这样比较容易理解法句。
另有两本了义经,也要去贯澈它。即解深密经和诸法无行经。诸法无行经,明示但为信解甚深一相法者说之,经云:
“虽说少欲知足,而不以为最;虽说经戒,亦不以为最;虽说在众过恶,亦知一切法远离相;常称赞独处不在愦闹,而不以为最;虽赞发菩提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虽赞大乘经,而知一切诸法皆是大相;虽说菩萨道,而不分别阿罗汉、辟支佛、诸佛;虽赞布施,而通达布施平等相;虽赞持戒,而了知诸法同是戒性;虽赞忍辱,而知诸法无生、无灭、无尽相;虽赞精进,而知诸法不发、不行相;虽种种赞叹禅定,而知一切法常定相;虽种种赞于智慧,而了智慧之实性;虽说贪欲之过,而不见法有可贪者;虽说嗔恚之过,而不见法有可嗔者;虽说愚痴之过,而知诸法无痴无碍;
虽示众生堕三恶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狱饿鬼畜生之相。如是诸菩萨,虽随众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为说法,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所有、无取相。世尊!惟愿说是不可思议方便之法,一切声闻辟支佛与新发意菩萨所不能及,但为信解甚深一相法者说之。”
4、请问:入定和睡觉,相同在哪?不同在哪?
答:入定和睡觉两者之比较,是很有共通处的,对一个失眠的人来说,睡觉是须要一番功夫的,但是愈是用意识心使其入眠,愈是不能入眠,数羊数到数千,依旧再数,不能入眠,因为数数字之心,就是意识心。睡眠就是要本心得到休息,而意识心就是本心染识之异名,只因白天此心执著六尘太深(包括法尘),这些都会让您无法入眠。须忘记六尘,忘掉想睡的意念,方能入睡。
对一个不能入定的人来说,入定是须要一番功夫的,但是愈是用意识心使其入定,愈是不能入定,念阿弥陀佛念至数千,依旧再念,不能入定,因为念阿弥陀佛之心就是意识心。入定就是要本心得到清净,而意识心就是本心染识之异名,只因平时此心执著六尘太深(包括法尘),这些都会让您无法入定。须忘却法,忘却我,忘却佛,忘却众生,忘却解脱,乃至忘却入定,至此方能入定,因如来定实无出入。
5、问:我不信入过定的人,如果说出定境,就会失去定境,理不通。如说,没忏悔前别想修定,是吗?
答:真禅定是无出入的,若时出时入的定是“痴定”。仔细思量也是意识心所为,非本心之清净定。故不能执著任何一法,方能解无法之法(如来意)。一切佛所说法,仅为比喻而说,不能执著。至于如何是真忏悔,并不是双手合掌,跪在那儿就叫忏悔(教相),忏悔是内心的事,全凭心意用功夫(实相)。不执著,当下无念,即不入于过去,过去已过去不能更改,然于现实中已了无痕迹,但不再犯,其心自得清净,是名真忏悔。
6、问:“真禅定是无出入”,这是佛的境界?或是指开了智慧后即是?
答:“真禅定是无出入”,这是佛的境界,也是指开了智慧后即是,开了智慧即是觉。
7、问:“真禅定是无出入的”,可否再详加解释一下呢?
答:“真禅定是无出入的”,若不见有出入之心,即为常定,若有出入即非大定。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事自如,凡圣皆忘;能所俱泯,心境如如,则无不定之时。以上是六祖坛经所解说的。
8、问:坐久了,腿部麻木,怎么办?初学坐禅,以单盘坐姿只坐了半小时,腿部就因盘腿时,上腿压下腿的关系,下腿因血液运行不好,腿部就麻木不仁,有时僵硬得连要放腿都困难,怎么办?有什么方法可以坐久一点而不会腿部麻木不仁呢?
答:盘腿坐不是每个人都行的,因天生或后天的关系,筋骨较硬,约有一两成的人是无法久坐的,只不过坐十几分钟,就好像两只腿是别人的,更无法双盘腿,有些迷信的人会说,您与佛较无缘。其实这些是无关重要的,更不要自认为是而退道心。如果试多次仍然如此,那就采用如意坐或罗汉坐。只要不影响骨骼的姿势均可。但须注意一点,只要有一点点打瞌睡的现象,就要起来走一走,否则很容易成习性,以致每次禅坐时就想打瞌睡。还须有一个观念,禅坐只是较方便入手的加行法,而行住坐卧均是禅,十二时中无非定。
问答篇四
1、问:“了却生死之究竟大法”一文,是依何经论述?
答:“了却生死之究竟大法”的法源根据是“圆觉经”,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这是世间难信之法,难信之法易悟,易信之法难悟。华严时,佛初转法轮即说难信之法,与会法众难信佛所说之法,故被迫中止说法,次再说易信之法。易信之法较接近众生的理念,但离实相甚远,故较难悟。而难信之法因离众生理念较远,但接近实相故易悟。了义经都为难信易悟之法,故学佛者一生至少要通达任何一本了义经,才算学佛法。否则,就如临济录曰:“只如诸方说六度万行以为佛法,我道是庄严门,佛事门(教相),非是佛法。”六度万行、持戒、持斋等,是庄严佛法外面之假装,非真佛法。如果只学到这些,不算是学佛,仅学到佛法的包装,不是佛法的实相。
2、问:“了却生死究竟大法”一文中云:“未生我时,尚未有身体,不会认不清自我”,此“自我”是什么?
答:您问我,并非嘴巴问我,也不是大脑问我。我答您,并非嘴巴答您,也不是大脑答您,这言语性即是“自我”。它常在六根处显现,夜夜共枕眠,朝朝还共起,您却不识伊。
提供一则禅师教徒弟认识“自我”的方法:一僧习禅多年仍无法找到本心(自我),故无能安心,困扰不已,请益禅师,禅师与其相对而坐。师曰:我说一句,你跟著在心里默念,并观想如是境,僧应诺。许久……师曰:我今已死。
僧心里默念,并观想如是境:我今已死。
师曰:我已被送进火葬场。
僧心里默念,并观想如是境:我已被送进火葬场。
师曰:我已被火化成灰。
僧心里默念,并观想如是境:我已被火化成灰。
师曰:有一阵风吹来,把灰吹散,什么都没剩下。
僧心里默念,并观想如是境:有一阵风吹来,把灰吹散,什么都没剩下。
良久!
师问:你今在何处?
僧默然!
师曰:将心寻来。
僧终大悟。
3、问:文中“未生我时,尚未有身体,不会认不清自我”,“本心(自我)”,是不是认为有情众生未入胎前尚未有身体,在中阴身状态下不会认不清本心?
答:中阴身的意识形态(识种),出生后就忘掉了,可确定的是,它并无身体可误认。但不管有身无身,它都确实存在。
4、问:又文中“但出生后,有了身体而误认身体为我,而迷失了‘宅中王’,即住在身体内的真我(原来的我)”。照您的意思,您认为真我住在身体内,怎么解释“楞严经”中这段经文“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答:不可小看此“真我”,此真我若无所著,其大等虚空,可为无边身菩萨,其寿亦无尽,可为无量寿佛。此“真我”可做佛、可做众生。楞严经中:昏扰扰相,众生误认,以为是心性,其实是缘心(六尘反应之心),非本心性,而一但误认为是本心性,把本心迷惑于身内,不知色身所涉外之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而妄认四大为我,故不能尽我相、人相、众生相及寿者相。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文中所称“住在身体内的真我”,是据众生迷境相而执著身体,故真我被惑于身内,若不执于色身,真我实遍虚空。
5、问:既是于一切法皆不执著,何苦于自法如此执著?
答:这是无法之法,它不让您作任何有为的修行,故乍看之下并无下手处。其实不管您修持何法,时时刻刻到处都是下手处,且只须如实知,即可去一切无明。以无法之法故,实无一法而可执著;真我(真心)无心故,实亦无能执之心。但若进一步理解,即可体会心经之“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也就是说,本来就没有无明,故亦没有无明可尽,不是经过修行才把无明尽掉的。本来就没有老死,故亦没有老死可尽,不是经过修行才把老死尽掉的。若体会此意,即可悟得“五蕴皆空”。
6、问:“了却生死究竟大法”,此篇是否为随缘浪起而说?
答:是的,佛法都是随缘而说的,佛经里,佛均应菩萨、声闻、比丘……等咨询而说法的,若无此因缘,佛是无法可说的,因佛本心恒常清净,并无一法可得,故无法可说。但若缘起,则心生故万法生,即可说一切法。说法竟,则心寂法亦寂。其实自性本具万法,与佛无异,只因迷而不见。
7、问:有心处不得住,无心处急走过,是吗?
答:有心可累积经验适应生存,不能不住,但不住贪憎痴。无心则无分别,何须急走过。住与不住“无心”却成有,惟无心实非关住与不住,是名“真无住”。
8、问:谈梦说醒,论空言证。老话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果有人在梦中“谈梦说醒”,如何叫醒作梦之人?
答:若醒来的人,欲叫醒做梦的人,做梦的人,不一定会认为自己在做梦,若知是梦自然醒,何劳醒者叫?醒者只能在旁等候,若梦者稍有醒悟,则醒者趁势推机,方可叫醒梦者。佛明白告诉众生曰:众生本来成佛,现在还是佛,未来依然是佛,有谁会相信呢?故佛法藏于经典中,等候众生稍有省悟时,而为省悟的众生做证,使其认清真实境。
悟时方知无佛可成,本来是佛故;
悟时方知无法可得,本来具足故;
悟时方知本来清静,无尘可染故;
悟时方知生死涅槃,妄想而成故。
9、问:如何转识成智?
答:当您看一本佛经后,而能忘记掉此佛经里的法,仅悟取佛经里的智慧(般若) ,而丝毫不留一丁点法在心头,那就是转智成功了,脱去了法尘。否则法即是尘,常扰您心,不得清净。
10、问:“识”难道不是“智”?
答:法是(尘)识,般若是智,有天壤之别。识会扰乱本心,使本心惹尘埃;智会使本心清净,本心清净即心是佛。识是贼,勿认贼为父。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法为六尘之一。
11、问:个人觉得,现在大都各有所持,说法纷纭,难辨权实,“正法”究竟是什么?让人常常无所认知。
答:众说纷纭,无所决择,当然以“了义经”为依据。 万法纷纷,实有一法可尽通万法,其名为大法王,亦名为陀罗尼(译:总持或佛之真言),能以此一法,而齐修万法,此一法亦为“无法之法”。世尊依此法而说于万法,四十九年仍未尽说。且法法无碍,法法不相矛盾。其实并不深奥,众生因执著己见,故转成深奥。若执己见而观经者,佛经仅供其参考而已,并无法悟取智慧,仅巩固了己见,无所助益。
12、问:诸恶不做,指对恶业的态度;众善奉行,指对善业的态度;自净其意,不善不恶业,让人间只存在“善与纯”,是吗?
答:“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拙作“无业行”一文,正默契此意。人世间难免有善恶诸事,但最重要的是能自净其意。也就是说,要能使自心保持清净,不为善恶业所染。若解此理者,自然能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义。
问答篇五
1、问:“正知见的体悟”一文中,如何依此知见修持?次第如何?所证如何?
答:一切修持即次第;众生与佛平等即所证。众生自言我贪、我憎、我痴,不知贪憎痴性即佛性,欲断贪憎痴之心本身即为贪憎痴性,以贪憎痴断贪憎痴,即巩固了贪憎痴,累劫难了,实无贪憎痴可断。心若清净无为,即无贪憎痴,无犯自性戒、无乱自性定、无愚自性慧,悟此即悟“无生法忍”。生贪憎痴与灭贪憎痴均为妄想所生,然万法本无生,于无生中自然圆满。
2、问:“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有功德,那必须是真信,若是妄信,何来功德?佛性、本性,我既未亲见,若说了就信,或看了经就信,这是真信还是妄信呢?未曾亲见就信,也只是表面上的信,内心未必信,如此的信只是种个善根,却可能耽误了开悟,是不是?所以,真信是要有条件的,不是说信就信,条件未到的信,只是妄信,只会耽误了自己。若我相信了,相信那就是自性、佛性,可是我并没有解脱,并没有开悟明心见性,如此,相信了还是凡夫,有何用呢?
答:若能求证了义经,即可巩固信根(可求证圆觉经),没有人能勉强自己去相信任何法,但最值得我们相信的应算是佛经了,而佛陀也不是叫我们盲目的相信佛经,在佛经中菩萨也很殷勤,详细的为每一法句做深入的咨询。佛也无不尽力的一一解释,从四大的假合说到自心的清净;从出世法说到世间法;从胜义谛说到俗谛。无非是要显示正修行路:“如来因地”。但若还是不相信,问题就出在自己的一颗“执著己见的心。”若是真相信的话,则须改变自己“执著己见的心”,如果依然持著一颗“执著己见的心”,那就不是真相信,真相信则须如法奉行,若还是执著四大、攀缘六尘,与不识佛法者一样,故相信了,还是凡夫。所谓欲求佛果,必依真因,倘若因地不真,难免果招纡曲,非但徒劳无益,而且有损。如用铜铁不能造金佛。若不知如来因地,与不知如何发清净心(法行),难免错乱修习,堕落邪见。楞严经:“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二种根本者:一真本,二妄本。真本是根性,常住不生灭;妄本是识心,虚妄生灭。若因真,则果正,自然不落邪见。
3、问:具正知见远离邪见非常重要,但是天台、唯识、中观都同意,要到见道位才能断五邪见,那么,在初地前,是如何确认所见所解的为正见而分含有我见等邪见的见解呢?
答:最好以了义经为基准做判定,暂不要以“天台、唯识、中观都同意,要到见道位才能断五邪见”这样的理论去判定正知见。也不是否定这样的理论,而是他们所附带的内容,更难理解,更难圆满。因为那也许是非了义的。当我们于佛法产生迷惑时,切记!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从非了义要证入了义会出现一些矛盾现象。从了义证入非了义则无碍。故若遇矛盾现象时,须依了义即可贯通无碍。
4、问:依理解经义所得来的信,不是真信的,只是意识想思的妄信而已,那是经不起考验的。人如果没有亲证佛性,只从了义经得到有人人本具佛性便信了,那就不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不是吗?
答:了义经所讲的,就是让我们亲证佛性的方法,它是因地非果地。也就是必须依“亲证佛性”的佛所说的法,方能“亲证佛性”。如有人亲眼见过月球的表面,告诉我们说月球像橘子,我们不相信,除非让我们亲眼见到,而又不接受他教我们的方法,“用天文望远镜”看。然后在旁边说“若不是亲证决不相信”,那不是一颗“执著己见的心”吗?其实,一颗“执著己见的心”大家都有,但是越不执著的人,心量越大,般若智越高。“执著”只会让我们缩小心量,并限制智慧的发展。若能不执著,众生的心量、智慧也是无边的,足以容纳无边的佛法。曾经有人质疑说:既然一法都不能执著,为什么我又那么执著「正知见”。其实若仔细体悟“正知见”,会发现它是无任何“法相”让我们执著的,因它是无法之法,故无可执著处;另一方面,当得正知见之时,亦无能执之心了。
体悟“正知见”时,会让我们感觉到:佛虽说了很多法,却好像什么都没有说(法本无识)。虽听了很多,却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转识成智)。只觉得自心清净了,法水洗涤了本心,以无所得而得。识法者,将可视万法为无法,因法本无相。不识法者,无法亦视为法,故法成法相。
5、问:“执著”那么容易去除吗?证得初果者仍有执著,何况凡夫?“执著”应该是修行到家了自然消除,而不是我们凡夫要消除就能消除的,不是吗?
答:初修行者,就是要逐步的去除“执著”,执著愈少,心量愈大,智慧愈高。心量真的可以放大到无边,因心量无边,智慧也会发展到无边,方可容纳无边的佛法。其实这样的境地,我们今世现在都已具足的,就是被“执著”限制、蒙蔽著。试试放弃一点执著,然后再看一次圆觉经,它不会让您失去什么,只会让您得到更多的清净。就算已得了“正知见”,佛经也会再一次的为您证明,并令入不退道场中,佛法将在心中自然圆成。
6、问:正知见如何证入?用一个净土法门最常用的说法,这了义见,在忽然受大逆缘(被杀、遭遇莫大苦痛、命终),有没有用呢?能不惊不怖吗?如果已观轮回、涅槃如一,如何让别人在日用事中“落实”无畏呢?
答:当然,佛法如不能落实日常生活中,就不是佛法。但它也不是什么超能力,也不是因知了义,上苍就特别保护他。这些都是众生依贪憎痴而生的妄想,但可以保证的是,若忽然受大逆缘(被杀、遭遇莫大苦痛、命终),与“未了的自己”比较,一定会比以前镇静、理性、有智慧的去面对解决,因为他知道大逆缘若能转则转,若不能转则坦然面对,这就是大无畏的表现。心理虽不在乎“生死”,但并不求死,也不贪生,故能享尽天年。凡夫贪生不一定能长生,怕死不一定能不死,所谓:“贪生焉能长生?怕死焉能不死?”,反而恐惧、忧虑、烦恼不能自在,很难享尽天年。试问自己:恐惧、忧虑、烦恼不能自在的您较长寿?还是无恐惧、无忧虑、无烦恼能自在的您较长寿?
知了义者,于世间法中,无一处会比“不知了义”的自己差。记住!是跟自己比,不要跟别人比,若跟别人比,会牵涉到许多不可知的业障,故不能比。“知了义”者处世态度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对心灵方面更有说不尽,甚至想不到的众多好处。
7、问:如果很了解佛法,那么是不是应该对其它法门也很了解才对?像六祖惠能大师,虽不识字,但因金刚经而开悟,而且虽没读过法华、涅槃经,却能解法华、涅槃经。
答:如果真能解“如来真实义”者,必能尽通一切法,也能知各宗派之一切法要。若如此者,方名法眼净,能看穿一切法故。依经行持才能亲见真谛,但“依经行持”,若因地不真,也是难见真谛。法本平等,因众生根性深浅不一,故不能统一带入一个“成佛的公式”皆令成佛。故曰:无定法如来。但说法有一定的次序,每部佛经都一样,皆由深而渐至浅,因为深法对深根者或浅根者皆无害(只是难信而已,若能信更好),但浅法对深根者就像毒药一样,所谓声闻、缘觉之法,是菩萨的魔事。行者不能不慎!
8、问:大乘经典确实是佛说的吗?大乘经典之内容自是究竟─ ─ 应该是某祖师大德所撰吧!但若要论及大小乘之优劣与否,自然不能用自家经论证明自家理论的正确呀!
答:自己贯通不过的经典,就怀疑不是佛说的,一个真正体悟“如来真实义者”,必定能全部贯通。就连六祖坛经、黄檗断际禅师的“传心法要”,及一些已成就者之论,如智者大师等等,都应无碍。三乘经典都是相通的,方能称为修多罗(契经)。这是须实修实证的。若说:“大乘经典确实是佛说的吗?”这已经是谤佛了,谤佛者自断佛种,不是佛会断您的佛种,而是以后每遇大乘法,就会拒得远远的,故自断佛种,除非忏悔了,愿意接受了。
问答篇六
1、问:烦恼是缘起的,所以并未影响本来的清净,烦恼是清净的另一面,所以本来清净,烦恼会因缘生起,烦恼亦当因缘灭去,在不参与的当下就看它生生灭灭,是否在刻意灭除烦恼的当儿,又是制造另一种烦恼?在看烦恼生生灭灭的当儿,如何能体会其实本来清净呢?
答:现在以最白话的方式说明:设若业识是与生俱来的(其实业识本空,此点暂不谈),但烦恼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的。
当三岁时天真无邪----------烦恼清净。
当十岁时,不知烦恼是何物----烦恼清净。
当十七岁时没烦恼却强说愁---烦恼依然清净。
当更长时,同样的景物,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需求,这样的过程本来依然无碍,故烦恼依然清净。但因比较、分别,复生爱憎取舍之心,动荡本心,烦恼因分别意识而生祸害。故知烦恼因“心的附著”而生,本无实性。又知若离“心的附著”,则烦恼本来清净。此时,若观看烦恼的生生灭灭,即是起“心的附著”,则不能体会“烦恼本来清净”。
如一盆子水本来平静(本来心),因八风吹皱水面(生烦恼),即欲抚平水面(欲解脱烦恼),复用手,或任何有所做作,或加行的方法(次第有为法),欲使水面平静,只是另起涟漪,并无法抚平水面。故只有不去理它,自然会恢复本来的平静(大乘法-无所著),因水性本来平静,故曰:自调伏(烦恼性本来清净)。妄念若起,知而勿随,是名“无所著”。
2、问:你说烦恼是清净解脱相,不爽的时候也这么认为吗?
答:只要不执著不爽的心,烦恼依然恢复清净解脱相。
3问:“知而勿随”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形呢?是甚么东西在知?清清清楚楚的觉知吗?如何修学而能如是觉知呢?如果烦恼如波,是否经过戒定慧的修学,有一天也会水平如镜呢?为了水平如镜的一天而学习戒定慧,这样的“为了”,是一种求吗?也是在烦恼上增添烦恼吗?
答:不管作何种修行,见闻觉知都应正常存在(非断灭如木石),故烦恼起时会清清楚楚的觉知,只须不随烦恼境起舞(心不随境转),即可恢复烦恼的清净。不要以戒定慧去灭贪憎痴,这是次第的有为法。若这样做,只会更巩固了贪憎痴性,因为此时你已经附与贪憎痴实性了,因而巩固了贪憎痴在你心性中的地位,它就像一条铁炼,永远锁住了你,不得解脱。
正知见应如是观“贪憎痴”:贪憎痴依无明而生,而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见自己贪憎痴,醒时了无所得,不须复入梦中去除贪憎痴,若入梦中除贪憎痴,那表示您仍在梦中不知梦,且梦中本身就是无明,故贪憎痴乃是幻,非实有体,修习正知见者须如实知。
4、问:水无论有没有平静,无论如何的变化,水还是水,以水喻本性,水的变化相喻识性,水的本性与水的变化相非一非异,为什么一定得是平静的水才称为水呢?
答:只是比喻一盆子静止的水,并不是说水是本心,是藉其义,当一盆子的水,不受任何外在的干扰时,它是平静的,这是其自然性,自性亦复如是,自性只要不受外境干扰,自然恢复清净,不是很会修行,才把自性修成清净,是自性本然如此。
5、问:不执著不爽的心你做得到吗?不爽的当下“清净”和“解脱”要如何解释?
答:此点是要问自己,不是问别人,别人能不能做得到与自己无干。不爽是苦在自心,别人又不知道,做不到是使自己枉受苦痛,枉受苦痛后,不爽的境并没有消除,故曰:枉受苦痛。若做得到,可免除苦痛,只要冷静发挥智慧,即可豁然开朗,当下的烦恼即可恢复清净。
6、问:阁下所言:“舍尘归真名为禅定,不著尘即名舍尘,非另有可舍之尘,若真舍离六尘而修者,是名断灭,不名禅定。”请问:若“舍尘归真”名为禅定的话,那么般若又该如何定义呢?如何是“舍离六尘而修”?又:禅定不是百思不想,不是断灭,但并不意味著禅定是“常”啊!
答:“舍尘归真”,是恢复本来清净之佛性,无增无减,无缚无脱,无乱无定,是故名为禅定,又名定慧等持。体悟禅定即生清净无染之慧,是名般若。若入断灭痴定,则不能生慧。倘若迷者依循神识所幻之境界,则心识将为自心魔所牵,妄生聪明,是名狂慧,不名般若。
“舍离六尘而修”,是因误认六尘为不净,故生逃避之心而入深山、而入江海、而避人群……,离世而修,是谓“舍离六尘而修”。
又:时出、时入,此无常之定不名禅定。真常之定,无出、无入,故无不定之时,是谓真禅定。
问答篇七
1、问:“若取轮回妄生相妄作分别,是著相修行,非真修行。”“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可否多加解释?
答:此两者是同一问题,让我做深入一点的解释:请专心观想以下的解说:
先屏息诸念,暂时勿认现在的身体是你,现在的你,只是一种“觉知”,并无实体。亘古至今,时间未曾间断,这种觉知,也不曾生不曾灭,长久以来只有身体和环境不断的转变,称之为轮回。这种觉知,如果不执著「四大”,自然不会以四大的散聚误认为是自己的死生。故于大乘门中,即可看出“轮回是妄生相”,自然不会在大乘门中执生死智,生死即是轮回。
2、问:末法时期,众生智慧不足,如不渐修,要顿悟是很困难之事。神秀大师著有,慧能大师著无,亦非中道。“本来无一物”,尚有一念在,故需在猎人队十五年,渐渐体会至道。“六尘本清净”,非也,尘影非实因识有,应是自性的妙用。无念,依缘即可,对不对?
答:观经应依经教,不能自生意解。否则大家均依自意而解,则佛法难明!经文分明如是说:“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食肉边菜。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哪有所谓的:“本来无一物”,尚有一念在,故需在猎人队十五年,渐渐体会至道。经文可分辨其法要,但不可添加自己的意解。且五祖分明说神秀未见本性,经文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而六祖所作偈,五祖的反应如下:“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显见五祖知道惠能之偈是见性论,见性之论已是无上菩提之论,而“此时之惠能大师”,却被您斥为执“无”之徒,其实执“有”或执“无”或执“中道”观,均离见性甚远,见性更不是中道观。
“六尘本清净”是如来真因地,若误解即是“守净为病”之人,不解“真清净”之义。
中道论,是因恐学人妄执两边而使心性分为二。须知心性本是一,出入即离两边,亦不即中间,是为不二法门。也就是说:离有、离无,亦无中间可立;离内、离外,亦无中间可立;离定、离乱,亦无中间可立;离贪憎痴、离戒定慧,亦无中间可立;离动、离静,亦无中间可立;离对、离错,亦无中间可立;离善、离恶,亦无中间可立……。
未见性者对徒众说法,应取中道论,方不失宗旨,但中道论非见性论,而见性论不离(包含)中道论,故中道论离见性论甚远。譬如:指非月,而月不离指所标,应取指所标,方不失宗旨,但指与月,相差甚远。
3、问:您的结论:“故中道论离见性论甚远。”是否言“中道论近道”比较好?
答:其实坊间佛教,对六祖的见性论,也多持保留的态度,但若能经了义经洗礼的话,就自然能见证惠能的见性论了。
4、问:今引圆觉宗,金刚上师所示如下:六祖四句偈,亦未见性,以见而未澈也。菩提不可方物,而无物不可方。权作明镜,假名为树,抑又何妨。其病在本无一物,偏于空矣,后人学之,不觉误入断见。不知当就究竟说,根本不能污染,何惧尘埃之可惹。惟对治神秀之执有,使无前偈反成语病。或当时记者,未明祖意,文不合旨,亦未可知。至于菩提作树,以喻性也;明镜作台,以喻心也。心固不有,性则非无,原是非空非有,何得偏言本无一物耶。下句何处惹尘埃,更显著实,尤乖性体,故未见性。
答:我不敢评论金刚上师之看法,因为有这样看法的人实在太多了。然我认同五祖的看法,且惠能之偈: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分明直言“圆觉宗”之如来真因地,所谓“六尘本清净,实无尘可染,亦无染净之名”,是绝对之论,是无生亦无灭之法,是真佛法。而神秀之见尘有染,须拂拭而净,是妄见六尘不净。先生出“尘”,然后欲灭尘,不知尘是自心所生,而六尘始终都是清净的,故是“妄生尘、妄灭尘”之法非佛法,须知佛法是不生不灭之法。当体悟甚深法时,即知此两者并非中道义的两边,而是正法与次第法。否则,当年五祖应呼神秀入方丈室讲金刚经付衣钵,以免害得惠能命如悬丝,为众人之矢,躲在猎人中十五年。
5、问:这“须知佛法是不生不灭之法”,仍有过重于释教之念。法无不生不灭,只有自性方不生不灭。再恭引圆觉宗金刚上师所著一偈,用以启发脑力思惟:菩提假名树,明镜权作台,本来不污染,说惹亦尘埃。行者当知尘埃用表无明,无明非有实体,世人每执为有,必欲去之务尽,因此用功愈深,离题愈远(上师所言)。尘埃仅指六尘即可,我等众生,每分每秒所面对之念头,不要与尘连上。自性起用,无念无相,于相离相。我认为太不容易了,难怪成佛成圣,古往今来,人数不多。
答:不生不灭才是真正的佛法,余皆为次第,也就是佛法的第一义,认知本来就没有烦恼可生,故也没有烦恼可灭。是不生不灭之意,或曰:无生法忍。
不二法门或见性之论,本离文字、言语及任何表示,甚至“默然”、“拈花微笑”均有染识之迹,但为度众,故留其迹,使众生有迹可寻。这些方便之迹,已包含诸识,众生必须转识成智,否则,难去法尘。须知不管任何第一义法皆有其尘。入楞严经曰:所有立法者,皆有诸过失,若能见唯心,彼不随诸过。若能深入理解,即可善分别一切法而不执一切法,并可解说一切法自不失如来义,而担当如来慧业,度有缘众生,不致误人。诸法无行经曰:以陀罗尼故,能以一切法而作佛法。坛经曰: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6、请问:“转识成智”如何转?那能转者是谁?
答:本心与识心同是一心,因染、净而异名;又能恢复本性清净之慧,方名为智,即“般若”。“转识成智”,所欲转之心即是被转之心,并非另有别心可转,也就是说此心之果因转而已,故但转其名,不转其体。转识成智能使内心的“染、净”脱落,恢复本来面目。
7、问:我不解:声闻法是欲“放下万缘”,使心无杂染之念来修的吗?这不是大乘佛教的观念吗?
答:其实大乘佛法是无生法,也就是“无拾起”(无生)、亦“无放下”(无灭),若有生有灭,是生灭法非佛法,因有生及有灭,均为有为法。如逆境中生烦恼,复欲灭烦恼,是生灭法。因烦恼是无尽相,灭亦无尽,故不能圆成佛法。若于逆境不生烦恼,亦无烦恼可灭,即是不生不灭之法,亦名无生法忍,是真佛法,乃能圆成佛法。若能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之法,则能于逆境中不生烦恼,且能于无所不为中恒处无为。
8、问:就阿含经而言:知苦、知集、知灭、知道,虽言有苦有集有灭有道,难道不成亦不能圆成佛法吗?
答:大、小乘的真理是相通的,若能证得其真理,则可澈悟一切大、小乘诸法。莫学门外汉,应确实去认知“法并无分三乘”,而是众生根器的利钝之分。“法并无分三乘”,就是说三乘是一如的,我强调的是以无生法忍,较易圆成佛法,而所圆成佛法可尽通大、小乘之一切法(包括苦集灭道四圣谛,及一切因缘论)。不论原始佛法、南传佛法,或禅、密、净,各种宗派之法,都有大、小乘之分,因各宗派均有利、钝之根。
也就是说,不是习禅坐者就是习大乘者。也不是习持咒、念佛、朝山就是小乘者。大、小乘是“法界”(心的境界)的分别,不是“身境”的分别。莫学驰求知识者,作无谓的争辩,应认知法无三乘之分。
问答篇八
1、问:可以告诉初学佛者,自性本清净,也是执著和妄想而不可得。如何不执著,不妄想呢?
答:行者须知“自性本清净”,不执著、不妄想方名清净。若仍有执著与妄想的清净,是名清净相,不名清净。只要知道万法唯心,即不会执著于“清净相”。真清净无相貌,因无相貌故,即无所谓执著与不执著,及妄想与不妄想,乃至亦无清净与不清净之分别,乃名真清净。自性本然清净,本然不动,非执著而不清净,亦非不执著而得清净。
2、问:清净与清净相有何不同?
答:自性本清净,这种清净是能见、闻、觉、知,于见闻觉知中,亦不失清净,此种清净无相无名,依此能见六尘本非尘,实无尘可染,既然无尘,自然也无染净之名。是绝对的清净,非对染而说净。如果相对于杂染而生的清净,这样的清净,因有相对的另一边,故会形成一种有限量(有相)的形式,故称为“清净相”,故曰:无所谓执著与不执著,及妄想与不妄想,乃至亦无清净与不清净之分别,方名真清净。
若依“清净相”而修,则将妄见六尘不净,既见不净,则须拂拭使之清净,不知不觉中,堕入“染、净”的染缸里,终生持续染下去,这就是著相修行,永不得菩提。须知清净相也是相!那就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如果是真清净,自然见尘非尘,清净无相故,自然澈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问:净土宗不谈,禅宗也不谈,“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是佛法吗?会证道吗?
答:佛法本身是不分宗派的,但不管任何宗派,皆不能离开世法而空谈佛法。有人认为:只要成就无上佛法,世法自然能成就。话是不错,但须知道世法即是无上佛法,平等无二。也就是说,若摒弃世法,是无法成就佛法的。
不要以为,只要我们虔诚的去信佛、礼佛、学佛,自然就会有某某菩萨或护法保佑,使自己或家庭的衣食住行,就会饱满具足,这是迷信,不是佛法,将被世法所碍,无法修行。
如果不知世法,则所谈之任何无上大法,均无法于此娑婆世界付诸修行。不管出家或在家之修行者,仍应各司其职,只要能“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就是值得尊敬的伟大佛法实践者。
也许很多佛教徒无法接受这样的说法,但仔细想想,它对您现在及以后的任何修行均无碍,且它将是您往后最积极的修行法门。
4、问:远离人群能得解脱吗?砍念头能静吗?
答:那才动得厉害呢!我想不出有甚么事情会比砍念头动得更厉害!须知:能见闻觉知,能思想百起,这都是本心。不可抑止思潮的流动,因它的流动,即是智慧(般若)将生起的地方。只要不执著,就没有滞碍,只要不执著,就没有烦恼。解脱是心的解脱,若不知此理,虽离人群亦不得解脱,因为到处都会有境界的产生,若不执著任何境界,到处都可以解脱。
5、问:砍念头能静吗?初级功课是如此,所谓砍,是念头一出警觉心起,把它放下,随起随放称砍,意思如此,至于远离人群能否解脱,我的看法是可以,但要到见道位才能成办,您以为何?
答:欲使念头静下来,不可牵制念头的出入及起放。因为照顾念头的警觉心,本身就是动源。须知此心与彼心同出一心,表面上好像可以静念,其实内心起起放放,动得更厉害,不是吗?
欲使念头静下来,应任念头出入自由,随缘放旷,任性逍遥。只要内心不执著任何法,无得无失、无起无灭,身能尽人事而心听天命没烦恼,念头自然常得清净,亦不须离人群自得解脱。
离人群的解脱,非真解脱,一旦遇人群,将为世法所缚。如在湖泊训练出来的船师,不敢入于大海,恐将沉于大浪中。而在大海训练出来的船师,则可纵游四海及一切湖泊!
6、问:“你是佛吗?”显教不敢称自己是佛,密教要把自己看作佛。我怀疑,如果自己还不是佛,称自己是佛,那不是打妄语吗?相反的,如果自己是佛,称自己不是佛,那不也是打妄语吗?您的看法呢?
答:真正成佛者,已无成佛与不成佛之分别。佛是相对于众生而名,实无佛无众生。佛教为众生演法,始强名为佛、菩萨及众生。其实此三者,佛性无异,只为藏与显而异名。请勿为名相所迷惑,应排除迷惑去理解如来真实义。金刚经曰:“如来说众生者,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者实非众生,为说法故,暂名为众生。
7、问:无染觉性直观解脱之道曰:空性与觉性不二--“真空妙有”,较常闻思,约可理解;空与觉较难解?
答:空性与觉性不二,若从空性之究竟义来看:空性是离我、法二执之实性,也是真如的异名。修空观者,应离我、法二执,方能显其觉性,若未能显觉性之空观,即为法缚而入顽空,非空性义。故曰:空性与觉性不二!
8、问:无染觉性直观解脱之道曰:那光明灿烂的觉性是一切之始,“一切之始”是纯然之灿烂的光明(无所谓觉),还是觉性?还是光明觉性同时发生?觉性具必然光明性?
答:光明灿烂并非肉眼所见之光明,而是心性无净无染,绝对清净所显现之荡然无碍,遍明无荫无隐之光明的称谓,是用来形容觉性清净本然。故是一切之始,佛土与娑婆就看觉性的显与隐了。
9、问:无染觉性直观解脱之道曰:此觉空明无染既非永恒--不生不灭非永恒?当下觉照莫作三世观?
答:亘古即然,就是未曾有断、有常之意,亦非受造使然,也正是真常的写照。“它既非永恒,亦非受造”,永恒即是相对于受造而成的永恒,非本然之谓。它既非永恒是指觉性非断、非常。三世是因误认四大为实而生的,觉性并无三世之分。
10、问:无染觉性自观解脱之道曰:识破自性中空虚的觉性,便不致落实成报──识破?识破?达摩血脉论:圣人逆顺皆得自在,一切业拘他不得……凡夫……若了是心,无作而作,即入如来知见。了?了?此事难了难识破呀!
答:是的!只要能识破,即可了知业障本来空,非修行而得令业空,是正知见的体悟而得令业空,即可不致落实成报,故法融禅师(四祖道信之徒)曰:“一切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若能以无所受之心而受顺逆诸境,即可有业障还同无业障,只要心不生分别,顺逆诸境皆能欣然接受,故自然能以无所受心而受诸受,有受还同无受,自性依旧逍遥,业识自然拘你不得,故曰:了即业识本来空。否则,虽已受善恶诸报,却仍留善恶诸业,永世难了!
问答篇九
1、问:受了戒,想舍,应怎样舍?我想问一下有关舍戒的问题:我受了五戒已近三年多,但在最近的一年来,由于每天需夜间工作日夜颠倒,以及没有时间注重休息及素食上的营养均衡,以致体质越来越衰弱,经常生病影响工作,所以萌生舍戒念头,请问若要舍杀戒,暂不持素,应该怎样做才正确?
答:戒者,梵语“尸罗”,正译清凉,旁译曰“戒”。尸罗有四义:清凉、安稳、安静、寂灭。不违此四义,方名真持戒,全是心灵境界,而外在的教相与法相,可依修行者与弘法者及环境之需要而改变,但实相则是不变的。故藏密、印度、日本、泰国、等非素食学佛者,均有众多成就者,连六祖也不坚持素食,而食肉边菜,且当时是自己掌厨的,也还不坚持素食。吃素是教相,持斋是法相;内心持平等心是其实相。出家之人须持教相使教传万年,须持法相使法弘于此世间,而最重要的是持其实相,实相是如来真实义,可修行成佛。
在家修行者,可视自己的情况持教相与持法相。但在家修行者所持之教相,较不完整,且有妨碍家人之虞。而持实相则与出家人无异,皆可成佛。若暂时不方便持教相时,或有捕渔者,或卖鱼肉者,或以荤食为职业者,不如做个护教使者,常至庙寺与三宝结缘供养,使出家人安心持教。在家人护教,出家人持教,两者同功同德不可或缺。
在家修行者,若能解实相,如实知如实修,均可持斋之实相,即持平等心而修,是名真持斋。出家人若不知此义,著相修行,只坚持素食,而不知持平等心,就算百年亦不名持斋。故开经偈曰: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此才不致执著法相及教相修行而不自知,导致与世法相碍难行,甚至家庭失和。
2、问:“从阿含看圆觉法之性相如如”一文中,“性者:在未出生世间以前,我们还没有身体,或许只是一无形的灵知种子,不知其名,唤为本性或本心。”对于这个不是东西的东西,您谈它作甚么!又拿来执持不放?
答:只要不拾起,即名放下。若还须放下,则心中一定还有执著一些拾起的东西。故若欲放下,正是另一个拾起时,是名“放不下”!没有拾起,何须放下!故没有放下,方名真放下,否则,是名放不下!
3、问:你已空无所有了吗?还是本来俱足?请教:烦恼已不再生起么?还是任他起灭?还是……?
答:烦恼应任其起灭,只要了知烦恼毕竟寂灭(或曰:烦恼是幻),则烦恼于内心常不能生苦,自然烦恼即非烦恼,而于污泥中生莲花。若灭烦恼或闪避烦恼,是误认烦恼为实有,将生生灭灭,永无止息。因烦恼无边,如何能灭尽?不能灭尽故,烦恼无法寂灭(寂灭是停止消灭的意思)。故只要了知烦恼空无自体,即可了知烦恼毕竟寂灭,进而了知烦恼即菩提。
4、问:“任烦恼起灭”应与“任病”不一样,差别在哪?
答:于世法上“尽人事”后,所生之结果不一定如愿,但“听天命”而“不生烦恼”,若其心尚未纯熟此境界,则依然会生烦恼,此时应“任烦恼起灭”,让烦恼于心不能生苦,不能生苦故,则生转烦恼之清净智慧,故烦恼即是菩提,这是积极之法门。
“任病”,是放逸行,因其心放逸,故于世法上消极“昏庸度日”,虽无烦恼,但亦不能生智慧,故不能转为菩提,是愚人行。
5、问:“任烦恼起灭”,那你感受到烦恼吗?若有感受,如何能任呢?若无感受,应说已无烦恼才对。“不能灭或闪避烦恼”,说得好。但方法怎么却用任呢?
答:因其心尚未纯熟此境界,则依然会生烦恼,既生烦恼它就是一种感受,故须以“烦恼是幻”的觉知,泯淡这种感受。“任烦恼起灭”,就是如实知“烦恼是幻”而不执著的一种法行,久而久之,烦恼自然瓦解,即是心境成熟时,则烦恼自不复生。但若回入尘劳欲度众生,虽身相现烦恼,而其心已清净。
6、问:也许你说的“了知烦恼毕竟寂灭”才是重点。这“了知”,如果说成“观照”,如何?如果是观照,就不会是“无修”。修并不意谓“改变”了您强调的觉性呀!反而是“觉性”的展现。
答:观照是为了能“如实了知”,若已“如实了知”,则无须观照,故曰:实无可修。若不知此意,观照反而染著「觉性”。若知此意,观照与否皆无咎!
7、问:用听天命的态度来任烦恼起灭是“转”,不是直接面对?
答:是用“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来直接面对烦恼境,因已尽了人事,而超出能力范围者,则无须烦恼,因为“烦恼境”不是用烦恼来解决的,而是发挥智慧尽人事解决的,故能知烦恼是无智而生的,它不但不能解决逆境,还会阻碍智慧的发展,故须能从泯淡烦恼中获得清净智。
8、问:观照是为了能“如实了知”,那您是经过观照后才如实了知,还是从不了知直接就如实了知。
答:因不能确信烦恼是幻,故须观照四大本空,心是六尘缘影,皆非实有,身心既非实有,烦恼岂非幻?故若能如实了知烦恼是幻,则无须再观照。
9、问:观照如何染著觉性呢?
答:观照是动用意识心,故称污染。若真心(无心)则无观照,因照者与照体同为本心。
10、问:维摩诘经的玄谈是很有名的,请问觉得它道理好的人,您做得到吗?“求法的,应于一切无所求。”求法,本来就是要有法可求,“法”如舟船,正因为我们过不了河,才来求法,如果能够一切无所求,那还用求法吗?对一个求法的人,说应于一切无所求,这像极了耍嘴皮。
答:于世法上来说,您的怀疑是很合理的,但应知道,所有的经典,都是以演戏的方式来演法的,若真要研究佛法的话,就不要去探讨是不是当时有这些人,是不是有这些物,是不是有这些事,这些让历史家去做吧!其实,这里面有很多菩萨都是虚构的,以配合演法,所以,他们大都没有生平故事。最重要的是去理解:佛要演什么法,佛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也就是说要理解如来真实义。
维摩诘经是一部解说:久于声闻道或菩萨道不能成就如来功德之修行者,提供甚深微妙解脱法,故此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须注意的是:观此经绝不可执著法相,否则将迷闷不解。维摩居士的斗室,就是住持的方丈室,也就是众生的方寸心。只要将此心空无一物,则亿万师子座亦能入其内而不壅挤。万法唯心,佛经所说法皆为心法,不可著相修行。
“求法的,应于一切无所求。”虽言求法,但悟诸法空相时,以空无所有故,非但无求法者,亦实无一法可求,是故“求法的,自然能于一切无所求。”
11、问:下面一段经文,谁做得到?“大乘定者,不用心,不看心,不看净,不观空,不住心,不澄心,不远看,不近看,无十方,不降伏,无怖畏,无分别,不沈空,不住寂,一切妄想不生,是大乘禅定。”
答:这段经文,没有一个人做不到,任何人都曾经无数次的做到了,但您未曾识得它,而它就在您不识得它时不知不觉隐没了。隐没在思惟起时;隐没在想修行佛法时;隐没在无常心起时;隐没在想禅定时;隐没在欲成佛时;隐没在自认是众生时。但当不再动用意识心时,它又再度出现了,它出现时,空明朗净,荡荡无著,无比清净,千金难换!因为它本然如是“不用心,不看心,不看净,不观空,不住心,不澄心,不远看,不近看,无十方,不降伏,无怖畏,无分别,不沈空,不住寂,一切妄想不生,是大乘禅定。”,非修行而得,亦非不修行而有失,只问识与不识。
12、问:您说到菩萨看到众生本是幻,所以就是要帮助众生看见自己的幻,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好,但是如何帮助呢?在维摩诘经当中有提到吗?
答:其实吾人认为:“为什么要观身心如幻”,比“如何知身心如幻”还重要,也是圆觉经修行的重点。说法是为显自性,自性若显现时,则万法休矣!观身心如幻是一种法,并不是道。观身心如幻这个方法,可以让我们显出众生清净觉地,就像念佛或诵经,也是一种法,念至身心皆忘时(或曰忘我时),也可以让我们显出众生清净觉地,不能因为方法而迷失目地。当我们显出众生清净觉地时,仍然须回复到身心上。此时,会发现一切并非尘,而一切身心及六尘都是清净的。始知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既然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没有成佛与不成佛这回事,故一切佛世界只是空花。
须知:依圆觉法,可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而圆觉法本身非真如,不管如何的大法,金刚乘或了义法,它们只是好一点的船,并不是彼岸,我们只是利用它来流出一切清净真如,或说显出众生清净觉地!
偈曰:
正道本无法,正法亦非道,
执法以为道,终生不见道!
13、问:“自性本来清净,本来是佛”,我就是听得太多啦!可是自性外还有什么呢?有他性吗?有迷性吗?众生自迷执成众生,而那个自迷执是来自自性的功能,还是来自非自性的功能呢?如自性本来清净,应迷执性不会来自自性呀!但如非来自自性,它是来自那里的呢?不要告诉我是无来无去呀!如果迷执与四大散聚是来自本性,这样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
答:喜闻君曰:“自性本来清净,本来是佛,我就是听得太多啦!”您实在是太有福报了,相信君也曾从佛经上或听说过“身心如幻”,“万法皆空”吧!但光是听得太多,而不求悟解,自然无法如实知、如实行,四大聚散无常犹如幻,及外境相映入心内的缘影犹如空(缘影空故),即是“身心如幻”、“万法皆空”,此两者既是空幻,则知自性本来清净,本来是佛。正如您现在生疑之性,也不出自性,只是您把四大之身当成实有,把外境相映入心内的缘影当成实相,然而四大聚散无常,连佛也没有例外,佛四大已火化为舍利,留传至今,应可为此事作证,而佛法身与众生的自性一样是无量寿的,而您执此身心为实有,因此误认自己堕入轮回中,而生轮回见,如人于梦中见自己生老病死,复又生老病死,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安然无恙的躺在床上。自性实无身心受彼生老病死,故曰:自性始终无染著。若认身心为实有,则将生多重疑惑。
如兔本无角,不能问说:此兔角何时断掉,又何时复生?因兔角本无生亦无断,是妄见的。此妄见非但迷惑兔角何时断?何时生?并迷惑此兔角的生处?须知:此兔角非暂有亦非暂无,而是本来没有的,无明亦复如是,故此问非正问。
“自性始终无染著”一文,若能体悟者,即知此为法供养之最,因佛所说深法,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不是分别思惟所能得,无明实无体,乃至生老死亦如梦。无所入,无所住,亦无所归,于一切万法,不复起相,是为最上法之供养。
14、问:那个东西又何时有染著?您用什么来知道那个东西是没有染著的呢?您用那个迷知妄见来告诉我的吗?若迷于法则正法亦成非法,这样,您用迷知来认识那个没有染著,是否使没有染著亦成染著呀?
答:除了自性以外, 实在看不出还有那个东西超出自性以外,只要依佛所说法“身心如幻”,“诸法皆空”,如实知,如实法行,即可体悟“自性始终无染著”,只是自己妄认身体实有,而见身体生老病死,误认为自性的生老病死。既然悟知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即知万法皆空,本来无尘可染,自性何曾有染著?
法应以智知,不应以识知,否则,佛说一法,我们就著一法相,识越多则越迷闷。法本离诸识(无言无示),但为了互相授受,须藉言语、文字,或任何表示来沟通。故法已染著诸识。应藉法悟宗,也就是说:听法者,应脱去法识,悟取智慧,恢复本心,是名法行。因法识即为法尘,不能不知!
15、问:后得智是在说法度众中得,也是借境练心。众生本来成佛,故示迷闷考验你我,真的当他们是众生吗?
答:吾人说法时,一直把众生当成佛,因吾人知道众生只是暂时妄生的“众生幻”想,实无众生可度,仅除其“众生幻”,假名为度众生,故不管知与不知,信与不信,他们亦当是佛。
世尊是希望众生能很快就能觉悟自己是佛,因众生是佛故,亦无成佛与不成佛之事,而众生若真想成佛,则刚出“众生幻”,复又入“佛幻”,仍未出幻想中,佛是相对于众生而名,众生既是幻,佛岂非幻?实无众生亦无佛。若解此义者,方名真成佛道。
问答篇十
1、问:精神外遇有没有犯邪淫啊!
答:百善孝为先,若只说不作即成,天下无不孝子!
万恶淫为首,若只想不作即成,则古今无完人!
人也是动物的一种,不能离开食与色,只是不能有违于法律及善良风俗,人类自称是万物之灵,而称霸于自然界,予取予求,不顾大自然的警告,人类终将毁于自己的手上,但大自然依旧依循“不变的真理”,继续它永恒的路程(非断非常)。不同的是人类将被大自然淘汰。其实,五教圣人们,早就看到了大自然“不变的真理”。而各自以不同的教法,教导徒众们认识它,故不管任何宗教所追寻的道,最终均不能违背大自然“不变的真理”。故古有铭言曰:道法自然!
2、问:就佛门的戒律真要严格来说,精神外遇是犯戒的!您看法为何?
答:恭录“诸法无行经”之一段提供参考!经云:“若人分别戒,是则无有戒,若有见戒者,是则为失戒。戒非戒一相,知是为导师。如梦受五欲,娱乐自快乐,分别见女色,此中实无女,戒毁戒如梦,凡夫分别二,实无戒毁戒,知是为导师。”
有一些佛法常超出我们的传统思惟,其实,这才是了义法。若依习性分别男女相,或分别持戒与毁戒,即堕入诸分别中,难见诸法平等相。若能了解此段经意,则乃超出诸戒(法)之外,自由自在,一切所作与所不作,均清净而无碍。
3、问:“对方的老婆很漂亮,可以勾引勾引!”以戒律来说,小乘戒律是要发出行动才算犯戒,但是,如果以菩萨戒所要求的标准来说,此已经犯大戒,说更明白,连动起勾引的念头当下就已经犯下戒律。密宗戒律比菩萨戒更是远为严格!
答:大德所说之戒法,相信众多学佛者早已了然于胸,也是时下法众所认同的,但于正法上来看,这种戒法是治标非治本,也无法圆满成就的。
若以了义法的立场来看,应不以分别心来看漂亮与不漂亮、男女相,以不分别故,恢复天真之心,如此一来自然无犯心,无犯心是名持戒(最上之清净戒)。若习性深重无法恢复天真之心,亦可视众生如佛,或如自己的姊妹或母亲,虽然漂亮亦不会起犯心。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