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的成立与背景
法华经的成立与背景 ◎永本
现存经典并非佛陀一代说法的笔录,而是佛弟子于释尊灭后,次第结集所成。大乘佛教经典也以原始教典为基础,与各时代的文化、思想结合,次第发展而成。大乘佛教代表性经典的《法华经》,非一时成立的,这是众所皆知,而《法华经》是如何成立的?此乃本文想要厘清的问题。
《法华经》的研究,尔来有诸多学者,从文献学、原典、文化史、思想史、教团史、语言学的立场,进行诸多考察。现在撷取学者研究成果,简要说明法华经的成立与法华经形成的背景。
一、原典与汉译本、藏译本
法华经的梵文原典,目前依地域不同所发现的传本有三种:尼泊尔本、娑夷水本、中亚本。
(一) 尼泊尔本:
十九世纪初,英国驻尼泊尔大使何吉桑( B.H.Hodgson )所收集之梵语写本,其中有关法华经的有二十几本,皆为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时之写本。此梵文原典,经荷兰克伦(H.Kenn)氏和日本南条文雄的校订,于一九○八~一九一二年间出版。
(二) 娑夷水本:
一九三二年六月,在克什米尔的娑夷水北方二十公里处的塔址,发现许多佛典写本,其中亦有法华经原典写本。近年,平川彰博士承蒙印度政府对他的厚爱,携回复写片,经渡边照宏博士校订后,于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五年间出版。
(三) 中亚本:
于一九○三年在中亚地区所发现,为俄国帝政时期的克什米尔总领事佩特罗夫斯基( N.Th.Petnomski )所得,现存于列宁博物馆。
法华经汉译本,现存有三本,依年代顺序排列,即︰(一)正法华经 十卷竺法护于西元二八六年译(西晋武帝太康七年)、(二)妙法华经 八卷鸠摩罗什于西元四○六年译(姚秦文桓帝弘始八年)、(三)添品妙法华经 七卷阇那崛多、达摩笈多于西元六○一年译(隋文帝仁寿元年)。
另,西藏译本由苏略多拉菩提(Surendrabohdi)和耶修提(Ye-Ses Sde)二人于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所译。
二、法华经成立的分类与特点
诸多学者对于法华经的原形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将〈序品第一〉至〈如来神力品第二十〉视为原形,一种是将前十品定为原形。
日本布施浩岳博士于一九三四年所著《法华经成立史》时,前所述二十品,推定分为二类,即第一品序品至第九品〈授学无学人记品〉的九品,再加上〈随喜功德品〉为第一类,就是原形;而将第十品〈法师品〉至第二十品〈如来神力品〉的十品为第二类;将〈嘱累品〉至〈普贤菩萨劝发品〉的七品,列为第三类。
布施浩岳的分类法:
序品
方便品
譬喻品
信解品
药草喻品
授记品
化城喻品
五百弟子授记品
授学无学人记品
随喜功德品
法师品
见宝塔品
劝持品
安乐行品
从地涌出品
如来寿量品
分别功德品
法师功德品
常不轻菩萨品
如来神力品
嘱累品
药王菩萨本事品
妙音菩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陀罗尼品
妙庄严王本事品
普贤菩萨劝发品
又,日本田村芳朗博士近年来对法华原典的研究、解明,作出种种的分类,即︰
第一类:〈方便品〉第二至〈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视为西元五○年左右成立。
第二类:〈法师品〉第十至〈嘱累品》第二十和〈序品〉第一,视为西元一百年左右成立。
第三类:〈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二至〈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七,视为西元一百五十年左右成立。
对于法华经的成立,从语言学的立场,其原典构成的长行、偈颂,作一详细的检讨,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第一类偈颂,(第二品至第九品)为东印度的,成立于纪元一世纪左右。
第二期:第一类长行(第二品至第九品)及第十品的偈颂,为北印度的,成立于西元一世纪左右。
第三期:第一品的长行、第十品至第十三品、第十四品至第十九品偈颂、长行,为西北印度的,成立于西元一○○年左右。
第四期:第四品至第二十三品、第二十五品至二十七品长行、偈颂,为西北印度的,成立于西元二世纪后半。︵其中〈观音菩萨普门品〉,原是别系经典,于第四期编入。其偈颂一至二十六为第三期成立,二十七至三十一为第四期成立)。
上述之论,与其他文化史实不相抵触,可认为是最妥当的年代分法。
前述法华经的三种分类,在内容、形式上,各有其特点。形式上,第一类与第二类诸品藉各品的开端与结尾所记述的相互联络之文,阐明其联络关系。
内容上,藉各品的思想内容,来确定出相互的连系结果,但彼此之间因成立年代、背景不同,所记述的内容也随之转变。如:第一类虽叙述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的六道说,纵有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名称,亦不倡十界;但在第二类,就明显罗列出十界。又,第一类虽说受持、读诵、解说、但无书写,但在第二类的一开始,就加上书写、供养的修行法,而且亦言及经卷(pustaka)在此,实在意味著文字经典的出现及道出第一类成立是谙诵的时代及较早成立的。
另,有关“塔观”的转变:第一类十品,对舍利塔的建立、礼拜、供养是加以赞叹。法师品以下各品,却是说不须安置舍利塔,而转向对经典的尊重,并高倡经卷中心的制多(Caitya)建立与供养。
授记方面:〈法师品〉以前,皆是宣说支持佛教的“声闻比丘”们,可成佛的保证的“授记”。〈法师品〉以后,强调付予布教弘宣使命的“付嘱”问题。
而在第二类〈法师品〉到〈如来神力品〉(或至〈嘱累品〉),可说是法华经强调菩萨行最精华之处,是以菩萨精神的发扬及菩萨运动的推动为主旨,此菩萨道的强调,可认为即是法华经的终极目的。也就是弘宣法华经使命的“付嘱”(Niksepa)或“嘱累”(Parindana)的思想重视。又与此伴随的是佛灭后恶世带来的危机感。
法师的登场,作为如来使者的这一菩萨行性格的强调。且本经注重于佛灭后,宣说法华经者,劝以入如来室(慈悲心〉、著如来衣〈种种忍辱〉、坐如来座〈不执著、空性〉之弘经三轨,来置身此无边世界,无恐地宣说大法。
在第二类诸品的内容思想作检讨时,首先触及的是〈见宝塔品〉的多宝塔观,〈劝持品〉中对贪利恶比丘激烈性的语调 〈安乐行品〉对当时代大乘异端者,相互非难、攻击所提出之四安乐行;即一、严守行动和交际的范围〈身安乐行〉,二、不非难敌视他人,且不与他人争论〈口安乐行〉,三、不偏袒〈意安乐行〉,四、使他人信仰,且达成“悟”的成佛之境〈誓愿安乐行〉。
以至〈从地涌出品〉、〈如来神力品〉的付嘱论、及付嘱此问题的末世思想及经典崇拜的问题。这些问题中,什么是第二类诸品成立的主因?大概是来自佛陀灭后,付嘱使命的这五浊恶世之末世危机意识吧!
总说法华经第一类诸品,所显示的可说是对二乘的包容与吸取的过程,而在第二类诸品,显示的可说是在宣说法华经中心思想的过程;同时,也显现经典成立的时代所面临之困难实态。法华经的完成,想必就是经过这样的过渡时期而成立的吧!
〈药王菩萨本事品〉以下,即〈妙音品〉〈普门品〉〈陀罗尼品〉、〈妙庄严王本事品〉〈普贤菩萨劝发品〉,所见的妙音、观世音菩萨,变化成种种身去救济众生的示现思想,及诵持真言、陀罗尼︵咒︶的护持利益等,各品皆有各自的信仰;内容上,各品也各自整合,相互间亦无连系。所以,很清楚地可以看出这几品是后代宣扬法华经,而附加作成的。
三、法华经思想成立之背景
法华经的成立,除上述之特点外,其思想的形成,与当时时代文化、社会、思想的冲击,彼此之“受容”影响,亦是重要之因素。今略举法华经中的思想,浅述其成立之背景:
(一) 佛塔信仰
法华经成立的研究,最初取材是“佛塔的信仰”。布施浩岳博士的〈法华经成立史〉举出:
1. 舍利塔(Stupa)的建立礼拜供养
2. 否定舍利塔礼拜,以经为中心的制多(caitya)的建立供养
3. 说多宝佛塔(ratna-stupa)的出现
此三种塔观,是法华经时间上分段成立之论处,也就是伴随佛灭后的教团发展,大乘经典与部派间的塔观起了论争,很自然地问题及解决方式,也流入法华经中。
纪野一义《法华经的研究》,推定法华经结集菩萨团的成立,也就是竺法护所译的stupa“塔寺”,此乃佛塔与佛塔管理者住居的总称。
初期佛教,佛塔信仰是在家信徒所专行,它与比丘僧团的次第扩展是同时并行发展的。在佛塔信者团中,僧团的参加者也多起来,为确立其经济基础,在纪元前一世纪左右,为对抗比丘僧团才形成菩萨团的团结。在纪元前,为进一步加强信仰之心,为求新的立场,结集新的经典的宗教文字运动也展开了。此一运动,推动是西北印度成立的法华经结集的菩萨团。
平川彰博士在〈初期大乘佛教的研究〉中指出,竺法护与罗什译的法华经,“塔寺”的原语Stupa,在〈见宝塔品〉佛塔中的释迦、多宝二佛分半座,结跏趺坐,显示以佛塔信仰为基础,来证明正法的永远性。信仰法华经,是在法的立场,与佛塔信仰的“佛的立场”相结合,即是现行法华经所表现的思想。
(二) 授记思想
大乘经典的授记作佛思想,是随释尊本生话的大量成立,与佛弟子前生语的出现流行,在此情况下,有必要与释尊本生话中可以成为作佛的菩萨,加以明确区别,缘于此,终诞生了燃灯佛予与菩萨授记作佛的形式了。
在原始经典中,有所谓的过去七佛。然而,在表示教法的永远性、传统性的过去佛中,特别的是居于授记思想而出现的燃灯佛(Ditpamkara)。此燃灯佛与前述的过去六佛不同性的起源因缘,见于汉译的〈增一阿含〉及南传后期的“Apadana”、“Nidanakatha”、“Buddhavamsa”等。此燃灯佛是被定为给与“授记作佛”(未来成佛的预言)的给予者。
在法华经以前的大乘经典,以非难、排斥小乘教团,来明确地竖立自己是大乘的立场。如:《维摩经》,称小乘为“败种的二乘”,且抱持声闻、缘觉二乘无法成佛的观念。在这种对立时代里,坚守释尊真正精神的人,不是没有,眼看为了宣扬自己思想,便极力攻击对方,认为小乘之徒只求自己解脱,违反释尊真精神,永远不能成佛的现象,便产生了对此想法的反省,即是立于释尊原点上,回归以救济一切众生为目的的运动。故由此运动所产生的,便是这部法华经。换言之,宣说平等、和平、慈悲的法华经,就是诞生于这样的环境里。
所以,法华经中〈譬喻品〉舍利弗的授记,〈授记品〉有大迦叶、须菩提、大迦旃延、大目犍连的四大声闻授记,〈五百弟子授记品〉有富楼那、憍陈如之外的五百阿罗汉授记,〈授学无学人记品〉有阿难、罗罗为始的二千声闻授记;又〈法师品〉的前半,作了总授记的宣说。此乃法华经开示人的普遍性、平等性,即二乘可以作佛的意图。
除此之外,在〈提婆达多品〉有恶人提婆的授记;〈劝持品〉有憍昙弥(大爱道比丘尼)及耶输陀罗的简单授记宣说。此恶人授记、女人成佛,在整个大乘经典上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三) 一佛乘思想
初期大乘经典中,《维摩经》等是从大乘的立场,救济被贬称为“败种永灭”的二乘,即在家和出家相互对立而成立经典。法华经所谓“会三归一”的一佛乘思想,具有“于一佛乘,分别说三”的有“一即是三”的向下性说法,也有“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的“三即一”的向上性说法。换言之,法华经是救济声闻、缘觉二乘,使其成为菩萨乘而入一佛乘境界的开会思想。
横超慧日博士于《法华思想》中述及法华经的根本精神,虽在于一佛乘,但其形成,却足以反映当时的佛教界情势。即声闻听法证得罗汉,本来是与佛同等,但随著佛灭以后,佛弟子对佛的虔诚信仰程度加深,终于产生声闻成了罗汉,亦无法与佛同等的区别;又,连以自利为目的的缘觉,亦与自他圆满的佛,有所区别。再者,菩萨意指达到佛所成道的这一阶段的行者而言。因此,认为“佛”是唯一的,当然地认为菩萨也是唯一的。
随著时代的衍进,兴起利他意义的运动,自称为大乘之徒,所依止之教为菩萨乘或佛乘,贬彼等声闻、缘觉为小乘之徒或二乘之徒。以上即是《般若经》、《维摩经》产生的母胎。但在此种背景思想下,兴起了虽不承认二乘为真实,却又承认彼等存在的思想,就是以“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的《法华经》了。换言之,《法华经》就被付予“开三显一”的开会思想经典上之位置了。
(四) 法华经中的法师
对教法的护持,在僧团中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未曾有文字的佛陀时代,是传诵、合诵方式来传法。佛灭后,圣典谙诵的专长化,形成了持法者、持律者、说法者的形态来维持传承正法。有了文字记录经典以后,这种圣典的谙诵家,在铭文史迹上,也证实它的功德与重要性。南传的巴利文献上,更清楚地显示其历史传承的存在。前二世纪左右的部派佛教,主张护持教法的正统性,却疏忽了所谓“说法者或持法者”的尊贵,致使佛塔信仰的一般信者,除了巡礼佛塔外,也进行说法,因而促成在家菩萨团体的产生,此即大乘佛教兴起之因吧!由此,大乘经典中,把护持正法〈持法─自利行〉和经典的流传〈说法─利他行〉,遂和菩萨道结合,才开始另有“说法师”的出现。
大乘经典中的“说法师”,乃注重对法的了解、解说,故须具有般若智,以四无碍来宣说正法,始能堪称。大乘经典虽承袭大乘佛塔的信仰,但较重视经卷受持,如《般若经》即是。在《法华经》各品结构上,亦从佛塔信仰转至经卷受持,在〈法师品〉可明显地窥其端倪。在“法师”的意义上,仍从对经卷受持到强调五种法师〈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之受持方式,甚至由菩萨转化,落实到出家、在家、善男子、善女人乃至无限人等。法华经中的“法师”,明显地是传统“法的传承者”,也是出家僧团的弘法到在家教团弘法、受持的普遍化转型代表,其弘宣法华经正法之使命,可见一班。
法华经中的思想及内容,尚有许多可以探讨之点,如:法华七喻。当时初期大乘经典反对保守的出家佛教,定位于阐扬释尊真精神的运动,对象以一般在家信众为主,因此,平易近人的教义理论,方可为大众理解;所以教义中,大量吸取当时盛行的譬喻与因缘,法华经中的譬喻,概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吧!又如:女人作佛,乃法华经展开从来对女性偏见的对抗展现其宽阔心胸姿态之立场。另,法华经宣说宗教性的实践,亦值得探究特书之处。
四、结语
《法华经》成立的研究中,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非本文所能述及,尤其是法华经成立的社会背景,亦关系到法华经中人物、譬喻之取材。据中村元博士《大乘经典的成立时代》论及法华经的〈信解品〉长者穷子喻中指出,长者的豪富、穷子的畏布驱使,正是当时治世社会资本家的描述。
同样地,金仓圆照《法华经成立的展开》(p529~),也从当时的印度社会来看法华经,认为法华经成立的时代,正是当时印度商业资本发展的时代,法华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理想,并作为极乐净土的表现;法华行者的戒规(四安乐行),对国王、大臣的敌视,也推定是当时商业资本家对抗王权所呈现的情况,及出家行者对王权的警戒心、对商人敌视所产生的。
“以手指月,指非月也!”经典成立、背景,可作为了解经义、掌握内容思想内涵的参考,从中更能体会传法者、弘法者,欲彰显释尊济世本怀之苦心,无疑地,从中也能增进对佛法之信念吧!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