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瓦法漫谈
颇瓦法漫谈
刘立千著
说明:本文是我1949年写的。颇瓦法是迁识法,或译往生法。藏密关于这方面的修法很多,总分为高、中、低三级。文中所谈的迁识法,是属于比较高级的法门,是为即生就要解决生死和成佛的问题,属于无上瑜伽的修法。当时没有谈清楚。其实所迁的“识”(识种)就是众生的生命点子,密乘说是最微细的风和心二者的结合物。迁移干什么?就是要把最细的风转成幻身,最细的心转成佛智、身智双运,即身可以成佛。这风、心结合物,又名本元风心。是由业力把它和众生的躯壳结合在一起的,只能在一期业尽,人死亡时四大收摄,它们二者才能分离,分离后四大转化了,它不能转化,又以之投生他趣,所以又叫不坏明点。密乘就是利用这个道理,不消极等待死亡,用甚深方便从现在起就再现人临终时那种收摄情况,使不坏明点分离,把再现过程作为修法过程,去体验它、熟认它,以便掌握它。不过精神和肉体分裂时,要经过一个假死阶段,若是对生起圆满二次第没有坚实基础是不行的。就广义说,噶举的《那若六法》,觉囊的《时轮六支行》都是属于这种修法。
作者1995.8.28。
不管科学怎样进步,对于“死”这一件事仍属神秘,尚无人能研究了解它,不过世上活着的,都要死,这是我们可以用常识去测定的。至于我们何日会死?由何致死?死后又到什么地方去?……这些便都是我们不能知道的事了。因此人们对于死,便起恐怖,便生苦恼。然而人世上也无别的途径,我们对于死是没有办法的,只有听其自然。可是在宗教上就不然,无论何宗教,都是想求解脱的--换言之,都是想要解决生死问题的。不过他们所谈到解脱的办法,是要经过很久的修炼才成。假设修行人,他们在修道未得成就之际,万一死神到来,即他的毕生所学,岂不白废?况且死时,模模糊糊,全不自主,这种苦恼是何等的大?对于死后灵识之存在,未来之有无,我们暂置主论,当前的苦恼,又将如何解救呢?因此在西藏的密法内,有一种“颇瓦法”,为适应这种要求而产生了。
“颇瓦”二字是藏语,它的意思作“迁移”讲,就是说人要死时,把自己带业往生的那个“本元风心”(识神),由业报的蕴身中,迁移出去,另外觅找生趣。在汉话中,有“往生”一词与之相仿。但是往生,多与“净土”相连。修颇瓦法的,程度有高下之分,未见得一迁便到“净土”。即使不能到净土。亦能如前所说,最低限度,自己可以勉强得到一点主宰,随便可以投生一种生趣。即在死时,修得好者,尚能“预知时至”,“正念分明”。不像常人一样,模模糊糊,全不自主,到临终时,手忙足乱,毫无办法,痛苦万状!前面说过,我们对“死”,所以恐怖痛苦的缘故,因为它是属于不可知的范围,要是我们设法能够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那么,我们临终时,当然也可视死如归,从容瞑目了。故死后有无问题尚小,而目前的苦恼,则非待解除不可。
藏密的“颇瓦法”修法很多,各宗各派都有,一时也谈不完。大体归纳起来,他们的应用,有五种成就。一得法身成就。二得报身成就。三得化身成就。四起三种想,得主宰自己识神,随意投生,这便是真正的颇瓦法,就是前面的三身成就也包括此法中。五是别的有修持的人,来帮助死者,以大悲心及法力,钩摄亡者识神,而得迁移的法子。前三种无上密部都有。后一种是为他所作。只有第四种才是上面所谈,修行人要学来随时准备的法门。
现在我们专门谈谈这第四种,怎么叫起三种想呢?未谈之前,先说说藏密于人身的观念。他们说“人身”不外由两种东西组合:第一就是一堆物质的肉体,名为蕴身。第二就是整个心灵,又叫作识神。在凡夫位时,识神与蕴身--就是心灵与肉身,他们互为因缘,互相影响地结合在一起。在平时,哪个势力强,哪个可作主宰。现在我们修颇瓦法,首先就是训练心灵,要心灵随时作主宰,以心来统身,以心来御身。这个心灵是什么?就是我们那点自觉的意志力,所以第一
我们便是把握这个心。至于物质的蕴身又是什么呢?在佛法便说它是“四大”的集合。自然因为没有器械的详密分析,说法比较粗略,实际与说成是好多种元素的组合意思是一样。使这些元素组合,连系成为整个机体而运行活动的。又是什么呢?自然我们不谈科学,在佛教中,应用内观法,是见到意志力后面的一种气息的作用,便说它是“四大”的统摄者,这种非目力和器械所见到的气息,能使我们活着。此气一断,便即死亡。依佛说法:人死时,周身气息,渐渐收摄,所以先由手足冷起,依次摄于心中,最后心间那个暖气一断,全身僵冷,人便死了。在气息收摄时,他们叫做四大分解。那点暖气,就是我们赖以活命的风息(气息),所以我们要把握这口气,把心连同气,整个搬起来,这便是全部颇瓦的修法。至于心,它是一种活动极为复杂的东西,我们如何能够把握得住?因此他们又有一种方便,叫“明点”的观法,使活动复杂的心,摄于一点,易于体认把握。气息也是无相无形的东西,于是又用一个脉的道路去约束规范它。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起三种想的路子了。移的是什么?心与气。从何处移?脉的道路。移向何处去?各所发愿往生之处。由这三项做出发点,于是便组织成各种各样不同的颇瓦教授来。至于去向一层,意志若不早定,行人不免临终忙乱。又恐全仗自力,难于成办,所以不得不加入本尊,以为依怙。故颇瓦法中,又有各种不同的本尊。如以弥陀为本尊的,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以观音为本尊的,求生普陀洛伽;以瑜伽母为本尊的,求生空行刹土。总之,以各种佛土作为我们所去之处想,如是以心乘气,以气载心,我们就可以自在往生了。
上面已将颇瓦法的意义和大概情形说清楚了。其详细的下手方法,是属学人份内的事,要各从明师学习,才能知道。
学习颇瓦后,中间有一个过程,叫做“开顶”。就是头顶稍许裂开,并且可以插一根小草。这不过是表示暖识已经有了去路,并不奇特。再进而修习,便可得到灵识自在,就是上面所说,不受业力牵引,自作主张地往生法门,这倒有些奇异了。
此外关于施用颇瓦的时间,要在人寿刚尽之时,才可以应用,否则等于自杀。自杀在佛教上认为是极大的罪恶。人寿是否将尽?我们又从何得知?倘修行真有功夫,自然预知时至。其不能预知者,则有诸密乘本续内所说许多将死的预兆,叫人依法去测定,方不致误。还有临终时,有四大收摄的情形,学过生圆次第的人都该知道的。这时候亡者要出现各种境界,在最重要的境界时施用颇瓦,才能有效。若是死后,乃至未投生别种趣道之间,此中有一段时候,名为中阴。关于中阴的情形和修法,藏地也有不少法宝,留待以后,再为介绍。
从前,西藏有很多大德,能够应用颇瓦法,自由投生。所以他们往往在未死时,便预言后世。及至投生,又能说出前世的因缘,叫人去印证不错,而起信仰。关于这类的传说很多,不胜细载。现在我们专谈暖识是否能够自由出入。这里且引理塘寺大活佛火竹香根亲自告诉我的一段事情,以供研究参考。
“我们寺,有一位喇嘛,曾得康萨大活佛(前年才圆寂,能海法师亦曾依止学法)传授秘密破(瓦)法,他修了很久,一天他在一玻璃瓶中置一小石,于是他用暖识相鼓法(即颇瓦法)呼了一声“呸”,瓶中石子便动起来。再呼一声,石子渐由瓶底引到瓶口,随后他又呼一声“嘎”,那石子仍然落下去。”
我的师父桑登堪布,他也曾说:“我曾亲眼看到修颇瓦法的,将暖识引到天灵盖上去,彼时去摩天灵盖,便能热起来,反转去抚抚他身体,已经是僵冷如死了。”
据说西藏修此秘密法的人,他们往往关闭房中,半夜的时候,听到他们叫出呸呸之声时,天灵盖便在房中跳起舞来,铮铮有声。
从上面看来,暖识既能引出去,自然识神可以得到自在,生死之权,已操在手,当然他们死时无怖畏无苦恼了。
修颇瓦的,不但自己得到一种成就,而且还能救度他人。如前所举的第五成就便是,所以藏区逢人家死了人,便去接一位大喇嘛来为亡者行颇瓦法,若是大德有工夫的话,确能引起超度亡灵往生西方净土的瑞相。在大圆心要派前行讲文里,有一段故事:
“西康德格有两个牧童,一天在放牧的时候,看到祝庆寺的班龙大活佛来了,他们听说这位大德对于颇瓦是很有功夫的,于时,二人商议,要试试他。一个装死,躺在草地上,一个便去迎接活佛,他假哭着说:‘可怜我同伴,忽然得急病死了!请活佛慈悲,为他行个颇瓦法度度他。’活佛听说后马上就做起观想来,大呼一声“呸”字,便睁开眼给他说:“好了,完事”。活佛自去,他回来心中好笑,谁说了不得,连装死也把他骗了。他高兴地跑来,想喊起他的同伴,及走到身边来,这同伴哪里能起身,他真的死去了。这下他可着急了,马上就想去找活佛求救。此时活佛已经走远了,他赶了半天才赶上。将事实说明,顶礼忏悔。活佛初不答应,因为他求得真诚,才笑了笑,马上作起观想来,念了一声‘嘎’,又叫他转去,他初疑心,哪有如此简单。因为遣他走,又不能不走,只好回来。到了同伴的身边,他大呼一声,同伴忽然站起来了,同伴责备他说:“我正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为什么将我唤醒?”
足见颇瓦法,不仅自己可以应用,还可以用来度人,西藏后兴佛法时,尚有一个有名的颇瓦法门,名“颇瓦仲觉”,是噶举派初祖玛巴译师的儿子色当玛笃德从印度学回来的。“仲觉”的意思在汉文译为“夺舍”。这法子是自己随意可以取身,好像内地的借尸还魂一样,假若自己的色身衰老,或者有所损而不能继续生存时,我们可以自主地,任意地选择一个刚死的较好的身子,将暖识迁入,又可继续生存。这个法门不但可观将暖识搬入人的身体,而且上至飞禽,下至走兽的身躯,都可以迁入,真是奇特!惜夫后来,笃德被饶译师害死,此法便失传了。关于“颇瓦仲觉”的故事还很多,以后再谈吧。
(原载《康藏研究月刊》1949年第25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