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三字说
旅三字说
清·行策大师 著
《妙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若贪著生爱,则为所烧”。故先佛世尊方便劝谕,引之令出,以此宅中众苦充满,难可安居也。蕅益大师《净信集》云:“自寂光真性,翳于五住尘劳,而一切含识,鲜有恒居。虽四禅、四空,及方便土,亦属旅泊。”旅之时义大矣哉!
夫旅者,以行旅之人,次①于旅舍之谓也。旅必有伴,亦必有处,亦必有其本业。今旷观三界之中,同一旅也,而人异其业。业本既异,而处与伴亦殊焉。慨自有识以来,经尘沙劫波②,积骨逾于富罗③,饮乳过于溟渤,于中竛竮之状,飘泊之苦,有不可胜言者。时而与狱种为伴也,则恶逆为其本,有间、无间是其旅处;时而与鬼趣为伴也,则悭贪为其本,旷野、山泽是其旅处;时而与畜类为伴也,则愚痴为其本,水、陆、空界是其旅处;时而与修罗为伴也,则瞋慢为其本,须弥、大海是其旅处;时而与人道为伴也,则纲常为其本,四洲、诸国是其旅处;时而与欲天为伴也,则戒善为其本,地居、空居是其旅处;时而与色、无色界为伴也,则禅定为其本,四禅、四空是其旅处。方其旅也,随处而著,不知其旅也。嗟乎!故乡之梦,尚自朦胧。客次之居,岂为究竟?是非托安养以横超,悟寂光而上彻,又孰能外乎旅义也哉!
天都汪润生居士,法名“性净”,别字“旅三”。去家游学,有年矣。晚居琴川,有令嗣,长于才,夙柄家政,故居士得不为家累。虽厚栋华轩,可以逸老,以居士视之,萧然若寄也。居士恒长斋事佛,以淡泊无欲为养,以操修问道为兢兢。康熙乙卯岁,仲秋之朔,乃其七十揆辰。诸亲友故旧,争为文以祝之,诗以颂之。居士谢而弗视,视亦不审,曰:“徒周章④乎耳目耳!与其谀言之来,以沽吾名,孰若法言之及,以裨吾心!”爰以“旅三”之字,而请说于予。
予思居士既旅乎三界,是得其旅之大者也,岂天都、琴邑云乎哉?然吾窃观夫居士之邦人族士,类多操奇赢⑤,走四方。其于旅也,惟获其利,未尽其义也。今居士旅于斯,设有人焉,告之以猗生煮海之谋⑥,进之以郭氏治山之策⑦,吾知居士必掩耳而去之矣。独兹七旬介寿之期,乃能却朋樽而不顾,置性鼎而不御,访予于枯澹寂寞之滨,咨予以异世乖俗之旨,可谓真淳未散,大朴犹存。其几于道者乎?曰:犹未也。
夫既曰“旅三”,则一切法趣旅,更无有法过于旅者。所谓随处而著,不知其处,理性旅⑧也;了此三界,同为逆旅,本业、处、伴,各各差殊,名字旅也;知其非家,不住不著,于粗敝境,不生贪恋,观行旅也;客尘烦恼,方便折伏,悠悠旅梦,仿佛欲醒,相似旅也;不离法界,随寄尘寰,哀此旅人,尽力津济,分证旅也;是朽故宅,属于一人,我常在此说法教化,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究竟旅也。苟不达此义,则于邮亭、传舍⑨,误认家乡,诸所谋求,无非火宅中事。又或畏此旅途多诸苦难,归心孔亟,去不还来,将使六宇同昏,四生奚赖?若此者,皆无当于旅义也。
然则居士之在今日,惟当以安养为归宿之地,毋终为堪忍之旅客。若夫华开见佛,获证真常,又当眷此娑婆,再来侨寓,将护众伴,诱掖群迷。更于异域殊方,分身应迹,往来三界,终不疲厌。斯为究竟旅人,庶不虚居士立字之意矣!
--------------------------
①次:在旅途中停留。
②劫波:“劫”的异译。
③富罗:即毗富罗山。《涅槃经》云:“一一众生,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王舍城毗富罗山;所饮乳汁,如四海水。”
④周章:流览,周旋。
⑤操奇赢:又作“操奇计赢”,指商人通过积储、贩卖奇异稀有之物以获利。
⑥猗生煮海:战国时猗顿,以经营盐池致巨富。
⑦郭氏治山:战国时赵国邯郸人郭纵,以冶铁成为巨富。
⑧理性旅:指天台“六即”中的“理即”。后文中的名字旅、观行旅、相似旅、分证旅、究竟旅,亦同此。
⑨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净土警语》
清凉书屋校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