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比如说转世和化身,比如一个我,可以有几个是转世,然后可能有很多的化身,所谓我到底化身和转世定义差在哪里?在佛教里面有一个观念,讲一个实际的情况,人死了以后,会进入一个中音状态。在佛教里面,人死了以后,我们的心会继续延续下去,不会消失掉。讲到中音身,人死了以后,进入中音身,在中音身停留的时间,有的很短,有的很长,这就决定于他的业。短的可能3天,长一点7天,乃至21天。甚至有一种人他的业会使他长久停留在中音身状态,无法转世。 因为在佛教里讲,当人死的时候,四大受到很大的转变,所以在中音的时候,会看到很多种境界,比如说地震、大水或者闪电等等,还有野兽这些。佛教也说,在人死了以后,会看到有白的光、红的光,还有黑的光。一个山,好像悬崖的山坡上,你会看到白色、红色和黑色的光。在中音的教法上讲,你之所以看到这三种光,是因为你心里面贪、争和吃这三个烦恼的反射。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境界一样,都是万化的。 再回到业,我们知道有所谓善业,是由于我们善的动机所积累的善业,恶业由我们恶的动机,做坏事所造的。业所重要的并不指是有形的,外形一种看得见的作为,最主要在内心无形的作为。就好像你说修起慈悲心,比如我们做一些粗暴的行为,内心的动机是基于慈悲心,这样做出来的业也是善的业。比如说善业也是一样的,我们外形做善事,比如你做礼拜,修行,但是你的内心却是很强的自我,为了互相跟人家比善或者争斗,你来做这些事情,这样是恶业。总结来讲,如果你做的事情,它的动机是基于贪、争和吃所做的,那么就是恶业,你的动机是不贪、不争、不吃这样做的就是善业。 业还有一种性质,它可以维持很久,就是500世以前你所做的事,他可能在这一世发生,他的业发生出来。是什么东西持有这个业,持有这个业使他经过这么长时间而不毁坏,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基础就是我们的心。也许你会怀疑,为什么这个业这么长时间才会成熟,为什么不一做马上有业的果报产生呢?就是因为业本身也需要种种条件使它成熟。我们也不要忘记业本身也是无常的,因此可以被我们清除掉,但是如果我们造业也可以加多。比如说过去龙稣菩萨,她修行几乎把所有的业清尽掉了,惟有差一点,因为佛教历史上知道这件事,因为我当时也不在场,我是读到的。这个业没有清尽,就是王子用一片树叶。龙稣菩萨的故事是这样,因为过去曾经去割草,割草的时候,把一个昆虫的头给割了。这一世果报成熟了,那个昆虫转世成了王子,就拿一片草就把龙稣菩萨割死了。 我们不要忘记每一个众生都有不同的心态,都有他不同的业。现在的问题是是否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的佛性呢?在本质上来讲,应该是一样的,每个众生一样的。我们可以说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相的佛性,比如说阿罗汉,有比较精明的佛性,比我们精明。因为法身的显现是不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这种佛性的相,显现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现在再讲菩提心,菩提心是大圣佛教最重要的课题。菩提心这个课题非常重要,尤其在我们1985这个年代,24季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现在大家都处在一个很迷惑的世界,而且可能有第三次世界大战。菩提心就是达到开物一种愿望,还有愿望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达到开物一种愿望。这个菩提心也是我们新的相,就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要发菩提心,必须先有慈悲心。在佛教里,慈悲心的慈和悲是分开的,所谓慈心是希望别人得到快乐的心。讲到悲心,是希望别人能解脱,离开痛苦的心。如果你具足了慈和悲两个心,您就具有了菩提心。菩提心可以说是佛性最美的,最好的一种性质。每一个人都可以说隐藏在里面的菩提心,都有这种总旨可以这样讲。就是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受情绪还有习气,还有种种新的染物影响,这个菩提心没有发生作用。菩提心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刚刚讲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希望达到开物的心,行菩提心再可以分为两个,第一个就是认为我自己和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心。做自他的交换。愿菩提心就是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众生开物。 再讲到醒菩提心,就是基于愿菩提心,你有了愿,愿意利于一切众生,都愿望一切众生得到开物,基于这个愿,你再去做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比如礼拜等等就属于行菩提心。修这个菩提心就是要修慈悲心,修自他平等的心,因为我们都希望自己得到快乐,不希望痛苦,同时别人也希望得到快乐,不要得到痛苦,因此我们修,一切众生都是这样,希望他平等。修这种自他平等或者自他交换,就是说把我们自己的快乐,把自己的功德给对方,然后把对方痛苦拿回来给自己,这样做自他的交换。 今天的题目所谓相对的真理,和因缘生法,因缘条件互相依赖而生法这个题目。在佛教里面所谓十二因缘。谈到十二因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讲,因为相当复杂。第一我自己本身对十二因缘知道并不完全,第二今天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对十二因缘没有办法细谈,今天就要讲因缘生法,就是互相依赖而生法的道理。 谈到这种相对的真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了解。有许多哲学家或者宗教的领导者,往往瞧不起相对执法,我认为是不对的。我们就是因为需要相对的这种道理,我们才能了解绝对的道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也是互相依赖,也是互为因果的。龙稣菩萨说,如果你不了解相对真理,你也不了解绝对真理。事实上并没有独立于相对真理以外另外有一个绝对真理存在,没有。我们如果要做解释的话,就需要有这些名字,有这些标记,还要赋予这些名字的意义,就需要这些东西,我们才能够解释。换句话说,你要了解绝对的真理,不可能跳出相对真理以外,去了解绝对真理。比如说我们现在都是在二元的境界里面,就是相对的,就是相对的境界里,因为在相对的境界了,我设法要开物,达到绝对的境界。在相对的境界,我们要研究,做出些方法,怎么样达到绝对的境地。就像我昨天说过,在相对的境界里,里面有各种不同的境界,各种不同的止境。为了解释这些种种不同的止境,我们需要一些文字,一些词句、名词来设法解释这些止境。 有一部经典是文书事例,文书真史名经,下面有这么样的话,他的意思就是最书圣的。刚才在文书真史明经里面讲字母叫做a,这个a在所有字母里是最书圣的。我们要达到开物,就需要很多总旨这些字,这些字可以引导我们开物,就是所谓梵文的字母。要解释止境,了解这个境,必须要仰赖于相对的真理,因为在绝对的真理里面,没有任何的境。在相对真理里面,所讲的他的性质是什么,在相对真理里面所讲的这些东西性质是什么,特性是二元心。也可以说,在相对的里面,被我们观察的客体是由二元心来认知它的,被二元心认知的。也可以说在相对真理里面所讲的对象,被认知的对象是由于我们的心错误的认识而发生的对象。在相对的境界里面讲,对一个没有受过宗教熏陶的人来说,他的境界就好像我们看到天空中有两个月亮一样。 用他所知道很有限的语言很难表达出来。讲到就近的真理,对我们来说,比如说这朵花。所谓就近的境界里面讲,所认知的对象是由于我们正确的心所认知的,我们用一个正确的心认知的对象,这样的话,在绝对的境界里面,在佛教里面有一宗他是维世,在他维世宗里面讲相对的真理,在一般众生看来就认为是绝对的真理。在维世里面,他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心制造出来的,都是由心所产生的,而这个心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心我们怎么知道它是真实存在的,是由于我们的智慧认识它,是真实存在的。在大圣的另外一个学派就是中关,中关里面讲相对真理的定理是这样。认为一个一般的人,没有受到任何宗教哲学的熏陶,他的心就是很单纯的,他观察一个对象的时候,这种观察到的对象,这种感觉,这种境界就是所谓相对真理,中关里面的相对真理。 又说同样一杯水,我们有六道的众生同样看到这六杯水,所看到的都不一样,六个境界。在人道来讲,看到一杯水就是水,可以喝或者可以洗东西。对于鱼,水中的众生来看,就像他的家一样,可以在里面游泳、睡觉。这样来讲,对鱼来讲,就近的真理就是他的家,相对的真理就是水。我要强调的这种相对的境地,就是由于我们错误的认知,错误的心所观察到的境界,因此,是有很多种各个不同的。 有位人道的众生,你问他,这水是不是你的家,他一定会说不是。所以所谓对和不对,都是决定于当事人的境界。所以并没有所谓真正的对和真正的错。我在相对的境界里面,我们就需要修,比如我们要修菩提心,我们要学灌顶等等。灌顶在金刚琛教法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教法。所以灌顶就是要告诉你,介绍给你,你本来就已经应该是开物的。在无尚瑜珈,对高的秘中,灌顶都包括四个部分。我们由一个外的形象上师得到灌顶以后,我们真正所要得到的是什么,我们内在的智慧。在相对的真理上来讲,灌顶得到一些什么呢?我们喝一些水,吃一些甘露或者上师给我们头上加持等等。当我们在灌顶的时候,如果我们只是给我们喝水,给我们头上顶一点,给我们吃点甘露,我们只是当做水,当做甘露,只看到他的形象,这样子得到加持非常有限。 在金刚琛的佛教里面,我们受苦,我们首先了解这个苦,查出苦因,把苦因甩掉。刚才说的是大圣。但是在金刚琛里就不是这样,不是把苦因甩掉,不但不舍,还要修这个苦因。这个痛苦不但不舍掉,还要修,把痛苦转为成就。 上面所讲的就是有关相对真理的简介。下面还是继续讲相对真理。比如我们在找心的时候,我们的寻找就是属于相对的境界。还有贪、争、吃的观念都是属于相对的真理。进一步,我们了解了贪、争、吃,我们设法利用修行,修菩提心,修空心等等把这些贪、争、吃除去,这种种也是相对的。比如说我们要修大空观,不管你修什么,只要你有修的这种观念,不管修什么,都是在相对的境界里面。但是相对的真理并不表示它是什么不好的东西,你必须把它丢掉的,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就像刚才已经说过了,并没有独立在相对真理以外另外有一个绝对的真理,没有。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金刚琛里面说的这个五毒就是“五刚佛”。因为除了愚痴之外,智慧并不是独立于愚痴之外独立存在的。现在我们想法是说,我们觉得自己很愚痴,想把愚痴甩掉。当我们修行把所有的染物都清静掉了,那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愚痴这个域名就是智慧,这两个没有差别。 下面谈到界,有人问你,佛是不是也看到这个地狱呢?他问你这个问题,你先反问他两个问题。反问就是说依佛的境界来说,还是依我们人的境界来说。对佛的界来说,佛看不到地狱,因为对佛来讲没有地狱,因为他没有一种二元的想法,比如天堂、地狱,他没有分别心。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心中认为佛的界,不是佛自己的界,我们心中认为佛有地狱。对我们来讲,我们看到佛慈悲六道众生,又化身到我们世界来,教导我们众生,这种种都是我们心中看到的佛,我们心中认为是这样的。对佛来讲,是怎么样的境界呢?对佛来讲,有没有一个相对的界,既然没有相对的界,相对真理对他不存在,既然没有相对真理,绝对真理也没有,是相对真理、绝对真理都没有,他达到了一个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都合一的境界。对佛来讲,没有主体和客体对待的观念没有。 要真正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修行佛法,必须要了解一切现象都是心的道理。首先问你们一个问题,是不是有一个现象,他不是一种显现,有没有一个现象不是被我们身上有五个感官,这五个感官显现,我们会感觉到听到声音,眼睛看到东西,有种种境界的显现,经过五个感官所感觉到。问你们,是不是有一个现象能够离开我们感官的?科学家讲心就是脑子,我说是的,脑子可以说是心,但心却不一定是脑子。我刚才问的问题是否可以回答。事实上这个问题的回答,没有一个现象,可以超出这些感官的感觉外面的,不可能。换句话说,这些现象必须显现到我们心里。 比如说以阿姆斯让登陆月球来讲,这个可能在我们东方会这样,在西方不会。在阿姆斯让登陆月球以前,我们会觉得月亮上有月宫、有天女、天子,一旦登陆月球以后,我们一看,月亮上都没有这些东西,都只是一些石头而已,我们过去那些想法就没有了。对这个,你们有没有什么回答?对我来讲,我认为没有一个现象不是心,没有一个现象会跑到心的外面。因此,在佛教的哲学里面讲,一切现象都是心,为什么呢?有两个道理。有一位杀加巴大使他讲,为什么一切现象都是心呢?因为一切现象具有光明性,这种光明性就是我们心的性质。如果没有心的话,我们现在看到这个花的明性也不会有。这个花所明显的种种颜色,种种形象,给我们的感觉,这些都是我们的心。 第二个理由说明,为什么一些现象就是心。比如这朵花是我们观察的对象客体,观察者是主体。客体和 主体永远是同时存在,同时升起的,不会只有一边的。因此,显示在我们面前的一切现象,一定有主体和客体。谈到主体和客体,客体的性质是什么,什么叫做客体呢?就是需要一个主体,有这个主体,它才叫客体。还有一样,客体就是需要一个主体,所以他叫客体,所以主和客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子,如果说我们主体的心和客体的对象既然没有差别,统统都应该是心了。有像我刚才讲的一杯水的例子,六道众生看起来都不一样,因为六道众生的界都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境界,就是因为他们六个境界有他们不同的心。还是说一杯水,我们在人道看是一杯水,在天道看是甘露,在鱼来看就像他的家一样,我们要问,这个水究竟是什么呢?我说,你要说它是什么,你什么都找不到。
  我的见解是这样。在我们人道认为佛所看到的,我们认为佛看到的也是一杯水。因为佛非常慈悲,比如说他要在鱼道的众生教化,就会像鱼一样,看到这个水也像他的家一样,因为佛很慈悲,他要跟众生一样。因此,主体依靠客体,客体仰赖于主体,凡是我们讲有主有客这种相对的,有这种相对见解的,这种种的见解,都是属于相对的真理。 我还是回到讲心,谈相对的真理,因为这个道理很容易令人很迷糊。释迦穆尼佛在经里这样讲,在心上没有心,心只是光明性。我们所谓心,我们对心的观念是什么呢?就是无名。如果我们问佛是不是有心,大部分的西藏学者都会说,佛没有心,他会回答佛没有心。但是如果在西藏的格鲁巴,就是黄教,他回答这个问题的话,他就会说佛有心,但是佛的心是很伟大的心。 这个所谓的伟大,意义是讲非二元相对性的。心的本质是光明的,就说心的本性是一种光明的性质。心的本质也是空的。在佛教里有一种禅修,经常做,寻找心,找心在哪里,找我在哪里。如果你去找心,最后你一定会发现找不到心。这就是为什么在心上没有心。问题是说,你找不到心,到底是谁在哪里找不到心呢?一定有一个主体,他在那里找,找不到心,那个主体是谁?就是心他自己知道心是空的,是心他自己,心就像灯一样。没有灯,我们什么都看不到,如果没有灯的话,我们连那个灯他自己也看不到。心是属于光明性,如果没有这种光明性,我们什么东西都看不到。如果没有心,就没有人来了解心的本质是什么了。这个知道找不到心的这个人,就是心的光明性。 如果你问,心的空性和心的光明性,到底是两个,还是一个,我说不是两个,也不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件事,无名他本身也是一种光明性。如果这个无名不是一种光明性的话,无名就没有这么大的能耐,没有这么大的聪明给我们搞到轮回里来了。所以无名这个东西是很聪明的,本身也是一种光明性。对我来讲,我非常客气,至少对我来讲,也许对很多人都是这样,无名要比智慧聪明得多。虽然是这样,我并不感到很颓丧,至少我晓得无名本身就是智慧。我们了解,无名本身也是具有光明性。当你去寻找无名的时候,你也会找不到,这就是无名的本质。去找这个无名找的这个人,就是无名的光明性。 只是讲光明性,令人很迷糊,明天要讲空性,都把它变成空的。因为把一切事物都是空性,因此你无论睡觉到那里或者是旅行到那里,都是很深,很广的,都是很广阔的。如果你要真正了解心的性质、心的特性,必须同时了解心的光明和心的空性,两个同时了解。我扯到很远,说到心的性质。如果讲心的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这两个永远一起讲的,因为这两个是不可分的。我明天还继续谈阿姆斯让的事情。 下面我提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所有的人现在突然统统一起死掉或者现在我们所有的人一起到另外星球上面的,我们桌子上面的这朵花还存不存在?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讲心,心是两个逻辑,证明一切物都是心,第一个就是一切物都具有光明性,心是光明性,所以一切物质都是心。第二无论是客体,客体不能独立存在,主客永远是同时升起,同时存在,由于这两个逻辑,我们可以说一切现象,一切物都是心。 刚才我问的问题,说花还存不存在,如果有人愿意回答,现在可以回答。 提问:我这里有一位来宾,他回答林伯迪问题两个答案,第一人是主,花是客。一切现象都是心,人死,花仍然存在。第二答案,人是主,花是客,花是人的相对现象,人死,花不存在。上面说法哪一个是正确,亦或统统不存在。 第一问题,如果花是客,我们人是主。这个问题回答刚才我问的问题,如果花是客,人是主,那么人死了以后,这个花还是单独存在。我又问,如果人死了,谁来叫他是花。的确花是我们相对心的一个对象,因为我们人有二元心这种相对的心。这个也许回答得不太好,不过我还是这样回答。问这个问题的人给他纸条的人,如果你死了,对你来讲,这个花就没有了,但是对我来讲,这个花还是有。凡是客体都需要有一个主体,才叫客体,比如这个花是客体,是你观察的客体,你是主体,如果你死了,这个主体没有了,因为花是客体,它就需要一个主体,谁是这个花的主体。比如说当你死的时候,你的经验就消失了。你死的时候,这个花的显现也没有了。 刚才我说一切现象都不外乎是我们五官所感受到的,对五官一种显现,当你死了,这个花自然就不会在感官上显现,对你来讲没有了。我说不谈死这个,这个不太好听。就谈认识我来讲,我们这个会场一定有很多人是第一次看到我,在没有看到我以前,也许大家都听过我,那么在没有看到以前,这个时候,我是不是被你观察的对象呢?在没有看到以前。这时候,在没有看到我以前,我在你的意识你,在的心室你并没有出现。因此,在你没有看到我以前,我的这种现象不是你的现象,因为你不曾看过,这个现象对你来讲,还没有。但是这并不表示说,对我来讲,在他这边来讲,他是不存在的,他是存在的,那时候他在布丹。这样子可以吗? 今天我们来讨论制造烦恼的家庭空性。在佛教里,我们经常听他讲空性和光明性,这两个性质。昨天又听了我讲佛教里的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所谓光明性,有时候翻做(英文),有时候也翻做(英文),就是光明性、光照性,这样翻译,并不表示一种像灯光一样照射,并不表示完全是这样的意思。这种光明性通常表示不是一种属于很暗的或者好像焦点没有对好的样子。对于这种光明性的经验,像一个什么样子呢,就好像我们在看电影时候感觉的样子。很奇怪就是说,这个电影里面的主角就是你自己。这个电影的导演也是你,这个制片人还有观众这些全部都是你自己。只是大家都没有去买这张票来看这个电影。为什么?因为这张票很贵,这张票就是智慧。 这种光明性意义在我们五官或者六识的感觉上是很清明的感觉。我昨天所说的,一切现象都不外乎在你的感官里面所出现的东西,都是出现在你的感官里面。事实上,如果只是以出现在感官里面的现象,还不足以说明一切法的实相。出现在我们感官里,我们通常是这么讲,出现在我们眼睛里,我们看到的,事实上在佛法上讲的出现还更广,比如出现在我们心里。谈到这种光明性的时候,就有形象、有颜色,有数量,有性质,有这种特性。 我们可以这样讲,这种光明性,光明的相,就是相对的真理。因为这种光明性是就心的特性之一,所以我们说因为一切现象都具有这种光明性,所以一切现象也就是心。当我们了解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一切现象都是心,于是我们设法找这个心。我们一切的烦恼,一切的麻烦可以说都是由我们无名的心所起的,于是在佛教里面种种修行都是调这个心。当你去寻找这个心,最后会发现,找不到什么东西,只有空性。这个所谓空性的观念,或者是一个空的杯子,里面什么都没有。不是这个观念。所谓真正的空性是不空的,我们心目中所认为空好像是虚空,或者是杯子里面这种空,这种空不是真正的空,因为他被相对见解充满,所以真正的空性,几乎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在西藏有这样一句话,即使是佛陀的舌头,这么了不起的舌头,都无法真正把空性说出来。因为这个空性是我们心的一种性质或者相,因此,它可以被我们用心来理解,来证悟。虽然可以用来证悟,来体会,但是你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好像一个哑巴吃了甜的东西,他吃了以后,他知道那个味道,但是他没有办法讲出来。我昨天已经说过,你要了解就近的真理,一切了解一切法的因缘,互相依赖,因缘而生的道理,就是属于相对而生的真理。就是昨天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互相依赖而显现,而生的,一个法不可能独立存在。 一切事物都是互相依赖的,黑色依赖于白色,不然它不能叫黑了。都是我们自心的创作,自心制造出来的一种东西。因为我们众生都是依靠我们眼睛所看,耳朵所听的。因此,没有一个所谓独立的,他自己独立的一种现象。我们可以说佛性他是独立的,但是这种独立需要很复杂的解释。不是一些名字,这些名字是由我们意识心给他制造出来的名字,或者是干净或者不干净,或者是肮脏。但是我们也不能瞧不起这种见解,比如说迷信,迷信有时候也是很有用的。每一个国家有不同的标记,有不同的相对真理。比如在西藏,为了表示对人的恭敬,把舌头伸出来。当你在西方,你见了人,把舌头伸出来,反而以为你是侮辱他,他会把你踢开。我们每个人也有这种天生的一些习惯、习气,比如我们觉得不好意思,好比说我们吃饭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吃,他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们吃饭一起吃,但是我们上厕所的时候是分别去的。像这种制噪音的时候,可以觉得指我们吃饭的时候,是大家一起在造的,结果上厕所是分开的,那个理解可以解释。这就是因为我们有所谓个人的现象和群众的现象,就是共同有的一种境界、现象,你个人所独有的一些现象。就是说有一些业是由你个人、私人造的,这种我们说属于你个人自己拥有的现象。比如说有一个人,大家都很恨他,大家都觉得不好,但是惟有你觉得他是一个好人,这种感觉,这种现象在你,就是你个人所得到的一个现象。 还有一些共同的现象,比如我们都承认这是一个很好的礼堂。你比如在印度,那边没有黑糖,只有白糖,所以只要人家问你,你要什么糖,你观念里,马上想起来的糖是白色的,不会想到还有黑糖。如果在西方,比如美国,他们那边有两种糖,一个是白的,一个是黑的,他会问你,你要哪一种,因为那边糖也两种不同的现象。所以不同的国家,有他不同的业,不同的相对真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再回到说光明性,这种光明性是什么,就是能够自我认识一种性质。或者是我们可以叫他一种灵知性,自我能够认知,一种灵觉性。 为什么一切现象都是心,这个课题非常重要,我继续讲这个课题。一切现象的光明性,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虽然无法表达,但是我今天要设法把它表达出来,大家也设法来听。为了谈这个,还是再回到为什么一切现象是心。比如桌子上这杯水,可是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国家台湾,比如说台湾对我们来讲是一个人类居住的地方。对台湾的人来讲,就是他的家。这样子,他是台湾的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因为他生在这儿,所以是。对我来讲,台湾就是外国。对阿弥陀佛来讲,台湾就是极乐世界。对地狱道上的众生来讲,台湾根本就是地狱。就拿水来讲,对于人道或者某些道的众生,他起来是水,某些道的众生看起来是他的家,地狱道的众生看起来就像火一样。到底这个水是水还是家,还是火,到底是哪一个才对。到底那个对,我们不能说,因为我们是人,我们就说水对,因为鱼看起来就像他的家一样,到底哪个对呢?如果我们要真正民主的话,一切众生来决定,不能说只能由我们人来决定。如果用民主的方法,我说鱼一定会赢的。如果我们来投票的话,有无量的鱼都来投水是他的家,因为鱼很多。所以究竟是什么东西?所以只有问佛了。 并不是因为佛是上帝或者佛是天神,他有万能的能力,并不是这样。我要讲,并不是说佛陀创造了这个世界,所以他知道这个世界的细节,因为是他创造的,不是这样,不是他创造的。在相对来讲,我们确实可以问佛,比如我们可以问释迦穆尼佛,绝对来讲,我们就应该问我们自己,我们应该问我们自己的智慧。我们就应该问我们自己到底那个杯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如果你问释迦穆尼佛的话,依照你的见解回答你,他当然会说是水。但是那没有用,因为鱼也可以问释迦穆尼佛,因为佛很慈悲,一定回答鱼说,它是你的家。佛陀不只是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是一切众生都有,他照顾一切众生,换句话说,他被一切众生所拥有。如果我们来问自己就近的佛,就是自己,麻烦就来了,就是有一样东西,我没有办法告诉你们,但是我答应要说,所以尝试来说。 那里边装的是水还是鱼的家,就不管他了,但是那里确定有法身。要问,法身是蓝色的,其是某一个形象,戴一个皇冠,法身佛的样子。在现在要解释,不是那个样子。这个法身就是一种非二元性的,超越二元性的现象。因为昨天我讲了,一切现象国外就是出现在我们感觉里的显现,也许你们会问,这种法身也出现在我们感官里的显现,答案是的,但是是一种非相对性的,非二元性的显现。为了解释这个,我举经典中的例子,佛的神通能力是不可思议的。佛说,他可以在一个微尘里面或者像原子那么小的空间里,可以在那里面划线,无量的世界在那么小的范围内。可以把整个宇宙放在一粒微尘上面。那么这个很有力量的佛像超人一样,可以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放在同一个世界上。也可以把四个方向放在同一个方向上。我想可能把历史倒流。如果历史所谓时光倒流的话,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到。也许有人会认为,我很愚痴,一种很愚笨的方法赞叹佛。我并不是在赞叹佛,因为并不是佛很有威力,所以才会做这些事。为什么会做这些事呢?因为主法的实相就是这个样子。在实相里面,一个微尘或者是一个原子,这么小的东西,和整个宇宙没有什么差别,如果没有微尘、原子,宇宙也没有。没有宇宙,相反的也没有微尘。 比如说我们往东方走,我们到了东方以后,在那个东方的地方,又有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无论到哪里,都是有这四个方向。所以我认为佛所表演那些神通,并不太难。不要太惊讶,佛有那么大的能力。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只要我们觉悟,就是要觉悟实相,我们要了解大和小没有什么区别,当你最后了解并没有什么所谓最小的,最大的,到那个时候,你可以把最大的放到最小的里面去。我们要记住,佛它没有一种二元性、相对性的这种心。在非相对的境界里面,也没有干净的不干净的,清洁的肮脏的,美的、丑的,好的坏的等等统统没有。我们必须去努力去了解,我们人为地那些,什么叫做脏,什么叫做干净,我们要了解它的实意。你真正见到所谓肮脏和干净,这两种性质的实相,真是意义的时候,你会发现肮脏和干净没有什么差别。在西方有一句话叫(英文),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这个词很难翻译,是由两个字构成的。o指很神圣的意思,S指很肮脏的东西,狗屎这样,开玩笑而已。 提问:对不起,补充一下,中国人有的时候在某种激动的情绪之下,我们说狗拉屎外国人习惯就讲(英文),这种一种习惯,表态的一种语气。 这是对于(英文)再进一步的解释。我觉得这样好像有点粗鲁讲这个话,但是这是实相,为了设法让大家明了实相这样讲,很抱歉,我们知道实相不会转变的。为了了解这种道理,我们必须了解新的本质,新的本性和新的显现、新的一种表现这三方面。我相信我们一定听过佛教里讲的所谓法身、保身和化身,这是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了解。 首先讲法身,讲到法身。所谓法身就是空性,远离了二元相对性执着的。这是新的本质。可以说我们真心的本质就是这个。是超越远离二元相对性的想法,比如说干净的,不干净的等等,我们可以称他为法身。有时候我们会叫他朴贤如来或者说金刚石。在金刚琛里要使我们了解法身,正如法身有很多种方法,画金刚石的时候,通常把它画成蓝色。因为蓝色就是天空的颜色,表示空,所以把它画成蓝色。在宁马巴臣叫朴贤如来,这就是心的本质。我是否把实相讲清楚了。要解释清楚,非常困难。为什么很困难呢?因为我的嘴巴和舌头不是实相。不对,林伯迪讲的舌头和嘴应该是实相才对,为什么不是呢?我的嘴巴和舌头应该是实相,但是因为他这种想法认为,只要有一个想法认为他嘴巴还有舌头的时候,就是相对的,就不是实相了。 我一想我的嘴巴和舌头,想的时候,就变成相对了,变成二元了,因此用二元的嘴巴和舌头,很难讲出非二元的东西。在讲到心的本性是一种光明性,这种光明性,我们可以叫他是一种灵觉或者是智慧。就如昨天你已经解释了,如果我们自己寻找自己的心会找不到,那就是空,那就是法身。到底是谁他找不到这个东西,一定由谁来找这个主角。一定有一个主角他想找不到。这就是心的本身,心的本身知道心自己是空的,这个主角就是心的灵性,就是智慧,超越的智慧。从最本来开始,一直跟我们一起在一起的。我讲的从本以来就在一起,从本以来的意思,根本以来的意思就是现在。 这种心的明性我们就叫它为抱身,或者翻作受用身。这种受用身的意思就是,抱身佛具有各种性质和功德。如果我们自己能够认识自己的这种光明性,这就是抱身佛。这种明性,如果你自己不能觉悟,它就变成无明了,这就是所谓心的光明性,就是抱身佛。
  实像什么都不是,也是一个东西。这个实像,我常常会忘记这个事情。实际上抱身跟法身从来都是不二的。从抱身然后显现各种化身,生起各种化身。新的本质是法身,新的名性,新的本性我们说是光明性或者是抱身,而先的一种显现,就是所谓无爱的大悲。回到抱身,我们看到什么是抱身像,比如“金刚炸朵”那种像叫抱身像。在宁玛吧传统来讲,画法身是画普贤如来,他没有穿任何衣服,也没有任何装饰,他表法的意识是表示空。但是抱身佛的画像通常都有很多装饰,最主要有五种装饰。他的这些装饰就是表现他的种种性质。
  当我们的心是觉醒的时候,所谓抱身的种种性质,所谓慈悲这些好的性质。当我们的心不觉醒的时候,这种明性就转成一些坏的性质。心的一种表现就是无碍的大悲,就是佛的化身。比如释迦牟尼佛就是一种化身佛,化身佛就是表示化身,就像我前几天讲的所谓化身和转世有所差别,释家牟尼佛就是化身,而不是转世。我们也可以说他是一位天神的化身,因为他在降生之前都是在天空里。不管怎么讲,他本身是抱身佛的一个化身。不管你喜不喜欢他,都要说释迦牟尼佛不是真的佛,因为释迦牟尼佛是由抱身佛里面幻化、化身来的。但释迦牟尼佛对我们人生非常有帮助,因为他是由我们的信心和业造出来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说,我们观念中所认为的佛,这种东西也是迷信的。
  佛的化现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佛有一种无碍的大悲心。佛的化现是对各种到不同的众生,应他们到各种不同的境界,不论在什么时候,他都化现到他那一道众生里面。我敢说,就在现在这个时刻,佛他就化现了无量的化身在救众生。但是你是否能够遇到这样化身的佛,那就决定于你自己的业。比如说文书师利菩萨是一切诸佛智慧的化身,过去在西藏有一位和尚,他的上师叫他到中国的五台山去朝文书师利菩萨,因为文书师利曾经发一个誓愿,任何人到五台山来,我都会现一个化身给他看,于是这个和尚他知道这个文书师利菩萨曾经发这个愿,于是他就到五台山去了。他到达那边的一个城市,那边有很多中国人。他在这个城市里碰到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是一群工人的领导者,好像工头一样,他带着一群工人正在做工。
  这个西藏人到了以后,他就在那里等,他是在晚上到的,他打算第二天早上起来到五台山去。第二天他上了五台山了,结果没有看到文书师利,他于是在那边停了很久,一直想见文书师利,结果还是没有见到。于是他感到很失望,又回到山下那个小镇。他下来以后,又碰到那个工头的年轻人,那个年轻人就问他,态度有些不礼貌,问他你为什么到这里来,于是他讲了一大堆理由,他说我在书上读大,说文书师利发愿,任何人到这边来,他都会跟他见面一次,向他现身一次,但是为什么我到这里来见不到他。这个年轻人告诉他,当然你见不到他的,他不在这里。他就问他,你下一站要到哪里去,这个和尚就说我要到蒙古一些圣地去朝圣。这个年轻人就跟这个和尚说,我有一个朋友在蒙古,你去的时候,我写一封信麻烦你带去好不好,他说好,我帮你带这个信,于是他第二天就向蒙古出发了。于是他到了蒙古,首先他就去按这个信上的地址找这个人,但他按照那个信封上的地址,找了三天也找不到这个人。最后到第三天,他才遇到一个老太婆,他就问老太婆,这个。人到底在哪里,老太婆看了那个信以后就说,我们这里没有一个人叫这个名字,倒是有一只猪叫这个名字。他说这封信是由圣地带来的,他想就算是一只猪我也应该带给它。于是他就找到那只猪,把信打开给猪看,好像卡通片一样。结果那个猪真的就看那个信,而且看完那个信,猪就死掉了。这个和尚感到非常惊讶,于是他就把这个信拿来自己读读看。信上说猪菩萨,你救度众生的工作到此已告一段落,请你返回五台山,下面的签名就是文书师利菩萨。他看了这个以后急了,赶快又跑回五台山去了。
  有一天晚上这个和尚回到五台山,这一晚他居住在一个旅馆里,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他的床和枕头都感觉很热。那时候他醒了以后,他发现他不是睡在旅馆里,他是睡在文书师利的庙里面。佛菩萨的化身真是不可用语言表达的,他说可能今天来听讲的,有半数的听众都是佛菩萨的化身。不只是这样子,很多政治领袖,为人类幸福的工作者,比如教宗,最近来台湾的德瑞萨修女,等等这些都是活菩萨的化身。我们需要和平,而这些人就是领导我们众生走向和平的人,不管你给他基督教或者什么教,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现在谈论的是实像、实际,我们不应该讨论这些外表的名字。佛的长相各国不一定,印度的佛是一个样子,中国的佛做得看起来就很胖。看到一些国家的佛六有八字胡,所以,佛的长相在各国都不一样。因为所谓美的感觉,各地的人都不一样,我们认为的美可能白比较美,但在非洲可能越黑越美,头发越卷越美,如果佛化现到非洲去,一定也会变成那个样子。总而言之,佛的化身就是我们一种心的显现。
  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经常问我们自己,就是到底心和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深呢?究竟什么是心呢?在我们的观念里边什么是新呢?这个心就是无明。像这种无明的心,我们观念的这种心,佛是没有的,我们有无明的心。比如说我们问一个问题,是否佛记得他的前生呢?这个问题很愚笨,因为所谓记不记得,表示你一定忘了,你把它记起来。对佛来讲,他从来就不曾忘掉什么东西,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记起来。因为不管怎么讲,佛没有心,他已经由心中解脱出来了。一个解脱的人,他已经由他的自心得到解脱出来了,他就以认知众生的心为心,佛是有很大的能力,但是不要想佛是有记忆的性质,因为我们一谈到记忆的时候,因为记忆和遗忘相对的,佛没有记忆,我们心目中认为佛有很大的能力,佛有很大的神通,比如说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粒沙子,他晓得你亲属关系的细节等等他都知道。实际上佛是不是有这些大能呢?它确实是有。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很大的能?就是因为他没有主客对待的观念。它的大能是怎么样呢?比如你问他一个问题,他说你等一下,我想一想,好像要电脑拷进一个程序一样,按一个电钮,结果出来了,不是这样子,他不需要这样子去想。
  我现在要解释他的大能是怎么样产生,怎么样工作。因为对他来讲,一切现象就是他自己,他就是一切现象,两个是无二的。主体即是客体,客人即是主体。你问一些有关量的问题,因为你问的这个量就是佛自己。就好像你直接在问这个量一样,你要问的答案就是你直接问的人。比如说你把一朵花藏在自己袍子底下,然后你问佛,我这下面藏的什么东西,佛为什么知道呢?因为你藏在你这个袍子底下的花,那个花就是佛,因为对佛来讲,这个花我们认为好像是佛的对象、佛的客体,实际上它就是佛本身。因为在我们看来,认为佛还有花是两回事,但是在佛来讲是一个。所以,这种很大的能力就是佛的一种特性。比如说椅子底下有些什么东西,比如你藏一朵花,因为你问佛,我椅子底下藏什么,比如说你藏了一朵花。因为那个佛和花就是不二的,换句话说,你等于直接在问这个答案,那当然没有问题。
  下面再回来讨论心。昨天我解释,心就好像是灯一样,如果没有灯,就好像在黑暗的地方,我们什么都看不见。这个心拿灯做比喻,灯的光明照亮了他自己,换句话说就是心的光亮照亮了心自己。所以,心知道他自己。刚才已经解释的三方面,心的本质就是所谓法身,心的本性就是抱身,心的显现就是化身。把这法、抱、化三身合在一起讲,就是所谓佛性。这就是所谓很深奥的如来藏,这就是本来具有的智慧,翻做俱生智。这种俱生智是经常跟我们在一起的。这种俱生智的种种显现。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当心升起来的刹那,他当下就是解脱的。
  我们心目中我们观念里认为的所谓智慧,只是一种有关智慧的解说,或是有关智慧我们想的一种形象。这种我们谈论的嘴巴所讲出来的,我们意识里所认为观念上的这种智慧,只是我们观念里的形象,不是真正的智慧。下面谈到金刚秤,在金刚秤里面,上师给你做第三灌顶的时候,他就是给你用的一种形象上的智慧。
  现在再回到法、抱、化三身,讲起来很困难,很深奥,但是我没有办法讲得紧张。举例讲抱身佛和法身佛,就好像天上的月亮,或者是本然的智慧。所谓化身或者这种形象上的智慧,就好比是水里的月影。这种天上的月亮只能够被某些很有智慧的人所看到,我们称之为菩萨的这种人才能看到。在水里或者海里的月影,如果你有足够好的业,或者你到海边去,那么你就可以看到。当我们真正得到解脱的时候,我们能够真正见到真实的像,自己智慧的真实像,也可以叫做中观。这就是今天晚上的题目。
  中观,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所谓中道,不偏于绝对的,所谓断见和长见,绝对有的,绝对无的。中观最高的境界就是刚刚我前面所讲的这些道理。这就是所谓最后最近的真理。这种就近、绝对的真理是什么呢?就是用你正确的心所认识的。刚刚这种就近的真理是以正确的心认知的,我们以通常的心看到水里有一朵花,我们说它是一朵花,这是一种相对的真理,不是一种就近的。当我们真正见到自己智慧真实像的时候,那时候佛教的名字叫涅磐,那个境界就是非二元,非相对的境界。我给涅磐下一个定义,不是什么事情的结束,而它是一切事情的开始,就是所谓大手印。当然要解释这个需要种种的方法来解释,今天晚上我尽可能做。
  手印,有些人以为我们是用手来结的一些印,我认为实际上手印代表一种行动,比如大手印是一种很大的行动,这种大行动是根本智慧的大行动,无行动的大行动就是所谓大圆满。尼玛吧就是大圆满,大圆满在尼玛吧里是最高的境界,我讲的就是大圆满。“欠”就是大,是大圆满。因为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再圆满了,所以叫大圆满。
  也许我们会问到底是哪个人他想出来这么大部关于实像复杂的理论,到底是谁先发明出来的?最早讲实像真理的是普贤如来。如果你要看他的形象,那就是普贤如来的像或者是金刚秤的像,如果你真想见到他,就是你自己。你要问他,到底他是什么时候讲这些实像的法则呢?他是在第四室讲的,就是无室。有三室,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另外第四室就是无史。如果你问他是在哪里教学的,他不在上下、左右、四方、东西南北任何一个地方,他经常都在教学,很自然地在教学,不要忘记他就是你自己。他教谁呢?谁是他聪明的学生呢?他就是教他自己反射的影象。这反射的影像比方说就是五方佛,这个五方佛,有时候是表现成五毒,就是当你自己不觉悟的时候,就是变成五毒了。这种所谓五方佛的实性就是你自己五种智慧的实性,要了解这些我们就要修平等观。因为所谓这种有我的观念,就是造成世界上大混乱的根源。因为我有我的观念,有你、他,之间就起了争执、争斗,总认为我比你好,这样就不和平了。
  如果我们问一个问题,我们问一个人,是你的名字和你比较亲近,还是你自己的本身和你比较亲近呢?你离你自己的我越远,那么你就越会有智慧。如果我们真正想认识自己是谁,那么你就要把自己先舍掉,这就是所有的。
  明天我要解释普贤王如来祈祷文。这个祈祷文不是普通的祈祷文,它是在西藏很特殊的,是由普贤王如来自己祈祷的祈祷文。普贤王如来就是我们的智慧。普贤王如来祈祷文非常深,但是非常有趣。但是如果你了解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以后,你不会觉得有多深了。
  今天晚上我要教的是普贤王如来祈祷文,这是由无上瑜珈密里面选出来的。我这次来做五天的演讲,里面对慈悲心还有有关佛陀的种种功德、性质谈的不多,但是今天的祈祷文里面,会对所有如法实像有很深的解释,还有怎么样一切法由实像生起来,这方面也有很深的说明。今天的教学颇难,但是也许也不太难。如果要修学金刚秤,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观。在讲修波切道里面到十地,由十地达到最后的开悟,最后这一点修就是金刚秤。最后由十地之末到最后接近觉悟,最后是金刚乘,达到开悟。
  首先,谈到今天的祈祷文以前,讲大乘和金刚乘的道理。因为有不少人批评金刚乘佛法不是佛亲口说的,事实上过去在印度,金刚乘的修法都是秘密在修。我们不能说金刚乘佛法不是佛说的,因为一切修金刚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要解脱众生,令众生得到快乐。因为在金刚乘里面最高的见,就近的见就是中观。当然在金刚乘里面有很多善巧方便是在大乘里没有的。在印度过去有很多大成就者,他的行为都很奇特,像他吃很脏的东西,或是穿得不好,破破烂烂,而且远离了社会自己独居,许多小乘的学者就批评当时金刚乘的修行者。譬如维如巴这个人,他是印度最有名的金刚乘大师之一,还有那洛巴。维如巴和那洛巴当时都是那兰陀大学的活佛和主持。后来维如巴离开了那兰陀大学,他后来甚至喝酒,到街上游荡,乃至于不穿衣服,很多种怪异的行为。那洛巴也是这样子。看起来好像发疯了一样,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发疯,因为他们真正见到诸法实象,所以他们的行动使得我们看起来会觉得很怪。因为他们从来不做作,假装自己是很好。因为我们一般的学者会故意把自己外表假装得很好,他们完全抛弃远离了虚伪造作的世界。当你已经觉悟诸法实像了,那么那些所谓戒律、教条就不那么重要。
  在历史上,印如普特这个国王曾经要求释迦牟尼说法,佛就教给他许多经典还有戒律。释迦牟尼佛教给他这些经典戒律之后,他就跟释迦牟尼说,我不喜欢这些教法,因为我不想抛弃我的皇后、宫女、大臣等种种享受,这些我都不想抛弃。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得到开悟。他说你既然成佛了,你是无所不知的,那么你一定知道一个方法。我不抛弃这些世间的种种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够开悟,你一定知道有这种方法,请你把它教给我。于是释迦牟尼佛就开始教他密训。但是金刚乘的形成有时候也有些错误,因为金刚乘的修法是很珍贵,但是很秘密的。它是为了使你得到开悟,也是为了使一切众生得到开悟。金刚乘的这些物质、用具等等,不能用来伤害众生,它一定要利于众生。在世界有些地方,也许我们这里只是用金刚乘的修法来设法控制对方、降伏对方。他用这种方法做这种享福,而且他把秘密金刚这些法悟,展示给这些没有得到灌顶的人看。
  我站在一个金刚乘行者的地位,坚决反对这样。今天所讲的祈祷词也是金刚乘的教法之一,这里面谈到饮血针还有父佛、母佛。因为我们大家都对金刚乘有信心,金刚乘里面有关饮血针、父佛、母佛这种道理我们一定要了解。因为我们往往会误会,误会我们看了外形,而误会它。因为它的意义是超过了我们世间的外形这种认识。因为我们有观念是正的、负的,所以我们有观念认为有男的、女的,这是相对的。如果在绝对的实像里面我们什么都不需要,经典、一片纸等等这些东西,我们都不需要。对于就近达到实像的人,这些东西都不需要,但是对于接引一个初级的人,又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怎么样把他接引到佛教里面。实际上父佛和母佛就分别代表了智慧和方便。它并不是表示身体上、外形的意义。父佛和母佛结合,表示方便和智慧的结合,这个道理很重要,应该了解。
  今天的祈祷词,这个祈祷者就是普贤如来。“滚度”是藏文,滚度的意思就是一切的时间、一切的地点,表示好的、清净的,换句话说就是一切时、一切处都是清净、完美的,梵文就是普贤佛。为了表示普贤,就有一张图,就是佛的像,佛是蓝色的。昨天讲的,他是法身佛,身上没有装饰。普贤佛表示的很多法、很多事。他本身表示一尊佛,他同时也表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自信。所以,这篇祈祷词可以说是那个普贤佛的祈祷词,也可以说这个祈祷词是由写这个祈祷词的人所来祈祷的。因为普贤佛就是表示我们一切众生的本性,这篇祈祷词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本身本性的祈祷。
  当我们读祈祷词,做祈祷的时候,一定不要对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产生了混淆。因为讲到就近的教法的时候,讲到很多空性的道理。但是你不能在那儿休息,什么都不修,就说这就是空。因为你并没有了解有所谓相对的真理,你必须要依这个相对的真理修。你不依相对真理去修相对真理,永远不会正到绝对真理。 有一个讲法,当你把相对的真理已经圆满了以后,你达到的境界就是绝对的境界。第一个字就是一个感叹的声音。当我们真正进道十项的时候,我们都会很惊讶、兴奋,就会产生这样的声音。比如我们观察一个对象,在我们一般凡人的境界里,看一个对象,这时候我们的感觉是有主体和客体的分别。当我们见到实像以后,我们就会领悟到被我们观察的客体就是我们的心,是心的光明性。当你这样觉悟了之后,你就会晓得,不但是你这个主观者在观察你,这个客体也在观察你,或者说那个客体就是你。那时候,就会有这样一个感叹的声音。 这个祈祷词在金刚圣的教法里是最重要的,要解释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今天不是来真正教祈祷词,因为时间根本不够,我只是想把它传授给你们。因为我自己也修得不够好,没有办法教这么深的东西,第二,时间根本不够。 宇宙间一切的现象,不论是轮回、涅磐,都包含在《如来藏》里。换句话说,一切法都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如来藏》。由这个《如来藏》分出两条路,就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或者说是光明性和空性。由于这两条路,就有两个结果,属于法身和有形象的身。之所谓智慧,就是法身的一种表现。 我希望以这个祈祷词,令一切众生达到就近的觉悟,安住在神圣的法界里。希望一切的众生回到本来应该安住的地方,安住在那里。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觉悟,他最本然的基础,就是《如来藏》。什么是《如来藏》呢?一切法、一切现象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不生的。不生不被制造出来,但是它会自然地生起,不可思议,不可以用意识或者是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很奇怪,今天晚上我设法用意识语言表达,你们设法用意识语言接受。因为在佛性里,根本连所谓涅磐、轮回的名字都没有。如果你了解了这样的佛性,那就叫觉悟了。如果你不了解,这个状态就是轮回。我祈祷一切众生都能够理解这种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如来藏》。 第三段,意义有一点类似普贤如来讲自己的成功。普贤如来说,《如来藏》的基础是没有因和任何条件。但是在《如来藏》中,很自然地生起具生的智慧,而没有产生所谓二元性的想法,所谓的内外,没有这种想法。普贤如来自己说,我没有在《如来藏》里给予任何事物、任何标记、任何名字。我也从来不曾被失念的错误迷惑。普贤如来说,所以我的观念、见地里没有错误。就是因为我的觉性经常在本来的位置上,没有动摇,即使三千世界都毁灭了,我也不会惧怕。这好象是在讲他自己的成就。 就是因为他的觉性经常在本来的位置上,所以他对于种种物欲没有欲望。因为这种智慧不是基于意识而起的智慧,是一种具生的智慧,所以所谓物质的形象和五毒等等,都不存在,所以,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碍这种智慧的光芒。现在讲的这些东西,是属于佛教里最高的见,飞到外太空去,这是很高的见,普通的人没有办法搭乘这种飞机。 刚才解释的佛性本质里,包含五种智慧。由于这五种智慧的成熟,于是显现了五金刚佛。五金刚佛就是佛性五种性质的反射,所以五尊佛跟佛性没有什么差别。由于超越了智慧上的界限,于是乎另外42尊佛就生起了。由于这五种智慧光明的缘故,或者是力量像放射的光明一样,于是产生了60尊的吸血鬼。 现在解释一下吸血鬼。血代表愚痴,有些学者认为,真正的佛应该是愤怒像的佛。特别讲起来,真正由它的法身化现出来的佛,应该是愤怒像。因为这种佛威力的确要比激进像的佛要大。意义上类似是这样的,工作的能力比较大。为什么这样讲呢?这个意义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讲,就像我们要驯服一个比较乖的小孩,如果能驯服好当然很好。但是总比驯服调皮捣蛋的小孩好。驯服调皮捣蛋的小孩是比较难的。这种愤怒像的佛就是要驯服比较难驯服的佛。说起来,我们大家都比较愤怒像,因为我们都是比较愚痴,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愤怒像,比较愚痴。所以,激进尊只有42尊,而愤怒尊有60尊。 所以,这种智慧的根本,或者是觉性的本质,是从来不被染污的。因为我是所谓的本初佛,就是普贤佛,由于我的祈祷,我希望三千世界的众生都由轮回的痛苦中得到解脱,能够了达具生志,达到最后所谓大智慧的境界。这个祈祷词里面的主讲——祈祷的人,可以说是普贤佛,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 下一段,我以无量的化身,永远不会间断的化身,化为无量、不可数的化身,不可思议这么多的化身。然后以一切可能的教法来教化、驯服适合这种教法的众生,令在轮回中的三千世界的所有众生,能够由六道宗解脱。 从下面一段开始,要讲意识的心是怎么样演化出来的。如果你要问为什么第一念无名会产生,这个问题要解答的话非常困难。这只有靠自己去做禅修,达到觉悟,才能够理解。在内心是染污的众生的心里,他的根本智慧是不会生起的。对于这种众生来讲,在他们的心里有所谓失念,心不能警觉,这种失念就葬送了他们的感官。因为这个原因,于是造成了所谓的不觉和染污。这就是所谓的无名。在这种情况下,要产生感觉很吃惊的心,这种心渐渐扩大,变成一种恐惧。于是乎,由于这样的作用,众生以后就会感到恐惧。由于这样的关系,我们以后就有你、我、彼此之分,就有所谓的亲疏、敌友之分。有这样的分别以后,更多的习气渲染发生了,于是就造成了轮回。 在这个轮回里,产生了所谓的五毒。所谓的五毒,实际上不只是五毒,它是无量的,无量的烦恼就生起了。因此,我们经过上面的推理,我们晓得一切轮回众生的迷惑是怎么样产生的,就是由于最初一念的不觉。所以由于这个祈祷词,我希望一切的众生都能够觉悟他们根本的、光明的智慧。 下面讲根本无名。无名有两种,第一种是根本无名,这种根本无名就是一念不觉和内心感觉动摇的,这种最初的一念动摇,就是根本无名。另外一种,就是由根本无名引发出来的无名。这种演变出来的无名,我们叫后得的无名。这种后得的无名,就是一种执著于你我相对之间的无名。这两种无名,就是造成所有轮回众生的根本原因。希望经由我的祈祷词,希望一切众生的染污,内心不觉的染污、黑暗,统统被清除、清静,而且把相对的二元性的观念也统统清除。然后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觉悟到自己本来光明的智慧。 谈到这儿,我开始讲所谓的二元。二元性的特性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疑和疑心。怎么讲呢?所谓二元性的心,比如我们看到山、桌子、水、茶杯种种的境界,只要我们有分别感觉的时候,这里就包含有疑的性质在里面。因为,我前天讲到见的时候,当你看到一个对象的时候,有某种见,这种见的意思就是某种的认同或者你去考核它。 下面一句,由于相对的心,二元之见,于是发生了疑。由于相对的二元的心,产生了对欲望的追求。这种对欲望的追求的习惯越来越大以后,于是我们对于实物、财富、衣服、房屋、朋友、爱人还有种种感官上的五欲,产生很强的追求,于是我们就受苦了。于是,这个世界就被我们误解了,我们拼命在执著、追寻物质的对象。当这种追求物欲的果报成熟了以后,你就会被转世到恶鬼道里去,所谓的恶鬼道也就是你的贪欲。我们的贪欲、贪求就是恶鬼。当然,你有了二元的心,又开始追求种种的物欲,这个果报成熟,你会堕落到恶鬼道。恶鬼道的众生受到很大的痛苦。 由普贤如来的祈祷词,我祈祷一切有贪欲的众生,既不要压制贪欲,或者是特别做作地抛弃贪欲,但是也不要去接受这种贪欲,不拒也不取。你所要做的就是安置在本来的地方。如果你呆在本来的地方,你会见到心的真相。如果能看到的话,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恢复到新的本然,然后智慧能够再自然地生起,最后都能够得到妙观察志。 当我们看到有外境和对待的外境存在的时候,首先会产生很轻微的惧怕感。当这种惧怕感由于习气的执著渐渐长大,这时候就产生了敌人的观念。有了敌人以后就开始斗争了,当所谓憎恨、斗争行为的果报成熟了以后,就会堕落到地狱道受苦。所以说我们的愤怒,我们的贪心就是地狱。当然因为这种愤怒、贪心,使很多众生堕落到地狱道里。 由普贤如来的祈祷词,希望所有具贪心的众生,既不要抛弃贪,也不要贪,不取不舍,安置在原来的位置上,希望他们能够见到实像。最后希望他们都得到大光明的智慧。 另外一个烦恼,当我们的心变得很傲慢的时候,傲慢的心经常有和别人竞争的意向。你总想和别人竞争、比赛,当这种竞争的心生起、渐渐长大,于是产生了傲慢,于是又开始争斗,有了这种烦恼以后,我们总希望比别人好,于是开始了争斗。当斗争、嫉妒心的果报成熟了以后,我执、自我傲慢的果报成熟了以后,于是你转世在天道,在那儿受苦。他们的确是有一点很大的力量。天道的毛病,因为天空的环境很快乐、娱乐,因此他享受着快乐,没有警觉自己的危险。当他临死七天以前,他会看到他下一世要转世的地方。当他看到下一世要转世投胎的地方的时候,他会感觉极大的痛苦,这种痛苦要比地狱的苦大七倍。 经由普贤如来的祈祷,希望所有具傲慢心的众生,既不取也不舍傲慢,安住在本来的地方,希望他们都能正到实像,正到平等性质。还是从刚才讲的二元性相对的心,由这种心生起自在毁他的做法。有了这种想法,于是产生了嫉妒,又开始斗争,于是你又希望你比别人都要好。当这种心、烦恼的果报成熟以后,你就会堕落到阿休罗道,最后还是堕落到地狱道。因为阿休罗道的众生充满了嫉妒,因此他经常和天道在斗争。经由普贤如来的祈祷,希望有嫉妒心的众生,安住他们智慧的本来,让他本然的智慧再生起,希望他们都正得诚守。 失念、心散乱、不能集中、心不注意,一种心很黑暗的状态,失念、忘念,一种很懈怠、懒惰,很愚痴、愚笨,当这一类的思想成熟了以后,就会转世到畜生道。经由普贤如来的祈祷,希望这些被愚痴所覆盖的众生,能够被不失念心的光明所觉醒,最后都能正到法身志。 最后一段,在三界里轮回的一切众生和普贤如来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忘失了自己的本性,沉入迷惑之中,毫无目标的徘徊、游荡。这六种业都好象是梦幻一样,我是所谓的本初佛,第一尊佛,因为一切众生都要经由普贤佛的化身来驯服、救度。我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正得法身。如果我们读诵这个祈祷词,会产生很大的威力。当我们以一种很清静没有染污的心来读诵的时候,一切众生都会得到觉悟。在西藏,这个祈祷词是使你不得不开悟的祈祷词。在所谓日月食或者是春秋分这种特殊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做这种祈祷。 祈祷一切众生,逐渐由痛苦解脱,最后成佛道。
  我们还有两天的时间给各位做佛法上面的解释,为了要了解目前台湾佛教的状况,欢迎各位提出问题,请各位有问题现在先提问题。 提问:一般说来,修秘先修“极进相”本身,再修愤怒相本身,道理何在? 有很多人认为所谓“愤怒相”是一个愤怒的。你看到了一个愤怒相,你认为他在生气,就像巴娜皮阿亚。他那个样子有两个撩椅,手上拿了一些很恐怖的东西,脸上很恐怖的表情。甚至有一些人认为利用这个金刚的谎可以来克服某一些事情,来克服某一些人。实际上佛愤怒相实际上是更慈悲的。他可以说愤怒相比“极进相”还来得慈悲。对我们众生来讲,我们生气是对着我们的敌人,对我来讲,他没有敌人。对佛来讲,所有众生像他的孩子一样,所以他没有一个对象来表达他的这一种愤怒。在哲学里面讲,如果你想要摧毁你的敌人,首先就摧毁你的生气,敌人只不过是你生气的一种反应而已。我们生气为什么?没有。有一位学者这样讲,如果有人说你是笨蛋的话,平常这个人会生气。首先我们应该反省自己要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是笨蛋呢?如果我们真的是那么笨的话,他叫我们是笨蛋,那他讲的是实话。如果我们不笨,而他叫我们笨蛋的话,那他是在说谎。就像这样子,我们就要训练自己的脾气。要训练我们这个脾气,最主要的就是哀叹慈悲,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和平本身首先要修习和平相、和平身。 非常感谢你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好,谢谢你这位发问的师兄。 提问:林伯迪说,最低的问题,有时候是最高的问题。在佛经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就是说,如果说谁是谁转世的话,那就等于胡说,现在有人这样说,谁是谁的转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A: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很多佛的化身是没有办法来表达的,因为佛是非常地慈悲,他有那一种自己知晓的,就是自觉的那种智慧。在每一秒钟里,做很多事情来帮助数百个众生。如果还有时间的话,林伯迪先生要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有一位喇嘛到了五台山,闻身誓语菩萨曾经有这样子三次誓言曾经说过,要是有人到五台山的话,就可以看到闻身誓语菩萨。因为他这样相信,而且由他的上师跟他这样讲,所以他就到了五台山来。当他到了五台山的时候,他说,没有什么。当他在城市里面的时候,他旁边有一位像领导者这样子的人。这个领导人看起来脾气很暴躁,而且很凶的样子,穿得是蓝色的衣服。这个领导人,就像村长或者是酋长,我现在不晓得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我暂时把他说成酋长好了。这个酋长就问他说,你来这里干什么?这个酋长就问他说,你来干什么?他就回答,我来看闻身誓语菩萨。酋长就问他,你看到没有,他说没有。这个酋长就跟他讲,你当然不会见到他了,因为他不在这里。就告诉这一位喇嘛,你最好下次再来。然后他回答说,他要去蒙古。 这位酋长就说,你如果要去蒙古的话,我有一个朋友在那边,我可以给你介绍。这个酋长要这位喇嘛带一封信到蒙古他那边有一位朋友,这个喇嘛就答应这样做。带着这封信就到蒙古,到了蒙古,依着这个地址找信上所要找的这个人。找了三天,最后也没有找到。找来找去,就遇到一位老太婆,跟他讲,这里没有这样一个人,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你要找的东西有一个很大的,在某一个街的角落那边,那个东西就叫这个名字。 他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他就想好吧,我就试试看,去看看也好。把这封信拿到猪的这个地方来。当这封信给这个猪看的时候,这只猪就死掉了。他就觉得很惊奇,怎么猪看到这封信就死掉了呢,所以他自己也读了一遍。信里面写着,菩萨在猪的形象里面,所以你来蒙古的利益就结束了,现在你可以回到你原来的地方。最后的署名就是闻身誓语,在五台山那个酋长就是闻身誓语。这一位喇嘛就非常地惊奇,所以他就回到了五台山。回到了那个地方同样的一个城市,住在一家小客栈里面,希望明天可以再遇到上次那位酋长。在第二天的早上,(听到某一些声音在他的头边,他好像感到了某一些东西。)他就发觉有一块石头,最后他发觉睡在五台山的庙里面。所以佛按菩萨的化身是没有办法把表达出来的。 我很难这样讲说这个,我们这个会场的一半就是佛,佛的化身普遍在任何地方,就像我刚才讲的一半可能就是佛的化身。 由这个,我们有时候可能就可以说,这是哪一位化身,那是哪一位化身。就我本人来讲,如果他自己自称为某一个佛来转世,这就是末说。 提问:修认佛法先要认识自己的心。 A:很重要的要认识自己的心。 提问:学习佛法开始是否要有慈慧心的开始。这个慈慧是不是指慈悲和智慧呢或者是菩提心或者是指的是什么,是指慈悲和智慧两种?慈悲。 A:这问题是这样的,学习佛法开始是否要有慈悲心的开始。慈悲心的开始在这个地方,自然没有心的开始,也就没有慈悲心的开始。你这个问题大概是这么讲的,学习佛法是否要有两个慈悲心,林伯迪回答是的,应该有慈悲心。如果讲慈悲心的开始,林伯迪回答,说既然心没有开始,所以慈悲心也没有回答。 提问:台湾一般信徒对双运生佛像修法真正意义不是了解,造成很多差异,请林伯迪对双运生加以解释清楚。 A:实际上这一方面的是非常秘密的。如果你没有浅显的功夫的话,有迦潜、浅显这些功夫,世家人之类,这些东西不被建立来修此的。各位如果没有潜行,就不要修此的。但是事情是这样的,每一个人都想有很高的法来修。有一些人认为,修这个非常高的佛,非常困难的佛,很快就能够成佛。林伯迪个人认为,如果没有基础的话,要学很高的佛是很困难的。举一个例子讲,如果林伯迪教你一些很基本的佛法的话,就像哀叹慈悲这类。如果林伯迪也要做这样的选择,教给各位非常高的法,那么各位一定会选择高的法来学。 但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光接收开始开示关顶而已,开启很简单,它只是一些喇嘛上示语言,以及你心中的了解。林伯迪说慈悲,你晓得什么是慈悲?林伯迪告诉你什么是慈悲。了解自己,主要是在你到底有慈悲还是没有,很多人都会这样子,林伯迪问说,你有没有慈悲的开示呢?你问说,对,我有,我有过接收慈悲的开示。如果林伯迪现在这样问你,你有没有慈悲,这样的话,可能各位就很困难回答这个问题的。光听、看、了解某一些事情是不的够。 佛法的开示必须要出现在我们的心中。双运本身有一种贪的开示。这双运的两个佛像,本身代表的是智慧以及“桑华”。并不是代表某一些固定的物理上的东西,你可能读过弥勒日巴这个传子,当然你知道弥勒日巴他没有妻子,但是你可能在他的歌词里面,可能听到,他有很多漂亮的太太。这是他的智慧。“女相”就是代表智慧的,而男相是代表方法。 提问:怎么样去找上师? A: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你必须要以自己的智慧的眼光去找。你所谓的上师是指根本上师。首先一位好的上师必须具备有慈悲心,必须对佛法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可以直接指出你的心,所以你就因此能够开物。作为一个好的上师并不一定要很有钱,因为富有不能达到这个开物。 A:好的上师不一定要好看,因为好看的也不能够开物。上师不一定要是一位很老的人,皱纹和白头发也没有办法帮助你们开物,上师不一定要是年轻人,肌肉也不会帮助你开物,这样子的话,你是不是已经知道怎么样去找一个好的上师。 提问:成教成佛必须经过三大奥身之绝,秘教积身成佛,所谓的积身成佛,是不是只有指“生死之在,与民心兼信”? A:当然如果积身成佛,你将完完全全开物,快与慢实际上是看各位自己。如果是一个秘圣的修行者,如果把所有的戒全部毁坏了,而且他并不用功在修持,金刚琛不是最快的,而是最慢的方法。他们说在“大师”里面三大奥身之绝,如果修持者修持很好的这个,这个时间很短的。就像金刚琛的修行者就像焊一根竹竿,这个死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就是上,另一条就是下。 开玩笑地讲,有很多人想接受很高的佛,实际上那是跟智商的行为相同的。 提问:怎么样找一位根本上师? A:你怎么样找你自己。如果你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就可以跟你回答怎么样找上师。 提问:所谓寄身成佛的佛与释迦穆尼佛的佛有何不同? A: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跟了解中关有关。还要了解布尔布罗密。释迦穆尼佛并不是真正的佛,释迦穆尼佛是一个化身的佛,是由他的保身所化身的佛。真正佛的法身不能够被我们眼睛看到的,不能够被我们所察觉到的。真正的佛它并不会出生,也不会死亡,也会到印度去,真正的佛不是这样。真正佛的本质,它的要义,它的精髓是法身,或者说是空心,就是空心。所谓佛的保身就是佛的一种很光明的相,就像月亮一样。佛陀有一种不可毁坏的大杯,经常都在到处化现。在我们这一节,将会有一千尊佛来化现,这一千尊佛都是化身。这些佛就好像水里面的月影一样,我们看到是水里的月影。当我们修行达到相当的程度,达到菩萨某些地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真正保身的佛。当我们把保身佛和法身相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这时候就达到开物。 也许我们会认为,法身佛或者是保身是在很高,我们想象他是在一种很高很近亲的状态。但是真正的法身并不是只在一个地方,它不生,也不灭,他是超越我们的意识的,他就是我们新的本质。他说他再做进一步的解释,如果我们要寻找或者观察我们的心,我们要找的话,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心,那就是空心,这就是法身。我们这样子找的话,我们找不到我们的信在哪里,但是到底谁在找。我们找了半天找不到,总有一个人在那找,他找不到。他找不到的主角就是新的光明,新的明心,这种我们叫保身,我们有,每个人都有,我们叫他为佛性。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开物,但是我们要知道,开物并不是说一件事要跑到几百里以外才能找得找的,开物就是在我们这个椅子上,我们坐在这儿就有,但是同时无名同时也在这个椅子上,这就是唯一的麻烦的地方。 做个结论,释迦穆尼佛的身是化身。当我们学习金刚琛达到就近开物的时候,这个开物所得到的身就是法身、保身还有化身三身合二为一的身。 提问:…… A:刚才这位法师又问,有关于…讲成佛要三大奥身其境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但是秘中有所谓寄身成佛的法门,他问我有什么不同。比如时间来讲,三小时很长,三分钟很短。但事实上时间的长短是我们的观念问题,比如说当我们很欢喜,很高兴的时候,三小时变得很快。但是如果你心里很痛苦的时候,很难受的时候,三分钟就像三年那样长。就算一分钟来讲,你也一直想要挨过去。以金刚琛的教法来讲,他是比较直接的。就像刚刚讲的,金刚琛佛法首先告诉你就是佛了,你知道这个。一般大圣来讲,你现在还不是佛,但是你有成佛的可能性。事实上这两种讲法的意义是一样的。 提问:要修学升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要具备哪些条件? A:在金刚琛佛法修行里面,有两个大的次第,升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我们本来就是佛,所以我们并没有什么错误把我们自己启发成真正的佛,我们可以把自己关想成佛。有时候我们可以关想二帝,比如说观世音菩萨。那么关心菩萨是势必的,那么如果你关想非常好,那两只手臂也会有作用。在升起次第来讲,主要是启发我们的智慧。圆满次第主要的来讲,是启发我们的方便。要修行这两个次第,都需要好的上师、好的教法,还有好的基础。 谢谢大家问问题。 提问:佛教对时间、空间、物质的看法还有他们的本质是什么? A:这是很好的问题。首先要是一些有关佛陀讲的,也许大家不相信。佛陀可以把整个地球放在一个微尘上。佛陀又说,可以化身一百个,然后在针尖大小的针尖上跳舞。它又说,可以把过去、现在、未来统统集中在一秒的时间上。那么他也可以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放在一个方向上。如果你不了解佛陀所讲的真意的话,你读这个就好像读天诗一样。如果你真正了解他的话,就会真正了解心的作用。在佛教里说,这一切现象都是由心所造成的。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心所产生的。有两种大的理由来开启这个逻辑。每一个现象,每一件事物可以说由心产生的,或者就是心,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有明显或者光明性。每一件事物也可以说就是心,因为所谓主和客,能和所是同时发生的。比如我们认为主就是能,我们自己这边认为他是心,我们所谓观察的对象客,比如说是这朵花。我们会这样想,我们看到那边有一朵花,是因为那边有一朵花,我看到了,所以有一朵花。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事实上是因为有这个心制造出来,显现这个花,所以才会有那个花。假使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没有,一个众生没有,那边有一朵大莲花,谁会叫它是大莲花,这些都是我们的心。因为都是我们的心,所以我们不应该再批评我们的观点。我有一个故事。 有一次有一位算命的人在印度,非常有名的算命的人。他预言在一个国家,在七天以后,会有一场很大的雨。七天以后,如果下大雨,任何人喝了那个雨的水,就会发疯。于是每个人都很相信他,那个国家的国王也很相信他。这个国王就想,如果他喝了水变疯了,让别的国王看到他是一个疯的国王,不太好。于是在七天以前,一直向外收集水,运水到他的国家。果然七天以后,有大雨。因为对他预言家的话非常相信的人,每个人都变疯了,除了国王之外。但是所有的舆论都一致说国王疯了。因为这是所有发疯的老百姓所为,就是因为这样,因为老百姓每个人都疯了,所以一切的做法都不同了。于是这个国家觉得很颓丧,他想出一个办法,最后他决定要喝雨水,于是他也疯了。好的结果是国家反而太平了,因为他和老百姓的观念又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是疯子,因为每个人的看法都是那个样子,就是因为这样,一切现象都是由心所造成的。如果我说这个人,长得很好,长得很英俊,是个好人,也许有些人会说他长得很丑,又是坏人。所有说实际上所谓好坏还有美丑都是个人的观念。比如说我们有方向的观念,有关东西南北。如果我们向着东方走,到了一个地方,你顺着东方走,到那个地方还有所谓的东西南北。只要我们内心有东西南北四种方向的观念在我们心里,不论你到什么地方,都会有这四个方向。这就是佛陀所教的。 提问:所谓红光身,那个弘光不是有水珠和阳光照射产生的红的红光,那么哲学上来讲,这个也是红光的。现在这朵花就是红光的。但是我们观念是一个很实质的,很坚固的。我们开始设法寻找这个花的红色,它的叶,它的根到底在什么地方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找不到。当我们专著在我们身体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同样的结果。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身体没有执着,这就是最后的红光身。下面有关手印和传递如何修。手印和传承都有不同的手印,有很多,所以在这,没办法教。要教这个手印,必须化身像千手观音那样,用一千个手来教这些,手太多了。有关传递也太多了,你不晓得修那个传承也无法回答。尼尔二八的法相上,一只手放在耳朵旁边,这是表示唱歌的手印,经常唱金刚歌。西藏佛教标志上有两个头的鸟,这个鸟代表翻译者,有两个头。释袈如果没有圆满10万遍,是否可以修其他的法?如果我们建一个房子,不应该没有地基。 有些人想修双生法,娶了很多太太,亲近很多女色,对不对?如果你亲近的时候完全没有欲望就对了。金刚亥穆、卡尺佛募、纳洛倥兴穆他们三者的差异如何,他们本质上、精神上是一样的,在甚地修辞佛法是不是有加持力?是的。为什么被公开的仁波切统统是西藏人?现在也有不少的西方人是仁波切,不久以后台北、台湾的人也会变成仁波切,不要急。里面有很多事情我们必须分心计较,要有分别心,如何融汇?回答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是活在一个习性的空间,我们修学佛法是因为我们还不是佛,如果我们已经成佛了,还有什么困难呢?就没有修佛法的困难。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有一种环境,这种环境还有我们的习气带动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所以我们需要修学佛法。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世界不好,充满痛苦,然后开始好好修学,当你修学到一个相当程度的时候,那么你就要想,这个世界是清静的,不是在污水的,这个时候就要想这个时候是你的心思不清静,不是外界不清静,这个时候把自己新的污水、不干净的东西消除。当达到更高的境界以后,那时候就要知道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消除,可以舍去的,自己的心也是清静的,没有一个东西,你有正确的动机、发心都是一样的,一个长的法本和一个短的法本有什么区别,成就有什么区别,长法本和短法本的区别就是一个长一个短。开示是一种最快开悟的方法。所谓修学佛法就是修自己,去修学自己、了解自己,就是了解本来没有自己,去了解本来没有我,就是去了解法身,所以就是去追寻,去观自己的心。
  空性的意义是什么?首先回答昨天晚上的问题,空性的要义、空性的实义。所有空性在梵文叫释尼亚达,这个释尼亚达的空性并不是指一个空的,或者是一个杯子中间是空的,并不是这个意思,空性究竟是什么?空的是什么?所谓的空是什么?就是空掉我们相对的执着的心。把相对的思想消除,把相对的现象消除,也许有人要问,消除了相对以后,是不是有一个不相对的东西呢,当然如果这个老师教你的时候,他会告诉你这个空性是不相对的,但是要真正的空性,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表示。佛陀时代有一位佛陀的出家弟子他问文书十里菩萨什么是空性,文书十里保持沉默很就,佛在旁边看到了就赞叹文书十里菩萨说,对,这就是答案。空性并不是一种观念。因为当我们谈智慧的时候,我们设法谈的时候,我们用到的是观念,不是智慧。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面必须有主,有客,有相对。比如说,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杯子,作为我们的一个对象,在我们的心里一定有另外一个杯子,作为主,如果我们没有心的话就没有这个杯子。我们认为外在的客和内在的主是两个,就是因为我们有这种主客、内外的观念,这就是使我们很困惑的地方,使我们没有办法使外融合到内,对佛而言,它没有主客的观念。因为你只要有一个主的观念存在,你就需求一种欲望要去追寻一个客体,这种努力就是一种想设法,这种设法去找一个客体,你经常在设法,这就是一种烦恼,佛没有这种烦恼,所以他根本就没有主和客,这就是所谓的空性,空性并不是可以由口袋里拿出来的。
  所谓空性的表义,通常我们把金刚持画成蓝色,一般人会认为金刚持也和一般人一样,是一个物质的身体,它的名字叫金刚持,他那样看起来有那样大的年纪,也许他父亲是谁,他母亲是谁。事实上金刚持所谓金刚是指不变的,不动的,不可毁坏的,那个不变,不可毁坏的是什么呢?不是所谓金刚钻,就是空性。因为空性才是不可毁坏的。因为可以毁坏的就是我们观念性的东西,那种东西是可以毁坏的。一种观念性的东西怎么可能摧毁一个超越观念性的东西,所以真正不可毁坏的,真正不可动摇的就是空性。所谓“达”就是指持有者的意思。金刚持就是指空性有这种不可毁坏,不可动摇的,只有这种不可毁坏的性质,所以才交换金刚持,也许我们会问,既然金刚持是空性,为什么把它画成蓝色,又带一个宝罐,又坐在莲花池上,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就是因为是空性,所以你可以把它画成蓝色、紫色,什么颜色都可以画。如果你不了解空性,一切的现象你都不可能了解。当我们看到花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朵花很美丽。当我们说很美丽的时候,就会牵扯到这个花的形状、颜色等等,但是真正这个花的美丽的性质并不是所谓的形状和颜色。所以自然的美的本质可能会包含,有些人可能看到它是美的,有些人可能看到它是丑的,可能有这两种性质。因为有些人看到它可能会说它不好看,有些人看到它会说它很美丽。他们都是指同一朵花。就是因为这个花是空性,所以有些人会说它好看,有些人会说它不好看。在金刚圣佛法里面,代表空性是用蓝色的。为了表示空性的光明性,所以把金刚持画了很多装饰,等等金刚持的装饰,这是表示空性的光明性。我曾经听到有人解释,为什么金刚持叫金刚持,因为他手上拿着金刚锤,所以叫金刚持。你也可以叫它是铃持者,因为他手上拿着一个铃。
  如何修行空性?首先对于阴阳相关的法要有所了解。比如说,如果说没有所谓美丽的话,那么就没有所谓的丑了,没有丑也就没有美。所谓美和丑是同时存在的,比如说我们晓得金是很贵重的,这是我们的心使它贵重的。那是因为我们的心使一些其它的石头不值钱,所以显得金值钱了。如果相反的,我们的心使这些石头变得很值钱的话,我相信这些很富有的人,都会很积极的去搜集那些石头。所以事情都是这样的相对的。左是依靠右而被称为左的,如果没有右的话,左也不成立。如果对这个观念能够了解,你就会发现每一件事情都是互相依靠而存在的。只有一件事不是,那就是所谓一切法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不靠依赖而存在的,这就是所谓金刚持的意思,不依靠一切法,而它是独立存在的,这就是它所谓的最具威力。这种力量并不是说你念一些咒,吹到人家身上就会治病,这个威力不是这样子的。这在佛教里是属于很深的哲理。虽然是很深,但是我们听了,在心里有一个观念,建立起这种思想的习惯,下次听了就会比较熟。像喝酒一样,你喝得越多,你就想喝得更多。
  一切现象都是由心所造,秘中观想是否为心所造?我的答案是是的。
  有很多人对佛教非常关心,对我非常恭敬,为什么还常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到他身上?请问这是什么缘故。这儿有很多的答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很好、很适当的修辞,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他们应该好好的去修辞,有些人之所以有这些不幸,是因为他修得很好,就是因为他修得很好,所以障碍才来了。因为如果你不好好修的话,这个不好好修就是一个障碍,不需要有其它的障碍来障碍你,就是因为你不好好修了,所以有一个障碍来障碍你。就是因为你好好修佛法,这些过去式的恶业都在这一点,这一时机成熟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坏人,他显得很有势力,因为他过去造的恶业,使得他造了更多的恶业。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好好修学佛法,由于佛法的加持力,使得我们过去的恶业在这一点成熟了。
  如果释迦学没有圆满修足佛法,是否可以成就?可以。
  如果身体有障碍,未能释迦学全修是否有碍成就?如果身体有障碍,实在不能修,那又有什么办法呢?意思就是说如果这个障碍不妨碍你修的话,就修,实在妨碍你了,那也没有办法。如果修学佛法,身体并不太重要,如果身体有障碍,最重要的是心。
  如果说身体有障碍,释迦学未能全修,是否妨碍成就?如果实在不能修,而且你的心很积极要学,心修得很好,不会妨碍以后的成就。
  修本真法,用中文修是不是可以?很好。
  弟子承受灌顶传法有20多次,接受太多法以后,使弟子有杂乱之感,不知道修何种法才能够正确,请您指点?应该修,因为家庭主妇是要做,还可以继续修整体法。
  当我们的死亡面临终因生的阶段,怎么样把持自己,避免堕入二道之中,而能够枉生本真或者是阿弥陀佛的净土?回答是记住上师的教法,向上师祈祷。
  把宁马巴把密需分成六个部分,是依据什么原则划分的,请简单的开示。
  不只是宁马巴,在所有西藏各宗法里面,都把密需分成三个主要部分。第一个是库里亚欧嘎,主要注重在行动方面,他主要是观想、慢答和本尊,而自己不是本尊。修这个法的时候,你必须戒除酒肉,在这个以上就属于曼哈由嘎,这个修法是观想、慢答、本真,同样自己也是本真,所做的行动,所做的修法大概跟前面讲的库里亚欧嘎差不多。再上面就有安鲁由嘎。在这个里面的修法也是观想,自己为本尊。又分为两部分,就是所谓内的安鲁由嘎和外的安鲁由嘎,又有所谓阿帝,就是大圆满阿帝由嘎,就是红教,也是密中里面所谓最高的教法。
  密中能够跻身成佛是否决定于心语明点而合一?我不认为这两者会接触,我也不认为决定于此。因为这个很复杂,在这边不做解释。
  修行的本身是否应该放弃所有的娱乐、享受?这类的享受是什么呢?是否应该放弃娱乐?这个放弃不放弃娱乐,就是看你的心,也许你面前可以放一大包金子、银子、钻石,但是你执不执着呢?你必须不执着就可以了。
  我有出离心的修辞,能否成就呢?所谓出离心并不是像剃头一样的,所谓出离心就是必须抛弃所有的执着。
  如果你不修替卖、修行人干,仍然可以得到开悟。
  现在有许多人会分密中有黄、红、花、白,我深信不应该如此,我昨天讲过,本来佛教就不应该有宗派,不应该有这个障碍。请问,该如何帮助他们。那你就祈祷,请佛陀裁判这件事情。
  对于教派之争的人,你设法去给他们解释,不要有宗派的观念。而且教导他们佛汉菩萨从来不打架、不争执的。
  何悟能够持之以恒?回答是可以持之永久,解释就是空性可以持之以恒,我们都是空性。
  请问,如果修辞到最后,一切都是空的,我们所持的咒语到最后是不是也是无所得呢?对的,就是无所得,这就是我们的咒语。
  念咒是否要编,念编想咒的意思,是否要知道咒的意义?如果知道的话很好。
  最后的大手印是无法可修,那么我们如何与修法,照依轨修,才能执着于法,才能不着于法,是否它会自然破除?下面要做开示,最后是无法可修,如果你执着于法本就不行。修到最高的时候,我们知道达到一个无法可修的境界,没有什么可修的。主要是我们用了我们的意识、观念在那里修辞,在那里观想,这样都是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
  按照次序修是对的,但是你怎么知道你修好了没有,如果你是真正的在修行的话,你自己会晓得,同时你的上师会指点你,你的加行,你的次第到哪个程度了,他会指点你。这个问题很好,谢谢你。
  早上修法修什么,晚上修法修什么?我们不是回教徒,没有这个派别,没有说早上修哪个好,晚上修哪个好。
  如果我的根本上是台湾级的喇嘛,而他的教法是正确的,是否他就与仁波切一样?是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有相对,就是说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这种不相对的见解,很困难。首先你把出众的烦恼,执着就是相对的,出众的除掉,再把相对的渐渐除掉。在修行上讲,有见、修、行三个次第,见、修、行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修这个见,但是有时候也不能相混。在佛来讲,就见真理是一个讲法,是说佛的境界,在佛来讲没有什么就见真理,因为在佛来讲也没有相对真理,所以谈不上什么就近真理。对于佛来说没有什么就见不就见,所以对他来讲所谓主客、禅修、禅修以后的后修,凡是决定、相对种种对待,对佛来讲统统是没有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