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回天录白话解.文士篇
水镜回天录白话解.文士篇
宣化老和尚著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什么说陶渊明是一个明白中的愚痴人?
为什么曹丕、曹植兄弟相互勾心斗角,怨气重重?
为什么韩愈、欧阳修等人先是谤佛,以后又信佛?
为什么苏东坡虽有名,但成就极少?
为什么施耐庵的儿子、孙子、曾孙子都做哑巴?
自序
◎宣化上人作于
一九八八年十月一日
静观三千大千世界,恶业弥漫。国与国杀,造成世界战争。家与家杀,造成乡里战争。人与人杀,造成彼此战争。自与自杀,造成心性战争。乃至空与空杀,水与水杀,造成有形与无形──等等战争。悲夫,痛哉!无量浩劫,莫不皆由杀业造成。吾人若不及早觉省,戒除杀因、杀缘、杀法、杀业等,势难挽回浩劫,而获安乐。浩劫因杀业而生,杀业因心而生,若心不生杀念、盗念、邪淫念、妄语念、饮酒念,严持五戒,勤修三学,则一切恶业即蠲除矣。本来面目不难认识矣,本有智慧自然现前矣,本地风光别有妙趣,其味无穷矣!吾人其欲尝试之?净其意志,回心向善,发精进勇猛心,立志修成道果。广度同伦,共登彼岸,与诸上善人,欢聚一处,不退菩萨,永作伴侣。予之水镜回天录所以作也,亦即为此。然此事说来容易,行之甚难。何以故?众生习善,耳提面命,三诲五教,犹不奉行。若遇恶缘,念念增长,无教自通,迷途知返者鲜矣。故譬如水中之月,镜里之花,有影而无形,此正所谓不可希望之希望,不可成就之成就;故名之曰“水镜回天”云尔。
岁次壬辰(一九五二年).弥陀诞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安慈(注1)识。
白话解(注2)
这一部《水镜回天录》,“水、镜”这两种东西都是有影无形;水里的月、镜里的花,都没有自己的体性。这两种是比喻我写这一部《水镜回天录》的动机,是想把现在世界的灾劫挽回来。灾劫,这是天数;你作恶多端,就受果报,所谓自作自受。自作自受,这本来是很公道的事,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把这天数挽救回来,扭转回来。挽回,也就是希望本来该受果报的能减轻他的罪,回复做一个没有罪恶的人。受果报,这本是以前造的业,现在受果报;这种情形,是不容易挽回的。现在我们想把它挽回,这个工作就譬如水中的月、镜中的花,那么样的渺茫,那么样地没有把握。虽然说没有把握,也很渺茫的,可是我还要做这种工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是不容易挽回,还要把这个天意挽回。
这“回天”并不是就到天上去,而是把这个天意、这个浩劫灾难挽回;从应该受世上的刀兵水火、瘟疫流行等种种的三灾八难里边,把人抢救回来。刀兵应该死的人,也就是战争应该死的人,我们从战场把这人救活了;水把人淹死,火把人烧死,由水火这种灾难里边,我们也把人救回来;瘟疫流行等种种病痛:瘟疫病、传染病、治不好的爱死病和癌症……,我们在他得病或者没有得病之前,就教他防备,能死里偷生,要死的人再变成活人,这就叫《水镜回天录》,这是我作这部书的动机。这个动机,总而言之,虽然水中的月、镜中的花没有实体,可是我在虚妄渺茫之中,要尽我的力量,把这一种浩劫、这一种灾难挽救回来,令灾难不发生到我们这个世界上。
所以才说“静观三千大千世界”,“静”就是很平心静气的,“观”就是看一看,我们很平心静气的看看什么呢?看看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恶业弥漫。一个须弥山、一个日月、一个四大部洲,这叫一个世界。那么一千个须弥山、一千个日月、一千个四大部洲,这叫一个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就叫一个中千世界;再集一千个中千世界,就叫一个大千世界。现在说三千大千世界,就因为含有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等三个“千”,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究竟这有多少个世界?那恐怕用电脑也数不完这些世界的数目。
那么在这么多世界里边,每一个世界的善业很少,多数都是恶业的多,所以恶业到处弥漫,充满虚空法界。怎么证明它充满虚空法界呢?你看看,这一个国家就想杀那一个国家的人,那一个国家又想杀这一个国家的人。为什么?无非是想把对方灭了,扩大自己的领土、权利和地位;因为这样,所以就造成世界的战争。喔!你发明原子弹,我就发明氢气弹!你又发明什么,发现一号;我又发明这个,发现二号,没有完的时候。所造的,都是杀人的武器,所以就造成世界战争。
世界上的战争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就是因为家与家杀,有杀因、杀缘、杀法、杀业这种的情形。家与家之间,你想把我这个家庭毁灭了,我也想把你的家庭毁灭了,彼此就互不相容,所以就造成邻里乡党的战争了,甚至于鸡犬都不安宁。那么为什么家庭有战争?就因为人与人互相想要杀。甲想把乙杀了,把所有世界的粮食都留着自己来用;乙呢!也想把甲杀了,把所有世界的珠宝都落在他的手里;所以这就造成人与人的战争,互不相容。那么人与人战争,这还是小事,甚至于自己和自己也战争,自己和自己也种杀因、杀缘、杀法、杀业。杀因,心里起杀念;杀缘,遇到事情有这个缘了,就会付诸行动;杀法,杀缘有了,但杀人需要一个方法,于是就想尽方法来杀人;杀了人,就造成杀人的业。所以这就是自己与自己也在那儿相杀呢!连自己的心性都在那儿作战斗争,那么世界就没有安宁的时候了。
心性上的战争,导至家与家战、国与国争,因为这么杀,身为国家领袖元首,例如做国王、总统、皇帝的,就和他国争战。争地以战,就杀人盈野;争城以战,就杀人盈城。杀有杀法,于是就放一些个毒气,原子弹也有毒,氢气弹也有毒,乃至现在所造的火箭、洲际飞弹都有一股毒气,这股毒气充满虚空,虚空和虚空也相杀起来了。你那个虚空就想把我这个虚空占有,我这个虚空又想把你那个虚空吞没了。水与水也相杀了,水与水怎么杀?你放毒气在海里头,想杀我这边的人类,他也在水里放毒,彼此放化学毒品,使人体都吸收了毒素,得了不能医治的怪病。那么这些慢性毒药都是很厉害的,把空气染污了,地球染污了,水也染污了,陆海空没有一个地方是安乐土。这种的灾劫是非常惨痛的,所以说“悲夫,痛哉!”这是很可怕很可怕的!
若想把这种浩劫、这种天数挽回,把一切的灾难、疾病都挽回来,于无形中,令这些事情都不发生,那么我们人就应该戒杀放生。因为一切的战争,都是因为杀生而形成的。怎么产生杀生这种行为呢?就因为有杀念,杀念若不生,杀缘、杀法、杀业自然也不会有,那么一切灾劫也都没有了。
所以人人应该守持五戒:
一、不杀生,连杀生的念头都没有。
二、不偷盗,偷的念头也不起。
三、不邪淫,不起邪淫念。“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又说“万恶淫为首,死路不可走。”你借人家多少就要还多少,果报是丝毫不爽的。
四、不妄语,你不可以尽打妄语来欺骗人,就连打妄语的念头也不该有。
五、不饮酒,也不应该生饮酒的念;酒喝多了就会乱性,乱性就做出很多犯份越理、不合规矩的事情;所以要戒除了它。
你能严持五戒,再能奉行十善,这就是一个消灭世间灾劫、恶难的工作;所以我们在这防患未然的期间,都应该守持五戒;人人若守持五戒,世界就太平,人类就没有灾难了。
本来浩劫是天意,要挽回浩劫就是回天,你能有回天的手段,人人都会得到安乐;人人得到安乐,世界就没有战争了。浩劫是从杀生太多来的;你看我们人杀牛、杀羊、杀猪,一天要杀多少?所以要连杀心都没有,要受持五戒,勤修戒定慧三学。什么叫戒?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定,是不做不正当的事情;慧,就是有智慧了。为什么做恶?就因为不守戒律;若能守戒律,“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然就有善业了。所以想要消灭一切的灾劫,必须要蠲除杀念、盗念、淫念、妄语念、饮酒的念,就能认识你本来的面目了。
你本来的面目是什么?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你认识自己的佛性了,将来一定成佛的;自己本有的聪明智慧也会自然现前,见到本地风光。本地风光就是你本来来的地方,也就是在佛性那儿来的;它别有妙趣,其味无穷。吾人想要试一试的话,就先要怎么样呢?要把意志、心性都清净了,回心向善,改恶向善;再能勇猛精进,发菩提心,立志修行,成就道果,这就是一个好办法。
我们还要广度同伦,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要是有谁没有离苦得乐,就是我们没尽到自己的责任;大家一起了生脱死、离苦得乐、同登彼岸,与诸上善人欢聚一堂,不退菩萨永做我们的伴侣。我之所以作《水镜回天录》,就是为着这个事情;所以谁能严持五戒,谁就是《水镜回天录》的战士。
然而此事说来容易,行之甚难。为什么?娑婆世界的众生性识无定,难调难伏,要他去行善,即使一再耳提面命,三诲五教,还是很难令他去遵守奉行。但是一遇到恶缘,例如赌钱、吸毒,或者跳舞、看电影,就心心念念想要去做;这些事情不用教,他自己就明白了,也可以是说无师自通。在孽海茫茫中,知道回头的实在很少啊!所以想要挽回天意这件事情,就好像水中月,有影无形;也像镜中花,但有影而无形,根本是空的。
虽然我想挽回天意这个希望,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但是要把天意挽回,就好像水中月、镜中花,那么没有根据,没有成就,根本就是有影无形的,只可见而不可及,只可观不可取的;可是就是再不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要做的,这正是所谓“不可希望之希望,不可成就之成就”,所以我把这部书取名为“水镜回天”,也就是我想做的这个事情,是不容易做到的。
--------------------------------------------------------------------------------
注1:安慈是宣公上人的法名。
注2:白话解乃宣公上人在一九八八年十月一日讲于金山圣寺。
开拓个己的生命景观(序)
◎一瓣香
在中国文化中,虽说是行行出状元,但一般民情仍是对读书人特别推崇,士、农、工、商的次第,正说明了文人雅士在社会地位上的尊贵。因此向来古谚有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万锺粟。」似乎只要学业有成,就可以拥有最圆满的一切。
时空推移至今,现代的华人世界,依旧强调高等教育,注重高等学历,而仍以「士」指称读书人,纷纷冠以学士、硕士、博士的头衔。中国人对文士的期许,一向高大深远,为人父母者,莫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读大书、做大官、创大业、得大名,最要紧的是赚大钱。可说是读书为名利者,比比皆是;读书为明理者,少之又少。
推溯古中国科举时代的历史事实,读书人的最高成就即是登入政坛,将学术教育延展施行於政治事业,此即是学以致用的最高理想。但皇家政治特权的有限开放,毕竟只是一道狭窄的门径,全国多数挤不进窄门者,或一考再考,郁郁终老;或授业私塾,勉强维生;或怀才不遇,满腹牢骚;或落落寡欢,放荡江湖;乃至多有坚执礼教,食古不化,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者。诸如一类腐儒、穷举子、酸秀才、冬烘先生等等,这多数是错读圣贤书了。
面对因缘错综复杂的世间实相,在时空流转的座标上可以见出,古往今来同为文士者,而或资质各异、器识不同、境遇有别。身之在朝在野,心之得志不得志,才干有高有低,品格有优有劣,其间可说是天壤之别。有才德兼备者,有德多才少或有德无才者,有才多德少或有才无德者,亦有才德俱无者。
大略来分,上等文士,心怀国际,希望藉着政治的影响力,发挥救人淑世、利济万民的菩萨心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身在朝廷,心在百姓,两袖清风,爱国爱民,怀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的将相胸襟。传道、授业、解惑,本於宗教节操,真能为世界人类之万代师表。
中等文士,心怀一家,愿意扬名声、显父母、门楣增辉、光宗耀祖,纵然十年寒窗无人问,但求一举成名天下知。吃得苦中苦,欲为人上人,金榜题名日,衣锦还乡时,功名利禄,富贵荣华,文章斐然,子孙满堂,受用不尽。
下等文士,只顾自己一身,轻则投机取巧,偷工减料,攀结权贵,钻营名利,损人益己,不择手段。重则甘为家贼汉奸,卖国求荣,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更有邪知邪见,着作邪书,毒素洗脑,坏人心眼者,尤属斯文败类,文士中之罪大恶极者。
现阶段的时空,迈向二十一新世纪,在我们赖以存活的地球上,很多身心的病变快速出现,生理的、心理的诸多问题,无有良药可以救治。物质界的进展虽一日千里,精神界的层次却每况愈下,两方面都产生了过与不及的危机。世界坏是由於人心先坏,人心坏是因为教育先坏,教育坏是源於文士的腐败堕落。世上缺乏上等文士,教育不出真正的人才,人类社会是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
欲造就出德学兼备的人才,必须真有为教育而教育的人,上等文士即应作为人才的养成者。推展完善的教育制度,趋於多元化的学习,培植开放的心灵、宽广的视野、深远的见地,及恢弘的气度,这一切都亟须具远见者来倡导。一生致力义务教育的宣公上人,针对中国的读书人,以世界性的读书观,深入省察古今文士的德行及学问,专力写出许多篇章,并仔细讲解文句。
希望广大读者凭藉本书的指引,正所以养成明确的判断,并抉择足资效法的典范,开拓个己的生命景观。一代文士,可以波澜汹涌,壮伟雄阔;可以细水长流,涓涓不断;可以本固枝荣,欣欣向阳。进而自教教他,以先觉觉後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人人皆为英朗之才,上等文士齐心努力,庶几早日实现大同世界的究竟乐土。
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回天之手,众生仰赖。虽是梦中佛事,犹须努力尽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编後感言
夫水中月、镜中花,纵虚幻不可得,却曾现影於水中、镜中。人生亦复如是,虽曰浮生幻梦,缘起性空,亦曾於时空的长廊中点下足迹。其足迹或平稳,或凌乱,或平稳、凌乱交错,端看每人所行所作,各个不一。
而无论先人走过的足迹如何,均是为人们说法──当行正道,莫蹈歧途──此乃人人之自我期许。然若非遇良师谆谆示诲,则随顺世流,人云亦云,是非不辨,虽行歧路,犹不自知。
忆我宣公上人秉刚正不阿之精神,运春秋笔法,褒贬前人为今人之鉴,祈众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敦化人心,成就大同世界。然众生难调难伏,上人明知图挽狂澜於既倒,犹如水中月、镜中花,飘渺无形,却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故肇自一九五二年迄至一九八九年,前後三十七年,着水镜回天录,或赞或评古今中外善人恶人、贤人愚人等等,近两百八十篇。今为方便出版白话解,分篇如下:
一、 浩然篇
二、 圣众篇
三、 法师篇
四、 居士篇
五、 贤圣篇
六、 帝王篇
七、 文士篇
八、 古人篇
九、 今人篇
其中帝王篇、贤圣篇已相续出版,文士篇运蕴而生,即将流通於世。编辑整理此篇期间,我等每每惊叹於上人智慧卓越超然,其真知灼见,灼破我人见解的樊龙,犹如空中鸟瞰,得览事理全貌。在书中,上人或道出因果本末,来警示众生,如曹丕、曹植兄弟何以这一世互相煎熬:
大概以前他们都是在一起互相勾心斗角的;所以现在做兄弟,还是互相勾心斗角、妒忌障碍,不能解开这种怨气。
上人或指明事理真相,来劝诫世人:
身为作家,着书立书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不能导人走入歧途。好像施耐庵写水浒传,虽看起来文词构想是很奇特的,所以很多人愿意看,看了之後都入迷了。可是细玩其味,它能令人走错路,做很多错事,所以这对人类是有害的。
上人或赞忠烈贤士,鼓励我等见贤思齐,如:
文天祥是中国人的精神代表,中国人要是人人都像文天祥,那麽谁也不敢来侵略。
举凡种种,无不显出善知识的苦口婆心,谆谆善诱,冀以前车之监教诫後人,所谓「善者可为师,恶者可为戒」,导我正确之道路,示我平稳之足迹。又谓文士,其着书立论及所言所行,对社会深具影响。立论言行若正确,则有功於世、有德於民,一如文天祥就义前曾书:
……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後,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惟今知识份子纵不能有如文天祥之读书人气节,焉可贻误众生落邪见网,误民误己,甚至误国?尤其值此大众传播泛滥之秋,影响层面宽广迅速,我人岂能不更戒慎恐惧乎?
七步成诗──曹子建
西元一九二~二三二年.魏晋南北朝
◎宣化上人讲述於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名植,字子建,曹操之四子。十岁能文,妙笔生花,文不加点,为一代文豪也。幼年陪母诵经,久之,会入妙理,遂信佛。值阳春之际,率众欣赏鱼山风光,忽闻空中有梵音,幽雅悦耳,众皆闻之,植悟其妙,灵感涌至,以七音谱出鱼山梵呗,即今寺院所唱赞也。植有才高八斗文华,天马行空豪放,为其兄曹丕(魏文帝)所嫉,迫七步成诗,否则诛。植不加思索,即成其诗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丕受感动,贬於外地,含忧而卒,年四十一。有〈铜雀台赋〉及〈洛神赋〉等行世。
赞曰
修慧无福 折磨痛苦 兄迫吟诗 豆萁泣釜
同根相煎 互为荼毒 亲属同胞 斩断手足
又说偈曰
天赋才智超群伦 空中梵呗少知音
七步成诗曹子建 百劫相好释迦文
自古聪明多夭寿 而今愚蠢寡远亲
至道无情法如是 造业受报莫外寻
白话解
曹子建是一个才子,可是才子多数是没有福报的。才子乃近於一种狂慧,因有狂慧,所以多数是放荡不羁,所谓的自由派,无拘无束游山玩水这一类的人,也可以说是没有做什麽正经事的。
曹子建有一点遗传他父亲的小聪明,因为曹操有鬼聪明,而不是真正的神聪明;鬼聪明的人坏主意最多,他专门害人。你看曹操逃难的时候,逃到一个姓孟的家里,姓孟的到街上买酒、买菜,预备回来杀鸡给他吃,他听见人家说:「要杀。」他就怀疑:「喔!这一定是他要杀我去领功。」於是就把这一家人全都杀了。由这种行为看来,他的思想里有一种鬼,是什麽鬼呢?人家对他好,他也不知道,反而以为是不好。因为这个,鬼聪明就遇到鬼聪明,所以他生的儿子也就有他这种气质,多数有他这种血、这种肉、这种骨头,都很奸的,都有鬼聪明。因此他们兄弟之间互相勾心斗角、互相猜忌、互相伤害。虽然曹子建很聪明,但没有什麽用,只是在当时文化上留下一些文章,没有其他更好的建树。而且他的文章也都是华而不实,念起来词句很美,可是没有什麽骨头,只有一股气在那儿。
他姓曹,名植,字子建,人很聪明,十岁就能写文章,妙笔生花。所谓「妙笔生花」,就是所写的文章合乎当时人的思想及心理所好,近於艳丽秽婬之类的,令人想入非非;旁人形容不出来的,他可以形容。他「文不加点」,也就是不加句读,不用标点符号,写出来的文章就能成诵,读起来很顺口,念起来很好听。
曹操有二十六个儿子,长子曹昂被杀死,次子是曹丕,曹植是曹操第四个儿子,是绝顶聪明的。虽然他的兄弟也都很聪明,可是曹植比其他的兄弟都聪明。那麽他们是什麽样人来的呢?大概以前他们都是在一起互相勾心斗角的,所以现在做兄弟,还是互相勾心斗角、妒忌障碍,不能解开这种怨气。
曹植是晋朝时很有名望的学问家,被称为一代文豪(注1)。小时候常常跟着母亲念佛、诵经,因为他很有悟性,久而久之,就体会佛法微妙的道理,所以对佛法生出信心。有一次在阳春三月的时候,他率众到鱼山欣赏风光,忽然听见空中有梵音,幽雅悦耳,很好听的。大家也都听见了,但大家只是听一听,惟独曹植有所觉悟,他悟入这种音乐的道理,灵感涌出,於是就用七音谱成梵呗。直到现在寺院所唱的赞,都是他那时发明的。
他有才高八斗的文华,如天马行空那样豪放。豪放就是不守规矩,天马行空也是不守规矩──横跑、竖跑、上跑、下跑。可是在无规无矩当中,还能中规中矩,大致上也不能说他怎麽样不好。
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哥哥曹丕(注2)非常嫉妒他的才能,而且恼恨曹操曾想传位给他,常常想要报复。所以曹丕做皇帝以後,对他猜忌排挤,几次俟机加害於他,有一次又找机会加罪於他,强迫他七步内作成一首诗;如果能七步成诗,就赦他无罪,否则就要把他斩首示众。
曹植也不加思索,还没七步就说出一首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煮豆子的时候用豆荄(豆梗子)作燃料,这时豆子在锅里哭泣,为什麽?它说:「我这个豆子和你这个豆荄,本来都是从同一棵豆子上生出的,同气连枝,同名同姓,又同个一命运。为什麽你要变成火来烧我,我要被热水来这麽煮,这麽难过啊?我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为什麽你就要来煎熬我呢?
这意思就是说:我们两人是亲兄弟,亲兄弟不应该如此相煎熬啊!为什麽你要这样嫉妒我呢?曹丕一听这首诗,也觉得自己不对了,所以就没有杀这个弟弟,把他贬到外地。
曹子建也是放不下的人,虽然有智慧,但是不能逆来顺受、忍辱负重,觉得自己命运这样不好,遇到这样的哥哥,所以四十一岁时就忧愤而卒。他有铜雀台赋(注3)、洛神赋(注4)等很有名的文章流传於世。
赞曰
修慧无福,折磨痛苦:因为他往昔只知道修慧,没有栽培福报,有慧而福不足,所以遭遇一些不圆满的事情。不单他是这样,世间上很多修行人也都是没有福慧双修,所以有时就会遇到坎坷逆境,受了很多折磨痛苦。
兄迫吟诗,豆萁泣釜:他的哥哥压迫他,叫他七步成诗。他在七步内作了一首豆萁泣釜的诗,说煮豆燃豆萁,萁在底下烧,豆在锅里哭。豆越哭萁越烧,烧得豆没有了,萁也尽了,两败俱伤,同归於尽。
同根相煎,互为荼毒:本是源於同一个根,却互相煎熬,你害我,我害你。
亲属同胞,斩断手足:他们两个是骨肉至亲、同胞兄弟,可是曹丕也想不要他,他也想不要曹丕。因为曹子建是被势力所逼迫的,如果是他做皇帝,也不一定会放过曹丕。所以这两个人是半斤八两,只是一个有势力,另一个没有势力,结果曹子建就失败了。
又说偈曰
天赋才智超群伦:虽然说是天赋,也是曹子建前生修来的,所以他有一些才华、智慧,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空中梵呗少知音:他和梵呗大概有很深的缘,旁人不懂梵呗的音韵,他懂得。所以说,他梵呗的知音是很少的。
七步成诗曹子建:曹子建七步之内就能作成一首诗。很多诗人都要推敲几天才能作成一首诗,而他在七步之内就能成诗,所以他的学问、文化水准非常高。
百劫相好释迦文:释迦文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修行一百个大劫,修福修慧,栽培他的相好庄严,所谓「百劫种相好,三只修福慧」。
自古聪明多夭寿:从古到现在,很多非常聪明的人,都是很年轻就死了;例如颜渊,最聪明,闻一知十,可是没到三十三岁就死了。所以太聪明的人要学愚痴一点,不要那麽聪明,否则就会短命。
而今愚蠢寡远亲:愚蠢,就是穷困的人,不是贵人,很愚痴的。而现在的人要是很愚蠢呢,就会很少有远亲的。因为你愚蠢,大家也都不愿和你做亲戚,不愿和你做朋友。
至道无情法如是:你若真往道上讲,那是没有情感可讲的,若有一点情感就不合乎道了──法本来就这样。
造业受报莫外寻:每一个人造什麽业,就受什麽果报。不要向外找,也不可以怨天尤人,说:「我怎麽这样子?他怎麽那样子?」他种那个因就那个样子,你种这个因就这个样子,丝毫不会错的。
--------------------------------------------------------------------------------
注1:曹操、曹丕、曹植共称「三曹」,父子三人可谓三国时期文坛上的领导人,这个时期正是文学史上所谓的「建安文学」,它可视为魏晋文学的前驱,代表了两汉文学的结束。
注2:曹丕,即魏文帝,虽有文才,却逊曹植一筹。东汉末年(西元二二O年)曹操病逝,曹丕即魏王位,并於当年十月逼汉献帝退位,做了魏朝第一位皇帝。在位七年崩,时年四十。
注3:历代帝王喜欢建造高台,一以登高望远,一以此为天子威权之象徵。曹操野心昭昭,虽未篡位,也建造了富丽堂皇的高楼──铜雀台。 落成後一日,曹操召集所有儿子登台共游,并命儿子们各写一篇登台赋祝兴。曹植挥洒自若,文采粲然,不只独跃众子之上,还大大地捧曹操一番,曹操乐不可支,生起传位给曹植的念头。此即〈铜雀台赋〉之由来。
注4:女色亦是让曹丕、曹植兄弟相阋的原因之一,当时两人相争美女甄氏,〈洛神赋〉即是曹植为纪念甄氏所作之文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