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耆英 人间有情——香海正觉莲社佛教宝静安老院四十周年感言
慈敬耆英 人间有情——香海正觉莲社佛教宝静安老院四十周年感言
香海正觉莲社社长 佛教宝静安老院创办人 觉 光
佛陀大慈悲,人间重晚情。佛教宝静安老院是香海正觉莲社第一所安老服务机构,自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开幕以来,已走过了四十年院务发展的漫长历程。在迎来四十周年院庆之际,作为创办人和首任义务院长,我至今对安老服务志业仍然忠心不渝,誓愿坚固。同时也感恩多年来得到香港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教界大德的鼎力护持,历届院董会同人的策划筹谋和全院同工的多年努力和无私付出。诸多善缘的和合成就了佛教宝静安老院今日的运作规模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香海正觉莲社自一九四六年创立始,就本著佛陀慈悲有情,利乐众生的精神,开展各类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当年看到有许多老年妇人孤苦无依,晚景凄凉,感同身受,悲悯于心,遂萌生兴建安老院之愿,贯彻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并藉以纪念和落实先师祖、佛教天台宗第四十四祖宝静大师的功德遗愿。同时,以配合当年政府五年福利计划中“设立院所收容老人”的政策,因缘汇聚,于是发起筹建佛教宝静安老院,收纳无靠老妇使生有所养,老有所安,贫苦得济,栖身有所。创院之初也想到希望以此作为表率,带动香港佛教界关心社会,走入社区,服务社群,以实际行动树立佛教正面形象,开创佛教发展的崭新局面。至今全港佛教团体创办的安老及护养机构多达数十所,香海正觉莲社后来亦先后创办了佛教宝静护理安老院、佛教李嘉诚护理院和佛教李庄月明护养院,以及佛教何黄昌宝长者邻舍中心、佛教李宽德耆英康乐中心和北区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等七所老人和社区服务单位。作为香港佛教界第一所安老院——佛教宝静安老院的创立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佛教宝静安老院的服务及今后的发展亦应加强自我要求,起到楷模示范作用,我个人认为这是有著特殊而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
四十年前开幕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二十五周年院庆亦是如在昨日,记得当时在致词中讲到︰“古籍有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正是人类互助之美德。壮有所用,老有所养,也是社会安定之应具因素。”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风尚,敬老养老是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佛教从来就力倡孝亲尊贤,经中也有明文记载︰“奉养父母亲”,“尊敬有德者”,“护养诸亲族”等等。中国佛教历来也十分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在唐代时,寺院中的无尽藏和僧人主持的悲田养病院,就已经以常设机构的方法使佛教公益事业制度化。佛教安老院的创立是佛教慈悲精神和中华孝道文化的成功结合和圆满呈现,是孝亲敬老教育的现身说法,是敬老爱老文化的全面弘扬,更是创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保障,可谓影响深远,独具意义。
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社会事实。近年来政府在安老服务方面的政策也在调整和变动之中,给安老事业带来服务的压力和竞争的空间。佛教宝静安老院,也包括社属各安老服务单位要始终抱持本社安老服务的宗旨,常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古训,自觉接受政府的监督、社会的公评和公众的检验。不断完善硬软件资源设施,扣紧老人的人口特征、活动能力和社会的支援来源等因素,为老人提供身、心、灵全人关怀,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生命尊严。院董会要继续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决策效率。全院同工要终身学习,持续进修。不仅将服务老人当作是一个职业,更应视为是一项志业。照顾老人不仅要有信心,更需要耐心;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同情,更要有服务的热情。只有如此,我们的安老志业才有希望,才有更好的明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老人是家中的一宝,是社会的财富。值此佛教宝静安老院四十院庆之际,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老人,关心老人。每个人都有爱老之心、尊老之情、敬老之意、安老之愿、助老之行。衷心祈愿佛光普照天下老人,福寿康宁,同享颐年。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