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妙香佛国”的由来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妙香佛国”的由来
  佛教约在唐开元二年(714年)传入大理地区的,最初传入的是大乘佛教密宗的阿吒叻教派。相传最早来传播佛教的是印度僧人赞陀崛多,明万历《云南通志》记载:“赞陀崛多神僧,蒙氏保和十六年,自西域摩伽陀国来,为蒙氏所崇信。”佛教传入后,由于得到南诏王室的支持,得以迅速发展,成了南诏国的国教,高僧李成眉、寿海、十了等辈出。由于推崇国教,修建了崇圣寺。
  《蒙段诸异僧》记载:“原崇圣寺初建于诏初,为诏王阁罗风与吐蕃国师赞错证盟处,为吐蕃使臣驻地。”大理国内史《大理国僧分五类》载:“蒙氏崇道敬佛,而于城西建八大寺、四道观。其中最壮观为崇圣寺,国师居寺中”。到了南诏丰佑时,重用海寿大法师,法师献策:“以南诏为佛国,重修崇圣寺为护国大崇圣寺”。于是,崇圣寺香火更旺,成了著名的“佛都”,是国王、大臣和香客们礼佛的好去处。
  到了大理国时期,“国教”佛教更加兴盛,除了密宗外,还信奉禅宗、华严宗等。佛教已成为大理国王朝用来巩固政权的工具,历代国王都争相建寺、造塔、铸佛、写经,礼佛成为朝野上下竟相仿效的时尚。从《大理国张胜温画卷》“利贞皇帝礼佛图”,可以遥见当年的情景。《南诏野史》记载:“帝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并且在大理国时期,官员都要从僧侣中选拔,而王室的成员很多人都出家为僧。记史籍记载,大理国的22位国王中,就有9位“逊位为僧”,成为中国历史和世界佛教史上一个非常奇特罕见的现象。南诏大理国这种十分崇尚佛教的遗风,一直被延续下来,影响了后面的朝代。
  元朝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记载:“此邦之人,西去天竺(印度)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成几半,绝不茹荤饮酒,至斋毕乃己。”所以,大理佛国香烟萦绕,十分奇妙,大理又被称为是“妙香佛国”。
  多元文化成就“佛国”地位
  早在4000多年前,大理的先民就在苍山洱海间生息繁衍,并创造了和中华文明同步的早期文化;尤其是唐、宋时期兴起的民族地方政权南诏、大理国,更使大理一度成为中原文化、云南各民族文化和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交汇点。
  由于大理地处亚洲文化十字路口,是南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是茶马古道的主要驿站,至今仍是通往南亚和东南亚的陆路枢纽。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各种文化的交融,造就了美丽神奇的大理,孕育了这块多元文化共融的乐土。在大理,宗教文化历史悠久,南传、北传、藏传佛教同样交汇融通,使大理成为名副其实的妙香乐土。
  在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鼎盛,寺院多达360余座。无为、感通、弘圣、崇圣等名寺响誉海内外。无极、担当、虚云等一代宗师名僧更是名扬四海。在百姓中,佛教也同样盛行,百姓不论贫富,家家户户都有佛堂;不论男女老少,都手不释珠。因为佛教兴盛,人心和合,和谐友善,大理国三百一十多年无战乱纷争,百业兴旺。
  大理佛事的兴盛,还引来东南亚、南亚佛教国家皇族前往祈拜。南诏国时期,骠国(今缅甸)国王雍羌和王子舒难陀,在南诏王异牟寻陪同下到三塔崇圣寺祈拜敬香,三塔崇圣寺因而成为东南亚、南亚崇尚的佛都。到大理国时期,星逻(今泰国)国王耶多曾两次到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赠。
  峻秀蕴灵的大理苍洱境内,其佛艺盛况被誉为“苍山与洱水,佛教之齐鲁”,而南诏大理国也被称为“妙香佛国”。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