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坚持佛教人间化路向,彰显佛教“软实力”特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田青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坚持佛教人间化路向,彰显佛教“软实力”特质

  ——试论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最佳途径

  作者:田青青

  军事经济学院社科部讲师 田青青博士

  佛教传入中国2600多年以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普度慈航,化育了中土无数含识众生,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居功甚伟。然而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佛教在由异质文化向同质文化转化的历程中命途多舛,在经历了多次法难后与儒道两家鼎足而三,成为延续民族慧命生生不息的源动力。历史往往有惊人相似之处,今天海外各类传媒对中国佛教界以及中国知名寺庙知名僧人的各类谩骂和诽谤,乃至中国佛教自国家宗教政策落实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肆意抹杀。这些现象在一定意义上也具备了法难的意味。中国佛教界应如何回应这些非难?如何树立佛教在新时期的公众形象从而进一步发挥度生救心的社会教化功能?笔者认为,坚持佛教人间化路向,彰显佛教“软实力”特质,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一、商品化大潮中的中国佛教发展境遇问题

  海外媒体对于中国佛教界现状的指责显然言过其实,甚至别有用心地加以了渲染夸大,其动机我们姑且存而不论。我们在激愤之余有必要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境遇进行反思,因为海外媒体的这些言论在某种程度上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佛教界现存的一些问题。任何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个随俗雅化以契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主流精神的问题,中国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要实现佛法契理契机的现代化转型,就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必将深刻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向。作为一种文化,中国佛教也必将受到商品化的影响。诚如温金玉先生所言,面对商品大潮的冲击,中国佛教界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将佛法学术化。其二,将僧团慈善化。其三,将修行经忏化。其四,将信仰商业化。具体说来,佛法的学术化是将僧人的角色定义为佛教学者,僧团的慈善化是将僧团的功能定义为社会慈善机构,修行的经忏化是将修行定义为赶经忏,信仰的商业化是将寺院定义为经济实体。 其实质是将佛法义学化,将佛经的文字般若矮化为文字知见,偏离了佛说三藏十二部方便通经的本怀。将僧团世俗化,是将僧团定义为社会职能机构,偏离了和合同修的僧团本份,是对僧团超越世俗地位的贬损。将修行形式化,则虚化了佛教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成份,必将直接危及佛教的生存发展。将信仰功利化,即将佛教的宗教特质庸俗化、边沿化,必然直接损毁佛教对世俗社会的教化功能。一言以蔽之,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佛教的世俗化偏向。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教界的一些另类现象:部分寺院利用世俗社会求“平安、富贵、长寿”等心理需求,以“新年钟”、“头烛香”“手机开光”“佛像迎请”等形式募捐。这实质上也是佛教世俗化偏向的另一种直观表现形式。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中国佛教在商品化大潮中面临着世俗化与化世俗两难境遇,中国佛教要么被以物质利益趋动为主流的世俗化偏向所湮没,从而丧失进一步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最终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微尘;要么高扬佛教超越精神深刻影响并引导世俗社会,合理节制物质欲望,进而反身内求人性中自我超越性的一面,净化人心,提升世俗生活的品质,引导信众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提升信众灵魂生活的层次,以大乘佛法济世度人的精神度脱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入无余涅槃。佛法是圆融的,要走出世俗化与化世俗的两难境遇,中国佛教必须坚守真俗不二的原则,不落两边以契中道,此“中道”即佛教的人间化路向。

  二、佛教人间化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援摄、促进、和合的历史。也就是说,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始终是在同中国社会主流意识相适应的过程中实现本土化的。易言之,佛教的中土行化始终是秉承着契理契机原则的,在某种意义上,契机的成份占了非常显性的地位。这是因为:首先,佛教是人间的佛教,即是活的佛教。其主要特征是:引导正信的使命,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提升时代主流精神,净化社会的功能,终极关怀与人文关怀之统一。这就意味着不同历史时空下的佛教要显示出鲜活的理论张力和普世性功能,就必须在教理上进行与时俱进的权变会通:理一而分疏,重本师释尊之遗教的同时,又要契应现实社会的主流精神,加强理论上的化导,同时也要保持僧伽本色以引导世俗的正信。其次,佛教人间化坚持了佛教文化的本位立场,这就是契理。坚持用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菩萨行来观照现实世俗生活,从而使佛教根本教义融入新的时代精神而发挥其劝世化俗的功能,这就是契机。契理与契机统一于佛教人间化的过程。

  从现实的维度来看,佛教要在商品化大潮中完成引导正信的使命,将彼岸净土拉回到人间实现,就必须直面商品经济对于提升人文精神所带来的不利因素。首先,如何克服发展经济以提高世俗物质生活水平与商品拜物教滋生蔓延的矛盾就成了佛教必须回应的问题。佛教肯定正当合理的物质利益追求,“五戒”中即有“不偷盗”一目,从广义上说,“不偷盗”即是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性进行界定。这应该是佛教对当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社会现实契机随顺的着眼点。佛教在这个问题上的有限认同可以吸引并教化致力于现实物质生活提高的芸芸众生。其次,如何在商品社会引导人们合理节制物质欲望,追求有德行的灵魂生活,从而提升时代的主流精神,以万行六度实现众生的当下解脱就成了佛教必须解决的问题。所谓心净佛土净,心平天下平,以佛法圆融精神调节现实社会的道德价值冲突,建立和谐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就成了当今中国佛教之时代使命。而要完成这一使命,同样必须坚持佛教人间化的路向。

  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维度来看,佛教的人间化只有通过“软实力”的形式外化出来才能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并成为现当代中国佛教的主流。

  三、“软实力”是佛教人间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何谓“软实力”?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在其著作《软实力:世界政治的成功之道》中指出:“力量就是影响别人的能力,有三种方式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用大棒威胁他们;用胡萝卜引诱他们;以价值观吸引他们。但是,软实力——或者说吸引力——可以少流很多血,可使很多财富免遭损失。”依这种观点来看,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事实表明,“软实力”的观念正逐渐被世界各国所理解和接受,并日益成为各国新的角逐目标。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展示自己殊胜的文化价值吸引力,从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乃至皈依?首先,中国佛教界必须从少数出家人对人间佛教理解错位而造成的角色错位入手,整饬道风。详而言之,保持僧伽本份,固守僧团本色乃是彰显佛教文化吸引力之肯綮所在。这是因为:道在人弘,僧为三宝之一,肩负着住持正法、修道、证道、弘道的重任,就必须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勤修六度万行,熄灭贪嗔痴,以解脱度生为僧之本份。其次,僧团必须坚持契理契机的人间化路向,恪守六祖慧能大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遗训,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实现从超生度死到出生入死乃至了生脱死的社会角色转换,完成救世与救心的双重使命。唯有如此,佛教才能真正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软实力”,成为民族生存智慧最深厚的源动力,才能最终融入全球文化之慧海,实现释尊度尽一切众生之悲愿大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