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第一山”和“不二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泽道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一山”和“不二门”
  选自泽道法师《禅释武夷山》
  泽道法师
  儒、释、道三教同山,是武夷山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三教虽在不同年代呈现各领风骚的局面,但三者互相渗透之紧密、互相交融之完美堪称独一无二。古代的武夷山,寺院庵堂林立,有的先由道士居住后被佛家接管,有的先是释子居住后被道人重建,甚至出现佛道同处一寺的“佛道不分家”局面。理学南传后,蛰居武夷山的理学家们与禅师、道士过从甚密,纷纷援佛入儒、引儒入佛。特别是朱熹,他把儒、释、道之部分理念糅合进他博大的朱子理学体系。水帘洞下同时祀奉孔子、老子和佛祖的三教堂便是这一文化景观的象征。董天工在《武夷山志》中记载:“国朝王复礼曰:‘今三教堂不知起于何代,且闻向来羽士住持,则以老子居中,衲子住持则以释迦居中,惟吾夫子屈尊处末,亵渎至极,是所望于崇邑当事诸君为之整饬耳。’”可见,尽管三教和谐共处,但不同的信仰者总会为它们排序定次,分出一二来。三教虽然互通,但教理仍然泾渭分明。道教素来有“老子天下第一”的说法,儒家用科考来定“三元”和“三甲”,足见道家和儒家都推崇排序定次,喜欢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事物,落入一元论或二元性之中,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而佛家则倡导的“不二法门”,用对立和统一的方法去识别多元世界,尽管世间万物的外在形体有所不同,但内容和实质都是统一的、平等的。不二法门让佛教更加圆融,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武夷山天游峰上“第一山”的石刻,晒布岩“第十六洞天”的石刻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唯我的一元论的烙印。同样,传颂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也多少含点激昂之情。相形之下,谷牧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山水亦神奇。同是祖国好河山,何必比试论高低?”,赵朴初的“一月两游,神州名胜,武夷接着黄山,各逞奇争艳,双绝人寰”则蕴涵了佛家“不二”之见地。
  既然道和儒都具有明显的排他性,那么三教又怎能和谐共处呢?佛教不二的强大包容性无形中成了三教同山的“不二法门”。作为武夷文化的历史遗存,杜葛寨的“不二门”可以见证这一切。
  在佛教寺院的大门常会看到“不二门”的门坊,既指进了这个门就进入了佛门清净之地,也指通过这个门可以到达“不二”的最高境界。因此,“不二门”实际上成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的代名词,也成了智慧、真理和包容的代名词被广泛应用。
  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就用“不二”命名进山大门,其中寓意,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导游说:“不二,就是做人要讲诚信,要说一不二。”
  游客说:“不二,就是此景最美,没有第二。”
  老人说:“不二,就是做人要厚道,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妇女说:“不二,就是对孩子要一心,不能偏心。”
  姑娘说:“不二,就是女人应该一心一意爱家庭,不可三心两意。”
  记者说:“不二,就是报道新闻要有一说一,不能是一报二。”
  党员说:“不二,就是对党要忠贞不二。”
  教授说:“不二,就是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侨胞说:“不二,就是国家应该统一,不能分裂成两个”。
  ……
  那么究竟什么是不二法门呢?据《维摩经》记载:有一天,维摩居士示疾,文殊菩萨率领诸大菩萨前往探病,双方就在维摩丈室讨论起“不二法门”之意来。首先,在场的三十一位菩萨,各就所见,提出发言。最后文殊菩萨说:“照我的见解,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这才是入不二法门。”文殊菩萨说后,反问维摩诘说:“现在换我来请问你,菩萨是怎样进入不二法门的。”此时维摩诘默然无对,众皆鄂然,唯有文殊菩萨智能超人,懂得此中奥秘,乃向大家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
  为什么“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了呢?佛教认为,一切语言形式都有局限性,不能完全表达客观真实。形而下的都不能被完全表达,更何况佛性的真如本体呢?况且任何事物都不能独存,都随缘起而瞬息万变,因缘不同则结果不同,而如果只站在时间或空间的某一个点上来判断,就显得不够客观;如果只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结果就很片面。因为事物是不停变化的,所以事物的本质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人只要一开口说话便是停留在时间和空间的某个点上,而事物早已又发生变化了,所以当下的语言文字如同“刻舟求剑”,定然有失偏颇。“不二法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超越相等、你我、善恶和时空。维摩大士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怕开口后大家执着其话语,所以一言不发。
  对于警察来说,坏人是可恶的,但如果没有了坏人他们又做什么工作呢?如医生和病人,对于病人自身来说,生病是痛苦的,但对于医生来说,如果没有病人就可能面临失业,所以病人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医生理应善待病人。再如香烟,对烟民来说有害健康,但香烟和烟民间依然存在因缘,所以政府一方面劝导烟民不吸烟,另一方面又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烟业。这些都存在利和害的不二关系。“不二”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所以看问题要注意“对方”的感受。有一个这样的谜语笑话: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草没(草莓),草地上又来了一群狼——羊没(杨梅)。羊肯定觉得狼坏,草也肯定觉得羊坏,但草不但不会觉得狼坏,反而觉得狼很好,因为可以消灭它的天敌。所以要是有人问你狼坏不坏,你肯定也只能笑而不答。从整个生物链来看,每一种物种的存在都是有因缘的,要是有哪个物种濒临灭绝那才真正坏了。在佛教中这些叫做自他不二。认识了自他不二的原理,我们就生起无分别心和包容心,更好的与人相处,更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也就能更好地爱护野生动物和保护环境,从而真正的实现众生界的和谐。
  中国古老朴素的五行辩证地认为,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而成,金克木而生水,木克土、生火,土克水、生金,水克火、生木,火克金、生土。对于金来说,火会克它自然是坏的,土会生它,自然是好的;但对于土来说火会生它,却是好的。这就是五行的生克不二;如一个婴孩,你不能说他长得好看或者难看,因在不同的年龄段,他的相貌就会变得不同,这就是美丑不二;你也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定善恶,因为随着的环境变化,所受教育不同,长大后就可能是一个善人,也有可能是一个恶人,也有可能是先是善人而后变成十恶不赦,也有可能先是恶人而后从善如流,所以要用超时空的智慧来观察善恶。这就是善恶不二之理。因此我们不能只站在五行的任何一行来判断事物的好坏,而是站在五行生克以外的另一个高度来鸟瞰整个世界,才能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弘一法师说:“执象而求,其远千里”,正是这个道理。佛教把这叫做色空不二。佛教通过四大皆空的构物法和诸行无常的认识论,教化众生要认知色空不二的道理,不应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只有不着相,才能透过事物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佛教认为时间就是一个闭合的圆圈,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更没有第一和第二,这也是“不二”的形象比喻。比如人下班的时间结束了,休息的时间就开始了;休息的时间结束了,上班的时间又开始了,时间并没有增减。活著与死亡只是肉体的异化,而这种异化只限于生命段落的现象,实质上并没有异化。比如一个人出生了,对于大宇宙并没有增加什么;人死亡了,乃至一个星球殒灭了,大宇宙也没有减少什么。就像煮一锅饭,饭煮烂到看不见了,它还在锅里,它只是煮烂了而已,它并没有消失;就算蒸发了,还在自然界里。这就是物质不灭,能量守恒之原理。因此,佛教认为世界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一个人死亡的那一刹那又有新的生命在诞生,人死了,只是肉体形式的变化,其真如觉性不变,尸骨也回归大自然,又化作了别的元素了,依然以其他的形态存在着。所以人之死如同落花,“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就是生死不二。明白了生死不二,就不会畏惧死亡,视死如归,证大涅磐而得大自在。
  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的公案,大家都很熟悉,但真正透彻的能有几人?只要进入了“不二法门”,风动、幡动、仁者心动便没有了本质的区别。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