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是日本禅宗的发源地?
今天的人们认识并记住安国寺,缘于它是国宝级文物;如今的安国寺仅存三座唐代经幢,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拨又一拨的日本人来到安国寺参拜,他们是“日本禅宗寻根团”。其后,一批有心之士开始对安国寺与日本禅宗的渊源进行研究与探寻。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在对安国寺的考证中,偶然“考”出一个鲜为人知的重大发现——
早在公元9世纪,安国寺僧义空就随慧萼赴日弘传禅宗,这是中国首位去日本弘传禅宗的唐朝僧人,比人们普遍认为的12世纪日僧荣西传禅宗入日本之说早了整整400年,由此引出一大悬念——
带着对历史文化遗存的敬仰和对这一传说的疑问,几天前,记者走进海宁盐官,近距离触摸“安国寺”。
据史料记载,安国寺,俗称北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的那年,时称“镇国海昌院”。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灭法,废寺。大中四年(公元850年)重建,名齐丰。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称安国寺。据说,鼎盛时期的安国寺殿宇规模宏大,飞檐相啄。光寺基就有八十余亩,放生池也有二十四亩。古有“高阁晴云、长廊夕照、桧林月色、轮藏金声、方广灵踪、悟空遗迹、华鲸夜吼、莲沼秋红”等八大景观。
盐官文保所的人士说,这座千年古刹,在文革时期,成了“破四旧”的牺牲品,如今只剩下了三座经幢。这三座经幢原位于安国寺天王殿前的庭院之中,呈东、西、南三角鼎立,分别建于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四年(公元844元)和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其中南面的那座,也就是咸通六年建造的经幢最为精巧,高约7米,从底座到顶端都是八角形,共分为19层,座身镌刻有“九山八海”及束腰浮雕蟠龙等图案,还有一些佛经以及佛教故事。
来到安国寺遗址,面对眼前兀然挺立着的三座经幢,不觉为这难得的文化珍宝被毁倍感神伤。
重大发现
安国寺比杭州灵隐早出七代
经盐官文保所人士的引见,记者认识了杨利斌,一位为了考证“安国寺与日本禅宗渊源关系”而痴心奔走于全国各大名寺之间的有心人。
他说,那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他受《盐官镇志》主编朱士江先生所托,为《盐官镇志》拍摄和收集照片。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对安国寺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我发现几幅唐代安国寺的照片,文字说明与拍摄年份不清楚。”为此,他走访了提供照片的吴剑鸣老人。“吴老先生向我提起,前一年的夏天,大概是1987年,有位日本研究禅宗历史的专家铃木哲雄来安国寺寻宗问祖,并告诉我说,盐官的安国寺是佛传禅宗第八世祖的寺院之一,比位于全国禅宗十大名刹之列的杭州灵隐还早出七代。”
原来家乡的这座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安国寺,居然还有着如此显赫的“身世”。从那个时候起,杨利斌开始着手搜集并翻阅了大量有关佛教界禅宗寺院的相关历史资料。《中日交通史上禅僧的地位》、《唐代禅宗对我国佛教的改革》、《中国禅宗历史之演变》、《中国历朝禅僧赴日传法志略》、《禅宗史略》、《日本学者对中国禅宗文献的研究和整理》、《禅与日本文化》、《万福禅寺和隐元传教日本》……除了查阅这些相当专业的资料外,杨利斌还专门走访了江南各大禅宗寺庙,听寺庙里的住持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安国寺、关于中国禅宗、关于日本禅宗起源之类的种种。
“自打铃木先生来安国寺寻宗之后,陆陆续续又有好几批日本人到盐官寻访安国寺。”杨利斌自己就在去年接待过一批日本客人。从一批又一批日本“寻宗”团的来访中,安国寺与日本禅宗的关系似乎渐渐明朗起来。
杨利斌翻出一个重要的资料,是日本专家铃木哲雄编著的《寻踪禅宗史迹》一书中的内容。书中铃木哲雄详细记录了1987年7月8日寻访盐官唐代安国寺的过程,并配有大量安国寺唐代经幢的照片,书中还附有一幅禅宗世系史迹图。杨利斌说,在寻访各大名寺时,在苏州一唐代古刹后塔院内发现一块禅宗祖师传法世系碑,证实铃木先生书中的寺僧世系表是正确的。
铃木哲雄在他编著的《寻踪禅宗史迹》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他1987年寻访盐官安国寺的经过并配有大量安国寺经幢照片。
弘传禅宗
日本派人来盐官聘有道禅师
齐安禅师是唐代禅宗八祖马祖道一的高足,据说是皇族后裔的齐安法师,年过七旬后,云游至萧山法东寺,不久应邀主持海昌院。作为马祖门下的重镇的传人,齐安二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弘传佛法,每隔五天举行一次开法,以振严谨的禅风。在他的严加管理下,镇国海昌院声名远播,道化兴盛。
齐安法师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出身贵族,却视世间荣耀为粪土。与佛教颇有渊源的他,得到了慧能禅师的法孙、怀让禅师的弟子马祖道一的器重,最终成为禅门巨匠。公元820年至842年,齐安法师任安国寺住持时,已经凭借自己精深的佛学造诣,名扬海内外。
而同一时期,从中国而来的禅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在日本得到了一些传播,以致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日本国首传禅宗记》中有记载,“聘有道尊宿”赴日本弘传禅宗。指的就是当时的橘皇后(嘉智子)听说大唐有“佛心宗”——慧能禅师所创的南宗禅,有志于修行。于是,她在日本承和六年(公元839年),派僧人“慧萼”(很多书籍上又称惠萼、慧锷)来唐,想聘一个有道禅师,到日本弘传佛法。慧萼前后三次来华。他第二次来到大唐时,经过多方打听,才辗转到达盐官,慕名参谒了齐安法师。
慧萼向齐安法师介绍说,他们国家“信根纯熟,教法甚盛”,只是“最上禅宗未有传也”。慧萼转达了日本皇后的意思,“愿得师之一枝佛法为吾土宗门之根柢,不亦宜乎?”于是,齐安就派遣弟子义空与道昉等东渡日本。橘皇后得知他们到来非常高兴,把几人召入宫中,询问他们有关禅宗的事宜。两位从大唐来的僧人,果然不负众望,对答如流。在京都东寺西院住了一段时间以后,橘皇后下旨,专门为唐朝僧人赦建檀林寺院,请义空出任寺院的第一祖席,让他在这里开山传法。那段时间,义空不仅在寺庙里开坛讲法,还经常被召入宫,为日本皇室讲说禅要。马祖道一所承的南宗禅法在那个时候第一次被介绍到东瀛,只是因为当时日本尚不具备流布禅宗的条件,所以,禅宗没能传开。但是,义空却为宋代禅宗在日本的流行打下了基础,在日本开始倡导禅宗。
在村上专精先生编著的《日本佛教史纲》中,有“禅宗的传人和荣西禅师及其门徒”一段。其中也写道:“嵯峨天皇的弘仁年间(公元810—823年),唐朝僧人义空率法弟道昉来到日本国。皇后橘氏(名嘉智子,即檀林皇后)创建檀林寺请他们住,大力倡导禅宗。这是日本倡导禅宗的开始。然而,当时社会上皈依此教的人还不多,不久以后,义空又回到中国。”
影响深远
让更多人自觉守卫文化净土
从安国寺与日本禅宗的渊源中,不难领悟到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
禅宗由印度传入中国,经过发展,有了中国的禅宗。在中国的禅宗发展到最鼎盛的时期,又东渡到日本,从而产生了日本禅宗。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既深刻又广泛,乃至形成了今天具有特殊意义的日本“禅文化”概念。“禅文化”是在日本发展、流传的基础上形成的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态,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结合的产物。
日本禅宗对中国禅宗并不是全盘吸收,不是简单地翻版。无论在其思想体系还是修行方法等方面,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宗教体系,日本禅宗都有自己的特性,是日本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对安国寺的面貌,只能凭借各类书籍上的描述,自由想象了;或者,翻出以前的老照片,唏嘘长叹一番。《浙江通志》里对曾经的安国寺是这样记载的:有大殿、大悲阁、云堂、三解脱门、千手眼观音殿、藏经阁、九莲池、西方池、五百罗汉堂,称为“海上第一名山”。
从吴剑鸣老人拍摄的照片中,我们仍旧可以清晰地看到,半个世纪以前的安国寺,建筑结构十分优美,山门前有水池,大殿的背景上面赫然写着“海上名山”四个大字。
在盐官干了几十年文保工作的周舟老师,谈起安国寺,特别自豪,他说:“就连北京西山的碧玉寺都是仿照安国寺建造的呢。”
但愿,安国寺与日本禅宗的这段渊源,以及它所遗留下来的那三座被列为“国宝”的经幢,能让更多的人对中国文化的博大心生迷醉,能让更多的人自觉地去守卫文化的净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