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荃法师与天宝之战
罗荃法师与天宝之战
洱海东面正对古城有个罗荃半岛,是洱海最窄的地方。这个罗荃半岛,因罗荃寺,罗荃塔而得名,而罗荃寺,罗荃塔又因罗荃法师而得名。罗荃,确有其人,是南诏时期吐蓄的红衣教主赞次仁巴大喇嘛在浪穹(今洱源)收的门徒,十六岁开始学法,二十八岁周游天生,后又周游西城,入吐蓄讲经,历十八载,法力广大,能呼风唤雨,三十九岁时归诏。唐天宝十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代南诏,罗荃为南诏八大法王之一,在诏王阁罗凤之弟阁陂护国大法师率领下,会三十七蛮部军将与段敛魏,大破唐军于西洱河红山坡。唐天宝十三年,剑南节度史李宓又伐南诏,罗荃迎吐蓄赞普钟与诏王阁罗茎结盟,吐蓄军于东山断唐军后路,唐全军覆没。因罗荃在两次大破唐军中有功,诏王阁罗凤赐罗荃为国师,并授以东崖地建寺讲经。于是罗荃于海东玉案山(现天镜阁景区)建起了八大寺院,鼎盛时期有僧徒八百。蒙段大画师之一、张胜温曾绘有《罗荃法师讲经图》。罗荃到九十六岁无疫坐化,其徒建舍利塔于玉案山,即罗荃塔。塔丈余见方,为十三级密瞻塔,高十六丈,无塔顶,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
天宝之战,是发生在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和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间唐朝与南诏之间的两次战争。战争结局是唐全军覆没,第一次鲜于仲通只身逃脱,第二次李宓战死西洱河。天宝之战后,才有南诏德化碑和 “苍山会盟”,南诏又与唐重修于好!
天宝之战,给中原人民和南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白居易在《新丰折臂翁》中写到:“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朱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老百姓怕抓丁,宁愿 “偷将大石锤折臂”,成了“折臂翁”,却还庆幸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否则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家上哭哟哟”。
那么,天宝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呢?
公元737年,南诏皮罗阁依附大唐吞并了五诏,击退了吐蕾的进攻,统一了洱海地区,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公元750年(天宝九年),阁罗凤继位,去成都谒见剑南节度使留后,云南都督李宓,路过姚州,太守张虔陀故意在晚上设宴将阁罗凤灌醉,强奸侮辱了阁携带的元贞(罗慈)夫人,并勒索贿赂,恶言辱骂阁罗凤,还向朝廷告阁罗凤,肆意要挟。阁罗凤忍无可忍,返回太和起兵攻破白崖,逼张自杀。公元751年(天宝十年),宰相杨国忠派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8万攻打南诏,先在靖州打了一仗,两败俱伤,阁罗凤请求讲和。并说吐蓄大兵压境,如不许和归附吐蓄,云南就不属大唐了。但鲜于仲通自恃兵多,不准,结果,进至西洱河遭到阁坡(阁罗凤之弟,时为护国大法师)率领的罗荃等八大法王会三十七部军将及凤伽异(阁罗风之子)段俭魏(大理国王段思平之六世祖)的伏击,被杀被俘六万多,鲜于仲通只身逃脱。白居易诗《蛮子朝》写道:“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没。至今西洱河边岸,箭孔刀疮满枯骨。”可杨国忠仍蒙蔽玄宗,还在京庆祝胜利,并推荐鲜于仲通为京兆尹。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朝廷又命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密和剑南节度使何履光统领陇西子弟七万,剑南守军一万,加上运送料草军需的民工十二万,共计二十万人再伐南诏,直逼龙尾关(今下关黑龙桥一带)。时逢仲秋,唐军水土不服,李宓意在速战,结果中计,加上罗荃会吐蕾赞普钟与阁罗凤结盟,迎吐蕾军出东山(今凤仪东山一带)断唐军后路,结果唐全军覆没。第二年,安禄山乘机叛乱。
天宝之战后,阁罗凤命收阵亡将士尸,立万人冢(天宝战士家),南诏为表明叛唐投靠吐蓄为实不得已,命清平官郑回书德化碑,到了异牟寻继位,公元794年春,唐与南沼终于在点苍山上会盟,恢复了亲密友好的关系。《大理古侠书抄》中《淮城夜语》载《阴阳街》传说,罗荃法师用法术召双方战死鬼于阴阳街说:“都为鬼魂,死不能生,不如和之,李露南征之罪在宰相杨国忠,而奉旨南战非人愿,各为其主而为之,生死天定,人以战争而应其数,既入鬼道,何必群争。诏王已立德化碑,封李露为忠义山神,统率阴兵而济世。两国阴兵应和好,今以阴阳街为鬼市,中元节,有买有卖,何不乐之。”群鬼表示赞成。可见罗茎法师法力之广大。
现在,罗荃半岛已开始开发,在观音阁的基础上,己重修了天镜阁及玉虹桥等,便景区达到了AA级的水平。泛舟洱海,登临天镜,观赏苍洱风光,回顾南诏历史,你将品味出南诏大理为何能立国五六百年,难怪汉·司马相如到了之后题有“此水可当兵十万,昔人空有客三千”。南诏,大理就是凭借苍山洱海之天险在吐蕾与唐宋之间求得生存的,这就是历史!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