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宁波七塔寺桂仑老法师略传(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五、与观世音菩萨法门
  观音菩萨在佛教里代表了
  慈悲。观音是“观世音”的简称,意思是观照世间众生痛苦,念颂观音的名号,就会得到观音菩萨的解救。正是由于观音有解人于厄的大慈大悲精神,被人们看做救
  苦救难的救世主,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桂仑因到普陀山观音道场礼拜,从此与观音菩萨结缘,并且成为他一生的观音情结之一。他
  初到七塔寺,在大殿当香灯,一天到晚坐与吃都在殿上,陪伴着千手观音菩萨,耳濡目染,佛性流出,随口颂出:
  得优游处且优游,云自高飞水自流。
  哪怕恶风翻大浪,未闻沉着般若舟。
  世人学仙无别法,慈氏欢喜无生尤。
  抬头见喜向上宗,当来下生大肚佛。
  大悲道场观自在,殿堂文殊普贤王。
  香敬三贤悲智愿,灯光遍照十方佛。
  
  佛教是一个讲智慧的宗教,教人如何认识人生,怎样去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凡事不去执著,无所得的般若认识是佛教强调的一个重要的生活态度。世界的事物
  是有自己的运行法则,按规律来运转的。云高水流,都是自然界自己运动的结果,人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担忧。桂仑看到了这一点,强调众生要建立这一认识的必要
  性,指出有了这一认识,就能有一个“且优游”的心态,而佛教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认识,所以才能在恶风大浪中自如应对,以不变应万变。
  中国传统的宗教有道教和佛教。道教讲成仙,要人不死,佛教讲成佛,要人无生。因为有无生就有无灭,在佛教看来,世界万事万物是没有实体的,本性是空,
  所以诸法之实相是无生无灭的。但是世人不知道这个真理,妄见有灭,迷恋生死,因而才有了生灭的烦恼,流转于生死之间,如果认识到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
  灭,即可破除生灭之烦恼,摆脱生死轮回。掌握了无生的道理,就是“抬头见喜”,向上一步,即可升到弥勒佛的世界。所以桂仑总结说:“善净其心,入息忍地,
  住无生法,出止观门。”也就是说,常做到清净心,遇事要忍让,坚持无生的认识,修止观法,这是佛教的基础。
  现在的“七塔报恩禅寺”的名字是清末光绪年间慈运老法师得到皇帝的赐额后而取的名字。在明代时七塔寺被称为“补陀寺”,是普陀山的前山,凡是到普陀拜
  观音菩萨的人,都先来此拜过之后,再坐船到普陀山礼拜。所以七塔寺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七塔寺的大雄宝殿原名圆通宝殿,是主供千手观音的殿堂。光绪十七年
  辛卯,慈运长老重修,改为今名。广五间,中间供千手观音菩萨,左供文殊菩萨菩萨和普贤菩萨,殿后又有观音菩萨像,五百罗汉石刻分于左右及后壁上。大殿为两
  重躐角式,周围均系方石柱,上镌各种联语。桂仑厮守着观音、文殊和普贤诸菩萨,终日上香点灯,敬拜观音菩萨的悲,文殊菩萨的智,普贤菩萨的行,因此由他点
  亮的灯光,不仅是对菩萨们的敬意,而且还照亮了十方佛界的道场。桂仑的寥寥数句法语,语言通俗,不仅包含了深邃的佛理,还将七塔寺大殿的特点和它的宗教意
  义,以及他的工作性质全部都点出来了,这不是言简意赅吗?
  桂仑对观音菩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到七塔寺后,曾经专修观世音菩萨法门,颂念观音名号。他在西方殿当香灯,坐参观音如来名号,即观世音菩萨,心里从此豁达,
  感到“过去正法明如来,进了门梵音海潮音胜比世间音,心里清净故,心清净比海还深,比海还宽,如俗所喻:宰相肚里能撑船,心是没有底的。”他不识字,对经
  文虽不能完全掌握,但是他认为只要专心颂念,就能得到解脱开悟。他强调:“我念心经常念不好,念了上句忘了下句,或念下句记不起上句。我自思观察我的心念
  比天上的星还多,与心经不相应,即自知心在菩萨在,心观自在观自在,了无自在无自在。心在菩萨在,心不在菩萨不在。”信仰佛教的目的是予人解脱,到达解脱
  的境界,就是得到了大自在。佛教认为,境由心造,众生的业皆由心起,因心所做,因心所报,因果关系始终存在,丝毫不爽。因此,心存正念,就是生起正信的基
  础。信仰观音菩萨无论是对己自利或是对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桂仑用自己的实践来证明了这一道理,“三门常请净,寺中观自在。三门不清净,何处有自
  在?”他得到了大自在,自作诗云:
  久闻莲池水,脚跟烂污泥。
  欲念洗一洗,莲子十万生。
  妄想淹死您,二手抱虚空。
  拆开漫开狂,去了当明士。
  打破虚宝殿,遍见观自在。
  心在菩萨在,念佛田是水。
  眼闻释迦佛,耳见观世音。
  门口弥勒佛,三门三世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佛教以莲花为其象征。据佛经记载:佛陀降生前,净饭王的宫廷中现出八种瑞祥之相,百鸟群集在王宫顶上,鸣声相和。四时花木,悉皆荣茂,池沼内突兀盛开
  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王后摩耶夫人得到预感退入后宫,凝神静思。这时,菩萨化作一头六牙白象来入胎……。佛陀成道后,转法轮(布道)时坐的座位叫“莲花
  座”,相应的坐势叫“莲花坐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坐在莲花上,周围有六牙小白象向她喷水,代表“入
  胎”,有时只用一朵莲花代表。在转法轮雕像中,佛陀端坐在一朵精雕细刻的大莲花上,位于池中央,池中锦鳞闪闪,小莲花围绕着佛陀开放。其实,因为印度炎
  热,风土民俗及人们审美意识对绿荫碧水尤有踵。碧绿的荷叶托着粉红、洁白的莲花,可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丝许的凉意。佛陀创教以后利用民众爱莲的心理随机施
  教,以荷花为喻来演说佛法,因为荷花有在污不染、洁身自处的品格,可以教化众生超凡脱俗。
  莲花因其洁白高雅,还象征着佛教的教义纯洁高尚。《华严经》说,大莲花有四义: 一、在泥不染,如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污;二、自性开发,如真如自性
  开悟,众生诺证,则自性开发;三、为群蜂所采,如真如为众圣所用;四、有香、净、柔软、可爱四性,如常、乐、我、净涅槃四德。观音菩萨就是来自于《妙法莲
  华经》的《普门品》,这部经则更是对莲花称赞有加,认为花必有莲,因含万行,果圆万德。因莲有花时,是佛法方便的显示,无能知者。花开莲现时,是方便之中
  有真实不变,而不能知。花落莲成时,是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三乘中唯有一佛乘为最高,圆满上地。 
  此外,佛门还用莲花来比喻菩萨有十种善法,即: 一、离诸染污。菩萨能以智慧观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比喻莲花出
  於水而不为污坭所染。二、不与恶俱。菩萨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於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毫之恶共俱,比喻莲花,虽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三、戒香充
  满。菩萨于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比喻莲花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四、本体清净。菩萨身心清净,无染无著,比喻莲花生
  时虽处污坭浊水,而自然洁净无所染。五、面相熙怡。菩萨心常禅悦,诸相圆满,见者悉皆欢喜,比喻莲花开时,令诸见者心意快然而生喜悦。六、柔软不涩。菩萨
  于诸法无所滞碍,充于内而形于外,比喻莲花,体性柔软而复润泽。七、见者皆吉。菩萨形相美妙,见者咸获吉祥,比喻莲花,芬馥美妙,人或眼见及梦见者皆吉祥
  也。八、开敷具足。菩萨智慧福德、庄严具足,比喻莲花开敷而华果具足。九、成熟清净。菩萨妙果成熟,六根清净,比喻莲花成熟,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
  示得清净。十、生已有想。菩萨证菩提果,比喻莲花初生之时,虽未见花,已有莲花之想。 
  桂仑在诗中充分表达了莲花的洁净品格,莲池泥污水清。用清净的莲池水来洗去邪恶的欲念,就可以获得正果,就像因有莲花而生出众多的莲子果实。人之所以
  有各种烦恼,就是因为有了妄想,其实这是一种假象,妄想太多,能让人窒息,就像江海一样,把人淹没死。也像用两只手去拥抱虚空,什么也捞不到。只有用分拆
  的方法,将这些原本十分明白的道理一一讲出来,去掉了我执,才能当个明白之士。打破了虚空的樊篱,无处不见观自在,心里有菩萨,菩萨才与你同在,所以念佛
  田就是莲池水。众生用眼见释迦佛,耳观观世音菩萨,入寺先见的是弥勒佛,寺院的三门就是代表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一切大菩萨,莫不都是行的六度
  (摩诃般若波罗密)。桂仑毕竟不是文化人,他的佛学知识还是有限的,他所说的释迦、观音和弥勒“三世佛”,与经典所说的迦叶佛为过去佛,释迦牟尼佛为现在
  佛,弥勒佛为未来佛并不一样,因为七塔寺是观音菩萨道场,只供千手观音菩萨为主尊,寺里没有释迦牟尼佛像,但是门口有弥勒佛像,所以他按照七塔寺的特点,
  重新解释了三世佛,其情有缘,其理亦通。特别是他强调了“眼闻释迦佛,眼门听参;耳见观世音,耳门圆通;门口弥勒佛,门口出入”之眼、耳、口“自性三
  门”,也就表明了,要用心眼耳来参究佛法,做到心中有佛。
  桂仑不仅自己潜修观世音菩萨法门,还鼓励弟子也要修这个法门。他告诫弟子彭慧说:
  您要三门关好,眼闻释迦佛,耳见观世音,门口弥勒佛。三门三世佛,一切菩萨摩诃萨。自性三门,眼门听参,耳门园通,门口出入。走遍天下都不自在,在是在您心里头,心在菩萨在,心不在菩萨就不在了。心都不在何处觅自在?走遍天下都不自在。
  “三门关好”,方能得自在。具体地说,就是心中要有菩萨在,以心观佛,以心念佛,即得自在,由是才能走遍天下,得到大自在的最高境界。
  六、禅修思想
  作为七塔寺的禅宗门头,桂仑是七塔寺树立的禅宗旗帜,他之所以能够拥有众多的弟子,与他的精深修行的成就是分不的。桂仑一生几十年精进不懈,已经修到不倒单的地步,这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功夫,正是由于这一点,佛教界和他的弟子都对他十分佩服。
  桂仑不仅有精深的禅修功夫,而且还结合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禅修理论。禅宗修行的三关是破初关,破重关,破牢关三步骤,他把修行求得解脱的方法概括为生死
  夜→南柯梦→抓瞌睡→出离道之几个步骤。这几个步骤,是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体现了清净禅修的特点。桂仑抓住佛教的根本目的,指出生死问题是佛教的根本。
  他曾说:“鱼大水又少,发白面皮老。无常病苦道(到),生死怎么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世间上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常性,皆为无常,“育王穿山过,定海县普
  陀。普陀常入定,无有不定时。”自然现象是一个生、住、异、灭的过程,人生就是生、老、病、死的过程,因此怎么解决生死的问题,是每个人所面对的且必须要
  回答的问题,佛教也不例外。桂仑认为:“生死有两种,变易生死,分断生死。禅宗法门,坐断生死。念佛法门,了了生死。”佛教所说的“变易生死”是指的已经
  取得高果位后的菩萨、阿罗汉、辟支佛等所达到一种境界和认识,据说到了这一阶段的菩萨等,已经摆脱了三界轮回,但是在精神上仍有非常微细的烦恼和生灭变化
  的认识,又因为这是在发了悲愿后所取得的认识,其寿命和肉体都可以不受世俗的限制,可以有不可思议的自由变化,又称不思议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指生活在世
  俗世界的凡夫俗子,即现世间的众生,他们摆脱不了三界六道生死的轮回,被烦恼所扰,寿命和肉体都受到了限制,只能活在一段时间内,分段展转而受生死。佛教
  的最终目的是了生死,摆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境界是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但是世人往往摆脱不了对生死的恐惧,特别是对死亡的黑暗——“生死夜”感到害怕,
  所以修行的人首先要突破生死关,有生必有死,“眼睛流泪鼻子头,眉毛过河王度耳。眉毛挂碍生死头,眼睛一闭不晓得。”佛教视人生为幻,人生不过是一个不断
  受苦的过程,人的身体是臭皮囊,不值得留念。只是众生不知这一点,仍然在做“南柯梦”而已。改变了对生死的认识,这就是破初关。桂仑将此解释为:“自己吃
  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毛病自己医,自己烦恼自己断。”
  “禅宗法门,坐断生死”。坐是平坐,断是彻底,坐断就是彻底的坐,由是点明了禅宗的修行的特点,只有对生死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接下来就是破重关了,亦即是通过坐禅的手段,泯灭生死的差别,达到最后的解脱。桂仑说:
  《涅槃经》,坐断十方。生死有根,坐断两头。
  比齐中间,三轮体空。前念不思,离一切相。
  后念无想,成一切相。念意不生,意念不灭。
  究竟涅槃,不生不灭。海水清凉,清水清香。
  水洗不净,火洗干净。水里吹火,抓水成钻。
  以臭变香,臭过去,香过来。
  涅槃是佛教追求的境界之一,《涅槃经》就是讲怎样取得涅槃道理的经典。涅槃的基本含义有二种,一种是有余涅槃,这是生命已死的寿尽命断或者灰身灭智。
  另一种是无余涅槃,这是去掉烦恼,获得清凉寂灭的一种境界。小乘佛教将涅槃寂静作为印证佛教实践的三法印之一。大乘佛教认为,涅槃是一实相印,了知无生死
  可出,世间与出世间不二,染污与清净不二,众生与诸佛不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即得涅槃。涅槃是佛法的根本,贯穿于一切生活之中,与日用一体,所以生
  死即涅槃。众生觉悟到这个道理,就是成佛证涅槃。所以要了生死,必须达到究竟的涅槃。桂仑强调《涅槃经》,就是强调该经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指出
  佛性当有的这个事实。开发自身的佛性成佛, “坐断十方”是修行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十方是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
  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十方刹等。诸佛及众生都在十方世界之中,故称十方诸佛、十方众生。
  佛教要坐禅,禅宗寺院唯树法堂和禅堂,努力坐禅,泯灭差别,获得平等一如的认识,这就是“坐断十方”。所以“坐断十方”是说的在修行时的一种手段与方法,
  以及目的或目标。宋代圆悟佛果禅师说:“壁立万仞,坐断十方,可以入大解脱门,传正法眼藏。” 宏智禅师说:“莫于三界现身相,坐断十方明性空。” 桂仑
  则称为“正坐天下,大江山稳”。
  禅宗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心传心”、“教外别传”,特别强调当下的顿悟,明心见性,自性成佛。“十方坐断,千眼顿开;一句截流,万机寝削。”桂仑
  要人将却除意念,坐断两头生死根,“离一切相”,“成一切相”,最后达到“究竟涅槃,不生不灭”,进入“水里吹火,抓水成钻。以臭变香”的随意自如境界。
  这就是进入了破牢关的境界了。他一再强调“坐断生死”的重要性,要弟子“须明了禅宗门下是坐断生死”。他写信给弟子:
  郭大栋居士:
  您打坐寂灭道坊,直下性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忍气吞声。达摩祖师开示,财色不断莫问道,淫欲不断休参禅。这是涅槃,涅者不生,槃者不灭。《地藏
  经》:‘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动念来了要打,东来东打,西来西打,不来不打,一来就打,这是打生死七,打断了不生不灭,不是断灭。
  黄国镇居士斋坐的时,须明了禅宗门下是坐断生死。涅槃会上坐断十方,坐有一寸,有一寸功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常寂光土,要念不变就为常,常就是法圣,念头一变要落在生死里头。 ……
  桂仑 80,8,3
  禅宗打坐即是常寂,“直下性处”即是自性,桂仑要弟子“坐断生死”,最重要的是要打掉念头,因为“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念头一变要落在
  生死里头”,念头不去,解脱无期。所以他又说“日间无想念,夜卧梦常君。想念念成邪,无念佛是真。”六祖《坛经》说的是“无相、无住、无念”三无的法门,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名为相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
  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无相为体。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
  不于法上生念。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是以立无念为宗。” 因此“无念”是取得成就的根本道路之一,这也是《金刚经》所说的“应
  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慧能就是因为听了这段经文,而悟得佛法。桂仑法师也是在船上听到这句话,而得到开悟的。无念亦即是念,桂仑说:“生来坐不卧,死
  去睡不坐。提起东方念,放下西方卧。两手握醒板,坐起水牯牛。人从灵桥过,桥流水不流。”这是说人生本身处于一个矛盾的过程,人之大多时间都是“来坐不
  卧”,生命完结时又是“去睡不坐”。坐禅的最大敌人是定力不够,就像想睡觉了,制止不了,眼皮睁不开,所以“抓瞌睡”是提高定力,取得成就的很重要的一
  步。《坛经》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
  乐。”正因为东方人罪孽深重不得解脱,因而才生起到西方的念头,所以“东方念”是罪念,“西方卧”是涅槃,是解脱。佛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以求佛而成佛,无
  疑是龟毛兔角,心外觅心,所以要打掉仅为成佛而成佛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最终成就成佛的愿望,对东方人和西方人都是一样的。佛教将修行炼心比喻为牧牛的过
  程,重庆大足宝顶山有《牧牛图》石刻,分别以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伏、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泯十种形象来表示怎样制伏散乱心到无念心的过程。
  牧童牧牛,拉紧缰绳,与牛相持,或者举鞭,强拉牛回首,驱牛下坡,这是喻心不定。以后经过驯服,牛与牧童相处,牛在地里吃草,牧童闲坐无忧,这是喻心闲
  恬。最后牧童在草地上睡着了,牛向西四腿跪伏,摇尾仰头,作凝神状儿,双方俱进佳界境。这是喻心得解脱。桂仑强调的就是众生成佛全靠自己,惊醒你的醒板就
  在你自己手中,不在身外,又似骑水牯牛,关键是你怎样来驾驭和驯服了。以“要念不变就为上”,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要超越一般人的常识见解,如一般人所都
  看到的都是“水流桥不流”,但是在修行者眼中,却从此常情中得到别有的一番的超越认识,看到了“桥流水不流”之不能用语言和思维来理解的境界,桂仑将此总
  结为“两眼觉照胸前月,打破念头井底天。檐前莲花观自在,七宝塔中见如来。” 到了这时,也就是取得出离道了。
  桂仑说修行,主张不脱离世间,在世间中取得成就,坚持了南宗禅的思想。他尤其看中在日用生活中修行佛法,通过日常的行为来体现佛法的最高本意。《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法师在黄梅五祖寺欲传法衣于弟子,让弟子作偈,堪验弟子的悟性,神秀法师作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法师的偈,将人身比作为菩提树,人心就是一面镜子,菩提树是慢慢地长成,镜子要经常的擦抹才能光亮如洁,旨在说明人的修行,是一种炼心的功夫,修
  行者要时时地去拂拭心中的“尘埃”,通过不断修行,最后渐渐取得觉悟。所以在禅宗史上,神秀因为强调了渐修的方法,被为渐悟法门,他的宗门也被称为北宗。
  慧能法师则作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法师认为,人身不是菩提树,人心也不是明镜台,既然没有任何一物,何又谈得上什么“惹尘埃”呢?他不同意神秀法师的说法,与神秀的观点针锋相对。
  慧能旨在说明人原来就有成佛的因素,不用去专门刻意修行取得,只要开发了佛性,就能取得成就。所以修行可以在顿悟中取得觉悟,不存在揩抹的必要。慧能因为
  强调了顿悟的修行方法,被称为顿悟法门,其宗门也称为南宗。顿悟法门的南宗在唐朝以后受到了佛教界的重视,北宗的渐修法门则渐渐不显,到了宋代以后,南宗
  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变成中国佛教的代名词。桂仑就是慧能弟子马祖道一的子孙,属于临济宗派的门人。
  曾有北京的居士不明白慧能做的偈的意思,在七塔寺里向法师请教,但是法师们都无言以答,面面相觑。适逢桂仑走过,他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说:
  北京居士问,菩提本无树,无树怎么生,众僧无言答?
  我从那里过,当时就问他,你有儿女否?答有二男女。
  儿女那里来?居士悟慧深,有情来下种。春雨因地生。
  无情没得生,不信怎么生?菩提本自性,般若智打破。
  北京居士的提问,不知道这是关于佛教里面佛性的思想。七塔寺众僧无言答出,只能说明他们不谙佛理。“仙有仙根,道有道底。”因为这个问题纯属佛教的义
  理问题,不能从常理上来测度,对没有掌握较高佛学水平的人很难说透,桂仑并没有从正面来解释这个问题,而是采用了比喻的方法来启发学人。他以居士的儿女作
  喻,启发了居士,认识到儿女皆是自己种,佛性也是自己成。说明桂仑对佛教的义理是非常娴熟,而且善于作思想工作。
  桂仑不仅教人打坐修行,并把佛教的义理贯穿于他的修行理论中去。他说:“眼色明欲,心戒身慧,诸苦之因,贪爱为本。”世俗之人之所以有各种欲望,皆是
  因为不明白是因为有了贪爱的原因。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没有钱的人想有钱,有钱的人想更有钱。家有娇妻,还想外面的女人,屋有美男,还想着别的男人,许多
  人就是生活在贪婪和爱恋的欲望之中。正是因为有了不断生起的欲望,于是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苦恼,整日生活中莫名痛苦之中。佛教就是让人不要执著于各种欲望,
  要人从欲望中摆脱出来,正确认识到执著于欲望是产生痛苦的原因,从而摆脱欲望和烦恼,获得一个自由的解脱,真正做到“日间无想夜无梦,不被颠倒场中弄”。
  桂仑深深地看到这一点,他严励地批判一些人的所作所为,指出关键是每个人的自护,只有自己把自己管好了,行的正,才能站住。例如他说:
  酒色人人爱,皇天不可欺。我不淫人妇,谁敢戏我妻。
  淫欲债拿得快还得快,颠倒儿孙不知债。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承认正当的、合理的人之物质和精神需求,酒色财气对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不需要的,因为人是有欲望的,人是有感情的,有需
  求就有行为,有感情就会有动作,这自可以不必厚非。但是为什么人们对此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就是因为有的人热衷于追逐这些,以损害别人,牺牲他人来满足
  自己之一己私欲,所以它才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对的,尤其是世界各大宗教对酒色采取了近乎苛刻的批评态度。佛教对酒色就采用了禁止的严厉态度,将戒酒和戒色列
  为五戒的基本戒条之一。因为佛教认为酒可以使人痴迷乱性,饮酒过量就会影响人的行为,并且有可能做出许多坏事来,损害修行,所以佛教主张滴酒不沾。佛教也
  反对不正当的性行为,称之为邪淫,规定在家的信徒不得与妻子之外的人发生性关系,“万恶淫为首”,过度的纵欲,同样会给人带来身心的危害。桂仑站在中国传
  统伦理思想的立场,强调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只要自己做的正,就不怕别人的非议。“我不淫人妇,谁敢戏我妻”。有人自认为做了坏事人不知鬼不觉,
  然而上苍是有眼的,终究会早晚暴露的,做了坏事必然会受到惩罚,受到报应,天理不容,“皇天不可欺”。对做坏事者言,不仅马上会得到现报,而且还会殃及子
  孙,只是“颠倒儿孙不知债”,不明不白地在替前人还债而已。值得指出的是,儿孙还债的伦理思想,并不是佛教的思想,因为佛教是主张因果得报,业感报应的主
  体是作业者本人,本人作业本人受报。桂仑举例说:“蚊虫招扇打,只会嘴伤人。吃了人家血,就要你的命。早晚吃露水,能保你长生。你不来咬我,我也不打
  你。”儿孙还债的思想则是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是宗法制社会思想的产物,古代将这一思想命名为“承负”说,以后的佛教将其援入,流传开来。总之,善恶报应
  的思想是中国百姓头上悬挂的一把“达利克斯剑”,对人的思想警醒起到了巨大的威摄作用,任何善恶的行为,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如果没有马上得报,“不是不
  报,只是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即刻得报”。
  由于佛教对酒色的反对排斥态度,这对佛教的修行将起重要的指导作用。桂伦指出:
  财色不忘莫闻道,淫欲不断休参禅。祖师西来一字无,俱靠心田用功夫。
  佛教的修行贵在心要清净,要心中有佛。虽然禅宗强调佛法不离世间,佛在世间觉,在日常生活中取得成佛的解脱,即便是茶坊酒肆也可以在里面修行,但是这
  不是为修行者要找一个放纵的借口,而只是要说明随时随地都可以不拘一格,如法进行修行的。禅宗修行,强调正见,就是说要用正确的见解来指导修行,追求财
  色,淫欲不断的人,其心本身就不净,所以不可能得到佛教的清净大道,也不可能专心一意的坐禅。因为禅宗西来佛法的特点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所以修行才全
  靠心田的功夫,也就是说,只有具有正解正知正见,并且有悟性的人,才可以修习禅宗的法门。桂仑进一步说:
  方木斗(逗)圆孔,耳朵插毛干。内方外又圆,出广长舌相。色声是尘劳,声色是境界。
  “方木逗圆孔”是古代禅师的公案,宋代《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二云:“上堂云:杀人刀活人剑,上古之风规,亦是今时之枢要。言句上作解会,泥里洗土
  块。不向言句上会,方木逗圆孔。未拟议已蹉过,正拟议隔关山。击石火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且道,此理如何?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下
  座。” 圆悟克勤(1063~1135)是四川人,
  在五祖山参谒法演,蒙其印证。集雪窦重显之颂古百则,编成《碧岩录》十卷,世称“禅门第一书”。克勤继承法演的禅风,认为“人人脚根下本有此段大光
  明,虚彻灵通,谓之本地风光” 强调“唯要人直下契证本来大事因缘”。佛果圆悟是临济宗派的禅师,临济的禅风特点是“杀人刀,活人剑”,单刀直入,直指心
  田,过度地执著于文字语言是修行的障碍。因为禅法是活泼泼的,法无定法,没有任何规定,执著文句,无疑就是“泥里洗土块”,变得毫无意义。如果不执著于言
  句,就像寺庙大殿的木柱子,互相之间榫头契合,严丝无缝,抓住了特点。所以圆悟又说“来问若成风(箭不虚发偶尔成文,不妨要妙),应机非善巧(弄泥团汉有
  什么限,方木逗圆孔,不妨撞著作家),堪悲独眼龙(只具一双眼,只得一橛),曾未呈牙爪(也无牙爪可呈。)” 万松老人评唱佛果圆悟公案时,也说:“梁武
  帝问达磨大师(清旦起来不曾利市),如何是圣谛第一义(且向第二头问)?磨云:廓然无圣(劈腹剜心)。帝云:对朕者谁(鼻孔里认牙)?磨云:不识(脑后见
  腮)。帝不契(方木不入圆窍),遂渡江至少林面壁九年(家无滞货不富)。”
  广长舌是释迦尼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据说诸佛之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如赤铜色。佛之舌之所以长,是因为它有语必真实和辩说无穷的特点,这
  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著有名篇,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这是借用流泉的溪水,
  形容佛法广大,境界高远,非常人所能。
  桂仑借用了禅宗的典故,其意是强调佛法逗机相契,绵长玄远,学佛者就是在声色尘世中取得最高的境界。佛法是源头源水,具有活泼泼的生命力,法门多样,不拘一格,正如经中所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七、禅净双修
  念佛是佛教的法门之一,
  据说通过念佛可以与佛相见或与佛一体,往生西方世界,得道解脱。念佛有称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等四种念佛方法。称名念佛是口念佛的名字,
  观像念佛是目视佛像念佛的相好,观想念佛是心中对想像的佛之相好进行诵念,实相念佛是用佛教的义理来观察佛的特点,如佛教要人离一切相,不要著相,透见空
  之本意,即为见佛,空义即是实相,通过透空见佛即是实相念佛。
  中国佛教的各宗派都非常重视念佛法门,把它作为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但是以念佛作为宗派特点的主要是净土宗,该宗尊东晋庐山慧远为初祖,以信徒往生西
  方净土而得名,主张人们所居住的现实世界是“秽土”、“尘世”,佛所居住的地方是“净土”、“佛国”,阿弥陀佛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中之净土。人们只
  要生前口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在死后往生西方净土,达到解脱。宋代以后,中国佛教主要是为修禅为特点的禅宗和念佛为特点的净土宗两大势力,佛教的发展趋势
  是禅净两宗思想的结合,所以禅净相合,禅净双修是后期中国佛教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桂仑虽然是一位有成就的大禅师,在修行上能做到常人所不能的不倒单的本事,但是他对念佛的净土修行也是非常重视的,在他的身上也反映了中国佛教晚期主
  流思想的禅修双修思想的烙印。净土宗的念佛思想和修行,对他来说,一样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桂仑说:“禅宗法门,坐断生死。念佛法门,了了生死。”这
  很形象地说明了禅宗与净土宗之不同,以及在对待生死问题上所采取不同的修行方式,亦即禅宗是以坐空世界来摆脱生死,净土宗是以念空世界来了断生死,双方虽
  然修行的方法不一样,但是殊途同归,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求得解脱而设立的。他又认为:“念佛是了生死的道理,生死不了,念生念死,生死无有了期。念佛打
  七,怎么打法?生也不知,死也不晓得,都是杂念妄想烦恼无名。怎么能了呢?叫你杂念妄想一切打断,打得念头死,活着见弥陀,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这
  是说,念佛了生死是非常重要的法门。禅宗有“禅七”,所谓禅七,是指在禅堂的修习者以七天为一期限坐禅,通过若干组期限,经过严格有序的修习训练之后,最
  终提升自己的境界,达到一个新的认识起点。在佛教界里,禅七也称为“打七”。念佛也可以“打七”,众生之所以执著于生死,皆为“杂念妄想烦恼无名”所为,
  因之通过念佛打七的活动,打掉生死的念头,即可“活着见弥陀,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所以桂仑强调念佛说: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打得念头死,活着见弥陀。
  弥陀本自性,念佛了生死。
  念佛念明性(心),参禅参精进。
  干稀本是米,佛法原是心。
  早年的桂仑在七塔寺西方殿当香灯时,就坐参观音如来名号,心里从此豁达,这是他在朝拜普陀山之后,与观音菩萨结缘而得到感应的结果,所以他以念想观音
  为其念佛的特点。甚至将这个法门提到了“是了生死利禄”的地位,可见显得多么重要!他曾经给上海的佛弟子写信,谈念观世音的重要性:
  上海市佛教居士林
  诸位大居士慈鉴:
  西方三圣,念佛法门,观音圆通,通是通您心。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在是观世音。音声是佛事,宏法是家务。您若不听,是有口无心,念佛不知道,不念佛也不
  知道,不知道菩萨是功德母,大慈悲佛,是话不听,父母不管您了。所以念佛法门是了生死利禄,生死不了,念佛不知道,不念佛也不知道,不知道怎么了,自己念
  自己听,口念佛耳朵听,心念佛,念佛念心,心念是佛,佛念是心,心心相印,是心弥陀,是心是佛,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何愁见弥陀,见佛了
  生死,如佛度一切。
  晚年的桂仑倾心于净土,特别看重念佛的法门,增加了“专念弥陀为主课”,认为“阿弥陀佛一句名号横遍十方,能使众生跳出三界,是无上的医王”。世俗世
  界的众生有情都居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之中,其中欲界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特点;色界虽远离欲界淫、食二欲,亦无
  女形,已经具有清净色质等因素,但尚有色质,仍然不空;无色界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的心理现象,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因为没有达到心物两忘的境
  界,仍是不空的现象。所以这只是到达了一个较高的境界而已。佛教称佛能医治众生的病恼,是大医王。阿弥陀佛是西方世界的教主,在这个西方世界内的众生已经
  摆脱了诸苦,个个颜貌端庄,聪明智慧,生活快乐,国家也安定团结,城市建筑精美,伎乐充斥,梵音缭绕,一片庄严净土。人们只专心事佛,勤守精进,死后即可
  悦意七宝而化生,进入该世界。阿弥陀佛因为接引众生跳出三界。所以他被看作是“无上大医王”。
  桂仑对念佛的理论曾经做了一番深索,而且形成过自己的一套特有的风格。例如他对“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一句有独自特有的解释。他说: 
  我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生死妙道,
  无心思意念,
  阿八万四千,
  弥三丈骨髓,
  陀横遍十方,
  佛明心见性。
  这首诗偈可以从二个角度来看,从上到下可以明显读到“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但是从左到右,则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每一个字的专门注解,代表了一个意
  思或中心主题。例如,“南”是“生死妙道”,“无”是“心思意念”(也作“无心思意念”解),“阿”是“八万四千”,“弥”是“三丈骨髓”,“陀”是“遍
  十方法”,“佛”是“明心见性”。从文义上看,此六字句解的关系大多数应是属于牵强,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桂仑的苦心所在,至少概括了桂仑的念佛理论体
  系,即是佛教的念佛以摆脱生死为妙道或目的,以无心意念为修行,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为佛教的精髓,遍布十方,体现了明心见性的妙旨。 桂仑在这里实际上
  将禅净两家的思想融和在一起,“念佛念明性(心),参禅参精进”,佛法广大,念佛明心与精进参禅是一样的,“干稀本是米,佛法原是心”,我们不管是吃稀饭
  或是干饭,都是由米做成的,原料是一样的,只是加的水多水少而已,此正如佛法十方广布,终不出心法一门,以心为体,明心见性就是念佛取得的最高境界了。桂
  仑强调念心的重要性,给弟子写信说:
  郭大栋居士:
  ……修就是口头念,耳朵听。不听,心就是烦烦恼恼的。要自己念,自己听,耳根圆通。通,是通您心。心地法门,弘化是家务,音声是佛事。念头不变,常寂
  光土,念不变就会常;寂光净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无所寂。忍气吞声,欲气不生是精进。欲念一起,赶紧打断。打得念头死,何愁见弥弥,弥陀本是心。念
  佛念心,心念是佛,佛念是心,心心相印。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静坐常思己过,闲杂莫论是非。坐有寸香,有寸香功夫。一念观心,观心无心。无心无境,心
  境俱灭,常乐我净。因我口述,因口音关系,写信人佛法浅薄不懂,句子恐有错,请原(谅)。(有便时候,彭慧便条给看就是了。)
  桂仑
  1984、12、20
  桂仑告诫弟子“音声是佛事”,可知桂仑是主张称名念佛的,具体地说,就是“口头念,耳朵听”,耳根圆通,直达心田。但是他又强调了“念佛念心,心念是
  佛”的念心法门之重要性,心与佛“心心相印”即了生死,广度一切。念佛也是坐禅观心的过程,“心心相印”即是“心境俱灭”得“常乐我净”的境界。念佛也是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无所寂三步骤。“寂”是寂灭,即桂仑所说的“打得念头死”,以此为基础,寂而常照是无念,照而常寂是常照,寂无所寂是无所寂,所以
  净土念佛的思想在这里又转化为禅观的思想。佛法是活泼泼的,中国佛教是以圆融、“方便”、“唯心”、“他力”、“顿证’为其特点,这一点,在桂仑的身上又
  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八、结 语
  对于桂仑,我们也许并不
  十分熟悉,因为他不是全国有名的高僧,只是行化一方的高僧,但是他的禅修念佛事迹的确感人,因此受到了广大信众的拥戴,甚至得到了像赵朴初老人这样的大家
  关心,这全是靠他的一生正行而赢得的荣誉。桂仑一生在寺院里度过了70余年,在宁波七塔寺住了50多年。几十年的寺院生活,对他来说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
  情,很平常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但是对中国佛教来说,在这个高僧不多的时代,桂仑的一生就显得非常突出了。他拖着一条残废的腿,在寺院里默默地生活,整日
  修禅打坐,天天念佛诵经,于无声处见有声,于无行处见有行。他不识字,但是能将佛理用于生活,用来弘法,《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
  如来”的思想已经被他用的娴熟。几十年来的践行,使他对佛教有了深度的认识,六祖的“明心见性”的思想被他广为弘扬。虽然他像前贤一样,一生没有脱离禅净
  双修的思想,但是他用这个思想照亮了众人的学佛心田,给学佛的人提供了一条解脱生死的道路。他崇拜观音,热爱观音,一生伴守在观音的道场,他为观音的弘扬
  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也给后来的佛信者作出了正信的榜样。桂仑生前不是大家认可的高僧,也不是有名的佛学大家,但是他是众生有情学佛的榜样,他以平常心做出
  了不平常的事,他的贡献会被人们铭记,这就是桂仑!
  本文为
  宁波七塔寺于2004年六月
  向中华佛教在线供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