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3)
这个道理我做一个讲解,因为这个道理很深。对佛来讲,他所谓能观和所观的就是一个,所以说它所观的本身就可以说是佛,譬如说佛,我们说佛他有知道一切的能力,就见知道一切的能力,佛可以算出地球上有几粒沙,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在佛来讲,我们常常会认为主观的佛和佛算沙,沙就是客体,佛就是主体,但是在佛来讲不是这样的。能算的佛和所算的沙就是一个,换句话说佛就是沙,换句话说,他算出多少粒沙,那个沙就是他本身,那个现象和佛是不二的。有这样的观念以后,渐渐的我带大家进入到大圆满的境界。大家也许会感到很奇怪,怎么所有的沙、花这些物质都是佛呢?怎么会这些物质的东西都会三十六向、八十中豪这种佛一样的呢?这些所谓的种种的物质,都是由我们心所制造出来的,由心所生出来的。
一切物就是心,因为一切物都具有一种光明性,一种心的性质。这种光明性本身就是心的性质,所以它就是心,这样子,以这种明性显现出来。另外一个说物就是心的理由,是因为凡是主体和客体,我们认为物是客体,主体和客体一定是同时存在的,不会单一存在。
有没有一个现象不是显现的?有没有一种现象是离开了我们六种感官的?我所有的显现不一定是指眼睛看到,是指我们的各种感官,有没有一种现象能离开这五种感官?加上意识就是六种,能不能离开这几种感官。一切现象的本质,他的性质是什么呢?有没有一个现象可以离开我们的感觉。如果我们现在这个屋子里所有的人都在当下统统死掉,那么还有没有这朵花?有的。不对。有没有这朵花,这个桌子,这个佛坛,有没有?没有。为什么?一切现象都是一个像标签一样,是一个标志,这个标志、标签是我们的心所赋予它的,它才有,如果说我们人死了,没有人赋予它这个标签,它就不存在。当然有一些人会说死了,这个花还是有,它还在那里,这些人统统都死了,这个花在这里,你说他是有,它是客体,那一个主体来观察他,说他是客体的有,那个主体在那里?一个客体必须要有一个主体,跟它对在,它在叫被观察的主体。因为这个客体要存在的话,必须有所谓的主体,不然的话它不能被称为客体。这就是之所以说“这个花就是心”的道理。
我还要讲一些奇怪的事情。我们就好象是生活在一个电影院里面一样,这是轮回的世间,在这个轮回的世间有很多很有趣的电影,我们正在这儿看电影。这些电影就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最有趣的电影里面,我们也是主角,如果没有我们的心的话,这个电影里面就没有主角,所以是我们自己在看我们自己的电影。既然是我们都在看自己的电影,那么所谓一个菩萨,就是他有更多智慧的钱,他买到好的位子坐在前面,可以看到自己的电影更清楚。在现象界来讲,我们可以说人生就是一场梦,你可以说它是一场长的梦,也可以说是它是一场很短的梦。如果我们看电影看了一个半小时,我们看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们就可以看到电影里面演的某些人的一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幻象里面,像一个梦境一样。我们自己是幻象,我们又制造很多幻象,我们又沉浸在这个幻象里面,一切这些现象、幻象都是我们的心制造出来的。什么是心呢?在佛他所讲的,心就是无心,它是一种具有光明性,我们要关心、要找心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境界,因为心的就见本质就是空性。如果侧悟了这个,就是法身。当你去寻找心的时候,你不会找的到的。到底是谁,他虽然是找不到,到底是谁来找,找不到?这就是心的一种明性,这是所谓的“抱身”。
心的事业、行动是一种无碍的大悲,在大圆满里讲,如果你了解了“五智”,就是一种智慧,这五智就是五方的佛,如果你不了解五方佛,这五方佛就变成了贪、生、吃、卖、疑,变成烦恼。这五种烦恼,当你去找他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由于这样的追寻、寻找,结果了解了这五种烦恼它的本质。这种烦恼,这种愤怒,这种贪欲的本质就是空性。空性是舍不掉的,丢不掉的。因为你能舍掉的只是一种观念,空性超过了这种概念,一个比较低的概念可以把高的空性甩掉。
如果有问题请再提出来。
心、真理、生死都是存在的,没有错。如果死了看到莲花,这种显现也是一种新的显现。
对于一个初学者,首先要讲两点。第一点就是讲心的力量,第二点就是讲如何修行空性。龙树菩萨有许多弟子,后来有一个牧牛的牛童来了,他对于佛法他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龙树菩萨觉得教他很困难,于是有一天龙树菩萨就问这个牧牛的牛童,你告诉我你知道些什么,虽然你很笨,但是你总知道一点点吧。事实上,他常常向龙树菩萨抱怨,说他没有专注力。龙树菩萨觉得他很难教,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最后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最后他跟龙树菩萨说,据我的经验,前半世他牧牛,他说我知道公牛和母牛的头上都有角,龙树菩萨说非常好,你知道这个,现在你就观想自己的头上也有两只角。于是乎,他就到山洞里去闭关,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头上有角,所以他观想得很好。后来有一天他在山洞里突然哭起来了,他叫龙树菩萨,于是龙树菩萨赶快跑到洞里去看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他的弟子就说我现在观想这两只角长得好长,我现在出不来了,他在洞里出不来了,那个角长得好长。这就是所谓心专注力的力量,心修专注力的威力有这么大。
下面讲修行空性之道。过去曾经有一位成就者在印度,有一个专门喜欢说谎话的人,他心里很颓丧,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说谎言的人……
因此没有人尊敬他,所以他心里就感到很颓丧。因此,他非常失望,终于来到这个大成就者的身边,向他请教。于是这位大成就者就问他,你到底有什么请求。他就说,因为我经常说谎话,结果没有人相信我,没有人尊敬我。这个大成就者就跟他说,实际上你说的都是真话,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事都是假的,都是谎言,所以你说谎就是说了真话了。所以,大成就者就告诉他修行的方法,因此他就照这个方法学,他就进入禅定,他去修这个说谎的方法。但是要小心,我们不要象这样说谎话,千万不要这样,说不定明天被关到监牢去。
B:刚才讲到的这个花,如果说万一我们这个房子里面的人统统死掉了,那这个花也没有了。如果说外界有一个人,他就可以看到花,说明世界本来是存在的。
A:当然,一般的观念就是这样子。
B:一般说这个世界是存在的,本来就是这样子存在的。那么就是因为他们的感觉不同而已。
A:如果我们这里的人统统死掉了,那么这个花在不在。你刚才说,如果外面有一个人见来看还是有一朵花,但是那个人看到的花是他的花不是你的花。
B:可是如果说我们对于死掉的人进入众因生以后,他还是会看到这个花。
A:进入众因生以后,如果你对这个花有非常强的执着,你还会感觉得到它,但不是每一个人能再看得到了,不是。所以,给你的忠告是要去体会,要去欣赏你自己的观念,你自己的见解,你自己的感觉,不要超越到别人的境界上去。如果要讲这种不同的境界的话,你要来辩论,首先你去跟鱼辩论。因为鱼看水根本也不是水,我们看水是水,鱼看水根本不是水,所以我们要先去跟鱼争。这是很好的怀疑,谢谢。
B:进入空性以后,怎么样能安住在里面?
A:如果说你进到空性,你要常住在里面,你就要经常禅修。空性不影响境界,你如果真正进入空性的话。这个问题是进到空性里面的体验是什么?当我修空性,当我在空性里的时候,人家骂我很毒辣的话加在我身上,我没有那种被刀割的感觉。一般人家骂你毒的话,感觉像刀割一样,很痛苦,但我在空性里没有痛苦,这是我对空性体验的感觉。
另外一个经验,如果我不吃饭,我也会感到饿。刚刚讲到空性,如何实践空性,如何修禅定,还要吃戒。这三个可以一起做,我可以做解释。
要修空性,不是说要把相对的真理舍弃,然后来修绝对的真理。如果说把相对的舍弃了就没有绝对的了。所谓相对真理的美,就在于它不舍弃绝对。而绝对真理之美,也在于它不舍弃相对。如果你根本就没有无名,那你也不会来感觉把这个无名丢掉的快乐,因为你没有把你的无名抛弃掉的快乐,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无名,所以,相对的真理和绝对的真理是不可分的。所以,即使你在佛面前上一柱香,你也可以把它作为修空性的方法。如果对空性有误解,不是真正了解空性,那么你修学空性的时候就很困难。如果对空性的道理了解正确的,修起来不困难。
龙树菩萨在龙宫里取出《华炎经》还是《大波尔经》?她取出有12部,包括《华炎经》和《大波尔经》。
提问:在《凡往经菩萨界》里说,不吃众生肉,为什么西藏人波切吃肉了呢?
A:一切善意和恶意决定在于我们的心。吃并不代表就是杀,杀是一种心的作业,如果你吃东西的时候有很强的欲望、很强的执着,就算你吃米,那还是有业,如果吃肉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杀的观念在里面,当然你会说,如果没有别人杀的话,你怎么会吃得到肉。同样,如果没有耕种田地,也吃不到稻米。在耕种田地的时候,有无量的虫都会死掉。所以,以这样的观点来看,我们根本连走路都不能走,因为你每走一步路,可能都会踩死无量的东西。我在有些蔬菜馆里也看,有些蔬菜做成鱼的形状,有些蔬菜做成鸡的形状。为什么这样?因为心里面还有这些吃肉的观念,如果心还是这样,表现还是有业。在戒律里面,我并没有对吃肉做严格的限制。
另外一个原因,之所以西藏的喇嘛吃肉,是因为那里缺乏蔬菜。
程建明:中科巴大生前曾经破坏红教的大圆门,现在临终忏悔这种破坏的罪状,最后才在众因生得到成佛的成就,请问这种说法正确吗?
A:我不愿意批评别人的想法,但是在我看来,中科巴大是文书化身,他是这样披着黄色的衣服,头上戴黄帽。他是真正的文书,就是代表智慧。我不相信会这个样子,因为他是智慧的化身、文书的化身,他不会批评大圆门。
提问: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吃饭的时候是我们大家一起吃,但是上厕所的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去上,所以会觉得因果不清。
A:因果的运作是在八世里面,没有错。但是如果要详细讲在八世里的运作,需要很长的时间。不个是很好的问题。
你刚才问到空性,就是因为是在空性里面,所以佛在众生心中,众生在佛心中。如果不是这样的空性,是一个像硬梆梆的石头一样,那么怎么可能佛是众生心中的佛,众生是佛心中的众生,不可能这样交融。菩提的意义是觉悟的意思。这个问题也是问到我们中国一位上师,因为吴上师曾经说过,喇叭人波切所传的密法是密教,他所传的密法是密宗,因为他把密法分为密宗,密宗最高,密乘次之,密教最低。喇嘛传的是最低的密教。
提问:把金刚称分为高中低三种对吗?
A:我没有听过这种分法。修辞成就的象征是什么?是无边的智慧,无所不知,还有无限的能力。
有位陈先生在他的法戒大定里面说,批评中科八大世历祖佛陀教法有二地、世俗地和圣意地,请问这种说法是不是对的。我对中科八大世的法曾经修学过6年,也许我没有知一切的能力,我没有成佛,所以我并没有找到中科八大学有什么错。
实际上所谓二地两个真理,我今天已经给你们讲了。最好不要跟文书菩萨去进行辩论,因为你往往会失败。
提问:修到成就以后,或者是圣悟以后具有各种神通,像有很多大师,经常会放光,这些神通具有这种能量,为什么会具有这种能量,这种能量是什么样一种能量,这种能量的本质是什么?
A:这是很好的问题。西藏的大成就者有很大的能力,比如可以把手印、脚印印在石头上或者是身体放光,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对他来讲,石头是一个软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如果问为什么石头是软的?只是因为你的心是软的,所以石头是软的。因为那个石头跟心没有两样的,石头就是心。所以是可以受你心的控制。
他之所以显这样的神通是为了救助众生,在适当的机缘这样做是适合众生对佛法发生信心,他的目的是这样子。
提问:您曾经跟120余位藏师修学佛法,最后能有成就,您开始是怎么样安排修习如此之多密法,并且能一世成就。
A:那个不是我。这个理由,对于第一次是文书化身,对我来讲120个藏师和1个藏师没有两样。
提问:密宗修习一切法,为什么必须丧失了灌顶。
A:你认为灌顶是什么。我们通常认为灌顶就是喝喝水,在头上顶一顶,这不是灌顶。所谓灌顶的意思是放进去的意思,是把丧失的“夹持”放进我们的心里,这叫做灌顶。例如有人问,如果说我归一了一位藏师,后来又归了另一位藏师,是否会下金刚地狱,这样的问题我听了很多次。我不知道他指的“金刚地狱”是什么。如果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生,皈依三宝,我不这样会下地狱。如果皈依三宝会下金刚地狱,那就太难修持了。之所以那样讲的人,是不是想把他自己的徒弟和别人隔离开来。如果他们能够把他的徒弟保持得很好,那他尽管保持。如果他保持不住的话,他应该把他的徒弟让给别人。
提问:就佛法而言,凡有所做皆属虚望,这些是无名,珍藏石像的本体本来没有这些无名,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扫除这些无名,开发我们自己本具超越时空不生不灭的智慧,就是所谓的心性,这样对吗?
A:很对。你的解释就是答案了。
提问:一切物质的体性是一样的,对不对?
A:一样的。在一味地禅修,一切法一味。没有好的味道,也没有坏的味道,没有好的颜色,也没有坏的颜色。由于心是千斤的,所以心的种种显现也是千斤的,虚望的本身也是千斤的,连最危险、最恐怖的无名,它本身都是千斤的。因为无名的本性也是空性,空性本身就是最清静。
提问:能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波罗密宗解释一下?
A:大家都到彼岸去。
提问:佛法的力量很大,为什么佛、菩萨们不把所有世界变成只有快乐之静土,而允许众生有不静和痛苦。
A:这个完全在于你个人的业。如果依照其它宗教的讲法,认为一切人都是上帝所创造的,那么这样子一切众生都在这边痛苦,那这个苦也当然是他创造的。这样来讲,你怪罪上帝是有道理的。但是佛教的讲法不是这样的,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己的业所造的,所以你怪不得别人。这个苦完全怪自己。
提问:既然说一切法、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心所造的,现在你坐在这里,你是不是由你的心所造出来的。还有一个问题,你是菩萨的化身,或者说你是慈悲的菩萨化现而来的,到底是化现而来,还是由心造出来的?
A:一个答案是,如果你了解文书菩萨和你一样的话,你就知道我和你是一样的。所以,刚才那两个问题一次就答了。
B面:
现象开始的时候,就是心的开始。现象结束就是心的结束。后来为什么又说一切现象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A:一切现象心所造,这是指心的相对待法,就是一切现象是心所造。
提问:弟子对于上师的生口翼要怎么样恭敬?
A:把你的生口翼献给上师。就是因为空性所以凑在这里,但是几小时就散掉了。
记者:既然是空性就没有空间感,用录音机、录音带录的和现场是一样的。
A:不太一样,效果不会完全一样。因为如果你现在我给你一瓶可口可乐,你可以喝得到,你带录影带回去看就没有这个效果。
提问:波切在你心里,到底你是波切还是波切是你。
A:你不是波切,波切也不是你,但是你的本性是波切,波切的本性是你。
提问:……
A:我自己本身很想成为女人,但是我偏偏是男的。这个问题可能是跟业有关,实际的情况,为什么大部分是男的,跟业有关。但是摩系有一位根本上是女的,女的波切比较少,并不是根本没有。
提问:修行密宗不经过气脉明点这种修法是不是可以达到觉悟。
A:当然有,很多。
提问:空是不是定量的,加入空是无量的话,空是不是也是一种量?
A:空性里没有所谓量。西藏的波切为什么被共匪赶出西藏,西藏的高僧又为什么会受到共匪的迫害,这是由于他们业的关系,就是所谓的供业。比如说释迦牟尼为什么会死,为什么会离开世间。因为我们众生没有那么好的供业,让释迦牟尼佛留下来,所以他走了。这是我们的供业,不是佛的业。我们应该认为佛菩萨像太阳一样,活菩萨没有一个观念说我要来我要走。他也没有一个观念说我要帮这里的众生或者是不帮那里的众生,他没有这个观念。就像太阳升出来了,太阳没有意识说它只要照这一边,不照这一边,没有这个观念。活菩萨映世的时候,你有好的业一定会遇到,你没有这种业遇不到怪自己。
提问:上师佛菩萨,他们为什么也会生病?
A:他是因为为众生,所以他会生病。对一切众生修大慈悲心,对一切众生修大慈悲观。对一切众生修慈悲观、慈悲心是佛教里的最高教法。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是佛教里最基本的教法,实际上这是最高的教法。因为如果没有这种慈悲心,没有这种菩提心,整个佛法就没有办法建立。
提问:人类拼命地发展高科技,这些东西弄到现在还有污染。活菩萨他们最了解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什么是物质,什么是能量,世界的整体又高升了。物质究竟是什么东西。
A:教他们不再穷忙。
提问:叫他们好好地和平。
A:西方的心理学、科技,如果它有菩提心的话,它好好去研究,它后来越接近佛法。如果要强迫它停止,也许并不聪明。也许我们要帮助他做的更多一点,但是不要像核子武器那样有伤害性,不要去有伤害性,我是指一般的科学还有心理学。如果他好好研究,一直一直会渐渐接近于真实。在有些时候,跟他们讨论结果相当不错。我们知道所有的事,脑就是心,但是心并不只是脑。脑为什么是心?因为一切现象都是心,所以脑当然也不例外。但是脑并不只是心。刚才我讲了,心不就是脑,一切现象可以说是心的显现。因为心的本性是空性,所以一切现象可以在心中升起,而这一切现象也就是心。现象可以说是显现的东西。没有一个现象不是表现的,是显现的,这个时候显现的就是心。如果没有心的话,它对谁来做这个显现?如果心就是脑的话,那我们看一切现象都会像脑那个样子。这个很难解释,需要很长。
提问:我们赞成一门科学发达,但是科学一发达,就相对有很多异常的现象出现,这样本身是不是世界的末日?
A:这种科技发展的趋势,没有人阻止得了它的,你只有随顺它,然后教导它。因为科技和哲学也是心所制造出来的,实际上当我接触这些科学家、哲学家教他佛法的时候,他比一般人的接触能力还强得多,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很接近于真实。这些科学家都知道,一切事情都可以被制造出来,由科技制造出来,但是你的好运、运气制造不出来。一切事情,科学家也都知道,可以被组合,被制造出来,但是唯有这个心不能被组合,不能被制造。如果你知道心可以制造的话,你就可以把你小孩的心制造得很聪明。所以,他们有时候有一个很大的疑问。
提问:修行人将用什么样的心境来接受火葬?
A:恶业可以被清净掉,你可以设法情景恶业。在西藏说,任何一个现象都有它的美,恶业有什么美呢?恶业美的地方是它可以被清除掉。所以,皈依用大礼拜,观赏菩提心,修慈悲心种种方法都可以把恶业清除掉。
提问:我们希望天天都在发菩提心,但是都是口头上在念。要使我们了解这个菩提心真正是从人的心里上流出来,他怎么知道现在我们的菩提心是真正从心里流出来,因为我们一直在念。
A:你自己发不发不知道,你要问怎么才能知道。
提问:这个菩提心不是我们用嘴巴讲的,而是像菩萨一样从心里流出来,怎么样能知道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A:如果你真正启发出来了,你就有这个能力知道。
提问:从无始戒以来那么多的业障,怎么得以清除,清除只是清除一部分,怎么样是清除业脏最好的办法。
A:不要太消极,从无始以来积了很多业障,但是你从无始以来也做了很多好事。怎么样是清除业障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菩提心。如果修得很好,智慧会增长很快。相反,脑改变了,所以心也改变了,那么脑就是心了,我认为脑不是心。如果一打你这里,你这里会痛,但是并不表示心就在这里。如果拿了你一些东西,你心里也会感觉不舒服。不表示你的心就是那些东西。不能说改变脑了,心就变了,心就是脑了,因为拿了你的东西,你也会有那种效果。
我在旅社里得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不具名所问的。问问题的说,问这个问题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尤其是为了台湾的众生。
第一个问题,如果你修尼玛吧宗,你就不应该再修其它派了,最好不要再修其它宗派了。
我不晓得说这个话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你想专修一个宗派,为了专一专修一个宗派,你专一很好。但是实际上一切法都是一样的,它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修尼玛吧法修了一段时间觉得并不合适,比如想换一宗修沙加派,过去你学的尼玛吧的知识,当你学沙加派的时候,对你只有帮助,没有坏处。学习尼玛吧的人,当然他自己有这个权利,他觉得不适合,他可以去转学格鲁吧、沙加吧,他有这个权利。如果上师告诉你,你专修一宗,不要宗宗相混,这样对你比较好,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忠告。如果说你修了宁玛,就绝对不允许再修其它宗派,我认为并不是这样子。要得到一个完全新鲜的、完全没有碰过任何宗教教派的人很不容易。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他自己要走的路,佛法所教的是解脱之路。
释迦牟尼佛,当年没有拉任何一个众生,拉他入佛教。他也没有强迫任何一个众生,说你一定要做佛教徒。这完全决定在我们自己要走哪一条路。仁波切的看法,如果你过去修宁码,你再修沙家或者其它的宗派,过去学宁码的知识会对你有帮助,不会对你有害的。对仁波切来讲,他曾经学过宁码,也学过沙家,也学会黄教,达赖喇嘛的教诲,对仁波切本人的经验来说,他学了这几个宗派,对他互相都有帮助。
第二个问题,有些大乘的法师说,密宗是波罗门教,不是佛教。仁波切说,是不是佛教徒,看他是不是有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生,印度教没有皈依三宝。金刚乘佛法皈依三宝,仁波切认为他应该是佛教。因为在金刚正的教法同样修菩提心,修六度,等等大乘的修法是完全一样的,你说金刚乘佛法不是佛教,那大乘佛法也不是佛教。
最后一个问题是,有人说,如果金刚乘佛法发扬、兴盛,那么佛教就会灭掉,这种讲法对不对?不止是金刚乘佛法,任何一种乘的佛法,你致癌不知道他的好好修学的方法,他都会衰落。金刚乘佛法是特别在西藏兴盛,今天他传到了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在修学金刚乘佛法。就像仁波切刚刚讲的,金刚乘佛法的教法包括很多,包括跟大乘佛法完全一样的教法。所以,仁波切认为,金刚乘教法会帮助佛法的兴盛,他想并不会毁坏这个佛法。仁波切说,有这样讲法的人,可能是出于一种嫉妒心。
仁波切说,有这样子的批评,他觉得很伤心,尤其这个批评的人,都是在我们佛教团体里面的。你想修小乘佛法的话,小乘佛法就是你最高的教法。金刚乘佛法对你来讲,就是最低的教法。对一个喜欢修金刚乘佛法的人来讲,金刚乘佛法对他就是最高的教法,小乘佛法对他来讲,就是最低的教法。所谓高低,决定在你的信心,决定在你的动机,决定在你的喜好。
仁波切说,不幸的就是有些人,他自己宣称他是金刚乘的上师。不止是在台湾,甚至在西藏,这种自称他是金刚乘师的人都很多。这是唯一我们需要很小心的一件事。很不幸有一件事,在我们的社会里,在我们了解佛法之前,还没有知道什么法,对于宗派之间已经很了解了,对于分宗派已经很了解。
第四个问题,也是不居名者所问,也是为了台湾的好。他的问题是,在台湾金刚乘佛教界,不论是哪一个宗派,里面内部都有很多争执,这些都是好象佛教里面的伤一样。
仁波切说,这是很遗憾的,在我们还没有学得佛法以前,我们已经会说我是格举巴的,你是沙家巴的,这样子。如果你说,你是格举巴的,你说格举巴很好,仁波切会绝对同意,格举巴很好。如果你是格举巴,你说宁码巴、沙家巴、格鲁巴都不好,那仁波切就不会同意了。你说他不好,你要有一个理由啊。如果你说他们的皮肤很黑,他们个子长的很矮,所以他们不好,这不是一个合理的理由。
现在的众生很多都争取斗争,争取领导地位,过去的上师,像宗格巴,沙家教的主持,没有一个主持,他们想争头,争领导,没有这种。我们修学佛法,应该把佛法当做对自己的贪龀痴的药,来治疗自己贪龀痴病的药。我们相反的没有把它当做一个法药来医疗这些病,而我们只想靠着法把自己搞好,然后把别人弄坏。
如果你只想只有好,而不希望别人都好,只说自己的好,这就是有贪,有龀,有痴,只要有贪龀痴,就是在六道里轮回,你不会得到解脱。所以,就使法成为毒药了。修法就好象在这样子学佛就好象在喝毒药一样。这样子你还不如什么都不要学比较好。因为,那样子你的染污还比较小。因为佛教的目的是使我们的染污清净的。相反的,如果佛法反而给我们带来更多染污的话,这样就走反了方向了。也许有些人不喜欢这种讲法,认为不喜欢这种不分宗派的讲法,他不喜欢。就好象猫头鹰,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猫头鹰眼睛反而看不见了,这是他自己的错。他自己看不见,他不能够享受到这些法威。所以,对所有宗派,各教派的佛法都要有信心。
比如说,如果你是学格举巴,你批评其它的宗派,比如你批评宁码巴,你就等于批评了普贤如来一样。在一个宗派里面,往往还有很多传承。比如说,格局传承又有四大传承,所谓诸巴格局,格码格局,最终格局,打动格局,他有这么多的传承。这四个传承,他们都有非常奥妙的教法,有西藏很高的高僧他们教导传下来的。如果你阅读这些高僧大得的传记,你就会知道他们的能力有多高,他们的慈悲心有多大。因为他们以他们实际实修的经验,他们把他们的经验讲出来指导众生,确实可以利益众生。
就好象今天仁波切把它自己的经验讲出来,他认为这样讲出来能够帮助我们一样。仁波切他在这儿教我们,并不是要我们学仁波切他的宗派,就是这样,所有的喇嘛都把他们自己所修学的经验,传授给所有他的弟子。因为,他们的经验都是很有价值的,因为以这样的方法,他们自己得到开悟,他们走过来了。所以他们是非常慈悲的,他们把他们的经验说出来。当喇嘛们把他的经验说出来的时候,他的好的弟子,他自然就会得到依照奉行。那些坏弟子,就给他安名字,这是我那宗的,这是你那宗的,就开始搞这些事情了。
所以我们要有诚心,还有信心,对所有的传承都认为它,都知道他是正确的。要选择一个你所喜欢的传承去修,你要选四宗也可以,只要你做得到,并不是有害的。最后对你反而有利。至少你有一些知识知道什么是宁码,什么是沙家,什么是格举。因为,当你真正了解了各宗派的教法,他的哲理的时候,你真正都了解了,那你会真正对它产生出虔诚心。比如宁码巴以修大圆满来达到觉悟。以格举巴来讲,他就是修大手印来得到觉悟。格鲁、沙家就用仁波切讲的藏文,我不晓得中文怎么翻,来达到觉悟。
每一个宗派的法,都是为了求众生,另众生开悟的。上面就是仁波切给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给我们的忠告。
仁波切说,来这边有很多老修行,他的经验要比仁波切多,由他来开示他觉得不太合适。仁波切要再强调的是,不要再有那样的宗派之见,宗门之见。仁波切说,你真正要有那么强的宗派之见的话,他很快会去日本,他回来带一些机关枪给你。有一场好戏让活菩萨观赏。
如果有人生活在波尔空信的生活里,生活在这个里面,波尔波罗密多里面,这个人看起来会怎么样。仁波切说,你看起来就像由恶梦中醒过来的人一样。
提问:
我问的问题就是说,你所谓刚刚讲到实像,他实像就是所谓轮回跟蘖盘不二,那轮回既然跟蘖盘不会合,所有的众生都算轮回,既然跟蘖盘不会合,我们就不要一天到晚修道到蘖盘,我们没有这个必要,那仁波切解释。
回答:
仁波切对这个问题开示,你问这个问题,问佛的话,佛就告诉你说不要修,你就是佛。要问一个法人,他说你一定要修,可是为什么呢?因为法人教告诉我们,我们从分别修道,从这个分别心修。我们需要用这个分别心来分别方法,来修,修到我们没有分别的时候,我们把这个没有分别的心换上。假如你把那个也换掉了,就成佛了,假如你在那个时候还在修的话,你还会成佛。就是说,你到新加坡去,你坐飞机去,你飞机到了新加坡,你一定要离开这个飞机,你才到了新加坡,假如你坐在飞机不下来,你还在飞机上,你到不了新加坡。
提问:
我问,我有本事吗?我有第一本的佛,第二本的佛,有大佛,小佛。
回答:
没有,但是菩萨有一地,二地,三地。有十地的菩萨,没有十地的佛。仁波切刚刚说,谈到我们要找这个心在哪里,心往哪里去,心从哪里来。而且这个要用世俗的心没办法找到。那就是要用非世俗的心,这样我们大家都是众生,都是只有世俗的心,没有非世俗的,虽然有非世俗心的存在,但是从来没去找。我们众生在睡觉,我们都在睡觉,但是我们要成佛,就是要从睡觉中醒来,我们如何在睡觉中找方法,让你醒来呢?除非别人打你,你才能醒来,我们自己没办法醒来。
大家都仁波切很有成就了,那他这样子再转生回来,为什么还要再循环,为什么还要学,就要讲我就是仁波切了。
但是活菩萨有这个保驾护航,他们已经正悟了,正悟开始保驾护航,他们不需要再修行,生出来,因为你从一个……
回答:
刚才这位师兄他问,仁波切是转世的人,为什么求要经过训练,还要修佛法,刚才仁波切讲了,释迦牟尼佛也是过去成就的佛,他回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他也经过八个假装的,八样事情来修法,长大,成道,就是来帮助我们解脱的。像仁波切转世再来,因为他现在他不知道,所以他要修。仁波切开玩笑说,他不是假装的,他是真正的不知道。
刚刚这位师兄有问说,仁波切都已经成就了,然后他转世以后,他还要一步步地修炼,仁波切自己说,像他这样的一个仁波切,如果像他这样一位仁波切是必须要接受训练的,他对这些东西他是完全不懂,他必须要接受训练,他不是开悟者,他也和文书菩萨扯不上关系。另外这位成就仁波切做这样的解释,因为所有的转世活佛,他所实现的一步步的修持到正悟,然后把这些经验再告诉下一代,让下一代没有开悟的众生,能够依据他的方法来修持,这是一种实现。
提问:
佛经还有空信是没有分别的,佛就是实像没有分别的东西,那我们白痴跟佛有什么分别?
回答:
在这个里面,仁波切回答,完全相同。相对的方面来讲就不同了,白痴不知道,是因为他没有智慧知道。佛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他知道什么东西都没有,是没有东西让他知道。佛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因为他知道,没有东西要他知道,那就是最大的了解。直到没有东西知道,这是最大的知道。
提问:
第一个问题,关于佛教的宇宙观,佛教的宇宙观,单位世界、基本世界,中间有一个须弥山,周围有四大布洲,还有小洲,须弥山顶有日月,认为这样的结构是基本世界。那么由他再组成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乃至于三千、大千世界。现在我们科学上的知识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地球绕着太阳转,有太阳系,水星、火星、土星、木星、乃至于天王、海王、冥王,这样构成一个太阳系,有许多太阳系,比如百一个,千一个太阳系,形成银河系。再由这些银河系,无量的银河系形成宇宙,我们科学的看法是这样。那么以地球是一个球体来讲,现在几乎不可否认,因为在太空人飞出去看回来就是这个样子。那么为什么佛教讲这个宇宙是须弥山,四大布洲,为什么这样子?这似乎佛教讲的不对。
回答:
仁波切的回答,他说在阿必答模里面,里面讲,仁波切说这是一千年前的东西,他说这个地球,这个地是平的,而且就在那里不动的,这是阿必答模里面讲的,日月绕着地球转,那不是月球,地是平的,日月绕着转。仁波切说,和现在的科学的确有很大的差别。仁波切的回答是,佛教里讲一切是无常的,那是一千年前的事,所以到了一切都是无常的。地由平的,变成圆的了,太阳本来是绕着地球转,现在变成地球绕着太阳转。
提问:这样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令我满意?
回答:这个问题是我问的。仁波切说,明年继续回答。
提问: 以前仁波切曾言西藏中观有两个传承,一个是我空,一个是事物空,就是法空,请问仁波切,我空如何修法?
回答:所谓中观的修法,就是所谓中道,不是所谓长见,也不是断见,不偏于这两边。谈到这个问题,仁波切想到刚才哪个问题,地是平的,还是原的呢?因为在佛教里面的观念,没有一件事情是永恒的,没有这个观念。因此,平的有时候可以变成圆的,圆的有时候也可以变成平的。
如果认为有一个坚实存在,不可改变的那种存在,那么这就会影响见了。如果有那种永远不变的存在的话,事实上没有。
提问:接下来的问题是,应该注意哪一点,无修而修的中心思想,应该注意哪一点?
回答:这个问题是说,你怎么来修,无修,这个无修要怎么样来修呢?如果以绝对的佛教来讲,绝对的真理来讲,没有法可以修。因此,你就谈不上如何修,怎么修,谈不上。仁波切说,要回答这个问题,他也可以说,你可以修,无修。你可以把一切事都停下来。就是说,你把一切事停下来,但是你不要有一个观念想要把这些事情停下来,你就是停下来就好了。这就是说,比如我们心里不要想任何事情,但是你不要再加上一个念头说,我不要想。
提问:修法时,如何能入定?
回答:仁波切说要得三模地,最主要的两个因素,第一要放松,第二要专注。
仁波切:
我把仁波切刚才的回答大概讲一下。一位外国朋友问如何无修,还有仁波切给他解释,一切现象多是我们心所创作的,我们心所制造的。先拿这个花的例子来讲,仁波切先问这个花好不好看。外国朋友的回答,这个花很好看。仁波切说这个花不好看。换句话说,同样一个花,在不同两个人的观念里,一个认为好看,一个认为不好看,可能有两种情形,就是以这个花来讲,他本身就是空信,本身没有具有,就是一个空信,他可以被你认为是好看,也可以被别人认为是不好看。
仁波切接着讲一个心的观念的力量。那么过去龙树菩萨,他有一个弟子,这个弟子很笨拙、很愚笨,他是一个牧牛的人,所以他所知道的只是牛。有一次他到龙树菩萨这里来,龙树菩萨问他说,你知道些什么?他说我只知道牛的头上有长角,其余的都不知道。他说好,龙树菩萨说好,你可以这样修,你回去就观想你头上有两个角,你就这样修禅,因此他到山洞闭关,专门修这个观念,就修他头上有两个角,突然有一天,他在洞里叫起来,叫他的师傅龙树菩萨,龙树菩萨说怎么回事,他说我现在头上两个角长的太长了,洞里出不来了。这都表示,一切都是由心所创造出来的,心有这样的力量。
这就是属于佛教的观念,他认为一切事情我们可以认为他是很美的,因为他是空信。所以他可以有这样的作用。后天会更深入地来讨论绝对真理。
提问:问题是说,到底这个花是空的,还是你的见解是空的?
回答:您的问题是说,您的花是空的,还是您的见解是空的,是不是这样?仁波切的回答是这样,一切的外境都是由我们的心制造出来的,这个外境的空,还有我们内心见解的空,这两个是一样的。如果没有你的心,这个花对我们来讲,不会显现出来,因此外境的空和里面见解的空是一致的。比如说,你如果今天晚上没有来这里的话,那么这朵花,对你来讲,会不会有这朵花。你如果没有来的话,当然对你来讲,你没有这朵花,但是对仁波切来讲,有他的花,在他的观念里有他的花,他觉得很丑的花。因为你没有来的话,不会成为你美丽的花了,如果你认为他很美丽的话。
提问:如何发慈悲心,如何培养空信?
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说如何启发菩提心,仁波切说,要启发菩提心,首先要有慈悲心,慈爱的心。如何了解空信,仁波切说,就是要了解一切法是互相依赖,因缘而生,要了解这个道理,才能启发空信。仁波切说,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依赖的。乃至于,如果没有无名的话,也谈不上有智慧了。没有智慧,也就没有无名了,因为这两个也是相依赖的。这种互相依赖性,就显现了,这个世间是空的。因为,所谓空信,并不是代表我们观念中学空、天空的那种空。所谓空信就是事情的本来,他的那个样子。以这盆花来讲,大部分我们都没有看到这个花的美,他真正美的所在。所谓真正的美,仁波切认为,这朵花既可以被认为美,也同时可以被认为丑,他有这种心智,这才是真正的美。
这朵花对我们现在人来看,我们人道的众生来看,他是一种装饰品。对于一只兔子来讲,他可能是食物。
提问:刚刚仁波切说一张桌子都能令众生开悟,请仁波切就这张桌子开示,令我们开悟?
回答:仁波切说,不止是面前这张桌子,坐在我们屁股底下的椅子,也可以使我们开悟。因为桌子只有在前面一张,每个人都坐有一张椅子,所以用椅子来开悟,似乎更容易一点。因为,桌子的本性是空信,如果能够见到桌子的本性空信,就能够使你开悟。就像前面有关于花的问题一样,什么是我们对桌子的一种观念呢,谁制造的这个桌子,是你的心吗,那为什么桌子不是椅子,椅子不是桌子。我们为什么还制作这种见解,认为这叫椅子,这叫桌子。因为,我们给这种种的现象一些标志,标记,给他一个名字。因为,给这种不同的名字,我们就用他来记这种形状是这个名字,那种形状是那个名字,使我们很累。桌子也可以变成椅子。你开悟了吗?
提问: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的观点是观点。第二个,无观念的观点是什么?
回答:当我们对一个对象,我们产生某种观念,然后在心里做了决定以后,这就是一种见。譬如有一些科学家,说心就是脑子,这是他们的见解。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讲,他就不是这样的见解,他认为心不止是脑子,心包括一切事。心是光明信和空信。不论是科学家还是佛教徒,他们都有一种他们自己的逻辑来证明他们的见解是对的。对我们来讲,你认为你满意哪一种讲法,哪一种证明他的逻辑能够满足你,你相信哪一种,你就是哪一种见解。
这个问题就是说,无观念的观点是什么?仁波切的回答,既然是无观念的话,根本就谈不上观点。
提问:既然观点既非观点,禅修既非禅修,行为既为非行为,为何在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教导,而开悟的人那么少?
回答:仁波切的回答是,这还是对于相对的真理和绝对的真理,两个观念有所混淆的关系。仁波切说,无修、无见、无修、无行,这是站在绝对就信的真理来看,就近的本质是无见、无修、无行。就因为他是空信,但是反过来讲,就因为一切法都是空信的缘故,因此你可以见、可以修、可以行。因为他是空信的关系,所以你可以有见、可以有修、可以有行。
提问:既然无分别,为何否与众生不同?
回答:如果谈到非二人,就是没有相对的话,那么佛和众生就没有差别。
提问: 如何克服修行上的不利,业以及障碍?
回答:谈到如何消业,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消业,仁波切的回答是,在佛教里有很多种消业的方法,比如有金刚沙朵的修法,是一种消业的方法。还有一种,你观察恶业的性质,观察恶业的本性,你去观察,你去追寻,这也是一种方法。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你修了很久,没有什么成果,那要怎么办?仁波切的回答是,你更努力地去修。
提问:为什么要成佛,他是一个最终目标呢?成佛以后呢?
回答:仁波切的回答是,对一个佛教徒来讲,成佛是他最终的目标,因为一切的众生都希望得到平静,得到解脱,希望避开痛苦,那么要达到这样子的目的,那么就是要成佛,一切众生就是要修学成佛,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提问:密宗与净土宗能否同时修?彼此有无妨碍?
回答:这两宗可以一起修,毫无干扰。
仁波切的回答是,到达绝对最高的境界的时候,在那种绝对最高的境界里,任何一个现象,一个法都可以说是你修行,都可以说是你的修行。所以在那个时候,没有你取舍的观念,你不会说刻意要取一个法来修,或者舍掉一个法来修。因为要达到绝对的境地以后,就是因为这样子的观念,这样的意思,所以说,到那个境界是无修,无见,无行的。因为在那个绝对的观念里,没有所谓取舍了。
提问:如果一切都是虚幻,谁在轮回或者修行?
回答:仁波切的回答是,就是我们是虚幻的,就是我们在修行。这样子可以吗?人们讲到一切都是虚幻的,属于幻的,就会想到,一切都是像泡影、幻象一样,都不是真的。比如就好象说,我们现在佛法讲的这个虚幻就好象我们每个人都在做梦,做一个很长的梦,是由于无名而起的大梦。如果人家问我们,我们是不是虚妄的,虚幻的,我们当然会说,我们是很真实的,不是虚幻的,我们一定会这样想。
比如说,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如果说我们睡觉在做梦,那么我们梦里在吃面包,如果在那个梦里面,你在吃面包,如果在梦里,同时仁波切又跑到你的面前跟你说,你吃的这个面包是虚妄的,还是真实的,你在梦里一定会回答,这个面包是真实的。同样,如果在梦里面,仁波切意思是说,他进入你的梦,就是你梦到仁波切,他进入你的梦,问你说,你吃这个面包会不会吃饱,你在这个梦里也一定会回答,会吃饱。
但是,如果第二天早上睡醒过来,如果仁波切再来了,他问你那个面包是不是虚幻的?我们一定会回答,那个面包是虚妄的。但是实际来讲,你的确做了这个梦,而他在梦中解决了你的饥饿。所以,仁波切就用这个比喻来讲,我们真正得到开悟以后,我们没有开悟以前的种种体验,就好象在梦里的比喻一样。
提问:有一个问题是,像您这样的年龄,而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有什么感觉?
回答:仁波切说,他不太清楚,不过他说,他很高兴。因为至少他知道,他是一个有用的人。
提问:无上师指导方法,以本性良知,善意,层层手中,是否能正自信、圆满、解脱,而获大自在?
回答:讲到上师,事实上有三种,就是所谓外的、内的、还有密的三层上师。最好的上师,可以说就是你自己的智慧。如果你能够用自己的智慧来引导自己修行,那就是最好的。仁波切说,当然我们也需要一些外在的,外形,有形象的上师来领导我们也是需要的。因为,我们众生对这个形象非常喜欢。
刚才哪个问题,我再补充一下,他问,如果没有上师的引导,保持一个善良的心,然后他想纯神守宗,这很难翻译了,靠自己的力量是不是能够得到开悟、解脱。仁波切说这样很困难,因为佛法非常深奥,还是需要一个过来的上师来引导你、指导你,这样才有希望,全靠自己不容易。
仁波切,他不认为,有些人他天生就开悟的,他是这么样的高,不需要人家的引导,他不相信。
提问:我们如何才使禅修,如何做佛行,如果是禅修?
回答:正如仁波切昨天所说的,所谓禅修,就是一种观念,一种观想的一种持续。在修禅的时候,做修行的时候,需要放松,还需要专注。实际上,佛教禅修的目的,就是要调浮我们的心。因为,在佛教里讲,我们人之所以有烦恼,会受苦,是因为我们心不平静的关系,所以调浮这个心,就是禅修的目的,这样才能达到快乐。
提问:请问净土中的持明言否,非靠自立,如何解释,因仁波切前言,佛法修行是依自己的力量?
回答:仁波切说,如果谈到修行,谈到修的话,就算是净土宗,你也靠自立,这个问题是自立和他立,讲到自立,就算是净土宗也需要自立,至少你要加入了净土宗,讲到修,不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都是要修。在修字上,多少需要上师的引导,还有自己的努力,这两方面都需要。
提问:一切的佛法是否都有以修菩提心为前提,而知道无形境界?
回答: 仁波切的回答是不是的,以小乘的修法来讲,他们并没有修菩提心的方法。
提问:无修而修,将如何下手,平常将如何调心?
回答:仁波切说这个问题没有办法用很简短的语言回答,如果他回答的话,首先你放松,然后练习专注。仁波切说,他听有些人说,他自己没有很好的专注力,那么仁波切说,事实上,我们一般人来讲,一个人来讲,都应该有很好的专注力,只是他自己不知道,他自己没有察觉。譬如说,他在刻意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常常没有专注力。但是,如果他自己平时在看电视的时候,反而就很有专注力。
提问:修密与修闲,与平常用心有何差别?
回答:仁波切说,大乘和密乘的修行是有不同的,比如说在密乘里有所谓灌顶,大乘里没有。密乘里还有许多其它特殊的修法,在大乘里也没有。当仁波切他要强调,基本上大乘和金刚乘,密乘是没有差别的。以大乘来讲,他的字面就是马哈亚纳,马哈就是大的意思,亚纳就是乘,运载东西的乘,大乘修行的重点,就是菩提心还有六度。
提问:若要明心见信,关键在哪儿?
回答:正如仁波切昨天所说的,要点,到处都是要点。仁波切举一个例子,过去纳罗吧大师,花很长的时间找地罗巴大师,后来终于找到,但是地罗巴什么法都不教他,而且给他各种折磨,各种苦受,最后拿他的鞋子打在他的面门上,打在他脸上,这时候他开悟。仁波切举一个例子,过去在印度,有一个很喜欢说谎的人,经常说谎话,有一次他就来到一个大成就者的地方,他向这个大成就者皈依,皈依以后,他就跟这个成就者说,他非常痛苦,因为他说很多谎话,那么大家都很瞧不起他,他都很恨他,因此他感到很痛苦。那么,这个大成就者就跟他说,事实上你说的都是实话,你并没有说谎,因为这个世间整个就是一个骗局,整个就是一套谎言,你就修这个方法,他就教他修一个方法,最后他得到开悟。这就是用谎言来开悟的方法。
提问:既然是无我,无他别心,一切皆是空,那众生为何而修呢?
回答:虽然这么说,说一切法无我,我本来没有,但是实际上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确实感到痛苦,而这个痛苦,我们每个人都想把它除去,而希望得到一个长久的,持久的,永恒的快乐。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为了得到这种永恒、持久的这种快乐、幸福,就是我们要修法的目的。
提问:有一种说法,皈依一个上师,一世就能成就,皈依两个上师,两世才能成就,有这个说法吗?
回答:那么仁波切说,最好一个上师都不要皈依了,一分钟你就开悟了。
提问:这边有一个问题,觉得头脑一片空白时,怎样触动思想或灵感?
回答:
仁波切的回答是,这个就是觉得头脑一片空白的时候,怎么样触动思想或者灵感,仁波切说,当你觉得头脑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因为你有一个觉得,这是一念,这说明你已经触动你的思想。所以不要感觉空白,也不要感觉很愚笨。
提问:
佛说,无分别心,那么冤亲不分,善恶不分,既无善恶之分,也无六道轮回,为何佛强调八正道,善恶因果?
回答:就是为了要了解轮回和蘖盘是不二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就是讲,无分别心,佛说无相对心,无分别心,这是讲到就近的绝对真理是这个样子,但是以相对的真理来讲,还是有善恶,有修行,这个回答是这样子的。
提问:如何修菩提心?
回答:修慈悲心。想到轮回的痛苦,然后想到众生多么的需要帮助,因为,众生大部分都不晓得菩提心。
提问:如何察觉自己的心是爱欲之心,还是菩提心?
回答:所以,世间的爱欲的爱是执着的爱,佛教讲的慈悲,没有这种执着心。
提问:如何去除爱欲之心?
回答:如何消除爱欲心,仁波切说在佛教里有很多种方法,有一种训练自己不要执着,对自己的对象,和外在的境界不要执着。然后想,这些外在的境界,他是使我痛苦的,不能使我快乐的,这样子想,然后不要执着他。
提问:修而不修,度自己是实,度众生是虚,度尽众生看来不太可能,“美苏核战”好象是唯一途径,我的看法这是解脱,而不是灾难,对不对?请开示。
回答:首先仁波切用印度大学者吉天他所说的话,他说没有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去做,你去努力,任何事都有可能。对一个菩萨来讲,他没有一个观念说他不要学的,就是说他统统要学。如果美苏之间的核战,可能是解脱众生痛苦的一件事,也可能给众生带来大痛苦的开端。仁波切认为,美苏间发生核战,他们之间的结果很可能是痛苦的。因为,指这个名字,“核”字听起来就很恐怖。他们两国如果打这种仗的话,不会很有趣。也许这个战争的结果,会使所有这些房子都变成空房子。至于谈到救助众生,那还是没有说。这样满不满意?
提问:仁波切前世已经正悟、解脱,为什么转世之后,仍要修行,还正的悟呢?难道前世所修、所正、所悟会遗忘吗?或者其它原因,请仁波切说明?
回答:首先,您认为仁波切,他在前世就已经开悟了,这个讲法是不对的。对的,他需要继续修,不但这次需要继续修,来世还需要继续修。仁波切说,第二个问题,是不是仁波切遗忘了上一世的开悟,仁波切说,他并没有遗忘,因为他并不知道什么,所以没有什么可以遗忘的,如果有遗忘,你一定可以知道,所以才谈得上遗忘,因为他不知道,所以谈不上遗忘。
仁波切说,如果他已经开悟的话,他要在屋子里好好歇一下,好好休息一会儿。
提问:心是没有开始的,无始,但当他结束时,那就是开悟,他如何结束,什么是心?
回答:当你了解一切法的实像的时候,就是你心结束的时候。当你了解到,比如这个桌子的实像的时候,就是这个桌子的结束。那么,他是没有东西的结束,但是他却是一切事物的开始。心是由两个性质构成,一个是光明性,一个是空性。关于心的性质,仁波切明天还会继续讲有关与心。
提问:菩提心或者慈悲心有何不同?
回答:没有很大的差别。就像前面说的,菩提心有三种性质,仁波切前面已经解释过。
提问:既然佛法无边,为什么佛要创造人类,如果人不是上帝所创造的,人是从哪儿来的呢?如果是世界毁灭,那不是大家都解脱了吗?
回答: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也许仁波切说他没有听清楚,他已经再三强调,一切现象,包括我们自己,都是我们的心,我们自己的心制造出来的,不是佛制造的。如果我们是佛制造出来的话,我们自己根本就不要修了,佛帮我们修好了。那么,一切的责任,我们不能开悟,这一切的责任都要归于佛了,我们休息就好了,因为我们是他造的吗。不止是人,事实上一切众生都是由于他业造出来的。
仁波切又反问,如果你说这个世界毁灭的时候,他说你这个世界是指什么?如果说这个世界毁灭的话,他认为你可能会有更多的痛苦,相反的不会有解脱的。我们这个地球,我们这个星球,有一天确实会毁灭。仁波切说,只要我们人有这个意识,有这个心,那么他就好象有一个容器一样,他可以包含这个世界。只要我们众生有心事存在,有心、意识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一个地方,使这个心事依托的地方,可以这样讲,那就是世界。
现在仁波切说,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地球,一个星球而已,我们说他是世界。昨天我们讨论到,所谓世界、地球,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不管他圆的还是平的,就是认为,这个世界是我们身体,身心可以存在的,可以依靠的一个地方。如果我们死了以后,转世,转到一条鱼去了,转世一条鱼了,那么这个鱼,对鱼来讲,他有另外它自己的世界,比如在海底,他有他自己的世界。仁波切不晓得鱼是不是叫他们的海底,叫世界。当然鱼一定会想,海底这个世界是他们容身之处。仁波切说,只要有心,只要有意识,总会有外在的对象给这个心,被这个心所依托的,被这个心所认为是对象的。这种被依托的对象,就可以叫他世界,或者说星球等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