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界曼荼罗略释
金刚界曼荼罗略释
首先对金刚界、金刚界三十七尊以及金刚界曼荼罗有关问题加以说明。
金刚界曼荼罗概说
"金刚界",梵语Vajra-dhatu音译作嚩日囉驮睹。与"胎藏界"相对,二者合为密教根本两部。略称金界。密教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这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金胎两部之所由区别,是由观察的方面和立场不同而表法因而不同,盖自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故胎曼亦可称为本有曼荼罗、理曼荼罗、因曼荼罗。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此虽佛智,亦非众生所无,到佛果而始生也,固亦为本有,然在金刚界则以显佛果上之智的差别。故金刚界曼荼罗亦称修生曼荼罗、智曼荼罗、果曼荼罗。以金刚为喻,取其二义,一为自体坚固,一为业用锐利。如来内证之智德,其用锐利,能摧破惑障以证实相之理,其体坚固,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宝石之坚固,不为外物所坏,故金刚界具有智、果、始觉、自证等诸义。反之,如来之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辅育;犹如胎儿在母胎内,亦如莲花之种子蕴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觉、化他等诸义。又金刚界若配以五智,即分为佛、金刚、宝、莲花、羯磨等五部;胎藏界为导他之教,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则分为佛、莲花、金刚三部。
若据《金刚顶经》所说,将金刚界以图绘表示,称为金刚界曼荼罗;若据《大日经》之说,将胎藏界以图绘表示,称为胎藏界曼荼罗。以上两界合称真言两部,或称金胎两部,为密教最根本之二面。若视为彼此对立,则称两部相对;若视为两界一体,则称两部不二。于此,日本东密主张两部原本互相不二,故不另立"不二之法";但台密另立不二之法,称为苏悉地法。此外,于色、心二法之中,金刚界配属心法;于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之中,金刚界配属识大。胎藏界则配属色法,配属前五大。此界代表性之印契为五股杵印。
"金刚界三十七尊",谓密教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安置之三十七尊。又称塔中三十七尊。包括:(一)五佛,即大日如来、阿閦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如来、不空成就如来。(二)四波罗蜜,乃大日如来之四亲近,由大日如来所生,表四佛之定德。即金刚波罗蜜菩萨、宝波罗蜜菩萨、法波罗蜜菩萨、羯磨波罗蜜菩萨。此四波罗蜜菩萨分别为阿閦、宝生、阿弥陀、不空成就等四佛之能生养育之母。(三)十六大菩萨,即:(甲)阿閦如来之四亲近:金刚萨埵菩萨、金刚王菩萨、金刚爱菩萨、金刚喜菩萨;(乙)宝生如来之四亲近:金刚宝菩萨、金刚光菩萨、金刚幢菩萨、金刚笑菩萨;(丙)阿弥陀如来之四亲近:金刚法菩萨、金刚利菩萨、金刚因菩萨、金刚密语菩萨;(丁)不空成就如来之四亲近:金刚业菩萨、金刚护菩萨、金刚牙菩萨、金刚拳菩萨。(四)八供养菩萨,有内外之分,据不空三藏所说《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载,内四供养乃大日如来为供养四佛而流出者,即嬉、鬘 、歌、舞四菩萨。外四供养乃四佛为供养大日如来而流出者,即香、华、灯、涂四菩萨。(五)四摄菩萨,乃从大日如来心中流出,将一切众生引入曼荼罗,表授给果地之法的化他之德,即钩、索、锁、铃四菩萨。三十七尊加四大神四大明王。即成四十五尊。
有关三十七尊之出生,经说不一,《理趣释》及《秘藏记》等,如上述,谓由大日如来生四波罗蜜,由四波罗蜜生出四佛。《金刚顶经》、《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菩提心论》等,谓由大日如来生四佛,由四佛生四波罗蜜。《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则说三十六尊皆由大日如来生出。又依《秘藏记》、《四十帖诀》、《曼荼罗私钞》所载,内四供养乃四佛为供养大日如来所流出者,外四供养乃大日如来为供养四佛所流出,与上述不空所说有异,又十六大菩萨主慧德,故称慧门十六尊;四波罗蜜、八供、四摄等十六尊主定德,故称定门十六尊。 "金刚界曼荼罗",又作西曼荼罗、果曼荼罗、月轮曼荼罗,为密教两部曼荼罗之一。《金刚顶经》为其基础。现图金刚界曼荼罗为九个曼荼罗会所组成,故又称九会曼荼罗、金刚九会曼荼罗、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九会之中,前七会为金刚界品,其中之前六会为大日如来之自性轮身;后二会(即第八会、第九会)为降三世品,皆为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总称金刚界曼荼罗。图像以上端为西方,纵横等分为三,故共有九会。
成身会
图绘中央为成身会,如自大日如来垂迹为应化等诸身,以化济众生,则为从果向因之顺序。若依"从果向因"的下转门之意义,第一会即是成身会,其下向左依顺序为(一)成身会,又称羯磨会。为四种曼荼罗中之大曼荼罗。以五圆轮排列成十字,相当于五佛,中央为大日如来,其周围为四波罗蜜菩萨,四方各有一月轮,内各置一佛,故有"四方四佛"之语,四佛亦以同形成排列,各有四亲近菩萨,故共有十六菩萨;另有内外八供养菩萨、四摄菩萨、密教护持之诸天及贤劫千佛等围绕,共有一 六一尊。图示佛果之实相,亦示行者依于五相三密之观行而成佛之相,故名成身会。此会为以下八会曼荼罗之总体,故亦名根本会。共有三十七尊。
三味耶会
(二)三昧耶会,又称羯磨会。成身会诸尊之内证本誓,为四种曼荼罗中之三昧耶曼荼罗。系诸尊各以器杖、印契等象徵其本誓之三昧耶来表示之形式。即中央月轮中安置由璎珞、风轮等庄严而成之多宝塔,象徵大日如来之三昧耶身,塔身下横置五股金刚杵,代表五智显现之三昧耶形。四方四佛之三昧耶形依次为:东方阿閦佛为竖金刚杵,南方宝生佛为宝珠,西方阿弥陀佛为莲花,北方不空成就佛为羯磨杵。其余十六大菩萨、八供养菩萨、四摄菩萨等亦各皆以三昧耶形表示之。共有三十七尊,位置大致与成身会相同。
微细会
(三)微细会,又称羯磨会、金刚微细会。为四种曼荼罗中之法曼荼罗。即诸尊相互入于各自之三昧耶身,皆位三股金刚杵中,三股表事业成就义,故曰羯磨。其相微细,心佛众生差别不可得故。以显"一尊具足诸尊之德"之义,故此曼荼罗表示诸尊各具五智无际智等重重微细之智用。共有三十七尊。
供养会
(四)供养会,又称大供养会。为四种曼荼罗中之羯磨曼荼罗。此会呈现诸尊相互供养之义,故诸尊之形像,除五佛外,其余十六大菩萨、四摄菩萨、八供养菩萨等,皆左手作拳,右手持莲花,其上安置三昧耶形。即诸尊皆捧其三昧耶形于莲花,以供养心王大日如来,故名供养会,以供养为事业故。共有三十七尊。
四印会
(五)以上四会,大三法羯之四曼各别而二之法门。然四曼本相互融会而不离,为显此义,故会四曼于一处而为四印会。四印会,此会表示"四曼不离"之义,即赅摄四曼于一会。其图式,中央为大日如来,东西南北四方各安置金刚萨埵、观音、虚空藏、毗首羯磨等四尊,大圆轮之四隅安置四波罗蜜菩萨之三昧耶形(五股杵、宝珠、莲花、羯磨),及金刚嬉、鬘 、歌、舞等四菩萨之三昧耶形(三股杵、花鬘 、箜篌、羯磨)。图中之大日如来象徵四曼之所依,四波罗蜜菩萨则依次象徵四曼。共有十三尊。
一印会
(六)虽会四曼于一处,然菩萨尚具各别之相,次之一印会,则四曼之别相,悉归于一实相之极理,故此会惟列别大日一尊。一印会,此会表示四曼之诸尊皆归于不二性海之义。其图式,呈现大日如来一尊之单纯图样,是密教修法中,特于修大日一尊法所用。大日如来安坐于图中之大月轮,头戴五佛宝冠,身著白色天衣,住于智拳印中。象徵五智圆满独一法身之义。
以上六会,皆以大日如来为中心,是为自性轮身之曼荼罗。大日者,万有之自性,本地之佛体,故名自性轮身。
理趣会
(七)理趣会,是以金刚萨埵为中心之曼荼罗。大日如来现金刚萨埵之身,以正法广济众生者也,是名正法轮身,本会曼荼罗亦名正法轮身曼荼罗。此会所显之理趣,在不改人之欲触爱慢四烦恼之面貌,而直化为菩提之眷属。此显著说明凡夫即佛之深理者也。其图式,中央为头显戴五智宝冠之金刚萨埵,四方安置欲、触、爱、慢等四金刚,四隅安置意生、计里吉罗、爱乐、意气等四金刚女;外院则安置四摄菩萨及金刚嬉、鬘 、歌、舞等内四供养菩萨。然此会之内外四供养菩萨之位置独与其他诸会相反,系表示内外无碍融会之义。共有十七尊。
降三世羯磨会
(八)降三世羯磨会,略称降三世会。此会表示大日如来现忿怒之身以降伏刚强难化之众生。大日如来虽以正法轮摄受众生,然如大自在天之刚强难化者,非寂静法门即正法之所能得度,故不得不现忿怒之降三世明王以调伏之,使其服从教令,凡明王皆为教令轮身,故降三世之羯磨会及三昧耶会皆为教令轮身之曼荼罗。一般谓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此处这三世为三毒三界之意,盖治贪 瞋痴之烦恼,降伏欲界色界无色界之迷妄,使成正觉,故名降三世。降三世明王足踏大自在天与乌摩妃,此二天者,即人格化的烦恼障与所知障也。烦恼障有妨涅槃 ,所知障有碍菩提,非摧断之,不能成佛。此两会尊数略同,第八会为大曼荼罗,第九会乃明第八会诸尊之忿怒本誓者也。其图式,中央之大日如来住于智拳印中,示现降伏四魔之形。四方四佛及十六大菩萨亦皆交拳现忿怒相,尤以金刚萨 埵呈三面八臂之降三世忿怒明王之相更为特异。外金刚部之四隅安置金刚夜叉、军荼利、大威德、不动等四大明王;或谓安置色、声、香、味等四明妃。共有七十七尊。
降三世三昧耶会
(九)降三世三昧耶会,此会表示大日如来降伏大自在天之本誓之义。此会之尊数与诸尊之排列与上会降三世会全然相同。惟其三昧耶形之安置相异;盖以降三世会乃表现诸尊事业具足之身相而此会则表现诸尊内证之德。图中金刚萨埵之三昧耶形为八辐轮,乃一摧破之具,象徵众生本具之坚固清净菩提心,图中之大自在天则象徵根本无明,故此会呈现以自性清净之智光来驱除行者心内尘垢之仪相。
如逆而上转,以明行者修证之阶段,则为从因至果之顺序。若依"从因向果"之上转门而言,其意义系表示菩萨修行之次第,或真言行者断除惑障及开发心地之次第,即:(一)第一会乃颠倒顺逆而指降三世三昧耶会,即降三世明王自现三昧耶形,降伏贪 瞋 痴三毒,以去除成道之障难。(二)由三昧耶形变现为羯磨身,现大忿怒之相,左足踩踏大自在天,象徵断除烦恼障,右足踩踏乌摩妃,象徵断除所知障,此即降三世羯磨会。(三)既于前二会断除三毒二障,则得般若之理趣,如是欲、触、爱、慢等象徵内外心境之十七尊皆示现本初不生之体(般若波罗蜜多),此即理趣会。(四)成就五相成身观时,行者自身即为本尊大日如来之体,乃赅摄一切诸尊于一体,此即一印会。(五)须得四佛加持,始能决定成佛之义,其时四佛现前,围绕大日如来,此即四印会。(六)诸尊皆以宝冠、花鬘 等礼献予大日如来,呈现诸佛供养之仪,此即供养会。(七)显现他受用身,而有现智身、见智身、四明等,显示遍入微细金刚中之禅定之相,此即微细会。(八)于道场观中,结如来拳印,由种子字而转变为三昧耶形,此即三昧耶会。(九)复由三昧耶形转变成威仪具足之毗卢遮那如来羯磨身,此即羯磨会。
全部九会共有一四六一尊,即佛体一 三六尊、菩萨二九七尊、忿怒身四尊、执金刚神四尊、外金刚部一二 尊,又除上记各会之次第外,另有多种说法,其中有表示"自证化他折伏摄受不二"之曼荼罗者,其次第为第一萨 埵 会(理趣会)、第二降三世会、第三降三世三昧耶会、第四四印会、第五供养会、第六羯磨会(微细会)、第七一印会、第八成身会(羯磨会)、第九三昧耶会。此一次第系表示由自证出于化他,复由化他归于自证之意。
胎藏界曼荼罗
胎藏界曼荼罗的意义
胎藏界曼荼罗的具足名称是"大悲胎藏界曼荼罗",它是根据密教根本经典之一的《大日经》所图绘的。梵语"蘖喇婆"译为"胎藏",有"胞胎胎藏","莲花胎藏"之分。《大疏》卷三解释说:"今且约胎藏为喻,行者初发一切智心,如父母合因缘,识种子初托胎中,尔时渐次增长……乃至始诞育时,诸根百体皆悉具备,始于父母种姓中生。犹如依真言门学大悲万行,净心显现。……又此婴童,渐具人法,习诸伎艺,施行事业,犹如于净心中发起方便,随缘利物,故名大悲胎藏生也。……今以莲华喻此曼荼罗义。如莲花种子在坚壳中,枝叶花果之性,已宛然具足,犹如世间种子心(初发的菩提心)从此渐次增长,乃到初生花苞时,莲台果实隐于叶藏之内,如出世间心尚在蕴中(大悲胎藏)又由此叶藏所包,不为风雨众缘之所伤坏,净色须蕊日夜滋荣,犹如大悲胎藏,既成就已,于日光中显照开敷,如方便满足。"又卷五说:"如上所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者,即是心实相花台,大悲胎藏开敷,以大悲方便现作三重普门眷属,以是义故名为大悲胎藏生曼荼罗也。"西藏译的《大日经》把"蘖喇婆"译作"本质"藏译《大日经》(北京版《秘密经》第十卷上)的〈具缘品〉说:"秘密主,复次广大曼荼罗悉能救济无边有情界,故名大悲本质生。"佛陀瞿耶的疏(北京版本续解前六十五函上、五九)里面解释说:"大悲本所生者,此曼荼罗从大悲生世尊得一切智智后以大悲力,出生身等无尽庄严曼荼罗,故云从大悲生。本所者,是生之根源,彼大悲者,是此曼荼罗之所依,或从此曼荼罗出生大悲则是从曼荼罗门出生如来大悲功德等,令得一切智智故。"这就是说:大悲胎藏界曼荼罗是从佛的大悲愿力,为化益众生现种种身身,为种种有情说种种法,适应种种众生的根性、欲望展开示种种本誓的心,以此身口意三无尽庄严藏为对境而图绘的形像,就叫大悲胎藏界生曼荼罗。这一解释,是从佛摄化众生的"向下门"说的,如果从众生"向上门"的进取来解释,则是一切众生观见此曼荼罗,依此修行,能开悟自心的大悲菩提,所以叫"大悲本所生"。因此大悲本所生曼荼罗,一方面是象徵从佛的大悲功德所发生的三无尽庄严藏的活动;一方面是在行者的心中体现出佛的大悲三无尽庄严藏,所以叫曼荼罗。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