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龙树六论编辑说明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龙树六论编辑说明


  圣龙树菩萨,古印度佛教大师,对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弘扬做出了极其重要而又非常广大的贡献,在汉地被推许为大乘诸宗之祖,在藏地也被认为是大乘中观宗和密宗的祖师。关于他出生和去世的年代,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有几种说法认为他住世的时间很长久,长久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学者们一般并不认为这些说法可信,但也没有统一的结论。现在可以肯定的讲法的是他的出世不应早于公元1世纪,而其去世也不会迟于公元3世纪,主要活动应在公元150~250年之间。据说他出生于南印度毗达婆国,属婆罗门种姓,幼年时曾学习婆罗门教的“五明”,其后归依佛教,并从龙宫中请出了自释尊当年宣讲之后就未再现于世间过的大乘经典,系统地阐述并确立了大乘佛教中观宗的理论,深受南印度安达罗王的引正王的推崇,晚年住在黑峰山(今哥斯坦河上游),另说认为他晚年也曾在阿摩罗缚底大塔西北50公里的吉祥山住过。其著作甚多,藏文大藏经中录有122种,被译成汉文者至少也有20余种。这些著作涉及的范围很广,不光有不共世间的论著,也有共于世间的论著;于不共世间论著中不光有内明论著,也有因明论著;于内明论著中有属显教的,也有属密乘的;于显教论著中既有释大乘经文的,也有释大乘经义的;还有赞颂性和书信体的论著。虽然也有些论著在汉文中有保存而藏文中无,但无论如何这些论著在藏文中保存的要比汉文中多的多。“龙树六论”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六部用种种破立道理,成立缘起性空甚深了义的论著的合称。
  藏传佛教中早有“龙树六论”之名,但实际上只译有五部,即《根本中观论》、《精研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和《六十正理论》,另一部藏传佛教的大师们一直没有找到,于是就把前面提到的五部论合称为“龙树五论”,也叫“五正理聚”。到了宗喀巴大师的时代,宗大师认为《中观宝论》见地与修行并重,既讲了破除人法的自性而显示的缘起真理,也说明了解脱生死、求佛菩提过程中,所应修行的途径,是龙树菩萨的重要论著,就把它与前面提到的“五正理聚”列在一起,这才形成了今天我们常说的“龙树六论”。这六部论的主要内容,法尊法师有重要的开示,那就是《龙树菩萨的六部论》这篇文章,我们已把它录在了前面,在此就不多谈了。
  此六论中,除《精研论》和《七十空性论》外,原本都有过汉译,那就是鸠摩罗什法师译的《中论》、陈·真谛法师译的《宝行王正论》、元魏·毗目智仙和瞿昙流支法师等译的《迥诤论》和宋·施护法师译的《六十如理颂》,关于《中论》,还有过三个不同的注释也早就译成了汉文。我们此次之所没有更多地采用这些译本,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
  第一,“龙树六论”是藏传佛教系统中的名词,在汉传佛教系统中原本并无此说,此次我们印“龙树六论”,也就主要采用了从藏文中翻译来的几个译本。
  第二,汉传佛教中虽然原本就有陈·真谛法师译的《宝行王正论》和宋·施护法师译的《六十如理颂》,但一来缺乏注解,二来与藏文本差别较大,更重要的则在于我们此次采用的法尊、仁光、任杰等的译本,从译者角度讲,传承是没有断过的,是清净的,而在汉传佛教中,自真谛法师和施护法师后的传承就难以寻查了。
  第三,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如果采用汉传佛教中的论本,则往往会遇到与藏传佛教中的释文难以对接的情况。这一点,早在数十年前,汤乡铭先生就指出过了。
  上面已经基本上把我们编辑此书的情况讲清楚了,现在还有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那就是:
  一、《中论本颂》汉、藏二译差别也较大,但至今为止,我们仍没有找到当年任杰先生在观空法师指导下翻译出的藏传佛教《中论本颂》的汉译本,所以此次我们仍采用了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就是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也有几个不同的本子,现在常见的主要有金陵刻经处的本子和大正藏中的本子,但我们按照任杰先生的意见,此次编辑本书时,采用了房山石经中的本子为底本。
  二、《精研论》的题目,在法尊法师初译时和菩提学会的印本中都被写成《精研经释》,在近、现代其他一些佛教学者的论著中,则多被写成《广破经论》或《广破论》。但我们此次编辑本书时,认为这种提法容易被人误解为龙树菩萨先造了《精研经》(或《广破经》)然后再对它进行解释。众所周知,佛经只有佛陀才可以宣讲,其他诸大菩萨只能造论,而决不能造经,不是佛陀所宣讲的经,只能是伪经,考藏文大藏经目录可知,本论在藏文中有二,一曰《精研论》(或《广破论》),即是我们印的《精研论》中黑体的部分;二曰《精研论释》(或《广破论释》),即是我们此次印的《精研论》的全部。在此情况下,在请教了任杰先生之后,我们依照《现代佛学》中《龙树菩萨的六部论》一文的讲法,将此论的题目定为《精研论》。
  三、《七十空性论》,我们此次得到了两个底本,一是菩提学会的印本,另一是《现代佛学》上刊载的《七十空性论科摄》一文。两个本子文字上有一定的差别,我们考虑到菩提学会的印本上法尊法师有“此据藏文论藏中智军译龙猛菩萨自释本而译,其中颂文与后童胜、盛称、经然诸大师之译本稍有出入,容暇重校。”的字样

  正如宗大师所说,这六部论,是求解脱(大乘解脱即成佛)和求成佛人的指路明灯,也是看清正道与歧途的慧眼,见地与修证并重,对于佛法的弘传和众生的解脱,都极为重要,自一九六二年任杰先生译完最后一部《六十正理论并释》至今已有三十五年,自一九八六年任杰先生依藏文重勘《中观宝论颂并释》和《六十正理论颂并释》至今也有十余年了,象这样的龙树六论的出版、印刷、流通,在汉地还是第一次,而此的出版,与五台山大塔院寺的方丈寂渡上师和全寺住持的襄助、倡印是绝对分不开的,与任杰上师的指导更是绝对分不开的。由此,我们深感佛法难闻,善知识出现世间甚为稀有、难知难遇、至极重要,特此劝请所有见闻此书的大德门,共同发愿,祈求三宝加被,龙天佑护,令诸善知识长久住世,敷演正法,教导众生。
  另外,在此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吕兴国、赵岳、胡宏、张浩、王心斋以及其他许多居士不辞辛劳地承担了许多录入、排版、校对等工作,特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与谢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