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唐代义净到印度求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唐代义净到印度求法
  义净(635-713),俗姓张,原籍范阳(治所在今河北涿县),在高祖时徙居齐州(治所在今济南),故史书多称他为齐州人。义净在六七岁时入泰山金舆谷的神通寺跟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出家,学习佛法。此后随师到距齐州城西不远的土窟寺居住学习佛法和儒、道经史等,从而具备广博的知识。年二十受具足戒,此后集中学习佛教戒律。后来外出历访名师,学习大小乘经论。因羡慕东晋法显、唐朝玄奘西行求法的事迹,决心到印度求法。
  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义净从番禺(今广州)乘船从海路至东印度,踏上旅游印度,巡访佛教圣地,寻师求经,学习佛法的路程。他在玄奘曾经居留学习过的那烂陀寺学习达10年之久,后离开此寺,乘船到南海诸国游历,继续求法,在室利佛逝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巨港或占碑)停住前后7年从事译经和写书。武周长寿三年(694年)乘船回归广州,证圣元年(695年)到达洛阳。义净在印度和南海巡游求法前后达25年,经历30余国,带回梵文佛教经、律、论典籍近400部,并带回佛像、舍利等。
  义净旅游印度时,印度和南海诸国盛行大乘唯识和般若中观学说,同时盛行小乘说一切有部、正量部、大众部、上座部等。这在他带回和翻译的经典中有所反映。义净翻译佛经受到武则天和唐中宗、睿宗二帝的支持,先后在洛阳福先寺、长安西明寺、大荐福寺的翻经院翻译佛经,共译经(包括新译与重译)68部289卷,其中除般若中观、唯识经典外,多是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戒律书。
  (1)般若中观类经典,有《能断金刚般若经》(《金刚经》异译)、无著《能断金刚般若经诵》、世亲《能断金刚般若经论释》等。
  (2)瑜伽唯识类经典,有护法《成唯识宝生论》、《观所缘缘论释》等。
  (3)其它大乘经典以《金光明最胜王经》最有名,此为以往《金光明经》的再译,品数最多,达31品。
  (4)戒律方面,共译出根本说一切有部的戒律书18部209卷。重要的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等。
  义净还写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义净在归国途中,曾在室利佛逝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或云在占碑)居住前后近七年,从事翻译佛经和抄写从当地搜求到的佛典。此书是他在此期间根据说一切有部戒律和自己在印度南海诸国的考察,对当地僧人日常生活、受戒安居、学法修行等等的做法和仪规,做了分类介绍,对了解和研究7、8世纪印度、南亚和东南亚诸国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卷一、卷四有义净的自述,是研究义净生平的重要资料。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也是义净于室利佛逝撰写,记述唐代从贞观十五年(641年)至天授二年(691年)近50年间西行求法的56位僧人的事迹。在求法者中,有新罗、高丽、睹货罗、康国等国的僧人。义净所记述的求法僧,有的是他亲交,在的是间接传闻,其中对印度、中亚及东南亚各地的佛教、历史文化有不少介绍。在中外交通方面,介绍了从唐初以后形成的经西藏再到尼泊尔,最后到印度的路线;也记载了经过南海至印度的航海路线。此书是继玄奘《大唐西域记》之后又一部中外交通和文化史的名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